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博罗工业提升门产品

博罗工业提升门产品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1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博罗工业提升门产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问题直接到百度搜就出来了,我把百度百科的解释复制如下:(另外园州政府官方网站也可查询)

园洲镇地处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西部,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之滨,跟东莞市石排镇、企石镇隔江相望,西与东莞石龙镇接壤,东与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相连。全园洲人民广场镇面积达110.68平方里,截止至2008年底,该镇下辖27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达20万多,其中户籍人口6万多(非农村居民为6089人,农村居民为55729人),外来人口13万多,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和海外侨胞近5万人。园洲镇是博罗县的经济强镇,被评为“惠州市六好示范镇”、“惠州市中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广东省(制衣)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宜居城镇试点”、“中国休闲服装名镇”。[1]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园洲四面环水,北有沙河,南有东江,因而得名“园洲”。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为东莞县辖地。 1950年,东莞县划分区人民政府。石排、园洲、民主、丰乐、大同共六个乡组成东莞县第七区。首任区长魏达(兼区委书记),期时,和平乡乡长香兆彬,云山乡乡长王设。 1952年12月,珠江专区撤销,设立粤中行政区,东莞划归粤中行政区管辖。 1953年,第七区改称为第六区,至1956年,第六区又改称为企石区,与此同时,划分石排、园洲、企石三个大乡。 1956年1月4日,因行政区划变迁,东莞县划归惠阳专区管辖。 1957年,东莞县开展撤区并大乡的工作,并于当年12月26日完成,成立了37个大乡。 1958年9月14日,东莞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在园洲乡(现属博罗)成立,命名为“五一人民公社”。9月20日,废除大乡制,建立人民公社制,全县成立13个人民公社。10月1日,各乡群众集会,庆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11月13日,莞城人民公社成立。 1959年3月20日,撤销惠阳专区,东莞划归佛山专区管辖。 1963年7月3日,恢复惠阳专区,东莞县又划归惠阳专区管辖。 1959年,东莞县把园洲割给了博罗,从此园洲就划分到博罗管辖之内。 1983年改为园洲区,1986年建镇。镇政府驻下南圩。 2005年12月31日,撤销原九潭镇并入园洲镇,分为河南片区(辖园洲居委会、马嘶、田头、桔龙、廖尾、禾山、土瓜墟、深沥、沙头、阵村、上南、刘屋、下南、江头、白耀前、高头、李屋、寮仔、白马围)和河北片区(辖九潭居委会、上村、水口、凤山、马石岗、义合、佛岭、沥东、沥西、新村)。

[编辑本段]经济状况

工业

2007年,全镇实现GDP总量44.73亿元,完成财政税收13677万元(国税8119万元,地税5558万元),年末金融存款为17.91亿元人民币。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070.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10元。进一步优化了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8.9:50.6:40.5。 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5.6亿元,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52.0亿元,农业总产值3.6亿元。全镇完成财政税收19598万元,其中,国税11098万元,地税8500万元。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设备和土地购置费)2.41亿元;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4万元;城市建设竣工面积81056平方米,投资金额达5673.9万元。全镇年末金融存款为24.08亿元人民币。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纯收入不计在内)达5316.9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纯收入超500万元的有3个村委会;集体经济纯收入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有7个村委会。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570元,同比增长8.0%。全镇总供电量6.83亿度;总供水量3548.13万吨,平均日供水量10万吨。该镇工业企业在册登记个数累计达1775家,累计投资总额达83亿元。全镇工业企业中500万元产值以上的规模企业45家,产值超1000万元的44家,产值超5000万元的19家,产值超亿元的6家,规模企业全年工业产值达29.7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7.2%。

农业

园洲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地肥沃,盛产荔枝、蔬菜、甜玉米、塘、猪、鸡、鸭、鹅等农产品,优质荔枝面积1万多亩,水产养殖面积1万多亩,高产蔬菜种植基地1万5千多亩。通过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园洲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商业的转变。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瓜菜出口港澳地区及国外,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树立农业品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营效益。2008年该镇拥有多家绿色大型菜场和养植场,并建有一个8000亩的高标准、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另外,为鼓励外商投资发展“三高”农业,政府在用地和税收方面给予特别的优惠。[1]

房地产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休闲娱乐业、金融保险业、物流仓储业、信息咨询中介业及广告业等第三产业在2008年都迈出了新步伐。相继开发建设并发售的名泽天下、东江华庭、园洲花园、御景豪庭、东洲花园、中心花园、盛园华府、明丰东江府、水岸香洲等房地产项目,提升了该镇的城市品位,打响了镇宜居好环境的招牌。继2007年“肯德基”落户该镇之后,2008年又迎来了另一巨头“麦当劳”落户该镇,强有力地拉动餐饮的发展。

特色产业

该镇作为惠州市的制衣名镇,当地的制衣行业当仁不让地占据了园洲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全镇共有制衣企业1000多家,其中印花、纺织、染整等配套企业200多家,占全镇工业企业总数的60%,年产各类服装近2亿套,销售总额达50亿元,从业人员近10万人,产品远销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当地政府也积极努力,为促进当地制衣行业的快速发展,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6年全镇已建成了园洲民营工业园上南制衣区、丰平乡工业园、东莞茶山商会园洲制衣基地等三个专业制衣工业园区。2006年11月23日,政府组织成立了园洲纺织服装协会,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互助和合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镇为制衣产业提供培训、技术合作等服务。为培养制衣技术人才,该镇与桦阳技工学校联合举办制衣培训班,为当地制衣企业输送技术骨干。同时,与东莞市虎门富民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技术创新制衣专业名镇。该镇制衣行业得到了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的信息资讯互动平台、设计生产技术平台、人才培训交流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市场营销拓展平台等5大平台支持,使该镇制衣行业逐步向高效率、现代化转变。此外,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亿元,集布匹、服装辅料、配料于一体的商贸中心—中大轻纺城,填补了该镇缺乏大规模、上档次的面和辅料供应专业市场的空白。

[编辑本段]城镇建设

园洲镇坚持“以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围绕“五年再造一个园洲”的总体目标,致力于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全面优化投资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投资、置业者。园洲镇污水处理厂按照“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的要求,于2006年重新修编了《园洲镇总体规划》,对全镇未来15年的经济发展战略、城性质与规模、镇域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把沙头、阵村、岗头、高头四个村委会纳入河南片中心区范围进行规划,把新村、沥西、沥东、佛岭、义合五个村委会纳入河北片中心区范围进行规划,有效地拓展了该镇南北中心区的发展空间,带动中心区周边村的发展。 2006年以来,该镇努力加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配套设施、农村饮用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投入,主要包括:投入了1200万元铺设第二自来水厂至河北区水厂总长度为7.5公里的自来水管道,于2006年5月实现通水;投入了1000万元完善了新世纪工业园的东坡大道主车道,于2006年11月通车;投入了740万元建成了政法大楼,于2007年2月投入使用;投入了3300多万元建成了广惠高速公路园洲互通口,于2007年11月通车;投入了850万元对县道X193线进行改造,于2007年11月完成;投入了700万元完成了河北振兴大道首期工程,于2007年11月通车;投入了400多万元建成了园洲镇机关便民服务中心,于2007年11月落成并投入运作。自2006年以来,该镇还先后投入了近3000万元,对全镇的主要道路、排水管道、绿化配套、路灯设施等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使全镇的城镇档次和品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除了完成以上工程外,该镇还先后规划并启动了中心运河美化亮化工程、河北商贸市场以及包括东坡大桥、和安大桥、振兴大桥、龙江东江大桥和东坡大道、和安大道、振兴大道、环城北路的“四桥四路”的建设。[2]

[编辑本段]交通网络

园洲镇被称为博罗县的西南“门户”,距深圳、香港、广州、惠州均70公里,南与东莞市企石、石排两镇隔江相望,西与东莞市的石龙镇相连接,堪称进入东莞的“桥头堡”,园洲得天独厚的区位易接纳港澳、东莞、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的发展辐射,是拓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区域。园洲镇对外交通极为便利、南经东江石洲大桥可直达东莞、深圳、西经园洲大道到东莞石龙火车不到9公里,北经沙河大桥直达广汕公路,经广惠高速到广州火车站仅50分钟车程。连接东莞企石镇、总投资额近1.9亿元的龙江东江大桥以及和安大桥;东坡大桥、振兴大桥;广惠高速公路园洲互通口等工程已投入使用,园洲镇逐步形成以桥北路、福园路、东坡大道为三轴,以广惠高速园洲互通口、振兴大道、园洲大堤、沿江路为丝线、以河南区、河北区为双中心的“三轴四线——双中心”城镇结构。到2010年,园洲成功打造河南区5分钟、河北区10分钟到达镇中心区生活圈。

[编辑本段]水电通讯

园洲镇水电供应充足,日供水可达34万立方;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可达5万立方米;2008年已建有220KV、 110KV和35KV输变电站各一座,可确保全镇生活、生产所需。全镇通讯发达,镇内建有先进的微波发射网,城镇电话普及率及光纤电视网覆盖率均达100%。

[编辑本段]民风习俗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每年的端午过后的几天,在该镇的部分村都举行龙舟比赛,来自附近地区的宗氏兄弟都会聚首一堂,派出龙舟参加比赛,促进交流,共叙情谊。

[编辑本段]文教卫生

园洲镇具有完善的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成人中等教育的完善教学体系,尊师管教蔚然成风。2008年拥有完全小学26间,中学2间。该镇中小学教师以发展园洲的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勤教善导,使该镇的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长期稳居博罗县的前列。博罗县园洲中学新校区坐落在园洲镇田头村东北面的“鹅岭岗”上。该校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5500多人。园洲中学园洲中学新校区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设计建设。硬件建设有:①六层高综合大楼一幢;②五层高教学楼3幢;③五层高实验(功能)楼3幢;④五层高图书馆1幢;⑤五层高学生宿舍楼8幢;⑥五层高孝师宿舍5幢;⑦学生食堂2座;⑧教师食堂1座;⑨风雨操场(室内体育馆)1座;⑩标准运动场1个,篮球场12个。园洲中学新校区建设成为环境宽阔优雅、设备齐全、管理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过硬的现代化镇级中学。[3]园洲镇人民医院采用园林式设计,环境优雅秀丽,是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教学于一体的国营综合性一级甲等医院,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目前医院正按二甲医院标准建设和装修。现有职工118人,专业技术人员10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设有病床152张,医院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和预防保健科,全院实行电脑信息网络系统管理。院内设急诊室、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骨伤科、痔疮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泌尿科、激光科、碎石室、心电图、B超、放射、检验等二十多个科室。[3]

博罗,自秦始皇33年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博罗古城在以前还形成三街六十四巷。博罗,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北岸,辖区面积29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东与惠州市区相接,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在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有广州、香港、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6座大中城市和惠州机场、深圳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以及大亚湾港口;是珠三角和穗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咽喉地带。

丰富的自然资源。博罗山川秀美,人文苍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中国岭南风光和文化。境内的罗浮山,集道、佛两教于一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博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三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广东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

优良的投资环境。近10年来,全县共投入了近50亿元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5国道、324国道和京九、广梅汕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广惠、惠河高速公路都在博罗境内交汇,水泥大道贯连22个镇,是全国交通先进县。博罗超前发展了通信、供电、供水事业,早在1994年已进入全国通信百强县。博罗不断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全县对外资企业实行“一个窗口”收费制度,对外商的投资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可以说,博罗县已构筑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投资环境。

扎实的经济基础。目前,博罗县已有来自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外资企业。在外资强有力的牵动下,博罗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方面,一批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得到培育,已形成了建材、制药、纺织、化工、服装、电子等30多个行业,拥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电脑配件、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农业方面,已形成了一批优质粮、油料、水果、蔬菜、水产、三鸟等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有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总的看,博罗已经建立起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贸、工、农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已成为一块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成为充满商机的风水宝地。

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博罗将继续努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外商的各项工作;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深化对外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特别希望能与广大商家在高科技产业、旅游、“三高”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秦置县,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罗山,故置博罗县。一说原为傅罗县,后讹傅为博。

2000年,博罗县辖22个镇。总人口780477人,各镇人口:

石坝镇 28720蓝田镇 5339麻陂镇 18694观音阁镇 16928公庄镇

39188杨村镇 34495柏塘镇 29072平安镇

11221泰美镇 32611仍图镇 17174罗阳镇 127466义和镇 26355响水镇

16959湖镇镇 25401横河镇 18527

长宁镇 36417福田镇 31126龙华镇 19335龙溪镇 54186园洲镇 70477九潭镇

21441石湾镇 73735

杨村柑桔场虚拟镇 2561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博罗县辖22个镇(罗阳、平安、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仍图、龙溪、园洲、石湾、九潭、龙华、福田、长宁、湖镇、横河、响水、蓝田、义和、观音阁),366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

2003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36号):将博罗县的仍图镇划归惠阳市惠城区管辖。区划调整后,博罗县辖21个镇(罗阳

平安公庄柏塘杨村

麻陂石坝泰美龙溪园洲石湾九潭龙华福田长宁湖镇横河响水蓝田义和

观音阁)。2003年上半年,惠州市将杨村华侨农场下放博罗县改制为杨侨镇。

2005年5月,博罗县辖18个镇(罗阳、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龙溪、园洲、石湾、龙华、福田、长宁、湖镇、横河、响水、观音阁、杨侨)。

2005年12月9日,粤民区[2005]64号批准博罗县撤销横河镇,并入长宁镇;撤销响水镇,并入湖镇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博罗县辖16个镇(罗阳、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龙溪、园洲、石湾、龙华、福田、长宁、湖镇、观音阁、杨侨)。其中撤销九谭并入园洲。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博罗县西北为罗浮山地,西南部为平原,东江从南部县境流过。

罗浮山

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它位于广东中部的东江之滨,在惠州博罗县境内,总面积260多平方公里,景区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罗浮山势雄伟挺拔,风光清静幽秀。罗浮山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峰顶盘圆平坦,花草并茂,云雾缭绕,日出可与泰山媲美。

象头山

象头山形成于白垩纪的火成岩,具有岩壁耸立,雄伟奇峻的山势。区内层峦叠嶂,峻峭山峰多达165座,主峰蟹眼顶海拔1023米。山体基岩形成花岗岩特有的“石蛋”景观,垒叠奇妙,物象逼真,遍布山坡、山顶、河床。

太阳峰

该峰地处广东省博罗县石坝镇黄山湖畔。其突起的山峰在夕阳的辉映下,形似***的静卧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头像。长约1.5公里的山峰突立在群山之中,格外醒目。山峰东西向,由东向西稍稍下斜,依次是宛如人形的下巴、嘴唇、鼻梁、眼睛、眉毛、额头和向后梳理的头发,最为传神的是高挺的鼻梁和宽阔饱满的额头。

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环绕博罗近百公里,境内有较大河流29条,有大中小型水库453座,地表水流量77亿立方米,水能蓄藏量达5.73万千瓦。

东江,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干流河道长523千米,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的6.3%。发源于粤北、赣南,主流寻乌水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大竹岭,属山区性河流。下游在石龙以下分东江北干流,在汇入增水和绥福水后,西流至增城,从虎门注入狮子洋入南海。东江南支流,在汇寒溪水后分许多汊流,经狮子洋入南海。东江流经的城市有河源、惠州、东莞。东江河源以南河段可通航,水质优良,是香港淡水的主要供应源。

北回归线中部偏北穿过,水源充沛,气候温和,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21.8℃,年降雨量1932.7毫米,平均日照2023小时,无霜期长达345天。

1月均温12.8℃,7月均温28.4℃,年均降水量1814毫米。

博罗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农产区,拥有近百万亩可耕地,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优质大米、荔枝、龙眼、柑桔、中国黑糖、红糖、酥醪菜等名扬海内外。自然资源有石灰石、铁、钨、锡、钽、铌、硅、煤、花岗岩、石英、水晶、磁铁、金、银、铜、云母、红石、等20多种矿藏;有巴戟、鸡血藤、沙仁等10多种名贵药材;有金钱龟、穿山甲、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博罗,催生了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鸟为主产品的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不断迈向产业化、现代化。

罗浮山风景幽美,气候宜人。山峰林立,有铁桥、玉女、骆驼和上界等大小山峰432座。可谓“满山皆奇石”,“峰峰有灵境”。罗浮山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山上有980多个飞瀑名泉,其中著名的有“薄雾炎天犹飘渺,十里吹来毛骨寒”的白漓瀑布,“跌宕千尽响如雷”的白水门瀑布,以及“峰头两道瀑布水,飞作满天风雨声”的黄龙洞瀑布。山下有微波荡漾的白莲湖和芙蓉池。泉井如“泉涌而出,满而不溢,汲而不涸,清洌甘甜”、为苏东坡所推崇的卓锡泉。

罗浮山中石室洞穴也比比皆是。如通天、罗汉、伏虎和滴水等72个石室幽岩和朱明、蓬莱、桃源、蝴蝶和夜乐等18个洞天奇景。朱明洞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汉置,《后汉书郡国志注》傅罗县有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于罗山,遂置博罗县,《宋书州郡志》“南海太守博罗男相,汉书县,二汉皆作傅,晋太康地志始作博,”即今广东博罗县。

博罗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在此相互辉映交融,使博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神舟电脑

深圳市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深圳市神舟电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IA(Information Application)为主业,以电脑技术开发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神舟电脑走过了一条从创立自有品牌的电脑整机,到实现自主研发生产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液晶一体电脑、LCD液晶显示器和智能电视及其周边设备的稳步发展之路。

2、联想电脑

联想是中国驰名品牌,是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仅次于苹果与宏碁,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为全球前五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

联想电脑主要经营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生产时是专业化、流水线作业,出厂关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由专业人员在电磁干扰、高低温、辐射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化测试。

3、清华同方电脑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高科技公司,于1997年6月25日成立,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方计算机产业作为同方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两大PC厂商之一,销量稳居国内前三,全球十强。

4、小米笔记本pro

小米笔记本pro是小米公司2017年9月11日在北京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发布的新品笔记本,采用金属机身极简设计,其定位为更专业的笔记本电脑。

小米笔记本Pro其屏幕15.6英寸屏,延续了前代的无Logo式极简金属材质外壳设计,内置镁合金骨架,重量为1.95Kg,支持指纹识别,1080p全高清屏幕,深空灰配色。

5、华为笔记本电脑

华为笔记本电脑采用PC、平板二合一的设计,Intel平台、支持Windows 10 Android双系统,日常状态下是运行Windows 10的笔电,而将键盘拆开后则会变为一台 Android平板,是一款主打轻薄便携式的生产力工具。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