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海宁工业提升门的问题,以及和介绍一下海宁市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海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全市陆地面积近700平方公里。现辖8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64万。
海宁市中心全景
海宁历史悠久。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新中国建立后为海宁县,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海宁自古学风兴盛,民风淳厚,名人辈出,为文化之邦,尤以灯、潮、名人三大文化独具地方特色。
海宁经济发达,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9.4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4.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99元。
效益农业加快发展
海宁桑苗、斜桥榨菜、盐官汪菜、上河青甘蔗、小湖羊皮、瘦肉型猪等是海宁传统的名特优产品。近年来,海宁加快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特种水产、优质肉鸡等高效农产品生产稳步增长,生态家园示范点、种子种苗工程、农业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业龙头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9.96亿元。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海宁工业基础良好,涉及到3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区域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皮革、家纺、经编、电子、化工(医药)等区域特色产业加速扩张和提升,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其中皮革、纺织等主导行业发展迅猛,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皮革和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99.46亿元和112.8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了21.6%和42.6%。荣获了“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中国经编名城”称号。“雪豹”、“蒙努”荣获中国名牌称号。2004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2.52亿元。
商贸旅游日益繁荣
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9亿元。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2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4个。海宁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独步江南的古典宫殿式建筑海神庙、“水上长城”钱塘江鱼鳞石塘、安国寺唐代经幢、陈阁老宅等省市级文保单位30多处。目前以“一潮三看赏四景”的观潮旅游为特色,以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的访古探幽为内涵的旅游格局已经形成。成功举办了2004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3.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48亿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海宁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县(市)之一,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86家,当年合同利用外资379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126万美元。200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7209万美元,其中出口110926万美元。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实绩首次双双进入全省十强行列。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6家,引进市外内资11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海宁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和浙江省技术创新试点县(市),建有全国首家县(市)级博士后科技开发基地。海宁市是全国教育先进县(市)和浙江省教育强市。2004年末,义务教育入学率99.98%,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2.15%。海宁还是“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市)”、文化先进县(市)和体育先进县(市)。200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发展环境日趋完善
市内公路通畅,基本形成了“两横六纵”的公路框架,提前实现了“一级公路通省市,二级公路通乡镇”的目标;市外交通便利,沪杭铁路横贯全境,沪杭甬高速公路和320国道、杭州绕城公路越境而过,01省道东连上海浦东,西贯杭州钱江二桥,交通十分方便。海宁的邮电、通信发达,银行、保险、证券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
海宁的目标是:建设实现经济文化强市、观潮旅游名市、现代中等城市。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
区域内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
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海宁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据考古资料证明,距今6000-7000年间,在海宁土地上已有先民生息。在春秋战国时,海宁是越、吴、楚武原乡、李乡、御儿乡属地。秦时在海盐县、由拳县境内。东汉建安八年(203)陆逊在此任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析海盐、由拳置盐官县,属吴郡,隶扬州,为海宁建县之始。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复置盐官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改名海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升为州。
民国元年(1912)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1948)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解放,建海宁县,属嘉兴专区。1958年10月海盐县并入海宁县,至1961年12月复建海盐县。1986年11月,撤海宁县,设海宁市,属嘉兴市。历史上海宁县治长期在盐官镇。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迁移袁花一带乡间及县境以外,抗战胜利后设于硖石镇,后还治盐官镇。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移驻硖石镇。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7.62‰,死亡率7.25‰,自然增长率0.37‰,年末户籍总人口641253人,比上年末增加935人。
劳动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充分关心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着力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年共举办各种劳动力交流专场21期,提供就业岗位24432个,举办各种再就业培训24期,使2260人次得到了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充分发挥“海宁市劳动力交流中心市场”功能,年内共安置城镇失业职工5769人。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4.0%。
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完善。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99万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11.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2万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8982万元,收缴失业基金达1723万元,劳动部门为3.86万人次发放了失业救济金。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13万人,其中大病统筹1.91万人。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九陌联灯影,前门共月华海"。海宁硖石镇的民间元宵灯会,素以灯彩之针工精细,造型之惟妙惟肖而著称。良宵迎灯盛况空前,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美誉。此时正是农历三月什三。
海宁硖石灯彩的工艺特色主要有针、拗、结、扎、刻、画、糊、裱八大技法。它的尤美尤奇之处,在于其独特的针刺花纹,即是采用多种针法,完全用手工针刺工笔绘画,制成灯片,其灯片置于灯彩上,在灯光的透视下,给人以清雅之感。
硖石灯彩不仅名闻江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1910年"南洋劝业博览会"及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均获得奖章和奖状。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2003年,海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财政总收入18.08亿元,增长23.2%;全社会因定资产投资80.22亿元,增长49.5%;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增长10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5亿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13265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增长8.6%;城镇登记失业率4%。2003在经济社会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和基础设施制约问题开始突出,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仍然困难,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还需加强;对外开放总体水平还不高,招商引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等。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8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520公顷,总产量18.16万吨,比上年减少1.67万吨。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6万公顷。畜牧业发展良好,优质肉鸡和湖羊稳步增长,饲养量分别达到17963.75万羽和43.59万头。全市肉类总产量4.19万吨,比上年增长15.7%。水产品总产量2.31万吨,增长14.4%。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9%。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6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42家。农业招商工作稳步开展,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效益农业资金亿元。农业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新制定农业标准备5只,全市农业标准累计已达19只。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有序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的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7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农业增加值13.0亿元,增长6.4%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总理持续扩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0.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实现工业总产值49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规模企业运行良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43.57亿元,增长41.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7%,实现利税总额27.59亿元,其中实现利润17.9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2.1%和49.9%,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进一步显现。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皮革、经编和家纺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31.97亿元、121.75亿元和47.18亿元。全年完成工业生性投入突破50亿元。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突破50亿元。比上年增长77.2%。企业的自我积累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用电量达13.2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1%。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力度和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投资40.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3.68亿元,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1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达236.48分,继续保持嘉兴市首位。
商贸、旅游、金融等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9.99亿元,增长29.6%。成功举办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博览会和海峡两岸经编产业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节会活动”,有力地带动了商贸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投入力度加大,“宰相府第风情街”等旅游项目建成运行。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3.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7亿元,分别增长19.1%和33.9%。通信、网络、中介等服务业继续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形成。全年物价稳中趋升,累计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为101.3%。金融总量持续扩张。年末全市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8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21亿元,增长25.7%;各项存款余额达127.75亿元,增长51.8。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22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其中限额以上民间投资完成35.57亿元,“百亿工程”进展顺利,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0.8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9%。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全市27项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1.35亿元,其中交通建高完成投资1.61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02亿元,电力设施完成投资1.29亿元。硖斜公路、硖尖公路(袁花至尖山段)竣工通车,220千伏长安民谊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钱江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文化馆)交付使用,景云桥旧城改造和洛塘河北侧绿化工程基本完工,教育中心、市委党校等重点项目启动实施,重点镇污水处理联建项目、农桥改造、新海宁宾馆(暂定名)和经济适用房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劳动关系转换加快,累计改制率达到92.1%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国度加大,新批股份公司2家,1家股份公司实现增资扩股。积极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市场经济秩序得到理一步整顿和规范,“信用海宁”建设加快,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5家,合同利用外资2.70亿美元,增长105.6%。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全年自营进出口8.05亿美元,增长78.1%。外贸出口队伍迅速扩大,全年新增获权企业70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99家。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批境外合作项目3个。
科技和教育事业有新的发展
全年列入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项,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园区信息化启动工作进展顺利,信息化示范企业建设全面开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南苑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海宁一中后续工程进展顺利,海宁中学整体改造一期工程和市实验小学扩建工程相继完工。基础教育升学率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0.11%。创新办学体制,全市第一所民办助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海宁市友谊学样投入使用。
就业和社保等工作积极推进
劳动力的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帮助17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全市养老保险人数5.4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6.13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5.64万人。继续坚持“两个确保”,低收入居民、困难企业职工和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抗击“非典”疫情,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公交和供水一体化工作加快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人中出生率保持较低水平。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浙江省东北部,北纬30°32',东经120°41'
汉语拼音:Haining Shi
行政区划代码:330481
邮政编码:314400
政府地址:长埭路164号
乡镇管辖:辖4个街道、8个镇: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周王庙镇、盐官镇、斜桥镇、丁桥镇、袁花镇、黄湾镇
硖石街道
2003年,辖8个行政村(荷叶、联和、军民、永丰、南漾、双合、西环、杨汇桥)、18个社区(南苑、东苑、东山、由拳、新华、西山、相院、鹃湖、东关厢、水月亭、沙泗浜、南关厢、海青桥、农丰、长田、高丰、长园、群利),办事处驻地公园路21号。
海洲街道
2003年,辖5个行政村(民和、伊桥、金龙、张店、双凤)、14个社区(塘桥、海洲、文苑、成园、梨园、梅园、白漾、联塘、南郊、新庄、新桥、联合、东长、西郊),办事处驻地南苑路402号。
海昌街道
2003年,辖12个行政村(迎丰、利民、双喜、双山、双冯、泾长、长山、星光、金星、光耀、勤民、黎峰)、8个社区(碧云、硖西、金利、火炬、隆兴、硖东、东郊、丁公堰),办事处驻地碧云北路88号。
马桥街道
2003年,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办事处驻马桥社区62号。
许村镇
面积91.1平方千米。2003年,辖30个行政村、3个社区,镇政府驻地许村闸口路88号。
长安镇
面积91.9平方千米。2003年,辖28个行政村、7个社区,镇政府驻地长安镇青年路49号。
周王庙镇
盐官镇
面积56.0平方千米。2003年,辖24个行政村、3个社区,镇政府驻地原郭店集镇建设路。
斜桥镇
丁桥镇
袁花镇
黄湾镇
海宁创业项目哪些好
更新时间:2018-5-19 10:17:00浏览量:215
海宁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评为“中国皮革皮草服装名城”在2014年最新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县级城市名单中,海宁名列浙江省内第三,全国第八,是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市之一,同时是钱塘江北岸实力最强的县市。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海宁创业项目哪些好?
海宁创业项目:卖玻璃饰品
现在人们布置新家时,总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家更有品位,而应这种潮流开的时尚家居饰品店,专门为家居生活提升亮点,自然也潜藏了很多商机。玻璃饰品在色彩和款式方面都更灵活多变,这些造型玲珑、色彩夺目的玻璃饰品,尤其受到女性消费者的欢迎。
经营技巧:进货要对购买群体进行前期考察,再决定应该选择哪些类型,多选择颜色饱、亮丽的色彩,这种色彩会在灯光下产生多变的效果,显得更加华贵典雅;工艺的细致程度也能体现出商品的价值,而这种精细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比如,国外设计师要求制作凌乱;而中国设计师则会追求细节上的完美;在实用性上,大多数家庭对于家居饰品的要求不仅仅是美观,还要实用。
海宁创业项目:野外生存俱乐部
俱乐部可在临街处租一间门面房,在楼上或院里的里面作为训练室,租金每年大约在5-8万元左右,注册、简单装修2万元,购买野外生存用品3万元,聘请员工及流动资金10万元,投资预算为20-30万元。按每周组织2次野外生存活动,每次以2组15人计算,每人每次收费300元,一周营业额为 9000元,月收益在20万元以上。配备足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教练、医生、导游、救生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
一、盐官汪菜
汪菜由于加工独特,选料讲究,盛誉杭嘉湖地区。特别是在食品加工业突飞猛进的今天,汪菜的手工制作别有一番风味。春节一过,南北汪村的菜农们忙着收获腌制
越冬的乌油菜,割倒以后连续曝晒二至三天,待到含水量40%左右时,把晒瘪的菜一株一株地理去黄叶,削净蒲头,再过秤配盐用手工搓揉到盐菜均匀,刚出水
份,然后放入缸内踏实加压,一周后即可分装入甏,塞紧,然后把甏内菜卤出净。再用理下来晒干的黄菜叶盖甏头,最后用烂泥封甏搬入里屋倒叠。待到清明后开始
调运处地或过“立夏”后开甏食用,菜香扑鼻,当你闻到这股醇香,顿时满嘴口水横溢。
二、海宁缸肉
海宁缸肉是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特色美食。海宁缸肉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不油不腻,特异非常。它不是东坡肉,而是东坡肉的“娘”。
用缸煮肉,为海宁一大奇观。在海宁每逢过年过节,设宴招待亲朋好友之时都可见到缸肉(俗称“酥肉”);敬神祭祖,喜庆宴会,招待贵宾友人时,缸肉也必不可少。
凡用缸煮其肉“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不油不腻,特异凡常。”在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礼记•内则》“淳熬”篇可查到缸
肉的用火之法;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求》“炙法第八十”又有发展。是谁发明用缸煮肉?在烹饪学中寻到:陶烹时代陶器的发明是烹饪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先民
有了陶质的缸、罐,不仅有了容器,也可用它作饮具;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证实了这六千年前仰韶人用泥质较细的黄土作胎,为了增强耐火性能,在陶土中渗和适当
的沙子烧成砂陶。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饮具中,有陶釜,这就是改进的陶罐。此后,把食物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煮熟,就成了用缸煮肉的烹饪方法。海宁就一直保留
着这一祖先煮肉的方法,至今已逾七千年。(就这“海宁缸肉”也可获个世界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宁缸肉”的又一大提升,就是北宋熙宁八年(1075)六月,苏东坡来海宁撰《安国寺
大悲阁记》。他是美食家尝到海宁缸肉后大为惊喜,并亲自为此进行了佐料调整。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常与一批怀才不遇的墨
客骚人一起饮酒解闷,吟诗消愁。他即把用缸煮肉之法,改瓦罐煮给友人吃,并告诉好友罐不及缸,缸可煮猪一头,那煮出的肉才叫美。有名的《食猪肉诗》便是当
时的作品:“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摧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诗中详细介绍了缸肉的煮法。后来在杭州任知府他就用此肉慰劳修苏堤的民工。后苏东坡又在眉州、杨州、常州居住,随即“海宁缸肉”大为流传。因他的传播人们却习惯称“东坡肉”了。但“海宁缸肉”不管怎么叫,它已成为人间美食之精华。
三、长安宴球
海宁的“长安宴球”是海宁一道美味名菜。宴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鱼,有白鲢、花鲢、草鱼三种,以选用3斤以上的白鲢鱼**,鱼肉细嫩活泛。另一主要原料是肉,肉要用肥,选料讲究。
宴球可分“落汤宴球”和“刺毛宴球”两种,是主的给宾客的一道见面礼,宴球是圆的,蕴含了“大团圆”的含意。
四、海宁紫薇甘蔗
紫薇甘蔗是海宁一项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产业。据说甘蔗的原产地於恒河流域,东传至中国、南洋及日本;西则经叙利亚、埃及、地中海诸岛、西班牙而传至南美洲、瓜哇。甘蔗向西传的开端,据说是亚历山大远征印度之时,但是东传的历史却没有记载。根据乾隆二十五年余文仪的《续修台湾府志》所记载,「唐大历中,邹和尚始教民黄氏造蔗霜法。」这应该就是中国有关甘蔗制糖最早的纪录。
五、海宁西瓜
海宁西瓜是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特产。海宁西瓜,历史悠久,享誉甚远。海宁西瓜脐部凹入,瓜蒂细小,四周充分发达,皮薄瓤红,汁多味美。
海宁西瓜产地,除陈安寺、丰士庙外,斜桥、周王庙、长安等
出产者也不少。据《海宁州志稿》载:“近海上得佳种,子细质红,艺之倍售。”“近时以陈安寺出者为最,又有白质、黄质两种,出丰土庙一带,远贩者均称海宁
西瓜。”传说乾隆下江南,路经海宁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献双秧乡陈安寺所产西瓜,乾隆帝食后称赏,钦点为贡品,使海宁西瓜盛名远播。30年代后,西瓜种植
区渐向东移至黄湾等地。
建国后上述盛产地区几乎灭种,“黄湾西瓜”取而代之,闻名远近。1990年黄湾全乡种植西瓜4008亩,年产量达8万余担,品种有新澄一号、巨龙、新红宝等,销往杭州、德清、嘉兴、苏州、无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