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珠海工业提升门定制

珠海工业提升门定制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珠海工业提升门定制,一周军评:珠海航展蓄势待发,有何亮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导读:本文发表时,观察者网珠海报道团队正在准备航展开幕后的报道,此时评论珠海航展多少有点“盲人摸象”的意味。但在2022年这样全球陷入动荡的时代里,本次珠海航展的各种装备产品,既体现着战争实践对国际军贸市场的影响,也代表了中国军队和中国军工对于未来战争环境的准备与预判。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施洋】

本周,作为一件军事上的大事,即将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也就是珠海航展在筹备中的动态无疑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对于中国军队这样一支不那么频繁举行阅兵,也较少举行军队公开活动,同时对各类现役武器装备落实严格保密的武装力量而言,珠海航展上无论是解放军展出的现役装备、工业部门推出的自用装备外贸型还是专门研发的外贸装备,都是外界难得的观察中国军事力量和军事工业的机会。

11月5日下午,正在进行表演训练的歼-20战机编队

本文发表时,观察者网珠海报道团队正在珠海准备航展开幕后的报道,对于航展的观察主要仍限于先期入馆的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对于笔者而言,此时评论珠海航展多少有点“盲人摸象”的意味。

但在2022年这样全球陷入动荡的时代里,本次珠海航展上展现的各种装备产品,既体现着战争实践对国际军贸市场的影响,也代表了中国军队和中国军工对于未来战争环境的准备与预判。

“无人战争”的推广与拓展

在本届珠海航展上,无人装备参展数量和种类的大幅增加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亮点。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中,随着无侦-7、无侦-8两型无人侦察机实机,以及攻击-11、彩虹-7、彩虹-10等无人机模型的参展,中国航展上展示的国产无人机类别大为拓展,航展上中国无人机的形象,从几款细节不同但外观类似的“收割者”式察打一体无人机和一些四旋翼无人机,进化为涵盖高空高速到高威胁战场突入的各种任务型态。

展示的无人机中不乏标新立异的新产品

今年的航展上,参展无人机型号的产品种类的进一步增加,诸如航空工业的翼龙-1、翼龙-2等本届航展都有众多的子型号参展,涵盖军用察打一体到民用救灾调查在内的各种多样化任务;许多之前不知名的新面孔,诸如翼龙-4、翼龙-5、翼龙-10等新型号也将在航展上亮相;一些我们原本以为熟悉的型号,也因为升级改进外形大变,诸如本届航展上的FH-97A无人机模型,其构型上就和去年的FH-97相比有了颠覆性的变化,无人机平台的进气方式、载荷类型都大不相同,显示出无人机设计方对于项目的新理解。

除此之外,本届珠海航展上各种地面装备的无人化也十分明显,兵装集团的“山猫”全地形车家族强调了其可以无人使用的技术特点,而各种眼下我们还叫不上名来的无人作战车辆更是会成为航展地面装备的重头戏之一。

无人装备本身在航展上的比例增加,从表面上看与近年来的战争实践有着巨大的关系。近年来的多场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极强的作战能力和极高的效费比。

纳卡战争中,阿塞拜疆手中的土耳其TB-2察打一体无人机作为其核心作战力量,以相对极小的损失摧毁了亚美尼亚军队的机械化部队主力,成为亚美尼亚最终屈服的关键因素;2022年爆发至今的俄乌战争中,尽管双方都有更强的防空能力,但各自投入的无人机也取得了不少战果,无论是战争初期乌军的TB-2对俄军行军纵队中防空武器、坦克装甲车辆等高价值单位的攻击,还是近几个月来俄军各种自杀式无人机对乌克兰前线目标和后方基础设施展开的大规模轰炸,以及双方都大规模使用的商用无人机进行战场侦察、炮火校射以及袭扰攻击等任务,不仅表明无人装备在战场上的特殊优势,也向许多无力自行研制和配备全套无人装备的小国证明,局部的、低水平的甚至孤立的无人装备依旧在战场上有其巨大价值,从而给了这些国家采购装备部分无人武器的动机和信心。

11月5日,正在进行表演试飞的翼龙-1E无人机

也正因此,本届珠海航展上的各种无人装备备受瞩目,其中的一些明星装备受到许多潜在客户甚至公开买家的追捧都将是大概率事件。毕竟相比昂贵且采购条件苛刻的西方无人装备,引进中国产品不需要繁琐伪善的各种附加条款,在性能上则不逊色于西方最先进的产品,甚至比起一些西方二三流装备还有明显的优势;而与此同时,那些习惯从俄罗斯等国引进武器的国家面对俄罗斯长期在无人装备领域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策略,也可以选择中国产品这样一种有现货且性能优秀的解决方案。

对于一些口袋里更富裕的国家,中国推出的一些前瞻概念的无人装备更为他们提供了另一种诱惑:无论西方炒作的“察打一体”、“忠诚僚机”、“蜂群战术”是实物还是初级概念,只要有资金投入,中国企业都能拿出进度相仿甚至更快的产品,让这些曾经只能跟随国际军事科技潮流的国家也能成为潮流的领路人。

而所谓的矛盾相对,同样在本届珠海航展上得到了展示,伴随着战场上各种无人机的出现和增多,反无人机装备和相关的战法在珠海航展上自然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商机。对于脆弱的无人机而言,大多数现役防空装备在摧毁它们时都不存在威力不足的问题,但面对体积小、数量多的无人机,防空系统在发现难、攻击难、弹药补充难上的问题上却需要解决,呼唤当代防空装备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和发展。

在本届珠海航展上,许多传统防空武器制造商都在通过升级性能更好的雷达、换装体积更小、但弹药基数更大的反无人机导弹,提升防空装备抗击无人机的效费比和作战效率,增强防空系统抗击饱和攻击的能力。这一矛一盾的双重发展,显然会成为珠海航展上成交订单的一个重要亮点。

中国空军的“新几板斧”

相比更倾向于外贸和前沿科技的无人装备,中国空军带来的各种展品和参展装备则直接具有实战意义。与航展现场的军民企业生产的装备已经自用,也许外销,可能寻找客户的不同状态相比,解放军空军带来的参展装备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它们一定是正式列装我军的实战化装备。也正因这种高确定性,这些装备就成为外界了解中国军队军事现代化成果的最好例证,反过来也让解放军能够借助这些武器装备传递各种清晰的信息。

11月5日下午,在珠海金湾机场短暂降落的歼-20双机编队

本届航展中,解放军在作战平台上的变化并不显著:随着歼-20、运-20、直-20等几个20系列的新装备的瓜熟蒂落以及各种更早装备的发展,本届航展上中国空军的大件空中平台基本都是大家的熟面孔——基于运-20、轰-6K和运-9平台的各种大飞机,基于歼轰-7、歼-10、歼-11/16和歼-20系列的战术平台以及各种直升机平台。虽然歼-20在展前演练中曾经降落在珠海金湾机场,并且迫近到滑行道旁的停机位,但相比于平台,本届航展上空军展出的几款打击武器显然更令人新奇——它们大多数从未在此前有过大面积公开,更没有官方介绍其性能和相关信息,如今却在航展上“突然出现”。

尽管航展尚未开始,本届航展上中国空军展示的机载武器至少已经有两款“新装备”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新装备,鹰击-21和鹰击-98A虽然都不至于首次在互联网上曝光,但都是首次在这类大规模公开展示活动中亮相,且技术水平比此前外界知晓的同类我军武器高出一个档次的新型空面武器;与此同时,这两款装备又早已走完设计研制定型流程,并已批量列装我军多年,形成了可靠的实质战斗力。

携带鹰击-21在珠海降落的轰-6K

由轰-6K携带参展的鹰击-21空射高超声速导弹自然是其中更受关注的型号。由于鹰击-21这个型号名此前一度被西方某些军事观察家错误地用于另一款舰载反舰导弹武器,该弹在抵达珠海的头几天里一度还造成了西方研究者的困惑。

它的出现不仅关联上了高超声速武器和空射弹道导弹两个时下大热的技术关键词,还因为其搭载机轰-6K是一款远程轰炸机而具备了某种战略意义。从导弹轮廓外形看,该弹与典型的新一代双锥体地对地弹道导弹有着明显的技术关联性,导弹的尺寸则与航天部门此前开发用语外贸的M20弹道导弹如出一辙。考虑到在俄乌战争中崭露头角的俄制“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此前也被外界描述为一款空射版“伊斯坎德尔”,将鹰击-21描述为“空射M20”似乎也并无不妥。

作为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匕首”某种程度上享有对此类武器的定义权

相比于陆基发射的导弹,空射导弹在相似体积下能够实现更大的射程,或者在保持射程指标的同时增大导弹的战斗部重量,提升导弹的打击威力。而双锥体高超声速导弹则能在导弹速度达到高超声速的同时,通过在导弹弹道末端的“拉起”和“滑翔”实现射程的增加,并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末端机动。

这一技术特性不仅有利于提升导弹的打击范围,提升导弹的打击精度,实现对包括大中型移动水面目标在内的精确打击,也能给对手的拦截作战制造更多障碍,有效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相比此前轰-6系列挂载的鹰击-12超音速空射反舰导弹,鹰击-21点尺寸和体积都没有增大,这让飞机挂载导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其飞行速度更快,攻击流程更短,突防能力更强,打击效果更好,让我军庞大的轰炸机群成为和反舰弹道导弹以及海军水面舰艇/潜艇部队一样的优秀反舰作战力量。

AKF-98A也是一款之前很只有互联网上“蛛丝马迹”的武器

在珠海航展静态展示现场由歼轰-7A2战斗轰炸机挂载的鹰击-98A防区外撒布器则是一款尺寸更小,可由各种战术飞机挂载的机载武器。从该弹采用可收放短翼和梯形弹体能够看出,它是一种经典的亚音速隐身导弹武器,借助飞航式的飞行或者滑翔延长射程,同时利用隐身带来的低可视度进行突防。

从技术上说,类似的武器在西方国家已经相当成熟,类似“风暴阴影”、JSOW、JSSAM等装备已经批量装备外军多年,一些型号甚至已经有了实战经验。鹰击-98A也装备我军多年,这次的亮相更多也只是披露了我军装备有同类装备的情况。相对于各种超声速、高超声速武器,这类亚音速装备的技术门槛较低、研制和采购成本也不高,可以大量装备、大量使用。考虑到我军现役的歼轰-7A和歼-16战机规模,鹰击-98A及类似的武器在实战中的高普及率可以做到让这型武器普遍、全程使用,从而成为我军广泛使用的空地武器之一。

对于一些严谨的学者而言,如果只有歼-16打火箭弹的照片,歼-16就只能打火箭弹

类似几款空军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和展示,很重要的一个效果,就是向外界证实了中国空军的精确打击技术和武器装备都在实现稳步升级换代。在此之前,外部了解的解放军精确对地打击武器除了2000年后从俄罗斯引进的激光/电视制导炸弹,俄制的Kh-31、Kh-29、Kh-59空地导弹之外,主要的国产制导武器都是2010年前后服役的激光/电视/卫星制导炸弹,KD-88空地导弹、YJ-91反辐射导弹等几件武器。这些装备在现在看来本就是服役相当时间,技术水平也相对一般的武器。

加之近年来我军在军事宣传上的严格保密纪律,解放军空军对各类公开报道中展示的对地打击武器手段都进行了严格限制。这导致多数公开的对地攻击是解放军战机使用航炮、火箭弹、无制导炸弹进行训练的画面,使用各类俄制精确制导武器、国产制导炸弹、KD-88空地导弹、YJ-12反舰导弹、YJ-91反辐射导弹进行训练的画面则相对较少,更先进的鹰击-21、鹰击-98A等武器的使用画面则完全没有。

这就给外界造成了解放军空军至今仍然以落后的无制导武器作为主要对地攻击手段,精确制导武器数量不足,技术先进性也有限的错误印象。

这虽然某种程度上“忽悠”了外界的军事观察和研究人士,但也不利于宣传战线上构建解放军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形象,在某些需要解放军发挥威慑的场合,这种保密反而会降低这种威慑能力,一定程度上带来消极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本次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自信的新装备展示,显然会给这些低估中国军队的外人们好好上一课。

从“卖装备”到“卖国防”

相比航空航天领域的推陈出新,本届珠海航展的地面装备展品看起来多是一些熟悉的面孔:除了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的VN-20重型步兵战车外,本届航展上展出的主战坦克、自行火炮、火箭炮、山猫家族全地形车等基本都属于此前参加过珠海航展的型号。虽然其中不少车型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升级或者配置提升,整体风貌依然如故。但今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却在航展上推出了一个新的军贸概念“军贸合成旅”。

这一应俱全的样子,显然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够提供的

所谓“军贸合成旅”,就是利用中国军工企业研制的各种外贸武器装备作为元素,构建出一个符合现代化战争要求的合成旅。这其中不仅包括相对传统的坦克营、机步营、防空营和炮兵营,也包括以各类新概念信息化装备为核心的作战支援营、无人机营、勤务保障营等部队单位。简单来说,这种“军贸合成旅”类似于网络硬件设备服务商提供的“全网替换”方案或者某些家装家具品牌的“全屋定制”产品,是以一国生产的装备全面武装另一国军队的全面升级手段。

一种一国包干另一国武器装备的案例,历史上一些国家在建设近代化军队或者冷战初期曾经出现过,在近年的国际军贸市场上则又有了类似的案例。波兰近年来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和本国陆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时,虽然留用了此前德制的豹-2主战坦克,也计划再采购部分美制M1A2主战坦克,但是波军机械化部队换装的绝对主力,实际是来自韩国的各种武器装备。波兰已经与韩国签订了K2主战坦克、K9自行火炮、K-239"天舞"多管火箭炮的巨额订单,还打算采购韩国的AS-21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等装备。波兰的这轮换装虽然还算不上全面韩国化,但韩国制装备占据绝对主导几乎已成定局。

尽管一个欧洲国家选购一整套韩国陆军装备似乎难以理解,但仔细看来却是顺理成章:当代欧洲几乎没有这一案例表明,随着当代先进武器的技术难度越来越高,能够“立等可取”研制和出口全套陆军武器装备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而随着后冷战时代进入到第4个十年,加上俄乌战争之类的国际武装冲突更加频繁,大批量廉价的冷战装备不仅愈发难以获得,其性能不经过彻底升级也很难满足当代战争的技术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国力贫弱的效果还能满足于孤立采购一小批武器装点门面的话,成建制的采购一整套先进的武器系统,自然比起自己去国际军火市场上“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来得简单可靠。

俄乌战争及其带来的巨大消耗,将永久性地改变全球军贸市场的格局

在此次兵器工业推出这套“外贸合成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之前,就已经有些中国的军贸伙伴,试图通过类似的手段,从中国提供的各种货架产品中“攒”一支合成化部队。但对于这些不熟悉现代化军队要义的国家来说,所谓的合成化军队只是几个大件所构筑的表象,而现代化信息化合成化部队最关键的装备配合、通讯数据链网络、合成化指挥作业系统等则只有真正拥有合成化部队的国家才能掌握。

从这个意义上说,兵器工业推出外贸合成旅本身,就是中国已经真正打通了合成化部队编成和作战使用“任督二脉”,已经能够向各种客户推介和生产合成化部队所需的一切装备。

从各种各样的无人装备,到中国空军显著升级的新一代空面打击武器,再到中国兵器工业推出的合成旅规划,都只是即将召开的珠海航展中诸多亮点中的一部分。对于至今无缘深入展馆,只能依靠各种***息“盲人摸象”的笔者,这场航展中无疑还有更多的内容等待着发掘。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首届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期间芯师爷专访了全球电子产业链的近20家领先企业、潜力企业的领袖及高管,特别推出“慕名而来·圳好”专题报道,与众多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全球电子产业趋势、中国半导体发展和技术创新等热点焦点话题。

本文为芯师爷专访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实录。王超,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拥有近20年芯片原厂市场及产品规划经验,曾在ST(意法半导体)、NXP(恩智浦)等企业MCU部门长期任职。

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海半导体),是艾派克微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极海半导体具有20年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经验,现产品涵盖32位工业级通用MCU,低功耗蓝牙芯片以及工业物联网SoC-eSE大安全芯片产品与方案。

采访实录

1、您对慕尼黑华南电子展的初印象是什么?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在深圳虽是首次开展,但其实在电子行业内闻名已久,慕尼黑电子展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以及展会策划能力是值得信赖的。所以这一次就先祝本次电子展完圆满成功。

2、本次参展极海半导体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展示?请介绍下它们的性能特色、主要优势等。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关于新产品,极海这次带来了两个系列产品,一是通用32位MCU系列;二是针对于高端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大川GS系列

32位通用MCU系列中,极海推出了工业级扩展型APM32F072xB和工业级增强型APM32F051x8系列MCU新品。

这两款MCU采用全新的制造工艺,新增电容触摸功能和HDM CEC接口,可精准识别触控输入指令,满足高级控制应用需求,实现了比市场主流竞品低50%的超低运行功耗、高1倍以上的Flash擦写速度。

另外我们今年还推出了5款针对高端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大川GS系列SoC-eSE大安全芯片。这个系列产品全系列产品都是基于国产平头哥玄铁CPU,支持双核、4核到7核的多核异构架构,符合国密二级标准,并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嵌入式eSE安全单元技术,具备全方位一体的安全防护能力,相比市面上较多的独立安全芯片方案,大川eSE单芯片SoC方案具有更高集成性、更低功耗和更高安全性。

3、极海半导体成立的契机是什么?目前极海半导体的产品布局是怎样的?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极海半导体前身是艾派克微电子2015年成立的物联网芯片事业部,经过了4年的内部孵化,为顺应物联网的行业的蓬勃发展,于2019年12月正式成立为独立运营公司。

其实当公司业务做大,需要扩增规模进入下一个领域的时候,大多都会采用这种矩阵形式来经营管理,成立独立公司有助于子公司的业务灵活运营,便于激励和业绩考核。

目前母公司艾派克更聚焦于打印机及打印机周边芯片开发,极海的主营业务主要在打印行业以外,现产品涵盖32位工业级通用MCU,低功耗蓝牙芯片以及工业物联网SoC-eSE大安全芯片产品与方案。

4、截止当前,极海半导体的MCU系列产品在技术和市场上有何新发展?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在市场方面,极海 APM32系列MCU自2019年量产发布以来,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以及医疗设备领域。且极海已经通过IEC61508认证拓展至工业领域,与国内工业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为工控核心设备提供高安全、高可靠性国产MCU产品方案。目前极海已经在定义和设计M4和M7内核的中高端MCU。未来,极海还将布局高价值、高门槛的车规MCU市场,实现MCU领域的全行业覆盖。

从技术上来说,极海的产品有以下几个优势:

1)稳定可靠:全系列产品工作温度覆盖-40~+105,ESD等级高达8KV,抗干扰性强,可满足严苛工作环境需求。

2)可移植性好:有助于客户降低芯片替代成本,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加速产品上市。

3)安全性高:已通过中国IEC61508和USB-IF认证,并支持工业级MCU+安全芯片产品组合,符合工业和车用高可靠性标准,目前正在申请德国相关认证。

4)定制能力强:基于极海多年的产品开发经验,极海能满足客户多种内核、多种架构的SOC的定制需求。

5、近两年国产MCU发展得比较快,市场出货量不断攀升,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国产MCU市场?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目前5G新基建、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万亿级市场的持续发展,为国产MCU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中美贸易战也催化了芯片国产替代进程,在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国产MCU迎来了新一波快速发展的机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产MCU虽然在加速发展,但目前来说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应用领域,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6、在未来的规划中,极海半导体的MCU将在哪些方面加强产品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从极海来说,未来一方面将加大MCU芯片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更低功耗、高更性能、更高稳定性和性价比的产品。极海将在2021年年底推出基于M4内核的中高端产品,基于M7内核的芯片也在积极筹备中,意向客户们也可以找极海多交流。

另外,针对高端工控领域,我们将推出工业级 MCU+安全芯片的产品组合策略;针对消费电子领域,我们将提供基于 MCU+蓝牙、MCU+传感器、MCU+WIFI、MCU+认证等方案,为市场提供更多面向不同场景的定制化方案。

7、极海半导体的大川系列是安全芯片,您认为芯片设计该从哪些方面保障物联网的安全?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极海大川GS系列安全芯片设计是从以下3个方面去保障物联网的安全性:

一是芯片的安全化+可靠容错设计:通过构建可信执行环境和可定制化的硬件机制,保障物联网安全资源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二是采用高集成度的eSE嵌入式芯片设计:以安全子系统是作为单芯片内嵌模块,可实现多位一体的安全防护,这样能有效保障芯片器件自身安全以及物联网数据信息安全。

三是多核异构芯片设计:采用全国产平头哥玄铁CPU,可提供双核、4核至7核的灵活混编CPU内核设计,具备“业务应用加速与安全防护”双重优势,支持物联网特定领域的专用IP定制。

8、现在市场如何看待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极海半导体资深产品总监王超:

随着物联网万亿级市场的持续发展,像用户的数据被窃取,终端的设备遭到非法地操控等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样一来保障物联网数据传输、设备连接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对于稳定有序的互联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是国际贸易争端加剧,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关注和重视物联网安全问题,并且急切的寻求安全的国产芯片替代方案。所以极海除了刚才提到的大川GS系列安全芯片,未来还将不断推出专注于物联网安全的产品和方案。

9、您对明年慕展有什么期望?是否会继续参会?

2021年我们会继续支持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同时也期待我们在展会上能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收获更多优质客户。

提升学历好的教育机构:尚德机构、仁修教育、志航教育、创思教育、唯学教育。

1、尚德机构

尚德机构是中国的职业教育机构,成立于2003年3月,致力于提高学员职场竞争力。尚德机构的培训课程和服务范围,从职业资格认证、技能培训,到与职业相关的就业服务,业务覆盖全国多个城市,服务全国学员。

2、仁修教育

仁修教育-职业培训领导者,是上海最大的职业教育机构之一,致力于提高学员职场竞争力。仁修教育的培训课程和服务范围广阔,从职业资格认证、技能培训,到与职业相关的就业服务,客户遍及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多个大中城市。

3、志航教育

志航教育成立于2010年,由大学教授联合部分沪上教育专家主办。目前是一家聚焦中小学一对一个性化课外辅导的连锁教育机构。志航教育通过帮助大量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及运用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创立了独特的"六对一服务。

4、创思教育

创思教育成立于1998年,是珠海最大的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全年开设语数英物化等各类精品课程,深受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在珠海市教育局的年检中,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在同类培训机构中名列前茅。

5、唯学教育

北京唯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唯学教育服务领域涉及在职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培训、高端智库共建、考前辅导、英语教育等项目,在项目发展期间,唯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20余所国内著名高校进行合作。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