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工业提升门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丹东工业提升门,以及丹东知名企业—化纤厂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胸怀碧水鸭绿河,背倚青山帽盔山的丹东化学纤维厂,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化纤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粘胶短纤维、粘胶长丝、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四大系列,四十余个品种。
丹东市曾经的知名企业,辉煌历史,悠久流长,是几代人化纤人永远的骄傲。可惜在步入2018年之际已经停产等待转制。
我是在一个寒气逼人的晌午,来到老工厂里,对着一座沧桑的老厂房收纳光影,在我将相机举过头顶,按下快门时,我是在向一个远去的工业时代致敬。
看到化纤厂大门的那一刻,人们一定还会感慨万千。因为它留给这座城市万千荣耀,它留给人们一个时代的记忆。
上世纪中叶应运而生的大型国有企业丹东化纤工业公司几经风浪、几经周折,在丹东沉淀出厚厚的历史底蕴。
宣传橱窗中一张张老照片还粘在原处,模样依旧清楚……
历史不能忘却,历史不能割舍,她自然有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绿树成荫,道路笔直,工人们来去的路。
曾经人声鼎沸,现在这里早就安静了。
化纤厂几十年来多少跌宕起伏,多少风霜故事,真的是一种荣耀。
国企不再辉煌的时候,这个厂子也逐渐没落。年轻的一辈儿早已离开,不愿再回来,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的老一辈儿也被迫离开了,这个曾经日夜机器不停地厂子真的安静了。
高大的厂房、冰冷的机器、锈迹斑驳的钢铁、富有浓厚年代气息的景象就这样扑面而来。
厂里种植许多树,绿叶在风里窸窣絮语,在寂静中微微呼吸……
工厂里的信号灯不偏不倚,依然如故,期盼它的主人早早归来。
烟囱不再滚滚浓烟,只是孤苦伶仃屹立在那里,让我们还必须记得这里曾经是一个国企。
斑驳的标语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几代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热土。
厂房窗户破旧,大门紧锁,一番萧条的景象。
多少人体会过“化纤厂”带来的温暖,也有多少人领略了“化纤厂”的无情。
从窗外探头向里面望去,屋内散落着当初的生产工具,空气中似乎还留存着那时候的工人们投入在生产工作中风风火火的气息。
“海燕”饱经风雨的标志,在几代人心中依旧熠熠生辉。
走近些,再近些,让我再一次留恋哪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每一次走近她,都少不了对往事的回味。
曾经热火朝天的厂区寂静无声。
曾几何时,大国营、铁饭碗,是多少人的梦想,赖以生存的温床不再温暖,曾经荣耀的身份已不再辉煌。
花自凋零水自流,总把新桃换旧符,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如今已成不知滋味的回忆。
仓库掩映在树枝间,不难看出它往昔繁忙热闹的景象。
在丹东工业文化痕迹里,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每一个丹东人都应该尊敬的对象,她当年出品的每一个产品,都沉淀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成了我们永久不能忘怀的青春,烙下了生命的痕迹,塑造了丹东这座城市的灵魂。
重走这条青春之路,由生感叹。
我们在厂里相识相恋,最后成为携手一生的劳动眷侣;有的从技术上的竞争对手,变为惺惺相惜的挚友;有的是师徒,慢慢建立起有如父子的感情纽带。
厂就是家的感觉,其实真的很美好。
在厂房里我们有一种真正的主人翁精神,这里寄放得下人们所有的梦想、爱情、家庭,这里就是我们的全部。
这照片中一定有你、也有我曾经的足迹。直到现在我们也一直未曾远离...
企业文化宣传,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
红锈的铁轨依旧再向过往的人们显示它曾经拥有过的辉煌。
安全是一切生产作业的根本,已经牢牢刻在人们心中。
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住进了高高的楼房里,但只要回到这里,我们还是怀恋曾经有温度的生活。
从右到左的文字,倔强地坚守它的存在,远远地看过去,栩栩如生,倍感亲切。
宣传栏内的宣传标语,显得厂区格外积极、严谨。
丹东市,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城市,位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独特。市域总面积约15222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市内设下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及2个县级市。丹东市的行政区划详细包括了60个镇,4个乡,24个街道办事处,183个社区,及655个村。
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面向黄海,西接鞍山,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丹东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3′,北纬40°07′。市域东西最大横距约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60公里,海岸线长达120公里。
丹东市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位置,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市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发展潜力。
工业方面,丹东市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发展了包括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在内的多个工业门类。农业方面,丹东市的渔业资源丰富,是辽宁省重要的渔业基地。同时,市内还发展了旅游业,利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丹东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丹东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丹东市作为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不断发展的经济,展现了东北亚地区城市发展的新面貌。
丹东作为一座位于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拥有三所全日制大学,分别是辽东学院、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东学院,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学型高校,学校设有经、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地质路386号,是一所专注于资源类专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辽宁省有色地质局,是我国唯一一所地质类高等职业院校。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洋河大街30号,是一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65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辽宁仪器仪表工业学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这三所大学各具特色,辽东学院侧重于本科教育,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专注于地质类专业,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以机械类专业为主。它们为丹东地区的学子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促进了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
辽东学院作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学院还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则以其独特的地质专业教育吸引了众多学生。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学生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参与实际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以培养机械行业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不仅注重理论教学,还特别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设有多个现代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三所大学不仅为丹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还为全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它们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为丹东地区的学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