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型工业提升门
很多朋友对于吉林大型工业提升门和吉林专升本有哪些民办学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吉林专升本有哪些民办学校
吉林专升本民办招生院校12所。
吉林专升本民办院校名单: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长春财经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长春电子科技学院、长春建筑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长春人文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长春光华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动画学院。
长春科技学院学校信息:
长春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坐落在美丽的双阳湖畔。校园占地84.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2亿元,建有3.3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118万册,电子图书75万种,建有3.8万平方米的实验大楼。拥有容纳6000人的体育馆和容纳30000人的体育场,校外实习基地270个,校园实现数字化网络管理,大型电子阅览室、设施先进的国际会议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游泳馆等一应俱全。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学校信息: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专科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2,022人。
学校始建于2000年6月,曾用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2017年被批准为吉林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019年以来获得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吉林省社会组织5A级单位、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长春市文明校园称号,在全国2022年民办大学排名中名列第15位。
长春财经学院学校信息:
长春财经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建校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由长春市文教锅炉厂创办“长春市能源职业学校”;1994年成立“长春市第五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与长春税务学院合作举办“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2004年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长春财经学院。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兼顾法、文、工、教等学科协调发展。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法学、英语、日语、汉语国际教育、小学教育共3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2000人。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学校信息: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美誉的吉林省长春市,毗邻国家5A级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奢岭、净月两个校区,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民办高等学校。学校于2000年6月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0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得与长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权。学校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理事单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理事单位,吉林省旅游协会理论研究与教育分会会长单位,吉林省会展协会副会长单位,省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示范基地,吉林省民政厅评定的5A级民办非企业单位。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学校信息: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光电为特色的高水平现代产业大学。学校始建于2001年,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电信息学院,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2004年4月,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光电为特色的应用型理工类院校,是全国民办高校唯一一所电子科技类大学,在全国光电电子通讯类民办大学中排名第一。依托于“中国光学英才摇篮”长春理工大学的专业优势,长春电子科技学院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国家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立足吉林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学科专业布局,凸显光机电算等优势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重点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姚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先后担任学校名誉院长。
专升本院校专升本院校办学性质
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广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格式:PDF大小:806.27KB全国版统招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真题
格式:PDF大小:976.49KB
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天宝山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西南方的天宝山,曾是中国八大矿山之一,无论是有色金属的地质储量,还是矿山的开采历史,都在全国闻名。
慈禧命名
据史料记载,天宝山原名红石砬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恩泽继任珲春副都统,为安置从关内和朝鲜跑来的灾民,他派程光第在延边调查土地资源。
程光第、汉人,湖北襄阳人,时为五品顶戴,他在调查土地资源时发现了红石砬子有已经开采的小型银矿,这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程光第独自控制银矿发财的欲望,他以恩泽随员的名义,用非法开矿的罪名把开采小型银矿的刘大宝,陈才等人抓了起来。刘大宝的儿子刘立业和义子朴善,陈才的儿子陈小东等人召集了数十名矿工,闯进程光第的临时营地,救出刘大宝,陈才等人,还打伤了兵丁。
惊慌失措的程光第派出快马向珲春的恩泽求救,恩泽觉得事关重大,就火速向他的顶头上司吉林将军长顺报告。
长顺时任镇守吉林边疆的将军,因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提倡兴办实业,富国强兵,他接到程光第的报告后,又向朝廷禀报,并不顾保守大臣的反对,坚决支持程光第办矿,他指示恩泽,程光第把刘大宝,陈才等人的处置由镇压改为招抚,并将红石砬子银矿的情况多次禀报朝廷。
1889年春,长顺给光绪的奏折中写道:“……窃奴才等,恭承恩命,理边务。深虑长年兵晌日久难继,每思就地筹划广开利源……”。“奴才长顺自到任后,周咨博访,群以三姓产金珲春产银为谈。三姓金矿前已将化私为官暂时试办,情形详细奏明在案,惟珲春产银一说无从考证。经程光第等人所勘,当于南岗天宝山(红石砬子)内见银矿一处,已挖成硐,似系流民所开……”。“上年春间,恩泽赴南岗校阅右路一军折回该处复加勘探,与程光第所勘情形相符,与奴才长顺往返协商,随令程光第招商试行开探……”
当时清廷国库空虚,所以长顺的奏折很快就被批准。程光第筹集银两,购买生产资料。根据长顺的指示,留用刘大宝,陈才等人,遂步扩大生产规模。
光绪十七年(1891年),长顺下令把珲春招垦总局迁到局子街(今延吉市),程光第从招垦局招用200多人,此时,红石砬子银矿的矿工已达到500多人。
经过改进生产工艺,白银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长顺出于长远考虑,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带领程光第、郑维周和珲春副都统所辖的部分官员,到北京拜见西太后,献上白银2万4千两。时年,正为修建颐和园缺少银两而发愁的西太后十分高兴,,长顺趁机请老佛爷为银矿赐名。西太后就把“天宝山”作为银矿的名称,全称“珲春天宝山矿务局”。
长顺不愧为老谋深算,2万4千两白银换来了西太后的亲口命名。
这就是天宝山矿名称的由来。
天宝山历史
程光第在天宝山办矿十几年,有数据记载,此期间先后产出白银180万两。
正因为天宝山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清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仅是封建王朝的官员把天宝山视为生财的摇钱树,而且引起外国列强的疯狂掠夺,其中犹以日本为甚。1915年,由于中国朝廷的软弱无能,日本驻华公使曾导演出“天宝山合办开矿契约”。日冠的强占,掠夺矿产资源成为事实,从1916年4月开始,日本人饭田延太郎先后招收汉、朝及其它民族的矿工400多人,大肆采集高品位矿石,并安装冶炼设备,生产规模曾达到日处理矿量70多吨。日本的东京经济杂志曾刊载文章说饭田延太郎在1916年到1919年的四年间,从天宝山赚取了超过投资900倍的利润。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强占中国的东三省,天宝山变成了三菱财团的私家后院,饭田延太郎仍然打着中日合办天宝山矿的招牌,于1936年10月在伪新京(长春)大同街50号成立了天宝山株式会社总部。
为了快速掠夺中国的地下矿产资源,饭田延太郎等人在1935年长达530公里的长(春)图(们)铁路全线贯通后,迅速恢复了从老头沟火车站到天宝山矿的18公里轻便铁路,为运输矿山设备物资,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天宝山矿的地下党组织领导矿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饭田所有的三菱财团为恢复多次遭受破坏的矿山,损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导致利润下降,饭田因此受到董事会的弹劾而辞职,最后,三菱财团对天宝山失去了信心,于1942年把天宝山矿卖给了三井财团。
三井财团接管天宝山矿后,更加残酷的压迫矿工,激起了矿工仇恨。194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晚上,有两名矿工再次遭到日本人木村的殴打,面对木村凶残的皮带抽打,这两名矿工再也忍不往长期压抑的愤怒,他们奋起反抗,当场掐死了木村,并在选矿厂的油箱上放了一把火,一场大火燃起,引发选矿厂汽油桶、机油桶,各种化学药品爆炸,彻底烧毁了日处理300吨矿石的选矿厂,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也没能正式恢复生产。
1945年8月16日,矿工们发现矿上的鬼子兵、矿警、监工把头都不见了,后来得知,日本天皇已在8月15日中午宣布了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后,天宝山矿遭到维持会和反动分子的破坏,无法生产。直到1946年初,中国***领导的民主大同盟派人到天宝山,组织矿工群众,解散了维持会,收缴了反动势力的武装,镇压了一批反动分子,天宝山矿才算真正获得解放。
1948年2月,中国***东北行政委员会派林华、张定一到天宝山组织恢复矿山的生产建设。
在党的领导下,天宝山矿筹建处充分调动矿工的积极性,想方设法恢复矿山的生产设备、设施,经过努力,修复了小冶炼厂,在1948年10月,炼出了第一炉铜水。
1949年3月10日,筹建处召开了全矿职工誓师大会,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上得到翻身的矿工们决心在最短的时间里争取全面恢复矿山生产。
东北行政管理委员会、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为了支持天宝山早日恢复生产,在人才极端缺乏的情况下,调配了选矿、机电和采矿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筹建处组成了几支由工人、工程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突击队伍,向这座已有60年开采历史,遭受严重破坏的矿山发起了攻坚战。一队人马抢修老头沟至天宝山的轻便铁路,解决运输问题;一队人马大修钎子炉、火药库;技术水准较高的机电综合突击队抢修老头沟至天宝山的高压输电线路、主变电所的大型机电设备;井下排水、设备修复、地表基建分头进行。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随着天老高压输电线路和主变电所的正式运行供电,天宝山矿立山坑恢复了生产。
1950年6月,天宝山矿召开了首届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矿山管理委员会,昔日被压迫、剥削的矿工如今成为管理矿山的主人。
1950年9月,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派出一个实力雄厚的工程队,配合天宝山矿打响了恢复立山选矿厂生产的战斗。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修建了一万多平方米的钢筋水泥厂房;修复了球磨机、圆磨;新安装了鄂式破碎机、浮选槽、浓密机、脱水过滤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并建成十几公里长的大口经输水管路和水源地。在中国***诞辰30周年的喜庆日子,1951年7月,日处理150吨矿石的立山选矿厂正式恢复生产。
矿山恢复建设时期,正值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深受外国列强压迫的矿工积极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全矿职工,家属涌跃捐献,曾经为志愿军捐献天宝山号喷气式战斗机一架,援朝号大炮一门。
1953年9月27日,吉林省委书记付振声,轻装简从,微服私访天宝山矿。在深入调查研究后,这位省委书记在全矿几千人的大会上,高度评价了天宝山矿各项工作,矿山恢复之快,已经打破常规。应该给全矿职工家属记一大功。同时希望各族职工群众再接再厉,迎接既将到来的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新高潮。
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天宝山矿作为生产工业原料,国防材料的重工业矿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财政先后下拔了相当数量的资金,有力地推动了矿山的发展,短暂的几年中,天宝山矿先后改建了从天宝山到老头沟火车站全长20公里的山区公路,组建了矿山运输科;改造了天老高压输电线路,由2万2千伏升至6万6千伏;新建一座5千6百千伏安主变电所;扩建机械修造厂,购进现代化的机床、设备;改造立山坑主井设施。加大矿石提升能力。
1954年,立山坑建成专门提升矿石的第二大竖井,形成立山坑至立山选厂的电机车运输矿石专用线。
当年的矿山生产建设,堪称日新月异,1955年,立山选厂已经形成日处理矿石1000吨的生产规模。
1958年,受全国大跃进的影响,天宝山矿把经过几年探矿和试生产准备的东风坑采矿系统建成投产,并在没有申请国家投资的情况下,依靠本矿的人力和财力,自力更生开始修建东风选矿厂,于1959年正式投产,从而形成了矿山第二大采选生产系统,日处理矿石250吨。1961年,东风选矿厂生产能力翻一番,1963年再次翻番,日处理矿石达到了1000吨。至此,天宝山矿形成了日处理矿石2000吨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有色金属系统的八大矿山之一,多次受到国家冶金部和有色总局的表扬。
在历史的长河中,天宝山矿和其他领域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左右,影响。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矿山掀起了不小的波谰。起初,人们认为矿山是搞生产的,与文化大革命没有太大的关系,可运动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使人们感到,这场大革命超过了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严重性。在这扬运动中,天宝山出现了观点不同的群众组织,发生了对立派别间的武斗,停工停产,斗走资派,抓特务,揪地下国民党,搞群众专政等一系列阶级斗争。运动掀起高潮的时期,解放军的支左部队进入天宝山,军代表参与矿山的文化大革命和其它事务,成立革委会大搞清理阶级队伍。一场特殊条件下的特殊革命使这个仅有一万多人口小镇发生了多起冤假错案,有一千多人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到触及,被打死,被逼迫自杀的就有三十多人。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地处深山沟里的矿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延缓了建设和发展。但是,素有自力更生精神的矿山人并没有停止进取,创业的步伐。七十年代,为了改善物资供应紧缺,职工家属生活不便的状况,矿部把全矿数千名职工家属和闲散人员组织起来,办起了砖厂,伺养厂,建筑工程队,粮油加工厂,被服厂,农业生产队,极大地缓解了矿山供求和生活上的矛盾。在天宝山矿的生产建设中,当年的“五、七”家属队,不仅使每个职工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还为矿山提供了大量的农副产品,为促进矿山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直到1981年,矿党委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造福于子孙后代纳入日程,逐步落实退耕还林,使“五、七”家属队逐渐退出了矿山的生产活动。
矿山设立营林处后,采取以短养长,以副养林,多种经营,自我发展的方式,发展养殖业,木材加工,烧制木炭,兴建苗圃,培植果木。经过多年的经营,人工造林960多万公顷,水土保持林45万公顷,荒山植树400多万株,四旁绿化14万多株,培植果树1300多万株,八十年代末期,22平方公里的矿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8%,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评选,1988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命名天宝山矿为绿化先进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命名天宝山林场为绿化先进单位。
1991年,矿山获得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的荣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命名天宝山为环境优美矿山;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绿化表彰大会,天宝山矿务局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人事部联合命名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当年吉林省委副书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书记***曾到天宝山矿务局视察工作。
天宝山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有色金属矿山,解放后的五十多年中发了巨大变化。
早在1948年东北解放初期,天宝山矿隶属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1953年所属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1956年所属东北铜铅矿务局;1958年归属吉林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1978年矿山曾一度下放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1985年天宝山矿归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9年吉林省冶金国有控股公司接管矿山。
时代更迁,岁月沧桑,尽管解放后的五十多年中矿山几易隶属关系,但是矿山生产经营的基本方针的管理模式没有改变,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生产资料的有色金属,始终处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矿山的资金投入,井下开拓,探矿,掘进,采矿必须遵循国家计划,井下生产的探采结合,矿量平衡,通风防尘、电、水、风的输送,矿石的运输提升,选矿的产品回收率等生产工艺流程,必须遵守国家的统一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正因为有色金属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对受国家计划价格制约而导致政策性亏损的矿山实行财政弥补,天宝山矿务局在关闭破产前的若干时期,每年可得到960万元的补贴资金,其补贴年限和补贴数额在延边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1986年7月,天宝山地区发生几十年罕见的特大洪水,矿山受洪水袭击,导致井下水位急骤上升,淹没井下配电系统和水泵站,仅有井下生产人员的撤离时间,无法顾及井下生产设施,机电设备,造成特大水灾,被迫停产,损失惨重。当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对受灾的矿山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了特殊的倾斜和关怀,有力地促进了矿山灾后的生产恢复。
198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之际,天宝山矿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大型庆祝活动,同时庆祝建矿100周年。
回顾矿山从恢复建设到不断发展的历史,不难得出一种结论,那就是,矿山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离不开政治,经济上的稳定和投入;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学习先进技术,运用科学管理;离不开不断改革,勇于进取的创新实践。
多少年来,天宝山矿有经历苦难,令人难忘的悲壮;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以往;有开拓进取,奉献宝藏的辉煌。进入九十年代,尽管矿山面临资源贫乏、矿石品位下降、生产成本加大、资金周转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仍然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生产水平。
1997年开始矿产量
1997年矿山完成采掘总量47.2万吨;处理矿量41.5万吨;铜含量169吨;铅含量1485吨;锌含量5203吨;钼含量110吨。全矿固定资产总值46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393万元;在职职工3702人。
2000年全矿完成铜含量210。7吨;铅含量1749。4吨;锌含量4032。2吨;粗铅897。97吨;固定资产总值4400万元;在职职工1434人。
2001年10月22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2001)19号文件,同意天宝山矿务局等三户有色金属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吉林省有色金属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办公室以吉破字(2001)3号文件转发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同意天宝山矿务局等三户有色金属企业进入破产程度的通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于2002年2月19日,以延州政函(2002)30号文件,批复同意天宝山矿务局进入破产程序。龙井市人民法院受理天宝山矿务局关闭破产一案,于2002年3月13日,以龙民二初字3----2号《民事裁定书》,公告天宝山矿务局实施关闭破产。
至此,拥有一百多年开采历史的天宝山矿退出了全国有色金属矿山的行列,留给后人的将是这座驰名中外的古老矿山的历历往事和色彩不同的传说。
现在
随着地方招商引资,龙井瀚丰矿业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成立并收购天宝山。
院校专业: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理工类公办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吉林吉林市
官方电话: 0432-64649925,0432-64644361
电子邮箱: 4644361@163.com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石油和化工为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职业技术学院, 1950年10月创建于长春,时名为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教育厅主管,是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一、办学历史学校自 1950年创办以来,1953年改名为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学校,1954年1月迁至当时的省会吉林市。1956年8月由于专业调整,更名为吉林省吉林食品工业学校。1958年8月,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对化工人才的需要,改名为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学校。1959年5月,为适应吉林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设大专部,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专科学校。1963年7月由于人员、专业调整,更名为吉林省化学工业学校。1973年2月,学校为适应吉林油田开发建设需要,改称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1978年8月学校被化工部列为全国重点化工学校,易名为吉林化工学校。此前学校主管上级单位一直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局。2002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确定现校名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地理位置学校位于丰满区,总校区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恒山西路 15号,另设三个教学点,分别位于吉林市丰满区宜山路70号,吉林市高新区吉丰东路66号,吉林市丰满区深圳街86号。学校占地492600.11平方米,建筑面积182605平方米。新校区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三、基本条件(一)设备投入学校高度重视硬件设施投入,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75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27万元。(二)师资队伍学校有教职工 362人,专业技术岗位313人,其中正高级28人,副高级82人,具有硕博学位教职工276人,有147名教师获得吉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被吉林省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学校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4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7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吉林省首席技师3人、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1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师德标兵2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吉林省首批教育世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人、吉林省技术能手1人、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2人、吉林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吉林市第十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2人。在 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行中,学院位列全国第163名,东北区第13名,省内第3名,其中,在一般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行中,学院位列全国第20名,省内第1名。四、教学建设(一)机构设置学校教学单位设置为:化工与材料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学院、机电与智能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技术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二)专业建设学院拥有国家级示范专业 4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认定的国家骨干专业2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1门。拥有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试点专业5个、省品牌专业群3个、省立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9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1+X证书试点专业2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制药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安全、现代服务为延伸的专业布局,专业对接吉林省支柱产业匹配度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第六研制组生物化工组组长单位和工作秘书单位,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生物化工类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立项单位,主持“化工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的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三)课程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门,教育部认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精品课13门,省优秀课23门,吉林省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制定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1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3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获评“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4部。(四)基地建设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 150个,校外实训基地282个;拥有吉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教育部认定“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五、人才培养(一)学生规模学校现有在籍学生 11464人。中高职衔接校达到56所。(二)就业情况人才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07%。(三)产教融合情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学校与松原石化、四环制药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试点;聘请技能大师担任客座教授,成立大师工作室 6个。成立联想IT学院、众诚石化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和“丰满区社区学院”。积极实施合作办专业,开展冠名班、定制班;吉林化工职教集团获批为省示范性职教集团,并入选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四)以赛促学情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学校是第 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吉林省集训基地,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承办校,连续承办行业协会各类赛事。学校鼓励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近五年来,学生累获近五年,学生获各级各类竞赛获国际级二等奖 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5项;获省一等奖31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95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榜(高职)中,学院位列全国第199名,省内第3名。(五)国际合作情况坚持开放办学,高质量开展国际合作,学校与韩国大真大学合作举办机电一体化专科教育项目,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韩国庆南大学、韩国全州大学等国外海外院校开展了多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项目,申报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经世国际学院”项目获得批准。六、社会声誉(一)获得荣誉学校 2007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并成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2012年,学校被评为2010-2012年度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学校获得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两项。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再次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并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2017年学校获得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8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校园示范学校。2019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度全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获评了首届吉林省创新人才100强品牌服务单位。2020年被公示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获评国家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二)社会认可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声誉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建设有国家紧缺人才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国家第一所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校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吉林省第一批石油和化工示范性实训基地、吉林省首批高等教育研究基地和省工程创新训练中心,与吉林省总工会签约成立吉林省职业技能竞赛集训示范基地。学校成功入围国家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2个专业被认定为骨干专业项目,东北炼化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吉林省石油和化工专业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中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电仪实训基地、中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分析实训基地、东北炼化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化工装备技术实训基地等5个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石油和化工类专业、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2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三)社会影响学校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在行业内享有一定地位,目前学校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东北区协作组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成员,中德联盟吉林省示范基地,吉林省化工职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分子材料(橡胶)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吉林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单位。化工职教集团获批建设省示范性职教集团。近年来,学校教师持续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创新实用新型职务专利;为中化吉林长山化工股份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培训员工和退转军人,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吉林昊融集团有限公司等办继续教育本科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四)社会服务 1.培训服务能力( 1)一体推进培训学院、培训基地、培训队伍、培训机制建设,发挥跨企业培训中心功能,面向企业员工、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大中小学生、行业教师等多种群体开展培训。获评两个国家培训基地和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学生实习示范基地。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吉林石化学习中心落户我校。( 2)夯实平台建设,打造优质服务资源。开展竞赛服务,被省总工会确定为省职业技能竞赛集训示范基地,多次承办行业、省市级竞赛。强化鉴定服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2个;建成安全管理资格培训考试中心,成立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估考试站。中小学研学基地和大学生共享性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效,不断扩大影响。 2.协同创新能力校政企融合平台进一步完善,科研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与企业共同建立协同创新中心 3个、校企合作工作站4个,成立了“丰满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研究所科研工作逐步启动。 3.文化服务能力校外建设 13个志愿服务基地,参与市创城系列活动和大型赛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超百次、超千人次、超万小时。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职教活动月、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实现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同步。图书馆向社区开放,利用率同比上升;电子阅览室全天候开放。
其他信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朝鲜语、新闻学、资源勘查工程、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哲学、化学、车辆工程、放射医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政治学与行政学、考古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质学、动物医学吉林重点建设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础兽医学、技术经济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