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安阳工业提升门施工

安阳工业提升门施工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5

大家好,关于安阳工业提升门施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桥梁设计专业的课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土木工程道桥方向的课程

大二和大三上主要还是学习专业基础课,比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制图,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造价,工程地质等,道桥方向学习的第一批专业课是道路勘测设计,桥涵水文,结构力学,专业外语钢结构和混凝土设计原理,在大三下学期学习,前两门课程很基础也很理论,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做设计很实用,大四上主要学习造价施工路基路面桥梁工程,这四门中土木工程施工对你从事道桥施工方面的工作很有帮助,桥梁工程对你从事桥梁设计方面的工作很有帮助,所以我建议你要是从事施工方面的工作就来看一下土木工程施工这本书要是真的能坚持看下去的话,看完这本在看看路基路面,要是觉得坚持不下去的话就只看看施工就行了,要是从事道路设计方向工作的话建议找一段地形图照着道路勘测设计书用纬地自己做一条路就行了,不用细看那本书,要是从事桥梁设计的话就很麻烦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基础工程,桥涵水文,结构设计原理,样样不能少,最烦的就是还得学习桥梁博士,不知道楼主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呢?设计和施工是不一样的,呵呵,暂时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具体学什么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工程预算、材料应用、质检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作为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或从事其工程的预算、质量检验、施工安全、材料应用与保管等专业岗位工作的高等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及应用基础、道路工程制图、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桥涵与水文、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施工与机械、桥涵施工、道路施工组织与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就业方向:主要在道桥施工企业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从事道桥施工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建筑单位、道路与桥梁经管理部门、监理及设计单位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主要实训环节: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实习、道路工程测量实习、道路工程制图课程设计、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道路施工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可取得的证书:学生毕业时可取得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预算员、测量工、钢筋工等有关上岗证书,同时学生毕业时基本具备注册建造师(原项目经理)、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一定的能力。

3.大学哪些课程对桥梁设计有帮助

大学生职业认识与学习规划》课程课后感想:

一、我们要消除盲目心态。

明确上大学的目的和自己所肩负的任务,着手设计大学职业生涯的规划书,制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目的、内容、方法都有别于中学,更注重的是主动性、创造性和广泛性。因此,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三、我们要克服自卑心理。

我们要懂得人没有自卑的理由,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坚信自信会使你取得成功。同时,和自信的人交朋友,你会发现自己也慢慢自信起来。

四、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

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合理安排经济开支,学会精打细算;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

通过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党课等多种途径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桥梁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为那些准备申请大学学位或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提供的课程。适合申请桥梁课程的学生:一是学生成绩没有达到大学录取要求;二是学生虽然成绩达到录取要求,但是英语语言水平没有达到录取要求;三是学生改变自己的职业规划。

目前有两类桥梁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具体选择申请。一类是如果你想申请本科学位,但是你的成绩不符合要求,你可以选择基础课程。另一类是你已经有本科学位,准备申请硕士学位,但你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申请要求,学生可以选择硕士预科课程。

我是成绩偏低,所以申请的东北大学的桥梁课程,是找中介申请的,慧德留学后期老师会教我如何提升GPA,个性化的背景提升,带我做一些含金量较高的同专业项目,让我在申请院校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其实成绩好点还是好好做背景提升,申请个好点的大学还是比较稳妥的,毕竟桥梁课程也是有风险的,桥梁课程过不了还是不能正常升大一的。桥梁课程看似像我们语言成绩不好的同学,升美国名校的捷径,但是都是要承担风险的,可能过了即成功,反之就是浪费了一年时间和金钱

4.道路桥梁工程主要学哪些课程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建筑材料、道路勘测设计与放样、路基施工与检测、路面施工与检测、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桥涵施工与检测、桥梁设计与结构计算、工程造价与招投标、道路施工组织与管理、铁路线路、铁路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该专业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公路及桥梁勘测设计、施工与管理、试验检测、养护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4)桥梁设计专业的课程扩展阅读

开设院校: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职业学院等。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方向:

毕业生面向公路交通建设、市政工程建设以及铁道工程建设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养护与管理等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如公路交通勘测设计单位、路桥施工企业、市政工程公司、监理企业、各市县交通局、公路局等。

5.考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生专业课都考什么比如说理论力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生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如下: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日语;

3、(301)数学一;

4、(801)土力学或结构设计原理或土力学或结构设计原理或土力学或结构设计原理。

桥梁与隧道工程考研参考书:

1、《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复试指定书;

2、《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叶见曙人民交通出版社;

3、《结构力学》单建东南大学出版社。

(5)桥梁设计专业的课程扩展阅读:

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生就业方向:

就职部门:交通、城建、铁道行业各类施工、设计、监理等企事业单位,如设计院、中铁集团、中宏路桥等;

职业发展:路桥工程师、道桥建设工程师、桥梁设计工程师、道路、隧道专业监理工程师、市政公路/桥梁设计员、桥梁工程勘测、养护等工程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

6.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cad图

摘要

前言

1

水文计算

1.1原始资料

1.2

水文计算

2

方案设计

2.1方案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2.2方案二: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

3

总体布置及主梁的设计

3.1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3.2主梁内力计算

4

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4.1跨中截面钢束的估算与确定

4.2钢束损失计算

4.3截面强度验算

4.4内力计算

4.5主梁斜截面验算

4.6截面应力验算

4.7主梁端部的局部承压验算

5

下部结构的计算

5.1盖梁的计算

5.2桥墩墩柱计算

5.3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计算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7.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桥梁与隧道施工方向)是关于设计能细致的说下需要学习些什么课程最好。

看你属于什么阶段,基础课的话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力学,专业方面就是结构设计原理,桥梁施工与管理,桥梁美学....

从建国初期,国家以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起,钢铁工业即被作为重工业的代表而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的重视,从而有了从几乎是空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钢铁产业的可能。从一五计划时起,国家就不断地从农业和其他产业上为钢铁产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并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钢铁工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2.两个黄金发展期

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年均增钢80万吨,年均增长31.6%,到1957年达到了535万吨。

第二个黄金发展期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年均增钢185万吨,年均增长22.4%,到1965年达到了1223万吨。

3.三次基本建设高潮

第—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的八大钢铁项目的建设,包括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钒钛厂,改扩建了鞍钢和本钢等。同时还进行了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改扩建工程。

第二次是1956年规划并开始建设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继续进行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是扩建、新建五个中型钢铁企业,即扩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湘钢;十八小是新建十八个小型钢厂,即邯钢、济钢、临钢、新余、南钢、柳钢、广钢、三明、合钢、长特、新疆八一、杭钢、鄂钢、涟钢、安钢、兰钢、贵钢、通钢等。

第三次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主要是新建了攀钢、长城特钢、峨嵋铁合金厂、水城钢铁厂、遵义金属制品厂、乐山轧辊厂等:恢复建设了酒钢、兰钢、略钢;扩建了成都无缝钢管厂、重钢、重特、昆钢、贵钢、遵义铁合金厂,还有鞍钢援建宁夏石嘴山钢绳厂。这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的开展,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4.一段坎坷、曲折路

1958年“大跃进”的高指标、大办钢铁、浮夸风,“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整顿、再破坏,以及其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发展规律的行为,使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总投资为615.2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6.46亿元,占85.6%;更新改造投资88.8亿元,占14.4%。中国钢铁工业在跌宕起伏中,经过数百万钢铁人的顽强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结构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178万吨,年均增钢100万吨;钢材板管带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钢材自给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2.54吨标煤。这30年取得的成果,为后3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1978~1992年)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钢铁工业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两座现代化大钢厂,并对老钢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项目,使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发展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上,除新建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以及一些乡镇钢铁企业外,主要是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抓老企业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面,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第二步:重点解决发展速度(数量)、品种结构、产品质量都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需要的“三个不适应”问题。第三步:钢铁工业要上“四个新台阶”:上品种质量水平的新台阶,上现代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新台阶,上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的新台阶,上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台阶,以增强钢铁工业的发展活力。

在这十几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使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78~199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65.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59.72亿元,占51.8%,更新改造投资705.71亿元,占48.2%。建成投产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二期和天津无缝钢管公司。1983年钢产量突破4000万吨,1986年突破5000万吨,1989年突破6000万吨,1991年突破7000万吨,1992年达到了8093万吨。1978年到1992年,钢材板管带比由32.3%提高到37.4%,连铸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钢、低合金钢比由16%提高到21.6%,钢材自给率由72.7%提高94.7%,吨钢综合能耗由2.54吨标煤降低到1.57吨标煤。

(三)第三阶段(1993~2000年)

从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是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着力“一个适应”,实施“二个转变”,即着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是深化内涵式扩大生产的阶段。

这一时期钢铁行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和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促进钢铁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个转变:由长期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把“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淘汰落后,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由此拉开了采用高炉喷煤粉、连续铸钢、溅渣护炉、热装热送等六大共性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的大幕。

第二个转变:钢铁产品由长期数量短缺转向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开始实行总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方针,并在全行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了压缩生产总量的工作。

1993~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76.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1446.14亿元,占41.6%,更新改造投资2029.87亿元,占58.4%;钢产量由1993年的8954万吨增加到1996年10124万吨,2000年钢产量达到了128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钢材板管带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22.8%提高30.9%,连铸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炉钢比下降到0.9%,转炉钢比提高到87.5%:钢材自给率达到93.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1.18吨标煤;加速了淘汰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平炉、化铁炼钢、多火成材、横列式和复二重轧机的进程,大大缩小了中国钢铁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第四阶段(2001~2008)

2001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钢铁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满足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的台阶,2008年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2001~2008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显著提升;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彻底结束了中国钢铁材料供给不足的历史。见表1。

技术装备国产化、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品种质量得到优化。鞍钢、武钢、首钢、马钢、太钢、济钢、莱钢、安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广泛采用了高效铁矿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技术集成、节能节水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鞍钢、武钢、太钢、马钢、邯钢、包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新区、新基地的建设和相继投产;鞍钢营口鲅鱼圈沿海钢铁基地项目、首钢与唐钢集团合作的河北曹妃甸沿海钢铁基地项目也于2008年和2009年投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宝钢集团的广东湛江项目和武钢集团的广西防城港项目等一批沿海的现代化钢铁基地正在筹建之中。

节能减排取得巨大进步。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由876千克标煤降到628千克标煤,这一指标意味着目前冶炼1吨钢的综合能耗仅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4,吨钢耗新水下降到5.31吨,SO2、COD、工业粉类排放均大幅下降;使钢材品种与质量显著改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22类钢材中有18类钢材的自给率超过100%。

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2008年,全球年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其中中国占5家。2008年与2001年相比,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24家;此间,唐钢整合宣钢和承钢,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组建为河北钢铁集团;济钢与莱钢组建为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新疆八钢和控股广东钢铁集团;武钢重组鄂钢、昆钢和控股广西钢铁集团;马钢重组合钢;沙钢重组淮钢、江苏永钢和河南安阳永钢等等。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逐步呈现加快之势,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增强,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素质提高。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宝钢、河北钢铁、江苏沙钢等三家中国大陆钢铁生产企业上榜,分列第220、375、444位,其中宝钢已经连续5年入围,并由2005年的第309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220位。

二、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代钢铁人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和自主创新,有效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材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主要用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创造了旷世空前的发展纪录,铸就了钢铁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需要钢产量不断增加,自1996年以来钢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钢铁工业顺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钢材的旺盛需求,继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后,自2003年以来,钢产量又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的台阶,并在2005年结束了自建国以来连续57年净进口钢的历史,彻底扭转了钢总体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发展速度方面和发展规模方面均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1年的17.8%跃升至2008年的38.2%。

2008年我国钢产量超过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八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之和。

2003年我国钢产量比2002年增加了3997万吨、2004年比2003年增加6057万吨、2005年比2004年增加7033万吨、2006年比2005年增加6591万吨、2007年比2006年增加7014万吨。从2004年开始,中国钢材市场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变,钢材进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续增加。

到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钢坯和钢材均实现了净出口,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净出口钢坯(锭)867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3463万吨。

到2007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共出口钢材6265万吨、出口钢坯(锭)645万吨,钢材和钢坯合计折粗钢出口7310万吨;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净出口钢坯(锭)606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5476万吨。

(三)钢铁工业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整体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有些先进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鞍钢不仅实现了自主集成单条生产线——中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生产线(ASP),并实现了向济钢的技术输出:首钢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全干法除尘的5500立方米特大型现代化高炉;太钢自主集成与创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2001~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505.6亿元增加到3903.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投资16329.58亿元。大量的投资不仅使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快速增加,更使以装备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为代表的冶金工艺技术装备现代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炼焦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机械化焦炉从193座增加到291座,年产能从5128万吨上升到9961万吨,每座焦炉的年平均生产能力从26.6万吨上升到34.3万吨。

在烧结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烧结机的年产能从7184万吨增加到45404万吨,其中130m2及以上烧结机35台增加到125台,占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年产能的比重从38.5%提高到52.3%。

在炼铁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铁高炉的年产能从12152万吨增加到36629万吨,其中1000m3及以上高炉50座增加到120座,增长了1.40倍,而1000m3及以上高炉的年产能从6433万吨增加到19118万吨,增长了1.97倍。

中国钢铁行业的高炉在大型化的同时,还广泛采用了炼铁先进技术,高风温热风炉、无料钟高压炉顶、富氧大喷煤、高炉长寿、自动控制、节能、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攀钢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技术和宝钢高喷煤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炼钢方面,中国炼钢工艺装备围绕以连铸为中心,包括铁水预处理、大转炉、精炼、连铸,工艺配备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炼钢生产的模式。转炉炼钢和50吨以上电炉炼钢己基本实现了炼钢一精炼一连铸一对一的**经济规模的工艺装备配置。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彻底淘汰了平炉炼钢。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转炉的年产能从11803万吨增加到38749万吨,增长了2.28倍。其中100吨及以上转炉从30座增加到140座,增长了3.67倍,而100吨及以上转炉的年产能从3602万吨增加到19875万吨,增长了5.49倍;占重点企业转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30.5%上升到51.3%。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电炉的年产能从2574万吨增加到4764万吨,增长了0.85倍。其中100吨及以上电炉从11座增加到21座,增长了0.91倍,而100吨及以上电炉的年产能从727万吨增加到2012万吨,增长了1.77倍;占重点企业电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28.2%上升到42.2%。

中国100t以上转炉和50t以上超高功率大电炉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并成为中国炼钢生产的主体设备,宝钢、武钢、鞍钢和国内大企业新建的大型化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钢铁产品品种优化,质量明显改善

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工业根据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缺品种。板管带材比例从1978年的32.3%提高到2007年的50.6%:合金和低合金比从1978年的14.6%提高到2007年的36.3%。目前我国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超过了100%,净进口的钢材只剩下冷轧薄板带、电工钢等少量高附加值品种,而这些品种的增长很快,预计不久也能实现自给。目前我国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石油、电力、铁路等行业使用的钢材绝大多数是国产的,其质量能够满足这些行业的基本需要,其中部分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开发的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机电产品出口对钢铁材料的需求。我国出口钢材结构也从以长材为主逐步变为以高附加值的板材和管材为主,说明我国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五)技术进步成效显著,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随着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工艺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钢铁工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改善,与发达产钢国的距离大大缩小,大中型企业的很多指标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产钢国的水平。如大中型企业的高炉利用系数从1978年的1.43吨/m3·天提高到2007年的2.74吨/m3·天,高炉入炉焦比从600千克/吨左右降低到397千克/吨:转炉钢铁料从1184千克/吨降低到1085千克/吨:轧钢综合成材率从74.8%提高到95%以上;吨钢综合能耗从2.52吨标准煤降低到632千克标准烷吨钢耗新水从2000年的25吨以上降低到5.3吨;钢铁职工实物劳动生产率从33吨/年·人提高到370吨/年·人。

(六)钢铁工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978年钢铁行业利润只有34亿元,此后虽有增长但最好的年份也没有超过300亿元;1997~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全行业利润很少;进入新世纪后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7年与2001年相比,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3793亿元提高到20700亿元,增长4.5倍;实现利润从163.8亿元提高到1599.6亿元,增长8.8倍:销售收入利润率从4.32%提高到7.73%。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正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努力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积极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为早日实现钢铁强国的梦想而拚搏努力。

销售出差工作总结1

出差第三个星期,客户依旧繁忙,项目进展缓慢。

开发人员做现场实施,时间越长,项目越不利。第一,首次上线,客户势必提出新需求或改变需求,开发人员在场,多半是在计划的可更改范围内,直接进行更改,由于时间,环境等原因效率不高,且难于规范。第二,开发人员现场更改程序,会给客户可以提更多需求的假象。快速更改需求,可能会认为如此简单,重复修改也没关系;难于修改的需求,可能会认为开发团队办事不利,很可能影响客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第三,项目基本都是模块化设计,开发团队成员负责不同的模块,所以上线需要整个团队的支持,这样难免大动干戈,而经过严格的内部测试,各模块出现严重错误的概率很小。第四,如果客户繁忙,不能全程配合,整个团队将陷入时断时续的状态,如果频繁将直接影响团队成员的热情。第五,开始实施前,拟定详尽的实施计划,并由客户确认,将更有利实施项目。综上原因,项目实施由专人负责,并收集更改和新增需求,更有利于加快项目进展。

这次不太顺利的项目上线经历,让我更加渴望参与规范的项目开发。

销售出差工作总结2

此次于20xx年4月xx日出差,前往河南省,20xx年5月13日回到公司上班,总共30天。主要去了河南郑州841仓库,开封市、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等城市及其所在的个别县城,拜访纺织厂20多家。对于此次出差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做总结:

一、纺织行情和分析

1、纺纱厂情况:通过拜访河南整个豫北地区各个市纺织厂的情况,了解到现在河南市场原来的很多纺织厂都因为经营不善和近年来行情不好无法维持,已经倒闭或者变卖转投它行。现有的纺织厂主要纺32—40支的普梳和40支的精梳,有少数纺织厂纺8—16支的低支纱和50支以上精梳。多数纺织厂使用的设备也是以前的纺织设备,比较陈旧。通过拜访纺织厂了解到,近两年来棉纱市场行情不好,纺织厂能够维持已经不错了,没有过多的资金更新设备,或者即使纺织厂有流动资金,有些私营的纺企也没有打算在纺织厂上投入过多资金,纺织厂能够维持就好了,其他的资金都转投其它的行业进行投资。

2、纺织厂用棉情况:整个河南市场的纺织厂绝大部分本身就一直在使用新疆棉,对于进口棉接受的能力不高且使用量较小。今年国家一直在抛储备棉,而且搭配3:1的配额,如此政策对于纺织厂的诱—惑力极大。通过拜访纺织厂了解到,现在整个河南市场的纺织厂90%以上都在使用国储棉,有的纺织厂全部使用国储棉,有的纺织厂主棉使用国储棉,同时使用部分进口棉,印度棉、美棉、澳棉等作为配棉使用。

3、我司乌棉的推广情况:通过拜访河南整个豫北地区纺织厂,通过了解,我司在河南郑州841仓库的乌棉,很多纺织厂都知道,有大部分客户前往看过大货并且取样回厂做过指标,但是对于我司的乌棉采购积极性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河南拍储的纺织厂较多,纱厂拿到配额后再将配额卖掉,如此,其拍国储棉的成本价格与我们的乌棉价格差价不大,不愿意采购乌棉

(2)通过到厂拜访和与客户交谈,河南的纺织厂90%以上都在使用国储棉,有些拍储的纺织厂库存尚可,没有采购棉花的需求;有的根本不使用乌棉,有的使用乌棉也是作为配棉使用,量很小。

(3)河南到库的乌棉,客户回厂做了指标后回复,我司乌棉马值4.8—5.0之间,长度普遍在28mm左右,有部分批次达不到28mm,短绒率10—16%之间。有的纱厂使用不了,是因为马值过高,有的纱厂使用不了是因为长度达不到。

(4)客户看大货后,认为我司乌棉加工质量不好,一致性较差,碎杂太多,部分批次颜色发黄,看起来像是陈棉,没有采购意愿。诸多客户表示,若后期我司有高质量的乌棉到库,可及时电话沟通,愿意前往看货。为了更好的开拓河南市场,在纺织厂留下一个好的口碑,为后期做好河南市场的棉花销售打好基础,主要有如下建议:

(1)发运一些质量较高,一致性好的乌棉。以此来吸引纺织厂前往仓库看货,让一些以前从未使用过乌棉的纺织厂开始敢于开始使用我司乌棉。

(2)适当的降低销售价格。受国储棉的影响,现在整个河南市场偏弱,纺织厂采购棉花意愿不强。

一般品质的棉花或者品质中下的棉花在没有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在河南市场的竞争力处于弱势,销售易滞缓,走货缓慢。

二、豫北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厂的一些具体情况

1、新乡市:辉县华宇纺织厂,该厂位于河南新乡市辉县吴孟村。该厂开机8万锭,纺32—40支普梳,40支精梳。到厂拜访时仓库有前期拍的08年的国储棉近一个月的用量,该司前期也去看过我司乌棉,该厂刘总反馈说之所以没有选择使用我司乌棉是因为:

(1)现在国家一直在搭配配额抛储,按照目前配额市场价折算,拍储的新疆棉和进口棉几乎一致。

(2)我司的乌棉杂质较大,长度普遍达不到28mm,相对于国储棉性价比没有优势。刘总表示我们双方可以加强联系,以后有可能有机会合作。中州棉纺厂,目前也是8万锭纱厂全开,主要纺16支,21支,32支纱,主要使用新疆棉,西非棉,搭配化纤使用。该厂去年购买过我司青州库乌棉,一直在作为配棉使用,用量较小。该司李总前去郑州841仓库看过我司乌棉,回馈说乌棉加工质量方面不太好,在看到的大货里很难选出一批可用的乌棉,近期内暂没有采购我司乌棉的计划。

2、开封市:河南开封银海纺织厂,通过到厂拜访,了解到该厂为7万锭纱厂,现开机5万锭,主要纺8支、16支、21支的做高档牛仔布的低支纱,主用国储棉,搭配进口棉,前往郑州841仓库看了我司乌棉,取样回厂做检验。通过与该厂冯总交谈了解到,在整个4月份低支纱的销售量还是不错的,但是价格一直上不去,所以采购棉花也是随买随用,比较谨慎的补库。

3、安阳市:安阳德隆纺织,该厂拥有10万锭,现开机5万锭,纺32—40支的普梳,现在使用的全部都是国储棉。该厂原料部李经理说,以前也使用过乌兹别克棉花,但是今年国家一直在抛储,货源不缺,暂时没有考虑购买进口棉。安阳恒立纺织;该司目前拥有3万锭,纺40支的普梳和精梳,国储棉和进口棉搭配着使用。和该厂的常总联系,到厂拜访后了解到,这是该厂第一次知道我们公司,通过双方交谈,常总表示以后会经常联系,在使用进口棉上若有需要,会考虑从我司采购。还了解到,在安阳县附近,这样3—4万锭的小纺织厂有几家,虽然规模较小,但是经营的都还是不错的,也是国储棉和进口棉同时使用的。通过拜访,让一些小型的企业,第一次了解和知道我们新疆银隆公司,彼此建立联系,促进以后合作的机会。安阳市的纺织厂现在主要都在使用国储棉,搭配一定的进口棉使用。在进口棉方面,使用印度棉较多,通过拜访让纺织厂得知我司也有印度棉,待通关后,加强联系,若价格合适可采购一些。

4、鹤壁市;鹤壁朝歌纺织,位于鹤壁市淇县铁西工业区,现拥有环锭纺精梳纱10万锭、气流纺800头。但是并未全部开机,使用棉花也是主要使用国储棉,搭配部分的澳棉和美棉使用。对于我司乌棉,客户表示达不到纺纱要求,暂时无法使用。河南淇县银河纺织,通过电话联系,得知该司采购人员出差,没有拜访到。于是到了银河纺织在鹤壁市的办事处,留下了名片和联系方式,若以后有合作的机会可以电话联系。通过电话联系和拜访,了解到该市的纺织厂较少,主要是鹤壁朝歌纺织、淇县银河纺织和鹤壁同发纺织这三家纺织厂,规模还算可以。2—3万锭的纱厂在鹤壁这边几乎没有,现在行情不好,也很少有人再想主动去做这个行业。

5、濮阳市;濮阳市三强纺织厂,该厂总共拥有20万锭,纺40、50、60精梳。由于刚刚完成了从濮阳市区迁往濮阳开发区的厂区搬迁工作,目前开机8万锭,主要使用澳棉。该厂赵总介绍说,他们在郑州也有一个纺织厂,6万锭。该厂可直接从外商手中进口澳棉,然后供给三强纺织厂使用。其纺的纱主要销往广东福建,做成布料后直接出口。如此一来,在现在内外棉花价差较大的情况下,他们还比较有优势,降低了纺织厂加工的成本,才能存活至今。给其大致介绍我司情况后,赵总表示,这两年在内外棉花价格差异明显的情况下他们都是这么操作的,现在暂不在国内采购棉花,也不拍储。若后期市场有变动,没有价格差异优势或者存在倒挂的情况时,我们就有合作的机会。

三、仓库情况郑州841仓库:

该仓库位于郑州市郊区,距离市区25公里左右前往仓库后,了解到郑州841仓库的库房内现存放有国储棉约3万吨左右,其余的现货就是我司乌兹别克棉花。到仓库的时候郑州天气风力较大,我们要求库房对我司堆放在货场的棉花进行苫盖,加强巡视,做好仓库安全管理工作。到库时我司的乌棉正在出库,同时也有入库,通过仓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日整体前往仓库看货的客户都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客户主要看新疆棉,他们也向其介绍我们的乌棉,但是取样做指标后,客户都反映其在纺织生产上无法使用。我们在仓库看到前期到货剩余的几个批次,取样后,通过感官看到棉花表面上含杂较大,索丝较多。通过手扯长度,感觉棉花强力较好,但是普遍长度不够,尤其是1—5/32的棉花,长度达不到29mm。取了小样,在仓库检验室做马值指标,多数批次的棉花马值都在4.5—4.8之间,马值偏高。

四、港口库存及贸易商情况

目前保税库内大概有50—60万吨没有通关的棉花,在抛储市场上新疆棉的存量也将逐渐减小,而且近日纺织厂实际拍到的国储棉价格也比前期有所上涨,有些纺织厂已经开始在现货市场上寻求较好的进口棉采购,以此来降低成本,后期性价比较好的外棉,有可能成为纺企现货采购的首选。通过拜访一些港口贸易商,通过交流,很多贸易商表示不敢囤货和采购我司乌棉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1)现在国内整个棉花市场行情,国家政策的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一直在抛储备棉,而且还有部分进口棉也一直在抛,如此,很多贸易商一直在观望,不敢贸然囤货。

(2)这两年我们新疆银隆公司的乌兹别克棉花名声在外,尤其是在青岛港,不管棉商还是纺企大家都知道乌棉是我们公司的,不像印度棉、美棉、西非棉等其他棉花品种市场上很多家都在做,纺企根本找不到真正的第一卖家。但是对于乌棉纺织企业可以直接联系我司采购,而贸易商在没有价格优势的时候贸然签订合同囤货就会销售不出去。对于棉花采购价格,棉商也表示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就是比我司销售价格低100元/吨采购,到时只是做了我司和纺企的“搬运工”。更何况,如果他们采购我司棉花量起不来,就是100元/吨的价格优势都没有的,采购量大的话,冒的风险太大,不敢贸然采购。

五、销售情况

我出差这一个月,销售棉花600吨左右。绝大部分销售的棉花均来自山东市场,虽然前往河南,拜访了河南很多纺织厂,有很多客户前往仓库看了我司乌棉,但是成交的微乎其微。只能彼此以后加强联系,在以后寻求合作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出差,出差是必要的,拜访了很多客户,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人,无论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使我有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经历,受益匪浅。

销售出差工作总结3

首先我真的很感谢公司给我这个机会,参加这个全国闻名的糖酒会,说实在的,我这次是第一次坐飞机啊。

心情有点激动,但是我也是要说一下我的感受,还是喜欢坐高铁。第一天晚上,我就陪老板去见成都的客户,我酒量太浅了,所以我醉了,真的是辛苦的要死。吐了我一个晚上。真的很担心会耽误我这次过来成都的目的啊。不过幸好有老板的照顾,第二天我中午就好很多了。然后出发去糖酒会的地点。人是超级超级的多。不过真的是大开眼界,唯一遗憾的是我忘了带相机。

这次糖酒会比我上次在广州的酒展就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糖酒会比较的丰富,人流是更多。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简单的来说一下吧。实力比较厉害的公司,装修方面真的是能吸引人的眼球,而且会请一写美女模特来吸引大家。另外一种其实就比较的简单,但是也是很多人会光顾的。这就是要看我们的工作人员了。

碰到我们的朋友迈克也在摆展,顺便就向他取下经,得知他们这次成都糖酒会带了600瓶酒,差不多每款都一样的数量,好的酒开的数量还多一点。因为他们成都有办事处,所以他们剩下的酒就会放到成都的办事处了。

今天晚上,我参加了迈克公司的品酒会,主要形式是休闲的,不会太针对性的。反正是很轻松和谐的气氛,而且他们的BOSS和法国一位庄员的庄主也过来了,大家都是葡萄酒行业的来宾。感觉是很自然的,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交流的比较愉快。自己学习的许多。也是我们以后办品酒会的一个很好的经验吧。

相片这次照的.不多,不过我们此行都是比较满意的,就是我喝醉了坏事了。感觉对公司不住。以后真的喝酒不要找我,我宁愿不去出差了。要保持一个好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销售出差工作总结4

一、出差时间:20xx年2月

二、出差地点:嵩县县城、旧县镇、大章镇、德亭镇

三、出差目的:了解市场情况、发掘新客户、拓展潜在客户,以扩大市场范围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效益。

四、出差主要内容:

现在洛阳市高速发展到处都是房屋拆迁和高楼建造。对于工程门和拆迁门需求量极大。今天主要走访嵩县县城和周边几个乡镇,在嵩县汽车站周围主要是销的对开门和四开门和钢木门,在嵩县北店街旧货市场主要是以中低端的防盗门主要是2.5和2.05搞的40、50、60、70门这几种门。货源大多来源于洛阳和郑州2个方向而县城建材市场主要是盼盼、步阳等高档门聚集地,货源主要来源于浙江等地,经过这些走访对嵩县县城的防盗门市场结构及区域分布主打产品不同有了给多的认识结合我们公司的情况对不同区域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来争取客户。对于北店街旧货市场我觉得其中有几家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客户:一、旧货市场主要防盗门产品为40、50、60、70门这几类门而这几种为我们公司主打产品;二、这几家防盗门进货几乎都来源于洛阳和郑州并且有些是我们公司的门;三、对于货源的保障我们公司有其它厂家所不能媲美的优势。对于县城以下乡镇其中以旧县和德亭防盗门门业居多对于防盗门主要产品为烤漆门和中低端防盗门及室内门,烤漆门我们公司没有涉及但我们公司防盗门和室内门都有很大优势,而乡镇市场对于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都有差异,我们公司有着比其他厂家优势就是我们货源和他们差不多但我们比他们便宜或者价格和我们相差不大但我们比他货源充足。这就是我们公司的优势所在。因此,乡镇需求也是我们公司的一些潜在客户。

初次出差这一次使我收获很大也认识到见识到各个地区对于防盗门的需求质量规格与需求量的差别。初步了解城镇与乡镇对于防盗门差异城镇需求质量与时尚而乡镇是价格与款式。

销售出差工作总结5

这次40多天的出差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通过这次市场走访让我成长了很多,下面是我工作的总结报告。

第一,行程回顾。

这次出差主要以辖区的有一级客户经销商的城市为主,附带也到了湖北襄阳、江西吉安有分销客户的城市。具体详细行程路线见附表一。

第二,主要工作回顾与分析。

1、再次拜访前面的几位意向客户。

2、拜访辖区内一级经销商,筛选有潜力做电力局工作的企业。3,拜访电力公司、电力三产、JP柜企业、成套厂以及设计院单位。4,寻访意向客户。

第三,信息反馈。

针对电力公司和电力三产企业在找对关键人的关系下,必须把我们的品牌入围省网公司,一般下面的电力三产企业拥有一定的非两网改造的自主采购权,只有我们做好入围的准备工作,才能够开展后续的业务工作,但是就目前电力公司属于长期固定销售客户,费用涉及较多,让代理商处理相关发生费用问题,目前能够真正能够做好的代理商主要精力又没有在公司产品上面,故公司在省网入围这一块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很明显是不适合公司目前发展现状的。

针对规模比较大一点的三箱及JP柜企业和成套厂,国内品牌大部分都是以正泰为主,并且目前正泰和德力西针对这一块的业务操作模式是公司拿出力度支持其代理商开展,同代理商、第三方达成一份三方协议进行供货,对比我们操作模式依旧慢了半拍。以武汉盛隆电气集团为例,目前其元器件年使用量有十个亿以上,正泰用量3000万,而我们用量不到50万,公司下浮力度、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供货的代理商也没有真正用心做这一块的业务,并且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我们的代理商还以扰乱市场秩序为由不希望我们公司插手这一块的业务,这样影响了业务提升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品牌的提升;再有就是武汉盛隆电气集团指针表使用的一个小品牌,价格相对我们低20%的优势,所以也就导致我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展示提升品牌的窗口。

针对设计院这一块的工作,通过拜访相关的建筑材料设计院、水利水电院和有色设计院的,在设计院工作这一块,目前没有直接指定品牌的权利,只能通过标注技术参数方式来暗示品牌使用问题,但是能够达到我们仪表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的竞争对手可以说在数不胜数,这样我们就只能通过我们的信息费用力度来操作相关的工作,并且我们仪表公司走的设计院主要以电力设计院、铝镁院、水利水电院、及化工院以及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权威性较低)。所以我们必须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相关支持力度才能操作相关的设计院工作。

当然通过这次拜访的一些客户也是有令人欣喜的信息,我们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客户比较认可我们品牌,具有一定实力也有能力的信心做电网这一块的工作,只要我们做好相关的入围工作,他们还是愿意做这一块的工作,从各个方位的提升品牌。

第四,后续工作计划。

结合目前的工作方式,以华中地区四个省,通过这半年三次的出差工作,每次出差时间35天左右,四个省基本都要走到,所以就像游击战一样,工作没有重心区域,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希望能够以某个地区为中心,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发扬北极熊扑杀海豹的精神开展销售业务工作,先出业绩后面再扩大区域开展相关其他工作。后续工作思路:

1、改图、上图,主要针对电力设计院、铝镁院的设计师在设计方案是进行技术参数设定,适当的倾斜到我们品牌的产品,但是这一块的工作采用的放长线策略,毕竟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2、电力三产跟进,主要针对县市级电力三产企业物资采购部门进行相关的公关工作,但是做一块的相关工作需要品牌做好国网、起码是省网的入围工作。

3、房地产行业,这一块的的工作主要重心放在水电安装企业和甲方上面,这方面的工作后续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希望公司领导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