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镇大型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堡镇大型工业提升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辽中黄旗堡的历史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堡镇大型工业提升门和辽中黄旗堡的历史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黄旗堡镇位于安丘市东北部,距市区中心21千米。地处潍河、汶河汇流的三角地带。胶济铁路横穿境内,潍(坊)胶(州)公路横穿镇境。杞城有春秋战国时杞国故城遗址。
1955年设逄王区,1958年成立公社,1978年改黄旗堡公社,1981年设区,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5.4万,2007年,将安丘市黄旗堡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黄旗堡镇位于坊子区中部。2010年,撤销黄旗堡镇,设立黄旗堡街道。
辖夹河套、安丘庄子、乙甲庄、花坞、狮子口、黄旗堡、东安泰、西安泰、颜家汶畔、柏台、于家汶畔、田家汶畔、田东、贺家汶畔、杞东、杞西、城后、周家庄子、东门口、杨家街、张家庄子、城里、西门口东村、西门口西村、水场官庄、逄王新村、刘家石桥、田家石桥、王家石桥、前车埠、周家车埠、王家车埠、禹家本埠、黑埠子、小桃、南新庄、大桃、北新庄、东楼、东庄、高家庄东村、高家庄西村、半截楼、傅家庄科、大庄科、小庄科、逄王一村、逄王二村、逄王三村、逄王四村50个行政村。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地处汶、潍两河冲积平原,曾是春秋战国时期杞国都城所在地,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辖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5.4万人,耕地面积58000亩,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建设活动示范点、全国科教兴村计划省级示范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山东省中心镇、省级文明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村镇抗震试点镇。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帐下大将军韩信率兵与楚霸王的骁将龙且决战于潍河,为迷惑楚军、振奋军威,积土成埠,并遍插黄旗于埠顶,遂取名黄旗堡。近年来,该街道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按照“一体两翼”的工作思路,突出“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兴街”三条主线,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辖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成面积7.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9万人,构筑了“四横四纵”的主框架,城区绿化、亮化、美化、环卫、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齐全,城市化程度达到55%;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辖区50个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柏油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等,大姜、牛蒡、芦笋等现代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4.8万亩;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纺织、机械制造、食品、木业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发展到180家,三产业户达到330家。2009年,辖区完成工业生产总值7.7亿元,同比增长35%;农业收入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1亿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42元。
今后,街道重点围绕特色景观旅游建设的要求,突出杞文化和水文化这一明显特色,开发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特色景观旅游。
以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特色为起点,以建设现代化的小城市为目标,修订完善新一轮城市规划。继续加强城区硬件和城区道路交通、居住环境、美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实施“三开发两建设”,即阳春美食街开发、柏台商贸街开发、黄旗堡商贸城综合开发和黄旗堡法庭、东环路两个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规划建设供暖供气、数字电视、宽带网络等配套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聚集度,使城区尽快达到现代化、城市化水平。
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努力搞好生态、文化、特色旅游。一是建设夹河套生态湖。充分发挥地处汶、潍两河环抱的优势,建成水域面积4000亩以上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于一体的水上游园;围绕亲水沙滩、生态观光、时尚、动感、实惠的主题风格,打造沿河沙滩风情带,建设国内首个内河沙滩游乐场,实现与峡山生态旅游区、九龙涧生态保护区的旅游链接。按照“三步走”的计划,今年完成游船、垂钓、餐饮等旅游项目的开发。二是杞国古文化开发。作为春秋时杞国古都,黄旗堡镇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成语“杞人忧天”就是在这里形成。清初著述家张贞曾在此隐居10多年,广泛考证,写成全面反映古杞国历史的《杞纪》,被收入《四库全书》。近几年,黄旗堡街道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主旨,充分挖掘和恢复古杞国历史文化景点,先后对古杞国皇城顶、九女冢、杞隐公墓、将军埠、梳妆台等春秋遗迹进行了整理开发,把历史文化遗迹与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与生态湖遥相呼应的生态文化游,在全省范围内举行杞文化论坛,进一步提升黄旗堡的知名度。
黄旗堡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楚汉战争时,汉将韩信率兵与楚军决战于潍河,插黄旗于埠顶以树军威,遂取名黄旗堡。夏朝时为斟寻国,西周属淳于国,春秋为杞国,战国属齐,秦属琅琊郡,西汉时在此建淳于县,唐初并入辅唐,北宋归安丘至今。清朝末年,安丘县分为交区54社,今黄旗堡镇辖区,当时设逄王、杞城、安泰三社,社内设社长。民国初期,仍沿袭清末的分社编制。1927年后,国民党政府下令分社制改为区镇制,全县分54个分镇,黄旗堡镇属安丘二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安丘县人民政府指示,县以下设区,分村三有政权机构,黄旗堡镇一带设逄王区,后改为安丘县第四区,区政府设在逄王村,1957年撤区并乡,原逄王区大部分村庄划归新成立的逄王乡,另有石桥子,西村等部分村庄划归韩吉乡。1958年9月成立逄王人民公社,划出的村庄又重新划回。公社机关仍设在逄王村。1974年3月,公社机关由逄王村迁往黄旗堡火车站南一公里处新址,1981年更名为黄旗堡公社。1982年9月潍坊地区行署由副专员刘永辰带队,来黄旗堡进行区划试点,撤销黄旗堡公社,建立黄旗堡区,下辖安太、民甲、杞城、西村、车埠、逄王六个乡,并分别建立了分机关。1984年4月,根据上级指示,黄旗堡区撤销,下辖6乡也分别撤销,正式建立黄旗堡镇。2007年9月,经上级批准,黄旗堡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至今。
黄旗堡镇镇区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它地处安丘市北部,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胶济铁路横穿全镇,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安丘火车站在该镇的设立,使境内铁路沿线由3.9公里增加到6公里。潍胶公路、下小路在境内交汇,与安黄路、景(芝)黄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另外该镇还加强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镇总体规划是在省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编制而成的。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城镇规划。确立了“南延西扩”的小城镇中长期规划,即向南拓宽镇区到逄王路段,使镇区向南延伸2.1公里,镇区面积由原来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7平方公里,与逄王连成一体。子2005年来,新修硬化镇区道路2条,其中镇区至逄王段,长2100米,建设红线60米,柏油路面宽20米,成为镇区连接省道下小路的景观大道。为进一步完善镇区供排水系统,去年投资360万元,更新了镇区的供排水系统,新修了镇区至逄王路段的排水工程,为沿路开发建设打下了基础。还投入资金310万元用于镇区路灯安装维护,使镇区内8条主要街道全部安装了路灯,路灯总数达到380盏(组),其中2006年在镇区至逄王路段新安装110盏。目前,镇区内已有水冲式公用厕所2处,设垃圾集中处理点2处,垃圾箱50个。三年来新增绿地面积18000平方米,实现了主街两侧的绿化、美化,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镇区内工业小区、商业小区、居民小区、文化娱乐小区规划合理,设有一处高中、一处初中、8处小学及成教中心,拥有200多个床位和先进医疗设备的中心卫生院一处,投资350多万建成了全省乡镇一流的文化中心。黄旗堡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荣获安丘、潍坊市级文明镇称号;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镇;1996年,被评为省级经济强镇;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建设示范点;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2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
黄旗堡镇地处潍坊市坊子区东南部,胶济铁路横贯镇区北部,省A级潍胶公路、下小路在此交汇、景黄公路、安黄公路四通八达。黄旗堡镇距济青高速公路20公里,距潍莱高速公路10公里,距潍坊机场18公里,东距青岛港100公里。
1、铁路:胶济铁路1900年修建,次年全线贯通,横穿镇境并设黄旗堡、南流两个火车站。黄旗堡境内铁路长3、9公里,这里东临潍河,西接汶水,四座铁路大桥雄伟壮观,铁路有弯有直,穿镇区而过,是胶济线上风景最为秀丽的一段。2004年开始,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面展开。黄旗堡段由原站址取直改道,途经柏台、付家庄科、高东、高西、半截楼,从东楼村东越过潍河直奔昌邑,全长由原来的3.9公里延伸到6公里。火车站将进行扩建,由原站址取直改道并升格为三级车站。改造后客流量和货运量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石油、煤炭、沙河运输以及农产品外运等储运量急剧增加,年接发货量可达170余万吨,年发送旅客9万人次。将有力带动小城镇建设和三产服务业发展.
2、公路:黄旗堡镇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主要道路有景黄路、潍胶路、商场路、安黄路、青年路、田柏路、田庄路和西门口蔬菜方四纵四横等道路。其中,市级柏油路有景黄路、潍胶路,市级普通道路有安黄路,镇区道路柏油的有一马路、二马路、西环路商场街、政府街、教育街。镇村公路主要青年路、田柏路、田庄路、汶河路以及西门口蔬菜方的四纵四横八条道路。1、景黄路。从安丘市景芝镇驻地,经王家庄镇、赵戈镇、到镇驻地全长40公里,路面宽8米,在镇辖区内从赵戈入我镇车埠、经逄王到镇区。2、安黄路。从安丘城经贾戈、赵戈韩吉入我镇西门口,经官庄、车埠、逄王到镇区,全长30公里,路面宽8米。3、潍胶路。从潍坊经坊子区南流镇入我镇西安太,经镇区、逄王、东楼入昌邑到胶州,在我镇全长11公里,路面宽8米,全部柏油。4、青年路。从镇区向西至于家,南至景黄路。5、商场路。从镇区一马路向西至颜家,全长3公里,路面设计红线60米,路面宽35米,两侧栽植雪松、白玉兰、黄玉兰、红叶小棠等绿化树木,设有三叶草绿化带,安装了高标准的莲花路灯。6、下小路。从昌邑下营到临朐小关,在我镇全长6.8公里。
黄旗堡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12℃,年降水量900mm,年均无霜期208天,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再加上该镇属汶、潍两河冲积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地下水源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农业生产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是旱涝保收的著名“粮仓”和“钱囤”,素有安丘的“金三角”之称,而且是潍坊市重要的水源地。农业种植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优质蔬菜、西瓜、芦笋、林果等为主的现代化农业格局,其中蔬菜、牛蒡、圆葱、胡萝卜等种植规模发展,历史悠久,有较高的种植技术。该镇在镇区西侧规划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工业小区。相继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修拓宽西环路,完善了交通、供排水、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了绿化、美化的力度,使小区全部实现了“六通一平”,并实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
山东省安丘市鑫利达食品有限公司是创建于1995年的集生产、加工、储藏、出口于一体的私营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占地60000平方米,职工600余人。厂内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有恒温库八座,低温库六座,储藏量达5000吨,可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和加工保鲜、速冻、盐渍蔬菜。主要产品有:保鲜大姜、风干大姜、胡萝卜、大葱、青笋、芋头、白菜、牛蒡、大蒜、圆葱等各类蔬菜。该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治厂方针,公司产品现已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打入日本、美国、南亚、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潍坊新康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禽繁育、商品苗孵化、饲料加工、家禽宰杀、食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民营企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注册资金560万元,总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种鸭场、孵化厂、饲料厂、冷藏厂、羽绒加工厂、熟食加工厂使公司发挥出最大的产业链效应,公司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食品QS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新康”牌鸭苗、饲料、冻品、熟食等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市级职能部门表彰,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1、杞城故城位于安丘城东北18公里的黄旗堡镇杞城村周围,故城遗址呈长方形,地势平坦,西北部偏高,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800米,总面积360万平方米。现城墙荡然无存,根据附近村:东门口、西门口、城北、城里村的分布,故城面积的确不小。在杞城村西约200米处有一面积约300平方米的高台地,当地传为皇城所在地,台地北侧有断崖,文化层厚达1.5—2.0米,汉代灰坑及春秋、战国及汉代砖瓦陶器残片皆有,出土的文物有战国至汉代的筒瓦、瓦当、陶罐、陶盆、陶瓮、铁镢、铜剑、钱范及砚石等。该遗址1984年安丘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城夏商属斟寻国地,周武王灭斟寻,封淳于公于此,为淳于国都城。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起,杞国为免遭诸侯吞并,从雍丘(河南杞县)东迁,周旋于列强之隙,处境维艰,于周桓王十年(公元前710年)被迫迁至淳于国境内(今安丘杞城一带)。周桓王十一年,杞与鲁结盟。周桓王十四年,杞借鲁之力来淳于国,设都城于淳于国都处,至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被楚所灭,历时260余年。西汉初又在此设淳于县治所,属高密国,为高密侯邓禹食邑,北齐天保年间并入高密,城遂废圮。相传当时杞国有一人,怕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杞人忧天”的典故源于此。后人在此建村时,遂以“杞城”命名,流传至今。
2、汉盘龙三足石砚是在1976年黄旗堡镇杞城村出土。石砚呈圆形,通高12厘米,直径15厘米。表面灰色,质地坚硬细腻,由砚身、砚盖、研石三部分组成。砚身高4厘米,砚面平坦光洁,墨迹尚存,周边刻三条屈曲盘旋的龙,龙首下伸形成三足。研石雕成一只蹲羊形,高4厘米。砚盖高8厘米,表面雕刻5条龙,正中的一条形体较大,昂首挺立形成盖纽,周围刻出波浪纹,衬托出蛟龙出水的雄姿。其余4条较小,刻在盖纽四周的斜面上,恰似在水中游荡,形象生动自然。整个砚盖的雕刻采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方法,线条流畅,棱角分明。颇具匠心的是,在盖底面与盖纽对应处,刻有一个略大于研石的圆形凹槽,研石恰好藏于其中。这件石砚的年代为汉代。它的出土,不仅为砚史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而且也为我们了解杞城遗址的内涵提供了依据。1991年12月,经山东省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楚汉相争时,汉将韩信率兵与楚军战于潍河,树黄旗于埠顶,以振军威,遂取名黄旗堡。潍水之战,是韩信大破楚将龙且(ju),攻占齐地的关键战役。
公元前203年10月(汉高祖四年),汉大将韩信率军由历下东进,轻易地占领了齐都临淄。齐王田广败退高密。韩信领兵东追齐王。项羽听到韩信东进的消息,便命龙且率20万楚军到高密,与齐军会合,决战汉军。韩信得知龙且率兵救齐,便在潍水下游(今赵戈镇、王家庄镇一带)集中兵力,准备迎战。
龙且在高密安营扎寨后,有人为其谋划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挡,我军应深避坚守,四处宣传齐王在此,齐地之民听说齐王尚在,必然反汉,韩信不战而败。但龙且素来瞧不起韩信,决心攻而胜之。时值11月,汉楚两军隔潍水对峙。韩信知龙且兵多,硬拼会败,遂夜令军兵备万余沙袋,在上游把潍水堵住,亲自引兵涉水向龙且发起进攻,然后佯败后退。龙且见韩信军败,不知是计,大喜曰:我早知信会败。他一马当先,率军追韩信。韩信见楚军近一半已渡河,急使人掘开沙袋,潍水暴涨,楚军大半被水隔在对岸,正渡河者被水冲走淹死。韩信乘机猛烈反击,全歼渡河楚军,擒楚将周兰,杀死龙且。隔岸楚军见主帅已亡,不战而溃散。汉军乘胜追击,俘虏了齐王田广。至此,齐地全被汉军占领。不久,刘邦封韩信为王。
该镇镇区面积4.5平方公里,“六横四纵”构筑了小城镇主体框架,截至2007年,该镇主要街道全部柏油硬化,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镇区内工业小区、商业小区、居民小区、文化娱乐小区规划合理,设有高中、初中、小学及成教中心,拥有200多个床位和先进医疗设备的中心卫生院,投资350多万建成了全省乡镇一流的文化中心。
该镇抓住强镇扩权机遇,以道路硬化、排水管网、绿化亮化、居民园区等8项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城建投入,着力打造设施齐全、服务配套、适宜人居的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小城镇建设提升工作。
截至2009年7月,该镇加强道路建设,投资1050万元,新修全长8.6公里的东环路,实现与新潍胶路的连接,拉近了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工程,方便群众出行,城镇居民人均道路面积达35平方米。按照“高、大、密、厚、多、彩”、“一团一簇、红绿相间”的绿化模式,改造提升主要街道的绿化档次和水平,完善桥头公园和潍、汶两河生态林带建设,补植完善农田林网4万亩,打造生态靓丽、和谐优美的城乡环境。依托阳春啤酒、新康农牧公司两处污水处理厂,完成沿政府街、三马路的管道铺设,完善镇区排污管网建设,镇区8条交通干道排水设施健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0%。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成立30人的保洁环卫队伍,配备环卫垃圾车等专用车辆,新建一处容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垃圾处理厂,实现城镇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成立水务中心,建成大型集中供水中心,全面完成镇区供水管网铺设,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该镇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电力、通讯、休闲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修缮改造镇敬老院,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率;开通公交车服务业务,方便群众出行;投资新建黄旗堡商贸城、阳春美食街和柏台商业街等商贸流通服务场所,扩大劳动就业,提高镇区服务功能。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大力推进旧城改造、迁村并点工程;截至2009年7月,该镇投资2000万元,完成镇区申家庄村整体搬迁;加快杞王世家小区开发,新开发楼盘4座,吸引东安泰、柏台等镇区周围6个村群众入住,并完善小区内绿化、亮化、供暖等配套设施;结合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小区建设,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完成镇工业小区、柏台砖厂、原棉纺厂、火车站物流园“三区一园”开发,引进一批现代商贸物流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
黄旗堡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荣获安丘、潍坊市级文明镇称号;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镇;1996年,被评为省级经济强镇;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建设示范点;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2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环保工作情况汇报,一起来看看吧。
乡镇2017年环保工作情况汇报【1】20XX年,按照省市区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宁远堡镇党委高度重视,通过加强领导,组建机构,细化制度,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措施,全面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就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为此,我镇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各村积极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把编制规划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首要任务。
按照《关于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并编制工作的通知》(市委办发{2014}21号)文件精神,我镇安排工作人员多次对集中居住点、美丽乡村、环境改造整治村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根据各规划实际,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并积极协调规划设计院完成所有规划设计资料的整理工作,现已完成环境改造整治村、农村集中居住点、美丽乡村的初步设计方案,为进一步修编各项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抓实“三大任务”。
今年以来,我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抓实“三大任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家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以全面推进住宅向中心村组集中为目标,在新农宅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今年东湾村二期规划建设新农宅320套,截止目前,已开工农宅150套,主体完工95套;龙景村(四五组)实施原址“拆旧建新”改造政策,共规划新农宅190套,截止目前,已开工农宅40套,主体完工1套;以传承历史文化为目标,结合恢复宁远古镇建设的思路,积极推进龙景村六组及宁远村一五七组的规划建设,在宁远古城文化街及文体广场周边进行住宅规划,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方案。
二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以把中牌村打造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安村打造成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目标,20XX年我镇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依托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开展了以农村环境整治、环卫基础设施配套、长效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现已组织农户完成门前垃圾、柴垛杂物清理等工作;完成金永高速沿线垃圾集中清理工作,并对全村各组的背街、侧道、巷道和各户宅前屋后的卫生进行集中整治,重点进行“四堆”清理,废旧院墙、圈舍拆除等共计8万平方米;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现已完成深翻、清运、平整树沟、花池8040平方米,并施入有机肥50袋;种植槐树290株、榆叶梅500株、紫叶矮樱500株、桃树50株、李树180株、黑梨树320株、核桃树270株、杏树500株;组织群众对新栽植树木定期浇水并及时修剪了广场树木。
三是实施村容村貌改造工程。以村庄脏乱差治理、畜禽养殖与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和村庄基本绿化美化为重点,结合2013年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积极申报油籽洼村、新安村、马家岸村为我镇环境改造整治村。一是定期对3村的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积极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解决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问题。二是对村内道路旁堆放的砖、砂石、柴草等杂物逐步清除。三是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宁远大队工作人员定期巡查村内私搭乱建行为,发现违章建筑将责令停工整改。四是清除乱贴乱画及卫生死角,确保新农村干净整洁。五是抓住春季植树的时机,动员群众开展宅前绿化项目,大幅度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
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干部群众的参与配合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是仍存在诸如因资金紧缺,导致规划点水电等基础设施跟不上,严重影响居住点的建设;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后期管理难度较大;农民群众环保意识不强,文明卫生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完善后期运行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整合资金,协调上级部门,积极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工作,为全面推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打造良好平台。
乡镇2017年环保工作情况汇报【2】20XX年上半年,东山镇贯彻落实县政府《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工作,是近几年来整治力度最大的半年,也是成效最为显著的半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健全机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为了认真抓好环保专项整治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环保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东山镇20XX年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镇政府办〔201X〕14号文件下发到了各村、场,并且在东发〔201X〕08号文件《关于下达20XX年“三大攻坚”“五个主题年”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加大矿山开采和加工整治力度,对违规开采、超期开采、超范围开采的坚决予以关停。强力开展砖瓦行业、蔬菜加工业、畜禽规模养殖业的整治,坚决关停违法企业,加强内河、内湖治理,加大长江饮水取水段和东山水库饮水源的重点保护,”对上述整治项目明确了牵头责任人、责任单位、协办单位。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实施,镇党委、政府针对东山企业多、整治难度大的特点,拨出专款、配备车辆,使整治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为了使环境保护家入户晓、深入人心,今年来,我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进行宣传,一是利用广播会进行宣传,在一月一次的环境卫生广播讲评会上,将环保内容一起进行宣讲;二是利用宣传车进行宣传,上半年来,对环境保护,饮用水源的保护先后二次出动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宣讲;三是开辟宣传栏进行宣传,在三郎堰、塔市驿、洪山头、江洲墟场等集镇开辟宣传栏,张贴环保宣传画;四是利用标语、横幅进行宣传,在四个集镇拉了十条环保横幅和张贴了100多张标语,在东山水库、长江取水点设置了大幅的宣传版画;五是组织文明劝导员进行宣传,在东山水库、长江取水点组织了由村场、城管、水库管理所组成的环保宣传队伍利用节假日,人流量较多的时期进行环保宣传和义务劝导工作。
二、强化管理,饮用水源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东山水库是我县规定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近几年来由于管理不到位,在库区内游泳、垂钓、野炊、烧烤、乱扔垃圾的现象经常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并且上诉到了红网以及省级电视台,5月2日,湖南都市台对东山水库的管理问题进行曝光,针对这一严重问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5月3日召开党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邀请了仙鹅寺、城管、环保负责人参加,会议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制订了整改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在醒目地定做几块大型宣传牌,由仙鹅寺、东山水库管理所,城管中队组织义务宣传劝导员对游客进行宣传;二是废除水库承包合同,禁止垂钓;三是建立值班制度,节假日由镇政府负责人和机关干部以及部门单位组成的值班人员配带胸牌或袖装进行巡逻,对垂钓、野炊、烧烤的游客进行劝导,否则,没收设备;四是加大治理力度,增加保洁人员,保洁员由原来1人增加到3人;五是对库区内餐饮业进行整治,举办了库区内十一家餐饮从业人员培训班,规范了从业行为,并严格规定每个餐馆必须高标准修建三格式污水净化池,严防污水直接流入水库;六是设立停车场对节假日出现的车辆多、游客量大的情况,由交警、城管中队值班限制车辆进入库区内;七是在进入水库沙滩处设置警示桩,防止车辆进入,严禁游客在沙滩上野炊、烧烤;八是增加投入,镇政府计划投入三十万在库区内修建二处公厕。除此之外,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经常去东山水库内进行检查督促。
在长江取水口,我镇不仅设置了警示牌,还制作大型宣传画,而且安排专人进行巡逻和卫生整治,确保了取水口岸的安全和卫生。
三、认真整治,矿石开采和加工企业治理有条不紊
今年来,我镇结合县直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县政府文件精神,认真开展矿石开采和加工行业的综合整治,我镇有矿石开采13家、加工企业16家,整治任务大,为了搞好整治工作,我们首先澄清企业底子,对开采、加工的29家企业一一摸底、排查,掌握企业的真实具体情况,然后协同县直职能部门对企业采取正确引导、科学处置、合理协调、全面稳控的方法进行治理整顿。针对企业是否进行环评验收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在16家加工企业中有环评手续的只有2家,没有手续的14家,对有环评手续的福兴石材和鑫磊石材要求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到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能闲置和偷排,做到达标排放。对未办环评手续的,要依法向环保部门申报办理相关手续,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做到达标排放,否则限期整改,直到依法予以关停。对桃花山上的七家加工企业,经过认真做工作,他们自愿整合成1-2家,并且安排在禾场岭村办理征地手续。对矿石开采业,将塔市驿五家整合成2家,桃花山3家合为1家,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矿石开采和加工行业整治工作进展顺利。
四、严格监管,加强畜禽养殖、砖瓦行业和其他企业的治理
抓好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是环保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镇有养猪、养羊、养牛、养鸡规模养殖户近60家,是全县养殖大镇,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的难度大、任务重。首先我们对宏玉生物、浩邦养殖场,范泽英养殖场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进行规范管理,这三家去年按上级要求,实现了污水和粪便的集中处理,进行了雨污分流,修建了沼气、厌氧池、净化池,做到了达标排放,今年我们仍然对他们实行严格监控,使治污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在全镇起示范作用。对于新建养殖企业,我们严把企业落户关口,没有新增一家,对于散养户,小型养殖户推行清洁养殖,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开、饮污分离的要求进行治理,力争要求达到防污设施的初级处理。
我镇现有砖瓦行业5家,在这五家中在环保局申请办理了环评手续以及有排污许可证的3家,剩余两家也正积极申报,在整治中我们严格监管,不准企业将废渣、废料外排,要求联系当地各村场将废渣废料用于路面铺装,运填废塘和屋基地等,严禁废弃物堵塞道路、污染环境的问题。
对于其他企业,我们不定期进行上门监管,对木材加工废料,塑料制品废料,以及轮渡的卫生状况等,进行经常检查,督促整治到位。
五、处访迅速,将环保投诉处理在萌芽状态
今年来,我们接到环保方面的投诉十多起,主要反映在东山水库饮用水源的环境问题,用药、用电捕鱼的问题,养殖场违规排放粪便问题,大路旁堆积鸡粪问题,修东洪公路施工噪音大影响睡眠问题,办沥青厂的问题等等,当我们接到**后,立即赶往事发点,进行调查、取证,认真做好处理工作,不因处理不及时而造成后果,尽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半年来没有因一件投诉处理不及时而造成重复**事情的发生,有的投诉处理得到了投诉者的认可和好评。
除上述工作外,今年来我们结合镇环卫办认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结合环境治污,认真做好农户污水治理工程,计划全镇修建4100个户用三格式污水净化池,并将任务下达到各村场,目前已有一批农户动工兴建。
上半年的环保整治工作做了一些实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很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认真开展环保整治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在环保整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使环保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 堆积工业提升卷帘快速门
下一篇: 塘沽区工业提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