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业提升门设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四川工业提升门设计的一些知识点,和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的系部设置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学院一共设有6个系:应用技术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旅游系和艺术系共有35个专业及方向,覆盖了现今高就业率的优势行业。学院通过大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着力打造从事房地产、建筑工程、汽车、物流、旅游、酒店管理、IT、商贸、经济、服装设计、动漫、艺术设计等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院系专业应用技术系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电子技术、蜀绣、服装设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商务管理、会计、市场营销信息工程系投资理财、金融与证劵、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装饰艺术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旅游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工程管理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四川华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系包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电子技术、蜀绣、服装设计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五种专业,本系致力于具有较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大学专科层次工程职业专门人才的培养。
毕业生主要分布于计算机行业的应用、销售、服务领域的相关工作岗位,从事计算机方面的软件设计、硬件及网络建设维护工作;汽车行业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检测、销售和售后服务领域的相关工作岗位,主要从事汽车的整车和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产品设计制造与维护工作;电工电子技术行业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的各行业等的各种工作岗位,主要从事工业和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电子线路、仪器、装置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及对电工电子技术有要求的工作;初等教育、培训教育、教育教学技术服务支持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岗位;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设计、教学设备的应用与维护、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工作;服装生产、销售和应用等行业或者部门的相关工作岗位。
应用技术系共有专兼职教师近35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1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他们有很强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较高科研水平。
现有5个专业(含方向)共有实验实训设备总值520万元,实训场地3500㎡,2012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共计360万,正着力将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打造成为集教学、研发和实训的多功能中心。
我系共有有服装技能鉴定考评基地基地(川-147)、成都市非物质文化传习所(蜀绣),四川省服装(服饰)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分会)理事单位、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教联盟理事单位,与近2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采用了按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的以能力模块为教学单元,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手段,以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为培训重点的专业教学计划,确保我们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各种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毕业生供不应求。经济管理系主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系现开设电子商务、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市场营销、等五个专业。本系师资力量强、教师素质高,拥有教师近30人。教授、副教授占44%,讲师占50%,有近45%的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或博士、硕士学位。
本系由学院资深专家主持教学,行业专家参与执教和进行教学实训,并利用学院与院外实训基地,将专业理论与市场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迅速适应社会、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平台。
经济管理系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等,各专业均建有学生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学院和省内外多家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公司、会计事务所、市场营销公司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毕业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快,保证了较高的就业率。有投资理财、金融与证劵、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五个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20人,博士3人,硕士15,本科2人。“双师型”教师10人。本系具有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
以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职业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立足于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以理论教学为根本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因而职业教育必须轻理论重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项目教学法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专业教师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的不足,进而结合项目讲授知识,即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从项目中来,再到项目中去。让学生在项目与知识中循环往复,尽快掌握到本专业的专业技能。
以校企合作模式获取项目以校企合作方式获取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基础,既让学生学得专业技能,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市场气息。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分别与网页网站公司、网络游戏公司和影视制作公司进行合作,学生从事于各相应项目的开发。
以公司化模式管理项目小组在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的时候,以公司化模式进行管理,按照影视制作步骤把教学班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制作工作,以流水化方式完成整个项目。教师就是项目的总经理,每个小组的组长就是部门经理,部门与部门间精诚合作。
公司化管理模式的重点就是公司制度化建设。在每个年级开课之前,就必须进行制度建设,让所有的学生在合作公司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建设。
以项目评价法评定学生学习情况本系以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就以项目评价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评定学生被分配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然后评定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最后综合评评定每个学生在项目完成中所做的工作,教师、部门经理以及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生成绩的评定过程中。
本系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还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在创业中心中实现创业能力的培养。艺术系现设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装饰艺术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五个专业,所有专业均对应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相关系部,教学及教学管理全部由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专家及骨干教师担任,依靠成熟的艺术与设计教育框架,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教学管理模式来运行,是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
环境艺术设计
专业代码: 560105
专业核心能力:环境景观园林设计与施工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植物基础、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建、环境设施设计、园林设计、环境工程施工与管埋、风景写生、课题设计、实训中心实训、毕业综合实训等。就业面向: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景观设计、园林设计与施工、房地产公司、景观园林效果图公司等企业设计及管理工作。
动漫设计与制作
专业代码:590110
专业核心能力:计算机动画设计能力、数字声像合成能力、计算机动画制作及影视后期制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动画技法、影视技术概论、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声像合成、影视剧作、分镜头脚本设计、二维三维造型技法、平面设计实训、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训、动画设计实训、声像合成实训等。
就业面向:在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电视台以及其他广告传媒等单位,从事动画制作、游戏制作、影视广告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工作。
装饰艺术设计
专业代码:670107
专业核心能力: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施工组织与预算、素描、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素描写生、施工实习、毕业设计等。就业面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公司、建筑装饰设计公司、室内设计事务所、家装公司、建筑装饰效果图公司等工作岗位。
广告设计与制作
专业代码:670112
专业核心能力:广告设计、策划、执行的能力以及版式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黑白画基础、装饰色彩基础、构成基础、速写技法、线描表现技法、图形创意、字体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装饰形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包装结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印刷工艺、展示设计、CI设计、网页设计、策划执行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面向:各级各类设计公司与单位、出版社、影像业和印刷生产制作等部门。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代码:67011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工艺品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受到旅游工艺美术品设计的训练,能从事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基本技能。
就业面向:旅游工艺品开发企业、装潢与设计企业、旅游饭店等部门。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旅游系,是学院重点建设的系之一,共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三个专业,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以及优势资源的配给;旅游系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为靠山,以“开放、创新、和谐、责任、人本”为目标和基本的工作思路,以“追逐同层次一流”为目标,在旅游服务系教师学生中倡导并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
欢迎你选择就读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涉外旅游,欢迎你与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一起努力,共同创建高水平、有特色、有良好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旅游服务系。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旅游服务系作为四川省优秀旅游人才的金色摇篮,为旅游产业各领域输送的大量合格人才,也必将会受到社会、家庭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是胸中饱丘壑,哪得笔下吐云烟”。文化的熏陶,会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能够给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的学生一种自信、自立、自强的力量。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认为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大学是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精神账户”的时间,以后一辈子都要回到这个账户上“提款”。人文精神的树造,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有一种内在的资源,成为有文化、有技能,能够创造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人。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成立于2011年5月,开设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四个专业,工程管理系是学院以建筑工程为核心,集合上下流产业链专业,于2011年重新整合组建的重点系,现开设有5个专业,专兼职教师3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7人,“双师型”教师12人,在校生共计1150人。
我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与四川尚学书局、四川圆通物流(速递)有限公司共建物流实训基地;与行业内著名企业,如:1+2联合不动产、21世纪联合不动产、圣安卓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共建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见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系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和四川省的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成效显著,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于2011年6月参加的“健坤国际杯”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四川省竞赛中,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在校内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同时积极推进学生的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工作,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本系2007级和2008级学生的就业率已达100%。
社会的发展急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给工程管理系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系将与世俱进,团结合作,努力进取,朝更高的目标奋斗前行。
四川工业学院是公办。
四川工业学院简介
1、学校概况
四川工业学院创立于1951年,是四川省属本科高校之一。学校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占地面积广,校园环境优美。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
2、学科专业
四川工业学院设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工学、理学、管理学、文法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院,开设了多个本科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校不断拓展学科专业,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3、教学质量
四川工业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其中包括一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同时,学校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提升,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良和创新。
4、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结合
四川工业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结合。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学校积极推进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平台。
5、学校荣誉与成就
四川工业学院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成就。学校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先进高校”、“全国教育信息化先进高校”、“四川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高校”等。学院的学生在各类竞赛和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6、四川工业学院校园文化和活动
四川工业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和活动。学院设有学生社团、学生会、艺术团等组织,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交平台。此外,学院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体育比赛和学术研讨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武船
武船,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和核心军工企业,始建于1934年6月6日,原名武昌机厂;“一五”期间,被列入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更名为武昌造船厂,代号438厂;2009年完成公司制改革; 2011 年和2013年,武船产业主体分两期注入“中国重工”上市,分别成立“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武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同属一家治理结构,统称“武船”。2020年,因城市建设和自身发展需要,武船从武昌整体搬迁到新洲,扎根双柳新家园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开办了冶铁、兵工两厂,在武昌开设了布纱丝麻四局,但没有发展船舶制造业。1934年4月20日,经当时的湖北省建设厅提案,利用张之洞早年开办纺纱局旧址设立武昌机厂,发展长江中游新式造船厂。武昌机厂于1934年6月6日正式开工,开启了武船的持续发展历程。从武昌机厂、湖北省航业局修船厂到宜沙航务处修船厂,武船经历多次机构改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原临时政府考虑到修造船舶行业的统一管理和发展,决定将汉阳船舶修造厂与湖北机械厂合并,成立华中的大型造船企业——江汉船舶机械公司。1951年,江汉船舶机械公司正式被列为国家基本建设单位。
武船始终按照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的发展要求,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创新超越,走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在高技术船舶、大型水利工程、航天设施、大型现代化桥梁、重型装备和多种成套设备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军品、民船、非船舶产品三大主业协调发展的经营格局,主导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走向国际市场。
多用途工作船、多功能守护船等产品出口到希腊、德国、挪威。系列挖泥船、LPG运输船、海洋公务执法船……,民船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双高”特色的系列化船舶。武船率先在国内建立起大型桥梁钢结构建造基地,并进入国内桥梁界第一方阵,成为国家首批14家钢结构制造特级企业之一,“武船”商标镌刻于祖国的大江南北:“神州第一跨”西陵长江大桥;“中国第一跨”江阴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世界铁路第一高桥”贵州北盘江大桥;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世界第一大跨径钢管拱中承式桥——巫山长江大桥……均在武船建造。“世界第一跨”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将在这里诞生。
号称“天下第一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永久船闸人字门,武船缔造“精品”工程;国家重点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架为武船赢得“铸造通天塔大师”的美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两大关键地面设施在运行中“一滴不漏”,力助神舟系列飞船的顺利登天,并为武船摘得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的桂冠;武汉体育中心、深圳会展中心……一座座雄伟的体育场馆,如同一部部气势恢弘的现代交响曲,奏响在中国城市的上空。
港口机械设备、冶金石化设备、海洋石油装备、大型压力容器,武船的经营领域不断扩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青岛海西湾建设项目开工,武船抢滩海洋工程产业;武汉市江夏庙山置地,壮大武船非船产品制造基地。拥有出口经营权的武船日益与国内外市场接轨:质量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国际通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桥式起重机制造许可证等有效资质证50多件。
中船重工研究所
武汉有什么待遇好的研究所?
7打头的各研究所介绍
船舶系统包含中船总体和设备研究所。总体所主要负责项目抓总、集成、协调、布置,平常加班较多,经常会到沿海船厂出差,三五天哑无音讯。能进武汉701所和719所,闭着眼睛选(基本上只招双985硕士和博士)。设备所709、712、717、722等,主要承担船舶设备和专业技术研发,对技术和研发有意向的可以考虑,薪资待遇参差不齐,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考虑。
701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篮”。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繁华市区,在上海设有分部。
719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处湖北武汉,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舰船总体设计研究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民用产业化等业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七一九研究所在水下舰艇领域具有雄厚实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5年3月20日,由***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第11次会议批准核潜艇工程“上马”,重新列入国家计划,715所划归二机部建制,要求二机部1970年建成核潜艇陆上模式堆。6月12日,以海军舰艇研究院(七院)一所二室为基础,组建核动力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即719所)。1966年,海军舰艇研究院第719所开始进行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
1971年6月,武汉石油化工厂一期工程(武钢炼油厂)正式破土动工。
为缓解武汉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国务院于1970年作出在武汉建设炼油厂的决定,重油作炼钢燃料,轻油综合利用,发展石油化工、橡胶塑料纤维等,以解决湖北、武汉工农业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1975年6月,武汉石油化工厂一期工程初步建成,完成总投资2995.6万元。1977年12月,武汉石油化工厂二期工程建成,完成基建投资9770万元。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试生产后,随即开始配套工程的建设。1978年1月,武汉石油化工厂试车投产任务全面完成,于8月正式成立武汉石油化工厂。1980年,武汉石油化工厂正式纳入国家炼油生产计划,全面投产,1984年正式划归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领导。
作为一座由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发展的炼油厂,武汉石油化工厂投产后产量产值持续增加,能源消耗逐步降低,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缓解武汉地区能源矛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2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重组改制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2007年12月18日,中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中国石化武汉年产80万吨乙烯项目开工。2013年,年产800万吨油品升级炼油改造工程和石化年产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武汉石化跨入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从1978年投产到2018年,武汉石化公司资产规模翻了493倍,累计加工原油超过1.35亿吨。
2013年底,中国石化与韩国SK集团就武汉年产80万吨乙烯项目成立合资公司,2014年1月开始正式商业运行。中韩石化80万吨乙烯项目是中国石化“十一五”重点工程,带动下游千亿元的产业产值,填补了中国中部地区大型乙烯项目的空白,装置绩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18年底累计实现利润超百亿元,上缴税费约70亿元,成为中韩经贸合作的成功典范。
2019年7月3日,中韩石化一体化合资公司——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揭牌进入商业运营。武汉石化与中韩石化合资重组,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能源化工合资企业,也是中韩在能源化工领域最大的合资项目。
设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中国五环工程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铁四院,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
建筑:中建三局
中建三局前身是建工部第三工程局,1965年7月17日,建工部将部属云南工程总公司和原西南工程管理局在渡口(现攀枝花)、西昌地区的施工力量组建成立建工部第三工程局,经国务院批准在四川攀枝花成立。1966年,在继续完成渡口工业基地建设任务的同时,从四川调迁贵州,承担建设“011系统工程”,即“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1973年起,在完成贵州011工程等任务的前提下,中建三局分批调迁湖北。1982年6月更名为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隶属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基础设施建设:中铁大桥局、中铁十一局、中交二航局、葛洲坝集团
1955年5月19日-6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主持召开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高等教育部筹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方案(草案)》。决定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等五所院校测绘专业的师资、设备为基础,创办中国第一所民用测绘高等学校。6月11日-14日,高教部主持召开了该学院第一次筹备委员会议,夏坚白被委任为筹委会副主任。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在测绘界有一个称号:亚洲第一,宇宙第三,至于武测为何如此厉害,需要追溯它的历史。被誉为“世界测绘教育之都”的武汉大学,其测绘学科走过了风雨兼程的 62年。
1956年,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正式成立,直属高等教育部领导。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建校之初,学校设3个系、4个本科专业。学院于1956年9月1日在武汉市珞珈山南麓开学,学制5年。学校集中了以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金通尹、叶雪安等5位一级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全国测绘学科的精英。1958年8月,学校由教育部划归国家测绘总局领导。同年12月,更名为武汉测绘学院。
航天三江集团。航天三江由原航天科工四院和原航天科工九院于2011年12月合并重组而成。2017年11月,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
原四院组建于2002年7月,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对所属单位进行专业重组改制而成,是我国专业从事某固体运载火箭系统的研制生产主体与技术总抓单位,曾创造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自主研制的多个型号产品分别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任务。
原九院于2007年4月挂牌,其前身是经***总理亲自批准成立的066基地。该院是我国重要的型号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特种越野车及底盘研发生产基地。其成功研制的我国某重点航天型号系列产品,填补了中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其多个型号产品及配套的特种车底盘共80台,先后在国庆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
航天三江集团业务主要聚焦商业航天、激光产业、特种车辆及重工装备、能源装备产业;并拓展信息产业、微电子与微系统、金融租赁等领域。在商业航天领域,2018年9月29日,由航天三江研制的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两次商业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