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长春大型工业提升门

长春大型工业提升门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5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长春大型工业提升门和长春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长春大型工业提升门以及长春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长春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长春工业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南湖校区、林园校区、北湖校区,南湖校区地址为延安大街2055号、林园校区地址为长春市朝阳区林园路229号、北湖校区地址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北远达大街3000号。

二、长春工业大学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2年,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1962年定名吉林工学院,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学校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赢得专家组高度评价。

学校现有南湖、林园、北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21874名,教职员工1761名。学校设有17个学院,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本科专业。学校现设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的54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专业26个、理学专业4个、经济学专业2个、管理学专业10个、文学专业4个、法学专业2个、艺术学专业6个,同时设有第二学士学位专业7个、双学位专业3个,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现有教师中教授206名,博士生指导教师92名,硕士生指导教师635名。建校67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曾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依托一汽、长客、吉化等大型重点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积极发挥工科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全面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承担起科技支撑的重要任务。学校科研与产业结合紧密,成果转化率高,碳纤维、ABS树脂、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汽车安全气囊自动生产线、先进制造、冶金节能等一批重大成果在吉林省实现了产业化。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合作2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吉林省、长春市“双十工程”项目7项,全口径科研经费3亿余元。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42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合作2项)、二等奖3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57项;发表SCI、EI、CSSCI检索论文900余篇。拥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42家。大学科技园被纳入长春北湖科技创新综合体,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作为吉林省“两所五校”成果转化基金试点单位,5项科技成果获投资基金3000万元。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先后与英、美、日、韩、俄等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并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英格寨村附近。

要去,其实很简单,左云县在大同市区的偏西略向南方向上,汽车站有很多流水班车到左云县,坐中巴车到了左云县,再打个的到长春兴煤矿,非常近了,最多三十块钱。

实在怕人家不懂,你先说小京庄乡英格寨村,再说那个煤矿就行了。

跨越在塞北高原上——省重点工程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筹备组全面推进矿井建设纪实

在塞北高原左云县,一座年产240万吨,生产现代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矿井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这就是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以下简称山煤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左云长春兴煤矿。

在第十个安全生产Y之际,我们来到了左云长春兴煤矿,正赶上公司筹备组举行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当笔者看到员工们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万怀的的带领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是光荣的山煤人,我们坚定豪迈,我们奋发有为,我们誓做优秀山煤人,我们誓为山煤而奋斗”这一场景时,深深感到山煤人在转型跨越发展征程中的豪情壮志,更感受到作为山煤人的长春兴煤业公司筹备组的全体干部员工,为早日把长春兴煤矿建成现代化矿井而充满激情的日夜奋战。从入驻矿井那一刻起,他们就与塞北高原融在了一起,与长春兴煤业公司融在了一起,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抢时间,保进度,举起如椽巨笔,将“四化”矿井的蓝图描绘在左云大地上。

把握机遇攻坚克难资源整合大手笔

山煤集团是山西省确定的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7家主体之一,2009年列企业500强第254名。

2009年,在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大潮中,作为煤炭资源整合的主体之一,山煤集团积极推进资源整合,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合理布局、安全第一”的整合原则,整合煤矿50余座,为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左云长春兴煤矿就在这一波整合中诞生,并被列为省煤炭建设重点项目。

左云长春兴煤矿位于左云县最南端,距左云县城35km,南与山阴县接壤,由左云县原永新、周大庄、长春兴三座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的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矿井建设由中煤国际沈阳煤炭设计院设计,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刷大原周大庄603米的回风斜井作为主斜井,担负煤炭提升运输任务;刷大原周大庄垂深269米的回风立井,担负前期开采的回风任务;在永新矿工业广场内新掘一条坡度60、2495米长的副斜井,使用防爆胶轮车担负辅助运输任务。岩巷采用炮掘,煤巷全部采用机掘,井巷工程量29972米,矿井建设总投资102091.5万元,计划建井工期23个月,2012年底建成投产。

2009年12月4日,在滴水成冰、寒风呼啸的塞外,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正式接管了矿井,拉开了矿井建设的大幕,掀开了长春兴煤矿的第一篇章。按照集团公司“建设、安全、管理、效益”总体工作思路,公司筹备组在人员、队伍、安全保卫、设备回收、仓储、隐患整改及复工复产、改建等方面开展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12月26日,山煤集团公司董事长杜建华、副总经理宫来喜来到长春兴,为全体员工描绘了发展愿景:要把长春兴建成一座生产现代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矿井,成为集团公司的标兵、旗帜与典范,为山煤集团在两年内实现3000万吨产能而奋斗。并要求长春兴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争取在近年内建设成一座年产量为500600万吨的大型矿井。长春兴全体干部员工备受鼓舞,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矿井建设当中。

公司筹备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0145”发展目标,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安全工作为中心;坚持四个原则:将矿井建设成“质量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矿井;构建五大体系:创建人才体系、装备体系、管理体系、预控体系、本质安全体系。遵循“精确、严细、安全、高效”的管理理念,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企业文化,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抓好每一个环节,努力完成各项基建任务,抓好“四大控制”,以稳健的步伐推进矿井建设,向着“安全最好、管理最好、效益最好”三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接管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长春兴在基本建设、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员工培训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抢抓时间周密安排矿井建设有序推进

长春兴煤业公司筹备组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从接管矿井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抢抓时间,周密安排。

2009年11月完成进驻,12月4日、14日、18日,分别顺利接管原永新、周大庄、长春兴三矿。

2010年1月15日开始回收井下设备,1月19日-2月4日对原长春兴两个井口在县、乡相关部门的全程监管下按照标准进行了封闭。2010年3月22日和6月28日,周大庄和永新井下设备回收完成后,对两矿基建期间不利用的巷道砌筑各类密闭63道,简化了通风系统。7月份,对两矿井下隐患进行了整改,对地面防洪设施进行了完善。

在设备回撤工作中,筹备组领导深入井下现场办公,坚持每个点、每个面都要派人入井摸清设备底数,造册登记,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回撤方案,使整个回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场地上空的高低压线路和通讯线路改造中,先后拆除了永新矿场地房屋102间,平整场地2.8万平方米,外运土7万立方,完成了副井工业广场的“四通一平”工作。

矿井基本建设于2011年1月18日,正式开工。截至目前,三个井筒均进入正常施工阶段。主斜井净断面为16.8m2,在完成18米的明槽段后转入暗槽施工,现已刷大成型巷道125米;副斜井净断面18.4m2,在施工完74米的明槽段后进入暗槽施工,现成形巷道已完成141米;回风立井净直径为6米,三盘吊挂及井口锁口已完成,现浇注刷大74米。其它安装工程将随着工程进展相应进行,反掘巷道预计9月可以完成措施工程。

7月份,矿井地面工程全面开始,到年底前,采暖、联合建筑、办公楼、单身楼房可全部完工,地面其余工程在2012年全部完成。

在推进过程中,长春兴公司筹备组将安全质量标准化与6S管理活动紧密结合,二者形成了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格局。全面实施了6S岗位标准和行为规范,强化了编码管理、定位管理和干部走动式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员工的安全行为。从地面井口入手,重新整修了副斜井的轨道,粉刷了井巷,安装了照明,油漆了排水管路,清理了中央水仓淤泥,井巷密闭全部进行了粉刷编号,并设置了栅栏,维护了东二巷轨道、东三巷钢棚、周大庄副井井巷顶板,从而改善了矿井形象,提高了员工素质,推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进程。

安全为天排查隐患建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

安全是矿山的天字号工程。长春兴煤业公司筹备组始终不渝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防控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从接管矿井开始,就确立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逐步治理、不断规范、整体推进”的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严细认真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仅在2010年,就先后进行了33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隐患排查,查出隐患278项,对查出的问题分别按照定时间、定工期、定责任人的程序进行了治理整改,同时进行全程跟踪落实,建立了隐患台账,保证了重大隐患100%治理,一般隐患98%治理,暂不整改的都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使隐患问题全部处于可控状态下。

加大“一通三防”治理力度,快速理顺通风系统。2010年3月份,关闭了原长春兴井口,封闭了原周大庄矿基建期间不作利用的巷道。针对原永新矿采空区面积大、盲巷多的特点,投入水泥65吨,沙子44立方,红砖170200块,构筑防火墙16道、永久密闭墙25道、临时密闭20道,安装风门9道,进、回风系统全面形成。同时投入资金恢复永新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配置井下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便携式甲烷和便携式氧气检测仪68台,准确测定了各巷道的风速、风量和各用风点的配风情况,并配足瓦检员,坚持气体的测试、化验、分析、日报,使矿井安全始终处于监控之下。

针对接管前井下供电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从基础入手,改造地面供电线路,重新吊挂、更换了井下阻燃电缆,消灭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电器失爆,配置了接地、漏电保护,实现了双回路供电。更换洒水管路,完善洒水防尘系统,井下全部实现双电源、双风机自动切换。整治了运输环节,在永新矿副斜井设置“一坡三挡”,更换提升绞车钢丝绳,安装声光报警信号,完善井下通信系统,确保生产调度指挥及时、可靠。

为了杜绝人员的不安全隐患,坚持了教育引导与惩处并举的措施,坚持按时召开矿长安全办公会、安全生产例会、早晨碰头会等制度,及时布置安全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了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量化考核,注重过程控制,落实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在安全工作上实行一票否决制。为了切实保证安全万无一失,公司矿、科两级干部坚持盯班制度,现场解决作业中的问题,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在职工中组织事故案例进行教育,请有经验的老工人登台现身说法,组织安全文艺活动,使安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员工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深刻反思。同时对违章人员加大处罚力度,给予严肃处理,震慑了违章作业者,规范了操作行为。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公司董事长李万怀就安全生产对全体员工提出了严格要求,并带领员工做了安全宣誓,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了全员参与的应急救援演练,举行了煤尘爆炸模拟演示。为了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公司筹备组在调度指挥中心至井口的安全通道上吊挂了安全文化牌板,从井口到单身宿舍、工业广场张贴了安全宣传标语,插置了安全标语彩旗;发动员工开展了安全短信互动活动。

一项项严谨细致的工作,不断完善着矿井的安全生产防控体系,使长春兴煤煤业公司的建设呈现持续平稳的安全态势,为公司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建立科学高效运行机制

围绕现代化矿井建设这一目标,公司筹备组着力于建立高效的管理执行系统,打造一支忠诚奉献、执行力强的员工队伍,通过整章建制、规范运行,向素质强企、制度治企路子迈进。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建立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岗位工种的生产责任体系,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一通三防”和机电管理制度,汇编了集团公司2009年以来的各类管理制度,并装订成册。为了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编制了《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本着“兼顾眼前、面向未来、逐步提高、适应发展”的培训工作思路,采取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办法,先后完成了“六长”的培训和复训,生产科室管理人员全部拿到了安全管理资格证书,40多人拿到了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两次请大同培训中心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来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培训,培训率和合格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实现了全员持证上岗。与左云县矿山救护队签订了矿山救护协议,组织员工到经坊矿、同煤塔山、同忻煤矿、杏儿沟煤矿参观学习。内部培训中,公司请生产、机电、安全等工程技术人员登台授课,实施了每周有培训、日日上大课培训方法,共举办自救器使用、井下创伤急救等培训班74期。并采取结对子、带徒弟,提高技术员工待遇的措施,调动了员工学技术强素质的热情。

严格的培训,扎实的管理,使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迅速成长壮大,向着一流矿井的目标大步迈进。

长春兴煤矿自矿井开工建设以来,在集团公司“规划、建设、改革、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理念,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抓好过程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安全整治,基建各项工作逐步朝着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管理有序的目标推进。

后记:在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筹备组全面推进矿井建设的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大同市委、市政府,左云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目前,矿井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公司全体员工正以火热的工作热情,为山煤集团的转型跨越发展,为长春兴煤矿的早日投产而不遗余力的奋斗在建设现场。届时,一座生产现代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长春工业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二、长春工业大学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2年,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1962年定名吉林工学院,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学校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赢得专家组高度评价。

学校现有南湖、林园、北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21874名,教职员工1761名。学校设有17个学院,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本科专业。学校现设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的54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专业26个、理学专业4个、经济学专业2个、管理学专业10个、文学专业4个、法学专业2个、艺术学专业6个,同时设有第二学士学位专业7个、双学位专业3个,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现有教师中教授206名,博士生指导教师92名,硕士生指导教师635名。建校67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曾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依托一汽、长客、吉化等大型重点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积极发挥工科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全面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承担起科技支撑的重要任务。学校科研与产业结合紧密,成果转化率高,碳纤维、ABS树脂、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汽车安全气囊自动生产线、先进制造、冶金节能等一批重大成果在吉林省实现了产业化。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合作2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吉林省、长春市“双十工程”项目7项,全口径科研经费3亿余元。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42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合作2项)、二等奖3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57项;发表SCI、EI、CSSCI检索论文900余篇。拥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42家。大学科技园被纳入长春北湖科技创新综合体,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作为吉林省“两所五校”成果转化基金试点单位,5项科技成果获投资基金3000万元。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先后与英、美、日、韩、俄等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并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在注重抓好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各种学生社团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学校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连续两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党组织标兵”“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学校于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2年,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称号。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在哪里附准确地址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教务处电话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长春工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长春工业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长春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长春工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长春工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