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工业提升门设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金昌工业提升门设备这个问题,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金昌工业经济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工业呈现出以有色金属材料、化工、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架构的结构体系。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22户,股份制企业24户,其它企业13户;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约占全市工业企业的95%。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完成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能源工业的比重也超过了10%;化工、建材、轻纺3个行业的比重均不足5%,合计占7%;其它行业占3%。
“十五”期间,我市不断深化对基本市情认识,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无机化工、能源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建筑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一)工业加速发展,效益显著改善。2005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84.13亿元,是九五末的3.87倍。主要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镍产量8.28万吨,较九五末增长93%;铜15.63万吨,增长6.8倍;生铁25.39万吨,增长78.42%;硫酸57.14万吨,增长1.37倍;纯碱18.01万吨,增长28.92%;水泥产量83.98万吨,增长1.04倍;发电量20.48亿千瓦时,增长6.61%。
金川集团公司已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型有色企业集团,镍都实业公司、金化集团、甘肃电投永昌发电公司、河西堡铁厂和金昌水泥集团步入2004年度甘肃工业100强行列。我市启动了金昌(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41亿元,利税38.8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4.14倍和5.85倍;增加值达到82.83亿元,是“九五”末的3.9倍,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52.2%提高到71.4%;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24亿元,增长16.65%。“十五”期间,金昌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8%,比“九五”时期提高11.5个百分点。新材料工业完成产值36亿元、增加值10.8亿元,分别增长24%和24.1%。
(二)高度重视项目建设,集约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工业更新改造投资达到6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主要工业产品规模大幅增长,行业支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比2000年增加了10户;资产合计218.33亿元,比2000年增长1倍;2005年底,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比2000年增加4户。尤其是金川集团公司有色金属产量突破了20万吨,资产和营业收入提前两年实现了“双百亿”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项目建设中,我市注重对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进一步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下大气力发展以新材料为主的接续产业,不断加强院地院企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启动了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有近40个涉及新材料领域的项目相继落户我市,提升了科技含量,优化了工业结构。
(三)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度有了增强。“十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较好地发挥了特色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工业项目建设中注重有色主导产业的带动能力,注重对有色初级产品及有色生产系统伴生的化工原料、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有色冶炼工业与新材料工业、有色冶炼工业与化工、有色冶炼工业与建材工业、有色冶炼工业与能源工业、能源工业与建材工业以及农产品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业等互为依托、互为促进的产业关联关系,初步形成了资源相互补充、相互利用的产业链条,具备了工业内部的循环经济雏形。同时,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很好地将其与西部地区特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使我市的有色深加工工业和特色农成品加工业初步显现出了竞争优势。尤其是对有色矿产资源的利用实施资源控制战略,注重对资源尤其是镍资源的保护性开采和利用,强化深部及周边找矿工作,加大海外资源及二次资源利用比例,在壮大有色工业的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了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改革力度,体制机制不断转变。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了,改革改制进入了按照明确的目标和日程稳步推进的新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改革有了重要突破:通过进行辅业分离改制,行业重点企业的主业更加集中和突出;通过实施政策性破产,优化了整个区域的资本结构,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历史包袱,维护了社会和企业的稳定;一批结构不合理的企业,通过破产退出了市场;一批体制上不适应的企业,通过改制退出了国有经济序列,盘活了资产。基本实现了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债权债务处置到位。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一个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权利、职责和义务相统一的专司机构开始运行,国有资产在“有进有退”和战略性重组中走向目标单一。改革改制增强和释放了企业发展的活力,这将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开发小区初具规模。建成了一批在国内和西北地区具有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工业群体。以金川铜管厂、金川铜材厂、金川有色合金厂、金川特钢厂、金川粉末冶金厂为代表的冶金工业成为开发区支柱产业的龙头。以金川硫酸铜厂、硫酸镍厂、硫磺厂、草酸厂、双钠厂、氯碱厂、化工试剂厂为代表的化工企业,成为化工产业主体。以金川特种焊条厂、金川电控设备厂、金川磁钢厂、金川特种铸造厂、金川电线电缆厂为主的机电工业形成了机电行业的主体。以金川混凝土制品厂、金川水泥厂、八建建材厂等为主体的建材企业成为建材行业的龙头。以金昌制药厂、金昌保健食品厂等为主的医药食品工业形成了医药食品行业的主体。目前,已有产品品种350多种,数千个规格型号,许多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国内具领先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兴起,在省计委、省科委的主持下,制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资源为基础,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指导思想和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高新区已经省科委设定的企业11家,还有若干家在近期内陆续上报。11家企业为金川铜管厂、金川特种焊条厂、金川粉末冶金厂、金川特种合金厂、金川特种铸造厂、贵金属加工厂、化工试制厂、铝镍合金厂。金昌制药厂等,项目总投资2.7亿元,形成生产能力4.5亿元,1998年实现工业产值为3.4亿元,共有职工4600人,其中科技人员1260人。
开发区有20多个项目列为省级国家级火炬计划,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7项,如镍氢电池、镍储氢材料及纯镍纤维、镍扣、氢氧化亚镍、纯镍丝、超细硫磺粉、镍基合金焊条、钴粉、硒粉、氯化亚铜、交流消声降温节电器、红芪口服液等一大批科研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不仅填补了我省和国家的空白,更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如化工试剂厂是国家定点镍钴盐试剂企业,贵金属加工厂是我国最大的贵金属加工企业,粉末冶金厂的镍粉、青铜粉,在产量、销量都居全国第一,高品质硫酸镍、镍铝合金被评为省部优产品,各种特种焊条、焊丝、冰箱空调用冷凝管、毛细管在西北占有绝对优势,部分产品并出口国外,体现了金川资源转化为产品后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金昌高新区的实力及发展前景。
招商引资初显成效。近几年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重中之重,采取多种形成狠抓落实。是一成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选派得力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二是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国内外举行的一些大型经贸洽谈会,广泛地接触国内外客商建立经济联系。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先后参加了西安中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烟台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贸易洽谈会、北京高科技周展览和兰交会,并在当地新闻煤介进行宣传,召开招商项目发布会;三是以上海、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为招商重点区域,经常性地派员上门招商,与一些大企业集团、私营企业、港台地区客商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四是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管委会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建设全程服务;五是推出的招商项目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企业资产重组和产权产易。通过努力开发区吸引市外投资建成项目39个,总投资6400万元,引进外资3500万元,建成独资、合资项目16个。
甘肃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即金昌大学,坐落于金昌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职业学院。该学院由金昌市政府与金川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是教育部传感网应用开发2+x证书制度的试建院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肩负着为金昌市循环经济培养人才的重任。
学院占地面积广阔,达到506亩,教学科研设备总投资额为6005万元,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目前,学院拥有教职工216名,学生总数为4162人。学院设有七个教学单位,其中包含地矿与建筑工程系、冶金与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机电工程系三个主要系别。这些系别之下,开设了矿山地质、金属矿山开采、选矿冶金、矿山机电、应用化工、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工业环保与安全、建筑工程、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14个专业。
学院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学校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努力,学院旨在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和学术竞赛,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学院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
总之,甘肃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多样的成长机会。
根据2015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地矿与建筑工程系、冶金与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4个系科,开设18个全日制普通高职专业。
专业设置(2015)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系(部)1选矿技术地矿与建筑工程系2金属矿开采技术3矿山测量4建筑工程技术5建筑工程管理6园林工程技术7工程造价8冶金技术冶金与材料工程系9金属材料与热处理10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11化学设备维修技术化学工程系12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13化工设备技术14矿山机电机电工程系 15机电一体化16电气自动化17焊接技术与自动化18数控技术截至2014年9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有教职工178名,其中:在编教职工143名(副高以上职称23名、中级职称46名,博士后1名、硕士42名),外聘兼职教师35名。有1人获得“金昌市优秀教师”称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
金昌市优秀教师:高立兵。
高级职称教师:张平东、蒲济林、邓辉、常家玉、李金春、毛进勤、杨孝文、马桂茹、李春玲、韩积红、丁文选、杨吉亮、王惠芝、肖来利、顾莉、妙学春、陈学仕、钱文忠、余志翠、顾玲、高佑华、葛发强、寇宗春、李萍奎、强志耘、任慧萍、赵会清、周艳秋、蔺萍、刘存华、朱国忠、赵尔龙。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9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5门,其中一门正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2012年,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冶金技术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获得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的支持。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内容不全):院外建筑实训基地、井下无轨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基地等。
院级精品课程序号专业名称负责人级别 1C语言程序设计高立兵申报省级2计算机应用基础刘建兵院级 3 AutoCAD李杲院级 4机械制图芦荣院级 5高等数学杜贵锋院级学生成绩截至2015年9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CAD/CAM技能大赛获团体第三名,参加第六届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获得“办公软件应用”项目一、二等奖各1个,参加全国2013CaTICs清华大学现场赛暨第八届模拟设计网络大赛获二等奖2个,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获三等奖,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甘肃分赛区竞赛暨第五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团体三等奖2个、个人三等奖4个,参加第六届甘肃省数控技能大赛获二、三等奖各1个,参加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优秀奖各1个,参加金昌市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各1个,参加2015年大学生英语竞赛荣获7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参加第六届有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和一等奖8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9个,参加甘肃省第十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荣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21个,总成绩在全省同类高校中排第6名。 2013-2015年7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015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3项,获得立项批准25项。
2014年,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53篇,编写教材3篇,申请专利1项,《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出版发行4期,刊发论文65篇。截至2015年5月,学院有市级实验室1个。
市级实验室(1个):物理化学实验室。
校徽由三个金色渐变色菱形组合而成。金色渐变色代表有色冶金的金属色系;菱形象征矿石的金属单质体,菱形组合代表矿业、化工、冶炼、机械等专业特征。整体图形好似一支支钢笔,镂空图形好似画规,象征着学院教师像辛勤的园丁,为社会精心培育人才,同时也寓示学院师资力量的雄厚。院徽造型设计为绽放的花朵形状,又好像金色的光辉向外发散,象征着学院充满勃勃生机,必将人才辈出,为全省、西北地区乃至于全国培养大量有色金属行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下标学院英文有利于增强学院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对图形的认知度。学无止境行至于善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院训是“学无止境,行至于善”。其中,“学无止境”出自清代刘开《问说》,原意为学业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行至于善”出自《大学》,原意为通过锲而不舍的奋斗,达到大善、完善的境界。学院以“学无止境,行至于善”为院训,就是指学院把培养善良、正直的社会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把学习当成全体师生毕生的事业。学院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教会他们正确辨别美丑善恶,以善为美,弘扬正气,激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挑战、追求完美,使他们成为善良、正直的有用人才。教育无止境,学习无止境,两者都是不断完善、渐趋完善的过程。学院领导要不断摸索、提高办学质量,教师要时刻充电,提升教学水平,学生更要以不断完善自我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学无止境,行至于善”,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追求,是学院师生应该始终秉承的信念。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音乐社、话剧社、书法协会、羽毛球等 20多个学生社团,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文艺活动:棋艺比赛、书法大赛、校园歌手选拔赛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手绘海报比赛、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
体育活动:篮球赛、乒乓球赛、排球赛、足球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