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工业提升门制作
大家好,关于淄博工业提升门制作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淄博花灯的淄博花灯渊源与发展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花灯——是春节、元宵节悬挂和摆设的观赏性,用各种材质和造型以传统工艺制作的灯饰,通称花灯、灯彩或彩灯。花灯的发展与元宵观灯、赏灯有着直接关系,元宵节又叫“灯节”。
元宵灯节始于汉代,盛行唐宋,传于明清。当时叫“上元燃灯”,汉代司马迁建议汉武帝修改立法,在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此后,各地都兴“闹元宵”“赏花灯”,随之社火、歌舞以庆升平。
据《隋书音乐志》载:“隋炀帝大业二年,正月十五日,在京都端门外,大放巨火,光烛天地,绵寰八里,列为戏场,全面匏革之声,闻于十里歪,自是每年为常焉”。
《开元天宝遗事》中说:“韩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京城“灯轮高二十丈,衣以绵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明皇令人制作过高达一百五十尺的大灯楼,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坠,风吹金玉,铮铮作响。
宋代,花灯发展到了新的高峰,样式变化万千。《武林旧事》中说:“那是灯品至多,精妙绝伦”有同玻璃球一样的无骨灯,有灌水转机,百物齐动的机关灯,有刻镂金铂,饰以玳琩的鱿鱼灯,有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的珠子灯,有白玉制作嫦娥奔月.西施采莲.刘海戏蟾人物故事灯……
明清两代,花灯越出越奇,各种“扎制作行”极其兴旺,秋色赛会盛行,灯彩远销外洋。
新中国成立后,花灯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淄博花灯”“自贡花灯”“江淮花灯”交相争研,使华夏古老的花灯艺术更加绚丽多彩,展示出新时代的勃勃英姿。
淄博花灯,源于姜太公封齐,鲁中地区商周先民植桑养蚕者居多,周村是中国北方丝绸之乡,相传养蚕.织绢乃皇帝夫人嫘祖所教,人们称嫘祖“天后娘娘”。商之於凌城(今周村南古城村)是商代於陵侯国的都城,汉代为於陵县,隶属济南郡,建有天后娘娘庙,正月十六日是天后娘娘的生日,人们要在十六日日出前在泔河里刷养蚕的帘子等家什,不见红日刷的蚕帘子成活率高,因为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晚上有月亮,趁月色,也有的打着火把,后来发展到用纱罩在灯碗上,后来又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纱灯挂在河沿上照明(此河后改为淦河从凤凰山北,古城村西流入现在周村市区内)形成了十五日夜间至十六日拂晓泔河两岸灯火通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长的火龙。
有的富有家庭和善心人则把灯挂在大门口与人照明,也有的提灯到娘娘庙烧香,把灯挂在庙里,祈求大吉大利,连年有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成了上元节夜晚挂灯习俗。
姜太公则把纱灯各色绢灯用在军事上为“号灯”,夜间以灯号令三军,使周军大胜商纣。
建立周朝后,他又把阵亡的将领封为神圣,大搞祈福.祭祀活动。使齐国灯彩从民间走向军用、宫廷,庙堂、社火。此习俗一直延续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村正月十六日像初一那样,包饺子放鞭炮,祭祀神灵,称谓“过十六日。”
“淄博花灯”始于周齐,兴盛于清初,随着周村丝绸业和博山陶瓷琉璃业的兴起,周村、博山元宵挂灯也随之兴起。博山以料灯为主,木制框架、琉璃镶嵌,因为有对陶瓷、琉璃的绘画基础,所以花灯造型样式繁多,绘灯的内容也很丰富,加以琉璃珠的装饰和造型华贵、高雅,乃全国一绝。使博山料丝六扇屏、照壁、堂灯、料珠销遍全国及世界各地。
周村花灯以丝绸为主,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用五彩绸子遮天蔽日,下雨下雪不妨碍观灯。
二、飞禽走兽、鸟语花虫、瓜果梨桃、五谷杂粮、鱼鳖虾蟹、牛驴骡马都能做成灯。体现了一片丰收景象,显示出扎制艺术的高超。
三、盒子灯,直径六十,高三十公分的圆形盒子掉在空中,像现在的大蛋糕盒,下边点燃,发出火光和乒乓响声,从盒内掉出五颜六色的剪纸造型,例:牛郎织女、麻姑献寿、嫦娥奔月、十八相送、吉祥如意、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和天官赐福.人寿年丰等字,随燃烧,随往下降,连续半个多小时,可称全国一绝。
四、空中吊着动物活动灯,例:山羊抵角、鹬蚌相争、龟兔赛跑、蝴蝶飞舞、蜻蜓戏水都能自身活动和打斗。
五、墙上挂的戏剧人物活动灯,例:拾玉镯、小放牛、渔夫恨,在墙上的小戏楼里表演的人物有十几公分高,里面播放唱片,还有的孙猴子吹鼔铛,猪八戒吃西瓜,更引人发笑。
六、以当地丝绸扎制裱糊的宫灯、花灯都集彩绘、剪纸、书法于一体,内容广泛例:聊斋,风神演义、四大名著、民间故事、成语故事、二十四孝,山水、花卉等,制作精良、绘画细腻,剪纸巧妙,体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风采。
七、观灯与白天看芯子,晚上观耍龙灯、玩狮子、跑旱船和踩高跷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花灯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周村元宵观灯有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一九五零年建国第一个春节,以大街丝市街为主的全街挂灯,各乡镇.
街道搭台唱戏,文化馆在水胶场搭台汇演比赛,晚上龙灯旱船扮玩队伍上街,元宵期间整个周村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晚上扮玩队伍更显示了灯的异彩,队伍以火流星开路,铃子长鸣,锣鼓喧天后跟
双狮起舞、旱船紧随,秧歌队、腰鼓队、二龙戏珠不断在空中攀悬,云彩灯时起时落伴随着龙的起舞,盘龙滚动、戏珠、戏水,真似行云流水,后跟高跷队、竹马队,高跷脚底铜铃有节奏的响动,有的累了坐在房檐上休息,以示高度,引竹马的飞脚,劈叉、跟头接连不断。最后是小锣鼓和蹶芯子,在旗罗伞扇对对大红灯的辉映下,在街两边男女老幼人头攒动下,在花红柳绿的衣帽衬托下,鼓乐声喧、灯月交辉、火树银花、翻滚跳跃,欢乐的海洋直冲云天,是东方神韵,东方文化的无比魅力,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具体体现。
第二次高潮一九五六年,正月十五晚上从青岛开往济南的客车,在周村火车站有四节车
厢基本下空(笔者亲眼所见),周村大街早晨打扫卫生靴鞋捡了一筐。
第三次高潮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规模宏大,内容、造型都有所创新,以地面大型活动故事灯为主,精巧华丽,千姿百态,扮玩的队伍在宽阔的新建路上表演,华贵高雅.绚丽多彩.古老的芯子也抬上街,光彩夺目、人山人海,一摆数里。
九十年代的元宵节,淄博各区县都挂灯扮玩,规模宏大各有特点,都以大型故事机械灯为主,扮玩的队伍也多在白天举行。
一九九零年九月五日——十月五日“首届中国陶瓷琉璃艺术节”在淄博人民公园举办了“首届淄博金秋灯会”,它集历年元宵灯会之精华,容三十七座大型机械灯组和近千盏小型民族花灯与一园,统一规划、巧妙布局,与山、水、湖、树、路等园林相映成趣,成功的突出了“欢乐的淄博”这一主题。形、色、声、光、动的有机结合,灯组乐声飘逸、意境悠远,令人赏心悦目、乐而忘返,显示出传统艺术的极大魅力,据统计,灯会期间接待中外观众五十余万人。
第二届“金秋灯会”四十八座大型机械灯组和六百余盏小型民族花灯,紧紧围绕着齐国故事、聊斋故事这两大题材,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流金异彩灯满园,万紫千红闹金秋”的景象。灯组采用了陶瓷、琉璃、丝绸、塑料等众多原材料,更给人以特色鲜明、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博山陶瓷厂用两千多只碗、盘、匙、碟搭成的“孔雀开屏”精巧美艳,琉璃彩门“双麒麟拱日”晶莹剔透,临淄制作的“景公车马”“太公钓鱼”“高阳酒旗风”等灯组和淄川区、山东铝厂制作的七组“聊斋故事灯组,展示了淄博的古老文明,周村区的八十米灯棚,容二十余盏故事灯组于巨龙体内,可谓别出心裁,洋洋大观而于湖面的“彩瀑三挂”“珍珠神女”“哪吒闹海和”和“牛郎织女”等灯组,灯.水相映更是迷人。据统计本届灯会观众高达六十余万人次,门票收入八百万元以上,共接待来自日.美.意.德.英.法.苏.南韩及港澳台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同时举办“国际陶瓷艺术作品展评会”“淄博工业产品展销会”(灯会共举办四届,此文根据阎水村文写)
“淄博花灯历史悠久,鲜明的艺术风格,精湛的艺术造型,广泛的古今内容,浓郁的生活气息,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祥和。
自改革开放以来,灯火辉映.争奇斗艳的淄博花灯,不仅销往全国各地,已到俄罗斯.德国进行灯展,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了民族文化,展示了中国民间艺术,对增进友谊,淄博花灯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多年来从新闻报道.花灯专题,大大提升了淄博花灯的知名度。“淄博花灯”这一展示齐鲁风采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淄博民间文化艺术的芬芳,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必须转变发展机制,成立花灯行业协会,使花灯行业有引领机构,协调政府与花灯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花灯研究设计机构改革创新,提升艺术的科技含量,把白炽灯改为五颜六色LED的低碳节能灯,转换亮点为特点,才更有卖点。
转换发展观念.发展方式.综合实力.联合开发,建立“淄博花灯博物馆”与旅游相结合,与各地艺术节.文博会.文艺演出.庙会.民俗扮玩相结合,制造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更强,表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丰厚的民族精神及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激发进取.催人奋进.多元化与科技结合,更具魅力的花灯,把接到订单做灯,形成看样订货,把短线产品,拉动为长线产品,从小批量加工,做到承接大型灯会,从扩大国内市场到走出国门。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及有关政策的出台,给花灯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淄博花灯应在党和政府领导.关怀.支持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汇聚齐鲁文化精粹,以王者风范,屹立在世界东方,光照千秋。
李忠俊
周村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1、周村古商城。周村古商城也叫大街,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山东主干道济青高速设有周村出口、309国道绕城而过,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2、状元府。为金代三状元的故居。现存建筑有春秋阁、状元府等。三状元是指山西省陵川县武氏家族先后出现的三位状元,他们是金代的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叔侄三人,史称“武氏三状元”。
3、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成立于2011年,由淄博市政府直属,中国海外集团开发,定位为在山东省有重要影响力,在全国有重要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为淄博市第十区。
4、千禧农谷,千禧农谷位于淄博市周村区正阳路与309国道交叉口向东1公里路南,北邻福王红木博物馆,西邻周村最大的不锈钢市场及沙发市场,距4A景区周村古商城仅5公里。
5、李家疃,李家疃村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东南3公里处,与济南市的章丘市接壤。村庄地势平坦,309国道从村北穿过。十九世纪初叶,李家疃村有很多人到南方做绸缎、布匹生意,买卖兴隆,财源享通,所赚银两大多用于买土地、建房屋。
周村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其实周村真的没什么地方好玩。如果有时间可以到周村古商城走走。
周村古商城,位于山东周村,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镇,号称“天下第一村”。周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周村集散,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发展,周村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周村古商城坐落于周村城区西部,为古老的商业中心所在地,2001年被列为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周村古商业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古商业城南有山东讨袁护-司令部旧址及魁星阁庙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阁、汇龙桥,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1410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现状保留的基本为南段,全长400米。至清朝后期,章丘旧军孟氏“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经商,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为商埠后,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青岛、济南,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
门票:70元
景点位置: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周村大街296号
等级:AAAA
开放时间:8:00-17:00
淄博景点
淄博市旅游景点推荐:
1、周村古商城景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景区总占地面积60.5公顷,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组成,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5万余平方米。景区内古迹众多,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璧,为山东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建筑博物馆群”。
2、淄博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淄博市博山市孝妇河畔,博山城区西南部。它占地1702公顷,包括120多座山峰。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丰富,木本植物120种,草本植物600余种,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景区内的特色景观主要有:万石迷宫、一线天、枣树峪瀑布公园内主要景点有:鲁山植物园、万石迷宫、驼禅寺、香炉峰、锦鳞湖、云梯仙境、北坪水乡、枣树峪瀑布、卧龙山等,游览时间大约需要4个小时左右。
3、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是一处集古今陶琉、名家书画等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博物馆。博山区是著名的陶瓷名城、琉璃之乡,博山陶琉文化源远流长,陶瓷和琉璃分别有5000年和3000年以上的生产历史,而在国内既生产陶瓷又生产琉璃的,唯有博山。走进艺术中心,各个展馆内精美的艺术品令人大开眼界,而真实的工作场景以及制作体验,更加深了人们对陶瓷琉璃的了解,是不错的交流品鉴之地。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主体建筑包括人立琉璃艺术博物馆、博山艺术展览馆、博山陶瓷博物馆、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陶瓷大师名人堂、人立琉璃展销厅、流动大师工作室。
淄博周村有那些旅游景点
周村景点----李家疃(李家疃村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东南3公里处,与济南市的章丘市接壤。村庄地势平坦,309国道从村北穿过。十九世纪初叶,李家疃村有很多人到南方做绸缎、布匹生意,买卖兴隆,财源享通,所赚银两大多用于买土地、建房屋。当时最豪华的建筑是9座不同形式的庭院,建在村庄的中轴线上,南北贯通,九门相冲,房屋宽敞高大,造型美观。)传统商业街市的活博物馆周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从明朝中叶开始,这里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重镇。清康熙年间周村已拥有72条商业街,8大专业市场,富商巨贾云集,商号林立,清乾隆年间被御赐为“天下第一村”。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为商埠,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进入鼎盛时期,享有“旱码头”、“金周村”等美誉。如今,周村仍然保留着传统商业街市区约17公顷,有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市2000余米。这些传统商业街市至今仍在发挥商贸作用,仍较系统地沿袭着中国传统商业经营模式,并完好地保留着各种风格的古商业建筑,被专家誉为“传统商业街市的活博物馆”。大染坊浆染业在明末已是周村主要产业之一,至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周村已有浆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
大染坊位于银子市街90号,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其经营模式与电视剧《大染坊》类似,业务主要是将收购来的丝绸、坯布进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后批发出去。清光绪年间,资金达三万两白银,先后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开设分号。抗日战争中停业。
门票:10元/人票号展馆清道光年间,山西票号开始来周村购地设号,之后山东当地商人也陆续投资银钱业。1921年,周村规模较大的银号有108家,总资本达600万两白银,周村商业之繁荣,由此可见一斑。解放后,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票号退出历史舞台。
票号展馆位于银子市街131号,共设7个展厅,主要通过大量实物展示周村银钱业的兴起、发展、繁荣到衰败的全过程。
门票:10元/人魁星阁魁星阁古庙群坐落于周村古商城南首,是一座保留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寺庙建筑,也是周村现存最完整的寺庙古建筑之一。一九九七年被公布为淄博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由碧霞元君殿、魁星阁、观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组成,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主体建筑为魁星阁。魁星阁系三层高阁,耸立于涿河北岸,飞檐斗拱,灵气冲霄,巍峨壮观。檐下的望砖雕刻艺术,被古建专家们审定为省内**砖雕工艺品。
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法等国考察团多次来此考察。魁星阁古庙群是研究明清时期齐地商业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
门票:5元/人淄博艺术博物馆淄博艺术博物馆是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私立博物馆之一,内设陶瓷、玉器、石刻、书画、青铜五大展区,展品精美珍异,受到各级专家的赞誉。
藏品中不乏国宝级的文物,有罕见的一米多高的铜佛座像,佛祖盘膝而座,形态温爱慈祥;有鱼化龙插屏,上绘着八仙和腾龙,龙磷用金子精制而成,是清代皇室专用品;还有一件普通博物馆难以见到的金缕玉衣,以及价值不菲清代早期釉里红天球瓶;馆内还珍藏了启功等近代著名书画家的真迹。
这些宝贝生动的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开拓文明的艰难足迹和巨大贡献;辅助陈列室,主要举办一些各类书画、摄影、工艺品的专题性展览。
门票:10元/人
周村旱码头景区 2006年4月18日由中央电视台独家买断,并投资1700万元选址周村拍摄的电视剧《旱码头》悄悄开机,此剧在周村旱码头景区拍摄历时4个月,其中大部分场景在根据剧情要求修建的杨家大院拍摄完成,此剧是继《大染坊》之后又一部反映周村历史、地方文化的电视连续剧,是作者陈杰先生最后一部呕心沥血巨制,该剧的故事背景基本在周村,“周村”二字自始至终贯穿全剧。主人公杨瑞清虽是举人出身,但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封建皇权深恶痛绝,他积极与外国商人接触,给那个时代的周村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经商理念。在他的运作下,周村有了现代化的丝织设备,有了电灯,甚至先于北京有了电影放映。周村的近代史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的缩影。状元府
状元府位于丝市街北侧的状元街,它的主人是周村历史上惟一的状元王应统。王应统(1663-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长山县,清朝康熙二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曾祖父王重明曾任山西沁周同知;其父王廷扬康熙二十三年中武举,但不喜欢入朝为官,一生隐居于市。王应统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参加乡试中武举;翌年,赴京试中进士;应殿试一举夺魁,被钦点为状元。那年他25岁。
这座状元府分前后两院,两个院落中间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人称状元楼。《长山县志》中这样记述王应统:“自服官以迄家居,囊无长物,唯有两袖清风,图书数卷而已”。可知,王应统是个清廉的官员,所以建造的状元府以简朴大方为其特点。
门票:25元/人千佛寺千佛寺位于大街古商城北首,是周村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宗教古建筑群。千佛阁庙群原占地面积17560平方米,有寺庙、楼阁、宫殿27座,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各一所,戏台两处,五、六十年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现一期工程修复主要庙宇6座。
周村的商业经济发展起源于寺庙经济,唐宋时期周村就以宗教建筑和商业文化而远近闻名。周村的寺庙经济最初就形成于千佛阁庙群四周。据七十年代出土的《肃仪殿序》碑文中记载明教寺“始创于唐,重修于元”。原明教寺就位于山门东侧这个位置。明教又称为摩尼教,是古代波斯人摩尼于公元三世纪创立的一种世界性宗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曾被列为四大宗教之一。后来由于政治原因被禁锢了,但由于摩尼教教义反映了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愿和理想,因而在民间流传很广。如方腊起义、唐赛儿起义、白莲教起义等,都是以摩尼教教义作为宣传发动群众的理论。世界上现存的摩尼教遗址不多,只有中国的新疆、福建和山东三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重视的研究项目之一。可惜庙宇已被毁坏。因为每年定期的庙会和五天一次的集日,寺庙周围大街一带逐渐形成固定市场,这里是原“周村集”最繁华的地段。由于周村的商人来自世界各地,宗教信仰丰富,因此周村几处规模较大的庙群都具有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的特点,千佛阁庙群也不例外。1984年被公布为淄博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古庙群始建于唐朝,后历代不断扩建,清中期以后曾多次修葺。现内有千佛阁、关帝祠、三义殿、罗汉堂、弥勒殿、观音殿等6座大殿组成。千佛阁是庙群内的主体建筑,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2层10间,坐北朝南,石基砖身,双椽飞檐,屋面铺金黄色琉璃瓦,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阁内墙壁上的无数神龛中,塑有一座座形态各异的佛像,因数目众多,故称“千佛阁”。1947年2月,陈毅司令员曾住在千佛阁内,为周村历史留下了难忘的一页。千佛寺古庙群的保护与开发,对研究中国的古商业文化、宗教文化及鲁中、鲁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门票:10元/人萌山风景旅游区萌山风景旅游区位于丝绸之乡周村以南9公里处,距省会济南不到75公里,占地面积150公顷。这里山缓水阔,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一处交通方便、气候怡人的旅游度假胜地,区内湖光山色,交映成趣,别具风格,湖水面积为5.3平方公里的萌山湖,水面开阔,碧波荡漾。岸上萌山山峦起伏,古迹犹存,萌山寺、石佛寺、无极庙等名胜历史悠久并具有许多民间传说,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萌山庙会,香客众多,游人汇聚,使萌山享有盛名,被称为山东四大名山之一。基本上就是这些了哈哈哈,建议你还是找个导游吧。。。那样子比较省事。
周村的旅游景点
周村区地势南高北低。孝妇河、范阳河、淦河、米沟河、水浊河流贯境内。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3.1℃,年均降水量646.3毫米。矿藏有铝矾土、焦宝石、石英、耐火材料等。是山东省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胶济铁路,309、308国道过境。主要旅游景点有周村古商城、蒲松龄书馆等。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周村的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福王红木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福王红木博物馆于2009年7月奠基,10月开工建设,占地11.75亩,投资1.06亿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是山东省内红木专业卖场面积最大、档次最高的大型家具商场,于2011年9月23日正式营业。
负一楼为红木家具平价特卖场。一楼从红木家具文化开始至红木家具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演示红木家具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使消费者能领悟红木文化的博大精深,经受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主要展示珍品级红木家具,以黄花梨、紫檀材质为主,精心打造珍品级展厅。二楼全部经营红酸枝材质为主的高档红木家具,做大做足中坚市场,并以此为本项目的经营重点,力争做到此市场份额山东第一。三楼主要经营缅花材质为主的红木家具,充分开发引导市场初级消费群体,延续市场向中高端产品的'转化。四楼以红木专卖店模式和工艺品,自主研发专利产品“观祉”新中式简雅红木家具为主,从而取得鲁中和其他地区红木家具市场份额。五楼建成福王艺术馆,以经营高级工艺品和艺术品为主,为企业转向文化产业之路建立基础平台。六楼做家居体验馆,让顾客感受实际的家居效果。福王红木博物馆发展以休闲购物和文化研究为主的红木会馆文化,旨在高端消费群体、各类社会名人和文化名人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他们来挖掘发展和传播红木文化,带动福王红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福王红木博物馆建成运营将成为山东省内品种最多、功能最全、销售收入最大的红木博物馆,从而大幅度提升周村家具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李家疃村
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东南3公里处,与济南市的章丘市接壤。村庄地势平坦,309国道从村北穿过。十九世纪初叶,李家疃村有很多人到南方做绸缎、布匹生意,买卖兴隆,财源享通,所赚银两大多用于买土地、建房屋。当时最豪华的建筑是9座不同形式的庭院,建在村庄的中轴线上,南北贯通,九门相冲,房屋宽敞高大,造型美观。
建筑所用木料考究,房顶用精致瓦和兽形瓦装饰。其中还建造了5座两层楼房(现存3座),挺拔高耸,巍峨壮观。此外,还有民用建筑土制青板瓦房约200多间。村南村北各建造花园一处,南花园名“南寺”,北花园名“怀隐园”。花园布局合理,别具匠心。园内有假山池沼、奇花异石,所用材料大多由江南购运。村庄初兴之时,可谓财源茂盛,人寿年丰,村域广阔,闻名千里。
清朝末期,为抵御土匪骚扰,当时以王姓为主的各大户,动员村民筹资建筑围墙,邻里相助,群策群力,终于在1859年筑围成功。围墙建筑雄伟,培育6米。宽4米,全长2452.7米,系用灰土夯实而成,用土5万余方。围墙上面可以行车走人,坦著如砥.围墙设有四门,北为白云门,南为青阳门,西为迎风门,东为豹文门。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围墙先后坍塌,现有些地段尚存残垣。村里还建有两座节孝牌坊,一南一北,系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所建。
两坊建筑全用湖青石,每块重约数吨、长约七八米,挺拔高大,造型美观。在两坊建筑中,最雄伟的为南节孝坊。坊宽约5—6米。高约7—8米,坊顶青石檐下正中剩有皇帝“圣旨”二字,其下分两行刻有“节孝维风王夙纶妻于氏节孝坊”字样。坊门前后两侧各装有一对青石雕刻的伏卧狮子,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李家疃在历史上出现了诸多仁人志士。明朝时,王推化之子曾任浙江道检查御史,曹家和曾做过永干府正堂。
清朝时,王选化之子王我庸曾任长沙府阳宜知县:王荩臣祖籍李家疃,后随父迁居河南,曾任淄川县令王悦凝武艺超群,考取武亚元:王悦衡德高望重,在义和团运动中任过淄川一带义和团首领。在近代,王焕奎是淄博五音戏创始人之一,与邓洪山齐名。李家疃古建筑群,现保留房屋约200余间,占地60余亩。有一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另一部分还保留原样。
一、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在哪里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地址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米山路30号,该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二、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介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2006年升格为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2014年更名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学校设有纺织服装工程系、轻化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工商管理系和商务贸易系7个系,与企业一体化办学共建“世博动漫学院”、“嘉环.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和“腾讯云互联网学院”4个二级学院,设有纺织品设计、染整技术、艺术设计、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33个高职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7800余人。
学校坚持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体制机制创新、一流专业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连续16年获得山东省文明单位称号,是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山东最具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山东最具行业影响力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不断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重要作用,先后与307家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共建课程、教材、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科研基地等290余个,通过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开设“订单班”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目前,与企业合作共建二级学院4个,合作共建专业15个,占专业总数的50%。世博动漫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嘉环.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案例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先进案例一等奖。
专业建设
紧密对接淄博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组建了由信息通信、互联网商贸、创意设计和智能制造等专业群为重点的七大专业群,围绕企业岗位群,以骨干专业为引领,实现各专业群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3门、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山东省特色成人课程1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课程4个。
教育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国家和全省各级各类大赛上获得一等奖160项、二等奖376项、三等奖393项;主持完成省级各类教研课题40余项;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教改立项项目15项,主持开发山东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5项;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0项;2018年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50余门,主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4项,主编教材50余本,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学习生活环境
建设有“智慧校园”,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全覆盖,校园内网络WIFI全覆盖,教室及宿舍空调全覆盖;校内设有驾培中心,大学学习期间,可轻松考取驾照。
牵头成立淄博市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现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场、公司)112个,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126个。学生在校就能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制作,为企业提供设计、打样、研发、检测等技术支持与服务,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零过渡。
校地融合的创业环境
学校是“山东省创新创业学院”、“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2018年荣获“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称号。
学校内建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费提供创业场所,专业教师指导,并与淄博市创业大学联合进行SYB创业培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实现创业梦想。
高薪就业、体面工作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高薪就业、体面工作”为目标,建立了科学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完善的数字化就业信息平台,对毕业生就业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和全方位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准确,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的校企全面合作。学生岗位稳定率、起薪、专业匹配度、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