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工业提升门制作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济宁工业提升门制作,以及钢质防火门有哪些种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钢质防火门有哪些种类
钢质防火门为用钢质材料制作门框、门扇骨架和门扇面板,门扇内若填充材料,则填充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隔热材料,并配以防火五金配件所组成的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门。防止有消防要求的井下或建筑火灾蔓延和控制风流的安全设施,通常分为钢质和木质防火门。
甲1级防火门,耐火极限大于1.5小时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大于1.0小时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大于0.5小时防火门其实有很多种类的,比如按材料分,有木制防火门、玻璃防火门、钢制防火门等;按使用功能分:有门禁防火门、进户防火门、室内防火门、防爆防火门、快锁防火门,遇火灾快开防火门、多功能防火门等、有电子防火门等;按闭门器安装位置分:外置防火门和内置防火门。
钢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为用钢质材料制作门框、门扇骨架和门扇面板,门扇内若填充材料,则填充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隔热材料,并配以防火五金配件所组成的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门。防火门其实有很多种类的,比如按材料分,有木制防火门、钢制防火门等;遇火灾快开防火门、多功能防火门等;按技术分:有电子防火门等;按闭门器安装位置分:外置防火门和内置防火门。分类:防止有消防要求的井下或建筑火灾蔓延和控制风流的安全设施,通常分为钢质和木质防火门。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1.5小时。
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1.0小时。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0.5小时。
工业平开门生产厂家推荐及技术参数
在工业生产现场的库房以及生产车间通常用工业平开门来隔离外界与车间内部,工业平开门通常以不锈钢为原材料,根据现场的环境以及库房存储的物质类型定制特制的的工业平开门,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家优质的工业平开门生产厂家以及工业平开门的一些技术参数供大家参考。一、山东宁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厂家简介:山东宁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各类门的厂家,该公司积极探索新工艺,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与多家知名的五金设备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主营产品:配变电室门、平移门、平开门、隔声门、工业保温大门、工业提升门、密封门、防火门推荐产品:工业平移门安全等级:A级摆锤冲击量:5(kJ/㎡)价格:¥560.00地址:山东济宁邹城市岚济路3309号二、上海润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家简介:上海润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套装门的生产企业,公司中有多名技术人员,产品质量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该公司拥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
主营产品:钢质防火门、木质防火门、大玻璃防火门、防火窗、钢质门、防火隔音门、防爆门、配电房门、自由门推荐产品:钢质平开门安全等级:A级摆锤冲击量:4.5(kJ/㎡)价格:¥800.00地址:上海奉贤区青村镇人民路48号8幢124室三、杭州富阳市滨海门业有限公司厂家简介:杭州富阳市滨海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设计研发、自主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门业生产企业,该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先进的厂房,产品质量非常的好,多年来一直都深受客户的认可。主营产品:伸缩门、卷帘门、连接门、车库门、工业门、道闸、防火门、平移门推荐产品:工业平开门安全等级:A级摆锤冲击量:5(kJ/㎡)价格:¥348.00地址:浙江杭州富阳区东洲街道民联村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几家比较不错的工业平开门生产厂家,工业平开门通常比较大,我们在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中间隔离的运输方法防止门面被磕坏影响产品的美观。
防火平开门分类都有哪些
不能。防火门的种类繁多有琉璃防火门,不锈钢防火门,普通钢质防火门,但是安装方法上基本是大同小异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而定,有一些常见安装参数必须一定注意。
一、防火门的安装应按照所采用的防火门种类,采取相适应的安装方法。
二、防火门的门框可以采用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也可以在砌筑墙体时在洞口处预埋铁件,安装时与门框连接件焊牢。三、门框与墙体不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每边均不应少于3个锚固点,且应牢固连。四、安装防火门时,应先找直、吊正,尺寸量合适后将其临时固定,并进行校正、调整,无误后方可以进行连接锚固。五、要求推拉门安装后推拉灵活;平开门开启方便,关闭严密牢固。
六、防火门上必须安装闭门器,对开门要安装顺序器。七、防火门上的拉手、防火锁等五金配件,必须齐全;八、要求与地平面的间隙应不大于5mm。
济宁竹竿巷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老运河南岸。总长约2华里,沿街西侧的店铺,大都是2层-3层5开间抬梁硬山式楼房,前出抱厦,明柱承托。包括竹竿巷、纸坊街、汉石桥街、纸店街以及清平巷、打绳巷、永丰巷和大闸口河南街这一大片临河街区。实际上他是由首尾相连的五条街巷构成。从东大寺向西依次是纸坊街、南汉石桥街、纸店街。从东大寺向南,依次是竹竿巷、小闸翁城。
竹竿巷的出现,是伴随着元代开凿运河应运而生的,自元代京杭大运河改道济宁后逐渐发展起来,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济宁著名手工业作坊区。前店后厂,下店上居的建筑格局,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是目前反映明清时期济宁商业概貌的典型街区,直接反映了济宁运河文化的特色,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1985年,被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竹竿巷北端的东大寺,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竿巷的五条街,西起吉市口(今任城路),东至顺河清真寺,转折向南,止于小闸口桥,恰似“曲尺”型。从布局上看这些房屋是顺河而建,街道也是顺河弯曲。河与街巷之间,有诸多与之垂直的小巷,如清宁巷、永丰巷、打绳巷、清平巷等等,全部通到运河岸边的码头。当地老百姓叫老龙戏水,东大寺为龙头,龙头扎进大运河,形成青龙戏水,弯曲悠长的竹竿巷为龙身,左右各小巷清宁巷、永丰巷、打绳巷等位龙爪,据说巷深处原有水井,不为取水,而是为“水钉”钉牢这条巨龙。如果把东大寺看作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东大寺向西、向南两条蜿蜒街道就像两条龙体,与东大寺形成二龙戏珠。
济宁是山东最大的竹器市场,而济宁竹器作坊多集中在竹竿巷,清末已有37家,民国增至60家,抗战前增至130多家,一直到今天竹竿巷仍然是济宁市竹器行业的大本营。
经营竹业的客商专门去南方采购毛竹,把十几米长二三十公分粗的毛竹扎成竹筏,上面再堆放些细小的黄竹和斑竹用于做笔杆和烟袋杆。也有的是绑在漕运皇船的两边捎至济宁的。当时,大批的漕运船队两边都绑上很多竹竿,好处是船过闸时不使船闸相撞,即使相碰有竹竿相隔也可以缓解冲击力,相对安全。在运输中遇到风浪,大批竹竿也可增加船的浮力,从而减少沉船的危险。这些毛竹,运至济宁后廉价销售,这样,大批的毛竹在运河南岸堆积如山,多的年份数量可达百万斤以上,渐渐便形成了竹业一条街,从而出现了竹竿巷。后来随着竹业的发展和繁荣,竹业店铺也从竹竿巷向临近的纸坊街,汉石桥和纸店街延伸,形成了大概念上的竹竿巷。因竹竿巷巷道两旁多为两层楼阁式的铺面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其前店后坊的建制,既有江南水乡灵巧清秀的风格又有北方稳固厚重的感觉,因而又被人们誉为“江北小苏州”。
竹竿巷的房屋建筑独具风韵,二层楼阁,下面为全敞开式的活动门板,铺面亮堂,方砖乌瓦,青石板铺地,行走其间,清新阴凉。楼房顺河而建,参差进退,蜿蜒错落,形成了门前交易,院后乘船的独特风貌。楼与楼之间又相互搭连,高低错落,跌宕起伏,阁楼下面做门面,上面多为学徒、伙计的歇息住宿之所。竹竿巷的楼房,在构造上经过了南方工匠百多年的数次改进和北方泥瓦匠的不断翻新,便兼具南北风格了。素有“济州之花”的竹篮,更招惹各地客商的青睐。竹器制品,书画古董,茶房酒馆,歌楼妓院,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这两句诗,就贴切的描绘出了当时的繁荣局面。
济宁竹竿巷的竹业靠运河的开掘而兴,竹编技术也得益于江南竹编艺人的传授。随着运河的开通,江南的竹编艺人能工巧匠也顺运河来到济宁,他们靠河就近开店设铺,开馆收徒,传授技术。用锯、竹刀、手钻为主要工具,根据品类和用途将竹子制作成粗、细、精等各种档次的竹篾,再编织成新颖、精美、轻巧、实用的竹制品。
竹竿巷的竹业按品类用料分为若干专业,他们把从事不同的专业称为“行”。比如,专门从事绑扎扫帚、拧鞭挑子、做筢子等一类竹制品生产的称为条子行,做工较粗,选料后不用深加工;专门做婚嫁大轿的称为轿行,多选用大料,做工有粗有细;从事编扎鸟笼的称为笼子行,在选料的基础上基本全是细活,一只鸟笼要经过摸竿、划竿、在起、拉条等近十道工序才能做出编笼的篾子。要编扎好一只鸟笼,从头到尾要用近百道工序。这些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1)鞭条与竹竿类:赶牲畜用的鞭尖、三股条、四股条、船蒿、账杆、竹扁担、竹扫帚、竹筒、竹耙子、家用小竹竿、竹梯、竹筷、竹茶盘、风筝线拐子等。
(2)编织竹器类:大小各式筐、篮、筛、鸡罩、粉罩、豆滤子、打油圈、粉釺子、捕鱼宿笼等。
(3)鸟虫笼子类:各式大小方笼和园笼,专用的百灵笼、画眉笼、点颜笼、鹦鹉笼,各式捕鸟用的打笼与拉笼,乃至最小型的蝈蝈笼。产品工艺精巧,玲珑剔透,美观大方。
(4)轿床家具类:大小各式竹床、竹椅、竹凳、花轿、喜庆用的仪仗(伞、扇、花棍、裙灯等)轿、床、椅等产品较木质的轻便,适合山区使用。
从竹编品的档次上分,粗编的竹制品多是简易的,根据不同用途,大到竹筐、竹篓,冬季御风防寒的竹门、风门、竹床,小到拍打苍蝇的蝇拍等;较细的则是竹筷、竹筛、竹席等,旧时,从坝口粮行到普通农家,哪一家没有竹竿巷编织的竹筛子;较精致的竹制品则是竹箱、竹篮等,仅竹篮一类,就有很多花色品种,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长有扁。
要制作一只传统工艺品的竹篮,从破篾到拉、浸、染、编等,经过多道讲究的工序。上面编织出“吉祥如意”、“富贵有余”等字样,再编织上不同的花卉、鸟虫图案加以衬托。篮底也有讲究,多为圆底承托着鼓腔,新月形的篮提手下配有漂亮的篮盖,篮盖色彩鲜艳。这样的一只设计新奇,构图新颖,变幻奇妙的竹篮,简直是一件百看不厌的精美艺术品,既具有欣赏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济州之花”的美称实是当之无愧。不过现在怀有这种高超技术的竹编艺人已经不多了,手艺面临失传,如不尽快挖掘,后人就难以欣赏到这种竹编艺术品了。
济宁在历史上是鲁西南的重镇,水陆交通方便,这给竹制品的销售带来广阔的市场。竹竿巷的竹制品辐射至方圆二三百里的广大农村。临近济宁的农民进城大多顺便到竹竿巷捎回自家所需的竹器,也有远方慕名而来的客商将竹竿巷的竹器贩往曹(州)沂(州),或是顺水路随漕运船队销往京(北京)津(天津)沿途。
至解放前,济宁的竹业发展到极盛时期,此时的竹竿巷,除了五户较大的竹货行外,还形成了“祥太”、“顺兴”、“太茂”等一百多家有名的店号和竹器作坊。但是,在兵匪横生的战争年代,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再加上运输困难,原材料匮乏,销路受阻,竹竿巷的竹业生产一时萧条,不少店铺作坊歇业停产,名胜一时的竹竿巷,无可避免的陷入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萧条局面。
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一些较大的店铺开始用机动驳船拖来大批毛竹。兖济铁路修复后,江南的毛竹沿津浦线转兖州来到济宁,至此,沉寂了多时的竹竿巷又渐渐“苏醒”过来。随着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事竹业生产的匠人开始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4年,组织起红光、黎明等生产组,1956年,在小集体互助组(生产组)的基础上,个体经营竹业的店铺作坊联合起来,建立了红光、黎明、建新等竹器生产合作社。为便于管理,建新、红光、黎明竹器合作社先后改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竹器合作社。1958年,第一竹器社改名为建新竹藤厂,有工人三百余人,重竹竿巷迁移至越河南街。
漕运的畅通带来济宁货畅其流、商贾云集的景象,河上漕船、鲜船、快船、马船、供船、巡船、盐巡船和民间商货船穿梭往来,漕船的锣鼓声,卫丁的叫嚷,纤夫的号子此起彼伏,日夜不息。北方的皮毛、药材,南方的丝、竹、茶叶、陶瓷沿运而至,鲁冀豫皖上百县盛产的粮、棉、油装船外运,南北商人汇聚于此。济宁城内先后有九个省的商户建立了七处会馆,均布局在竹竿巷周围,呈现出“通渠要道、运河两岸、店铺林立”的繁荣景象。航运的畅通,贸易的繁荣,手工业的发达,加之水司衙门林立,朝廷命官纷至沓来,金钗玉坠招摇过市,强力刺激着竹竿巷建设规模的扩大和风格的形成,一度使竹竿巷在济宁这座古老城市里名声大噪,令人流连忘返,成为济宁城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济宁是孔孟之乡,文化圣地,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给这座城市都增加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拥有700多年历史的竹竿巷更为我们济宁的发展提升了浓厚的运河文化气息,竹竿巷是一处历史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见证了运河的兴衰,见证了济宁的发展。
1、饲料行业当前发展情况
饲料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作为连接种植业与养殖业的饲料行业,其发展对促进粮食高效转化增值、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畜牧水产养殖起到良好的基础支撑和保证作用,饲料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饲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方式的改变及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们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拉动畜禽产品需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使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例得到提高。生产饲料的企业自身在质量、成本、营销等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提升,推动了饲料市场销量迅速增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饲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2005—2011年以来,我国的饲料工业年产量分别为
10,727万吨、11,049万吨、12,319万吨、13,083万吨、14,182万吨、16,202万吨和16,900万吨,同期增长
3.00%、11.50%、6.00%、8.40%、14.24%和4.31%。近七年的饲料工业年产值分别为2,742亿元、2,908亿元、
3,011亿元、3,812亿元、4,266亿元、5,410亿元和7,276亿元,同期增长6.05%、3.54%、26.60%、11.91%、
26.82%和34.5%;总体上看,我国的饲料工业在年产值和年产量上都实现了平稳增长。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饲料行业近三年总体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但实际发展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饲料行业发展水平、盈利能力等也有较大程度的波动。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饲料生产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上半年全国饲料产量连续两季出现下滑,但在国家一系列遏制生产下滑政策的作用下,畜牧业生产形势逐步转好,饲料生产自第三季度开始恢复性增长。
2010年受养殖业回暖以及规模养殖比例上升影响,我国饲料行业实现了持续增长,但受畜产品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饲料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同时饲料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整合程度进一步加快。
2011年以来,虽然养殖业盈利处于较高水平,但因猪病高发、频发,导致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在此背景下2011年上半年国内饲料需求有所下降,但随着猪价持续高企,养殖户补栏意愿有所提高,饲料行业需求有所增长。截至2011年,我国饲料行业总产量达到1.69亿吨,同比增长4%。
2、饲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从国际角度看,世界饲料业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距今已发展了近60年时间,在产业集中度、生产工艺、质量监控、认证制度等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据网上资料统计,目前全球饲料产量的分布大都集中在产量排名最前的饲料生产国内,不到3,800家的饲料加工企业承担了全球80%以上的饲料产量,且以上企业中平均单厂饲料产量为25-100万吨。北美、西欧和其他一些成熟市场普遍强调减少饲料加工厂数量、提高单厂产量的生产理念,这些国家的饲料加工企业会通过建立大型、专业饲料加工厂或饲料生产线的方式,强化原料的集中采购、产品的规范制作和保证食品安全,从而实现饲料生产的规模经济。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饲料高产国家更强调饲料行业的产业化过程,如建立自身的饲料科研机构并由专业的营养学博士负责对新饲料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饲料生产机械化和养殖规模化程度,及饲料生产厂与养殖企业的产业链整合等。
就我国而言,我国饲料业伴随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而崛起的新型产业,饲料工业在促进养殖业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我国饲料和养殖业得到了国家在税收、财政上的多项优惠政策,近年来饲料企业数、饲料年产量和年产值也呈现增长态势。但因行业成熟度较低,还存在着诸如集约化程度低、竞争恶质化、科技产业化水平低、规模效应不显著等问题。结合国际发达国家饲料行业的发展变化,我国农牧行业由单一业务向集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大型综合农牧企业集团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饲料企业通过生产规模的加速扩大,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由此带动饲料工业经济一体化,农牧行业产业链整合等。
3、饲料行业政策
2006年八月农业部印发了《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协调发展,确保饲料产品供求平衡和质量安全;实现饲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对饲料工业的贡献率,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生产与经营的法律体系,保障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将饲料大国转变为饲料强国。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1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规定,饲料生产企业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
4、饲料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饲料行业门槛较低,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饲料生产企业上万家,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利润水平已经降到3%左右。众多的小企业不堪重负停产倒闭,而大企业则利用行业洗牌机遇及其规模优势,通过兼并和新建扩大产能产量,我国饲料行业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从饲料企业数量来看,逐年呈下降趋势:2007年我国饲料企业为15,376家,比2006年减少125家,同比下降
0.8%;2008年全国饲料企业为1.36万家,较2007年减少约两千家;2009年,饲料企业约为12,291家,较2008年减少约1,309
家,同比下降9.6%;2010年,饲料企业10,843家,同比减少1,448家,下降幅度为11.8%,其中,全国前50家大型饲料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从区域发展来看,区域性稳步发展和重点省份集中发展效应特点更加明显,产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部分省份:2010年,东部地区饲料总产量为9,566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59.0%;中部地区饲料总产量3,461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2.5%;西部地区饲料总产量为2,994
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18.5%;和2009年相比,东部地区增长9.2%,中部地区增长9.6%,西部地区增长9.8%。2010年突破千万吨的省份由2009年的4省增加到5省,分别为:广东、山东、河南、辽宁、河北,以上5省总产量为7,06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3.6%。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原料、人工、管理、运输等综合生产成本全面上涨,饲料企业承担高成本压力,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下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加剧,饲料行业兼并整合的进程将逐步加快,整合后的行业利润率将逐步上升。
目前行业内存在的大量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的小企业将逐渐丧失竞争能力,最终被市场淘汰。行业扩张步伐,并购、重组、产业链延伸势头迅猛,将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大型饲料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将有助于我国饲料行业资源整合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我国饲料行业今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饲料行业高利润、高增长时期结束,已经进入新的整合关键时期,整合提升、优胜劣汰的速度加快。饲料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后,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扩大优势,增加自身实力,也使企业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有利于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5、华西希望集团的优势及行业地位
一是政策优势。作为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自2003年起连续颁发了7个中央一号文件,将三农问题列为国家发展重中之重。2008年1月30日,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表明了中央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坚定、持久的决心。围绕深入实施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如《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见》、《农业部关于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十大措施》、《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据统计2000—2009年上半年农业部累计安排西部地区农业投资381
亿元。公司在15年的经营发展中,始终坚持以饲料行业为主导产业,将西部地区作为其饲料生产、牲畜养殖和销售的重点区域,致力于不断提升自身饲料的产能、质量和销量,公司部分从事农牧业养殖、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下属子公司更是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按15%所得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二是品牌优势。公司具备的品牌优势体现在希望集团的品牌优势和自身品牌优势两方面。首先,公司董事长陈育新及其3兄弟在育新良种场的成功基础上创建成立了独具特色的“希望”品牌并在1992年投资创建了希望集团。经过20余年的摸索和发展,“希望”品牌在养殖行业可谓家喻户晓,希望集团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臶。1995年后,刘氏四兄弟明晰产权进行资产重组,分别成立了大陆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华西希望集团和新希望集团,其中华西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和新希望集团均以饲料生产为主营业务,三家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在业内也沿用了原有的“希望”品牌美誉,被统称为“希望饲料”。“希望饲料”实现了从饲料原料种植业—饲料规模化生产销售—养殖业—食品规模化深加工的大农业产业化链条,饲料地位全国前三。其次,从华西希望自身来看,公司董事长陈育新在饲料行业的地位决定了公司品牌的强大竞争力,作为希望集团核心饲料技术的研发和拥有者,陈育新将自身对饲料、农业的认知和研发成果充分贯穿和运用到华西希望的管理生产中目前经过华西希望饲料行业的高速发展,旗下的37家饲料生产厂商和
“希望”、“万千”、“健珠”、“普华”、“生博”多个饲料品牌在全国,尤其是西南地区享有美誉,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逐年增强。
三是技术优势。公司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公司目前下属的饲料生产企业采用了国内大型、成套设备加工企业的设备进行生产和安装,如正昌、牧羊等国内知名设备品牌,部分核心设备采用进口设备,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硬件保障。软件方面,公司在主营猪用饲料方面具备丰富的自主研发技术,严格的质量基础管理及过硬的质量管理人员。公司
“万千系”、“特驱系”均成立了专门负责研发生产饲料核心产品预混料的企业,其中“万千系”的预混料生产机构农研所拥有多名饲料领域专业人才,在近年来与省内外多家农业高校洽谈合作,紧跟国际国内最先进的营养配方和加工工艺,提高饲料生产的附加值和盈利空间。
四是产品优势。目前普通猪的生长周期为4个月,分为乳猪、仔猪、中猪和大猪4个阶段,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可能存在疾病和生长困难,故喂养的饲料产品有所区别。公司从母猪营养、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入手,开发研制出一系列高端饲料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猪体水肿病多、初生弱小等问题,缩短仔猪饲料喂养时间10—15天,降低仔猪饲养成本20元/头,从而使饲料产品的适口性好、性价比高、料肉比低,在同业饲料产品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
五是销售网络优势。相比于西南地区其他饲料生产企业设定的150公里销售半径,公司缩短至70
—80公里,核心区市场半径缩短至50公里,并建立起总经销、分销、直销和零售销售相结合的多种销售模式,对远距离县级城镇、中心区市场、核心区市场采取差异化销售的销售网络。目前公司下属的37家饲料生产厂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渝的规模养殖场数量多的乡镇,通过铺开销售市场、在核心区域密集建厂,公司形成核心区域内生产的规模效应,有效降低销售运输费用,利于销售团队集中开发和突破市场竞争空白区域,把公司饲料品牌植根于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中,形成对饲料的惯性需求。此外,公司目前下游客户中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场的占比为3:7,产品销售渠道较为稳定。接下来公司拟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养殖户的销售力度,提高销售总额,稳定销售渠道。
目前,公司位列全国饲料行业第一梯队,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正大集团。虽然同类饲料产品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但由于饲料品种繁多,加之区域市场需求不同等特点,以上4家公司相互市场抢占和恶性竞争的局面并不明显。
从饲料定位上看,新希望集团的饲料产业以猪配合料为主要产品,且近年业务开拓重点逐步向国外转移,现已在孟加拉、菲律宾等国投资建厂并正式投产,2010年国外市场销售收入占该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0.34%;通威集团以水产饲料生产为主,2010年水产饲料销量占饲料销售总量的51.39%,猪用饲料销售量占比为18.5%。该公司分别以长三角、珠三角、两湖等地作为新一轮加速发展、扩张的重点区域;正大集团涉及农牧食品、商业零售、工业、药业、房地产、传媒、金融业等,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饲料产品主要以猪、鸡、鱼、牛、羊系列居多;而发行人饲料产品主要为猪用饲料、鱼用饲料和禽用饲料三类,其中以猪用饲料为主,鱼用饲料、禽用饲料为辅。公司从事饲料行业十余年,始终以西南地区作为业务发展重点区域。2010年公司饲料总产量为87.07万吨,2011年公司全年饲料总产量111.45万吨。公司生产的“万千”、“希望”、“健珠”、“普华”等饲料品牌在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