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大型工业提升门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洪江大型工业提升门,以及洪江古商城洪江古商城属于哪个镇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1、洪江古商城景点介绍2、怀化洪江古商城怎么样3、洪江古商城的历史悠久4、洪江古商城:明清商业盛景的活化石5、古代商贸重镇洪江古商城洪江古商城景点介绍
洪江古商城景点有厘金局、绍兴班、荷风院、汛把总署、忠义镖局等。
1、厘金局
厘金局又叫“厘捐”,或“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厘金局始建于咸丰五年,系一栋单进三开间木质穿斗式建筑。
2、绍兴班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是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专供豪商巨贾、达官贵人声色娱乐,其间**多为高级艺妓,才貌俱佳,尤以“琴、棋、诗、画”四大名妓闻名遐迩。
3、荷风院
荷风院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内有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绍兴班的演出。现主要为中国青楼历史文化展室,每天都有古代文艺表演。
4、汛把总署
汛把总署始建于清雍正六年,是我国清政权的基层军事组织,属绿营军制,是清军的正规部队。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亦担任维护当地治安,地方政府差役的职责。
5、忠义镖局
忠义镖局是古商城至关重要的景点之一。当时洪江商人运输货物途径,除乘船走沅水、巫水外,还有许多货物靠人力挑运。
怀化洪江古商城怎么样
洪江古商城,国家4A级景区,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依沅、巫两水而建,成形于元末明初,至今仍遗存2000余处古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依稀可见其古代商贸重镇的大气。古城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明清江南营造法式,又兼具显著的沅湘特色。
洪江自古即是西南大驿站、大商埠。洪江古商城内有烟花柳巷、荷风院、福兴昌烟馆、盛丰钱庄、长码头、天钧戏院、潘存德堂、绍兴班、汛把总署、厘金局、忠义镖局、福全堂、商会会馆、蔡府商行、同发布庄、晋太祥票号等。
洪江古商城起源于唐代草市,鼎盛于明末清初,依沅、巫两水而建,以其水运交通的发达而得近代商业文明发展之利,为内陆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商业重镇,市太西南货物吞吐枢纽喝金融划拨中心。
洪江古商城建筑文化内涵丰富,现完整保存明、清、民国时期的寺庙、商行、会馆、钱庄、客栈、作坊、镖局等古建筑380余栋,面积20多万平方米。
洪江古商城规模之大、气势之雄、建筑之奇、保存之好、全国独一无二,被誉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中国第一古商城”、“华夏古商都”。
早在古楚吴之争时,这里就是楚国有名的桐油产地。洪江桐油也因此而誉称为洪油。贵州和湘西的木材也从洪江集散,成为皇宫、贵族的上等栋梁之材。
据清代县志载,当时全城3.7万人就有一半左右经商。
洪江古商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古窨子屋,外围以青砖砌成,再涂以石灰砂浆,占地达100多平方米。
形似四合院,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方成比例地向中心低斜成小方形天井,顶上不盖瓦,或者采用架空瓦再盖玻璃,便于采光和通风。
洪江窨子屋在建筑格局上具有明显的商业特性。
洪江古商城最具标志性的是那一扇扇门墙,不是平常的长方形平面直角开门,而是呈几何等边双斜角开门。
其门窗多有雕花画梁,其门楣、楹柱、照壁、家具均饰有龙游凤翔、云纹动物图案,生灵活现,古香古色。古宅中随处可见用青石板筑成的长方形或六角形的盛水池,古城人称为“太平缸”,以储水防火。
青石板巷塘冲1号的古窨子屋墙壁上。
还题有一处清代扬州著名书法家郑板桥的赠语。
美食特产推荐:芷江鸭、冰糖橙、黄牛肉、生姜、藕心香糖、洪江血耙鸭、湘西菜豆腐等。
更多关于怀化洪江古商城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洪江古商城的历史悠久洪江历史悠久,3000年前即有先民活动,自古为驿站、商埠,明清时期发展成为烟火万家的巨镇,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腊、**而闻名,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素有“湘西明珠”、“小重庆”、“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美称。现洪江城区保存着明、清、民国时期一座完整的古商城,有如一幅直观明、清、民国社会市井全貌的“明清上河图”,是我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古城之一,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内陆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极具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我国文书上记载的神农氏“日中为市”、颛顼时“祝融作市”的传说,意味着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商品交换的市场了。《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省新石器时代遗址》认为,“沅水和西江始终是泻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古文化重要的,但长久被研究者忽视了的通道”。也就是说,沅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是沟通长江、珠江的主要通道:中国民俗学家林河先生认为,中国最早的丝绸之路是3000年前商代开始的水上丝绸之路。其路线是四川的物资经长江转入酉水,经酉阳、秀山进入沅陵(古黔中郡府地)的沅水,在湘西洪江换苗船经贵州黄平(古且兰国旧址)到达清水江的源头,再换马帮进云南、入缅甸或越南,最后经由陆路或印度洋抵达西域(《寻找失落的中华文明:海上丝绸之路从古黔中起航》)。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重要中转之地.洪江也就有了孕育和产生商城的机遇。在洪江出土的一块元代的雕版文物,从雕版上可以看到河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镶着门窗、有檐、有帘、有桅杆南来北往的商船。河岸边是一座座码头和风雨桥式的连通走廊,里面是有着壮观城门的古城墙,城墙里有雕梁画栋的寺庙与楼堂会馆,还有鳞次栉比的民居及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这说明元朝时,洪江古商城已成为湘黔边境的大墟场。
大历五年(770),改巫州(洪江)名叙州,治龙标县(在今湖南芷江东南唐纠山,洪江),领龙标(洪江)、朗溪(会同)、潭阳(芷江)三县。属黔中道。五代前期属楚国,后属后周朗州大都督府。宋熙宁七年(1074)废。从地理上看洪江,虽属弹丸之地,却汇聚了直通洞庭入长江的沅水、巫水和_水,这几条支流先后流入沅江,至此江面变宽,水势浩大,宛若一股洪流,于是就有了“洪江’的称谓。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使洪江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驿站和繁华的商埠。
从历史上看洪江,五溪蛮首之洪江苗,又名雄溪苗,雄溪蛮,疑为共工直系部落,汉人以苗族的共工部落临水而居,故名洪江,该地名因族名而得。
洪江苗逐巫水而居,分布在巫水流域。保持洪江苗民族成分比较完整的地方是黔阳东部的雪峰山片区、会同、洞口、绥宁、城步等地。绥宁和城步是苗族自治县,巫水源头的城步是全国第二个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现有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苗族先民的主体是汉代溯沅江而上的“武陵蛮”人,到南北时又被称为“五溪蛮”。县境巫水,古称雄溪,典籍列为五溪之首,故又称“雄溪蛮”。唐末五代,境内苗民乘中原之乱,据飞山自守,故史又称“飞山蛮”。到元代,苗族已成县境的主体民族。以后外适内徙仍连绵不断,清代形成巫水流域“民居十之三,苗居十之七”的格局。而洪江是洪江苗对外交往的窗口,众人皆知洪江苗、雄溪蛮,而不知其沿巫水分布之广泛。
雄溪是洪江区的别称,来源于苗语,水经注称巫水为雄溪,历史典载亦有熊溪、洪溪之称谓。明代嘉靖、隆庆之际,正值资本主义萌芽之初,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已初具雏形,传统的“四民地位’由“士农工商”转化成“士商农工”。商业,以前备受冷落的末业,这时已被移民而来的洪江人首肯认同;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1573~1620年,洪江犁头嘴(今沅江路)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物资交易、集散市场,店铺林立,作坊成片,成为洪江最早的港口商埠。明清时期更是成为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物资集散通道的商贸重镇,被称为“五省通衢”。明清以后,洪江商贾云集,店铺如林,沅巫两岸千帆竞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文人王炯在他的《滇行日记》中有“烟火万家,称为巨镇’的记载,并以“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来形容洪江。乾隆初期《洪江育婴小识》中描述了洪江的繁华景象:“当是之时,列肆如云,川楚之丹砂、白蜡,洪白之胶油,木材之坚美,乘流东下达洞庭,接长江而济吴越,连帆大舳衔尾而上,环货骈积,率以花布为大宗。南连桂林,西趋滇黔,利市三倍,居市者长子孙,百工技艺之流襁至而辐辏,地窄人众,至劈山湮谷,连屋层楼,栉比而居,俨然西南一都会。”
民国23年(1934),洪江3.76万人中,经商的就达1.3万人。据民国19年(1930)统计和民国22年(1933)《中国实业志》载,当时洪江的货币流通量居湖南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成为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散文《沅江上游的几个县份》中写道:“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的中心通常有‘小重庆’的称呼。”在《常德的船》中他又这样描绘:“在沅水流域行驶,表现得富丽堂皇,气象不凡,可称巨无霸的船只,应当数‘洪江油船’。这种船多方头高尾,颜色鲜明,间或且有一点金漆饰下行可载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载两千件棉花,或一票食盐。用橹手二十六人到四十人,用纤手三十到六七十人。”据1938年的《湘水道查勘报告》,经常聚集在洪江的这种木帆船便有511艘,可见市面之繁荣。抗日战争时期,地处“大后方”的洪江出现过“战时繁荣”,全国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的商人纷至沓来,开设店铺达1300余家。
洪江古商城:明清商业盛景的活化石洪江古商城位于怀化市东南部的雪峰山区洪江古商城,距芷江机场、怀化高铁站、怀化火车站约一小时车程。洪江古商城起源于春秋洪江古商城,鼎盛于明清洪江古商城,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蜡而闻名,曾经是湘、滇、黔、桂、鄂五省的物资集散地,被誉为“中华商业故宫”。
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将明清商业风貌保存完好的山水古城,现有明、清、民国时期的会馆、商行、客栈、作坊、报社等建筑380多栋,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近年来,洪江古商城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先后获评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十大文旅特色小镇和省十大文旅地标。
怡人的旅游胜地
位于雪峰山区的洪江古商城,环境优美、山水秀丽,享有“湘西明珠”的美誉。嵩云山、密岩尖、天柱峰三山的环绕与沅水、巫水二水的交汇,赋予了洪江古商城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以“丹凤朝对”“镜子岩”等为代表的山间怪石,以“祖师洞”“水佛洞”等为代表的古洞共同构成了洪江古商城的10大特色景观。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别样的自然景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洪江古商城还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走进洪江古商城,古色古香的藏青墙瓦,略显沧桑的青石板路,雕琢精美的明清建筑便会映入眼帘。漫步洪江古商城核心景区“烟雨洪江”,游客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当年“商贾骈集、货财辐辏”的盛况。
“我已经是第3次来洪江古商城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这里不仅有很多特色景点,还有很多让人垂涎的美食,这次我专程带父母来品尝洪江血耙鸭和米豆腐。”来自江西的游客赵女士说道。
据统计,洪江古商城旧址甚多,现有保存完好的80多座馆、宫、殿、庙、庵、寺、院、祠,17家报社,23个钱庄,34所学堂,48个戏台,70余所酒家,80余个客栈,近百个作坊,近千家店铺,它们分布于山城的各个角落,其规模之大、气势之雄、建筑之奇、保存之好为国内罕见,有“现实版清明上河图”之美称,是一座集当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活性博物馆”。
独特的商道文化
“洪江古商城区别于其他文旅小镇的最大特色是商业文化,这也是古商城灵魂所在。它让每一个来过的游客都记忆深刻。”洪江古商城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威说。
据《会同县志》记载:“雄溪犁头嘴,三国时设驿站。”洪江犁头嘴位于沅、巫二水汇合处,古时为渡口、驿站,开设有茶馆、客栈、豆腐作坊,摊贩小店为过往船民和前来赶集的村民服务,是洪江古商城发祥之地。北宋元_五年(公元1090年),洪江铺改为洪江寨,洪江古商城雏形初现。到了清康熙年间,江西、福建、安徽、浙江、贵州及湖南境内的湘乡、宝庆、衡阳等地的商贾因为经商的需要纷纷迁往洪江定居或者设立会馆、义园。洪江开始成为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物资集散通道的商业重镇,被称为“五省通衢”。清代诗人梁嘉瑜曾称赞洪江:“尽日沧波翠霭笼,兰舟络绎往来通远频争营千货集,上游独居五溪雄。”
到了近代,来自中外的各类客商凭借沅、巫两水的优越条件,将湘、黔、桂边区的林、农土特产品聚集洪江,再顺沅水而下,直达长沙、武汉、上海以及赣、粤、苏、浙各埠洪江古商城;同时商人们又将江浙等地的丝绸、食盐、海外的药品、日用品和生产资料运至洪江后转销周边各省。这一时期,洪江古商城商贾云集、百工荟萃,市场极为繁荣,现金流通量居当时湖南省的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成为了湘西南经济和文化中心,洪江古商城的兴盛达到了历史高峰。
悠久的重商传统,发达的商业文明孕育了洪江独特的商道文化。洪商文化的核心特点是“和气生财、平和处事、谦和待人”,其中江西商帮的吃苦耐劳精神,晋商推崇的“信”“义”,徽商的儒雅风度,福建商帮“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等都在洪商文化中有所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洪商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把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的口头禅,“鱼龙变化”的太平缸,“外圆内方”的警示柱,“义方恪守”的门联,“吃亏是福”的家训,“对天勿欺”的警语让人感受到洪商文化中艰苦创业、诚信为本、灵活多变、精于筹划、注重商德、回报公益的核心理念。
兴旺的文旅产业
“洪江古商城因水而兴,因水而衰。随着水运业的萎缩,洪江古商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里原本聚集的很多产业纷纷迁出。”洪江区文旅广体局副局长李伟说。近年来为了让洪江古商城再度繁荣兴旺,洪江区大力实施“旅游统领”战略,加快老工商业小镇向特色文旅小镇转型的步伐,深度挖掘文旅资源,加快产业融合创新,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洪江古商城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在洪江古商城旅游,体验式互动是其最大特色。游客们在观看镖传四海、护税征厘等表演时,还可参与扮演押镖师、税官、师爷等角色。通过体验式互动,进一步拉近了当地老百姓和游客的关系,给广大游客们留下深刻印象,擦亮了洪江古商城的“金字招牌”。
“由于我们十分重视游客体验,现在来洪江古商城的游客越来越多。目前,旅游企业30余家,关联上下游企业100余家,涵盖文化传播、住宿、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给本地老百姓带来了丰厚收入。”洪江区沅江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戴钦介绍道。
除了在白天下功夫,洪江古商城也十分注重对夜间旅游市场的开发。近年来,洪江古商城着力提升景区灯光艺术效果,结合当前流行的文化元素,倾力打造“又见小城故事”沉浸式夜游模式,形成了涵盖“食、游、购、娱、体、展、演”等为一体的夜游市场,夜间的客流量大幅上涨,“夜游经济”成为洪江区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
2020年8月,“洪江古商城八月天天乐”活动之“非遗传统民俗之夜”活动开启,这是疫情之后洪江古商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文旅系列活动,各类特色演出让流光溢彩的“烟雨洪江”街区又火了一把。
“我和爱人白天经营饭馆,晚上换上民族风情服装去表演节目,既挣到了钱,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当地居民谢阳海满脸笑意地说道。
洪江古商城既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也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更是研学旅行课堂。据悉,洪江古商城立足商道文化特点,连续举办研学旅游活动,将民间艺术、中医文化传承、品牌设计、珠算文化、报纸设计、湘商文化等内容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不到北京,不知道中国古代建筑之美洪江古商城;不到西安,不能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不到洪江,不能感受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灿烂辉煌。”洪江古商城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市,正敞开怀抱欢迎八方来宾到此观光旅游,以其“精、特、专、优”的文旅产品和文旅新业态加速成长为文旅行业标杆。
(选自《新湘评论》)
点分享
古代商贸重镇洪江古商城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是个民族多元化的地级市。怀化的知名景点蕴含了人文历史文化底蕴!走进这些景点,感受着美景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心情无限的美好。接下来,城市文化为大家带来怀化十大最美景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领略一下。
洪江古商城依沅、巫两水而建,成形于元末明初,至今仍遗存2000余处古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依稀可见其古代商贸重镇的大气。
洪江古商城的街道一般分为两种,平整、稍直且长的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的叫做“冲”,冲、街之间因地势变化所形成的走道称为“巷”。街巷密集交错,石阶遍布,狭窄弯曲,除正街外长度最长的500余米,一般在200到300米,宽在2至4米,路面全是用石板铺设,是典型的古代商城建设模式。
沿着约三四公里长断续尚存的青石板路和码头高低错落的石级往前,完好地保存着一大片自明清至民国时代的寺庙、墟场、驿站、衙门、钱庄、银行、书院、学堂、会馆、作坊、洋行、客栈、烟馆、0院、茶楼、报社青耳粉墙,雕梁画栋,古香古色,苔藓苍苍,充分印证了文献上所记载的三百多年前“七冲八巷九条街”的布局。
在迷宫一样的洪江古商城街巷,星罗棋布着许多富商巨绅的宅第,有的甚至是货栈兼招待客商住宿的商行。宅第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四周为青砖砌的封火高墙,中堂极为高敞。有干天井和湿天井,廊阶用十分平整的大青石板铺成,有的一块长至丈余。更罕见的是每进门就有一座用青石板镶制成的太平缸(别处皆为陶制),大的长约两米,宽高约一米,每一面都雕刻着精美的吉祥图案。还有些是圆形或六角形的观赏鱼缸,上镌诗词与鱼龙花鸟,书画和雕刻的艺术性均高,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古商城内来往的各地商客很多,为联络族谊乡情,维护同乡利益,商客们便开始设立会馆。会馆或坐落于深巷,或筑于高坡,每馆都有一个宫名,如江西馆称万寿宫,福建馆称天后宫,宝庆馆称太平宫,七属馆称关圣宫。有正殿、偏殿、正厅、客厅、客房和戏台等,用以共同祭祀和维系乡情。
洪江古商城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明清江南营造法式,又兼具显着的沅湘特色。每一处宅第都令人感受着天人合一的和谐,仅以砖、木、石为材料,铁钉都不用一颗,就造出一座座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精致的窗棂、格扇、门雕与造型精巧的栏杆,飞檐翘角展翅欲飞,虽复杂细致,却又简朴自然,体现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极致。
水系组成西江水系水文特征值统计表河流名称级别长度(千米)代表站名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平均径流深度(毫米)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亿立方米)西江干 1867梧州 329700 640 2240 3470浔江干大湟江口 640.1 1860 2550黔江干 121武宣 198005 656.3 1350 1910红水河干 659迁江 137760 543 696 1030南盘河干 915天峨 56177 386 510 733清水河 1 187邹圩 4169 976.2 17.4 24.3柳江 1 773柳州 57173 871 410 589龙江 2 367三岔 16449 190 127 196洛清江 2 275对亭 7592 1190 79.8 117郁江 1 1179贵港 90656 553.7 479 772邕江 1 54南宁 566.9 418 678右江 1 707下颜 38612 446 145 246左江 2 539濑湍 31595 636 174 267黑水河 3 192那岸 6660 710 25.9 47.6桂江 1 426马江 19288 1033 175 254贺江 1 320信都 9050 1000 64.4 121
西江,古称郁水、浪水和牂牁江,是珠江流域内最大的水系。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流经滇、黔、桂、粤4省(区),至广东三水思贤滘与东江、北江交汇,合珠江三角洲诸河合称珠江,在磨刀门注入南海。西江干流至三水县思贤窖全长2075公里,流域面积35.31万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的西江,历史上是指现代西江下游段,即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河段。现代地理意义的西江是指从珠江源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的全部河段。其中南盘江与红水河为西江上游,黔江与浔江为中游,梧州以下为下游,以下至珠海市磨刀门为河口段。
西江干流及沿途支流、源泉、湖泊构成西江水系。西江水系及其集水区内的地理元素统称西江流域。
西江源远流长,干流各段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名称。今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以上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城称黔江,桂平市城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
南盘江河段干流
西江上游的南盘江,古代称温水或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1985年8月,珠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滇、黔、桂、粤4省、自治区水利(水电)厅及当地行政领导,在珠江源"水洞"旁举行了定源立碑仪式。
自珠江源至北盘江汇合口,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全长91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1.74‰,流域面积为56809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5548平方公里,贵州境内7713平方公里,云南境内43548平方公里。南盘江自广西西林县清水江河口至云南省罗平县新寨黄泥河河口长约11公里,是广西与云南的界河;新寨至蔗香长约263公里是广西与贵州的界河。二者合计长274公里,流经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乐业等县。南盘江中、下游河宽50~100米,纵坡很大,水流湍急,滩险很多。自贵州兴义县八达章至贵州望谟县蔗香双江口河段长190公里,多为"V"形峡谷,有急滩跌水91处。其中连绵14.5公里的雷公滩上下落差达181米。
水文
南北盘江的天然年径流量为385亿立方米,其中北盘江为143亿立方米(其流域面积为26504平方公里)。
支流
南盘江有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44条。其中从广西境内流入者有8条,最大的是新州河,即隆林河,流域面积924平方公里,河长78公里。西林县与云南省的界河清水江是南盘江的第二条大支流,流域面积为5376平方公里,河长181公里,大部分面积在云南境内,其下游一小段进入广西。
红水河段干支流
南盘江在蔗香村与北盘江相会,以下河段即称红水河,因其水质混浊、水色赤红而得名,古代称牂牁水、温水、都泥江。红水河自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全长659公里,北盘江以下区间集水面积为54406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38562平方公里,贵州境内15844平方公里。三江口以上流域面积(包括南、北盘江在内)为137719平方公里,其中广西44110平方公里,云南48950平方公里,贵州44659平方公里。
红水河全河段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29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条(包括北盘江);在广西境内的一级支流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条(不包括牛河,牛河流域有一部分在广西境内)。
红水河流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马山、忻城、合山、来宾、象州等县(自治县)、市,在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有柳江汇入。蔗香双江口至牛河(曹渡河)河口长107.5公里为广西与贵州界河。
贵州境内的北盘江、涟江、牛河(曹渡河)等从左岸汇入。牛河下段也是广西与贵州的界河。
红水河完全进入广西后,有布柳河(流域面积3418平方公里,河长172公里)在天峨县八奈村从右岸汇入。天峨县城以上,红水河流经峡谷地带,河床狭窄处仅有50~60米,最窄的大沙莉滩仅30米。最宽处也只有200~300米;浅滩较多,最浅处枯水期水深不到1米,缓流深潭水深可达30米。
至南丹县吾隘镇有南丹河(又名清水河,流域面积1020平方公里,河长91公里)自左岸汇入。
至巴马瑶族自治县有盘阳河(又名赐福河,流域面积2550平方公里,河长137公里)从右岸汇入。河口下游为岩滩峡谷。1983年10月在这里开始建设岩滩水电站。出岩滩峡谷,灵歧河(又称灵奇河或良歧河,流域面积1930平方公里,河长137公里)于岽有村从右岸汇入。再下,平治河(即达洪江,流域面积1198平方公里,河长75公里)于其下游潜流一段后从右岸汇入。
至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电站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已于1985年完工。至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乡那浩造船厂附近,刁江(又称夷江,流域面积3269平方公里,河长237公里)从左岸汇入。刁江河口以下20公里处,忻城县境红渡上游为恶滩电站,一期工程装机容量6万千瓦,已于1981年完工。至来宾县迁江镇下游,发源于上林县境内的清水河(流域面积3992平方公里,河长189公里)从右岸汇入。至来宾市桥巩镇磨东村附近,北之江(亦称清水河,流域面积1526平方公里,河长101公里)从左岸汇入。红水河天峨县以下河宽为200米左右,河岸陡峭,深切60~100米,河床由岩石组成,比较稳定;沙洲虽然少见,但仍有不少浅滩。红水河共有急滩跌水273处。
水文
由于河槽两侧常有泉水及潜入地下向红水河排泄的地下河补给水量,故枯水季节流量稳定。南盘江下段及红水河中下游碳酸盐岩类广布,岩溶发育,地下河及泉水很多。仅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已探明的地下河就有38条,加上支流共99条,枯水期流量为19.5立方米每秒,全都排入红水河。
据迁江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95.3亿立方米,最多的1968年为1030亿立方米,是1963年径流量385亿立方米的2.7倍。多年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9。多年平均各月径流量中,5~10月占年径流量的3.2%,6~9月占年径流量的68.0%,6、7、8月各占年径流量的15.4%、20.3%及19.5%。
黔江河段干流
红水河左侧的支流柳江汇入红水河后称黔江。黔江古代称潭水、泯水、黔水、柳水或大藤江。黔江自三江口至桂平市郁江河口,共长12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0.0625‰,区间集水面积(不包括柳江)为2561平方公里,有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6条(不包括柳江)。西江流郁江河口以上流域面积为198678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88715平方公里,云南境内48950平方公里,贵州境内60357平方公里,湖南境内656平方公里。黔江段流经武宣、桂平2个县、市,在桂平市三角咀有从右侧流来的支流郁江汇入。黔江段河道狭窄弯曲,有滩险29处。其中从勒马至弩滩是有名的大藤峡峡谷,长44公里,有滩险10处,水流汹涌,航行十分艰险,峡内深潭最深处达85米,在海平面以下。
支流
黔江的主要支流除柳江外有新江、濠江、旺村河、武赖水、东乡河、马来河(黄来水)等,以马来河较大(流域面积471平方公里,河长80公里)。6条支流的总长为395公里,流域面积179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13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上桥、思陇、三里、龙从、王村、上堂等6条地下河汇入,总长45.5公里,枯水期流量1.24立方米每秒。
水文
据干流武宣水文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49.1亿立方米,其中5~10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5~8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4.5%,6~7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37.3%。可以看出,黔江与红水河段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受前汛期降水补给为主的大支流柳江的影响所致。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1,实测最大年径流量为1910亿立方米(1968年),是最小年径流量689亿立方米(1963年)的2.8倍。
浔江河段干流
西江右侧的支流郁江汇入黔江后称浔江。浔江自郁江入口至梧州市桂江会合处共长172公里,流经桂平市、平南县、藤县、苍梧县等县、市和梧州市,江面宽阔,变化在340~2600米之间,平均750米,河道最窄处在龙潭峡,枯水水面宽仅30米,最宽处在梧州市上游的泗化洲岛,为2660米。水深3~50米,最深处68米,在白马峡;最浅处1.6米,在龙爪浪滩。桂平市至蒙江镇之间有12处险滩,蒙江镇至梧州市,两岸多崇山峻岭,也有6处浅滩。
支流
浔江郁江口以下干流区间汇水面积20236平方公里,除支流郁江外,有社坡河(石河)、大湟江、思旺河等17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其中北流河(流域面积9359平方公里,河长259公里)、蒙江(流域面积3895平方公里,河长189公里)、白沙河(流域面积1155平方公里,河长102公里)等河流域面积均大于1000平方公里。在梧州市桂江汇入后即称西江。西江桂江河口以上流域面积为308271平方公里,其中云南境内58673平方公里,贵州境内60357平方公里,湖南境内656平方公里,越南境内11579平方公里,广西境内175412平方公里,广东境内1594平方公里。
水文
据大湟江口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60.1亿立方米(不包括甘王水道分洪水量),实测最大年径流量为2640亿立方米(1947年),是最小年径流量915亿立方米(1963年)的2.9倍,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1。其中5~10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1.4%,6~9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1%。由于大支流郁江的汇入,各月分配情况与武宣站又有所不同。
西江河段干流概况
桂江汇入浔江后称西江。西江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即入广东省境,广西境内的河长只有13公里。西江于广东省三水县思贤滘进入珠江三角洲。从桂江河口至思贤滘西口,河长为208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086‰,西江干流思贤滘以上河长2075公里,流域总面积352085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2020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4%;贵州省境内6035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1%;云南省境内586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7%;广东省境内179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湖南省境内14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4%;越南境内1157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西江入珠江三角洲后与北江等水系混流,其主河道于珠海市磨刀门流入南海,故西江总长度为2214公里。此即珠江的长度,位居中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桂江、贺江、罗定江、新兴江等。
桂江,流域面积18729平方公里,河长438公里。流经兴安县、灵川县、桂林市、阳朔县、平乐县、昭平县、苍梧县、梧州市,在梧州市汇入西江。
贺江,流域面积11599平方公里,河长338公里,上游在广西,于广东省封开县江口镇自左岸入西江。
罗定江,流域面积4493平方公里,河长201公里,平均年输沙量为163万吨,上游自然风光优美,但也是广东省水土流失最大的河流之一。罗定江处西江右岸,发源于广东信宜市鸡笼顶,流经罗定市、郁南县,在郁南县境内汇入西江,因流经罗定市境内最长,故名。
新兴江,处西江右岸,发源于广东恩平市天露山,流经新兴县、高要区,于高要区汇入西江。流域面积2355平方公里,河长145公里
水文水能
珠江流域的天然径流量每年为3360亿立方米,全流域面积以453690平方公里(包括越南部分)计,年径流深为740.6毫米。西江段广西境内的控制测站梧州站,设于1900年(1915年起有实测流量资料),控制面积为327006平方公里,占西江水系流域面积的92.9%。梧州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99亿立方米,占西江思贤滘以上年径流量2300亿立方米的95.6%。最大年径流量3470亿立方米(1915年),是最小年径流量1070亿立方米(1963年)的3.2倍,多年统计的变差系数为0.21。年内各月径流分配情况如表1-6所列,与大湟江口站变化情况相似,但又受桂江汇入的影响,5~10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1.2%,5~8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4.2%。
西江水力资源很丰富,据1979年水力资源普查,理论蕴藏量294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16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中上游,特别是干流天生桥至大藤峡之间的南盘江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能兴建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50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600亿千瓦小时,而且开发条件优越,是云、贵、桂、粤四省(区)发展经济的极其可贵的能源;水电站的巨大水库还可以调蓄洪、枯流量,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增加枯水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西江干流又是沟通两广的重要水道,可通航载重500吨的船只。
地质形成西江干流及其大支流于距今约1亿年前白垩纪燕山运动之后开始发育起来。3000万年前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云贵高原抬升,本地区内陆湖盆与西江水系的主要水道逐步连通,同时干流南盘江、红水河及其支流北盘江、柳江沿云贵高原斜坡侵蚀下切,形成许多峡谷、急流和险滩,西江中上游形成凹陷较深的条状谷地,而南北两侧受地面抬升影响,形成黔江和浔江的支流;大容山抬升与广西盆地升高,梧州峡口被切,使西江中游与下游沟通,逐渐形成西江水系。
古代西江自三榕峡后在肇庆市郊睦岗有3河叉分水,有经一连串洼地的后沥水;有肇庆、广利至四会县大沙的古河道;有南岸宋隆以南可通往金利水和高明河的古河道等。宋朝以后,由于河道淤塞及修堤才使上述河叉消失,并形成西江的正干。
水电开发西江水量丰沛,在全国各大河流之中仅次于长江。广东高要站平均年径流量221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客水量为每年2160亿平方米,为广东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查测1915年梧州(集水面积32.97万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达54500立方米每秒,致使浔江及西江两岸低洼地带洪水泛滥成灾,而以三榕峡以下的西江下游及西北江三角洲地区的灾害最为严重。西江水力资源很丰富,据1979年水力资源普查,理论蕴藏量294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16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中上游,特别是干流天生桥至大藤峡之间的南盘江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能兴建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50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600亿千瓦小时,而且开发条件优越,是云、贵、桂、粤四省(区)发展经济的极其可贵的能源;水电站的巨大水库还可以调蓄洪、枯流量,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增加枯水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到21世纪初,已建成、在建或规划建设的水电项目有:
天生桥水电站,位于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南盘江干流上,是国家"八五"计画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电源点,项目分一、二级建设。其中,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是国家规划开发红水河十个梯级电站的"龙头电站",电站安装4台300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0MW,设计年发电量52.26亿KW.h。电站于1991年6月开工建设,1994年底大江截流后,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在天生桥大峡谷形成一个水面面积为176平方公里、库容量达102.6亿立方米、回水140公里的大型水库。水库大坝结构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大坝高178米,坝底长507.4米,坝顶长1137米,宽12米,其堆石填筑量、混凝土面板面积等指标均为同类型坝世界第一。溢洪道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岸坡溢洪道。1998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0年12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四台机组均实现投产达标。截至2008年12月31日,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连续安全生产2271天,累计发电近430亿KW.h。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南盘江干流下游河段上,距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约7公里。电站总装机132万kW,年平均发电量82亿kW·h。工程于1980年开工,1985年实现大江截流,1992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97年全部投产。投产十多年来,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累计发电900亿余千瓦时,上缴税金近20亿元。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干流大藤峡峡谷出口处,工程以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为主,结合灌溉等综合利用,项目经历了数十年的论证和协调,到2013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可研报告已完成编制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各专题报告及外委专题工作完成攻坚,项目已完成项目法人重组,大藤峡左岸专用公路建设工程正抓紧施工,初步设计准备工作已经启动。工程设计水库总库容34.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60万千瓦,总投资316亿多元,初步考虑实行部、区(省)共建方案。
航运概况西江干流航道长287公里,平均河宽约1000米,常年可通500吨级船舶。沿岸有大、中、小内河港口数十个,其中江门、肇庆、六都、容奇港是年货物吞吐量百万吨以上的大型内河港口。西江水系是两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对两广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对外经济联系起著巨大的作用,是广东内河运输价值最大的河流。随着西江水系的开发和整治,西江将成为贵州的煤炭、西南各省的磷矿外运广东和中国北方地区的另一重要通道。
主要港口有:
梧州港梧州港,位于梧州市桂江、浔江和西江的汇合处,扼广西内河水运咽喉,素称"水上门户"。其建设规模是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内河大港,也是广西最大的内河港口。水运至穗、港、澳全年可通航1000吨船舶,西江二期整治之后将提高到3000吨级。已建成货柜码头3座,港口年吞能力达700万吨,有5万多吨位的船舶专营港澳航线。溯江而上可通贵港、南宁、柳州、桂林等市。2013年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近40万标准箱,累计达到3015万吨,占广西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例为28%,港口货柜吞吐量占广西内河港口货柜货物吞吐量的70%,成为广西内河港口货柜吞吐量的第一大港。此后,梧州港将提升通江达海能力,开展西江干线3000吨级航道、桂江航道整治,建成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重点建设赤水圩作业区二期、李家庄码头三期、中储粮码头、紫金村码头、塘源综合码头、藤县三坡码头、东胜作业区码头、大漓口码头等一批港口码头。加快建造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多功能的综合运输船舶。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以上,实现快捷转运、水陆、水水、水铁联运。
江门港江门港,原位于江门市蓬江两岸及西江干流西岸的北街,1975年于北街西北西江边的高沙围兴建高沙港,于1977年7月启用。拥有码头409米,9个泊位(500吨级8个,1000吨级1个),有各类机械设备84台,一次最大启吊能力30吨,有散货堆场2万平方米,杂货堆场5960平方米。另有仓库10座、面积1万余平方米。设计年吞吐量200万吨。江门港地处四邑,上连广州、佛山、中山、肇庆等重要城市,西通湛江、琼雷地区,扼四邑交通冲要,是四邑侨乡的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辟有客运航线17条,直通广州、肇庆、梧州、三埠、香港和澳门等地。江门港也是广海南线水陆联运的中转点,客货运较为繁忙。1987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0.2万吨,以粮食、钢铁、煤炭、石油、建筑材料等为大宗。全年完成客运量124.8万人次,是广东省内河客货运输地位仅次于广州的重要港口。
容奇港容奇港,位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中部,在大良镇南6公里的容奇镇,地处广州通西江干流主要航线-容奇水道与广(州)珠(海)公路的交汇处。水路至香港68海里,是顺德县对外贸易口岸。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港。现港区东起槽渔涌口和眉蕉头,西至马岗粮仓,长6公里,沿岸建有码头45座,泊位61个,多可停靠500吨级客货轮,少数可靠1000吨级驳船。容奇港正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的中心位置上,周围有工农业产值居全省前六位的中山、南海、顺德、新会、番禺等市、县(市)。附近还有工业发达的佛山、江门市。港口所在的顺德县又是重要经济作物区,乡镇工业、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客货运输任务特别繁忙。货运以粮食、糖、煤炭、建材、杂货等为主。港口的年吞吐量约200万吨,是仅次于广州和江门的第三大内河港。设有客运站,辟有通广州、江门、肇庆、梧州、东莞太平等港的客货航线、班轮,也是对外开放口岸,每天有客货轮直达香港、澳门。随着顺德经济的发展,容奇港新建的货柜码头也于1987年建成投入使用。
肇庆港肇庆港,位于西江干流上肇庆市南部,扼西江航道和广(州)成(都)公路(321国道)与粤(广州)桂(梧州、玉林)公路、三茂铁路的交通冲要,是西江中游地区水陆中转港口。附近地区盛产粮食、糖、草席、南药等土特产品、木材、硫铁矿石、各种建筑材料。港口附近的肇庆七星岩、鼎湖山是国家级的著名风景名胜旅游区,客货运输特别繁忙。货运以粮食、杂货、矿石、建材为大宗,盐、煤炭、石油及农副产品也占有一定比重。辟有肇庆至广州、江门、都城、梧州等港的班轮。与香港有直达的双体快速客轮往来。港口客运量仅次于广州而居第二位,货运次于广州、江门、容奇居第四位。
相关报导2019年7月10日,水利部发布:受近日强降雨影响,上午8时,广西西江中游干流来宾市武宣水文站水位涨至55.56米,相应流量25100立方米/秒,根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为西江2019年第一号洪水。
2020年6月8日,广西西江干流梧州站8日0时水位涨至18.54米,超过警戒水位0.04米,编号为"西江2020年第1号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