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河南工业提升门推广

河南工业提升门推广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4

大家好,河南工业提升门推广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卷帘门品牌举例 生产厂家推荐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河南工业提升门推广和卷帘门品牌举例 生产厂家推荐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在一些物流仓储里,我们会发现其中安装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卷帘门,往往采用的是铝合金等等钢制材料设计而成的。它们不仅仅便于使用,而且许多还是自动化的电动卷帘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遥控远程操控它们的开启和关闭,这样子就体现了产品人性化的特征,那么接下来为大家说明的就是关于卷帘门品牌方面对比以及生产厂家推荐了。

一、十大卷帘门品牌

1、HORMANN霍曼(是属于德国的门业顶级品牌,世界知名的门类产品生产商之一,领先企业,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霍曼(北京)门业有限公司)

2、阔福Crawford(隶属亚萨合莱,全球工业用门及泊存设备较大的生产商,快速卷帘门领先者,亚萨合莱自动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3、金秋竹JQZ(建筑标准设计选用图集标准参编单位,专业从事卷帘门窗研制销售安装的大型企业集团,江苏金秋竹集团有限公司)

4、湘联SHINILION(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名牌,集卷帘门窗/遮阳产品及管状电机与周边控制系统的专业制造商,湖南湘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宝产三和(大型中日合资企业,专业从事工业门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维护为一体的大型公司,上海宝产三和门业有限公司)

6、舒心SUPEREGO(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国内外烤漆龙骨和卷帘门窗系统行业专业供应商,大连舒心门业有限公司)

7、施普雷特SUPERLIFT(国内知名车库门系统专业制造商,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行业极具声誉品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许昌施普雷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8、天明Tianming(瑞典亚萨合莱旗下,国内首创钢质防火门/防火卷帘,高端建筑用门的知名企业,亚萨合莱天明(北京)门业有限公司)

9、博大门业(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门业制造商,上排挂自动门领先者,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博大门业工程有限公司)

10、旭峰(国内较大的车库门/卷帘门/卷帘窗出口生产基地,特种门窗行业领先企业,参与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无锡旭峰门业制造有限公司)

二、卷帘门厂推荐

1、佛山市保得利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工厂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绿景二路深村加油站斜对面。本公司专业生产不锈钢卷闸门、防盗门、拉闸门、车库门、通花闸、电动门,伸缩门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佛山市保得利门业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

2、诸城市九龙机械有限公司座落在有着“中国龙城舜帝故里”之称的山东省诸城市。诸城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也是国家股份制企业改革最早的试点城市,机械制造业、轻工业特别发达,东临青岛,南毗日照,北倚鸢都潍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国道206线横跨南北,胶新铁路、青银高速贯穿东西,是全国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食品机械之乡”。公司是集食品机械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运营商,下设食品机械事业部

3、上海逸盾门业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人民币,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年生产量各类门窗10万多樘。我们是一家制作、安装、销售设计、维修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期间连续获得“中国优质名牌产品”“中国工程建设重点推广应用产品”“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等荣誉,现有员工218人。

4、河北省任丘市千艺宏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防火卷帘门、防火门、大型工业提升门,保温卷帘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工程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防火卷帘门厂家,历经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凭借雄厚的生产研发实力同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完美结合,现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完全有能力提供齐全门类产品的现代化,专业化生产供应企业。公司坐落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河北省任丘市,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市面上的卷帘门品牌有很多,根据设计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动卷帘门或者是手动卷帘门,更进一步的还可以结合尺寸规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但是初次购置的朋友可能无法得知它们的质量是否可靠,那么小编给出的建议就是卷帘门旗下品牌方面的排行以及推荐了,毕竟厂家技术规模成熟的机构旗下更有可能会生产出兼顾有坚固又实用美观两者因素的产品,这样子也可以减免消费者货比三家的麻烦问题。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河南工业大学,英文: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4年 5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南工业大学。2006年10月16日为河南工业大学50年校庆日。

历史沿革

河南工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两校建设发展期。1956年,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在北京成立,后迁至郑州,成立郑州粮食学院。同年,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成立,后更名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这就是河南工业大学的两所前身学校。

体制转换适应期。1998年,分别隶属于国内贸易部的郑州粮食学院和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的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转制为中央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2000年,郑州粮食学院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

合并快速发展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合校的成功为学校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搭建了更为宽阔的平台。

办学规模

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两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8个教学单位,46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在校生折合人数21567人,其中本科生18543人,硕士研究生724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较好地发挥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高科技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4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47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115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458篇,出版学术专著235部,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61项,获国家专利45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校现有教职工2040人,其中专任教师135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804人,占59.2%;具有高级职称者524人,占38.6%,教师队伍中有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国家级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及专家48人,担任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10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120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学校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86.9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7.82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9.62万平方米,各类教室面积9.54万平方米,教室座位数41847个,其中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1495个,语音室座位数1608个,教学用计算机4793台。

为了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学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习实验条件。2005年~2007年共投入6000万元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学校现有实验中心25个,其中包括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一批在国家及行业有较大影响的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54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6952.96元。学校已经初步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还拥有249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舍总面积20356平方米。目前馆藏中外文献总量达224.5万册,中外文期刊5300多种。

学校是首批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单位。现有各类应用系统20余个,可以提供包括综合教务、电子校务、网络教学、视频点播、网络监控等多种应用服务,初步建成了万兆核心、千兆到楼宇的校园网络,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体育场总面积53696平方米,生均达2.5平方米,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教学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05年~2007年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1.2%、32%、33.8%。

办学特色

特色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引领和支撑粮食行业发展与进步

河南工业大学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十分突出。长期的行业办学实践和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使学校已经具备国内较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在我国粮食工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

为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策提供智力支持。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多次参与中央和地方政府重大粮食技术和经济政策的制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的论证,重要粮食流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等。学校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储备粮库智能决策系统研究”,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为国家储备粮库的选点布局、库容规模和粮食紧急调运路线的选择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九五”期间,国家投资347亿元兴建的10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的重大建设项目,全部采用学校提供的储粮工艺标准进行设计。国家发布的储备粮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全部由我校支持制定。这些新型粮仓从结构性能到储粮工艺设计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粮食库存损失率降到0.5%以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流通的经济、社会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

引领和支持粮食行业的科技进步。目前,学校设有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教育部粮食储藏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加工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43个校级科研院(所)。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在国内外粮食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学校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对粮油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如“食用大豆磷脂的研制”率先攻克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得到相关企业的普遍采用;“粮食储藏保鲜技术研究”首开我国气调储粮保鲜研究先河,写入国家标准规范指导行业生产;在储粮昆虫分类区系研究集中国储粮昆虫研究之大成,拥有国内种类最全、件数最多的昆虫从而拥有全国唯一的储藏物昆虫标本室等等。

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十一五”期间承担粮油食品科研方面的课题经费超过3000万元。据初步统计,全国70%的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本校提供的应用技术。

为粮食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51年来的办学实践,学校为粮食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许多杰出校友,扎根粮食企业,凭着良好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河南工业大学的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24个分公司,半数以上由本校校友担任企业负责人;在国家粮食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也有许多优秀的校友,如曾任和现任国家粮食局的司局级领导就有10多人,全国65%以上的省、市、县粮食局局长、全国粮食行业70%以上的技术骨干,85%以上的国家储备粮库主任都是本校校友。因此,“有粮食企业的地方,就有河南工大人”。

特色二: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三强”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需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定新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河南工业大学以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提出了“三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成为河南工业大学标志性人才品牌。“三强”即“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

构建“三强”人才培养体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构建了“三强”人才的培养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项工程。“一条主线”是指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艰苦奋斗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并将其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两个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我们将第一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三强”人才提供保障。同时,将第二课堂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两个课堂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三项工程”是指素质教育工程、创新教育工程和社会实践教育工程。为了实施创新教育工程,学校设定了创新教育基金、创新学分,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电子制作、科技制作、广告设计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好评。河南工业大学生以“三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五十多年来,毕业生遍布大江南北和国内外,社会各界对毕业生评价最多的就是对“三强”模式的肯定。在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中,既有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到内蒙古河套地区当面粉厂技术员,最终成为企业总经理、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的朱勇校友;又有从面粉厂技术员做起,现在已经是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王文超校友。既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锐意进取,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牛文俊校友;又有宁愿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自己创办“北京理想产业公司”,企业总资产起过24亿的李劳牛校友。河南工业大学毕业生“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品牌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由于长期以来我校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专业方向,因此,国内该专业科班出生的技术骨干基本上都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

办学思路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办学,依法治校,从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走开放办学之路,注重内涵建设和提升层次。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面向科研,面向教学,面向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成果,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展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到 2020年,要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拥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完善的教学、科研服务体系,具有浓厚学术氛围,成为国家和河南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基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服务基地,综合办学实力省内一流,优势学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多科性开放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学科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重视依托重点学科和传统特色专业推进专业建设。学校现有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应用化学,结构工程,产业经济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学校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位点,积极实施名牌与特色专业创建工程,建设了一批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行业经济相关的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现有5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传统特色专业,荟萃了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粮油食品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有粮食气调储藏技术的创始人路茜玉教授、朱大同教授;有储藏物昆虫分类学的创始人并发现新虫种的陈启宗教授;有在全国首创磷脂提取新工艺的张根旺教授。

学校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优势、适应需求”的工作方针,稳步发展新专业。自2002年以来,学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新专业21个。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优先向新专业倾斜;同时通过名牌专业建设、重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立项支持新专业发展,使新专业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招生就业形势良好。2006届和2007届新办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先后达到87.7%和92.8%,电子商务专业是河南省第一个教育部批准开办的同类专业,该专业2005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积极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打造“河南工业大学人才品牌”为主题,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三个平台+五个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拓宽了基础,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突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是河南高校中最早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之一,根据“按需招生、分类培养、二次分流、弹性学制”的原则,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选择,给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在有些专业举办第二学位和辅修班。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优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土木建筑学院原方教授主持的材料力学课程,200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优秀课程23门,省级网络课程14门;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达到了74门。

学校注重公共基础课的建设与改革。积极探索并推进“听说领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分级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按照计算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的主线,建设系列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有针对性。学校一贯重视体育教学,积极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在学生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每年均在98%以上。多次受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的表彰。

在教材建设中,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选优助特”的管理制度,优先保证选用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学校建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重点资助特色优势教材的编写和出版,5年来共有22部教材获得资助。经过长期精心培育,教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我校有23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96项,建设了161项校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这些项目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这些教改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5年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近三年来,学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教研论文达400多篇。学校采取鼓励政策,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资助教师开发研制多媒体课件。目前,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已达121门。必修课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时占21.8%。采用多媒体授课的门数636门。双语教学也不断发展,近三年已开设双语课程102门次,其中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四类专业开设双语教学课程39门,双语授课比例达到10.5%。

实验实习教学

学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两个系统、三个层次、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两个系统指课内实践教学系统(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和课外实践教学系统(就业见习、社会实践等);三个层次包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建立的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将了解和认识生产经营实际、专业技能培养到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实践教学始终;四个模块包括基础教育模块、工程实践模块、第二课堂模块、专业创新模块。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学校公共基础课实验和主干学科基础课实验课开出率一直保持100%,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到了96.9%。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逐年增加,学校共有实验课266门,其中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218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82.5%。学校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制定鼓励实验室开放的政策,目前,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实验室达到了16个。

质量监控体系

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构建了覆盖教学全过程的闭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责任闭环、教学质量监控主体闭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程序闭环、教学效果激励约束措施闭环。

学校教学质量责任体系分为学校、院(部)、系(教研室)、教师(工作人员)四个层面。学校明确规定,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考核都有履行教学质量责任的内容。学校实行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为了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各院(部)建立了教学办公室,学校每年对单位、个人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对教学工作的考核。学校建立了校领导联系院(部)制度。领导经常深入院(部)调查研究、听课,指导和帮助基层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实际问题。校、院(部)两级督导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权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学校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设立学生教学信息员等方式,全面收集教学信息。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对学生信息员提出的近700条意见进行了及时反馈。每年学校对学生评教成绩在前30%的给与奖励。对于教学效果不达标的教师下达“整改通知单”,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仅2006年下半年以来就下达“整改通知单”50份。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严格执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

通过闭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近三年学生评教的优良率一直稳定在97%左右。自2002年以来,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群众性的优质教学大奖赛, 80%的教师参加比赛,获得1、2、3等奖的教师达到了417人次。

教风学风建设

学校把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校、院(部)、部门的考核内容之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和教学单位齐抓共管、广大师生自觉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广大教师中努力培养以“博学严谨、勤勉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教风,通过开展各种专项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发挥教风对学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学校还长期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形成了“自律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涌现出了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近年来,有8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或优秀教师,有33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河南省师德标兵。广大教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情操、精深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勉的敬业精神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通过狠抓学风建设,近三年来,共评选表彰省级先进班集体84个,校级先进班集体609个。全国三好学生1名,省级先进个人963名,校级先进个人13467名。在学生中,既有虽家境贫寒,却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提前一年毕业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优秀学生;又有虽身患残疾,但自强上进、每天都走在时间前面的学习标兵。

人才培养成效

(1)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根据毕业生质量跟踪抽样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认为好和较好的占95%以上。许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河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能吃苦、上手快、留得住。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尽可能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结合。200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结合科研与生产经营实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题目占72.8%。一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脱颖而出。

(2)学生创新意识突出。由于学校历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各类竞赛与创新活动中表现出色。2004年以来,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等全国和省级大学生重大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2007年11月,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河南工业大学报送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以总分230分列全国高校第24名,荣获优秀组织奖。至此,河南工业大学在历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已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连续四届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

(3)学校社会评价好。近年来,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普遍好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不断提升。学校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的生源充足。第一志愿报考率不断提高。2007年河南省文科和理科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分别在144%和124%。在其他省份的生源都十分充足,在有些省录取成绩要高出本省录取控制线50分以上。

(4)毕业生就业率高。学校从2005年9月起,将就业指导课改为职业发展教育课,四年不断线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就业信息库拥有稳定用人单位8273家。毕业生首次就业率曾五次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连续七年被评为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一些知名企业如深圳富士康集团、华为集团、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海尔集团、牧羊集团、大成集团、嘉里(金龙鱼)集团、双汇集团、雨润集团、郑州宇通、许继集团等连年到学校选聘人才,一些特色专业的毕业生供需比达1:5以上,供不应求。

学校评建工作

河南工业大学的评建工作启动早,领导高度重视,从教学工作随机性评估、校内预评估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历时8年,通过不同阶段的自评自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1)开始阶段:2002年的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

学校根据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的精神,2001年就高度重视,并开始部署,2002年加紧实施。2002年4月1日正式印发了《郑州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等文件,在全校范围内开始自查;6月中旬组织专家组对各系(院、部)进行预评估,评估结果极大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工作。2002年8月,在该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在教学预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仿真”评估。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学工作,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优质教学大奖赛、召开第六次教学工作会议、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等,强化了全校教学工作。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开展,学校于2002年12月10号,印发《关于转发<贾连朝副省长在全省高校教育评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全校对照指标,抓紧搞好自评自建工作。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所有系(院)部及职能部门领导参观兄弟院校教学评估工作,体现了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2)实施阶段:2003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经过考察学习,认真研讨,学校于2003年3月18日正式发布《关于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规范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全校工作进行部署,从2003年1月开始,分准备、自查摸底、验收、评比阶段及整改等阶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评与整改工作。抽调专人组建学校评估工作协调办公室,以“重在过程、发现问题、积累经验、规范管理、加强建设”为方针进行自评自建,对试卷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等制度重新修订。并召开检查工作现场会,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整改期限与方案,规范、加强了教学工作建设。

(3)提升阶段:2005年以来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根据组建合并建校的校情,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2005年6月,成立了“河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办公室”,挂靠教务处。 2005年12月26日,学校召开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印发了《河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意义、指导思想、评建机构及工作安排。指出要“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以深化教学改革及规范管理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培育特色和优势项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办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奠定基础。”2005年底至今,以评估为契机,加大教学评建力度,软件、硬件一起抓,全校上下总动员,大力开展了专业建设评价、课堂教学评估、课程建设评估、实验室评估、教学管理规范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1、大型矿井的扩建和延深

【朱仙庄煤矿】井田位于宿东矿区向斜盆地的北段和中段,南北走向长9公里,倾斜宽2.8公里,面积26平方公里。井田特点表土厚、瓦斯大、断层多、煤层厚、储量丰富。1987年4月完成扩建设计,设计生产能力由120万吨/年扩建为180万吨/年。

新建南二风井和南部进风井,净增五采区,贯通7采区。扩建工程量12541米,总投资12000多万元。

【芦岭煤矿】井田走向长7.7公里,倾斜宽3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1987年6月完成扩建设计,生产能力由150万吨/年扩建为240万吨/年。扩建净增1010采区和181采区各一个工作面,增建东风井,主井提升采用轻型箕斗、高强度钢丝绳、可控硅控制系统,二水平大巷采用皮带运输。扩建设计井巷工程量7784米,总投资10000多万元。该矿选煤厂规模相应由180万吨/年扩建到240万吨/年。

【石台煤矿】矿井生产能力60万吨/年,1975年12月移交生产,矿井改造后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石台矿开拓方式为主井多水平开拓。根据矿井采区接替规划,2003年一水平南五采区接三水平Ⅲ1采区,2001年3月完成三水平延深初步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三水平延深方式为主、副暗斜井延深,斜井开拓,一个生产采区,回采上限-450m,回采下限-650m。主暗斜井胶带输送机选用1800S整芯胶带,副暗斜井选用JTY1.6/1.2B防爆液压绞车。从南风井回风,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通风机利用南风井风机。水泵三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该矿为高沼气矿井,2004年鉴定为突出矿井多煤层易燃,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

该矿三水平延深工程2002年底完成,井巷工程量4891米,投资3412万元。生产能力稳定在130万吨/年。

【桃园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开拓方式为主井石门开拓。工业广场内布置主井和副井,中央边界布置中央风井,中央分列式通风。1995年11月15日正式投产,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60万吨/年。

根据该矿2009年10月二水平二采区接替一水平四采区的紧张状况,2006年完成二水平延深初步设计。延深方式为立井、主暗斜井延深,在现有工业广场内建一新副井到二水平,北部建一个风井、一个副井。二水平划分5个采区,含主采煤层9层,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可采储量6342万吨。井巷工程量11078m,地面工业建筑面积5155m2,总投资39000万元,生产能力150万吨/年。

【童亭煤矿】1979年开工建设,1989年11月30日竣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

1997年为解决童亭矿生产长期单翼超强开采的不均衡问题,经原煤炭工业部批示,将陈楼块段通过井田调整至童亭矿。1999年完成陈楼块段初步设计。

陈楼块段可采储量3720.6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该块段开拓采用两个浅部立井,主要负担进、回风及行人安全出口,其它生产系统均利用原井生产系统。井巷工程量10042米,总投资1.76亿元。

【临涣煤矿】1977年6月开工建设,1985年12月28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主井多水平石门,联合采区布置。该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造成矿井回采率不高,储量消耗过快,水平接替紧张。为缓解采准矛盾,稳定生产能力,2001年完成二水平开拓延深初步设计工作(西翼部分)。

二水平开拓延深受大吴家断层控制,分为东西两翼单独设计,西翼二水平采用主、副暗斜井和行人斜井,生产能力90万吨/年。井巷工程量9900米,总投资1.64亿元。

【海孜西部井】海孜西部井建在海孜煤矿井田上,主采一水平3、5、7采区,地质储量2768.2万吨,可采储量1141.6万吨。由于三条正断层的切割,3、5、7采区上抬近200m,形成弧立的三角形含煤块段。海孜煤矿投产后经补勘认为,穿越灰岩断层开采三角形块段,易透水,风险很大,而且巷道长达9km多,成本高,拟在三角形块段建设小井单独开采。经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报请上级批准,于1996年1月完成初步设计,当年开工建设,1999年投产,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稳定了海孜煤矿的产量。

海孜西部井采区走向长1.2~5.2公里,倾斜宽0~1.7公里,井田面积4平方公里。采用一个混合立井提升和一个立井回风开拓,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井巷工程量6987米,地面建筑面积15345平方米,总投资11680万元。

【海孜煤矿二水平延深】2001年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80万吨/年,回风由西风井承担,三条暗斜井延深,井巷工程量12500米,总投资1.8亿元。

【杨庄煤矿三水平延深】1992年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中央布置副暗斜井和行人斜井,井田两翼分别布置运煤上山,实现分区运煤、分区通风,集中接力排水,集中辅助运输。井巷工程量11000米,总投资1.2亿元。2006年进行四水平延深初步设计。

2、地方及小型矿井的设计

【黄集煤矿】位于安徽省濉溪县铁佛乡境内,东西宽约2.9公里,南北长约4.9公里,呈不规则三角形状,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500万吨。

2004年11月完成建井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其中一号井60万吨/年,二号井30万吨/年(后期)。一号井采用一个主井、一个副井和一个中央风井的开拓方式,两个水平上、下山开采,两个生产采区,四个工作面。一号井设计井巷工程量21523米,总投资45000万元。

【刘东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西郊,分为刘东和刘西两个井田。刘东井田面积约5.4平方公里,刘西井田面积约9.14平方公里。刘东井田-600米以浅储量为288万吨;刘西井田全区-600米以浅A+B+C+D线储量3000万吨。

2004年11月完成扩建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由30万吨/年扩建到60万吨/年。新建西部混合井,扩建井巷工程量为16253.5米,总投资24000万元。

【郑腰庄煤矿】位于安徽省肖县境内,井田范围走向长约1.9公里,倾斜长约1.6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煤炭储量500多万吨。

1988年12月完成建井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采用立井开拓方式,混合罐笼提升机和一个风井。井巷工程量2700米,总投资940万元。

【蔡山二矿】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境内,井田范围走向长约2.5公里,倾斜宽约0.5~1公里,面积约2.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00多万吨。

1994年3月完成建井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采用一个混合提升主井、一个风井、一个水平上下山开拓,井巷工程量3000米,总投资3500万元。

【大演武煤矿】位于安徽省肖县县城西南,井田范围南北走向长5公里,东西倾斜宽0.3~0.5公里,面积约2.2平方公里。1994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矿井采用竖井分水平开拓,初期设混合提升井及中央风井两个井筒,井巷工程量4520米,总投资4320.6万元。

【窦庄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窦庄乡境内,井田东西长450~500米,南北宽500~600米,面积约0.23平方公里。该矿地质储量为143.1万吨,可采储量76.13万吨。1989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矿井采用一个混合井,一个风井,一个水平上下山开拓全井田,井巷工程量2450米,总投资736万元。

【大学山煤矿】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北西,建于1996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原井田范围内有一混合井和一个风井,拟在北部建一个混合井,矿井形成“两进一回”的通风系统。煤工业类型为无烟煤,低沼气矿井,煤层不自燃,无爆炸性。矿井备用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2003年3月完成该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技改后生产能力提高到5万吨/年。

【建业煤矿】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南,为地方煤矿私营企业,1996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年。井田范围内有2个混合井,一个斜风井。拟在北部建一主斜井,一副斜井,原矿井中一个混合井经改造为回风井,原回风井和混合井报废,技改后矿井形成“二进一回”的通风系统。该矿为低沼气矿井,煤尘无爆炸危险,煤层不自燃。供电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组。2003年9月完成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矿井可采储量52.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扩增为5万吨/年。

三、工厂、选煤厂设计

【岱河煤矿选煤厂】岱河矿1965年12月25日投产,年产原煤120万吨。煤种复杂,平均灰分为33%。1998年2月4日决定在该矿建选煤厂,4月完成初步设计,被集团公司列为重点工程之一。

根据工业广场内的构筑物现有情况,在主井井口西侧布置选煤厂主厂房和浓缩车间,采用跳汰法分选的工艺流程。原煤经预先分级筛分后作为最终混煤产品装仓,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最终产品为混煤、矸石。

设计主厂房4跨3个进深,长27米,宽19米,建筑面积2359m2,建筑体积11520m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采用干振碎石桩加固地基。浓缩车间由2座联合的直径15米的架空式钢筋混凝土池和一座直径6.5米架空式钢筒体池组成,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及独立基础,基础下地基采用干振碎石桩加固。架设带式输送机栈桥2条,总长108米。入洗原煤栈桥倾角20.5°,洗混煤栈桥倾角13°。

工业场地总建筑面积3272m2/13994m3,道路和场地面积1432m2,各种管线长2966m,各种电缆长12952m。机电设备124台件,化验设备1套。

该工程形成图纸资料27卷,竣工图317张。

该厂建设工程特点:

1、工艺流程灵活、合理

2、选用机电设备先进、运行可靠

(1)入洗原煤带式输送机,由上海煤科院运输所研制,实现大倾角输送物料不超过18°的禁区,每小时运输量150吨。

(2)矿井原煤预先分级筛(3SKTB1848),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开发研制的非标准筛分机,处理量250~280t/h。

(3)跳汰机的数控电磁风阀和自动排料装置,集中控制系统,均采用国内先进技术设备。沉降式离心脱水机处理量大、脱水效果好。

3、投资少、施工周期短

该工程投资额2871万元,方案多次比选、优化,最终竣工决算投资额2017.06万元,降低29.74%。

1999年6月1日选煤厂投产以来,共处理原煤316万吨,上交利润1140.7万元。入洗混煤于2001年11月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产品推广评价中心联合颁发的“国家质量检测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并通过国家质量体系ISO9000标准认证。

【朱庄煤矿选煤厂】朱庄煤矿生产能力180万吨/年。2003年3月完成选煤厂初步设计,5月动工,同年10月投产。

选煤厂采用先进的复合式干法选煤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可靠,年创利润约200万元。

干法选煤技术的应用,填补了安徽省无复合式干法选煤工艺的空白,在动力煤深加工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许疃煤矿选煤厂】许疃煤矿于2004年11月建成投产,年产原煤300万吨。原煤灰分高达40%左右。煤的标号为炼焦肥煤,属宝贵资源。为降低成本和冶炼精煤的加工费用,集团公司决定建设许疃煤矿选煤厂,并列为2005年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之一。

2004年10月开始做“可研报告”和“方案设计”,2005年7月设计施工图,8月开工建设,12月30日建成试运转,2006年4月正式投产。采用“复合式干法选煤工艺流程”,年处理原煤300万吨。选后的商品煤灰分降低4~5%,年排矸量约20万吨左右,可节约费用1000万元以上。我院对唐山神州公司的FGX-12复合式干选机提出改进意见,使工作环境粉尘及煤泥水污染大为减少。

【临涣工业园净水站】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及主要精煤出口基地,根据综合开发规划,在临涣镇拟建一个新型煤、焦、化工业园区,包括年产44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1座,4×300MW机组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1座,入洗能力为800万吨/年选煤厂一座,集中净水站一座,以供给煤焦化电各工程所需的工业用水。2005年4月集团公司决定由设计院设计、筹建净水站。2006年建成净水站一期工程,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年。2008年建成净水站二期,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年。

净水站一期采用浍河水及矿区塌陷区蓄水,二期结合淮水北调工程,取怀洪新河蚌埠闸下弃水及香涧湖蓄水。为确保水质,拟选定以下工艺流程:

原水→管式混合器→竖流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吸水井→送水泵房→工业园区供水管网。

【纤维素生物液体燃料中试项目】本项目选用富含生物质能的各种纤维素生物质尤其是各种废弃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汽油和其它再生性液体燃料等。重点尽可能中试所有易于得到的纤维素生物质,在半商业化生产的规模上再现小试的所有结果,收集必要的参数,准备商业化建厂。2006年5月,设计院对厂区主厂房、汽油车间、精硫车间、原材料加工间、办公楼等地面建筑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总占地面积35664平方米,建筑面积22250平方米,总投资33000万元。

本次中试的物质转化反应路线包括一条主反应和一条次级反应,物料转化方程由下式表达:

线路2加氢+生物质预处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加氢汽油线路1发酵水解单糖乙醇燃料乙醇精制多醇脱水脱卤汽柴油

近期目标:

(1)采用最经济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和新的利用木质素技术,结合其它发酵生产工艺,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日产燃料乙醇1000升。

(2)在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煤化、盐化、一体化工业园区,建成煤化工和生物化工相结合的液体燃料商业化生产厂。年处理木质素17.5万吨,农作物秸秆80~110万吨,年产汽油约12万吨,燃料乙醇年产量区间约为6000~9000万加仑。

远期目标:

(1)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生产木质素固体产品约90~116万吨,将在煤盐一体化厂区进行加氢制油,约48万吨的木质素将转化为汽油。

(2)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将再生能源生物质(农作物秸秆)的百分之十(1.5亿吨)用于燃料乙醇和汽油的生产,可以产出1890万吨以上的汽油和4200万立方米以上的燃料乙醇。

该技术是世界范围内唯一有潜力全面取代石油的生产工艺,其燃料乙醇生产成本有可能接近甚至低于粮食燃料乙醇。

【中密度纤维板厂】位于淮北市人民路东段北侧,1993年7月被列为煤炭行业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贴息贷款项目,同年12月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9月设计。生产线全套采用上海人造板机器厂生产的日产55m3、年产15400m3中密度纤维板设备,工艺流程为鼓式削片机→气流铺装机→多层热压机系统。由木片制备、纤维制备、铺装热压、成品制备和砂光五个工段制成。地质勘察报告认为粉煤灰堆积时间较短,工程性质差,拟对厂房地基土(粉煤灰)进行处理。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场地塌陷稳定性未作出评价,因此,初步设计按塌陷稳定设计厂房基础。设计生产能力为15400m3/年,原料消耗树木间阀材22720m3/年,总占地面积5.52公顷,总建筑面积9540平方米,厂房总建筑面积3488.5平方米,总投资4748.5万元。

四、建筑设计

【上海金茂大厦设计】1997年3月,上海建工设计研究院承担上海金茂大厦深化设计,工程占地2.3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面以上88层,建筑总面积28.9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0.5米,为世界第三高楼。1997年3月7日至2000年5月设计院派出五名高级工程师参于该工程电气自动化、暖通专业及上海恒隆国际商贸大厦的深化设计。

【紫藤苑住宅小区】2004年4月设计,当年开工建设,2007年竣工入住。占地面积55000m2,总建筑面积78000m2,绿化率30%,住宅25栋832户。1#楼为8层砖混结构住宅,沿街部分为4层框架商业用房,14#楼为商住楼,下面两层为框架结构商业用房,上部为四层砖混结构住宅,15#及16#楼住宅部分为六层砖混,沿街为3层框架结构商业门面,2#~13#楼均为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小区设施配套有商店、幼儿园、医院、休闲娱乐活动场地、停车场及垃圾中转站等。住户为分户供电、供水、供气及闭路电视。小区设三个出入口,中部及南侧两入口为主要出入口,东南侧为次要出入口。

【华松现代花园小区】位于淮北市人民路西段。2002年设计,当年开工建设,2005年全部竣工入住。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绿化率40%,集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住户为分户供电、供水、供气及闭路电视。户型从90平方米―140平方米/户,平面合理,功能齐全,户内空间富有变化。小区配套设施有商业店、超市、小学、幼儿园,智能化控制,安保系统,家庭信息箱,计算机网络,单元门设远红外线防盗门对讲系统。采用竖直联排式住宅平面格局,部分建筑单体转一角度(10度左右)。分区布置了小桥流水、喷泉水景,儿童游戏场、休闲广场等环境小品设计。

【大华现代城苏果超市】位于淮北市相山南路,2004年设计,建筑面积17320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底层为商业精品店,二、三层为苏果超市,四层为仓储和办公管理用房。工程设计满足大型超市的商业需要,流线合理,方便经营。

【淮北市亚太商业广场】位于淮北市新政府北侧,为一座大型综合商业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占地9800m2,总建筑面积22800m2。商场内设客梯一部,自动扶梯八部,中部有直通三层的中庭。2004年设计,10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建成使用。

【淮北金色华松商厦】位于淮北市淮海路东段北侧的商业繁华地段,是一座集商业、办公、高档住宅为一体的高层综合建筑。该工程占地面积3800m2,总建筑面积21000m2,地上24层,地下2层,总高度89m,其中一至三层为商业用房,地下一层为人防工程,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四至二十层为高档住宅。2003年设计,2004年3月开工建设,2006年7月建成使用。

【西苑住宅小区】位于淮北市淮海路东段北侧,是淮北矿业集团机械装备公司的职工住宅新区。总建筑面积7.33万平方米,占地约21亩,户型建筑面积80m2/户,公共配套面积6500m2。总体布局合理,留有宽阔的活动场所,充足的绿化地带。本住宅小区于2006年设计施工,可供750户困难职工入住。

五、院、校设计

【北京煤矿总医院】位于北京市和平里香河园住宅区,曙光西路与西坝河路口,是煤炭系统最高等级医院。占地1.8公顷,总建筑面积33602m2。1987底设计建设,1993年建成开诊。有传染病房、钴60治疗室、同位素室、CT室、核磁共振室等配套设施。建筑平面布置符合医疗功能要求,立面造型简捷大方景观好,规模定为500床位。门诊楼、病房楼、辅助医疗楼和综合楼采用高层集中式建筑,之间用走廊连成“工”字形状。辅助医疗楼地面7层,病房楼地面11层,综合楼地面6层,门诊楼4层,附属联合楼4层。病房楼和辅助医疗楼北侧,设燃气锅炉房、变电所、污水处理站和太平间等。

【淮北朝阳医院病房楼】淮北市最大的民营企业医院。建筑面积1.22万m2,床位300张。地上六层,地下一层,混合结构。垂直交通采用二台医用电梯,三座楼梯。病房楼分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和手术室;收费、后勤、办公、会议室等管理服务用房。地下室用于药品贮藏。2003年设计,当年开工,2004年竣工投入使用。

设计满足综合医院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洁污分流清晰。建筑布置紧凑,病房有**的朝向,室外有较高的绿化区。

【淮北实验高级中学】原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综合教学楼,于1999年7月设计,2000年8月竣工验收使用。占地面积1330m2,总建筑面积8013m3,为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平面基本成“L”形,北侧一至五楼为教学办公区,六层为多功能活动室。东侧一至五层为实验区,主要布置物理、化学、生物、语音等实验室,六层为报告厅,楼梯间还设置小天文台一座。中间为学生活动场地。

【南京高淳淳辉高级中学】位于南京市高淳县城东,规划用地117000m2,总建筑面积85000m2,规划建设高中36个班、初中18个班、小学24个班及8个幼儿园班,台湾教育家魏照金先生投资约1.2亿人民币建校。主要分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大部分。2002年开始设计,10月份开工,分三期工程建设,2004年7月建成使用。

【凤台住宅小区】为淮南华天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凤台县城开发的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26000m2,沿街为商住楼,框架结构,7层建筑,2005年5月开始设计施工。

六、馆、所设计

【相王府宾馆】地处市中心花园路南侧,1991年设计开工建设,主楼12层,框架结构52.8米高,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造价1150万元,装饰豪华,设中央空调,集中供暖、供水,全天候服务。北侧有会议中心及2003年设计建成的宴会厅,集宾馆、接待、餐饮、商贸洽谈、旅游为一体,三星级宾馆。

【黄山相王山庄】地处皖南风景秀丽、奇松峻峰的黄山北大门,隶属皖南新兴旅游城市黄山市黄山(太平)区,是淮北矿业集团职工疗、休养的综合山庄。1992年7月在原有院址进行二期工程扩建,占地17.36亩,扩建总面积10000平方米,主楼1、2、3号,4层砖混结构,内设中西餐厅,对外接待旅游、会议、休养。

【连云港相王度假村】位于苏北港口城市连云港市商业繁华地带西部的一座三面环海的山坡上。1993年设计建设主楼3栋,层高三~四层,呈阶梯状连接,另有小型别墅3栋,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度假村布局合理,环境优美。2005年对主楼一号楼改扩建,使山庄建筑群更显气派端正。

七、论文(课题)、荣誉

1、《沉降地层井筒破裂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研究》获2003年度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者王文华。

1987年以来徐州、大屯、兖州、淮北、永夏等矿区有近50个井筒相继发生井壁破裂事故,其中采用钻井法施工的井筒占七个(如淮北童亭煤矿主、副井等)。引起井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深厚表土层中底含水头下降造成地层压缩沉降,使井筒受到纵向附加力作用所致。因此,在疏水沉降地区开凿井筒并确保其安全运营,关键取决于研究出一种可有效地衰减井筒所受纵向附加力浅薄井壁厚度的井壁结构。我院参与该项课题研究,寻求一种可有效衰减纵向附加力,防止井壁破坏,确保井筒安全运营的新型复合井壁结构。

本课题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出一种既具有纵让横抗特征,又安全防水的新型可滑重力复合井壁,确定可缩井壁在沉降过程中对纵向附加力的衰减率以及分布规律,得到通过卸压槽(采用冻结法施工井筒时)或井壁接头(采用钻井法施工井筒时)的纵向可缩性人为地控制纵向附加力的重要结论,提出新型可滑重力复合井壁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突破了提升井筒装备适应可缩井壁的技术难题,拓宽了特殊凿井法施工井筒的适用范围。

2、《QJR1-300/1140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软起动器》。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获奖者苗中山。

QJR1-300/1140型交流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真空磁力起动器与数字式调速装置为一体的新技术产品,适用于交流50HZ、电压660/1140V、电流300A以下的电动机重负荷软起动,软停车。具有起动电流小,速度平稳,对电网冲击小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的起停车中,能大大减少起动时皮带的张力,延长皮带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ZTDK-ZN-0ISP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获河南省煤炭工业局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者苗中山。

ZTDK-ZN-0ISP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为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具有6脉动和12脉动独立使用功能。电枢可逆逻辑无环流方式,能实现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四象限运行。该装置首次在临涣煤矿主井提升系统使用,取得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矿井直流提升机数控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获安徽省金桥工程技术奖三等奖。获奖者苗中山。

5、《石台矿整治塌陷地面亭子桥设计》获安徽省级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获奖者贾耀明。

6、《肖县闸河煤矿恢复生产技术鉴定》获安徽省政府优秀咨询项目二等奖。获奖者王文华。

7、《北京煤矿总医院设计》1995年获煤炭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8、《农村小康住宅设计》获1997年淮北市农村小康住宅方案一等奖。获奖者王慎谦。

9、《农村小康住宅设计》各获1997年淮北市农村小康住宅方案三等奖。获奖者贾耀明、戴合勇。

10、《农村小康住宅设计》各获1998年“迈向二十一世纪”安徽省住宅方案竞赛三等奖。获奖者:彭飞、戴合勇。

11、《岱河煤矿选煤厂设计》2002年7月获安徽省级优秀专业工程设计三等奖及省政府科技进步奖。获奖者薛正宇等9人。

12、《淮北实验高级中学综合楼设计》获安徽省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奖。

13、《朱庄煤矿选煤厂设计》获2004年度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

14、《现代花园小区设计》获三项大奖,分别为:(1)2003年度全国人居经典评选“环境建筑双向金奖”(中国建筑协会\中国房产住宅研究会\中国风景园林学\建设部城区规划管理中心联合评选);(2)2004年度安徽省优秀住宅小区(安徽省建设厅评选);(3)2004年首届淮北市民喜爱的楼盘评选金奖、**环境设计奖、**房型奖(市建委、房管局联合评选)。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