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汕头工业提升门

汕头工业提升门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汕头工业提升门的一些知识点,和东莞和汕头哪个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东莞比汕头发达。

一、经济发达程度比较

东莞和汕头都是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但东莞的经济发达程度相对较高。东莞是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重镇,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东莞的贸易、服务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之一。而汕头则以工业、港口、商贸和旅游为主要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二、地理位置优势比较

东莞位于珠江口地区,紧邻广州和深圳,交通便利,是连接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这种地理位置为东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流入。而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港口优势,也是连接内陆和沿海的重要门户之一。虽然汕头也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但相对于东莞来说,其经济发展受到一些限制。

三、城市规模和发展潜力比较

东莞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城市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潜力。同时,东莞的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汕头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东莞在经济发达程度、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城市规模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相对于汕头更为突出。

好长的长篇大论,但一看就是什么都不懂的.

汕头和阳江都临海,但风俗完全不同.

汕头靠近福建潮州,潮汕地区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祖祖辈辈都是女人种地、男人下海行船,男人回到岸上就只会喝茶聊天。本来是赶海人(渔民)长期缺乏维生素,喝茶正好能防止败血病,但现在不下海的男人是因为好吃懒做才喝茶。

阳江古代打铁的多,过去南粤海船用的铁锚、铆钉都是阳江生产的,当地的刀具也很有名:阳江十八子、银鹰都是世界名牌,国际影响不亚于王麻子、张小泉。现在街上的管制类刀具很多都是阳江生产的。

汕头市,别名“鮀城”,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

工业经济

汕头潮南区美莱顺(国际)内衣城2012年1~11月,汕头工业增加值409.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截至2012年末,全市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增至524家。该年1-9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99.45亿元,增长13%,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4.2%。八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5.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工艺玩具、纺织服装、化工塑料等传统优势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产值增速分别达到32.1%、15.2%和18%。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好转,亏损企业个数有所减少,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03.56%,比去年同期增长4.1%。1-9月工业用电71.32亿千瓦时,增长2.2%。

民营工业目前已经成为汕头工业的主体,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8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84.5%。“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和“广东省名牌产品”数量分别位居全省第6、第4和第6位。

农业经济

2012年1~9月汕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03.62亿元,增长4.9%,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73%。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7.90万亩,占省下达考评指标的101.31%;完成蔬菜播种面积50.87万亩,产量达到116.29万吨,增长3.5%。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4个,面积达6万多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239家,其中新增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2家,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

港口经济

汕头“以港兴市”汕头市海岸长298公里,其中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28公里,具备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煤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资源。

2012年汕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4500万吨,达4562.8万吨,同比增长13.9%。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25万标箱,同比增长13.6%,两个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及广东省的平均水平。

汕头是国家确定的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汕头港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个港口有货物往来。货物可以从汕头港直达中东、地中海、东南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国内主要沿海港口更是实现了全覆盖。汕台直航“黄金航线”开通以来,受到台商和世界各地广大货主的欢迎,极大增强了汕头对世界各地的辐射力,该航线相关优惠将延长至2014年。

汕头港还在继续加紧规划建设中,2013年准备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还有广澳港区2万吨级石化码头、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苏宁易购、汕头广澳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两大物流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汕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2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全省排名第二。全市13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3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2.2%,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有效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重点建设项目中现代产业工程、信息网络工程、能源保障工程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完成年度计划达到75%以上。交通运输工程、能源保障工程、现代产业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四大工程投入较多,单项全年完成投资均超过18亿元。[29]近年来汕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规模逐年增大,2009年、2010年分别为141.1亿元和176.7亿元,2011年达到323亿元。

上市公司

上市动漫公司的原创作品[31]截至2012年9月,汕头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在全国的地级市中位列第12位,在广东省位列第3。

上市公司包括超声电子、宜华木业、宜华地产、东方锆业、南洋股份、奥飞动漫、星辉车模、潮宏基、万顺股份、黑牛食品、凯撒股份、太安堂、众业达、金刚玻璃、骅威股份、群兴玩具、西陇化工、金明精机、东风印刷、猛狮科技、万泽股份在内,共有21家为民营企业,涵盖了木业、地产、动漫、玩具、超声仪器、珠宝、电缆制造、包装、制药、特种玻璃制造、化工、制衣、食品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和新型优势产业。

其中还创造了不少行业第一股,如宜华木业是“实木地板第一股”,奥飞动漫是“中国动漫第一股”,以及“中国女装第一股”的“凯撒股份”。

流通消费

2012年1~9月,汕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7.3亿元,增长13.8%,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64.9%;批零销售额和住宿餐饮营业额1326.62亿元,增长14.1%。完成货物周转量107.94亿吨公里,增长20.8%。港口货物吞吐量3381.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91万标箱,分别增长12.5%和12.9%。实现邮电业务收入41.12亿元,增长5.6%。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接待过夜旅游者741.3万人次,增长14.8%。物价涨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8%。[24]

驻汕银行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创兴银行、德富泰银行、(泰国)盘谷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发银行、广东华兴银行。

汕头的商业街有很多,每个商业街都很繁华

主要有:金新路步行街

长平路步行街

中山路步行街

金砂路步行街

汕头市商圈

一、城市中心商业圈

1.“三中巷”(偏低档商圈)

三中巷又称四中巷,位于旧城区,毗邻中山路。因该区域共有三所中学在此(一中,三中,四中),巷子就在学校旁边,因而得名。巷子从第三中学周围延至中山路边第一和第四中学,整个区域汇聚了许多小商店(包括服饰、文具、精品和餐饮店、小吃摊),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学生和年轻人。附近还有一所市级医院(市中心医院),这一带人流量很多。

2.华侨新村商业步行街路段(低档商圈)

华侨新村步行街作为汕头发展最早、而且是自然形成的一条步行街,毗邻长平路与金新路。小商品、服饰琳琅满目、价格不高,顾客以本地年轻人居多以及外来打工人口,消费能力比较低。2010年易初莲花店的入驻路口,加大人流量。

3.长平路商圈(中档商圈)

长平路是汕头最繁华的生活性次干路,整条路较具商业氛围。长平路以南国商城为中心,与金环路交界。是汕头市最繁荣、最热闹的商务区域,周边配备齐全(旁边的金环路有部分运动品牌专卖店:公鸡、匡威、ONLY、LEVI'S、Adidas、马克华菲、KAPPA等,以及五星级酒店、商务联锁酒店,苏宁电器),是商业、金融、酒店、购物、娱乐、IT数码、餐饮、政治、休闲高度集中的地方。长平路西延到中旅汽车客运站,东延至泰山路火车客运站及汽车客运中心,与黄山路高档住宅商业区相交接。

4.金园路、金新北路和新厦路商圈(中档商圈)

从金环路延伸过去,金园路、金新北路和新厦路构成的类“工”字形街区,商业亦较为发达。主要经营中档服饰,一些品牌专卖店较多汇集于此,主要以服装、鞋类、皮具为主。但现在人气已不太旺。

5.黄山路商圈(中高档商圈)

随着汕头城区范围不断扩大,楼盘自西向东不断扩张,几年前还略显荒凉的黄山路一带,随着许多炙手可热的高价楼盘齐聚,如今已经成为热闹的高档住宅新区。逐渐形成了一条自北向南以黄山路为主干,贯穿金砂东路、长平路、韩江路三条路,集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东西向街道,这一纵三横,恰恰形成了一个“丰”字形繁华商圈。这一片区也越来越成为商家眼中的黄金宝地。主要以经营服装、餐饮为主,还有其它茶叶店、精品店、便利店等。人流量多,具有较多较高端消费群体。

二、服饰批发商圈

1.广场服装市场、新海港商城服装批发市场(主营以男装和中高档女装为主)

位于汕头市海滨人民广场西侧,两个服装市场相临,新海港商城原为汕头港出入境大厅,广场服装市场则是汕头服装批发市场的起步者海安批发市场的延伸,云集了本地区几百个生产厂家生产、销售的产品。

2.汕头车站服装批发市场(以中低档女装为主)

位于老城区潮汕路,是粤东最大的服装及内衣商品集散地,依托汽车总站拥有便利的交通,人流旺,面积现扩大到10000多平方米,还另有新楼建设中。

3.中山路童装批发市场(以婴童服装为主)

位于老城区中山路,有主楼和周边临街铺面,总的经营婴童服饰的商家达到200多家。

4.小公园鞋岛

位于老城区安平路周围,已形成多年的鞋类批发岛。

三、开发建设中的7个城市商业综合体

1.龙湖乐园城市商业综合体(即南国商城后面,前身为龙湖乐园,现已荒废。)

北临城市主干路金砂路、南临最繁华的生活性次干路长平路、西邻金环南路。规划将建设以商业、金融、酒店、办公功能为主,兼有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设计意象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意”为平面形态,以宝鼎造型勾勒建筑形体气势,以中国红、中国结等传统中国文化符号进行立面装饰,寓意吉祥如意、国泰民富。

2.十一街区东城市商业综合体(即已形成的林百欣会展中心、华银数码广场等公共建筑群。)

是汕头北岸经济、文化中心,规划将建设成城市金融、文化、商业的重要集结点。设计意象以“城市魔方”创意,寓意作为城市总部经济的孵化器,创意、创新层出不穷。

3.十一街区西城市商业综合体

北邻南国商城及规划中的龙湖乐园商业综合体。规划建设成为以总部办公、企业写字楼为主要功能,兼有文化、休闲、商业等多种功能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以“四灵宝瓶”为造型,寓意城市价值、财富源源不断。

4.金凤半岛城市商业综合体

位于汕头大港河、西港河两河交汇的半岛区域,汕头旧城次中心与鮀浦次中心的中心地带,是城市西片区改造建设的启动区域。规划将建设成为西片区商业、酒店、文化娱乐综合功能区,辐射带动北岸西片的新商圈。设计意象犹如一昂首啼飞之凤凰,以“金凤广场”命名,寓意百鸟朝凤,展翅高飞的发展态势。

5.长江路北城市商业综合体位于城区商业聚集圈内(临近工业区,周围外来打工人口多)

东临天山路、南邻长江路,交通可达性高,是城市中的风水宝地。规划将建设成为以商业为核心功能,兼有公寓式酒店、文化、娱乐、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以钻石切面为灵感,创造尽可能多的沿街、临景卖点,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价值。以“钻石广场”命名,寓意点石成金的城市商业神话。

6.高新城市商业综合体(处于工业区)

位于汕头高新区西北角,龙湖区与金平区交界的黄金地带。随着汕头产业升级,将成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规划将建设成为兼有商贸、办公、大型主题购物等综合功能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融入低碳节能技术理念,体现高新区作为创新基地、创新生活的无限可能。

7.大洋城市商业综合体

是汕头景观海滨大道的重要节点,规划以酒店、公寓式酒店为主要功能,兼有商业、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意象以天圆地方为创意,将沙湾明珠与阳光碎片结合在一起,是城市最惬意、最优美的“阳光滨海广场”。

拓展回答

汕头

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亦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1]。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2]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557.92万人。

汕头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头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汕头有自己的潮汕方言、潮剧、潮乐、潮菜、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民俗等特色。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2016年,汕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0.54亿元,比2015年增长8.7%。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汕头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