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毕节工业提升门

毕节工业提升门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7-06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毕节工业提升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毕节工业提升门以及毕节采取土地流转方式 趟开现代新型工业化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工业园区就像军棋,步步为营,错落有致;工业园区又像是象棋,园区内的一家家企业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形成一条产业链。

一个典型的代表,是毕节力帆。这家企业在壮大生产规模、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聚集了新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煤磷化工经济产业集群等产业群,促成了地区聚集式新型工业重镇的打造。从进驻到二期技改工程竣工暨新品下线,历时不过四年。一个力帆带活了一条产业链、带火了一方经济。

同样具备如此吸引力的工业园区,在贵州不只一个;发展园区,成了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一环。

一个产业园推动三产提速

2007年9月,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兼并了毕节振兴车辆厂,组建了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在毕节市鸭池镇营脚村选址启动一期技改项目;2009年,毕节力帆销售收入4.2亿元以上;2010年4月,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一期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原来每月生产500台拖拉机,技改后实现1800台的增量,半年实现总产值超7亿元。

如此可喜的成绩,不仅鼓舞了力帆人,也让“左邻右舍”沾了光。

力帆一期项目所在地鸭池镇,3年前仍是毕节市郊通往大方县双山镇乡区道路上一座冷清、不起眼的小镇。当时,该镇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繁,人均年纯收入仅2000元。

而今,依托工业聚集区的发展,该镇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发展特色种植,建成了2000多亩蔬菜基地和100多亩草莓、葡萄、花卉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区,成为毕节城区重要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基地,多达40户群众成为收入丰厚的种植大户,年户均收入1.8万元以上。

“一片片的荒地被铲平,一圈圈的围墙垒起来,一座座的工厂建起来,我们突然有了信心。”位于黔西县产业集群区内,岔白工业园区所在地林泉镇岔白村的村民,大半辈子都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始”生活,周围轰隆隆的挖掘机生意突然让村民们开了窍。在园区周围开办汽车修理厂、汽配厂、餐饮店、购物小超市等等,丰富了园区周边的配套设施的同时,也成功实现以工业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农民成功转型并达成增收致富的梦想,乡镇则一改落后的面貌,柏油马路铺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南来北往的车,将地方和外界的阻隔打通之时,也让地方经济升温。

以力帆为核心、龙头,生产车桥、电池、变速箱、灯具等产品的20多家毕节当地零配件企业的加入,形成了从生产汽车零部件到整车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一条通往产业聚集发展,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现代新型工业路子正在毕节地区铺开。

毕节还有望成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和黔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成都———贵阳———广州快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及中国西南重轻卡机械制造重要工业城市之一。

有分析人士认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恰是毕节地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引擎,它的启动为毕节地区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力帆带动下,毕节地区各地兴起了工业园区建设,并逐步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这些产业集群又推动了地方一二三产业提速发展。

作为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亲眼见证了力帆从初来乍到到今天的辉煌成就,这不仅是力帆的成功,也是整个毕节的成功。“从引进云南力帆骏马到打造中国西南最大载货汽车基地,从年产3.6万辆变型农用车,到年产重卡、轻卡、微卡31万辆的汽车工业城,从单一汽车制造到促进城市化等多重效应释放,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始终发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打造了载货汽车制造项目建设的‘毕节速度’,演绎出从破土动工到建成下线仅用一年零九个月的‘力帆时骏奇迹’。这成为了毕节试验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功范例,标志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食品轻工业园串起一条线

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是依托老干妈为龙头开工打造的食品工业园。从最初规划做单一食品生产、加工到现在有意识引进下游配套企业,园区已然要形成一条有关食品的产业链。

据南明区工业园区建设开发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园区已和15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其中既包括江苏雨润集团、广州好利来、羊城西饼等市民耳熟能详的“牌牌”,也包括一些包装、印刷企业。

园区专门建立了招商选资项目储备库,发扬“盯、粘、抢”的精神,紧盯国内500强的食品企业,力争引进一批高附加值的优势项目,从而做长产业链,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产业集群,以期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园区开通了“南明区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门户网站。等园区建成,项目全部入驻开工,形成集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印刷、质检、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这既是规划部门的期望,也是企业的期盼。

目前,位于贵阳南明区龙洞堡片区的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正在加班加点赶工,为全省民营企业发展“铺路”。

据了解,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拟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470公顷,建设用地1285.71公顷,其中产业用地636.09公顷。截至11月30日,该园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8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2.022亿元,产业项目投资9.76亿元。预计明年2月入驻的15家企业可进场开工,明年年底可全面建成。

按照南明区区委书记柯德来“园区建设必须按‘一年出形象,两年见成效,三年成气候’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园区建设”的要求,自去年9月28日,南明区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一直按照“基础先行”的思路有序推进建设中。

据了解,今年8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在龙洞堡新城设立省级南明经济开发区,龙洞堡新城无疑将成为该区推进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对此,柯德来再次提出“南明区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要按照适应新型工业发展的要求,高标准、加速度推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适度超前启动‘集中供热’、‘集中控污’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工业园。”

同时,该区明令禁止“造污”企业的入驻。截至目前,该园区引进的雨润、好利来、面包新语等15家企业,均是经过层层筛选,符合要求的企业。

南明区在园区的服务方面也尽力体现人性化和需求化。不仅专门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积极为企业办理相关证照和做好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该园区还拟建8万方标准化厂房,帮助有前景和潜力的企业尽快发展壮大。

目前整个园区的雏形初显。朝钢路、一号路B段已全面完工,一号路C段、横二路、纵一路正紧锣密鼓的施工中。其中,正在全力抢修的一号路C段打通后,可以连通老龙水路,又增加了一条园区和外界联系的纽带。

预计明年2月,包括江苏雨润在内的15家企业可入驻并全面开工建设投产。

一招招妙棋

推动全局

园区的打造,不仅为招商引资搭建了有力的平台,更是有效地将资源进行整合,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推动就业。

记者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业园区处获悉,今年1至10月,全省在建园区87个,其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具条件、工业产值达亿元以上的园区71个;全省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05亿元,同比增长28%;入园各类企业达1053户;在建项目1094个,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381亿元,产业项目投资760亿元;直接和间接为园区服务的从业人员近30万人。

这其中,遵义仁怀名酒工业区、遵义市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桐梓工业园区、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等30个省级工业园区及培育区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1至10月,30个省级工业园区及培育区已建设用地面积达11310.4公顷,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15.1亿元,占全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6.3%;在建产业项目544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433.3亿元,占全省工业园区产业项目投资57%;入园企业643个,从业人员14.4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723.3亿元,占全省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45%。

如今,依托园区,一个个重点项目、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入驻,可以预见,未来依托这些园区,贵州的工业发展不仅将走向多元化、品质化,还将走上规模化、专业化之路。

“就像一招招妙棋,工业园区的建设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必将有力推动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工程测量技术、煤矿智能开采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应急救援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现代物业管理、机电设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Biji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是由贵州省和毕节市共建、以毕节市为主举办的综合类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校区占地面积780亩,建筑面积约33.2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元,图书馆藏书73万余册;有专任教师56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业29个;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87个、校外实习或就业基地83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近三年,学校有贵州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16个、贵州省职业教育兴黔富民建设项目8个;贵州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专业群1个。

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2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教育教学改革试点3个;贵州省精品课程7门;建有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平台)3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1个。

毕节市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川、滇、黔三省交汇处,是黔西北的重要门户。总面积达3414.9平方公里,辖有27个镇、8个乡,其中民族乡6个,分别为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野角乡、大河乡、团结彝族苗族乡、阿市苗族彝族乡,以及大屯彝族乡和田坎彝族乡。此外,还有6个办事处,包括市西街道、市东街道、三板桥街道、流仓桥街道、大新桥街道、观音桥街道。全市聚居着汉、彝、苗、布依、白、满等22个民族,总人口为127.53万人。

毕节市的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解放路,邮政编码为551700,区号为0857,拼音代码为Bijie Shi。这些信息为了解毕节市的基本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毕节市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川、滇、黔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全市的22个民族和谐共处,共同推动着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毕节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毕节市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毕节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感受独特的地域特色。

总体而言,毕节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毕节市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