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关于库尔勒工业提升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库尔勒哪来的历史风景啊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库尔勒简介
座落于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尔勒”是维吾尔语,意思是“眺望”。这里盛产香梨,又称梨城。
库尔勒市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630年佛教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曾途经库尔勒。市境大部曾属古代西域36国之一的渠犁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孔雀河流域就已有人类活动。西汉神爵年间,西域都护在今孔雀河三角洲筑有埒娄城,有军队驻守。以后,埒娄城又演变为东汉的爵离城、北魏的柳驴城和元代的坤闾城。1939年库尔勒由设治局升为县。新中国成立后,库尔勒县先后成为库尔勒专署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1979年6月,国务院批准由库尔勒县设置库尔勒市。1984年,县、市合并。
目前,库尔勒市是华夏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两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7116.9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每千人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2人,有汉、维、蒙、回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30.1%。市辖9个乡、2个镇、5个农牧园艺场、5个城市办事处,另有3个州属农牧园艺场及农二师所属3个农业团场。市域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师部、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里木石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南疆铁路临管处等中央、自治区单位。
库尔勒市独特的地理位置蕴育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历史上,库尔勒就是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目前,周边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点14处,二级文物保护点40处,纳入国家文物档案的文物古迹有240处。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和科学工作者。库尔勒市周边还有不少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烟波浩淼的博斯腾湖,广袤迷人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幽雅神奇的天鹅湖,举世闻名的罗布泊,松涛林海的巩乃斯,风光秀丽的塔里木河,雄伟壮观的天山石林,千姿百态的“雅丹”奇观,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海拔6973米的木政塔格冰峰,都是人们旅游探险的好去处。在民族风情方面,主要有蒙古族的“那达慕”,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等民间文化艺术,群众基础十分良好,深受新疆各族人民所喜爱。
库尔勒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特色旅游业的思路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旅游发展新格局,以城市资源为中心,增强对周边旅游景点辐射力,汇成发散型大旅游圈,积极向娱乐型、探险型、保健型、购物型、参与型等模式发展。
特有的水土孕育了特有的农产品资源。库尔勒市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香梨、瓜果、棉花、蕃茄、红花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形成了特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香梨是库尔勒市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产品资源。因其具有含糖量高、香味浓郁、果肉细嫩、酥脆多汁、耐储藏等性能,号称“果中之王”,远销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市香梨种植面积已达26.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5.4万亩,香梨总产4.0万吨。库尔勒市是传统产棉区,1995年被列为国家百强产棉市。所产棉花因其色白、纤维长、强度高等优异品质而受区内外客商青睐。目前,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总产约50万担。库尔勒长绒棉、甘草膏制品、蕃茄酱、野生罗布麻同样也是声名远扬。
库尔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因盛产香梨而称为梨城。全市总面积 7116.9平方公里,总人口43.8万人(不含流动人口)。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42.4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增长2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1.92元,增收451.8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700元。在2005年中国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62位,比上年提升了10位;在第五届中国经济百强县(市)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41位,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围城市。
库尔勒历史悠久,是古西域36国中焉耆国和渠犁国的属地。197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库尔勒市。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城市,既有内地都市的繁华,又有边塞城镇的宁静;既有楼兰文明和米兰文化、罗布淖尔文化的历史渊源,又有街衢宽敞、道路畅通、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新城气派;既有卫生城市特有的市容整洁、市貌雅致,又有旅游城市独具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既有入云天山、巍巍昆仑的雄健,又有孔雀河水穿城而过、流水潺潺的柔美;既有城外雪峰、草原、大漠、田园风光,又有市内鲜花芳卉、绿林碧水、亭台楼阁、夜如仙境的迷媚;既有库尔勒香梨等特产果珍传扬库尔勒美名,又有3000年“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金色胡杨化育库尔勒人文精神;既有23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家园的佳话,又有十万大军挑战“死亡之海”、沙漠公路横贯塔漠的壮举……
库尔勒作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额首府,其库尔勒地区有以下之最,供参考:
中国第一大川——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州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辖八县一市,地域辽阔。首府库尔勒市,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美誉。
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总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
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从西向东横穿大漠而过。
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水域面积988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高山野生动物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面积44940平方公里。
中国唯一的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区东南,面积1700平方公里。
中国唯一的沙漠森林公园——位于轮台县塔里木河北岸的沙漠之中。
中国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塔里木河流域原生胡杨林,总面积3880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区——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及天然气,蕴藏量分别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石油资源为108亿吨,天然气蕴藏量为8.4万亿立方米。现已形成年产430万吨石油的生产能力。
中国最大的石棉产区——若羌县芒崖石棉矿和且末县阿帕石棉矿,石棉储量为2588万吨,占全国的30%。
中国最大的蛙石产区——位于尉犁县的蛙石矿,储量达2880万吨。
中国最重要的芦苇产区——博斯腾湖年生产芦苇30万吨,是全国四大芦苇产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基地。
中国最重要的甘草产区——每年可采量约5000-10000吨。
中国最大的野生罗布麻产区——面积约800万亩,每年可采收麻皮10万吨和大量麻叶。
中国最大的麻黄产区——麻黄价格昂贵,是特殊的药材,和硕县***厂是我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中国最重要的长绒棉产区——库尔勒所产长绒棉产量高,品质好,是高级精纺原料,年产2000吨左右。
中国最重要的啤酒花产区——近年种植面积约1733公顷,年产1000多吨。
世界上建于流动沙漠中最长的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全长522公里,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库尔勒,作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其下辖8个县,分别包括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博湖县、库尔勒市和尉霞县。库尔勒市是地级市的市辖区,并非县。轮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尉犁县则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若羌县是塔里木盆地的门户,焉耆回族自治县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静县和博湖县则位于天山南麓。这些县各自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库尔勒地区多样化的地貌景观。
轮台县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闻名,尉犁县则以棉花种植为主,若羌县是新疆重要的瓜果生产基地之一,焉耆回族自治县不仅农业发达,还是著名的葡萄产区,和静县则以畜牧业和旅游产业为支柱,博湖县则是鱼米之乡,库尔勒市则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每个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轮台县的石油工业为当地带来了经济繁荣,尉犁县的棉花产业为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若羌县的瓜果产业则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焉耆回族自治县的葡萄产业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静县的畜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博湖县则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吸引了众多垂钓爱好者,库尔勒市作为地级市的中心,不仅汇聚了库尔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还促进了周边县的发展。
库尔勒的8个县,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多样、生态丰富的地区,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不仅促进了库尔勒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展示了库尔勒地区独特的魅力。
12月29日上午11时30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上迎来了重要时刻,铁门关市正式宣告成立,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携手步入“师市合一”的全新管理模式。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新疆和兵团的城镇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根据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规划,为提升战略地位、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兵团第二师着手在库尔勒垦区着手新城市规划。经过不懈努力,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铁门关市,成为自治区直辖的行政区。此市地理位置优越,北邻天山山脉,南接昆仑山系,由“一区二镇”构成,总面积590.27平方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约500公里,包括29团中心城区、库西经济工业园的核心发展区以及28团博古其镇和30团双丰镇。
铁门关作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核心地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在这里,王震将军的足迹与“铁门关”名称一同见证了兵团的屯垦戍边历史,寓意着兵团稳固边疆、繁荣经济和驻守边关的决心。目前,兵团已拥有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北屯五个县级市,加上新成立的铁门关市,城镇化率超过50%,它们均采用“师市合一”的管理模式。
兵团政委车俊曾阐述了兵团的战略转型目标,即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转变,通过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推动兵团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这一转型将丰富屯垦内涵,转变发展方式,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扩展资料
“铁门关”有两处:库尔勒铁门关和武汉铁门关。库尔勒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