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提升门费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山东工业提升门费用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山东工业提升门费用的知识,包括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位置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路第888号。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简称山东电子学院,是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所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2年,前身为中国电子工业部第四十四研究所成人大学堂。200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并纳入山东省重点支持的高职院校行列。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学院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院致力于培养适应电子信息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职业教育。
1、专业设置丰富:学院开设了20多个专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技术等领域。这些专业与当地电子信息企业需求密切相关,并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2、实践教学重视: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建有多个实训基地和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践平台。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产教融合合作: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学院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保障。
4、学科建设优良: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专家。学院还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提升学院的学科建设水平。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并获得了“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和“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他们在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就业和个人发展。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更新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学院目标是建设成为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培养电子信息领域的专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较长历史和良好声誉的职业院校,致力于电子信息领域的教育与培养,为社会和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学院将继续努力,不断发展壮大,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专科公办学校的优势
1、教学质量稳定:由于专科公办学校的招生比例较为合理,学生学习的质量得到保障。这些学校具有稳定的经验和历史,能够为学生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教育。
2、课程设置合理:专科公办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偏向于实用性和职业性,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和生活需求。这些学校通常具有一系列验证成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职业知识和技能。
3、师资力量优秀:专科公办学校的教师队伍往往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职业实践,具有极高的素质和能力。他们教学法成熟,讲课透彻,能够帮助学生筑基固本。
4、费用适中:相对于部分高等院校的昂贵学费,专科公办学校的学费通常较为适中,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专科教育,从而提高了就业机会。
属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滨城区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北岸。东邻东营市的利津县,西毗惠民、阳信县,北接沾化县,南界博兴县和淄博市的高青县。东西最大横距3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44千米。2014年,滨城区总面积697.4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599个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9.0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8‰。
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530号,邮编:256601。行政区划代码:371602。区号:0543。拼音:Bincheng Qu。
历史沿革
五代置滨州。《太平寰宇记》:“滨州治渤海县,以在渤海之滨为名。”1913年设滨县。1982年设滨州市。2000年改设滨城区。
商、周时期属薄(蒲)姑地。秦属齐郡。西汉武帝年间置湿(漂)沃县,属青州刺史部千乘郡,治湿沃城(《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当在今滨城镇西莫李家、周家集一带)。南北朝时期徙湿沃县治乱城(今北镇附近),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改湿沃为蒲台县,因境内有蒲台(今名秦台)而得名,仍治乱城。唐朝,688年(垂拱四年)析蒲台、厌次置渤海县(治所在滨城东4O里。天宝五年移治李邱村,今滨城北垣外)。后周显德三年(956年),置滨州,领渤海、蒲台二县。1368年(明洪武元年)撤销渤海县将其属地直隶于滨州。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滨州降为不领属县的散州。1913年(民国二年)改滨州为滨县。1958年12月8日撤滨县并入惠民县。1961年恢复滨县建置。
1982年8月2日,析滨县北镇、博兴县小营人民公社和蔡寨人民公社朱全镇管理区设立滨州市,置1镇3乡3个办事处。1987年2月25日,撤销滨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滨州市。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设立地级滨州市;设立滨州市滨城区,以原县级滨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滨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六路530号。2001年1月正式挂牌。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66.9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8.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5.33亿元,增长28.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68亿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72元,分别增长8.8%、12.0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2.06亿元,比年初增长12.1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77.1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4%;各项贷款余额504.67亿元,比年初增长7.18%。
工业经济。重点项目强势推进,总投资175亿元的17个过亿元大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主营业务收入533.3亿元,增长4.51%。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79亿元,增长3.9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达到100家。其中,投资37亿元的滨化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全面投产;投资31亿元的大唐热电联产项目,土建工程全部完成;投资28亿元的友泰科技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用;投资18.7亿元的中沥含酸重质油项目,生产设备安装完成;投资4.5亿元的华纺科技产业园项目,车间主体基本完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完成技改投资6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5.48亿元,增长8.7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50亿元产业集群1个,总量达到3个;专利授权量660件,列全市第一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河迎查及秦台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北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秦台河湿地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工业异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下降4%,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同比增加19天,总数达255天。推行企业立牌公示“阳光排放”的做法,得到国家环保部充分肯定。
服务业。充分发挥市辖区优势,全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档次提升、比重提高,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8.39亿元,增长7.3%。商贸承载力不断增强,总投资2.5亿元的中海航母喜文化基地重装启用;全福元超市、中央公园银座店开业运营;滨州汽车商贸城加快推进,大众、福特4S店成功进驻。房地产业稳步发展,27个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绿都花园等5个小区交付使用。金融业加速集聚,新增潍坊银行滨州分行、金桥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5家,总量达到63家。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投资2亿元的海王药业物流园区成功落户,填补了全市医药业物流空白;城市快递业务迅猛扩张,业务量增长30%。新兴服务业迅速成长,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达21亿元,增长150%;滨大科技创业园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家政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好大姐家政、丽都物业成为省家政服务龙头企业。
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发展,高标准编制了黄河和徒骇河流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12个市级示范园区通过验收,杨柳雪辛庄蔬菜基地被评为全国绿色科技推广基地,市中金天地农牧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总投资14.4亿元的中裕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全区完成土地流转1.1万亩,发展林下经济1.2万亩;新增区级规模农业龙头企业4家、“三品”认证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成功创建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高标准农田林网4.3万亩,疏浚沟渠253公里,治理沙化土地5000亩;粮食喜获丰收,总产达28.6万吨,实现了“十二连增”。强农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认定试点县和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
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2.3亿元的德大铁路站前广场一期工程竣工,德大铁路滨城段具备通车条件;济滨东高速滨城段完成投资12亿元,施工进度全线领先;黄大铁路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城建项目加快推进,投资6.5亿元的北海公园项目进展顺利,黄河十六路按计划贯通;投资6100万元的如意湖、芙蓉塘及创业商务中心周边绿化工程基本竣工;投资1.3亿元,实施了东区基础配套工程32项,城区功能不断完善,人气进一步集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告捷,按照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居美化、街巷亮化,城乡规划全覆盖、公共交通全覆盖、治安监控全覆盖、医疗服务全覆盖、文体设施全覆盖的“四化五覆盖”整治标准,全区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硬化村居491个、硬化道路1200公里,美化村居510个,亮化村居602个(含杨柳雪镇代管开发区的3个村),提前一年半、率先在全市整建制完成整治任务。城乡管理全面加强,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大河新城全面启用。
招商引资。抢抓京津冀产业转移机遇,组建八大专业招商小组,瞄准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招商,共引进到位资金项目147个,到位资金48.41亿元、无偿资金5.09亿元。其中,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签订协议,苏宁广场、雨润集团、欧尚超市等项目达成投资意向。融资工作成效显著,第十二届银企合作促进会到位资金162.8亿元,到位率100%;全市资本对接大会签约资金93.1亿元;成功发行城投债10亿元,华纺股份定向增发4亿元。
社会事业。民生支出达15.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7.4%。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资3.7亿元,基本完成三所城区新校建设,解决了万余名学生就近入学难题;投资1.7亿元,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校舍5.6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16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投用,实施乡镇医院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2300名患者得到实惠,累计报销费用287万元。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75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金额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98元、172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100元、4100元。新增城镇就业600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投资1亿元的滨州市殡仪馆建设基本完成;投资3000万元的新档案馆启用。社会养老水平显著提升,新增老年公寓9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处,各类养老机构达到60个,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8张,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社会治理成效明显,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六五”中期普法先进区、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示范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等称号。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政府自身建设。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清退办公用房2.6万平方米,清理公车57辆,公款吃喝、“慵懒散”等不良风气得到有力遏制。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取消行政审批32项,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启用,50个有审批事项的单位进驻,实现了“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开设“局长业务大讲堂”,实行重点项目帮包制、半年观摩述职制、年终考核评比制,推动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有为善为,带动了全区工作提速增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40件人大代表建议、103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办理群众来信和市长公开电话1022件,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年终测评上升了3个位次。
2021年1月,山东省农业农村认定滨城区为2020年度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认定滨城区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9年11月12日,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滨城区榜上有名。
2015年3月10日,滨城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21年山东省136个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
以下摘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陈经
一、完整的工业体系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竞争力和国防军事力量。
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从国外进口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所以保持一个完全100%的工业显的没有必要,反而会加重产品的成本。这就是除中国外其它国家工业体系并不绝对完整的原因。
一个100%的工业体系,其最大价值体现在战争中,能够自主生产一切战争产品而不会被外国卡脖子。在小国和大国的战争中,大国完全可以以少数尖端的产品就消灭小国,但是在大国之间的战争,尖端技术的差距还没大到一方完全无力反抗,所以在这种时候,能否大批量快速的生产中端武器,比慢慢生产少数昂贵的高端武器更有现实意义,例子可参见德国和苏联的坦克大战。
从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就是白人占统治地位,垄断全球最大数量的资源和利润,中国在这个国际体系中,就是一个异类。***有一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中国不但先后和美苏两个发生过军事冲突乃至战争,甚至遇到苏美两国制定共同瓜分中国的情况,所以亡国的危险时刻勒在中国的脖子上,一个绝对完整,不求外人的工业体系,就成了中国最现实的选择。
当然,到现在,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就算是各种被人诟病的高精尖产品,中国的技术能力很多也是排在全世界前几名。落后与先进,要看跟谁比,更别说中国技术追赶,并购的速度那么快。
为什么完整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如果工业体系对外依赖,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在冲突中,就有可能受到严重的损害。
不要看中国很多东西仍然需要进口(比如芯片),如果真的被切断了供给,中国仍然可以生产低端芯片可供使用,尽管良率比较低、功耗高、速度慢,但是支撑工业体系还是够的。
所以,完整工业体系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意义非常显著。无论哪个国家想要威胁该国,他们都没有能力通过贸易禁运就打垮该国的经济体系。这使得一个国家在国际冲突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由于一国产业比较齐全,外国投资时,很容易就能从本地找到生产厂家,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从外国进口零件不但需要支付运费,往往还要支付关税)。这使得中国即便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产业还是不得不留在中国(当然,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但对国家安全有好处,还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助益。
二、世界上现在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恐怕只有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比较勉强。日本算半个,受自然资源限制比较严重。其中美国和欧盟最强,基本上各个领域都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在基础材料、精密仪器、电子等方面水平虽然堪用,但确实较差。俄罗斯退化较严重。
美国很多东西不生产,并不是它不能生产。只是生产无利可图。具体的技术,它仍然是有的。必要时刻,美国依然能够恢复相关的生产能力。
特别是“巴统”的存在,八十年代末开始武器禁运。北航买不到正版的adobe,美国前些日子禁止了英特尔向中国出口XEON处理器。呵呵,自由市场下居然有禁运。(坐观君[ID:china_2049]插播:同学们知道“巴统”是啥吗?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巴统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简称,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是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然而,它所制定的禁运物品列表后来被瓦森纳协定所继承,延续至今。)
制造业。据说某五轴出来后,外国的产品价格直接腰斩。而且,国产五轴据说还各种糙。
但这东西差100年,那是别人吃肉你喝西北风。差60年是别人吃肉你喝剩汤。差10年,你还是喝汤,但人家也只能跟着喝汤了。
这东西急不来,就耗着吧。要做好继续亏本几十年的决心。看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赚多少,而是进口产品价格能不能腰斩再腰斩。
再举通信行业的,来说说交换**。15年前,一块板20万。10年前,10万。这是正常的技术进步。但请注意,并不是用到的科技多NB。都是成熟了十几年的技术。但人家技术垄断,就可以5年才减少一半的价格。
不过最坑的是导流板,就一个铁板,用来填补空槽位,引导气流,控制设备温度的。35美金一块。1斤重。还不是不锈钢。。。。多年不降价。你能说这是技术好么?但人家垄断交换机技术,别的牌子人家不认,你敢自己装,人家整台机器不保修了。
10年前国产交换机开始有中高端产品了。BUG超多。但是价格低,所以自一些小城市开始用。用了3年,稳定一些了,故障率是欧美产品的1半了。这个结果一出来,进**换机价格就开始了跳水过程了。
10万的板子,5年后1万,再5年。。。很多欧美厂已经倒闭不见了。。。。
至于那块35美金的铁板?免费送。后来明确说,其实没有铁板也没事,就别配了……
这就是现实。重要的不是自己的产品是否精致。而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让老外老老实实降价。
后进者是很悲哀的,只能隐忍着。所谓的双赢。其实是美丽的谎言。
一开始是落后的没能力,人家说一万就一万。后来落后者有一些能力了。人家说我让利5000吧,你的产品别出来抢市场了。。。。嗯,双赢。。。。
以前我们的国家产业水平较低。水泥厂的磨机用减速机,当年国外的减速机卖1000万一台,国内减速机还开发不出来稳定的产品。等到国产化之后,国外的大型减速机已经基本退出国内市场。因为国产可能只要三百万。同样的整个体系的各种设备价格都降下来了。然后才有了国内水泥产业的大发展,然后到了今天水泥价格已经快降成了白菜价。再然后水泥行业大发展才有了中材国际这个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总包商的技术积累,造就了今天中材国际的海外总包业务占了自己百分之八十的业务。再反过来造就了非洲,东南亚水泥行业大发展。你能想象五年前非洲没有几个水泥厂,只有水泥进口商的时代么?所以,听别人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我听了很爽。欧洲人的生活不是凭空出来了,当中国人不能造东西的时候,他们能把五块钱的东西卖成五十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一辈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给了欧美国家养着他们可以休闲度假。可以让他们长着一张没被欺负的脸。
还是减速机行业的。看看欧美国家如何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的。2005年西门子并购了一家公司,对于巨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12亿欧元的收购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却深刻影响了世界减速机行业的格局。被收购的公司叫弗兰德,是减速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被西门子收购后西门子填补了自己在这块的空白。但是对于与西门子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竞争的GE来说却是个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在风电领域,风电主机的关键部位就是减速机,而之前GE主要是跟弗兰德买,而GE和西门子在这个领域是最直接的对手。这两家一个是美国巨头,一个是德国巨头,弗兰德也是德国公司。就算不合作无间也不至于影响GE和弗兰德的合作吧,故事的结尾应该是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的生活才对。只是那是故事。GE最直接的反应是在中国找了一家企业合作,断掉了与弗兰德的合作因为他们怕西门子在关键时候卡自己的脖子,于是培养了一家中国企业,短短几年让这家企业从产值从十几亿变成百亿级别,风电主机出货量全球第一。国际巨头都知道被人卡脖子要不得,我就在想,中国这么多产业被中国人攻陷后发现原来老外赚了这么多钱,这种例子举不胜举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以一种纯真的眼光看待老外,该说傻呢还是天真呢?
三、你以为制造业,是你有钱就能买来的?是你想买就能买来的?
我想说的是,一种仪器,如果国产没有,那么国外产品会以翻一番的价格卖给你。唯有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产品生产出来,他们的价格才会不约而同地大幅下降。
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随时面临技术封锁和禁止出口。无法工业化就意味着国内庞大的采购需求最后仅仅养肥了一批买办,而我国工科学生只有顶尖的一批人能够加入国际高精尖企业拿高薪,其他人只能苦逼兮兮的去加入代工厂。
举大家熟知的行业举例,并进行粗浅的讨论。
1、集成电路行业国产化。
无论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等基础工业,还是导弹、雷达、舰艇、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都需要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在上世纪80年代初,8086的芯片都需要进口,那个时候全国才有多少外汇?靠出口纺织品工艺品出口家具之类换回来的外汇,再花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购买8086/8088这种成本微乎其微的芯片,而且高端芯片动辄遭到“巴统”的封锁,这种酸爽,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微电子所、复旦微电子所等一批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应对很多国家对中国微电子行业主流制造技术实施的技术封锁,那一阶段,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是开发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简而言之,当某微电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我们就会展示给美帝和巴统一个信息:我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贵国如果继续封锁0.6um工艺的芯片出口我国,或者卖高价给我国,那么鄙国将用五年时间自行开发并生产,不再进口贵国芯片。于是美帝的行业协会就会游说国会批准开放此项产品的对华出口。
现在中国仍然在进口大量的芯片,但是一方面,中端及以下芯片绝对能够国产,只进口高端芯片。
给大家讲个故事,我们做模拟集成电路和射频电路的时候,如果想借鉴国外某些重要芯片的话怎么办呢?我们会先打磨掉封装,然后拆出芯片;用蚀刻的方式一层层的脱掉芯片上层的覆层,然后照相,人工扒版图,分析出电路,用Spectrum仿真工具进行仿真,Ohyeah!鄙国的学习、理解、消化能力笑傲全球。
就靠这样的野蛮生长的手段,从90年前后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行业先以掌握先进制造工艺为目标进行尖端研发,获得新型芯片的进口权;然后通过多个渠道寻求世界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落户中国,遂有了台湾人张汝京2000年开始在北京亦庄搞了中芯国际(SMIC),04年开始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各大高校每年至少培养2000名以上的工程师输送到IC行业。07年时候西安那边的英飞凌、奇梦达等IC企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不知道09年金融危机时候,有没有哪家公司收购了国际上的IC行业核心技术,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了25年后,北方微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28纳米等离子硅刻蚀机全面通过中芯国际(SMIC)生产线全流程工艺验证,并获得订单。这***就是零的突破!
2、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
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非常困难,中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更不能长期受制于人。中国无法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除非13亿人民加班加点种地纺织搞代加工来支撑5千万上等人的现代化生活)
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标准例子。记得到2010年,发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个城市50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每条地铁的成本大约为200亿,其中机电设备(机车、轨道、盾构机、接触网、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等)至少80亿,50条线就是4000亿。只有形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铁造价。
如果购买全进口设备,机电设备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这么多钱,有哪些人得到好处呢?国际产品生产商啊!他们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产品生产商的工程师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个小时,一年有一个多月假期,到中国都是商务舱+五星酒店。产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业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润,增值税17%(地铁建设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增值税就是左手倒右手),进口退税,清关报关什么的,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只留下300亿的利润,仅仅直接创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业岗位。
如果实现国产化,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额会养活多少人?反正华为2013年有2390亿元销售额,有15万员工(华为的员工工资还很高),为华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业也不计其数;4000亿的机电设备采购直接创造40万人以上的工作岗位,我认为是比较保守的。
40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又能带动多大的餐饮娱乐家电汽车住房市场?
所以,工业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国产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则只有一小撮人富裕起来。
随便讲个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的故事。主角是上海华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AFC全部从美国CUBIC公司的产品,于1998年9月完成1号线调试。1999年3月运营。但是全部进口的缺点有造价昂贵、运营费用高、关键技术保密导致系统维护和升级困难、备品备件不足、资深维保人员要从美国飞过来,而且工时费从美国出发时开始计算。于是在3号线招标时候,政府就要求国外供应商提供国产化措施,遂由上海华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联合体中标,在实施中逐步实现应用软件本地化,维修零部件的国产化。
其实这个时候上海华虹的水平还有限,但是架不住政府扶持——政府认为上海华虹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于是在2001年末1号线北延线的AFC招标中,上海华虹用6000万的价格干掉了CUBIC公司,并且实打实的在2004年把活干完了,而且培养了一票人,被高新现代、上海邮通、上海华腾之类的单位再高薪一挖——到2008年时,国内AFC行业就基本没外国公司什么事了。
一条线一个亿的合同额,50条线就被上海华腾、上海华虹、南京熊猫、高新现代、北大方正、浙大网新这些单位给瓜分了大头。
而且这个时候,上海华虹还跟复旦微电子(你看我第一个说的就是微电子嘛!)合作,可以整系统的提供国产化产品,还带动了微电子行业的发展。
这个故事厉害的地方在于,从引进技术到踢开老外,只用了8年不到的时间,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从业人员。
3、石油化工领域设备国产化
前面两个例子的规模都不算大,真正大头的在这里呢!
请问:一个百万人口地区的基本生产需要哪些工业?
回答:小煤矿、小钢铁厂、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发电厂、小纺织厂、小印刷厂、小食品厂。
其实是1970年国家制订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所提出来的一个方案,具体内容是由中央财政拨出80亿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五类工业项目。
当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外实际签订的项目共26个,其中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辽阳石油化纤总厂(29亿人民币)、武钢的一米七轧机(27.6亿人民币)、大庆化肥厂(日元贷款,汇率调整,投资增加到26.7亿人民币)、上海石油化工总厂(20亿人民币)、天津石油化纤厂(13.5亿人民币)
注意啊,这是1970年的116.5亿,那时的官方汇率是人民币兑美元是2.46哦!47亿美元哦!!!1970年外汇储备花得只剩2000万美元,直到1975年才有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另外,197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为26亿元,GDP为272亿美元(数字均来自网络,请有识之士打脸)
中国那点外汇,拿来引进乙烯化肥装置都不够,还想要买什么电视机?
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一览表:
1、齐鲁第二化肥厂1974年4月开工,1976年7月建成,投资26303万元;
2、四川化工厂1974年5月开工,1976年12月建成,投资16012万元;
3、泸州天然气化工厂1974年4月开工,1977年3月建成,投资20642万元;
4、大庆化肥厂1974年5月开工,1977年6月建成,投资267447万元;
5、沧州化肥厂1973年7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24312万元;
6、辽河化肥厂1974年6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34342万元;
7、云南天然气化工厂1975年1月开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资18759万元。
8、栖霞山化肥厂1974年9月开工,1978年10月建成,投资32128万元;
9、安庆化肥厂1974年3月开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资40526万元;
10、赤水河天然气化肥厂1976年1月开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资17185万元;
11、洞庭氮肥厂1974年4月开工,1979年7月建成,投资31329万元;
12、湖北化肥厂1974年10月开工,1979年8月建成,投资29875万元;
13、广州化肥厂1974年12月开工,1982年10月建成,投资50739万元;
以上13套装置中,除洞氮、安庆、枝江三套装置以石脑油为原料外,其余均以天然气为原料。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套装置主要的技术进口国为美国和荷兰,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凯洛格生产工艺,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生产工艺。部分企业采用了日本东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尿素工艺。
一亩地一年要用10公斤化肥,引进了390万吨化肥生产设备,约能满足2.6亿人的化肥需求。
大家就是靠着当年的引进装备加技术,抽调人力进行攻关,如11万吨乙烯设备攻关,30万吨乙烯设备攻关,大化肥攻关等等,靠着当年那帮善于借鉴、学习、研究的前辈的努力,一口一口的啃下来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线,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别不当回事,没有这些基础工业体系,光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车床就能要你300万,高端的还禁运,更别提搞什么螺旋桨、潜艇、大飞机了。到老百姓这里,就一辈子跟绿皮车打交道吧。
第一个,液晶面板行业。
2004年,我在某国企当15inch面板的产品经理。当时我才是研究生毕业刚工作不到两年的愣头青。整个团队花了3个月做设计,一个月做mask定材料,2个月试做,正式投产前我们的预估成本是每片220美金。这时候市场价格260美金。6个月后我们大概有了全球25%的15inch市场份额,这时候市场价是可怕的160美元,我们的成本是180美元,亏的姥姥家都不认识。
咱可以去看看BOE的财报,嗯基本上三年盈利一次呵呵。按市场经济的说法,这种企业应该关门?但是你算一下,大致的关系在2005年,中国面板行业每亏损1块钱,中国的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企业就会成本下降20块钱。这就是国产化的力量。
感谢BOE、tianma、SVA、TCL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面板业国家的巨大投入,就没有国产电视机行业的成功。中国政府在液晶面板行业的投入大约是1000亿,而2014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1.4亿台,多少年的投入几个月电视机行业就赚回来了。
第二个例子是新能源。
2010年,我们和所有的气体国际巨头,包括linde,AL,AP,都是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公司谈一种烷烃类气体的供应。他们的报价很接近,45000一公斤,即使我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供应商成本在25000以下。然后我们努力培养了福建的一个国内供应商,成本高一些,28000的水平吧,我们用31000的价格买。然后不到一年,这些五百强又来找我们了,说27000卖给你们。那按某些自由市场经济信徒的观点,我们应该抛弃国内厂家,和国外大企业合作?鬼才这么干。我们很清楚等国内这家死了,这些国外大鳄会毫不犹豫的涨价到40000以上的。顺便提一句,和我们谈判的,都是这些国际大公司中国子公司的中国籍买办。
再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们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这家公司债务缠身,假如中国土豪不出手,绝对死的透透的。即使这样,这笔收购受到了美帝议会的反垄断调查,收购拖延了三个月。而所谓的反垄断,过程中美帝议员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垄断,而是我们企业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军事应用。
这家公司的生产技术需要使用0.5毫米厚的卷绕式钢板,当我们国产化之后希望在中国生产时,美国和日本的供应商都表示不能对中国出口,因为根据巴统规定,这是战略物资对中国禁运。而在我们和宝钢达成一致由宝钢开始生产这种钢板样品6个月后,美帝果断取消了这种钢板对中国的禁运。
所以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因为这个世界从过来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仍然是典型的丛林法则。任何时候,只有你能造的出来,别人才和你谈自由市场。当你造不出来,面对的或者是高价倾销,或者是彻底禁运。
当然,假如我们的目标不是工业化,仅仅是发展发展服务业,目标是人力和原材料输出国外加高级产品倾销地,那国产化什么的确实没什么必要。
------------------------第四、五章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