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码头工业提升门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物流码头工业提升门和物流输送设备有哪些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物流码头工业提升门以及物流输送设备有哪些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物流输送设备有哪些?物流输送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器具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不包括建筑物、装卸站台等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机械设备是物流劳动工具,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物流输送设备】物流输送设备有哪些物流输送设备类别
物流输送设备类别
物流设备类别托盘、货架、物流整理设施、工业门、叉车、升降台、物流周边设备、物流输送机械、起重机械、物流运输包装、船舶设备等。
物流周边设备如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是定型产品之一。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普遍应用于港口、码头、车站、机场、仓库、矿山、邮电、电器、轻工、食品、烟草等行业,完成物品的传输、装卸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货物的损伤率,缩短车船、飞机的装卸时间。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有效设备。
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既可单机使用,完成货物的正、反向输送;也可与锦岸的提升机、滚道输送机、固定皮带输送机、装配线等组成完整的立体自动化输送系统,完成从产品的原材料进厂到生产、装配、成品入库、出厂装车等工作。
说明
1、用户可根据需要订货。
2、输送带标准宽度:400;500;550;650;800。
3、输送机输送速度:Vmax≤35m/min。
4、输送机伸缩节伸缩速度:V=6m/min。
5、输送机倾斜角度:-12°~0°;0°~+12°。
6、输送机高度为皮带工作面高度:760;910;1000。
7、输送机节数:二节式;三节式;四节式。
8、用户订货时还须注明:
1).输送机输送速度(若需变速须注明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
2).输送机伸缩节伸缩速度。
3).倾斜式输送机倾斜角度(若需变倾角须注明最小倾角和最大倾角)。
9.除以上标准参数的输送机外,也可按用户对各种不同参数的要求,设计、制造满足用户要求的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设计上的多品种满足您的多种选择
☆输送机伸出和缩回长度范围可根据客户需求来选择。
☆输送机工作时其长度通过控制按钮可进行无级调节。
☆输送机高度和皮带宽度可按上表根据需要选择。
☆输送机皮带输送速度可选择定速或变速。
☆输送机伸缩节的伸、缩速度可选择定速或变速。
☆输送机倾斜角度可选择爬坡或降坡。
☆输送机输送方向可选择单向或双向。
☆输送机可选择固定式或移动式。
☆输送带可选择化纤带或强化PVC带,可耐油、耐磨、防切割。
物流输送设备有哪些
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一、链板式输送机
链板输送机又叫链板传送机,是一种利用循环往复的链条作为牵引动力,以金属板作为输送承载体的一种输送机械设备。
特点:
1、链板输送机的输送面平坦光滑,摩擦力小,物料在输送线之间的过渡平稳,可输送各类玻璃瓶、PET瓶、易拉罐等物料,也可输送各类箱包。
2、链板有不锈钢和工程塑料等材质,规格品种繁多,可根据输送物料和工艺要求选用,能满足各行各业不同的需求。
3、输送能力大,可承载较大的载荷,如用于电动车、摩托车、发电机等行业。
4、输送速度准确稳定,能保证精确的同步输送。
5、链板输送机一般都可以直接用水冲洗或直接浸泡在水中。设备清洁方便,能满足食品、饮料行业对卫生的要求。
6、设备布局灵活。可以在一条输送线上完成水平、倾斜和转弯输送。
7、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应用范围:
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物品的重载输送,适用于食品、包装、电子、汽车生产等。
二、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输送量大、运转费低、适用范围广的输送设施。按输送带材料类型分为皮带、帆布、胶带和钢带等。按驱动方式分,带式输送机又可分为三大类:有辊式,无辊式和直线驱动方式。
特点:
1、结构简单;
2、输送物料范围广泛;
3、输送量大;
4、运距长;
5、对线路适应性强,短则几米,长可达10km以上;
6、装卸料十分方便;
7、可靠性高;
8、营运费低廉;
9、基建投资省;
10、能耗低,效率高;
11、维修费少;
12、应用领域广阔,市场巨大。
应用范围:
可以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使用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比如电力、冶金、煤炭、化工、矿山、港口等。
三、滚筒输送机
滚筒输送机适用于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输送,主要由传动滚筒、机架、支架、驱动部等部分组成。结构形式多样,滚筒式输送机按驱动方式可分为动力滚筒线和无动力滚筒线。按布置形式可分为水平输送滚筒线、倾斜输送滚筒线和转弯输送滚筒线。
特点:
1、滚筒式输送机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等件货的输送,散料、小件物品或不规则的物品需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输送。
2、滚筒式输送机能够输送单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3、滚筒线之间易于衔接过渡,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设备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完成多方面的工艺需要。
4、可采用积放滚筒实现物料的堆积输送。
5、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
应用范围:
更多的应用于电子、饮料、食品、轻工、烟草、化工、医药等行业。除此之外,还应用于包装、机械、电子、橡塑、汽摩、物流等行业。
四、螺旋输送机
从输送物料位移方向的角度划分,螺旋输送机分为水平式螺旋输送机和垂直式螺旋输送机两大类型。根据输送物料的特性要求和结构的不同,螺旋输送机有水平螺旋输送机、垂直螺旋输送机、可弯曲螺旋输送机、螺旋管(滚筒输送机)输送机。
特点:
螺旋输送与其他输送设备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尺寸小、密封性能好、可以中间多点装料和卸料、操作安全方便以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它的缺点是机件磨损较严重、输送量较低、消耗功率大以及物料在运输过程易被破碎,使用中要保持料槽的密封性及螺旋与料槽间有适当的间隙。
应用范围:
适用范围广,如建材、化工、电力、冶金、煤矿炭、粮食、物流等行业。
五、垂直输送机
垂直输送机能连续地垂直输送物料,使不同高度上的连续输送机保持不简短的物料输送。也可以说,垂直输送机是把不同楼层间的输送机系统连接成一个更大的连续的输送机系统的重要设备。垂直输送机是当代最为普通的运输设备之一,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
特点:
1、占地面积小,便于工艺布置。
2、节约电能,料槽磨损小。
3、噪音低,结构简单,安装、维修便利。
4、物料可向上输送,亦可向下输送。
应用范围:
垂直输送机是一种新型的垂直振动输送设备,广泛适用于冶金、煤炭、建材、粮食、机械、医药、食品等行业。
六、悬挂式输送机
悬挂输送机可以自由选择输送线路,能有效地利用空间_节省人力_提高工作效率_主要是由链条_轨道_吊具_支架_传动座和调整座等组件组成。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悬挂输送机分类:分提式、推式和拖式。
特点:
1、单机输送能力大,可采用很长的线体实现跨厂房输送。
2、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
3、造价低,耗能少,维护费用低,可大大减少使用成本。
应用范围:
广泛适用于工件的远距离输送、楼层提升、空中储存、送料等工艺以及自动化涂装生产线。悬挂输送链适用于工厂之烤漆,金属涂装,生产组装线上,如家具厂,自行车厂,电子厂,电镀厂,五金厂,牛皮制品厂,汽车厂等。
世界海上运输港口发展
海上运输简称海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世界贸易中最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世界贸易总运量中有2/3以上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海上运输迅速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经济和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手段。港口是水上运输的起点与终点,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随着海上运输的发展,港口也逐渐发展起来。
(一)早期海上运输与港口发展
⒈伴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而发展的海上运输,是在近代从国际贸易中分离出来,并受国际贸易和航海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历史资料证明,公元前7000年在地中海地区已有繁荣的航运。那时的港口只不过是在河流、湖泊区域,选择岸坡合适、水流缓慢、避风条件好、水面静稳之处,可以靠系船舶;海港更需要利用天然隐避的海湾或河口辟为港口,便于系泊船舶,这样,船舶可以躲避风浪,等待有利的风向和天气。当时,由于船舶的尺度小,吃水也很小,数量也不多,同时客、货运量不大,因此,对装卸速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随着奴隶制诞生而伴生的国际贸易,主要商品是奴隶和奢侈品,因而当时贸易中心的地理分布都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都市及其殖民地。在西方首先是腓尼基和迦太基,然后转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贸易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古代腓尼基的疆域,大体上相当于现代的黎巴嫩,由于其地处两巴和地中海的世界海陆要冲上,非常有利于发展商业和航海活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腓尼基的城市国家。腓尼基人是古代出色的商业民族,他们经营木材、酒、染料等,而且大量贩卖奴隶。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海岸、萨丁岛和西西里岛,非洲北海岸建造了最古老的港口(季尔港和西顿港)。
迦太基是公元前900年腓尼基在北非沿岸建立的殖民地,当时也成了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贸易中心。与此同时,在尼罗河三角洲产生了阿—乌尔海港,以后在该地建立了亚历山大港。在古希腊时代,海上运输及港口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克诺索斯港和麦萨腊港)。
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扩大交通和贸易。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沿岸之后,势力抵达红海与波斯湾,便以亚历山大港为基地,积极开拓对东方的海上贸易。罗马商船大举进入印度洋,据说在奥古斯都时代,每年有120艘商船从红海起航,前往印度,采购东方各国商品。而中国汉朝则早已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辟了对印度的海上交通航线,到公元1世纪,汉朝商人更是频频抵达南印度。几乎与此同时,南亚的文明古国印度也在加强在海外,尤其在东南亚的商业扩张。从1世纪开始,印度商人大批向东方航行,来到东南亚和中国。中国、罗马和印度三大势力在印度洋的汇合,使东西方海上交通和贸易空前繁忙起来。
在罗马帝国时期建造的安季乌姆港,图姆—采利港,证明了罗马人具有高度的技术文化和工程艺术,这里首先建成垂直断面的防护建筑物。而按照总体布置,这些港口与现代港口相似。
⒊文艺复兴时代,随着贸易和航运的高度发展,在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地建造了港口。
⒋15世纪,航海技术和造船业已有很大的发展。海上运输随着造船业的发展、罗盘仪的改造和应用、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海上贸易的发展,作为运输业的一种形式出现。沿海城市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当时中国已到了明朝,贸易中心已转到了广州、泉州、杭州等地。1405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遍访了亚非30多个国家,航行最远处已达赤道以南东非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携带大量金银、绸缎、瓷器等换回香料、象牙和宝石。每次出航,船舶之多,船身之长,载人之众,在当时均属空前。
从15世纪开始,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南欧一些国家的手工业及商业贸易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商人们渴望扩充海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财富。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了美洲***。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5艘船、265名船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上述几次探险,统称“地理大发现”。这样,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新的东西方贸易航路终于开辟出来了。地理大发现后,大大开拓了欧洲市场,国际贸易范围从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扩展到大西洋、美洲、印度、中国和南亚群岛。当时,欧洲一面输出铁、毛织品、麻织品,一面从东方输入生丝、丝织品、棉织品、橡胶、茶叶;从美洲输入砂糖、烟草等,东方和美洲成了欧洲的贸易市场。
总之,在15~17世纪,由于***的发现和攫取殖民地而急剧发展的贸易和航运,导致必须建立大型港口。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港逐渐发展起来了。
(二)近、现代世界海上运输
19世纪,海上运输有了很大发展。1807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艘蒸汽船,给古老的海运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工业大多沿通航水道设厂,使得当时水运的发展对工业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地理条件的限制(远隔重洋),加上海运运量大、成本低,国际贸易量的三分之二是通过海上运输的。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发生的重大海难,加速了科技前进的步伐,其中对海上运输起到重要作用的有:从无线通信到人造卫星通信,发展到全球海难安全系统;船舶设计制造也在大型化、高速化方面有很大进步,几十万吨的油船、散货船,每小时几十海里航速的快速客船,正在世界各地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逐步向一体化过渡,客观上工业、农业、原料、加工业等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形成一定程度的专业分工,国际间的客货交流从数量上不断增加。其中海洋运输是世界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国际海运量在国际货运总量中约占82%,按货运周转量计算则占94%。世界海运船舶保有量从1950年的8500万总吨增加到1973年的3.5亿总吨。同时,港口实现现代化。
从世界港口发展历程来看,港口主要伴随着航运的发展而发展。一般将世界港口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世纪以前,当时的港口仅是作为从事船舶装卸活动的场所。
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港口的功能已扩展到贸易领域和转口功能,即港口不再是为船舶从事装卸活动的场所,而且港口也是贸易活动的领地,为转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着工业技术革命,港口工业迅速兴起,出口加工工业、自由贸易工业不断借助港口优势在港区内建设起来,将港口与城市发展、港口与出口加工工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港口成为集疏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准政府区域。港口采取完全商业化的发展态势,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主要业务范围从货物装卸、仓储和船舶靠泊服务,到货物的加工、换装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扩大到货物从码头到港口后方陆域的配送一体化服务。港口逐步成为统一的,集输运与贸易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
中国海上运输港口发展
⒈早期中国海上运输业及港口发展
中国海上运输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间就已有战船,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战国初期古人利用指南针在海上辨别方向,后来经阿拉伯传到西方,对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
唐代时设有“司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并向往来的商船征税。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在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
宋代设有“船舶司”,专门管理船舶制造等事务。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4大海港。
明代,郑和率领庞大船队7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足迹遍及南洋各国和非洲,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这一壮举比欧洲航海史要早几个世纪。后来为防止倭寇入侵,施行了海禁政策。
清政府维持了海禁政策,1757年关闭了除广州以外的所有港口,严格管制对外贸易和往来中国的船只,禁止与外国通商。
⒉近、现代中国海上运输业及港口概况
19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炮舰为前驱,以商船作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狂热地寻找市场,扩大殖民地。幅员辽阔、物产丰饶的中国成为他们进行海盗式殖民掠夺的重要目标。当时,广州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口岸,经广州海关登记的外国商船逐年增加。但英国商人很**到贸易形势对他们相当不利,他们没有什么东西来换取中国的货物,仅靠从印度运来数额有限的白银、棉花,难以抵消从中国大量购买茶叶、生丝所需的货款,英国的对华贸易出现了巨额逆差。
于是英国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倾销**。1842年第一次**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长期垄断了中国的海上运输。
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不得不结束长期以来的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开始开放沿海主要港口,这一开放进程持续了几十年,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此外,各地为了发展贸易的需要,也自行开放了一些港口。这样,在中国沿海、沿江(长江)和沿边(边疆地带),便形成一批对外开放的商埠。到20世纪20年代,在当地设立海关并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的海关贸易报告年报上辟有分关报告的开放商埠,已达到四十余个。港口开放大多是在外力的强迫下实现的,是中国丧权辱国的一个体现,然而它客观上促使着中国各区域的现代化和经济外向化。无论是沿海沿江还是沿边的开放商埠,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然而比较重要的仍是分布在沿海沿江的港口。自北向南,主要有东北的安东(今丹东)、大连、牛庄(今海城市西部),华北的天津、烟台、青岛,华中的上海、宁波、温州,华南的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梧州,台湾的淡水、打狗(今高雄),以及当时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和葡萄牙统治下的澳门。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万县,中游的汉口、九江,下游的芜湖、南京、镇江等港,也是重要的开放港口。沿海港口是中国和国外以及中国沿海各地区之间发展交通与贸易联系的主要枢纽。一方面,各港口城市通过密切的海上联系,形成繁荣的埠际贸易,中国的南北区域以及沿海与内地的物资交流更加频繁。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口物资通过这些港口输往世界各国,各国的进口物资通过这些港口输入中国。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海上运输特别是远洋运输处于空白,海上运输没有自己的船队。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的海上运输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进行。
建国初期,港口淤浅、码头失修,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全国(除台湾省)仅有万吨级泊位60个,码头岸线总长仅2万多米,年总吞吐量只有500多万吨,多数港口处于原始状态,装卸靠人抬肩扛。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有计划的发展航运业并积极恢复港口。
50多年来,中国的航运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国国际海运船队拥有船舶2500多艘,3700多万载重吨,居世界海运总运力的第五位。海洋运输的基地是海港,中国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是与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的。与此同时,港口随着水运的恢复和发展,也进入繁荣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后,港口发展先后经历了5个不同的时期: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周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了第一次建港高潮。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三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在“六五”(1981-1985年)计划中将港口列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港口建设进入第二次建设高潮。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四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中国开始注重泊位深水化、专业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运营运、管理、建设和科研体系。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五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一体化、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使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具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现代化的港口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货物交换场所,而是国际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各大港口都在积极开展港口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提升港口等级。
经过5次大规模的港口建设,目前,在全国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河海兼顾、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中国港口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专业程度和管理水平上,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广西柳州鹧鸪江大桥旁有工业园,柳州的工业是发展得比较好的,首先体现在汽车行业,知名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钢铁行业主要是柳钢;化工行业有柳州化工;机械行业主要是柳工、欧维姆;家居行业主要是两面针。这些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柳州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政策的支持以及合理的规划。很多工业企业不仅在国内比较知名,有一些甚至走到了国外。柳州的工业企业有些是不在同一个工业园区的,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柳州有多少个工业园区以及柳州哪个工业园区的普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