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工业提升门批发价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济南工业提升门批发价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菏泽最个县发展得最好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现在应该是单县,其次是东明,
不过论潜力的话,还是巨野
不过都是菏泽内部自家弟兄们的事情,看看下面一位仁兄的文章,就知道我们需要做什么了啊!
菏泽,您还让我痛多久?
因为业务的原因近期去临沂几次,看到是高楼林立,经济繁荣,除了钦佩和震撼外,还有一丝妒嫉。送走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绵绵春雨中独行在花乡街头,赞一口蓝田的妩媚,嗅一下葛巾的芬芳,叹一声姚黄的雍容。你本是天国的花王,华贵地装扮着美丽的天堂,才使得人间充满了对你神秘的向往。。。。。。。不知是你的多情还是千百年来对爱的向往?是否你的美丽富贵惹弄了天神贬你来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静心疗伤?还是你的期待,期待你久远久远的花殇在这里再造一座美丽富贵的天堂?
菏泽文化源远流长,菏泽的先贤让人敬仰,菏泽的位置让人嫉妒,菏泽的资源让人向往,菏泽的人民勤劳善良,菏泽的发展让人感伤。。。。。。。。。战国时期的商都不去奢望,唐宋时期的繁荣也不去幻想,让我们回顾一下不远的过去,不是自卑,是在寻找差距以求自信,不是自满,是在结束耻辱走向未来渴求希望!
下面转贴一部分权威资料,因大部分是数字枯燥无味,估计年轻的朋友是没有耐心看下去的,领导官员也不会耐心看下去的,因为他们看到的这些数字足以让人夜不能寐,脸红发汗,也许只有我们这些愤青,只有这些无权无势又无能的低层的下岗者能看下去,作为饭前酒后闲谈的佐料而以。。。。。。
好了,先了解一下经常看到或听到的几个经济名词吧:
1.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008年山东省各市GDP、人均GDP排名
城市名人均GDP(元/人)
东营 80572元
威海 54741元
青岛 40082元
淄博 39170元
济南 37035元
烟台 36955元
莱芜 22983元
滨州 22405元
枣庄 20483元
潍坊 20010元
德州 18243元
泰安 18074元
日照 18066元
济宁 17976元
聊城 14727元
临沂 13639元
菏泽 6041元
中国GDP的发布规则与国际惯例不接轨。国际惯例中,每季度过后的两至三个月里,政府会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支出法,公布上一季度以现价和不变价计算的GDP和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变价计算的GDP数据尤为重要。反观中国的统计数据体系,则主要是以生产法统计GDP。因此,在每一季度过后约20天,中国政府便会公布以现价计算的GDP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GDP增长率。除总数外,中国政府还公布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现价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增长率。这八个数字就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季度GDP数据。至于以支出法计算的GDP,则只会在次年年底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发表,因此影响了时效性。更遗憾的是,中国政府只公布支出法GDP的现价绝对值,从来都不公布以不变价计算的支出法GDP。
2.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1531.9 16.0
烟台市 1521.6 19.9
东营市 1335.1 15.6
淄博市 1103.0 14.3
潍坊市 1018.7 17.0
济南市 808.4 13.1
威海市 802.3 13.0
济宁市 787.5 20.2
临沂市 668.0 18.7
泰安市 609.2 19.9
聊城市 513.4 20.0
滨州市 499.0 14.4
枣庄市 453.0 18.2
日照市 272.3 32.7
莱芜市 247.6 15.9
菏泽市 250.5 27.2
3.
一般预算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也就是会计制度改革以前所称的“预算收入”。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238.8 20.6
济南市 140.0 20.7
烟台市 123.6 23.0
潍坊市 105.7 28.5
济宁市 91.3 21.3
淄博市 87.7 24.2
威海市 73.9 20.8
临沂市 70.7 20.0
泰安市 64.6 26.6
东营市 53.8 24.2
滨州市 51.9 24.2
枣庄市 44.2 25.4
聊城市 38.5 19.9
德州市 38.0 20.1
菏泽市 37.4 15.2
日照市 30.3 48.0
莱芜市 25.0 17.0
4.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1573.8 22.4
烟台市 1549.7 23.2
潍坊市 1098.4 26.5
济南市 1001.8 24.1
威海市 864.7 20.8
东营市 698.0 23.7
淄博市 659.8 23.1
临沂市 656.4 26.4
济宁市 648.1 26.4
泰安市 567.6 25.9
德州市 535.7 26.8
滨州市 426.3 21.3
聊城市 419.8 24.1
日照市 348.3 26.5
枣庄市 305.4 26.2
菏泽市 274.3 14.9
莱芜市 165.9 22.2
5.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出口贸易总额
绝对量(亿美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245.4 18.5
烟台市 144.3 60.9
威海市 56.1 14.6
潍坊市 49.5 34.7
济南市 34.5 41.2
淄博市 27.6 23.3
临沂市 20.3 28.2
日照市 20.2 38.3
滨州市 18.8 36.9
济宁市 13.9 6.90
东营市 13.7 37.8
聊城市 12.7 81.5
莱芜市 11.5 27.0
德州市 9.10 47.3
泰安市 7.20 12.6
菏泽市 6.40 19.7
枣庄市 4.10 1.50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包括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不包括住房)和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用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消费品。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1077.7 23.6
济南市 995.7 23.6
烟台市 720.8 23.8
潍坊市 598.0 23.3
临沂市 579.1 24.4
济宁市 537.5 23.6
淄博市 522.6 23.3
威海市 359.1 23.6
德州市 342.6 23.2
泰安市 340.4 23.8
菏泽市 297.5 24.1
聊城市 288.0 23.6
枣庄市 219.0 23.2
滨州市 215.5 23.1
东营市 174.5 23.6
日照市 146.8 23.8
莱芜市 100.6 23.1
通过以上几个统计数字基本能够看出山东各地市短期内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山东各地市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实力又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标对山东各地市搞了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1、青岛:当之无愧的山东城市的骄傲,从各个方面来说青岛对山东都是举足轻重,山东人的大城市梦想也更多的寄托在青岛身上。青岛在以后也将是山东各个城市的表率。
2、济南:从山东成为一个行政区域以来就是山东的首府,是一座拥有深厚底蕴的城市。内敛享和是她的性格,虽然她的外表有些粗犷,但是有心人却能体会出这是座有魅力的城市,虽然济南的经济将会被很多兄弟城市超过,但是其综合实力仍然让许多新秀难以超越,也就注定了山东只有青岛和济南这两颗最闪亮的双子星。
3、烟台:虽然烟台不是山东自古就富裕繁荣的城市,但是最近多年烟台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起来,表现最优异的莫过于经济的腾飞,在今后若干年里,烟台仍然是山东的活力城市之一。
4、潍坊:潍坊悠久的历史曾经很辉煌,有北苏州之称号。也是山东半岛的腰部,近些年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是风头比不上胶东三市,但是潍坊浑厚的实力有待勃发,潜力不可限量,潍坊强则半岛强,潍坊以后的位置应该和济青在伯仲之间。
5、临沂:曾经是山东最富庶繁华文化灿烂的城市之一,有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既有齐鲁风韵,又存楚越遗风。但建国后的几十年里没落成乞丐,近几年临沂经济上已经起飞,而且近些年一直保持着平稳的高速发展态势,以临沂人相对山东独有的魄力,在山东顶尖城市中找到一席之地不是太大的问题。
6、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子,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明清时期为山东第一大城市,随着水运的衰落济宁也没落了,但是济宁最近的表现让人侧目,和临沂一样,文化的回归和经济的复苏将使这座城市重新塑造辉煌。 7、淄博:和济南、济宁、临沂一样拥有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又是一个十分具有特色的城市,虽然她身上有很多计划经济的影子,但是成功转型之后,淄博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未来淄博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8、威海:威海的崛起不在于她的大,而在于她的精致,一个小城市能在山东这样的庞然大物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她的特色,在于她的富裕和美丽。
9、东营:石油之城,黄河入海口,拥有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同时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油田是她的命脉,不起眼的东营却是山东人均数据最高的城市,现在拥有良好条件的东营能在其他方面做的更好,将会成为一座崭新的城市,即使没有了石油。
10、日照:新的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最新鲜的空气和最漂亮的金沙滩是她的招牌,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将是日照的归宿。
11、泰安:五岳之尊的泰山让这座城市成名,今后,泰山仍然是泰安的灵魂。
12、滨州:一个并不知名的城市,却是现在山东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虽然不能进入半岛城市的行列,但是其成为山东中游城市一定不是问题,去看看一个民营纺织企业就知道这个城市能有多大前途了。
13、枣庄:车号鲁D的城市,一黑一白曾经是这个城市的支柱,黑白的消失意味着城市的没落,还好枣庄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无奈已经进入了痛苦的涅磐,重生之后的枣庄将是什么样子--大家就拭目以待吧,也许淄博将成为枣庄的榜样。
14、德州:可不是美国的德州,最出名的算是这里的扒鸡了,是个一出市区就到了河北境内的城市,作为山东的北大门,德州拥有优越的交通优势,除了扒鸡,更多人还会知道皇明,更多的地方将会让德州展现其风采。 15、聊城:江北的水城,四大名楼光岳楼,有水就有灵气,聊城不是以良好的经济成绩还展现自己的城市,一个城市需要有更多的方面让别人去了解。
16、莱芜:一个因为钢铁而建立的城市,一个企业成就了她,一个袖珍城市并不在乎她有多么强大,而是在乎她是多么有特点
17、荷泽:山东人心口的痛楚,拥有山东最广阔平原的荷泽却是山东最贫瘠的地方,也许不是荷泽人的错,但是荷泽现在需要的就是突破、突破、再突破!!
二十年前山东省城市排序:
第一阵营:济南青岛淄博
第二阵营:烟台潍坊
第三阵营:济宁枣庄泰安威海
第四阵营:东营德州
第五阵营:聊城滨州临沂菏泽那时还没有日照和莱芜。
现在的排名:
第一阵营:青岛济南
第二阵营:烟台淄博潍坊临沂
第三阵营:济宁威海日照东营
第四阵营:泰安聊城德州
第五阵营:滨州枣庄莱芜菏泽
排名理由:
第一阵营:青岛济南此二城市都是副省级城市,影响力在全国也可进入前二十的城市,后面的城市离此二城市差距都很大,青岛排在济南前面,估计没有人反对吧?
第二阵营:烟台淄博潍坊临沂此四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烟台,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已超传统第三城淄博,应排在第二阵营的第一位。淄博,传统的山东第三城,因经济的转型,以及常被人非议的组团式,从第一阵营降到第二阵营,毕竟还有几家有名的大型国企,相比东北,转型方面也还算成功,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应排该阵营的第二。潍坊,二十年前就很强,发展也很快,保住了全省第五的位置。临沂,山东省大城市的新贵,凭借发达的商贸物流,从二十前不到20万人口的县城,发展成为建成区面积122平方公里(甚至超过潍坊),常住人口100多万的“大城市”,更重要的是,临沂的发展空间很大,势头继续很猛,两年内,随着南坊新区的崛起,商贸城的西迁,临沂的建成区还将增大很多。这是后面第三阵营中的几个城市比不上的。
第三阵营:济宁威海日照东营此四城市,济宁在胶济铁路以南传统的弱势群体中一直是比较好,发展也平稳。仍处在第三阵营中的第一位。威海日照,都是新划出的地级市,海滨城,环境美,小而精,外向型经济发达,但人口少,人气不旺,是其排在第三阵营的主要原因。东营,凭借石油,不发展说不过去。但产业单一,人气不旺,排在该阵营中的末位。
第四阵营:泰安聊城德州泰安,泰安应该算是老城了,泰山天下闻名,该城建国后一直有很多的高校,处在京沪铁路线上,可以说泰安发展成有模有样的城市时,临沂还没有一寸铁路的县城,本来应该发展得更好,我一直不明白泰安为什么就这么消沉下去了。聊城,聊城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让我很吃惊她的文化底蕴,近几年来叫响江北水城建设,应该不错的。德州,优越的交通位置。总不能落后到最后一个阵营吧。
第五阵营:滨州枣庄莱芜菏泽滨州,之所以排在第五阵营的第一位,是因为滨州近来发展不错,让我吃惊是滨州能有飞机制造厂。枣庄,最为枣庄叫屈了,一个车号在山东排D的城市,象淄博一样的组团式城市,计划经济时代有过辉煌,资源型城市的通病,又没抓住转型的机遇,让枣庄衰落得最快,从二十年前的第三阵营退到第五阵营。悲痛啊。。。莱芜,一个县城大的地方,划为地级市本身就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戏剧性。不是发展的不好,是地方太小了。菏泽,一直与临沂相伴在全省中垫底的城市,临沂上去了,等待菏泽突破的那一天!
临沂震撼中国:
临沂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临沂是中国政府效率最高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临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临沂是山东省城市面积扩张最快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私家车增长最快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好车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全国奥迪a6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百万富翁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民营经济发展最块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私营企业境外上市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临沂是外商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之一,临沂是全国城市竞争力增长最快的城市,临沂是第一个GDP过千亿的革命老区,临沂还有亚洲第一长橡胶坝,亚洲第一大大学城,亚洲最大汽车站,亚洲最大电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全国最大的板材基地,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全国第二大批发市场,,全省最高电视塔,临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临沂已经不是落后与贫穷的代名词!
以上资料虽不能说非常准确,我想大家也不会不认同。临沂,一个一直和我们一样的难兄难弟,现在却成了遥遥在上的老大哥?无论从那一个方面来讲,它都不会比我们优越,甚至还差一点,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的领导反思吗?我虽然不精通财务,但一些数字背后的内容我还是能够了解的,在各个经济发展数字都和贫困二字相吻合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数字菏泽还是进入到了不错的先进行列,是数字统计错误还是????反正菏泽有钱的人还是不少啊,难道这是其他几个指标数字落后的根本所在?
按说菏泽提到的发展能源基地,化工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不错,可我们家当又有多少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人力发展一个就不错了,想花开万家以菏泽目前的实力很难,只不过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吧了,但春满一庭还是比较现实能做到的。话又说回来,所有一切的发展并不是资金,资源所能决定的,电影中不是有一句经典的对白吗,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没有人才再多的资金,再好的资源都是浪费。大家问问身边年轻的朋友,凡是有能力,有技术的有志青年哪个愿意回菏泽发展?我前几天招聘翻译,几乎都是这样回答:只要不在菏泽,工资少一半都可以!我的心很冷很冷,也为他们这一代的果断感到欣慰。他们不是不热爱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也不是没有让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只是没有让他们发展的环境,机制!一代又一代青春薄发的青年深陷在这个雷泽泥潭中,变得无斗志可言,他们的激情已颓废,他们双目已浑浊,他们的黑发已变迁。。。。。。他们只能够一边又一边的激励自己的孩子:出去吧,孩子,外面有你翱翔的天空!
话说的远了点,菏泽的情况也许只有几个从这里出去的领导和现在想为人民干点事的领导才能深刻的理解,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决心,他们的夜不能寐,他们的废寝忘食都被身边这无形的网,无尽的沼泽,无奈的人钝化成一个悲凉的抉择:尽快做一些力竿见影的政绩,走吧。
是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确实能够较快地提升城市形象,也可以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税费收入,但所有行业都比它有长期增值潜力。现在很多部门把房产开发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大项目对待,简直有点可笑。煤化工,油化工,生物制药是大投入,大利润,大风险的行业,税收也相当可观,我们只是协调用地,服务企业,监督环保就可以了,没必要今视察,明指示,既耽误自己工作,又影响别人计划。文化旅游,对菏泽来说简直就是鸡勒,牡丹富贵的如昙花一现,如果大批的投入就仅仅为了几天的花期,估计花会要一年要比一年办的落魄了。要么不办,要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想结合,协调国内大型饮料巨头,规模种植桃树,梨树,杏树,石榴,莲藕等等既经济又观赏的产品,做到四季有花,四季生财,曹县的芦笋,沙土的草莓不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吗?这一点就需要政府下大力气了,要宣传,要扶持,要补贴,要科学种植,要规模种植,相信5年的时间,菏泽不会再是牡丹独春,而是百花满圆了!同样,菏泽木业赖依生存的梧桐,白杨也日趋稀少,传统柳编行业所需的杞柳也逐渐没落,再不扶持培育基地,林交会也关门算了,看看临沂,莱州等地草柳编行业蓬勃发展,难道就没有一点反思?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市,这是根本,利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发展可持续性的深加工企业,不是一个造福百姓,福泽百年的大功劳吗?况且在培育农产品加工行业资源基地的同时,又相辅相成地发展了文化旅游业,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业吗?同样,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物流中心更可以锦上添花。所以,煤化工也好,油华工也罢,只要摆正位置,作好服务,管好监督即可,重点的是培育农产品资源基地,顺应着物流,文化产业就会应运而生了。
但培育基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没有2届政府连续的用功,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不可能成功的,以前也有失败的先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许最大贡献者得不到回报,但凡事无愧我心,今朝不富贵,明朝福满头,菏泽人民不会忘记,富贵的牡丹不会忘记!
最后用我前几年写的一首打油诗和大家一起共勉,愿经历过菏泽之痛的我们和即将经历菏泽之痛的我们一起努力,让年轻的菏泽朋友和我们的后代以拥有牡丹而自豪吧!
改革难,难于上青天,更堪雷泽畔。
莫等闲,天任于君肩,兴业振鲁颜。
夜不寐,思月圆,莫敢攀,更有恋权,大气吞云天。
借留诸公十载,同行吾辈伴,敢叫古城换新颜,天上人间!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2月29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银监复[2005]337号批复设立。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和天津商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并按每股1元人民币折合股份50亿股。发起人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5%;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持股19.99%;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持股13.67%;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持股11.67%;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67%;天津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天津商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8%。开业住所为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01-205号,核准《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截至2014年3月底,已在全国21个重点城市设立了1家总部、13家一级分行、8家二级分行、4家直属支行和60多家支行,与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259家银行的584个分支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渤海银行于2011年3月20日审议并通过了本行《2010年度报告》。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总额约2,650.86亿元,比年初增长125.57%,其中:贷款(含贴现)总额924.32亿元,比年初增长32.55%;投资及其他金融资产386.55亿元,比年初增152.84%。负债总额2,556.70亿元,比年初增长127.72%,其中:存款(不含同业)总额1,343.18亿元,比年初增长37.64%;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668.53亿元,比年初增长1,170.67%。
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报告期内,本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0亿元,比上年增长78.12%;中间业务净收入2.79亿元,比上年增长91.52%;成本收入比51.17%,比上年下降5.51个百分点。实现税后净利润7.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31%。
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夯实。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额10,013万元,比年初增加3,037万元,不良贷款率0.11%,比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累计提取贷款减值准备14.00亿元,当年提取5.60亿元,拨备提取率为1.51%,拨备覆盖率1,398.05%,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保持较好水平。
经营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税后净利润比上年增长203.31%,比“一五”规划指标高出116.0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提高3.82个百分点,比“一五”规划指标高出1.7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得到提升。中间业务净收入比上年增长91.52%,比“一五”规划指标高出439.26%,显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上述主要指标的提升,为全面完成本行“二五”规划各项指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渤海银行发展优势
(一)全新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新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全新银行独特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体制和机制上没有障碍;二是没有不良资产包袱;三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跨越式发展优势;四是没有冗员的负担;五是汇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且在思想上没有陈旧观念的束缚。
(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渤海银行是1996年以来获准设立的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天津市政府对它的定位是立足天津,辐射全国主要经济区域。渤海银行立足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前沿,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供优质的、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努力成为最值得社会信赖、最受客户欢迎的银行。渤海银行的成立,对进一步完善天津的金融服务功能,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渤海银行自筹建始,即得到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8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金融创新20项目重点工程中,将渤海银行年内设立10家分支机构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求渤海银行尽快完成全国的网络布局。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渤海银行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加快分支机构建设步伐,年内顺利实现了天津、太原、成都和济南等4家分行和唐山等6家支行开业的目标;拟建上海分行,2008年已获银监会筹建批准,各项筹建工作也已启动。
(三)依托战略投资者的先进管理经验
渤海银行采取发起方式设立,由中外资发起人认购全部股份,并全部以货币资金注入。与已有中资商业银行不同的是,渤海银行是第一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资商业银行。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渤海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拥有19.99%的股权。渣打银行是在全球新兴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国际性商业银行,也是进入中国最早、经营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作为渤海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渣打银行将动员其丰富的全球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银行经验,对渤海银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渤海银行在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联合推广等各方面展开充分的合作。并与其他发起人一起对渤海银行安全、高效、稳健运营负有重要责任。在渤海银行成立初期,按照渣打银行的模式,建立了矩阵式管理架构。
(四)地处环渤海经济发达圈
早在1997年底,国务院就明确了天津的城市定位,即“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天津市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连续10多年以两位数增长。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实现GDP14.4%、15.1%和16.5%的增长速度,达到了6354亿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天津市的金融建设已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金融体系和结构调整尚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地理位置来看,环渤海地区正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从经济发展来看,天津在老工业改造、产业升级后,投资了很多项目,在全球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很多的跨国企业选择天津作为其生产基地,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天津市政府提出天津要“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房地产四个主导产业”,很明确地提出要“推进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建设”。
渤海银行在支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渤海银行应主动承担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任务,以创办综合性银行为重点,创新金融产品,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天津滨海新区已集聚了一批特大项目,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渤海银行抓住滨海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努力研发适合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渤海银行批发银行客户几乎涉及天津全部重点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支持了天津城投集团及其下属天津高速、海河建设、道路管网等公司,以及土地整理中心、滨海城投、保税区投资控股、天津铁路投资公司等大型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在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支持了中芯国际、乐金电子、海泰数码、方正延中、中环电子集团(六零九线缆),以及摩托罗拉最大销售商——中邮普泰等;在石油及化工行业,重点支持了渤海化工集团(包括渤海精细化工、渤天化工、天津碱厂等)、壳牌石油等;在冶金行业,重点支持了天津钢管集团、天铁冶金集团、天津钢铁、轧一钢铁集团、荣程钢铁集团等;在汽车行业,重点支持了一汽夏利、中乒集团、华苑丰田等重点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在生物技术及现代医药行业,重点支持了医药集团(太平集团、力生制药)、天药股份、天士力等;在新能源及环保行业,重点支持了力神电池等;在食品、纺织、造纸行业,重点支持了康师傅集团及其周边下属企业、天纺投资、玖龙纸业等;在公用事业行业,重点支持了天津燃气集团、天津自来水集等。同时,还重点支持了滨海新区龙头企业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等,有效支持了滨海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渤海银行在支持天津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贷款净额达343.53亿元,比年初增长了91.49%;吸收存款达486.53亿元,比年初增长了111.99%,经营成绩显著。
(五)经营具有鲜明特色,提供卓越服务
鲜明的特色是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避免同质化的根本。随着全国网点布局进一步完善,树立全行统一的渤海银行服务、营销模式,打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成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渤海银行从标准化网点(形象、布局)、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营销架构、标准化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培训、督导、考核工作,逐步形成鲜明、统一的渤海银行服务、营销特色。渤海银行建设目标是:“提供卓越客户体验”,通过向目标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来积极捕捉市场机会,开展业务。基于对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渤海银行将进一步根据客户结构和资金状况,为目标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六)引进矩阵式的管理架构
渤海银行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初步建立了一个基于业务大集中模式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职能全面、人员到位的矩阵式管理的银行业务架构。矩阵式管理的优点,一是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二是可将各部门专业人员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互相协调,加强组织的整体性;三是可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努力,因而减少了成本支出;四是可以加快工作进度;五是各部门专门人员可以借此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六是管理技术可以更加专业化。
渤海银行的业务架构完全不同于国内现有银行,是国内银行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改革方向,渤海银行在缺乏国内相关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克服种种困难,初步建成一个以一线业务为中心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条块管理、控制严密的矩阵式管理架构,通过总分行、价值中心的双线管理,很好地发挥了对银行业务的指导、管理和推进工作,并将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七)风险控制体系和内控体系完善且严密有效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渤海银行一方面加快业务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加大风险管控力度。为此渤海银行建立并完善了统一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批准了风险管理体系及基本原则、风险偏好陈述等董事会层面的控制和政策文件,建立起了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高级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大对员工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确保整个银行的风险敞口控制在董事会批准的风险偏好陈述的范围内。具体来讲本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框架分为三个层面:董事会层政策、管理层政策和操作层策。对于所面临的每一种主要风险,均建立一个由三条防线组成的风险防范体系。各相关部门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条防线;风险管理部和法律合规部是风险管理的第二条防线;审计部是风险管理的第三条防线。在风险管理职能方面对总行、各管理中心和地区风险管理团队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审批中心、合同中心、额度中心、贷后管理中心和信息中心等6个主要的风险管理中心,规范了操作流程,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借鉴渣打银行的现金风险管控经验,结合渤海银行实际情况研发并投产了风险计量模型系统,实现了风险量化数据的电子化和标准化。构建法律、合规风险管控的制度体系,制定并印发了《合规风险管理政策》、《法律风险管理政策》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优化了合规风险管理流程,制定了关键合规标准,为法律、合规风险的管控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本行从筹建开始就致力于建设一个“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本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实现。
渤海银行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方面的不断努力,使风险管理能力在同业居于领先水平,截至2008年12月31日,本行不良贷款率为0.25%,为各大商业银行中最低。良好的资产质量为本行的业务拓展及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健的基础。
(八)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本行董事会主席、董事会副主席、行政总裁、财务总监等均由从业经验丰富、素质卓越的专业人士组成。在经验丰富、专业精湛的管理层领导下,本行经营业绩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度本行实现净利润1.27亿元,比年初增长177.91%,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本行不断加强人才招聘和员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政策,推进薪酬福利体系建设,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潜能。通过与战略投资者等的合作,不断培养和积累业务核心力量,形成本行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未来发展思路
渤海银行在开业初期,将把业务活动的重点放在环渤海地区,着力打好基础;此后,将会陆续在天津以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开设分支机构。本行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本行业务竞争能力,抓好存款工作,实现负债业务跨越式发展;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现资产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扩大中间业务规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分支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人力及财务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强化IT支持能力与业务营运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知名度。
在本行五年规划的实现之年,将渤海银行建成一家业务流程便捷高效、网点渠道初具规模、综合经营特色明显、业务创新能力较强的银行;建成一家具有较强能力向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小康大众、高端个人等目标客户提供“卓越体验”优质服务的银行;建成一家以批发业务为主,并奠定了快速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基础的银行;建成一家具有一定业务规模、盈利能力较强、品牌形象突出、达到上市基本条件且颇具投资价值的银行。
作为一家具有明显后发优势、地缘优势、国际化优势的新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经过长期努力,以综合性功能银行方式展开综合经营,持续向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小康大众、高端个人等社会中间层目标客户提供“卓越体验”优质服务,向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实现“与客户、员工共成长”的和谐发展,并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经营特色和投资价值的领先银行。
稻田镇 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工农业总产值达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经济总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2628元,比上年增加535元,增长26%;农村储蓄余额达5819万元,人均1900元。1995年跨入“全省综合实力200强乡镇”行列。农业发展迅速。 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粮食平均亩产1179公斤,总产3150万公斤;蔬菜大棚发展到2000个,年产蔬菜4500万公斤,收入3800万元;果园面积发展到7000亩,实现了户均1亩果,果品总产达600万公斤,年收入近千万元。率先推广种植甜油桃1500亩,建成了全省乡镇面积最大的油桃生产基地。发展饲养小区55个,饲养专业户1200户,蛋鸡存养量达200万只,年畜牧产值1.8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禽蛋生产基地之一。镇村企业稳定发展。到1995年,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53家,其中镇办企业9家,固定资产2000万元,职工1600人。其中动力机械厂的产值过千万元,被列为全市乡镇企业20家骨干之一,新建了跨省、跨地区的山东奥峰农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1995年镇村企业实现利税1277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镇办企业利税625万元,比上年增长61%。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依靠交通优势,形成了以潍高路、昌大路为框架,以蔬菜批发市场、金三角商业区、镇区商业街和集贸市场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1995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30个,私营企业6家。三产从业人员6000人。
该镇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丹、桂二河从镇区东西两侧北流入海。自1991年以来,全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粮食生产处于全市领先地位,1995年亩产达到1179公斤。蔬菜生产发展较快,全镇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5300个,蔬菜面积发展到1.8万亩,并建起了寿光市第二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了以黄瓜、辣椒、西红柿为主导产品的瓜菜名牌。果品生产迅速发展,全镇果园面积7000亩,已全部进入盛果期,并建起了全省乡镇面积最大的甜油桃生产基地。以蛋鸡饲养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步入快车道,全镇新建饲养小区60个,饲养专业村18个,饲养专业户1800个,蛋鸡存养量突破300万只,成为全省重要的禽蛋基地,产品已辐射江苏、安徽、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近几年,这个镇镇村企业异军突起。年工业产值达3.8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动力机械厂生产的“奥峰”牌农用运输车创全省名牌产品,远销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是全市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助剂厂生产的塑料薄膜、无滴剂、木材阻燃剂填补国内空白。镇蔬菜脱水公司生产的各种脱水蔬菜,远销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地。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初具规模。镇区驻地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楼房建设风格各异,镇区驻地全部绿化美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达1万人,初步形成商业流通,社会保障,生活服务,交通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新格局。文教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全镇有1处高中、2处初中、16处小学,校舍改造全部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新建医院门诊大楼和病房楼,各村都配备了医疗室和医护人员,农民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享受初级卫生保健。邮电通讯设施先进,2000门程控电话直拨国际国内,110千伏变电站保证电力供应,农机总动力达3.2万千瓦,农村耕、播、收、脱已全部实现机械化。稻田镇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山东省经济2 00强,山东省畜牧强镇,山东省新型乡镇,潍坊市文化先进乡镇,潍坊市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和寿光市粮食、蔬菜、林果、社会治安、卫生、教育先进单位,并被命名为首批小康达标乡镇。
稻田镇是山东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2003年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50万元,比上年增长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1亿元,分别增长18.6%和15.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5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全镇工业发达,已形成了机械制造、发制品加工、木制品、纺织品、化工产品五大支柱产业。山东奥峰农用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奥峰”牌农用车畅销全国各地;潍坊宏达发制品有限公司、寿光市天宜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发制品走出国门销往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地。寿光市保庆木器厂、永安木器厂生产的木制品销往瑞士、荷兰等国家;潍坊环宇纺织品有限公司、寿光悦华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服装、毛巾系列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成为当地骨干企业。稻田镇农业条件先进,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有高标准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结构合理,已经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牧、花卉四大支柱。共有冬暖式蔬菜大棚1.9万个,面积3.6万亩;优质果品0.5万亩;建设规范化饲养小区60个,主要从事蛋鸡、奶牛、肉牛、肉鸭养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稻田镇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1109万元,比上年增长75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4.1亿元,利税 2.9万元,分别增长2.8%和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8元。稻田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潍高、大沂两条省道从镇区交叉通过,东距风筝城潍坊20公里,西达寿光县城15公里,南离济青高速公路8公里,距济南、青岛国际机场120公里。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已经形成机械制造、工艺制品、木器加工、纺织服装、化工肥料、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在镇区黄金地带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 6000亩的两个工业园区。投入1000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六通一平”标准。制订了特别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国内外客户前来投资建设。已有26个项目进园建设,总投入达16亿元。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高,拥有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建成了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万亩速生杨基地。“燎原”、“思源”、“营丰”和“富源”牌果菜远销北京、上海、大连、济南、青岛、香港等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寿光市第二蔬菜批发市场是寿光东部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日人流量达万人以上,交易额100余万元;马寨、西刘营等10个楼房村的建设,提升了城镇建设档次。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创安工作先进镇”、“山东省**工作先进乡镇”、“山东省畜牧业强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