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平凉工业提升门厂

平凉工业提升门厂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6

很多朋友对于平凉工业提升门厂和平凉巨星集团的分支机构简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平凉巨星集团制衣有限公司】

巨星制衣公司始建于1992年4月,前身为平凉新生商贸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型服装公司,隶属于平凉巨星集团。

以生产各种高、中、低档服装为主,为巨星的基础产业。2000年投资840万元,购进了西德的服装生产流水线,重金聘请了高级服装设计师、打版师、工艺师,形成了产品上档次、质量上水平、销售有规模的发展趋势。2003年与香港“星誉”有限公司合资,新上了香港品牌服饰“星利龙”西装,产品深受顾客欢迎,并打入了香港市场。2005年,公司生产各类服装51935套,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537万元。

公司拥有雄厚的设计力量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同时设立了产品生产线,选用适合的优质面料,以高标准、严要求把持各项质量关口,力求产品更好、更美。

公司本着“以人为本,以质为优,以诚取信,共同发展”的经营方针。竭诚欢迎各地朋友与我们建立和发展业务关系。精诚合作、开创未来。树立起高品质的服装公司形象。我们为顾客敞开心扉,倾听各方意见,坚持清晰的产品定位,不断改进,大胆创新,追求完美。欢迎各地客户前来咨询指导,洽谈订货。

【平凉巨星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平凉巨星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11月,由平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被省建设厅批准为暂定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平凉巨星集团的子公司。公司下设项目部、折迁办、财务部、资料部等部门,准备利用原平凉市粮贸公司土地、兰州军区后勤部二十七分部家属院土地和购买的城西路连片土地大规模开发房地产,经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初步规划设计、预计修建高层、多层住宅楼,共计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亿元。城西路巨星梅苑小区共修建高层住宅楼6幢,多层楼房32幢,总建筑面积216140平方米,总投资2.12亿元;27分部家属院修建18层住宅楼,面积2.2万平方米;市粮贸公司修建28层商住综合楼预计面积4.2万平方米。现城西路巨星梅苑小区项目已经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平凉市城市建设专家论证会通过。一期工程计划修建住宅楼10幢,建筑面积44584平方米,已由市计委立项,并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详细规划设计已搞结束,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巨星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巨星集团为依托,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由于集团内有五个子公司,尤其巨星集团制衣有限公司为集团的主体公司,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在房地产开发上,资金的调度比较灵活,集团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在房地产开发行业中是一个具有活力的企业。

【甘肃皇甫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皇甫谧制药公司始建于1987年,2008年12月被平凉巨星集团依法收购。该公司占地10.6万平方米,资产总额2860万元,现有员工94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名。有符合GMP要求的中药前处理、中药提取、口服固体制剂三个生产车间和中药提取、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中药制造五条生产线,有各类中西药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大容量注射剂生产批准文号69个,其中拥有新药证书的药品8类6个,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覆盖率。2009年5月和9月再次通过GMP管理质量认证,取得药品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和中药饮片生产许可。为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2009年4月公司总投资1.84亿元,新上扩建和新建项目。建设内容为扩建中药饮片生产线车间,新建口服固体制剂、大输液和纸箱车间生产线以及综合办公楼、库房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40500平方米。止目前,已投资1.36亿元,建成了中药材加工厂车间、固体一二号车间、大输液一二号车间和仓库及科研办公楼主体工程。配套完成了厂区室外道路硬化工程和排污管道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饰工程和固体车间净化工程,整个项目可在2011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后,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大幅度提升,片剂、胶囊、颗粒剂产量将由原来的3亿片、1.2亿粒和6000万袋提高到10亿片、10亿粒和1亿袋,并增加大输液6000万瓶,中药饮片10000吨,企业年产值可达3.5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可提供400人就业岗位。【平凉巨星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平凉巨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注册资金100万元,隶属于平凉巨星集团,具有三级物业管理资质。现辖管梅苑小区、华亭龙鼎、玄鹤新城三个小区。其中梅苑小区坐落于城西路。现有员工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管理人员8人,保安员6人。小区一期工程占地30亩,已建成住宅楼7幢,共有住房539套,总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

公司按照“以人为本、业主至上、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服务宗旨,我们的工作理念是“服务无止境、管理无盲点、业主无怨言”。我们的口号是“业主的需要是我们的工作任务,住户的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建设和谐小区,服务大众,为平凉繁荣作出贡献”。

【平凉巨星集团建材有限公司】

平凉巨星建材公司正式创建于2009年7月,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由搅拌站、门窗厂、道沿砖厂组成,公司占地面积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各类商品砼、各类门窗等,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资产近12364万元,公司现有职工69名,其中技术工11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5人。

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被平凉市有关部门评为“创办经营企业,安置下岗职工先进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纳税先进单位”、“诚信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一家自有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生产经营规范,企业信誉良好的现代化企业。

人口:约43万人

人口密度:277人/km2

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甘(肃)宁(夏)两省交汇处,东邻华亭,南与张家川、秦安毗邻,西接静宁,北与隆德、泾源接壤。

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全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社。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户数9.87万户,总人口43万人。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人均2.3亩。县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年均降雨量468毫米,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2天。

【自然特征】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东,余脉分六支回环盘互,贯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总面积的93.5%,境内海拔高度在 1405-2857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

行政区划

庄浪县辖5个镇、13个乡:水洛镇、南湖镇、朱店镇、万泉镇、韩店镇、岳堡乡、杨河乡、赵墩乡、柳梁乡、卧龙乡、大庄乡、阳川乡、良邑乡、通化乡、永宁乡、郑河乡、南坪乡、盘安乡。

自然资源

庄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探明储量2亿多吨的优质石灰石和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可开采利用,年产优质亚麻原茎2万吨,年产商品洋芋30万吨,是陇东胡麻、荞麦、蚕豆、白云豆、胡椒的主要产区之一,大黄、柴胡、党参、甘草、冬花、杜仲等40多种名贵药材进入全国大部分药村市场;有天然和人工沙棘林带12万亩,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深受消费者喜爱。洛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热充足,是种植苹果、桃、梨等优质瓜果蔬菜的适生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美称。

工业经济

【工农生产】

庄浪县是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现有耕地114万亩,农业人均2.88亩。依托梯田资源,建成10个旱作农业高科技示范区,探索出了“梯田+科技+兴水+结构调整”的旱作农业路子。同时,洋芋淀粉、果品、生猪、草编和温室蔬菜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全县建成了煤矿、5000吨饲料厂、3万吨专用化肥、2.5万吨特种水泥厂、地毯厂、塑料厂、亚麻厂、5000吨精淀粉厂、空心砖瓦厂、山野菜加工厂、特种养殖场等80多户县乡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原煤、水泥、地毯、塑料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县域工业体系,地毯、亚麻、草编等名优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农业经济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05.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3.82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42万亩。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荞麦、黄豆、大豆、油菜、苜蓿。主导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马铃薯产量相对较高。近几年油料作物胡麻产量陆续降低,而由油菜取而代之。

因该地区一年内,春秋季节较长,所以瓜果丰富。主要瓜果为:西瓜、黄瓜、面瓜、葫瓜、冬瓜、白瓜、面瓜、甜瓜、套瓜、南瓜。果木主要是:苹果、梨、桃、李子、枣、樱桃、毛桃、杏、桑椹、核桃、山果、沙棘、枸杞。由于该地区光照充足,各种瓜果味美甘甜。质感好,特别是苹果、梨、桃、杏种类繁多。

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0多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悠久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三代时期,庄浪地属不太明确。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攻灭和臣服了十二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孝公灭_戎(在今武山县一带),秦昭王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一带)。至此,甘肃黄河、洮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归并秦国版图。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治,秦国于公元前279年,首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郡级行政区域陇西郡,并于公元前272年置北地郡。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终秦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陇西、北地、九原、上郡、内史)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

【历史沿革】

早在秦汉时已有行政建制。公元十三世纪初元王朝创建时期设路,以吐蕃庄浪部族命名,延用已770年,在明、清直至解放前几经变迁,庄浪县的建制才逐渐趋于稳定。1949年8月解放,1950年由平凉划归天水,1955年复归平凉,1958年并入静宁,1961年恢复庄浪县至今。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对外开放县。

庄浪县历史悠久,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三代时期,庄浪地属不太明确。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攻灭和臣服了十二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孝公灭_戎(在今武山县一带),秦昭王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一带)。至此,甘肃黄河、洮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归并秦国版图。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治,秦国于公元前279年,首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郡级行政区域陇西郡,并于公元前272年置北地郡。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终秦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陇西、北地、九原、上郡、内史)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

汉承秦制,西汉地方行政区划仍分郡县两级,尤其初期行政建置沿革多循秦代。到西汉中后期以来,特别是汉武帝不断“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经略西域,西汉王朝的疆域空前扩大,设郡多达一百多个。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刺史部下设郡、县以统之。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年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辖。王莽篡汉的十多年,随意乱改地名,改天水郡为“填戎郡”,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东汉明帝永平17年(74),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39),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

三国时期,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献帝建安19年(214),更永阳郡为广魏郡(郡治临渭,今年内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为略阳县,庄浪在那时属广魏郡略阳县。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重新统一全国后,改两汉十三州长党史部为司、兖、豫、并、雍、秦等十九州刺史部。泰始年间(265——274),又恢复广魏郡为略阳郡。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氐、羌、鲜卑、羯等“五胡”相继内迁,战乱频繁,民族政权林立。庄浪县域全部处于民族政权之下。从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间,大体上先后统治该县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国。其中,前赵时庄浪属略阳郡。前秦永兴二年(385),皇帝苻竖置“平凉郡于高平镇。”意欲平定凉国,此时庄浪县北部之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东晋安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三年(411),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王_于水洛城,这是庄浪现存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上延续达1587年之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庄浪县北属秦州略阳郡阿阳县,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平凉郡华亭县。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庆云,曾称帝于略阳郡的水洛城,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见于《北史》。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村级机构。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庄浪在魏时属北秦州安阳郡辖;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庄浪又属交州安阳郡。

公元 589年隋灭陈,继西晋之后,第三次实现全国性大统一,其地方机构先后几次变易。隋初行州、郡、县三级;开皇三年罢郡,以郡统县,大约在此时改秦州为天水郡。略阳郡于开皇二年废郡为县,并改县名为河阳县;开皇六年又改名为陇城县。

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行政区划表现出大统一的特色。唐初罢郡又置州,还按山川地形划分全国为十道;到开元时,全国分为十五道,且道已基本上演变成以采访使为首的监察区,地方行政属性太大,从而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自安史之乱后,方镇统辖诸州,成为实际上的地方行政区域;到元和末年,唐境内共有四十七镇。唐初庄浪西南属陇右道秦州(州治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陇城县辖,东北属关内道陇州(州治通渭,今陕西陇县)华亭县辖。宝应三年,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行政建置被废。大中三年(849),唐政府一度收复庄浪地区,大约30年之后的广明元年(880)被又占领。五代实际上是唐末方镇政治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初梁朝时,“歧”为地方割据政权,都凤翔府,庄浪由其保胜节度使管辖,后唐时庄浪西南由其雄武节度使、东北由彰义节度使两镇所辖。后晋时依后唐旧制。后汉时,庄浪西南被吐蕃占领,东北仍属彰义节度使辖。后周时曾收箸被陷的庄浪地区,仍分属雄武和彰义两节度使。宋代仁宗天圣年间分全国为10路,神宗元丰年间增至23路,崇宁(1102-1106)年间以后又地增至24路。其在关陇地区设有六路,即鹿延路、环庆路、熙河路、永兴路、泾原路、秦凤路,这是北王朝在西北设置的六个大行政区,既管军事,又管民政,实质是地方最高一级的军事行政单位。终北宋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德顺军是属州级的带有军政合一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庆历三年,把原属渭州的笼竿城提升为军。这一时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区,又是渭州与秦州的联络点,军事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因而县域内设有多处军政性质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边寨等。《宋史》较详细地提到了这件事:德顺“崇宁户29269户,126241人,县一:陇干;元禧八年以外底置堡。城一,水洛;领王家城、石门堡。寨六:静边、得胜、隆德、通边、治平、怀远。其中水洛城、王家城、石门堡、通边寨等都在县域内。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庄浪县位列第332名。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庄浪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庄浪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020年2月13日,庄浪县被确定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7年2月21日,庄浪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平凉市,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6.83万人,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良好、资源富集,风物绮丽、民风纯朴,有着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312国道横贯全境,宝中铁路纵穿南北,平定高速、西长凤高速加紧建设,天平铁路、西平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天平高速公路和宝平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建设。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寻根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独具魅力,出土于泾川县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为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重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全国苹果**适生区之一,是甘肃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平凉各族儿女在平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市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聚精会神搞建设,实干攻坚抓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去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5亿元,增长42.1%;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0.1亿元和8.24亿元,增长24.6%和18.4%;财政支出达到55.3亿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2414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0元,增长10.4%,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速,并培育形成了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推出了“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特色经济品牌。相继实施了平凉电厂、华亭电厂、崇信电厂、煤田开发、煤制甲醇和750KV超高压输供电等十大过10亿元工程,陆续引进了华能、中水、徐矿、海螺、雨润5家全国500强企业。平凉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浙商省外投资**城市”和“2007中国魅力城市200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平凉已进入一个机遇增多、优势凸显、活力增强的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将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个跨越”的总体思路,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为主线,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强化投资拉动,突出产业开发,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在煤电和煤化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壮大旅游产业、改善民生民计六个方面集中突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旅游产业———打造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境内发现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崇信县境内的4A级景区龙泉寺、千年菩提树、“华夏古槐王”自成风景,引人入胜。崆峒十万沟、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谷险峻幽深,旖旎多姿。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上名泉贯珠泉等水域景观独具魅力。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先后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化名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和景区景点功能配套建设,旅游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到18家,旅行社15家。与周边14个城市建立了旅游经济区域联盟,共同构建了丝路遗珍之旅、寻根朝觐之旅、红色教育之旅、休闲度假之旅、西北风情之旅五条精品线路,成为甘肃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陕甘宁三省(区)旅游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开发出了五大类上百种旅游商品,发掘恢复的“中国纸织画”备受海内外游客喜爱。平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是您投资兴业的热土。我们在旅游产业开发上,对全市各旅游景点门票均常年优惠,对外地旅行社组团来平旅游进行奖励,对旅游招商项目在土地开发、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全面优惠。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及社会各界前来旅游观光、开发建设,共同开创美好未来!煤电产业———打造甘肃最大能源煤化工基地平凉属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地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综合利用重点市。市内华亭煤田为甘肃第一大煤田、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35.75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4%,不仅是优质的动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国最好的气化用煤。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18户,矿井31对,年设计生产能力2200万吨以上;发电公司3个,总装机容量154万千瓦。2008年,全市原煤产量2014万吨,发电量93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二分之一强和近六分之一,以煤电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果菜产业———打造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平凉是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和**适生区,现有果树经济林158万亩,以红富士为主的优质果品达85.27万亩、年产量65万吨,形成了3个果业集中区和12条优势果产业带,五个县(区)被国家列入“名优特经济林示范县”,两个县获得“中国苹果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称号,获得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示范基地认证,特供2008年北京奥运会。蔬菜种植面积62.9万亩。建有规模果品加工企业20多家,加工能力35万吨,“平凉金果”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和东南亚、俄罗斯及港澳地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平凉市境内共有公路总里程9075.3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82.5公里/百平方公里,在中东部居第一,其中等级以上公路4278.3公里。现有国道1条161.7公里、省道5条436.3公里、农村公路1689条8477.3公里;通油路的乡镇100个,占96%,通乡油路里程和站点建设项目在全省居于第一。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全市公路网,有效地发挥了公路对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围绕公路建设,平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平凉至西兰银三小时经济圈、市内两小时交通圈”的构想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有综合信息站,乡有汽车服务站,村有停靠点”的目标。今年,天平、西平铁路开工建设,平定高速公路通车,西长凤高速业已开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平凉经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2008年,平凉市实施了中心城市“三十工程”,建成了南山生态公园、泾河水面、泾河大桥主体等重点工程,城区集中供热、管道燃气、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加快。“三十工程”建设,让平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平凉城镇园林绿地总量达到230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7.17%。6县城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9.8%。草畜产业———打造甘肃绿色畜牧基地平凉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饲养量97.4万头,出栏33.5万头,居甘肃农区之首。建有景兴10万头肉牛精细加工厂、西开牧业5万头屠宰线、百兴集团福利制革厂、凯沣出口牛肉罐头加工厂、旭康牛肉食品生产厂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牛皮加工能力100万张,草产品加工能力10万吨。成功注册全国第一件活牛证明商标———“平凉红牛”,牛肉、皮革、熟肉制品、骨制品等销售全国市场,活牛及牛肉出口国外地区。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