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提升门技术规范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工业提升门技术规范的问题,以及和建筑门窗设计规范有哪些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门窗的建筑设计
门窗是建筑的单元,是立面效果的装饰符号,最终体现出建筑的特点。尽管不同建筑对门窗的设计有不同的要求,门窗大样分格千变万化,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寻出一些规律。
1.门窗立面分格要符合美学特点,分格设计时,要考虑如下因素
1)分格比例的协调性。就单个玻璃板块来说,长宽比接近黄金分格比是美的,不宜设计成正方形和长宽比达1:2以上的狭长矩形。
2)门窗立面分格既要有一定的规律,又要体现变化,在变化中求规律;分格线条疏密有度;等距离、等尺寸划分显示了严谨、庄重、严肃;不等距自由划分则显示韵律、活泼和动感。
3)至少同一房间、同一墙面门窗的横向分格线条要尽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竖向线条尽量对齐。
4)门窗立面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整体效果要求,比如建筑的虚实对比、光影效果、对称性等。
2.门窗颜色的选配(包括玻璃和型材的颜色)
门窗的颜色的选配是影响建筑最终效果的重要一环。在确定颜色时要与建筑设计师、业主等多方共同商定,最终要有建筑设计师的签字确认。
3.门窗的个性化设计
可以根据顾客的不同爱好和审美观点,设计出独特的门窗造型。
4.门窗的通透性门窗立面在主视部位的视线高度范围内(1。5m~1。8m左右)最好不要设置横框和竖框,以免遮挡视线。有些门窗需要采用高透光率的玻璃或者要求具有较大的开阔视野,便于观看室外风景。
5.门窗的采光和通风
门窗的通风面积和活动扇数量要满足建筑通风要求;同时门窗的采光面积也应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的规定和建筑设计图的要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4条规定:建筑外窗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当窗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二、门窗安全性设计
1.门窗铝型材壁厚要求
2.门窗玻璃安全设计
(1)玻璃的选择:玻璃厚度经计算确定,并不宜小于5mm。建筑下列部位的门窗必须采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
(a)7层及7层以上建筑外开窗;
(b)面积大于1。5㎡的窗玻璃;
(c)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
(d)与水平夹角小于75°倾斜屋顶且距室内地面大于3m的倾斜窗;
(e)玻璃面积大于0。5㎡的有框玻璃门;
(f)无框玻璃门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钢化玻璃。(2)玻璃与槽口搭接量和其它配合尺寸应符合《铝合金窗》(GB/T8479)中表5和表6的规定。
(3)玻璃与铝合金框槽应采用橡胶垫片柔性接触。
(4)玻璃应进行机械磨边处理,磨轮的目数应在180目以上。
3.五金配件的选择和设计。
4.推拉门窗窗扇与上下框导轨搭接量应不小于10mm,并且必须安装防脱落块和防撞块等安全措施,防止窗扇掉落和开启时碰撞伤人。
5.建筑外墙面玻璃窗活动扇下框距室内地面高度应不低于900mm。特殊情况下如果低于900mm时应采取其它防护安全措施(如增加防护栏杆等)。
6.铝合金门窗连接固定采用的螺钉、螺栓必须采用优质不锈钢制品,以防止电化腐蚀产生螺钉松动。不锈钢螺钉尽量采用机制螺纹,尽量避免使用自攻钉,螺钉连接最好设计成受剪状态。
7.门窗应与墙体可靠连接固定
门窗与墙体连接方法主要有钢附框连接、燕尾铁脚焊接连接、燕尾铁脚与预埋件连接、固定钢片射钉连接、固定钢片金属膨胀螺栓连接等几种。燕尾铁脚厚度应≥3mm。固定钢片厚度≥1。5mm,宽度≥15mm。所有燕尾铁脚和固定钢片表面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门窗连接固定点间距一般在300mm~500mm之间,不能大于500mm。
(1)钢附框适用于门窗与各种墙体的连接,安装精度高,连接可靠,但成本较高。
(2)门窗与钢结构的连接可采用燕尾铁脚焊接连接方法。燕尾铁脚与钢结构的连接用钢条或钢角码焊接调节。(3)门窗与轻质墙体的连接宜采用燕尾铁脚与预埋件焊接连接方法。燕尾铁脚与预埋件之间用钢条或钢角码焊接调节。
(4)门窗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连接可用固定钢片(或燕尾铁脚)射钉或金属膨胀螺栓连接等。当采用固定钢片连接固定门窗时,门窗四周边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水泥砂浆塞缝。水泥砂浆塞缝能使门窗外框与墙体牢固可靠地连接,并对门窗的框料起着重要的加固作用。当缝隙采用聚胺脂泡沫填缝剂或其它柔性材料填塞时,固定钢片应采用燕尾铁脚代替,以保证门窗与墙体的连接固定可靠度。
(5)门窗与砖墙的连接可用固定钢片(或燕尾铁脚)金属膨胀螺栓连接。在砖墙上严禁采用射钉固定门窗。同钢筋混凝土墙体一样,当采用固定钢片时缝隙应采用水泥砂浆塞缝,当缝隙采用聚胺脂泡沫填缝剂或其它柔性材料填塞时,应采用燕尾铁脚固定。
三、铝合金门窗的防水密封设计
1.铝合金门窗水密性能最低控制指标
铝合金门窗水密性能最低指标可按下式取值且不小于250Pa(即铝合金门窗的水密性能不能低于3级指标):
P=k×μz×μs×W0
式中P:水密性设计取值(Pa);
w0:基本风压(N/㎡);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s:体形系数,可取1。2;
k:系数,沿海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k值取0。3,其它地方取0。25。
2.门窗结构防水设计(1)铝合金门窗结构设计时积极采用等压原理,是提高门窗防水密封性能的最有效途径。
(2)活动扇与窗框的搭接量不能过小。平开窗活动扇与窗框的搭接量不宜小于7mm。
(3)尽量采用平开型门窗结构形式,少用或不用推拉型门窗结构形式。由于推拉型门窗活动扇与上下滑轨间存在较大缝隙、且相临的两个窗扇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两个窗扇之间没有密封压紧力存在,仅仅依靠毛条进行重叠搭接,而毛条之间存在缝隙,密封作用非常微弱,所以推拉门窗防水密封性能很差。而平开型门窗窗扇和窗框间均设有2~3道密封橡胶胶条密封,在窗扇关闭锁紧后密封橡胶条压得很紧,而且中间空腔很容易形成等压腔,因此可以设计出密封性能非常优越的门窗。
(4)门窗安装玻璃的铝合金玻璃压线宜设计在室内方向,避免玻璃压线与窗框之间的细微缝隙渗水。
(5)推拉类型门窗下滑室内侧要设计足够高的挡水板,否则当室外雨水有一定压力时,雨水将越过挡水板流入室内。
(6)门窗活动扇上部应设置披水板,下部设置排水孔。
(7)组合门窗尽量减少外露拼缝,因为细微缝隙无法采用密封胶密封而产生渗漏。因结构原因无法避免外露拼缝时,则拼缝处型材两接触面形成90°,便于注密封胶密封。
环保与节能
在过去三年中,中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而对于铝合金节能门窗的需求与用量,更是一日千里。在2000年广州的铝合金,幕墙年会时,当时国内的铝合金隔热型材生产线总数不超过10条。三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行业领导,专家的推动及市场的需求下,如今全国的欧式铝合金断桥(穿条式)生产线,已超过150条,使用的厂家也超过120家,2003年的隔热条用量已超过3000万米。市场的迅猛发展诚然可喜可贺!但我们也注意到在这大好时机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与转机。这里透过铝合金节能门窗在欧洲发展的轨迹,对现在中国市场存在的一些特殊现象,及今后行业如何与国际接轨,竞争作一探讨。1、欧洲节能门窗的发展
在1970年代,因为中东阿以战争,导致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以德国,意大利为主的工业国家深受能源短缺之苦,更加强了他们在新能源开发及节约能源的投人。据统计,一般家庭,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有40%-50%使用在空调或取暖上,这其中门窗是否采用节能门窗,又关系到30%-50%的节约效果(依K值大小而定)。因此大力推广节能门窗,既可以发挥立竿见影的节约效果,也成为政府的重要能源政策。
在节能门窗的发展上,以材料的使用范围,分成三大领域,即木门窗,塑钢门窗及铝合金断桥门窗。其中铝合金断热窗又分美式注胶及欧式尼龙断桥两种。下面探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欧式门窗与门窗系统。
经过30年的发展,欧式铝合金节能窗,从无到有,再发展到现在功能齐全,配备完善,外形美观多小,严格而规范的施工工艺和训练有素,责任性强的施工人员将至关重要。
2、既有建筑物顶层热环境改造
普通住宅由于屋面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不符合要求,所以顶楼住户常会经受"夏热冬冷"的煎熬。在康诗丹郡别墅和叶茂别墅等工程中,我们将墙体内保温板复贴在顶层屋面的内侧,夏季温度即由原来的50℃降至3190,获得了住户的一致赞许。另外,此种产品在东、西山墙的节能改造中,也将被广泛应用。
3、楼地面的保温,隔热,隔音和防潮
为了克服以往普通住宅隔层楼板所用的空心预制板存在着抗震性差,易产生裂纹,易渗漏等弊病,而改用厚度仅为80mm- 120mm的现浇实心楼板。因后者厚度远远低于空心预制板的厚度,其隔音效果随之变差。由于墙体内保温板隔音性能优良,许多住户在铺设地板时,选用它作为底垫材料,除了保温隔热外,在隔绝上下楼间的噪声传递和建筑物固体传声方面,都有独到的效果。同时该产品的防潮性能优越,底层住户也可将它铺设在地面下以杜绝潮气。
4、采暖地板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是将热源埋置于地面下,以被加热的地面作为散热面的一种辐射供热方式。随着各种电加热或热水管材的不断进步,采暖地板在节能住宅中极具发展前途。墙体内保温板作为底垫材料时,在抗压性,安全性,保温性等方面更胜一筹,极具推广价值。
在国家和各地政府有关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节能事业正在蓬勃兴起,由于建筑节能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涉及热工设计,结构技术,材料技术,施工工艺,物业管理等科学的系统工程,因此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当前重中之重,也是保证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整个行业包含系统:(如德国旭格-SCHUCO),铝材(如海德鲁-HYDRO),玻璃,隔热条,胶条,门窗五金件,设备及其他配套公司。在整个大行业中,"系统公司"是居于领导的地位,一些有规模,有实力的铝材公司,其本身也有系统部门。而在市场上,工程用户或者一般消费者,一定指定XX品牌的系统门窗。没有系统的门窗,在欧洲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如此看来,系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5、系统的设计要求
系统对门窗的定义是,一个好的门窗,必须要有好的气密,水密,隔音,隔热,抗风压,并在设计上,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尽量减少型材截面
大部分的型材批发商或者门窗公司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型材品种繁多,且容易积压,影响资金流动及管理的困难。比如,不隔热窗,在设计型材时,若考虑内开,外开,活动百叶的共用性,即可以减少型材截面的品种。
2)配件,角码,胶条的统一化
3)工艺的统一,简单化一般的门窗设计,主要考虑型材断面及五金的配合。很少考虑现场工人生产,制造的方便。如果工人的生产效率愈高,品质的合格率愈高,相对的生产成本就愈低。
4)完善的接点,迎合不同的开启方式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工程时,经常为了建筑物优美的造型效果,会有不同的门窗需求。因此,为了配合工程,良好的系统只要做少部分修改,即可满足需要,不须另起炉灶。对于门与窗,推拉窗(门)与平开窗(门)的接点,亦要有良好设计,不致产生好几根铝型材连在一起,影响视觉美观。同时,并能满足不同的开启需求,如外开,内开,内开内导,外翻,内翻,推拉等功能。
5)良好的整体公差配合,完善的生产工艺
窗结构是由铝型材,玻璃,隔热条,胶条,五金件及加工工艺配合完成,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差配合,很难生产合格的门窗,因此系统公司在这方面就起到主导的作用。试想我们开的汽车,各个零部件若没有好的公差配合,其结果将会如何欧洲对于门窗的制造销售,均要求必须通过门窗实验室的检测(如德国的ROSEHEIM),检测的标准也有明确规定(详看CENTC33)。为了通过检测,良好的公差配合,持续且完善的制作工艺是必须的,例如为了"水密"及防止室内外温差造成"结露","排水孔"及"通风孔"的设计就至关重要。
6)对材料的要求
A、五金件:由于铝材与铁材五金存在电位差的关系,易造成铝材腐蚀,因此冷(热)轧铁五金件不宜采用。一般使用的材料,在符合强度的前提下,以不锈钢,铝合金,锌合金及工程塑料为主。
B、胶条:以三元乙丙(EPDM)为主,寒冷地区需要采用硅橡胶。欧洲汽车,均采用EPDM为胶条,对于住家门窗的要求,当然也用此材料。
C、隔热条:以尼龙66加25%的玻纤为主。目前尚无其他材料取代,若以PVC代替尼龙66,造成的后果,在实验室均有报告。7)系统的可扩充性
良好的门窗系统,除了满足目前推拉,平开(内开,内开内导,外开)需求外,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到能与幕墙系统,室内隔断系统,室内门系统相结合,如此,才能称得上完整的系统。"系统发展"可以总结为:(a)门窗必须通过门窗检测实验室及各种相关标准的检测要求;(b)为满足市场存在的各种需求;(c)各配套行业,公司的有效管理,配合;(d)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错误和改进的心得。很多门窗系统的细节,看似平凡,其实是很多错误总结而积累的经验。因此,系统被欧洲各系统公司,型材公司,视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的价值不可估量。消费者认定某一品牌门窗,某一系统,因为它代表着品质,性能的保证。
6、中国市场存在的特殊现象
国内对系统的认识,从早期的雷诺兹,旭格,阿鲁克至与罗克迪先生合作的系统。总的来说,中国市场很大,潜力无穷,但是有些观念,似乎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1)窗型结构以大固定,小平开为主
大中国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门窗的窗型大多如此。根据门窗公司,房产开发商的意见,此种结构,有造价较便宜,可省五金件,型材成本低,采光好,视觉美观等优点。而从另一方面看,欧洲窗的尺寸较大,采光也不差,但对五金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其可以开启,方便清洁,不像中国门窗不易清理,影响市容美观。
2)外开窗使用的一些疑点
A、传统外开窗,使用四连杆摩擦铰链,单层玻璃,如目前大部分的香港,台湾及华南地区所使用的窗型,除了节能,隔音差外基本上无什么缺点。一旦依照"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节能门窗要求,势必需要使用中空玻璃,并可能采用隔热断桥铝材,这将增加单扇门窗重量。若仍采用传统摩擦铰链,因门窗重量至少增加30%,其支撑强度需要重新严格论证,否则危险性必增加!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来写,再结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有简短的也有丰富的,仅供参考。
模板示例1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销售:智能系统门窗、阳光房、装饰材料、淋浴房;承接室内装饰工程。(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2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产销、设计、安装:智能门窗、金属门窗、铝制衣柜、家具;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3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金属门窗、防火门、防盗门、塑钢门窗制造、销售、安装;装潢设计;建筑幕墙门窗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玻璃加工、销售、安装;钢结构设计、安装;设备出租。(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4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销售、安装(仅限上门服务):智能门窗,门窗配件,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家居用品,装潢材料**
模板示例5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其他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批发;金属及金属矿批发;建材批发;五金零售;其他未列明零售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6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加工、销售:铝合金门窗。(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7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智能门窗研发及销售;门窗及配件销售及维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8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智能门窗、五金交电、建材、汽车配件的销售,从事智能科技、门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智能化建设工程专业施工、金属门窗建设工程专业施工(工程类项目凭许可资质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9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智能门窗造型设计。(以上范围,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定须审批的项目除外)
模板示例10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智能门窗及配件、电子产品制造、加工、销售,智能化控制设备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智能化控制设备、五金交电、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模板示例11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智能门窗、工业提升门、民用门、电动门及各类特种门的生产加工(限分支机构)、销售及安装;金属制品、围栏的销售及安装;钢结构工程、不锈钢工程的安装。(涉及许可审批的经营项目,凭许可证或审批文件方可经营)
模板示例12
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销售:智能电动门窗、门窗五金配件;研发:智能电动门窗。(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中国交通部在1985年所下发的关于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技术法规。随着中国建设的发展,日益更新的行业对于技术标准要求也不同,最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基本情况怎么样?与旧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哪些修订呢?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的最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基本概况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中国交通部在1985年所下发的关于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技术法规。它规定了各等级公路的建设技术指标和有关设施的技术要求,以充分发挥公路的使用效能。《标准》修订后分为九章,分别是:1总则、2控制要素、3路线、4路基路面、5桥涵、6汽车及人群荷载、7隧道、8路线交叉、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最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订内容:
1.理念转变:公路功能决定技术等级的选用
一直以来,在确定公路技术等级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由于交通量是唯一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各地往往都以交通量作为技术等级选用的决定性要素,造成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功能与需要脱节。
“新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明确公路功能作为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要求在公路建设时,首先要根据项目的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分析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路功能及类别;然后以功能为主,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选用技术等级;再以技术等级为主,结合地形条件选用设计速度,并由设计速度控制路线平纵设计;最后,根据公路功能、等级、设计速度,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车道数、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各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或参数、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等。这项调整将对路网结构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显著提升:调整设计车辆和车辆折算系数
大型化是载重车辆发展的方向之一,依据《公路设计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标准”细化了设计车辆类型,增加了设计车辆总体尺寸。在“03版标准”的基础上,新增大型客车、铰接客车两种车型,车辆类型由三类调增至五类;最大总长铰接列车为18.1米,较“03版标准”增长4.1米,最大总宽由2.5米增至2.55米。
另外,针对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车辆折算系数偏小的问题,“新标准”将大型车折算系数由2.0增至2.5,新增的汽车列车折算系数为4.0。该项调整将提高公路的经济评价水平,提前**投资时机,延迟升级改造时机。
3.着眼基础:服务水平分级进一步细化优化
公路设计交通量是基于服务水平的基础确定的。“新标准”采用v/C值来衡量拥挤程度,并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时采用限速值与自由流速度之差作为次要评价指标。修订后,服务水平由原四级调整为六级,主要变化为:将原二级划分为两个等级,即现二级与三级服务水平;将原四级服务水平上半段和下半段分为两级,即现五级与六级服务水平。“新标准”仍维持技术等级决定设计服务水平,但增加了公路功能因素考虑设计服务水平的调整,总体来讲,功能类别高的公路应该选用较高的服务水平,功能级别低的公路应选用较低的设计服务水平。
4.千锤百炼:应用运行速度检验与安全评价
运行速度综合考虑了驾驶行为、心理、视觉需求、汽车性能特征、线形几何要素,显著提升路线协调性、一致性和安全性,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经过十余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因此,本次修订明确了路线设计应采用运行速度检验的规定。在安全评价方面,“新标准”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干线公路应在设计时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其他公路在有条件时也可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另外,对特殊困难地段的隧道洞口线形以及纵坡值的确定,都提出了进行交通安全性评价的要求。
5.摒弃“一刀切”:功能主导横断面组成及指标
本次修订主要按照功能主导原则调整横断面的主要指标值。“新标准”规定:8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在内侧一、二车道主要通行小型车辆时,其车道宽度可采用3.5米。对于以通行中、小型客运车辆为主的公路(如机场公路等)可论证采用3.5米的车道宽度。“新标准”不再规定中央分隔带宽度推荐值,调整为“根据公路项目中央分隔带功能确定”。另外,高速公路和承担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其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为3米,最小值为1.5米,主要通行小客车时右侧硬路肩也可采用2.5米。同时,“新标准”取消了路基总宽度指标值。
6.给出调整空间:路面设计轴载可根据项目需求确定
路面设计轴载标准关系到建设成本、运营养护和路面使用寿命等重大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因此该标准的任何调整和变化都十分敏感。从各省调研情况看,部分项目或路段有重载交通的需求,因此,本次修订在综合考虑原有标准的延续性、现行汽车荷载标准、工程建设和路网运营的基础上,补充增加“对于重载交通路段,可采用分向、分道根据实际的轴载谱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的导向性规定,给重载路段轴载标准的确定,留出可灵活选择的空间。
7.适应新政:提高了二级公路汽车荷载标准
在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政策后,部分重载车辆为降低运输成本转向二级公路。另外,由于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四级公路和有些乡村道路作为进村的唯一通道,也有较重的车辆通行。因此,本次修订提高了二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的荷载标准,修改后二级公路的汽车荷载等级改为公路—Ⅰ级,并取消了“四级公路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的规定。此外,除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外,新标准还提出“对交通组成中重载交通比重较大的公路,宜采用与该公路交通组成相适应的汽车荷载模式进行结构整体和局部验算”的规定。据测算,标准调整后,对于跨径小于50米的桥梁,造价将增加1%左右。
8.造价与安全的平衡:调整隧道限界及相关安全规定
隧道建筑限界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要素。本次修订的支撑研究课题“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指标研究”专门展开研究后提出:将时速100公里所对应的左侧侧向宽度由原标准的0.5米调整为0.75米;四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短隧道,城市出入口公路的中、短隧道,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可与路基同宽。
9.明确设计目标:规定工程设计使用寿命
如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桥涵的安全和耐久,2008年,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颁布,明确规定了各类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作为耐久性的总体性指标,设计使用年限是桥涵、隧道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具体化。本次修订依照以上两个上位标准,并参考铁路、市政、建筑等行业的规定,针对桥涵和隧道的安全和耐久性,给出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可保证桥涵与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尽量避免频繁的维修、拆除与重建。关于路面类型、路面结构形式选择的原则以及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可以有效提高路面使用年限,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10.着眼未来:对改扩建作出原则规定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步进入改扩建的新阶段,根据标准修订课题“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研究”以及部新近下发的《关于西部沙漠戈壁和草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执行技术标准的若干意见》,本次修订按照“保证安全、功能主导、适度灵活,合理利用”的总原则,首次系统地针对公路桥涵、隧道和路基路面改扩建作出了原则规定,以保证行车安全和结构安全为底线,以使用功能和重要性为主导,适度灵活地降低原有工程利用时的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原有工程,实现改扩建工程效果与经济性的合理平衡。
11.因地制宜:给出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标准和指标
本次修订,首次提出特殊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和指标的概念,并规定:第一,特殊地区是指戈壁、沙漠、草原和交通末端的小交通量地区,小交通量是指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万辆以下。第二,特殊地区分离式断面的高速公路“可采用分期分幅修建,先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通通车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件进行管理”。第三,西部沙漠、戈壁、草原地区的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改建为一幅时,其设计洪水频率可维持原标准不变,设计时速不应大于80公里,并应设置完善的标志、港湾式紧急停车带等安全设施。第四,“沙漠、戈壁、草原地区硬路肩路面可分期修建”。第五,硬路肩宽度可论证采用“最小值”。第六,提出沿线城镇分布稀疏,水、电等供给困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间距可适当增大。第七,小交通量高速公路的监控设施,可以采用分段监控的模式,实施全线重点监控、动态信息发布和交通诱导。
12.细节决定成败:调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配置标准
本次修订取消了原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等级划分,以公路的功能分类、技术等级和交通量为基础,三大设施各自建立相对独立的规模配置体系;按照公路功能类别提出了安全设施的配置标准,提高了低等级公路的安全保障水平;对服务设施提出了按功能需要配置的规定,总体上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对管理设施提出了与公路功能相适应配置规定,对监控设施根据公路功能划分为四个等级并明确了适用范围,对高速公路根据需求分为全程监控和分段监控两种模式。对收费设施的交通量规划年限、ETC收费系统的设置、通信管道的容量与使用效率、配电系统的负荷等级、照明设施的设置与技术要求等,做了修订或补充规定。
标准修订是实际工程经验的高度总结,“新标准”与国外代表性国家的标准对比来看,技术指标的确定充分考虑了与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现状和建设条件的适应和协调,整体特点是安全、实用、经济,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属于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的公路工程建设标准。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