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工业提升门
其实天津北辰工业提升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北辰区有哪些大学,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天津北辰工业提升门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北辰区聚集了多所高等院校,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天津商业大学是一所本科院校,位于光荣路千里堤口。而河北工业大学的北辰校区也是一处重要的教育基地,坐落于西平道5340号,同样提供本科教育。北辰区内还有天津职业大学的校区,专注于各类职业教育,其地址位于北辰区洛河路大道2号。此外,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也是一所知名的专科院校,坐落于西堤头镇西堤头村。
值得一提的是,北辰区还有专门面向成人教育的电大——北辰电大,它的地址在北辰区富锦路3号。这所电大主要为已经工作或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成人提供教育机会。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则专注于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这些院校在北辰区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教育网络,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无论是成人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北辰区的这些院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着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中国的天津市,具体地址位于北辰区西平道5340号。这所大学是中国河北省内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且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当时成立了北洋工艺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从事工程技术教育的高等学府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河北工业大学已经成为中国工程技术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
河北工业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平台。学校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工程技术领域,学校拥有较强的实力和影响力,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教学方面,河北工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设有多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校还设有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工学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学校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河北工业大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
河北工业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将继续秉承“工学并举、注重实践、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小淀镇镇政府所在地小淀村而得名,全镇面积43.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997亩,辖小淀、小贺庄、刘安庄、赵庄、温家房子5个行政村,人口1.6万人。
小淀镇1953年建制,1995年置镇。1999年,全镇5个村全部跨入小康村行列,小淀村、刘安庄村、小贺庄村是市级明星小康镇。1996,小淀镇被市政府列为天津市小城镇建设八大组团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小淀镇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两翼的农、工、贸并举的城郊型经济格局。在农业方面,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精品虾、肉犬、奶牛养殖、花卉种植等龙头项目;在工业上,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形成了机电加工、医药、木制品、化工等为主的骨干产业。有21个门类62种产品销往全国,部分产品出口亚、非、欧等国家。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初步形成了羊绒物流集散中心。个体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全镇个体工商户已达到358户。为了提升镇域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环境,1999年开始,进-地产开发建设,现已建成6万平米的经济适用房,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50281万元,同比增长17.8%。.
天津现在将要打造一座航空小镇,目前还在规划中,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建成之后,天津就又会多一个去游玩的好地方,大家可以看看目前的规划是什么样的,了解有哪些设施呢。
天津将打造航空小镇日前,天津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了北辰区13p-10-13单元部分用地(青光航校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地块位于北辰医药医疗器械工业园与双青新家园之间。规划打造航空小镇,突出
“航空主题+全民健身”业态。
四至范围
该规划地块位于北辰区环外、双青组团中部,医药医疗器械工业园与双青新家园之间。
规划四至范围:东至次干路二——规划边界、南至北辰西道、西至支路二、北至支路一,规划总用地面积约92.66公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92.66
公顷。
主导功能
本次控规以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公园绿地为主导功能。
本次规划建设用地约92.66公顷,其中居住用地面积约56.78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9.30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3.28公顷。据测算本控规范围可容纳人口约1.8万人。
主题风格
打造有历史记忆的建筑群标识、尺度宜人的街道格局,开敞大气的开放空间,生态宜居的生活社区,现代风格的公共服务区,打造青春运动健康的活力小镇,构成本次规划的城市形象。
空间意向
沿北辰道打造社区活力门户,打造有历史印记的航空小镇,北辰道入口处,对现有场地再利用,打造为航空休闲文化基地,留下历史、传承文化,突出
“航空主题+全民健身”的业态主题。
北辰道沿线规划创意办公大厦、教育培训中心、社区商业综合体等相对大体量建筑空间。
主体生活区围绕社区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营造具有文化感、青春、朝气的社区活力中心氛围。
打造外环休闲漫道,承载多样功能,充分利用林田水系的景观资源,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连通外围生态水系形成内外连通的开放空间网络。
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居住区公园的南侧和北侧,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的生态资源,形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社区。
绿地与广场规划
本次规划中确定的城市绿化带、公园绿地,在开发建设时不得占用。本次规划中公园绿地按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人均标准配置居住区公园,且独立占地,5分钟生活圈公园在保障绿地面积的前提下允许绿地在街坊内平衡。
公共设施规划
规划配置街道级配套设施,包括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体育运动场、菜市场、居住区公园和公共设施预留用地等街道级设施各1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2处,社区体育场与居住区公园合建。
教育类设施依据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配置中学(含24班高中、30班初中)、小学(24班)各1处。
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沿北辰西道入口设置,主导功能为航天运动主题的各类文创产业、体育场馆、主题餐饮等。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
规划范围内路网结构基本呈方格状,共有城市主干路1条,城市次干路3条,城市支路2条。
本次规划范围外的双青路为城市主干路,为双口镇与青光镇组团间的联系通道。原规划通道进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为躲避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同时保证地区路网系统的联通功能,规划建议将此段双青路向西调整至现状京沪高速铁路控制线东侧,并与南北两端既有规划线路有效衔接。
规划次干路一向西延伸至北辰区医药医疗器械工业园。
交通场站设施
公交首末站:规划在北辰西道与次干路三交叉口东北角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与商业用地合建。
公共停车场:规划在次干路一与次干路三交叉口东南角设置公共停车场1处,与公园绿地地下合建,停车泊位不少于100个。
海河柳林地区城市设计方案公布项目背景
天津是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设计产业底蕴深厚,但设计产业空间分局较为分散。为发挥传统设计产业优势,进一步集聚设计产业布局,天津提出将海河柳林地区(规划范围约14.5平方公里)打造为“设计之都”核心区。
海河柳林地区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东起外环线、西至昆仑路、南起大沽南路、北至津塘路,规划总用地14.5平方公里,涉及河东、河西、东丽和津南4个行政区。
海河柳林地区定位为以数字设计、智慧设计为主导产业,以智慧城市和生态宜居为主要特征的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中国“三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结构
海河柳林地区依托海河,将形成“一河两岸、一路两心”的规划结构。
“一河两岸”指的是海河南北两岸。海河是该地区最宝贵的景观、人文资源,以海河为主体的滨河沿岸地区景观环境和服务功能的提升,可以作为海河柳林地区特色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同时,作为海河上游的最后5公里,海河柳林地区是海河上游与海河中游不同城市风貌转换的重要节点,也是天津72公里“海河风情”承下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路两心”是指设计产业资源集中的龙宇路、国际设计中心和柳林生态中心。
龙宇路将天津钢厂、第一机床厂等主要工业遗产和规划的设计产业核心功能区在内的重要功能片区串接起来,形成地区发展和主要框架。
国际设计中心位于海河北岸,主要围绕规划定位,重点引入高能级的设计产业和相关机构并配置完善和高水平的配套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地区发展核心引擎。
柳林生态中心则是在海河南岸,围绕规划的柳林公园,在海河上游与中游之间构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节点,整合优化周边现有的医疗康体和设计产业资源,形成带动地区南部发展的引擎。
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海河柳林地区营造“缓坡碧水、大开大合”的城河空间关系,原规划临河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建设调整为滨河公园,在片区内部形成3平方公里连续完整的蓝绿生态空间,通过海河与双城中间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直接相连,形成本次规划的“绿色之魂”。
3、轨道交汇、窄路密网
在轨道交通方面,海河柳林地区共有6条轨道线经此设站,包括现状1号线和9号线,以及正在建设的10、11号线,即将开工建设的市域(郊)铁路津静线和津滨线,在海河柳林地区核心位置将建成轨道四线交汇换乘站。
道路交通方面,海河柳林地区周边有昆仑路、大沽路、津塘路和外环线等多条快速路包围,地区内部按照“小街廓、窄马路、密路网”规划理念,地区整体规划路网密度为7.1公里/平方公里,海河北岸核心区规划路网密度达到了近14.8公里/平方公里。
4、古今交融、中西合璧
海河柳林地区将呈现出诗意浪漫、缤纷多样的城市空间。规划降低了超高层建筑高度,从原方案的280米降至180米,舒缓城市空间,并要求与人最近的临河首排建筑的风格全部采用天津小洋楼风格,凸显“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底蕴。
在片区内部,采用窄路密网的布局方式,形成“绿树成荫、咖啡遍布,充满浪漫气息”的空间环境,有助于促进创意与设计的灵感。
同时,借鉴首钢成功经验,对第一机床厂和天钢老厂房开展改造利用,形成适合小微设计企业聚集的产业载体。
开发建设进展海河柳林地区规划于2021年3月获得批复,作为天津市“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海河柳林地区正按照规划,开展总投资近120亿、包括80余个子项目的PPP综合开发项目。
具体包括,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综合开发范围内设计产业配套设施、新基建智慧城市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绿色生态设施5大类。其中:
设计产业配套设施包括产业服务中心、数字设计展示体验中心等;
新基建智慧城市设施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应用等;
市政基础设施包括主干桥梁通道工程、市政道路、配套道路、海绵改造、泵站及配套等。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教育配套、公用配套、社区配套等。
绿色生态设施包括设计主题公园、城市综合公园、综合公园附属设施、海河两岸提升改造、社区公园等。海河北岸的设计公园和海河南岸的柳林公园于2021年内启动建设
。
上一篇: 天津北辰大型工业提升门
下一篇: 天津南开区工业提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