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工业提升门安装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大同工业提升门安装,以及求助:从山西大同怎么去长春兴煤矿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英格寨村附近。
要去,其实很简单,左云县在大同市区的偏西略向南方向上,汽车站有很多流水班车到左云县,坐中巴车到了左云县,再打个的到长春兴煤矿,非常近了,最多三十块钱。
实在怕人家不懂,你先说小京庄乡英格寨村,再说那个煤矿就行了。
跨越在塞北高原上——省重点工程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筹备组全面推进矿井建设纪实
在塞北高原左云县,一座年产240万吨,生产现代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矿井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这就是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以下简称山煤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左云长春兴煤矿。
在第十个安全生产Y之际,我们来到了左云长春兴煤矿,正赶上公司筹备组举行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当笔者看到员工们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万怀的的带领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是光荣的山煤人,我们坚定豪迈,我们奋发有为,我们誓做优秀山煤人,我们誓为山煤而奋斗”这一场景时,深深感到山煤人在转型跨越发展征程中的豪情壮志,更感受到作为山煤人的长春兴煤业公司筹备组的全体干部员工,为早日把长春兴煤矿建成现代化矿井而充满激情的日夜奋战。从入驻矿井那一刻起,他们就与塞北高原融在了一起,与长春兴煤业公司融在了一起,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抢时间,保进度,举起如椽巨笔,将“四化”矿井的蓝图描绘在左云大地上。
把握机遇攻坚克难资源整合大手笔
山煤集团是山西省确定的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7家主体之一,2009年列企业500强第254名。
2009年,在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大潮中,作为煤炭资源整合的主体之一,山煤集团积极推进资源整合,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合理布局、安全第一”的整合原则,整合煤矿50余座,为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左云长春兴煤矿就在这一波整合中诞生,并被列为省煤炭建设重点项目。
左云长春兴煤矿位于左云县最南端,距左云县城35km,南与山阴县接壤,由左云县原永新、周大庄、长春兴三座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的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矿井建设由中煤国际沈阳煤炭设计院设计,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刷大原周大庄603米的回风斜井作为主斜井,担负煤炭提升运输任务;刷大原周大庄垂深269米的回风立井,担负前期开采的回风任务;在永新矿工业广场内新掘一条坡度60、2495米长的副斜井,使用防爆胶轮车担负辅助运输任务。岩巷采用炮掘,煤巷全部采用机掘,井巷工程量29972米,矿井建设总投资102091.5万元,计划建井工期23个月,2012年底建成投产。
2009年12月4日,在滴水成冰、寒风呼啸的塞外,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正式接管了矿井,拉开了矿井建设的大幕,掀开了长春兴煤矿的第一篇章。按照集团公司“建设、安全、管理、效益”总体工作思路,公司筹备组在人员、队伍、安全保卫、设备回收、仓储、隐患整改及复工复产、改建等方面开展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12月26日,山煤集团公司董事长杜建华、副总经理宫来喜来到长春兴,为全体员工描绘了发展愿景:要把长春兴建成一座生产现代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矿井,成为集团公司的标兵、旗帜与典范,为山煤集团在两年内实现3000万吨产能而奋斗。并要求长春兴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争取在近年内建设成一座年产量为500600万吨的大型矿井。长春兴全体干部员工备受鼓舞,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矿井建设当中。
公司筹备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0145”发展目标,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安全工作为中心;坚持四个原则:将矿井建设成“质量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矿井;构建五大体系:创建人才体系、装备体系、管理体系、预控体系、本质安全体系。遵循“精确、严细、安全、高效”的管理理念,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企业文化,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抓好每一个环节,努力完成各项基建任务,抓好“四大控制”,以稳健的步伐推进矿井建设,向着“安全最好、管理最好、效益最好”三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接管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长春兴在基本建设、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员工培训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抢抓时间周密安排矿井建设有序推进
长春兴煤业公司筹备组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从接管矿井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抢抓时间,周密安排。
2009年11月完成进驻,12月4日、14日、18日,分别顺利接管原永新、周大庄、长春兴三矿。
2010年1月15日开始回收井下设备,1月19日-2月4日对原长春兴两个井口在县、乡相关部门的全程监管下按照标准进行了封闭。2010年3月22日和6月28日,周大庄和永新井下设备回收完成后,对两矿基建期间不利用的巷道砌筑各类密闭63道,简化了通风系统。7月份,对两矿井下隐患进行了整改,对地面防洪设施进行了完善。
在设备回撤工作中,筹备组领导深入井下现场办公,坚持每个点、每个面都要派人入井摸清设备底数,造册登记,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回撤方案,使整个回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场地上空的高低压线路和通讯线路改造中,先后拆除了永新矿场地房屋102间,平整场地2.8万平方米,外运土7万立方,完成了副井工业广场的“四通一平”工作。
矿井基本建设于2011年1月18日,正式开工。截至目前,三个井筒均进入正常施工阶段。主斜井净断面为16.8m2,在完成18米的明槽段后转入暗槽施工,现已刷大成型巷道125米;副斜井净断面18.4m2,在施工完74米的明槽段后进入暗槽施工,现成形巷道已完成141米;回风立井净直径为6米,三盘吊挂及井口锁口已完成,现浇注刷大74米。其它安装工程将随着工程进展相应进行,反掘巷道预计9月可以完成措施工程。
7月份,矿井地面工程全面开始,到年底前,采暖、联合建筑、办公楼、单身楼房可全部完工,地面其余工程在2012年全部完成。
在推进过程中,长春兴公司筹备组将安全质量标准化与6S管理活动紧密结合,二者形成了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格局。全面实施了6S岗位标准和行为规范,强化了编码管理、定位管理和干部走动式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员工的安全行为。从地面井口入手,重新整修了副斜井的轨道,粉刷了井巷,安装了照明,油漆了排水管路,清理了中央水仓淤泥,井巷密闭全部进行了粉刷编号,并设置了栅栏,维护了东二巷轨道、东三巷钢棚、周大庄副井井巷顶板,从而改善了矿井形象,提高了员工素质,推进了质量标准化建设进程。
安全为天排查隐患建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
安全是矿山的天字号工程。长春兴煤业公司筹备组始终不渝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防控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从接管矿井开始,就确立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逐步治理、不断规范、整体推进”的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严细认真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仅在2010年,就先后进行了33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隐患排查,查出隐患278项,对查出的问题分别按照定时间、定工期、定责任人的程序进行了治理整改,同时进行全程跟踪落实,建立了隐患台账,保证了重大隐患100%治理,一般隐患98%治理,暂不整改的都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使隐患问题全部处于可控状态下。
加大“一通三防”治理力度,快速理顺通风系统。2010年3月份,关闭了原长春兴井口,封闭了原周大庄矿基建期间不作利用的巷道。针对原永新矿采空区面积大、盲巷多的特点,投入水泥65吨,沙子44立方,红砖170200块,构筑防火墙16道、永久密闭墙25道、临时密闭20道,安装风门9道,进、回风系统全面形成。同时投入资金恢复永新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配置井下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便携式甲烷和便携式氧气检测仪68台,准确测定了各巷道的风速、风量和各用风点的配风情况,并配足瓦检员,坚持气体的测试、化验、分析、日报,使矿井安全始终处于监控之下。
针对接管前井下供电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从基础入手,改造地面供电线路,重新吊挂、更换了井下阻燃电缆,消灭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电器失爆,配置了接地、漏电保护,实现了双回路供电。更换洒水管路,完善洒水防尘系统,井下全部实现双电源、双风机自动切换。整治了运输环节,在永新矿副斜井设置“一坡三挡”,更换提升绞车钢丝绳,安装声光报警信号,完善井下通信系统,确保生产调度指挥及时、可靠。
为了杜绝人员的不安全隐患,坚持了教育引导与惩处并举的措施,坚持按时召开矿长安全办公会、安全生产例会、早晨碰头会等制度,及时布置安全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了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量化考核,注重过程控制,落实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在安全工作上实行一票否决制。为了切实保证安全万无一失,公司矿、科两级干部坚持盯班制度,现场解决作业中的问题,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在职工中组织事故案例进行教育,请有经验的老工人登台现身说法,组织安全文艺活动,使安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员工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深刻反思。同时对违章人员加大处罚力度,给予严肃处理,震慑了违章作业者,规范了操作行为。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公司董事长李万怀就安全生产对全体员工提出了严格要求,并带领员工做了安全宣誓,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了全员参与的应急救援演练,举行了煤尘爆炸模拟演示。为了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公司筹备组在调度指挥中心至井口的安全通道上吊挂了安全文化牌板,从井口到单身宿舍、工业广场张贴了安全宣传标语,插置了安全标语彩旗;发动员工开展了安全短信互动活动。
一项项严谨细致的工作,不断完善着矿井的安全生产防控体系,使长春兴煤煤业公司的建设呈现持续平稳的安全态势,为公司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建立科学高效运行机制
围绕现代化矿井建设这一目标,公司筹备组着力于建立高效的管理执行系统,打造一支忠诚奉献、执行力强的员工队伍,通过整章建制、规范运行,向素质强企、制度治企路子迈进。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建立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岗位工种的生产责任体系,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一通三防”和机电管理制度,汇编了集团公司2009年以来的各类管理制度,并装订成册。为了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编制了《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本着“兼顾眼前、面向未来、逐步提高、适应发展”的培训工作思路,采取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办法,先后完成了“六长”的培训和复训,生产科室管理人员全部拿到了安全管理资格证书,40多人拿到了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两次请大同培训中心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来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培训,培训率和合格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实现了全员持证上岗。与左云县矿山救护队签订了矿山救护协议,组织员工到经坊矿、同煤塔山、同忻煤矿、杏儿沟煤矿参观学习。内部培训中,公司请生产、机电、安全等工程技术人员登台授课,实施了每周有培训、日日上大课培训方法,共举办自救器使用、井下创伤急救等培训班74期。并采取结对子、带徒弟,提高技术员工待遇的措施,调动了员工学技术强素质的热情。
严格的培训,扎实的管理,使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迅速成长壮大,向着一流矿井的目标大步迈进。
长春兴煤矿自矿井开工建设以来,在集团公司“规划、建设、改革、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理念,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抓好过程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安全整治,基建各项工作逐步朝着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管理有序的目标推进。
后记:在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筹备组全面推进矿井建设的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大同市委、市政府,左云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目前,矿井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公司全体员工正以火热的工作热情,为山煤集团的转型跨越发展,为长春兴煤矿的早日投产而不遗余力的奋斗在建设现场。届时,一座生产现代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美如画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大同区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大庆市西南部。大同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大庆市区南部,是五个行政区中最大的区。幅员22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04年),有汉、满、蒙等18个民族。下辖8个乡镇,58个行政村,315个自然屯,6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大同区外文名称:Datong Qu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大庆市下辖地区:辖6个街道、4个镇、4个乡电话区号:0459邮政区码:163000地理位置:大庆市南部面积:2235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2004年)方言:北方方言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松基三井车牌代码:黑E历史沿革,民国时期,建国以后,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自然资源,油气资源,土地资源,社会事业,住房,通讯,旅游景点,交通,城市荣誉,历史沿革民国时期原属肇州县管辖,1946年2月,设定第五区。建国以后 1955年5月,改为大同区。1956年并村划乡撤销区的建制,乡、镇由县直辖。1959年11月,以“松基三井”所在地(今高台子镇永胜村)为中心,设立大庆区,隶属肇州县。大同区 1956年并村划乡撤销区的建制,乡、镇由县直辖。 1959年11月,以“松基三井”所在地(今高台子镇永胜村)为中心,设立大庆区,隶属肇州县,管辖肇州县所属的民众、新主、中心、联合、大庆和肇源县所属的大官、兴隆等7个公社。 1960年5月,将大庆区划归安达市管辖,1964年2月更名为大同区。 1965年5月,恢复安达县,撤销大同区,将原大同区所属各公社全部划归安达县管辖。 1875年,蒙古牧民和山东移民在此居住,称为大通。 1978年4月16日,经省革委会批准,将安达县所属的大同镇、高台子、八井子、庆阳山、老山头、葡萄花、兴隆泉、祝三、大青山、双榆树等10个公社和红旗林场、立志办事处划归安达市管辖,同时复设大同区(1979年7月16日,省革委会正式批准),管辖原大同区管辖的公社。 1979年12月,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隶属大庆市管辖。 1992年,大同区位于市境南部,东北与安达市接壤,东南与肇州县毗邻,西南与肇源县分界,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相连。行政区划大同区辖6个街道、4个镇、4个乡、18个社区、58个村委会。庆葡街道、高台子镇街道、林源镇街道、立志街道、新华街道、大同镇街道、大同镇、高台子镇、太阳升镇、林源镇、祝三乡、老山头乡、八井子乡、双榆树乡地理环境大同区地处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大庆市区南部,东北与安达市接壤,东南与肇州县毗邻,西南与肇源县分界,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全区总面积2235平方千米。大同区地形地貌大同区境内无山无河,是波状起伏的冲积平原,仅有岗、平、洼三种地形。西部有风积漫岗,东部为起伏不大的平地。岗地较为普遍,但分布最多的是位于大同西南部的老山头公社。十一道黄土岗遍及全社,较大岗子有三个,其中老山头岗为最大,长达三十多华里,贯通老山头和庆阳山两个公社,最高点约海拔一百六十八米。其次,岗地较多的是西部双榆树公社和北部的兴隆泉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岗地面积约占本社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五。平地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和中部,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其中,祝三、大青山、大同三个公社平地面积约占本公社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它公社也都有大小不等的平地面积。洼地遍布于全区各地。东部和中部多是无水岗洼地。西部积水洼地较多,形成大大小小自然泡泊,面积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气候大同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冬半年受高空西北气流控制,夏半年受太平洋高压西伸北跃的西南气流影响,因此,冬半年严寒、少雪、多西北风;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夏季高温、多雨、光照足,多南风;秋季温凉晴天多,气温逐渐降低转冷。经济发展农业以设施农业为重点,提升现有8.5万栋棚室综合效益,发展标准化示范园区32个、千栋棚室园区55个、精品园区31个,棚室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果蔬年产量30万吨,果蔬总产值12.5亿元,用10%的土地创造近40%的种植业产值。根据土壤、气候和农民种植习惯,建设谷子、高粱等杂粮基地12.1万亩。依托吉林圣基、同舟饮片等企业,发展种植板蓝根、月见草、白芍等中药材基地7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基地,并通过国家GAP认证。工业经济培育了农产品深加工、油气化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建设大庆老窖、同舟饮片、大唐风电等重点项目52个,新增规上企业7家;实施大同工业园区北扩工程,成功晋升省级园区。第三产业步入了传统商贸、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三维共进”发展轨道,凯达商贸、丰华汽车城等大型商业项目建成投用,建设电商孵化基地1处。农业经济构建了果蔬、粮食、畜牧“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增加值年均增长15.9%。棚室总量由3.8万栋发展到8.5万栋,成为全省最大的棚室果蔬生产基地;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到40万亩,粮食年均产量10亿斤以上,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建设规模养殖场区35个,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工业经济培育了农产品深加工、油气化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投资73亿元,累计建设大庆老窖、同舟饮片、大唐风电等重点项目52个,新增规上企业7家;实施大同工业园区北扩工程,成功晋升省级园区。第三产业步入了传统商贸、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三维共进”发展轨道,增加值年均增长14.7%。凯达商贸、丰华汽车城等大型商业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品牌店62家;建设电商孵化基地1处,培育引进电商企业15家,实现营业额1.3亿元;发展AAA级景区1处,累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第一产业截止2012年,大同区粮经饲比例达到49.1:48.9:2,打机电井428眼,农田小井6064眼;造林5.1万亩,绿化村屯100个,其中处级领导绿化点31个;放养大鹅157万只,牛、猪、羊32.5万头(只),牧业产值3.2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39.5%,农业经济增幅较大。大同区第二产业截止2012年,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发论证、储备项目200个,建设项目11个,引进资金7.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利税9964万元,同比增长6.9%和8.2%。大同区自然资源油气资源大同区石油地质储量4.42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1.17亿立方米,年输送天然气总量3亿立方米,除输送哈尔滨及其它地方套用外,尚余大部分天然气可利用。土地资源截止2009年,大同区共有耕地86万亩,草原104万亩,水面58万亩,林地62万亩,工业区内可开发利用土地2488万平方米。社会事业累计投资40.2亿元,实施重点项目85个。改造棚户区7.7万平方米,开发和谐嘉园、学府公元等商住小区8个53.8万平方米,实施大型热源、文化中心等功能项目29个;新打水源井10眼,完成天然气入户1.3万户;铺修城市路网5.2万平方米,新上计程车200台、公车10台,校车实现全覆盖。建设农民示范新村3处,八井子民强新村成为全市样板,高台子镇、林源镇纳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改造农村泥草(危)房4770户、安全饮水工程58处,铺修农村公路73.4公里、村屯巷道270万平方米,改造平交道口266处,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个。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十项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格线化管理机制,城区清雪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80%,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施“天眼”工程,安装城乡监控探头450处。完成大广辅线、萨大路沿线等绿化项目15个,新增城市绿地55.7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4.7%提高到15.7%,大同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区,城乡功能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民生领域累计投入30.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2.4%。**化公共服务,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体7处,创建省级样板社区6处;新改建学校、幼稚园68所(处),全区中国小校由75所整合到57所,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迁入新址,同祥学校建成投用;新改建乡镇(社区)、村级卫生院所58个,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成为庆南地区中心医院;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所128处,文化中心的建成填补了大同没有城市规划馆、历史陈列馆和图书馆的空白。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精准扶贫“十二法”,稳定脱贫891户2100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亿元,救助民众48万人(次);改造公办敬老院2所,发展民营养老机构3个;新农合报销封顶线由6万元提高到15万元,参合率达到99.9%;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五险”净增8.6万人(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1.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维护安全稳定,在全市率先实施“平安乡村”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秩序和谐安定。累计实施各领域改革20项。成功享受到省建制县政策待遇,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3.4亿元;完成社区、工业、卫生计生、市场监管等机构改革与调整,实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医疗卫生区、乡、村一体化改革,医联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区国资公司及所属部分企业改制,国库实现集中支付;整合客运公司,完成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管理体制变更;土地确权、公务用车、商事制度等项改革扎实推进。引进名校毕业生293人,选调、招考专业技术人员142人;区校合作实施项目1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7亿元,外贸出口实现新突破。住房 1945年初期,大同镇拥有公房3875平方米,这些房屋来自没收敌伪财产,并都是比较先进的全砖房和一面清房,用于***机关和学校。大同区建国初,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生产投资大,公用建筑发展缓慢,新建面积小,维修量大。1953年,按肇州县制发的《关于收缴城市建设费的规定》,对工商业者和城镇居民征集城建款,用于增添公共设施上(修厕所、设卫生箱,增加路灯数额等),使大同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1958年,街内新建了门面美观的工人俱乐部(现大同镇影剧院)和百货商店、综合商店、大同一中等全砖房,在街面上的工、商、服务业,也都先后进行房舍改建和维修,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1959至1977年,公共建筑发展缓慢。其间,1964年由于石油基地北移,大同镇成为安达县以农业为主的小集镇,对原有房屋只本着“以租养房”的原则进行维修和少许翻新。工、商、服务业的用房多靠自筹资金搞新建,用于城镇建设的国拨资金数额很小。1970年,大同地区国家拨款建筑面积为1685平方米,其中除给大同二国小300平方米、立志饭店202平方米,其余1183平方米建筑面积都给了农村学校和卫生院。1971至1974年,少许国家拨款的建筑面积都给了农村。 1978至1983年,大同区城镇公共建筑事业是一个大发展阶段。其间公共建筑总面积为63441平方米,其中:属于区机关建筑16963平方米,教育17622平方米,卫生3908平方米,文化设施8666平方米,工、商、财贸6046平方米,服务设施5874平方米,社会福利1324平方米,公、检、法3038平方米。这些建筑技术先进,样式新颖,一部分是由设计院帮助设计的,一部分是自行设计的。大同影剧院耗资一百三十万元,建筑面积为2369平方米,能容纳1200人。大庆市三十五中学(即大同三中)的教学楼和大同三国小教学楼都是适应新形势的先进建筑。通讯大同区通讯装机总量2万门,实现了光缆、微波通讯。旅游景点松基三井 1958年9月,松辽石油勘探局最早提出在肇州县“大同镇电法隆起”上安置“松基三井”的井位,蟛位的旁边有一个名叫高台子的小村庄。钻井队于1959年4月11日在那里开钻,从井深1050米处开始,连续在6个井段取出粉砂岩和细砂岩岩芯,都见到了油浸和含油现象。在场和赶来的专家经过认真的研究,果断地决定用原钻试油。1959年9月26日下午4时,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1986年松基三井碑被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保护单位,1999年重修后改称为“松基三井纪念地”。大同区铁人纪念馆铁人纪念馆位于大庆市解放二街8号,是1989年在“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陈列室”旧址上新建的。全馆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在主馆前面广场平台上,两大片草坪间,耸立著一尊铁人王进喜手持刹把的高大塑像。绕过塑像,进入展览室,室内开放三个展厅,共陈列了200余幅照片和300多件珍贵实物,展示出了铁人的主要经历,他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的英雄业绩和大庆人的35年来学习铁人精神的情况。交通交通通讯方面,让通铁路贯通大同区,区域内有八个火车站点。大广高速纵贯大同区境内,其中大同段已于2011年10月正式通行。同时区内有萨大路、大肇、明沈、同昌等四条主干路和乡镇公路,大庆油田专用公路等。城市荣誉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简称ZUA(之前的简称是zzia)。河南省郑州市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非双一流。因名字中带有“航空”二字,加之合并分校的前身的前身与已经拆分合并的航空工业部有渊源,一直抱着这个名头不放,用来宣传招生。因为学校名字不响亮,又想往航空(航空,航天有区别)方面靠近,争取改名为郑州航空大学。学校在2011年才临时弄了一个航空工程系,开设了飞动,飞设的新学科,2015年才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因为本身属于管理类院校,很早之前只有会计类学科是木桶中长度合格的几块板之一,所以一直强调会计学是其优势学科。可是想改的名字强调”航空“,自身有点优势的学科又不是”航空“,所以每年都在喊口号,每年排名却大幅下滑,现在已经是400+,本科院校倒数。即使靠着”航空“的名头招生分数不低,但依然改变不了其名次和实力日渐下降的事实。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其”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会计学,直到2013年才开始硕士招生,2013年学校才有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新生。大学本科前两年都是基础学科的学习,工科和工科差不多,管理学和管理学差不多,理科和理科差不多,大四下学期做毕设,实际学习专业性相关的专业就是大三和大四上学期,而且开设的课程也是全国大同小异。老师实力强也是教书上的知识,况且现在每学期课程安排时间越来越短,很多课其实只来得及教一部分就只能结课了,老师也很无奈。
作为用人单位来说,全国的本科院校现在只有两种,双一流和非双一流。很多学校吹的再好也是非一流院校,非一流学科,号称国家级特色并不能带来什么实质的作用,注册会计证还是要自学自己努力考。一流院校的会计学即使是非国家级特色专业依然吊打非一流院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好的越来越好,吸引更好的师资力量完善加强。差的越来越差,半死不活为了保持本科授予单位挣扎。
所以,如果成绩能达到双一流院校的标准,努力去好学校。如果成绩达不到,挑硬件条件,环境,住宿,地理位置,名气好的学校,更多时候学校于你是毕业后就业简历上的开场白,有先声夺人的作用。学校名字像专科,快速说完一次可能HR还需要你多清楚的复述几遍名字挺泄气的。相比较之下,每个省基本都有的理工,工业,科技,农业大学即使辨识度不高也会有听说过的感觉。
学校的宿舍楼是限时限电的,晚上11点之后锁楼门,断电,断饮用水(如果没有早点接点水那就断水一晚上。如果你不幸喉咙痛或者很渴或者感冒半夜要喝很多水的话那就自求多福吧)。夏天极热,没有空调。27栋宿舍楼只有男女加起来四五栋是四人间,四年能碰上一年新生有希望分四人间。大部分是六人间,两个上下铺的下铺改成了桌子。人多的好处是冬天能多个热源,坏处是夏天也多个热源。
很少有学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力劝新人勿进的。现在学校管理混乱,机构冗杂,各种办事机构不作为,乱作为。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忙的人又忙又急,态度极差,只有面子工程好看一点。前段时间学校的超市还上了知乎热搜,数千回复几乎全是指责的。整个校园关闭了所有的小超市只剩一家丹尼斯商店,店里一半区域卖生鲜,宿舍限时限电又不能煮饭做菜,价格又贵。现在在校的学生知道,会不满。可等新学年开始,新生来了之后,不知道之前怎么样,只会以为就应该是这样,这里的物价正常就这样,慢慢就习惯了。
很多高考生高考出了成绩之后才到处查资料查学校查专业,入学之前都不知道自己专业到底是干嘛的,学啥的。其实双非本科院校的同名专业差不多,老师教的也差不多,真正拉开差距的还是自己自学程度,跟学校招生时吹得牛逼没太大关系。想看这个学校师资力量,看硕士点数量,博士点数量。想看某个专业在该校的实力,看该校有没有对应的硕士学科,博士学科。这样也有利于你深造。有名校情结的话,考研究生时这样的院校认可度也相对而言要高。
学生学校之间并没有什么恩惠,施舍的关系,只是学生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报名的人中学生的排名在学校要录取的人数之内,学校按顺序录取而已。
——————————————分割线————————————————
上面的回答我没做修改,后面补充一些。主要对已经在航院和将要来航院的同学说的。
我从来没有说过这个学校的老师哪里不好,大家要相信,作为一个全日制本科学校,录取老师是有正规的流程和不低的门槛的。基础的学科和一些重要的学科教学质量是有保证的,而且不要总是提博士毕业。就基础学科来说,有几个教学经验丰富的副教授很早之前就来航院了,也是硕士毕业,很亲切,教的也好,年龄和资历受限不能再读博了。不要因为硕士博士给他们分级别,比起科研工作者他们更多的定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也是学校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对学校很有感情,对学生也很有爱。当然招优秀的博士老师当然有用,学校一些特色学科专业课就是看博士老师擅长的方向,研究的课题开设的。把老师会的,擅长的教给学生,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大学就是这样。
我也不觉得航院排名下降,实力不高是现任领导层的原因。不要仇官。在校来说,我们都感觉的到,现任领导在努力,在变革,在想方法实施一些政策做改善。他们并不是不作为,只是现实很残酷。生活不是小说,不是谁都是开疆扩土的帝王,能做好一个守成之君就已经很优秀了。航院没有变强,或许是航院还挺厉害的那段时间的领导层没有跟上变革的浪潮,失去了一些由大变强的机会。或许从那之后,一届一届的领导掌舵也一直在前进,但是速度不如别人的快,所以相对而言不升反降了。而且一个学校的成长不是短暂周期内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尤其是我们国家211,985,双一流名牌贴的太明确,只要是非双,你只读到本科为止的话,100名以内的学校和400名的学校差距没有排名那么大,其实都是全日制统招本科。所以对于这一届领导层来说,发展是盖一栋房子,目前要做,能实现,周期不会特别长的就是第一个程序,改名。不要嘲笑一直在提更名为“郑州航空大学”这个目标,这是务实且现实的目标(也请不要乱喊口号,航空有希望,一步航空航天是真的白日梦)
总结来说就是,本科教学质量方面不会比其余二本学校差多少,有最低保障,本科阶段主要还是靠自学,自觉。生活方面二本学校的普遍水平,除了日常买东西这一项。买瓜果日常用品剪发聚餐建议多去旁边庙张小区转转,毕竟是正经的居民小区,物价比学校垄断亲民。
!!!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信号灯,看好再过!!!
虽说我们没什么金钱观念,但是毕竟还是花着父母的钱。即使是心安理得的花生活费也还是精打细算一点好。不是让你省吃俭用,而是避免做冤大头。
夸得再好也只是个二本,贬到泥里面也是只有过了本科线才能报考。
理性看待就好。
上一篇: 大同工业提升门多少钱
下一篇: 大同工业提升门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