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工业提升门厂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六安工业提升门厂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六安电子商务前景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3〕48号)精神,加快我市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产业融合、强化应用、创新发展”的原则,培育经营主体,促进产业集聚,完善支撑体系,保障要素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力争到2017年底,全市电子商务企业数量、交易规模、就业人数、税收收入等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一、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经营主体
(一)鼓励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支持生产型企业开设网上商城,开展网络直销业务,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支持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整合;围绕农副产品、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整合行业资源,打造若干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行业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对应用电子商务实现线上年应税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一定金额的,由同级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表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财政局)
(二)积极引进电子商务重大项目。重点针对市场带动作用大、商业模式新、技术含量高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等电子商务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用地、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实行“一事一议”。依托有条件、有实力的电商企业筹建淘宝“特色中国·六安馆”,推进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特色中国·六安馆”。(牵头单位:市招商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三)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基础好、潜力大、成长快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培育若干个有较强竞争力、区域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自电子商务企业实现主税种税收收入首次达到50万元之年起五年内,由同级财政按其主税种增量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予以奖励。(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对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及交易平台的企业,在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实际投入15%的资金补贴,最多不超过30万元。引导企业推进和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建立高效便利的跨境电子商务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合肥海关现场业务处驻六安工作组、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六安办事处、市国税局、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市邮政管理局)
二、建设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五)建设电子商务园区。规划建设集商品贸易、物流仓储、融资支持、研发创意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市级和县区电子商务园区。支持市电子商务创业园建设。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对建筑面积超过2万㎡,整体入驻率超过80%的电子商务园区,按建筑面积由同级财政给予园区主办主体适当补助,连续补助三年;对企业自办的,三年内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企业年度入库数额的一定比例,由同级财政予以奖励。(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
(六)鼓励建设标准化厂房和电子商务楼宇。结合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对符合条件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按照《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意见》(六发〔2014〕1号)文件进行扶持。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入驻。鼓励社会资金对现有办公楼宇和企业内配套建设的办公和研发楼进行信息化改造,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创建一批电子商务楼宇。对建筑面积超过4000㎡,整体入驻率超过80%的纯办公类电子商务楼宇,按建筑面积由同级财政给予楼宇主办主体适当补助,连续补助三年;对企业自办的,三年内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企业年度入库数额的一定比例,由同级财政予以奖励。(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
三、完善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支撑体系
(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实现重点公共区域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推进移动通信发展,扩大移动网络覆盖;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八)提升快递仓储物流配送能力。加快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引进一批区域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区域配送中心。支持在集中示范园区建设快递物流园,推动电子商务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协同发展。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引进物流专用设备,加大物流信息技术投资。(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招商局、示范园区管委)
(九)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支持企业开展咨询、信息、法律、技术等内容的外包服务。支持构建安全、兼容、快捷的在线支付平台,培育和支持我市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整合金融业信用信息资源,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促进电子商务诚信交易。(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
四、保障电子商务要素资源
(十)加强资金支持。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强化电子商务企业的孵化培育,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和加大金融投入,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仓储货物短期抵押贷款、应收账款****等,实现金融机构对电子商务的贷款增量逐年增长。鼓励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
(十一)加强人才支持。鼓励电子商务行业企业与高校和中职学校开展合作,推进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配送等学科专业建设,共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创立电商培训类公司,鼓励现有电脑培训公司增加电商培训课程。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对有关机关干部进行轮流培训学习,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电子商务相关培训,支持协会、企业对技术人员开展各种适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邮政管理局)
(十二)加强企业场地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和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落户。对租用场地5000㎡以上的规模网商、1000㎡以上的大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按实际使用面积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的租金补助,连续补助三年。(牵头单位:市国土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管委)
(十三)加强税收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国家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科技局)
五、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十四)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开展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示范企业评选,对获奖单位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对获得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或示范企业的,由市财政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或示范企业的,由市财政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积极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十五)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电子商务监测平台,逐步构建监管、服务、**为一体的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形成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开放式网络监管模式。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等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市工商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十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成立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政策引导和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市电子商务稳定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工商局)
六、保障措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综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各县区要建立相应领导协调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电子商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对照本实施意见,根据本县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补助标准。(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管委)
(十八)加大电子商务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宣传电子商务政策法规,推广网商发展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政府网、新闻网等门户网站的网络资源支持电商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和电子商务知识、法规及广告宣传,营造浓厚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牵头单位:市新闻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十九)完善统计和考评机制。加快建立电子商务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统计体系,按照国家统一的报表制度组织实施统计业务工作,进行监测和分析。2014年底前,将拥有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又符合统计口径等标准的限上电子商务企业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全市流通业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情况。制定发展电子商务工作评价考评办法,加强对各地发展电子商务工作的考评,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市统计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县区政府、管委)
2014年7月17日
来源:六安市人民政府
规划2015年形成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的多元化、安全、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规划建设公共交通专用道,试运行1到2条快速公交线路;优化现状公交线路,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90%居民单程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
到2020年形成以快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多种方式相互补充、良好衔接的快速、高效、安全、环保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建成快速公交BRT(通常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线路2条;公交主干线路基本实现智能控制。
建成快速公交BRT线路3条;城市公交线路全部实现智能控制;常规公交、城际轻轨和BRT相辅相成的公交系统;换乘枢纽系统高效便捷,公交场站用地规范等。规划9条城乡公交线路,接入中心城区公交枢纽站,换乘进入中心城区各个方向。范围覆盖整个规划区内乡镇。
601:客运北站换乘中心-木厂镇;602:新安大桥换乘中心-顺河镇;603:窑岗咀换乘中心-江家店;604:窑岗咀换乘中心-分路口镇;605:客运西站换乘中心-韩摆渡镇;606:大别山路西换乘中心-横排头风景区;607:客运南站换乘中心-中店镇;608:东一路综合场-椿树镇;609城北区客运站换乘中心-翁墩乡。东西向快速公交线路—K1线
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布设选择在道路条件好,客源较为充足的东西向主要走廊上布设。
随着六安市城中区西部区域的建设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开发建设,“产城一体”理念促使东西走廊发展尤为重要,需要建设一条联系西部与东部的快速公交线路。
布设快速公交线路K1,串联六安城中区西部、城中区中心区、城东区城市副中心、三十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K1线经由大别山路、皖西大道、G312,起点为大别山路西端的城中区S2,终点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客运站,即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S2。全长25.2公里,共设站25-30个。
南北向快速公交线路—K2线
南北向为现状我市公交客流最大的走向,解放路、梅山路和皖西大道形成现状城市中心区。但解放路最小处断面仅为双向4车道,实施快速公交线路后,社会机动车辆通行能力不足,因此待一号快速公交实施成功,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可后,再在改造难度大的南北客流走廊上实施二号快速公交线路。
规划远期在城北区新城大道南侧预留城际轨道交通用地,新城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叉附近建设城北区客运站,城北客运站将成为城北区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因此K2线路规划串联客运南站、火车站、老城中心区、城北副中心区和城北区客运站几个大型客流集散点,并与与K1线路便捷换乘。
K2线经由解放路、梅山北路、新城大道。起点为客运南站,终点站为城北区客运站,全长约14.3公里,共设站15—20个。
环形快速公交线路—K3线
规划环线K3串联六安市城中区、淠河西区和城东区,并与K1、K2线便捷换乘。K3线经环城西路、佛子岭路和长安路,起终点站为新安大桥站,全长24.3公里,共设站25—30个。规划方案中现状线路保留线路6条,延伸线路5条,取消1条,优化调整8条线路,1条线路等级提升为快速公交试验线路。3条线路根据新的线路编号规则进行编号调整。
近期公交线网规划综合考虑现状公交线网优化和新区建设公交需求,共规划35条公交线路。其中建设1条快速公交试验线路贯通中心城区和东部新城,中心城区内部30条公交线路,13条公交主线,17条公交支线,4条从中心城区向周边扩区辐射的公交主线。
1路:客运北站换乘中心-客运北站换乘中心:寿春路、梅山北路、解放路、大别山路、华山路、长安北路、解放路。
201路:规划保留201路公交线路,中期待快速公交1号线实施成功后,将该线路提升为快速公交2号线,向北走向调整至梅山北路-新城大道至城北区客运换乘中心。更名为K2。原职业技术学院至火车站的直达客流由中期规划的新29路公交承担。
新29路:火车站-梅山路北:解放路、万佛路、梅山路、皖西路、淠望路、解放北路、新城三路。待201路提升优化为K2快速公交线路后实施。
202路:规划保留202路公交线路,南端根据城南镇首末站规划,延伸至城南镇S1。根据新的线路命名规则302路公交线路编号调整为131路。
301路:首末站为客运西站-三十铺换乘中心,提升等级为快速公交1号线。远期向东延伸至示范区换乘中心,向西延伸至大别山路西换乘中心。
302路:规划保留302路公交线路。将西郊公墓终点站结合首末站规划,改为窑岗咀首末站,银河农贸市场站向北经健康路延伸至客运北站换乘中心。连通客运北站、客运西站和窑岗咀三个换乘中心,为枢纽间连通线路。根据新的线路命名规则302路公交线路编号调整为3路。
4路:向北沿淠河路、西环路至新安大桥首末站。
5路:起点站淠绿新村继续向北延伸至寿春路西首末站、向东沿W50路延伸至客运东站。
由于现在接送小孩的私家车集中在淠河路上,上下学时间对公交通行造成很大影响,将5路调整至解放路,服务城北区和城东区居民至一中上学和人民路两侧上班、就医、办事的客流。其中东段延伸至客运东站待W50路(皖西大道南侧东西向道路)打通后实施。
6路:规划保留现状6路公交。
7路:根据首末站规划,将7路向北延伸至寿春西路首末站。
8路:调整8路东段至皖西路-东大街-淠河路-经将军路至客运西站。
新9路:皖西学院本部-东望路南:淠河路、将军路、大别山路、梅山南路、佛子岭路、淠望路、W53路。
新11路:皖西学院本部-客运南站:便门滩、云路街、解放中路、皖西西路、梅山南路、佛子岭路、解放南路。
12路:继续保留。
10路:10路公交仍保持现状,首末站向北延伸至新规划的皋城路桥首末站。末站永达机械公司延伸至三十铺换乘中心。名称改为121路。
13路:向北延伸至客运北站换乘中心,服务城中区南部客流至城北区的客流。
赤佛路口-客运北站换乘中心:平桥路、龙河路、解放南路、大别山路、梅山中路、光明东路、新河西路、长安北路、解放路。
14路:保留该线路
15路:取消原15路线路。
新15路:东一路综合场-窑岗咀换乘中心:西环路、新城西路、长安路、纬二路、经六路、皖西大道、东一路。全长15.2公里,服务城东区和近期发展淠河西区之间的客流,并连通两个新规划公交枢纽站,方便两个片区居民的换乘。
新16路:向北延伸至新安大桥换乘枢纽,服务淠河西区居民至老城中心和市行政中心的客流。成为淠河西区和客运东站连接的主要道路。从客运北站至客运东站的直达客流可由新规划的公交2路承担。
窑岗咀换乘中心-客运东站换乘中心:西环路、解放路、人民路、梅山路、佛子岭路、经三路。
新2路:客运北站换乘中心-东一路综合场:解放路、淠望路、佛子岭路、迎宾大道、皖西大道、东一路。
17路:规划保留17路。
18路:延伸18路向南至元和山庄,与六合南通道对接。全长24公里,名称调整为132编号。
新18路:窑岗咀换乘中心-火车站换乘中心:环城西路、淠河路、将军路、大别山路、解放路、火车站。
19路:首末站南端调整至鼓楼街口,北端取直至并延伸至城北区S3。
新10路:客运南站-宝丽嘉公司:火车站、解放南路、佛子岭路、迎宾大道、宝丽嘉公司。中远期待城北区客运站换乘中心建成后,延伸10路至城北区客运站换乘中心。
20路,21路不变
141线路从中心城区鼓楼街口至新殡仪馆。服务城区居民至新殡仪馆的客流。
142线路从中心城区窑岗咀换乘中心至徐集,服务平桥工业区和徐集至市中心的客流需求,经窑岗咀换乘中心换乘至中心城区各方向。
作为一名已经来到合工大大三的老咸鱼,对于这个问题多少有一些了解。
看一下合工大第四次学科评估
马克思主义理论B+数学B-机械工程B+仪器科学与技术B+材料科学与工程B电气工程B电子科学与技术B-控制科学与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建筑学B-土木工程B化学工程与技术B食品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B管理科学与工程A
合工大最好的学科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对应本科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车辆工程号称汽车界“黄埔军校”,水平还是不错的
其余传统工科如机械、材料、土木、电气都还可以,可能比不上985工科强校,但是在同类院校中属于还可以的。计算机水平也还可以。根据第四次学科评估,211排在工大前面的有北邮北交西电,和天大大工东南华工等工科985以及北科哈工程南航南理工等211处于同一梯队,虽称不上顶尖但也是十分不错的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比较推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车辆,电气,机械,电物。还有一些学院有英才班之类的,也不错。
1.车辆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和技术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技术领域。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就业方向: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汽车的设计制造部门工作,同时,还可从事汽车销售、汽车服务、汽车维修等行业的工作,也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另外,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在出国深造方面,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汽车新技术在各国间的交融性和共通性,该专业的学生出国深造相对比较容易,回国服务的空间也异常广阔。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总之,合工大学习氛围杠杠的~
上一篇: 六安工业提升门制造商
下一篇: 六安工业提升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