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工业提升门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克拉玛依工业提升门,以及克拉玛依年产石油多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石油和天然气是克拉玛依的主要矿产资源。克拉玛依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大、油层浅、质地优良。油气田分布横向连片、纵向叠合,由多种油气层系和油气藏类型组成,便于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被誉为“黑色的金子”。1983年,在市辖白碱滩、红山嘴、风城地区以发现油层埋藏浅、物性好、储量丰富的重油,成为我国少见的宝贵资源。此外,还有天然沥青、煤、石膏、石灰石、芒硝、盐、石棉、水晶、耐火材料以及烧制砖瓦和超轻陶粒的黄土、砂石等建筑材料。
克拉玛依是我国解放后于1955年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市区东角一座天然沥青丘——青油山。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昔日的戈壁荒滩,已建成为一个具有勘探、钻井、采油、输油、炼油、建筑、运输、机修制造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石油工业生产基地和科研、文教卫生、商业贸易、公共事业基本配套的石油工业新城。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取得了七大成果的五十年。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油田生产的两亿多吨原油,像健康、纯洁的血液,源源不断输入共和国的经济大动脉。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油田上缴的二百多亿元税收,像连绵温润的春雨,滋养着共和国的各项事业。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探明了二十多亿吨石油储量,为共和国“稳定东部、加快西部”石油战略的实施,准备了最现实的战场。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呕心沥血,前仆后继,探索出了一整套勘探开发准噶尔盆地的成熟经验与技术,为把克拉玛依油田打造成拥有百年生机和活力的世纪油田,作了充分的经验和技术准备。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不断解放思想、超越自我,锻造了一支在疆内外、国内外石油市场上纵横驰骋、能征惯战的威武之师、胜利之师,他们的足迹,已遍及世界上的13个国家和地区。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以远大的眼光和宏伟的气魄,把茫茫荒漠建成了共和国顶级的石油石化基地。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以顽强的意志和无限的热爱,在苍苍戈壁上建起了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石油新城。
经受四大考验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经受了四大考验的五十年。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恶劣环境的考验。严寒酷暑,狂风干旱,严酷的自然条件,不仅影响人的生活,而且危及人的生存……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复杂地层的考验。深挖西北缘,挥师火烧山,挺进盆地腹部,复杂的地质情况、迷梦般的地层关系,世界级的开采难题……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荒凉寂寞的考验。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当内地沿海的生活变得那样精彩纷呈,偏居共和国西北之西北的克拉玛依,不能不感受到浓郁的寂寞与荒凉……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重组、开放的考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生活的克拉玛依人,永远也忘不了1999年7月23日,那个石油局与油田公司正式分立的日子,资产的差别、待遇的差异、心理的落差、市场的辛酸……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熔铸六大精神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熔铸了六大精神的五十年。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就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勇于拼搏的精神,创业年代的艰辛,地质地况的复杂,重组改制的阵痛,市场竞争的无情……一切难关险阻,都挡不住克拉玛依人前进的脚步。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科学求实的精神,1960年加速开采破坏地层的深刻教训,新世纪之初科学开采攻克低幅度油田的成功喜悦……无不积聚成克拉玛依人科学求实的品格。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准噶尔盆地的大勘探战略,低幅度油田的开采技术,百万吨油田百人管理的作业区体制,重组改制后“两分两合”的双赢模式……正是这一系列大胆的创新,一次次把克拉玛依油田推上了辉煌的峰巅。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团结奋斗的精神。油田的建设者,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域,来自四十几个不同的民族,重组改制后,政企分离,企业分立,而克拉玛依始终实现了不同地域创业者的团结、不同民族建设者的团结、石油企业与石油企业的团结、石油企业与地方、兵团的团结。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克拉玛依油田偏处西北,正因为如此,克拉玛依人都有一种追踪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渴望甚至焦虑,正是这种渴望和焦虑,促使克拉玛依人不断参照国内国际的先进水平进行追赶和超越。
积累七大经验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积累了七大经验的五十年。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必须对油气勘探实施资金、人才、装备、体制优先的战略。没有油气勘探连续不断的突破,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采取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无论多么大的雄心,无论多么高的热情,无论多么急迫的外部需求,都不能代替对地层真相的准确认识和对勘探开发规律的遵循与尊重。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必须敢于否定自我,敢于承担风险。敢冒风险和求真务实并不矛盾,它们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油气勘探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百分之百的把握从来就不存在,在具备了基本的科学认识之后,敢于否定前人乃至否定自我、敢于承担风险的气度和胆魄,往往就成了决胜的关键。陆梁油田的发现、岩性油藏的突破……无一不证明了这条真理。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吸引、留住、培养一大批石油石化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人才。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支援克拉玛依的人才铸就了油田上个世纪的辉煌的话,那么,八十年代初克拉玛依自觉的人才引进战略,则造就了一大批新世纪打造百年油田的中流砥柱。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不断研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如果没有八十年代初对法国地震技术、地震装备的引进,如果没有对三维地震技术的运用,如果没有我们针对准噶尔盆地的特性自主研发的系列物探、钻井、采油、测井、录井、试油技术,我们又怎么可能连续25年保持原油产量的箭头向上?我们又怎么可能建成西部第一个年产千万吨的油田?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爱护职工,把职工真正当作企业的主人。只有从精神上关心职工、尊重职工,只有从生活上爱护职工、不断创造条件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只有从素质上不断提升职工、为职工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职工才能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为油田奉献心血汗水、聪明才智。34%以上的绿化覆盖率,6.6万元的人均GDP,上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6平米的人均居住面积……正是这种关心和爱护的体现,也是这种关心和爱护的回报。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坚持石油石化企业之间、石油石化企业与地方之间的整体协调前进。特殊的发展历史,注定了克拉玛依各石油石化企业之间、石油石化企业与改制企业之间、石油石化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那种无法割裂、唇齿相依的血肉联系,合作发展则共赢互利,各自为阵必两败俱伤。
奔向一个目标
今天,站在2005年叩问油田的历史,我们清晰地听见了历史那激越悠远的回声;今天,站在2005年眺望油田的未来,我们又仿佛看到了未来那缤纷绚丽的色彩。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迅猛飙升,共和国的能源安全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2004年,我国已进口原油1.71亿吨,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40%;2010年,我国将进口原油3亿吨,进口量将占总需求量的63%。如此巨大的进口比例,无疑于一个人要靠买血来维持自己正常的血液循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稳定东部、加快西部”的石油发展战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明确提出,到2010年,克拉玛依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要达到2000万吨。克拉玛依油田,这个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再一次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克拉玛依油田在风风雨雨中已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就一般的规律而言,五十年,无论对一个人来讲还是对一个油田来讲,都已步入了中老年时期,我国东部的大多数油田就是如此。但是,克拉玛依油田注定将再一次创造奇迹,她注定要成为一个五十岁的青春油田。
准噶尔盆地拥有86亿吨石油资源量,拥有2.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量,而到目前为止,石油的探明储量还不到四分之一,天然气的探明储量还不到三十分之一。如果把以准噶尔盆地为主战场的克拉玛依油田比喻为一个人的话,那么,如此丰厚的资源储备就是她青春长存的生理基础。
而克拉玛依这座服务功能日益健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现代化绿色城市,就是她青春长存的环境基础。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集团公司的加快西部战略、自治区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战略,加上油田自身具备的七大成果、六大精神、七大经验,则是她青春长存的心理和精神基础。
克拉玛依市地方税务局的机构沿革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995年调整:
撤销与整合:撤销了个体工商业户管理科,其业务和人员并入征管科;石油管理科的业务被整合到各分局中。增设机构:增设了监察室,以加强内部监督。1996年优化:
内部机构设置:设置了办公室、人事教育科、业务科、征收管理科、计划会计科和监察室。成立稽查分局:成立了克拉玛依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分局,专门负责税收稽查工作。1998年细化:
增设稽查科:增设了稽查科,继续强化税务稽查职能。监察室保持不变:监察室作为内部监督机构,保持不变。2002年扩展:
内设机构扩展:包括办公室、人事教育科、税政法规科、征收管理科、计划财务科、信息管理科和监察室。增设直属与派出机构:增设了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和乌尔禾区地方税务局作为直属机构,以及克拉玛依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和石油税收征管局作为派出机构。机构降级与划归:原直属的五五中心税务所被降级为股级,并划归克拉玛依区地方税务局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率。这些调整旨在不断优化税收管理机构设置,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是211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一个校区,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的组成部分。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12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揭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1997年,学校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主体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了“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培育计划”,分别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支撑学科,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
截至2022年7月1日,校区共有教职工443人,其中校区编制教职工310人。在来源方面,校本部派遣教职工43人,其中:管理人员12人,专任教师31人(含"双肩挑"人员2人,学院领导4人);校区引进教职工400人,其中:管理人员90人(含助管13人、非编制3人)、专任教师261人(含"双肩挑"人员3人、学院领导4人、援疆干部3人、对口支援学科带头人24人、对口支援教师17人、银龄教师24人、外籍教师1人),教辅人员49人(实验员25人、辅导员24人(含助管5人))。校区共有专任教师292人,在职称方面,正高级职称73人(占25.1%),副高级职称74人(占25.3%);在学历学位方面,博士148人(占50.7%),硕士133人(占45.5%)。
上一篇: 先锋电机工业提升门
下一篇: 克拉玛依提升工业提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