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鹤壁工业提升门这个问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体系丰富多样,目前拥有以下主要院系:
护理学院,致力于培养专业的医疗护理人才,确保学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医学院,专注于医学教育,提供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教育,为医疗行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机电工程学院,聚焦于工业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培养具备现代工程技术技能的工程师。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致力于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与教学,为科技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
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关注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领域,培养学生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能力。
食品工程学院,关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研究化工和材料科学技术,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注重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培养经济管理领域的专业决策者和领导者。
人文教育学院,致力于人文社科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继续教育学院,则为社会各年龄段的学习者提供终身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机会。
此外,学院还有专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以及公共基础教研室和公共体育教研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扩展资料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学院由1959年建校的鹤壁中专(鹤壁卫校)、1974年建校的鹤壁师范学校、1980年建校的鹤壁教育学院和1982年建校的鹤壁电大四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隶属于鹤壁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厅负责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地方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河南理工大学鹤壁校区宿舍条件:
宿舍是6人间。上床下铺宿舍自带,卫生间有热水
拓展知识: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工矿泰斗孙越崎、地质学家翁文灏和张仲鲁、张清涟、张伯声等众多学者先后执校任教,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为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历经时艰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和“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更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拓宽学科专业领域,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特色高水平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扎实基础、宽阔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哪个区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是在鹤壁市淇滨区,具体地址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朝歌路5号,该校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地方高职院校。
二、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1957年建市,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5个行政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人口164万,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因最早发现并开采煤炭资源而出名,又因北方地区流经城市唯一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河流——淇河及淇河文化而扬名。鹤壁是一座生态文明之城。自然风光秀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有“中国诗河”之称的淇河在鹤壁境内蜿蜒83公里,《诗经》305首诗作品中有39首描写其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淇河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空气质量优良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生态环保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坐落在大伾山上的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北魏大石佛,有延续16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庙会”的浚县正月古庙会,有鬼谷子王禅隐居授徒、著书立说的云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等。鹤壁是一座活力特色之城。“3+2”现代工业(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镁精深加工、现代家居)支撑作用显现,“2+3”特色服务业(休闲旅游、新型物流+网络经济、文化创意、健康养老)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设施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全省第一。创业创新氛围浓厚,拥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等“国字号”名片超过50个。鹤壁是一座幸福和谐之城。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是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公众法治环境满意度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列,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我市群众幸福感指数居全国第7位。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持续、旺盛的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成长,在这片热土、沃土上应运而生。
2001年4月23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鹤壁教育学院、鹤壁中等专业学校、鹤壁广播电视大学、鹤壁师范学校四校合并组建成立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鹤壁机电中等专业学校、鹤壁市成人培训学校并入学院。2010年,获批建设河南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接管市体育运动学校。2015年,鹤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理工大学依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本科)。一所涵盖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木建筑、文化艺术、食品药品与粮食、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旅游、交通运输、能源动力与材料等多个专业大类的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鹤城大地。学院占地面积1306亩,建筑面积47.3万平方米。学院建有集教学、科研、培训、考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附属医院1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电工电子、数控技术),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1个(鹤壁市人民医院-医护专业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护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医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建有“千鹤之舞”体育馆、温泉游泳馆、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5.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馆藏图书117万余册,电子图书5608册。
学院现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交通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鹤壁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公共体育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现开设有47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2万人,各类社会技能培训年均1万余人次。现有教职工924人,专任教师839人,高级职称教师276人,教授3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445人,“双师型”教师386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建有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8门,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项。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教授,全国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宪成教授,广东轻工职业学院院长叶小明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夏伟教授任学院名誉院长。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院是“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院分别于2006年、201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均获得好名次,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8项,省级奖项121项。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办学声誉,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面对机遇和挑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将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稳定规模,完善功能,强化质量,提升层次,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品质、有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