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连云港工业用提升门

连云港工业用提升门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5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连云港工业用提升门的一些知识点,和淮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的矿建设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大型矿井的扩建和延深

【朱仙庄煤矿】井田位于宿东矿区向斜盆地的北段和中段,南北走向长9公里,倾斜宽2.8公里,面积26平方公里。井田特点表土厚、瓦斯大、断层多、煤层厚、储量丰富。1987年4月完成扩建设计,设计生产能力由120万吨/年扩建为180万吨/年。

新建南二风井和南部进风井,净增五采区,贯通7采区。扩建工程量12541米,总投资12000多万元。

【芦岭煤矿】井田走向长7.7公里,倾斜宽3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1987年6月完成扩建设计,生产能力由150万吨/年扩建为240万吨/年。扩建净增1010采区和181采区各一个工作面,增建东风井,主井提升采用轻型箕斗、高强度钢丝绳、可控硅控制系统,二水平大巷采用皮带运输。扩建设计井巷工程量7784米,总投资10000多万元。该矿选煤厂规模相应由180万吨/年扩建到240万吨/年。

【石台煤矿】矿井生产能力60万吨/年,1975年12月移交生产,矿井改造后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石台矿开拓方式为主井多水平开拓。根据矿井采区接替规划,2003年一水平南五采区接三水平Ⅲ1采区,2001年3月完成三水平延深初步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三水平延深方式为主、副暗斜井延深,斜井开拓,一个生产采区,回采上限-450m,回采下限-650m。主暗斜井胶带输送机选用1800S整芯胶带,副暗斜井选用JTY1.6/1.2B防爆液压绞车。从南风井回风,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通风机利用南风井风机。水泵三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该矿为高沼气矿井,2004年鉴定为突出矿井多煤层易燃,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

该矿三水平延深工程2002年底完成,井巷工程量4891米,投资3412万元。生产能力稳定在130万吨/年。

【桃园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开拓方式为主井石门开拓。工业广场内布置主井和副井,中央边界布置中央风井,中央分列式通风。1995年11月15日正式投产,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60万吨/年。

根据该矿2009年10月二水平二采区接替一水平四采区的紧张状况,2006年完成二水平延深初步设计。延深方式为立井、主暗斜井延深,在现有工业广场内建一新副井到二水平,北部建一个风井、一个副井。二水平划分5个采区,含主采煤层9层,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可采储量6342万吨。井巷工程量11078m,地面工业建筑面积5155m2,总投资39000万元,生产能力150万吨/年。

【童亭煤矿】1979年开工建设,1989年11月30日竣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

1997年为解决童亭矿生产长期单翼超强开采的不均衡问题,经原煤炭工业部批示,将陈楼块段通过井田调整至童亭矿。1999年完成陈楼块段初步设计。

陈楼块段可采储量3720.6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该块段开拓采用两个浅部立井,主要负担进、回风及行人安全出口,其它生产系统均利用原井生产系统。井巷工程量10042米,总投资1.76亿元。

【临涣煤矿】1977年6月开工建设,1985年12月28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主井多水平石门,联合采区布置。该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造成矿井回采率不高,储量消耗过快,水平接替紧张。为缓解采准矛盾,稳定生产能力,2001年完成二水平开拓延深初步设计工作(西翼部分)。

二水平开拓延深受大吴家断层控制,分为东西两翼单独设计,西翼二水平采用主、副暗斜井和行人斜井,生产能力90万吨/年。井巷工程量9900米,总投资1.64亿元。

【海孜西部井】海孜西部井建在海孜煤矿井田上,主采一水平3、5、7采区,地质储量2768.2万吨,可采储量1141.6万吨。由于三条正断层的切割,3、5、7采区上抬近200m,形成弧立的三角形含煤块段。海孜煤矿投产后经补勘认为,穿越灰岩断层开采三角形块段,易透水,风险很大,而且巷道长达9km多,成本高,拟在三角形块段建设小井单独开采。经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报请上级批准,于1996年1月完成初步设计,当年开工建设,1999年投产,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稳定了海孜煤矿的产量。

海孜西部井采区走向长1.2~5.2公里,倾斜宽0~1.7公里,井田面积4平方公里。采用一个混合立井提升和一个立井回风开拓,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井巷工程量6987米,地面建筑面积15345平方米,总投资11680万元。

【海孜煤矿二水平延深】2001年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80万吨/年,回风由西风井承担,三条暗斜井延深,井巷工程量12500米,总投资1.8亿元。

【杨庄煤矿三水平延深】1992年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中央布置副暗斜井和行人斜井,井田两翼分别布置运煤上山,实现分区运煤、分区通风,集中接力排水,集中辅助运输。井巷工程量11000米,总投资1.2亿元。2006年进行四水平延深初步设计。

2、地方及小型矿井的设计

【黄集煤矿】位于安徽省濉溪县铁佛乡境内,东西宽约2.9公里,南北长约4.9公里,呈不规则三角形状,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500万吨。

2004年11月完成建井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其中一号井60万吨/年,二号井30万吨/年(后期)。一号井采用一个主井、一个副井和一个中央风井的开拓方式,两个水平上、下山开采,两个生产采区,四个工作面。一号井设计井巷工程量21523米,总投资45000万元。

【刘东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西郊,分为刘东和刘西两个井田。刘东井田面积约5.4平方公里,刘西井田面积约9.14平方公里。刘东井田-600米以浅储量为288万吨;刘西井田全区-600米以浅A+B+C+D线储量3000万吨。

2004年11月完成扩建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由30万吨/年扩建到60万吨/年。新建西部混合井,扩建井巷工程量为16253.5米,总投资24000万元。

【郑腰庄煤矿】位于安徽省肖县境内,井田范围走向长约1.9公里,倾斜长约1.6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煤炭储量500多万吨。

1988年12月完成建井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采用立井开拓方式,混合罐笼提升机和一个风井。井巷工程量2700米,总投资940万元。

【蔡山二矿】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境内,井田范围走向长约2.5公里,倾斜宽约0.5~1公里,面积约2.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00多万吨。

1994年3月完成建井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采用一个混合提升主井、一个风井、一个水平上下山开拓,井巷工程量3000米,总投资3500万元。

【大演武煤矿】位于安徽省肖县县城西南,井田范围南北走向长5公里,东西倾斜宽0.3~0.5公里,面积约2.2平方公里。1994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矿井采用竖井分水平开拓,初期设混合提升井及中央风井两个井筒,井巷工程量4520米,总投资4320.6万元。

【窦庄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窦庄乡境内,井田东西长450~500米,南北宽500~600米,面积约0.23平方公里。该矿地质储量为143.1万吨,可采储量76.13万吨。1989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矿井采用一个混合井,一个风井,一个水平上下山开拓全井田,井巷工程量2450米,总投资736万元。

【大学山煤矿】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北西,建于1996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原井田范围内有一混合井和一个风井,拟在北部建一个混合井,矿井形成“两进一回”的通风系统。煤工业类型为无烟煤,低沼气矿井,煤层不自燃,无爆炸性。矿井备用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2003年3月完成该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技改后生产能力提高到5万吨/年。

【建业煤矿】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南,为地方煤矿私营企业,1996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年。井田范围内有2个混合井,一个斜风井。拟在北部建一主斜井,一副斜井,原矿井中一个混合井经改造为回风井,原回风井和混合井报废,技改后矿井形成“二进一回”的通风系统。该矿为低沼气矿井,煤尘无爆炸危险,煤层不自燃。供电备用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组。2003年9月完成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矿井可采储量52.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扩增为5万吨/年。

三、工厂、选煤厂设计

【岱河煤矿选煤厂】岱河矿1965年12月25日投产,年产原煤120万吨。煤种复杂,平均灰分为33%。1998年2月4日决定在该矿建选煤厂,4月完成初步设计,被集团公司列为重点工程之一。

根据工业广场内的构筑物现有情况,在主井井口西侧布置选煤厂主厂房和浓缩车间,采用跳汰法分选的工艺流程。原煤经预先分级筛分后作为最终混煤产品装仓,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最终产品为混煤、矸石。

设计主厂房4跨3个进深,长27米,宽19米,建筑面积2359m2,建筑体积11520m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采用干振碎石桩加固地基。浓缩车间由2座联合的直径15米的架空式钢筋混凝土池和一座直径6.5米架空式钢筒体池组成,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及独立基础,基础下地基采用干振碎石桩加固。架设带式输送机栈桥2条,总长108米。入洗原煤栈桥倾角20.5°,洗混煤栈桥倾角13°。

工业场地总建筑面积3272m2/13994m3,道路和场地面积1432m2,各种管线长2966m,各种电缆长12952m。机电设备124台件,化验设备1套。

该工程形成图纸资料27卷,竣工图317张。

该厂建设工程特点:

1、工艺流程灵活、合理

2、选用机电设备先进、运行可靠

(1)入洗原煤带式输送机,由上海煤科院运输所研制,实现大倾角输送物料不超过18°的禁区,每小时运输量150吨。

(2)矿井原煤预先分级筛(3SKTB1848),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开发研制的非标准筛分机,处理量250~280t/h。

(3)跳汰机的数控电磁风阀和自动排料装置,集中控制系统,均采用国内先进技术设备。沉降式离心脱水机处理量大、脱水效果好。

3、投资少、施工周期短

该工程投资额2871万元,方案多次比选、优化,最终竣工决算投资额2017.06万元,降低29.74%。

1999年6月1日选煤厂投产以来,共处理原煤316万吨,上交利润1140.7万元。入洗混煤于2001年11月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产品推广评价中心联合颁发的“国家质量检测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并通过国家质量体系ISO9000标准认证。

【朱庄煤矿选煤厂】朱庄煤矿生产能力180万吨/年。2003年3月完成选煤厂初步设计,5月动工,同年10月投产。

选煤厂采用先进的复合式干法选煤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可靠,年创利润约200万元。

干法选煤技术的应用,填补了安徽省无复合式干法选煤工艺的空白,在动力煤深加工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许疃煤矿选煤厂】许疃煤矿于2004年11月建成投产,年产原煤300万吨。原煤灰分高达40%左右。煤的标号为炼焦肥煤,属宝贵资源。为降低成本和冶炼精煤的加工费用,集团公司决定建设许疃煤矿选煤厂,并列为2005年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之一。

2004年10月开始做“可研报告”和“方案设计”,2005年7月设计施工图,8月开工建设,12月30日建成试运转,2006年4月正式投产。采用“复合式干法选煤工艺流程”,年处理原煤300万吨。选后的商品煤灰分降低4~5%,年排矸量约20万吨左右,可节约费用1000万元以上。我院对唐山神州公司的FGX-12复合式干选机提出改进意见,使工作环境粉尘及煤泥水污染大为减少。

【临涣工业园净水站】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及主要精煤出口基地,根据综合开发规划,在临涣镇拟建一个新型煤、焦、化工业园区,包括年产44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1座,4×300MW机组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1座,入洗能力为800万吨/年选煤厂一座,集中净水站一座,以供给煤焦化电各工程所需的工业用水。2005年4月集团公司决定由设计院设计、筹建净水站。2006年建成净水站一期工程,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年。2008年建成净水站二期,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年。

净水站一期采用浍河水及矿区塌陷区蓄水,二期结合淮水北调工程,取怀洪新河蚌埠闸下弃水及香涧湖蓄水。为确保水质,拟选定以下工艺流程:

原水→管式混合器→竖流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吸水井→送水泵房→工业园区供水管网。

【纤维素生物液体燃料中试项目】本项目选用富含生物质能的各种纤维素生物质尤其是各种废弃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汽油和其它再生性液体燃料等。重点尽可能中试所有易于得到的纤维素生物质,在半商业化生产的规模上再现小试的所有结果,收集必要的参数,准备商业化建厂。2006年5月,设计院对厂区主厂房、汽油车间、精硫车间、原材料加工间、办公楼等地面建筑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总占地面积35664平方米,建筑面积22250平方米,总投资33000万元。

本次中试的物质转化反应路线包括一条主反应和一条次级反应,物料转化方程由下式表达:

线路2加氢+生物质预处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加氢汽油线路1发酵水解单糖乙醇燃料乙醇精制多醇脱水脱卤汽柴油

近期目标:

(1)采用最经济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和新的利用木质素技术,结合其它发酵生产工艺,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日产燃料乙醇1000升。

(2)在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煤化、盐化、一体化工业园区,建成煤化工和生物化工相结合的液体燃料商业化生产厂。年处理木质素17.5万吨,农作物秸秆80~110万吨,年产汽油约12万吨,燃料乙醇年产量区间约为6000~9000万加仑。

远期目标:

(1)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生产木质素固体产品约90~116万吨,将在煤盐一体化厂区进行加氢制油,约48万吨的木质素将转化为汽油。

(2)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将再生能源生物质(农作物秸秆)的百分之十(1.5亿吨)用于燃料乙醇和汽油的生产,可以产出1890万吨以上的汽油和4200万立方米以上的燃料乙醇。

该技术是世界范围内唯一有潜力全面取代石油的生产工艺,其燃料乙醇生产成本有可能接近甚至低于粮食燃料乙醇。

【中密度纤维板厂】位于淮北市人民路东段北侧,1993年7月被列为煤炭行业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贴息贷款项目,同年12月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9月设计。生产线全套采用上海人造板机器厂生产的日产55m3、年产15400m3中密度纤维板设备,工艺流程为鼓式削片机→气流铺装机→多层热压机系统。由木片制备、纤维制备、铺装热压、成品制备和砂光五个工段制成。地质勘察报告认为粉煤灰堆积时间较短,工程性质差,拟对厂房地基土(粉煤灰)进行处理。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场地塌陷稳定性未作出评价,因此,初步设计按塌陷稳定设计厂房基础。设计生产能力为15400m3/年,原料消耗树木间阀材22720m3/年,总占地面积5.52公顷,总建筑面积9540平方米,厂房总建筑面积3488.5平方米,总投资4748.5万元。

四、建筑设计

【上海金茂大厦设计】1997年3月,上海建工设计研究院承担上海金茂大厦深化设计,工程占地2.3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面以上88层,建筑总面积28.9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0.5米,为世界第三高楼。1997年3月7日至2000年5月设计院派出五名高级工程师参于该工程电气自动化、暖通专业及上海恒隆国际商贸大厦的深化设计。

【紫藤苑住宅小区】2004年4月设计,当年开工建设,2007年竣工入住。占地面积55000m2,总建筑面积78000m2,绿化率30%,住宅25栋832户。1#楼为8层砖混结构住宅,沿街部分为4层框架商业用房,14#楼为商住楼,下面两层为框架结构商业用房,上部为四层砖混结构住宅,15#及16#楼住宅部分为六层砖混,沿街为3层框架结构商业门面,2#~13#楼均为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小区设施配套有商店、幼儿园、医院、休闲娱乐活动场地、停车场及垃圾中转站等。住户为分户供电、供水、供气及闭路电视。小区设三个出入口,中部及南侧两入口为主要出入口,东南侧为次要出入口。

【华松现代花园小区】位于淮北市人民路西段。2002年设计,当年开工建设,2005年全部竣工入住。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绿化率40%,集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住户为分户供电、供水、供气及闭路电视。户型从90平方米―140平方米/户,平面合理,功能齐全,户内空间富有变化。小区配套设施有商业店、超市、小学、幼儿园,智能化控制,安保系统,家庭信息箱,计算机网络,单元门设远红外线防盗门对讲系统。采用竖直联排式住宅平面格局,部分建筑单体转一角度(10度左右)。分区布置了小桥流水、喷泉水景,儿童游戏场、休闲广场等环境小品设计。

【大华现代城苏果超市】位于淮北市相山南路,2004年设计,建筑面积17320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底层为商业精品店,二、三层为苏果超市,四层为仓储和办公管理用房。工程设计满足大型超市的商业需要,流线合理,方便经营。

【淮北市亚太商业广场】位于淮北市新政府北侧,为一座大型综合商业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占地9800m2,总建筑面积22800m2。商场内设客梯一部,自动扶梯八部,中部有直通三层的中庭。2004年设计,10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建成使用。

【淮北金色华松商厦】位于淮北市淮海路东段北侧的商业繁华地段,是一座集商业、办公、高档住宅为一体的高层综合建筑。该工程占地面积3800m2,总建筑面积21000m2,地上24层,地下2层,总高度89m,其中一至三层为商业用房,地下一层为人防工程,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四至二十层为高档住宅。2003年设计,2004年3月开工建设,2006年7月建成使用。

【西苑住宅小区】位于淮北市淮海路东段北侧,是淮北矿业集团机械装备公司的职工住宅新区。总建筑面积7.33万平方米,占地约21亩,户型建筑面积80m2/户,公共配套面积6500m2。总体布局合理,留有宽阔的活动场所,充足的绿化地带。本住宅小区于2006年设计施工,可供750户困难职工入住。

五、院、校设计

【北京煤矿总医院】位于北京市和平里香河园住宅区,曙光西路与西坝河路口,是煤炭系统最高等级医院。占地1.8公顷,总建筑面积33602m2。1987底设计建设,1993年建成开诊。有传染病房、钴60治疗室、同位素室、CT室、核磁共振室等配套设施。建筑平面布置符合医疗功能要求,立面造型简捷大方景观好,规模定为500床位。门诊楼、病房楼、辅助医疗楼和综合楼采用高层集中式建筑,之间用走廊连成“工”字形状。辅助医疗楼地面7层,病房楼地面11层,综合楼地面6层,门诊楼4层,附属联合楼4层。病房楼和辅助医疗楼北侧,设燃气锅炉房、变电所、污水处理站和太平间等。

【淮北朝阳医院病房楼】淮北市最大的民营企业医院。建筑面积1.22万m2,床位300张。地上六层,地下一层,混合结构。垂直交通采用二台医用电梯,三座楼梯。病房楼分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和手术室;收费、后勤、办公、会议室等管理服务用房。地下室用于药品贮藏。2003年设计,当年开工,2004年竣工投入使用。

设计满足综合医院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洁污分流清晰。建筑布置紧凑,病房有**的朝向,室外有较高的绿化区。

【淮北实验高级中学】原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综合教学楼,于1999年7月设计,2000年8月竣工验收使用。占地面积1330m2,总建筑面积8013m3,为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平面基本成“L”形,北侧一至五楼为教学办公区,六层为多功能活动室。东侧一至五层为实验区,主要布置物理、化学、生物、语音等实验室,六层为报告厅,楼梯间还设置小天文台一座。中间为学生活动场地。

【南京高淳淳辉高级中学】位于南京市高淳县城东,规划用地117000m2,总建筑面积85000m2,规划建设高中36个班、初中18个班、小学24个班及8个幼儿园班,台湾教育家魏照金先生投资约1.2亿人民币建校。主要分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大部分。2002年开始设计,10月份开工,分三期工程建设,2004年7月建成使用。

【凤台住宅小区】为淮南华天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凤台县城开发的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26000m2,沿街为商住楼,框架结构,7层建筑,2005年5月开始设计施工。

六、馆、所设计

【相王府宾馆】地处市中心花园路南侧,1991年设计开工建设,主楼12层,框架结构52.8米高,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造价1150万元,装饰豪华,设中央空调,集中供暖、供水,全天候服务。北侧有会议中心及2003年设计建成的宴会厅,集宾馆、接待、餐饮、商贸洽谈、旅游为一体,三星级宾馆。

【黄山相王山庄】地处皖南风景秀丽、奇松峻峰的黄山北大门,隶属皖南新兴旅游城市黄山市黄山(太平)区,是淮北矿业集团职工疗、休养的综合山庄。1992年7月在原有院址进行二期工程扩建,占地17.36亩,扩建总面积10000平方米,主楼1、2、3号,4层砖混结构,内设中西餐厅,对外接待旅游、会议、休养。

【连云港相王度假村】位于苏北港口城市连云港市商业繁华地带西部的一座三面环海的山坡上。1993年设计建设主楼3栋,层高三~四层,呈阶梯状连接,另有小型别墅3栋,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度假村布局合理,环境优美。2005年对主楼一号楼改扩建,使山庄建筑群更显气派端正。

七、论文(课题)、荣誉

1、《沉降地层井筒破裂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研究》获2003年度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者王文华。

1987年以来徐州、大屯、兖州、淮北、永夏等矿区有近50个井筒相继发生井壁破裂事故,其中采用钻井法施工的井筒占七个(如淮北童亭煤矿主、副井等)。引起井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深厚表土层中底含水头下降造成地层压缩沉降,使井筒受到纵向附加力作用所致。因此,在疏水沉降地区开凿井筒并确保其安全运营,关键取决于研究出一种可有效地衰减井筒所受纵向附加力浅薄井壁厚度的井壁结构。我院参与该项课题研究,寻求一种可有效衰减纵向附加力,防止井壁破坏,确保井筒安全运营的新型复合井壁结构。

本课题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出一种既具有纵让横抗特征,又安全防水的新型可滑重力复合井壁,确定可缩井壁在沉降过程中对纵向附加力的衰减率以及分布规律,得到通过卸压槽(采用冻结法施工井筒时)或井壁接头(采用钻井法施工井筒时)的纵向可缩性人为地控制纵向附加力的重要结论,提出新型可滑重力复合井壁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突破了提升井筒装备适应可缩井壁的技术难题,拓宽了特殊凿井法施工井筒的适用范围。

2、《QJR1-300/1140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软起动器》。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获奖者苗中山。

QJR1-300/1140型交流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真空磁力起动器与数字式调速装置为一体的新技术产品,适用于交流50HZ、电压660/1140V、电流300A以下的电动机重负荷软起动,软停车。具有起动电流小,速度平稳,对电网冲击小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的起停车中,能大大减少起动时皮带的张力,延长皮带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ZTDK-ZN-0ISP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获河南省煤炭工业局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者苗中山。

ZTDK-ZN-0ISP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为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具有6脉动和12脉动独立使用功能。电枢可逆逻辑无环流方式,能实现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四象限运行。该装置首次在临涣煤矿主井提升系统使用,取得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矿井直流提升机数控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获安徽省金桥工程技术奖三等奖。获奖者苗中山。

5、《石台矿整治塌陷地面亭子桥设计》获安徽省级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获奖者贾耀明。

6、《肖县闸河煤矿恢复生产技术鉴定》获安徽省政府优秀咨询项目二等奖。获奖者王文华。

7、《北京煤矿总医院设计》1995年获煤炭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8、《农村小康住宅设计》获1997年淮北市农村小康住宅方案一等奖。获奖者王慎谦。

9、《农村小康住宅设计》各获1997年淮北市农村小康住宅方案三等奖。获奖者贾耀明、戴合勇。

10、《农村小康住宅设计》各获1998年“迈向二十一世纪”安徽省住宅方案竞赛三等奖。获奖者:彭飞、戴合勇。

11、《岱河煤矿选煤厂设计》2002年7月获安徽省级优秀专业工程设计三等奖及省政府科技进步奖。获奖者薛正宇等9人。

12、《淮北实验高级中学综合楼设计》获安徽省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奖。

13、《朱庄煤矿选煤厂设计》获2004年度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

14、《现代花园小区设计》获三项大奖,分别为:(1)2003年度全国人居经典评选“环境建筑双向金奖”(中国建筑协会\中国房产住宅研究会\中国风景园林学\建设部城区规划管理中心联合评选);(2)2004年度安徽省优秀住宅小区(安徽省建设厅评选);(3)2004年首届淮北市民喜爱的楼盘评选金奖、**环境设计奖、**房型奖(市建委、房管局联合评选)。

在谈江苏的连云港会不会在以后被开发成国际大港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江苏的经济重点在哪,从现阶段来看,江苏连云港想获得长足爆发式的发展,太难,因为现阶段的江苏经济发展重心全部都在苏南,现在根本看不到江苏有将经济重心北移的趋势,因此,江苏的连云港以后是否能被开发成国际大港口,概率上有,毕竟实际情况时刻都在变化,但是,这种概率极低。

发展受限的江苏连云港

小伙伴们都要知道,连云港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地市,是南方省份的北方城市,当地风景秀丽,其所在位置也能够称之为条件优厚,东部地区近海,不错的港口,接南连北,连云港市在江苏省的最北部,与山东省毗邻,但是其位置依然在东北地区,往北,往东也没有同省的其它都市了,这样的地方非常尴尬,不太可能成为城市间的枢纽,连云港市在同省,也可以说成偏居一隅,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连云港市,是我国第一批近海对外开放都市,但相对来说,连云港市对比其他的城市在同省的进步并不明显,人均GDP在省内倒数一二,港城坐落于黄海的内湾位置,离开长三角地区的航道主干路,当地又欠缺强有力的市场经济深度,北进的船舶一般不可能选取绕行连云港市开展运输,而山东齐鲁地域北下的商品,还需要得和日照市,青岛市等海港争夺,再来说路运,因为位于东北边,几个交通主干道基本上也没有和港城交会处,相反还是徐州市因为处于交通枢纽处,从而拥有了更好的竞争优势,又因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重点一直以来是重苏南,一直都是顺着长江线开展,并且,当地的人才外流比较严重,欠缺足够竞争能力的学院和公司,因此长久下来,就变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总结:

江苏省的经济中心在苏南,整个苏南处在我国市场经济引擎的长三角区域,虽然连云港市也可以算在长三角地区中,但依然给人感觉有点儿离的过远,无论是苏南的南京市,苏州市等地,相距中国最大的的港口以及经济中心上海市,都比相距连云港市要近的多,因此进出口贸易商品都会选取平台更近,更不错的上海市,而不是选取连云港市,因此连云港市作为的港口都市没有任何的港口竞争优势,连云港市要成为国际性的大港口的可能性很低,离省会城市过远,离苏南也过远,要想进步需要借助其它省会,除非附近各省市全力相助连云港发展,但是,想想这根本不可能。

扬州啊,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都是扬州较有发展空间。

江苏省扬州市

城市概况

苏北门户,园林城市。历史上“富甲天下”的扬州城,地处江苏省中部,东与泰州、盐城市交界;西与南京市六合县和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临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与淮安市毗邻;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在这里交汇,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总面积663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总面积988.81平方千米。004年底,总人口454.29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广陵区,邮编:225002。

名称由来

扬州,古代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杨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杨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杨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杨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杨州刺史部。这个刺史部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杨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

今天的扬州,春秋时称“邗”、秦、汉时称“广陵”、“江都”、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时称“吴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市情概况

扬州现辖广陵、维扬、邗江3个区和宝应、高邮、江都、仪征4个县(市)。全市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人口467万;其中市区面积97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8万。扬州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烟花三月下扬州”,每年公历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蒙蒙,琼花盛开,花香扑鼻,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扬州举行的“二分明月文化节”,是你赏月的**去处。主要活动有游园赏月、乾隆皇帝水上游、运河夜游、美食节等。

扬州是一座具有248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称。这里有春秋时代的邗沟(中国最古老运河段),汉代广陵王墓,隋代炀帝陵,南北朝古刹大明寺,唐宋古城遗址,唐鉴真纪念堂,宋伊斯兰教普哈丁墓,仙鹤寺,明清私家园林个园(以四季叠石闻名于世),何园(以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享誉海内)等众多名胜古迹,使古城扬州散发出无穷的魅力。1982年国务院公布扬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圣境;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佳绝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实是江南瑰宝。

扬州历史上是一个戏曲之乡,著名的地方戏剧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音等,至今为民众所喜好。富有地方特色的扬州传统工艺、漆器、玉雕、刺绣、绒花等,其历史远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近的繁盛于清代。以艺术精湛、制作精美著称,有的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扬州是著名的历史古城。扬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屡经风云变幻,几度兴衰,几度辉煌。汉代的兴盛,唐代的繁盛,明清的鼎盛,使这座古城为祖国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西汉为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确立了扬州的交通枢纽地位。盛唐时期的扬州雄富冠天下,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清代中期,扬州成为漕运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成为全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多年的历史积淀,使扬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成为目前国内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之一,古迹、遗址、文物众多,仅市区就有各类文保单位148个,其中国家级4个(个园、何园、普哈丁墓园、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省级16个。市区的文昌路,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之称。

扬州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扬州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几度繁荣,积淀了厚重璀璨的扬州文化。文学创作、艺术建树、学术研究、文物积累、工艺制作等,是扬州人的自豪,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一大批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曾在扬州为官、游访,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杜牧等曾先后在扬州生活。康乾时期,以郑燮、金农、李方膺、罗聘等为代表的"扬州八怪"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清代形成的扬州戏曲、评话、书院、雕版印刷、修志、藏书等颇为兴盛,成为扬州文化的象征。今天的扬州,科教文化比较发达,已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扬州是风景秀美的旅游城。扬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被誉为"淮东第一观"、竹西**处。扬州园林始于汉代,唐代即"园林多是宅"。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四季假山峰峦巧迭,移步换景,气象万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楼台亭阁如画,融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是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名胜区之一,以风光秀丽著称。特别是瘦西湖景区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天下诸湖。漆器、玉器等传统工艺品是扬州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漆器形神俱臻、古朴典雅;玉器选玉精良、因材设计,度势造型、雕琢精致。扬州刺绣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著称。扬州剪纸以明朗朴实、清新秀丽见长。著名的扬州盆景栽培艺术独特,有"一寸三弯"之说,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五大流派之一。扬州是由中国烹饪协会正式认定的"淮扬菜之乡",素有"吃在扬州"的美誉。

扬州是开放的新兴现代城。扬州历史上就是著名的开放城市。唐代扬州是东南地区的最大都会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当时在扬外商达1万多人。高僧鉴真大师六次东渡到达日本。韩国的崔致远、阿拉伯的普哈丁、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等都曾留下足迹。1988年,扬州被批准对外开放,现已与7个国家的9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城市。扬州的对外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与包括德国奔驰、美国高露洁、意大利比瑞利、美国德州仪器、荷兰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大公司合资合作,已形成了汽车、船舶、电缆、精细化工、化纤及纺织面料、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三大新兴产业。

扬州文化

扬州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样,它不是博物馆橱柜里陈列的一件古董,它是山间夜行照亮前程的一支火把。在刚劲的山风中有时光华四射,有时暗淡微弱。许多火把被山风吹灭了,而扬州文化这支火把没有熄灭,依旧光彩照人,走过2000多年的历史隧道,走到现代,走到今天。

扬州文化的颂歌,声音极为响亮的是清代汪中的《广陵对》。他历数2000年来扬州忠臣烈士的事迹,文学道艺的人才,孝子贞妇的行为,名人学者的著述,如数家珍,总体说是“异人间出,邦家之光”。他叙述在历史的长河中,扬州在农业、盐铁业以及交通方面对国家贡献之大,又述及在历史转折关头扬州作出的牺牲之巨,是一座无愧于天下的历史名城。汪中此论,时在乾隆五十二年,即康乾盛世即将闭幕之际,他和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不同,无法预见封建大厦行将崩塌,扬州即将衰弱。

今人赞颂扬州文化,当推宋振庭。他说:“扬州文化是综合的中华民族文化,不管爱好什么的人,都可以找到他的所爱。”他列举古迹、诗文、绘画、宗教、祠墓、饮食、园林诸方面扬州作出的贡献,他的中心意思是说:“扬州是唤起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好地方。”他对扬州文化的优势方面如数家珍,赞美备至。他也写到明天的扬州,语焉不详,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执笔者尚未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

也有人批评扬州文化,如朱自清,朱先生说扬州人“小气和虚气”。小是眼光如豆,虚是虚张声势。康乾以后,盐业衰落,扬州城市被边缘化了,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是眼光如豆的根子;业已衰落但曾经阔过,则又是喜欢虚张声势的根源。朱自清对于家乡爱之深,所以痛之切。他对扬州文化之衰,不是一针见血,而是两针见血。还有一位易君左先生讥笑扬州人“懒惰、浪漫、颓废的不景气”,易先生最后打官司打输了,但是易先生并未输理。扬州今日文化基因中,眼高手低、言多行少、害怕艰苦、闭目塞听而妄自尊大的成分,谁敢说已绝迹了呢?

一座城市从它建立那天起,逐渐具有一种文化精神,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文化精神逐渐变化,或者由保守愚昧走向昂扬开放,或者由奋发向上走向消极颓废,不会一成不变。经2000多年升沉起落历史命运的扬州,尤其如此。意识形态作用于经济,但又为经济基础,即生产力状况与生产方式所决定。我们土地上挥舞第一锹开挖邗沟的先民和今日在电脑桌前用键盘指挥南水北调的人员,不会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扬州文化最为奋发、最具强势的时代是在唐代。“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还有“市桥灯火连霄汉,水郭帆樯近半牛”,扬州的物质文明是扬州人亲手创造的,可以想见当日扬州人走在月明桥上必然高视阔步,一脸的豪迈气象。扬州人写的《春江花月夜》,眼睛里看到的是大江瀚海、明月星光、长飞鸿雁、潜跃鱼龙,视通万里的同时,思考的是人生宇宙。后代人从唐人的吟哦里,读出了磅礴、恢宏、壮阔和大气,读出了唐代扬州人人与自然的谐和,读出了智慧与灵性,扬州不仅是扬州人的扬州,也是天下人的扬州。书生到了扬州,反思于“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于是意气风发,别有他图;失意人到了扬州,高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城市风貌使他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当年扬州到处闪耀着希望的火苗,到处擂响着人生奋进的战鼓。后人模仿唐诗,写来写去总是不像,秘密没有别的,因为时代缺少大唐气象,城市缺少唐代扬州的那种文化精神,一切模仿的努力只是徒然。

扬州文化精神趋向于“小气与虚气”的时代是在清末民初。南北交通线他移,城市边缘化,咸丰年间不幸又成了拉锯的战场,庐舍为墟,满目疮痍。扬州不仅失去了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位,而且又失去了苏中地区的中心地位,沦为江北小城。修脚剃头成了主要产业,鸡争鸭斗成了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扬州人眼睛里看到的是笼鸟斗虫、纸牌麻将,不再是千山万壑、沧海大江。扬州渐渐坐井观天,于是有了“小气”;扬州又往往伤感于昔日的辉煌,于是又有了“虚气”。小气与虚气的统一,于是懒散与颓废的病菌潜入肆虐,说清末民初的扬州文化是近于“破落户的飘零子弟”的文化,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扬州文化,一言难尽。说它辉煌,说它没落,说它昂扬向上,说它颓废消沉,说它博大精深,说它江河日下,都有一定的依据,就看从什么角度介入,就看评介的是历史的哪一个阶段。文化是动态的,扬州文化之薪火也是不灭的。庆幸的是,近几十年来,扬州文化的走向,是走向新生,走向振作,走向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

市花市树

琼花为历史上罕见的名花,每年农历三四月间,正是琼花盛开的时候。每朵花大如玉盘,由八朵玉瓣小花簇拥着花蕊,微风吹过,散发出丝丝清香。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为其写下了动人的诗篇,“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故事更使此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些诗文强调琼花是扬州独一无二的产物。扬州博物馆收藏的清阮元题画的“琼花真木”石刻一块,所描绘的琼花图样与我们今天所见的聚八仙并无二致,由此推定古人所咏琼花就是今天的聚八仙。鉴于扬州和琼花的密切关系,1985年7月16日扬州市人大第一届十六次全委会根据民意评选,决定将琼花定为扬州市市花。

芍药,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和爱情之花,扬州芍药的栽培始于隋唐,极盛于宋和清,历代记载皆称:芍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芍药之种,古推扬州”。如今,扬州芍药已有上百个品种,再现当年风采。2005年扬州市根据民意,决定将芍药定为扬州市市花。

银杏被称为中国的“国树”,全国古银杏以江苏最多,扬州又居江苏省前列,扬州城内百年以上银杏93株,扬州最古老的银杏,当推石塔路中的唐代银杏,树高20余米,树冠直径18米,此树与唐石塔相顾成景,成为扬州的一个标志景点之一。著名作家艾煊称赞银杏,“它是扬州城史的载体,它是扬州文化的灵魂,它是一座有生命的扬州城的城标。”1985年,市人大决定其为扬州市树。

扬州素有“绿杨城郭”的美称,杨柳是扬州的标志之一。隋炀帝开凿运河下扬州,将柳树种植运河两岸,并赐给其姓,所以才有“杨柳”名称。隋唐以来,柳树与扬州的风景一直存有着直接的关系。

行政区划

扬州城区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现设广陵、维扬、邗江3个区,辖江都、高邮、仪征3个市和宝应县。全市共有97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全市辖区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11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56.3万,其中市区人口128万。扬州除通用汉语普通话外,方言主要为北方方言区的江淮官话。

现辖区域在东经119度01分(仪征市移居、青山一线)至119度54分、北岸31度56分至33度25分(宝应县西安丰、泾河一线)之间。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阴、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毗联,西与天长(安徽省)、南京、淮阴交界。境内有长江岸线 80.5公里,沿岸有仪征、邗江、江都;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全长143.3公里,由北向南沟通白马、宝应、高邮、邵伯4湖,汇入长江。扬州市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119度26分、北纬32度24分。

地形气候

扬州处于江淮平原南端,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4.8℃,与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5℃。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市区北部地形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和沿江地貌为长江三角洲漫滩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境内90%以上是平原,河湖密布,拥有80多公里长江岸线,水深江阔,岸线稳定。

自然资源

扬州拥有丰富的资源,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资源丰富,盛产粮、棉、油及水产品等,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地下温泉和矿石等矿产资源。

据1999年10月底统一调查统计,全市土地面积为998.72万亩,园地17.96万亩,林地12.52万亩,牧草地0.58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3.18万亩,交通用地30.35万亩,水域311.19万亩,未利用地10.25万亩。

扬州玉器

扬州是我国玉器重要产地之一,古籍《书经禹贡》中便有"扬州贡瑶琨"的记述。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解放后在扬州境内发现和清理的百余座汉墓中,出土玉器数以百计,达数十个品种。唐代扬州琢玉,在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贵族豪门用玉件装饰楼阁,所谓"雕栏玉户"。唐僖宗时,盐铁史高骈在扬州建有"御楼",用金玉制作蟠龙蹙凤数十万件,装饰其中。高骈还将多年搜刮的扬州玉器珠宝数万件献给朝廷。唐代民间以玉器为佩、饰品亦渐开风气。宋代扬州玉器已向陈设品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益丰富,造型、琢磨艺术水平大为提高。清乾隆时,扬州琢玉进入全盛时期,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10件大玉山,多半为扬州琢制,其中重逾万斤被称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成为稀世之宝而名闻遐迩。

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49年以后,扬州出土的汉代文物较多。从出土的玉器中,可知扬州玉器到了汉代,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的装饰品玉镯、玉环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辟邪等。1980年在扬州西北高邮湖西的天山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玉瑗、王璧计三块,体积不一。大的直经为21.8厘米,正反两面均雕刻旋纹,为浅刻玉器,刻工精致,图纹典雅。玉瑗的直径为13.4厘米,雕刻图案亦为旋纹,它的雕刻风格很具地方特色。此墓是西汉武帝之子刘胥的墓葬。刘胥曾被封为广王,在位64年。这批玉器的出土,充分提供了扬州玉器在汉代的雕刻水平和发展情况。

唐代,由于千里运河的开凿、通航,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便成了国内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也自然成为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埠之一。其经济繁荣,百业兴旺,历史上曾有“江推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的记载。唐代的扬州琢玉,在当时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天宝十二年(753年),大明寺高憎鉴真从扬州东渡日本传教,就带有玉作、画师、雕檀、刺绣等185人之多,可见唐代扬州琢玉之盛。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据清代人谢坤记述:他曾在场州康山江氏家,亲眼见过宋代扬州制作的玲珑玉塔。他在《春草堂集》著作中描写道:“宋制玲珑玉塔,塔玉雪白,绝无所谓饭绺瑕疵。高七寸。作七级,其制六面,面面有栏……塔顶有连环小索,系诸顶层六角,绝不紊乱,所言鬼斧神工莫能过是。”从这段生动的描绘中可以看到扬州玉器的镂空雕技巧及链条制作技巧,有很大的进展。元代,扬州玉器除了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艺人已经开始应用天然子为材料,制作“山子雕”。

现扬州博物馆藏有一件传为元末时的山子雕,是用白玉制作,表现类如“竹林七贤”故事题材,人物山林刻划简练,简中有繁。可视为扬州山子雕的初期作品。明代.扬州玉器开始形成典雅秀丽的风格。扬州博物馆内保藏的明代中期制品《六角莲花玉壶》、《蟠螭白玉杯》等,造型优美,琢工精细,见者无不称道。至明代后期,扬州玉器的“山子雕”品种已格调一新,工艺技巧较前大为精进,给后来扬州制作大型玉山在繁难的技巧上做了准备。

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间进人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没有玉局,大量承划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这些大型玉器的制作,成器后所表现出的庄重、质朴、浑厚的特色与扬州中、小件玉器典雅秀丽的特色成为鲜明的对照,这对以后扬州玉器兼有“南秀北雄”艺术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

进入20世纪50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无论从品种门类上,还是技术实力上,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名列前茅,多次荣获国家质量奖的金、银杯和珍品奖。现在,扬州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名人1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72名。几十年来,扬州玉器精品迭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保留了传统玉器圆润浑朴的风格,并以典雅灵秀见长,无愧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优秀代表。

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僵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扬州玉器分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仿古、山子雕6个类别,品种齐全,花色繁多。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在全国玉器评比中一鸣惊人,1981年在东京、名古屋专柜展出,受到日本各界人士高度赞赏。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主塔七级八面,高105厘米、宽32厘米,以8根玉链、440圈链条从四方连接四塔,构成群体,是古往今来玉塔中的一件罕见之佳作;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通高120厘米、宽90厘米,重达1000多公斤,以著名石刻为题材,集乐山大佛、大足石佛、龙门大佛和云冈石佛于一体,构成深邃幽秘的福地仙境。展出时,引起轰动,首都新闻界纷纷发布消息,并给予高度评价,香港报纸称这件碧玉山"是继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制成的大型玉器《大禹治水图》之后二百年来仅见的玉器珍品,它充分反映了中国玉石雕刻技艺的新水平"。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经国家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