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提升门工厂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辽宁工业提升门工厂的一些知识点,和北京断桥铝门窗厂家哪家好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门窗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断桥铝,也是我们所说的断桥铝门窗。断桥铝门窗它主要是由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制作而成的。它具有非常好的节能性能、隔音性能、防噪性能、防尘性能、防水性能等。它的散热系数只有普通型材的百分之三十。水密性能也是非常强的。所以断桥铝门窗是目前比较受大家欢迎的,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但是很多朋友对断桥铝门窗不熟悉,那么就让我们给大家说说。
北京断桥铝门窗厂有哪些
1、德优特(DEUTER)德国高端技能铝木门窗专业品牌,欧洲门窗制作系统,服务高端铝木门窗用户。满足不同地区客户对高档铝木门窗的需求,德优特厂区总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具有市场的研发能力,独特的系统思维,秉承数十年专业制造精神,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和谐团队,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与品质的提高,通过先进的德国生产技术和优良服务来提升品牌形象。
2、北京天驰门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和安装为一体的中高档门窗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以中、高档门窗为主。在设计、工艺流程方面有很多风格,具有豪华美观,环保节能、耐腐蚀及老化特征,是高级别墅、公益、写字楼和住宅的理想选择,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和好评。
断桥铝门窗品牌排行
1、忠旺铝材:(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铝型材研发制造商,是中国制造500强上市公司,是国内房地产断桥铝门窗首选供应商,中国断桥铝门窗十大品牌之一,成立于1993年,全球领先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亚洲规模型的特种工业铝型材模具制造中心。
2、亚铝铝材(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
亚洲铝业(中国)有限公司-亚洲铝业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位于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亚洲铝业工业城北部,主营高精度铝板带产品,产能达40万公吨每年。产品覆盖建筑、运输、包装、印刷、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占地36万平方米,属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全自动生产线;旨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世界级的铝板带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3、兴发铝材(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
广东兴发断桥铝门窗与凤铝断桥铝算得上是广东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门窗品牌,现已成为中国著名的专业生产建筑铝型材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工业铝型材的大型企业,实际年产量达10万吨,是中国建设部铝合金建材定点生产基地。
4、坚美铝材(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是国家建设部铝门窗幕墙定点生产企业和国家铝型材行业标准重要的修订单位之一。在行业中首家获得英国皇家UKS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采用国际标准制定生产工艺,荣获中国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定的“产品达到国际同类实物质量水平”金杯奖。
5、奋安铝材(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
成立于1988年,福建省名牌产品,中国建筑铝型材二十强企业,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福州金山、福清洪宽两个生产中心,公司占地总面积达800亩。总部地址:福州金山工业区建新北路142号。是福建地区最大的铝型材生产企业。公司是专业生产铝合金建筑型材、家居装饰铝材、工业铝型材的企业;拥有40多条先进的挤压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
上面的内容就是我们给大家所分享的断桥铝门窗的内容。断桥铝门窗是目前性能比较好的门窗,热传导低所以它的保温性能是非常好的。断桥铝门窗的水密性能是非常好的,所以它的隔音性能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断桥铝门窗的外观也是非常大气的,颜色种类非常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的装修风格选择适合自己家的断桥铝门窗。断桥铝门窗主要几种风格是全新旋开窗、多功能环保型断桥铝门窗。
二○○六年底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控产业园基地。中国第一台摇臂钻床和第一台卧式镗床就诞生在这里。2006年“中捷牌”被国家商务部评为“最具有市场竞争力品牌”。工厂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现有职工2500余人。拥有1000多台/套专业化制造设备及各类高精度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仪器,是摇臂钻床、卧式铣镗床制造的摇篮。具有五十五年开发、制造的丰富经验,具备世界上规模最大、工艺独到的制造与装备流程、ERP流程下的精益化管理系统和一流的硬件制造环境。
中捷钻镗床厂是以生产普通钻床、镗床、自动镗床、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钻床等为主的大型企业。企业具有丰富的开发、制造经验,具备世界上规模最大、工艺独到的制造与装备流程及ERP流程下的精益化管理系统和一流的硬件制造环境;拥有一支涵盖产品研发、设计、机械制造、零件加工、自主检测、液压、油漆包装等多种工序于一体的,具有高素质的技术、生产、营销和管理者队伍。企业拥有1000多台/套专业化制造设备及各类高精度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仪器;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8000余万元。二、产品变迁中捷钻镗床厂作为国内摇臂钻床、卧式铣镗床制造的摇篮,普通摇钻逐步形成了钻孔直径从“40”到“125”大小规格的系列产品(其中Z3040X16型产品曾连续三届荣获国家金奖),产品质量与数量(由过去的月产百余台发展到最高月产近2千台)一直居国内首位,代表着普通摇钻行业的发展态势;卧式铣镗床(由过去的月产10几台发展到现在月产近300台)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占有率也是逐年提升,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企业重组后,为适应市场和用户的不同需求,企业在原来只生产普通钻床、镗床的基础上,通过自行开发、引进技术、精心研制等举措,不懈探索、不断创新,成功研制出了AH110系列自动镗床,实现了普镗机床的革命性升级换代;研制出了“160”世界跨距最大摇臂钻床,满足了特定行业需求;完成了卧加、立加、数控钻床等数控产品试制,结束了中捷钻镗床厂只能生产普通产品的历史,市场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产品变迁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中捷钻镗床厂产品种类已拥有23个系列、68种规格型号(其中普通机床13个系列,36种型号;数控机床10个系列,32种型号),能够满足汽车、航天、军工、IT产业和石化、电子、模具、印刷机械、纺织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制造等多行业、多领域的生产制造需求。产品畅销全国,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09年完成销售收入15.2亿,市场占有份额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国内市场方面,镗床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62%,稳居行业首位;钻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垄断地位更加巩固,世界第一大摇臂钻床制造商美誉名副其实。三、打造精品面对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机床市场,中捷钻镗床厂在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中,一贯秉承“造精品、塑品牌”工作理念,以“质”兴厂,效果显著。企业早在1993年就率先成为了机床行业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单位,获得了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接着又在同行业率先贯彻“CE”(卫生与安全)标准并获证书,领到了进军国际市场最新、最严的“通行证”。现在,该厂产品已经全部采用国际标准制造和验收,多年来,企业始终坚持“质量与企业共存,信誉与客户同在”的质量方针,以“外改内精,权变标革”为工作思路,实施三个模式转变,既由“部门”控制模式向“过程”控制模式转变;由侧重“检”向注重“管”控制模式转变;由“断流”信息向“通流”信息模式转变。以此形成全过程精品质量控制流程,全力打造强势企业品牌。2009年,“造精品、塑品牌”理念又结硕果:产品外反馈率与08年相比又下降44.7个百分点;客户满意度上升了3.3个百分点;摇钻、镗床两大系列23个规格产品全部通过“CE”认证;摇钻“40”总装班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摇臂钻床、铣镗床产品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四、金牌服务中捷钻镗床厂为确保“中捷钻镗品牌”在市场和用户中永远立得住,不变色,始终坚持以“海尔式”服务为学习目标,全面推行“中捷钻镗金牌服务”工作理念,全力推出以客为先的钻镗“金牌”服务模式,以此回报广大客户多年来对“中捷钻镗”品牌的一贯支持与厚爱。为此,中捷钻镗床厂在实施“121”(既实现一个优化,完成两个增值,并建立起一个“绿色通道”)精耕服务行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假如我是用户”的金牌服务理念,组织实施了“643”服务模式(既实施6项标准服务;提供4方面完工后服务项目;进行3次回访,征求用户意见)和“521”服务行动计划(即推行5项特色服务、实施两项拓展、开展1个延伸),以及快捷、优质、满意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倾力打造钻镗金牌服务品牌,实现品牌服务海尔效应,竭诚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行动,真正让用户买得放心,用得舒心,进而对中捷钻镗产品更有信心。五、文化建设中捷钻镗床厂坚持以“崇尚技术、尊重他人、鼓励创新、以客为先”为核心,着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效明显。企业以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沈阳机床员工行为规范》,在广大员工中大力提倡“用心管理、用心工作、用心制造、用心服务”的思维理念,现在,“用心打造企业品牌”的工作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逐步变成了每名员工的自觉行动,成为了广大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关心企业前途命运的座右铭。在日常工作中,中捷钻镗床厂各级组织和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关心、关爱员工,每年为全体员工定制生日礼物,生日当天送上生日餐卡;建立困难员工档案,坚持走访慰问制度,认真做好帮扶救助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努力丰富和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这些坚持不懈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在广大员工中产生了共鸣,赢得了信任,营造了和谐氛围,从而有效提升了企业凝聚力,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在集团公司各企业中名列前茅,企业重组以来,党政工青各方面工作都受到了上级组织表彰,尤其是能够连续荣获集团公司年度(2008、2009)所颁发的园区唯一的最高管理大奖更是最好例证。六、未来发展面对未来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中捷钻镗床厂在以总经理刘岩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审时度势,以“改革、创新、突破”为工作主旋律,以“加速调整,实现转型”为总攻略,积极谋划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确保实现2015年企业规模突破30亿的战略目标。为此,企业将以“造精品、塑品牌”为核心,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总体原则,产品结构将通过普通产品OEM完成向数控产品转型;产品市场将由国内为主向国内外并重转型;钻削类产品领域将由一般机械行业向非金属板材、航空、铝型材加工等行业转型;产品研发将紧紧围绕市场和用户,着力形成AH系列、AFr系列、AP系列自动落地铣镗床,e系列、c系列、h系列卧式加工中心,滑座式钻削中心,龙门式数控钻床,e系列、mu系列门式五轴加工中心等10大系列战略产品,全力抢占数控产品市场制高点;采购外协将建立供应链战略同盟,形成品牌供应,达到互利共赢。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新形势下,中捷钻镗床厂将继续高举创新旗帜,不断加快机制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全面调整资源、全面加速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效率、着力提升水平,以实现企业全面升级,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特色和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中捷钻镗床厂诚挚欢迎中、外朋友到我厂考察、交流与合作,我们愿意与客户携手并肩,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同舟共济、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迈向世界高端机床领域,为早日实现沈阳机床“既大又强,世界第一”的总体战略规划而不懈奋斗!
《企业荣誉一览》
1993年获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
1997年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1997年获CNAB“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1999年获九八—九九年度机械行业营销工作先进单位;
2000年被中国商品协会、中国质量协会评委“十佳品牌”;
2001年获辽宁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二等奖;
2001年获2001-2002年度中国“标准、计量、质量”技术完善知名企业称号;
2001年获“2001年中国市场同行业十大品牌”;
2001年获辽宁省政府颁发的“省政府第四届优秀新产品—金牌奖”;
2001年获“全省300家企业安全文明创建竞赛——优胜单位”;
2002年获“辽宁省企管理进步成果二等奖”;
2002年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颁发的“全国质量稳定合格产品”;
2002年被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评为“中国质量无投诉产品无缺陷企业”;
2003年获2003-2005年辽宁名牌产品;
2003年荣获中国质量协会办法的“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单位”;
2004年获辽宁地区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一类企业证书;
2004年被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评为“全国质量信誉保障产品”;
2004年被中国产品质量申诉处理网评为“全国质量服务消费者满意企业”;
2004年被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2005年被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评为“全国质量服务信誉双保障产品”;
2005年被中国质量网评为“全国质量诚信示范企业”;
2008年获沈阳机床集团“2007年规模贡献奖”;
2008年获沈阳机床集团“现场管理先进单位”;
2008年获沈阳市总工会颁发的“沈阳五?一劳动奖状”;
2008年获“沈阳市创争学习型组织标兵班组”;
2008年被沈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2008年被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用户满意产品”;
2009年被沈阳市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沈阳市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用户满意产品”;
2009年获沈阳机床集团“2008年管理创新奖”;
2009年中捷钻镗床厂摇钻加工车间被中国机械工业管理协会评为“优秀车间”;
2009年获“管理体系CE认证”;
2010年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
2010年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
2010年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管理;
2010年获沈阳机床集团2009年度“**管理大奖”;
2010年被沈阳市质量协会评为“沈阳市用户满意产品”;
2010年被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近年来,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始终坚持“让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精业、助精业者立业”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不断提升发展空间,不断增加招生数量,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全面对接本溪生物医药、化工产业链和岗位群,全面发挥国家重点校的先行带动作用,以优良的育人环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坚持理念创新,坚持特色办学,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优质发展,在课程改革、教法改革、毕业生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本溪化校学生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分析工大赛冠军,新生入学人数连续三年超过15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8%;2010年,学校彩屯校区功能齐全、设施设备先进的制药与化工实训基地已经投入使用,高标准的6000m2图书馆大楼已获市政府立项并马上投入建设,职业楼改建教室工程开始施工,校园绿化工程基本结束,地产中草药种植示范实训基地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学校正全力准备参加今年国家中职示范校的创建活动,今年的全国分析工大赛经国家教育部及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研究同意,决定10月中旬在本溪化校举办。今天的本溪化校,已经成为全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最具专业化培养、培训制药、化工类产业中等技术工人的重要基地。
2003年学校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3年《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首批示范性专业;
2004年《化学工艺》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
2005年《药剂—制药工艺专门化》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
2005年《市场营销》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
2004年学校荣获“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4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5年学校荣获“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6年学校荣获“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6年学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一等奖;
2006年学校获得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三等奖;
2006年学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7年学校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国家化工行业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2007年学校被本溪市委、市政府授予“本溪市职业教育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2007年学校被本溪市委、市政府授予“本溪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07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一等奖;
2007年获得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三等奖;
2007年姜淑敏老师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8年学校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命名为首批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2008年获得本溪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8年获得辽宁省教科文卫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2008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
2008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一等奖;
2008年获得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三等奖;
2008年《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获得名列榜首的辽宁省品牌专业;
2009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一等奖;
2009年在“创业杯”本溪市第四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十名学生包揽药物分析工本溪市青年技术状元、本溪市青年技术能手和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8-2009年度获得“辽宁省文明高校”荣誉称号
2009年苏志满校长被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授予“全国化工职业教育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2009年苏志满校长被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授予“首届辽宁省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荣誉称号;
2009年姜淑敏老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授予“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被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授予“首届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009年周玉敏副校长及郭成林、付云红两名老师被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授予“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付云红老师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三.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双师”型教学团队初步形成
学校精心细化、规范岗位聘任方案,提高岗位聘任质量;严格执行编制规定,坚持以编定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政策;依据各岗位要求,制定完备科学合理的岗位考核目标;注重工作过程考核,发挥教师评价体系的杠杆作用,建立真正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平台。
学校有专任教师207人,研究生学历(力)教师48人,教授级高级讲师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讲师41人,高级工程师1人,“双师”型教师92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44名,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名,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名,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名。
为适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将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加以强化。学校积极引进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毕业生28人到学校任教,同时通过社会招聘,大胆引进2名国药研发和药企管理方面的资深高级专家充实到教学实践第一线任教,还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37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选派25名教师到国内外大型制药化工企业学习实践,切实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双师”型素质。
四.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专业建设重点突出
学校逐步探索出“以明天技术,培养今日人才,为未来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专业建设提出了“精专业大服务、小专业大培训”的新思路,形成了“知识改变命运,技能赢得未来,习惯集成素质,细节决定成败”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把行为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要求学生具有军人作风和体魄、学生的勤奋和睿智、员工的敬业和技能,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选择专门化方向和学习内容。学校还树立了“针对市场定调整,针对学生选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的教学改革理念,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专业课教学前置,教学内容与化工医药产业链岗位群需要、课程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全面对接”的新课题,大力倡导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确保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着力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为加速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学校将产业和企业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轮,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专业岗位工种对接市场人才需求,以此形成连贯顺畅的“订单式”教育模式,把专业建设做到了田间地头,做到了工厂车间,做到了产品销售终端。学校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建设,课程设计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共同开展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资格和能力分析、课程教学分析,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优质核心课程,共同制订企业岗位能力标准,或直接开设企业的专门课程,课程内容吸收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目前,学校已经成为30余家优秀制药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开设的专业中,有超过70%的专业直接为生物医药产业和化工两大产业服务,《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工艺》、《药剂》、《中药制药》、《中草药种植》、《生物技术制药》、《精细化工工艺》、《食品生物工艺》等国家、省、市重点专业的师资力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水平将成为学校为大中药产业的中草药种植体系和中药制药体系提供高素质、符合GAP和GMP标准的一线劳动者的核心能力。其中,《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国家首批示范专业、辽宁省品牌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数量及专业建设成就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2008年以来,学校为对接本溪“中国药都”项目建设,新开办《中草药种植》、《食品生物工艺》、《药品营销》、《生物技术制药》四个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市场营销》和《工业会计》等专业建设也已经全面转向医药销售专门化方向,积极为中药流通领域培养通药理、懂销售、会算账的一线医药营销人员。
几年来,学校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原则,将技能竞赛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载体,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搭建展示技能人才技能水平的平台。学校制订了《本溪化校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技能大赛活动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全员参与、逐级选拔、优中选优、重点培养”的参赛选手遴选机制。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指导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几年来,学校参加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国家二级赛事)团体三等奖;2009年在“创业杯”本溪市第四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十名学生包揽药物分析工本溪市青年技术状元、本溪市青年技术能手和先进个人称号。大赛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技能水平的舞台,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添加了催化剂,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校高质量完成辽宁省工业分析和化学工艺专业教学信息化项目工作,并已经在全国逐步推广。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初步构建出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新模式。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上,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亲自到本溪化校化学分析教学信息化软件展台前与正在演示软件的学生亲切交谈,并仔细向学生们了解了软件的相关技术问题,对我校学生熟练运用软件的能力和水平表示赞赏和满意,并在讲话中三次对本溪化校专业教学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应用提出表扬。通过这次会议,本溪化校专业教学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在全国得到全面认可。日前,学校又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石油化工类数字化虚拟实训基地”(包括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工程、中药制药、药物分析与检验、食品生物工艺等专业)建设的牵头学校,这个涉及近千万元资金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启动,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信息化水平,更好的在全国同类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了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职业化进程,优化和创新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升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领域的开发与研究能力,建立起本溪化校所特有的、在全国中职学校中起示范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在市场上持久的品牌效益,学校就“体验式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研发、构建、实施和教学管理,与澳大利亚博士山职业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工业分析与检验》和《药剂》两个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引进国际先进的体验式教育元素,并与澳大利亚博士山职业学院共同开发本溪化校核心专业的职业素质能力课程。目前,这项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行使我校教师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有了较大程度上的创新和提升,学生参与程度高,效果良好。
五.建设先进教育文化,打造本溪教育品牌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在精心设计,全力打造医药化工特色品牌的前提下,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一个具有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凸显医药化工专业特色,充满浓厚的人文管理育人氛围。学校全方位,高起点启动文化建设活动,制订了重点进行环境文化建设、校长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校企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七项文化的创建活动,并精心设计载体,谋划品牌,突出特色,求实求新。学校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搬迁彩屯校区的这一契机,在实训基地的投入使用、职业楼,教学楼的重新装修、综合楼的设计规划、塑胶操场的铺建及校园绿化美化、雕塑景观设计过程中,把文化育人的理念融入其中,既体现医药化工特色,又育人美景,做到一树一景,一景一特色。校园四周和甬道两旁,用皂角树、山楂树、银杏树、梧桐树、红豆杉等几十种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品位的树种打造成“药园”,校区内的雕塑,石景将突出化工特色,教学楼、学生宿舍、实训基地的楼内各层将突出专业特点,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处景点都育人。让环境的变化,带来人心的变化,思想境界的变化,从而实现境变——人变。
中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学校必须与行业、与企业互动和融合,才能抢抓市场,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随着新建的12000m2现代化,高水准的实训基地的投入使用,学校将全面实现与产业对接,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这种校企合一的办学新模式。在“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的同时,将校企文化融入其中,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学习,实际操作,努力打造本溪化校教学环境职场化的这一校企文化特色品牌,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员工素质、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六.招生就业两旺,社会美誉度高
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本溪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学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近三年,新生报到人数均超过1500人,其中,2009年新生入学人数达到1958人(含联合办学500人),2010年春季招生(截止于5月中旬)超过700人,涉药类专业在校生超过2000人,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在85%以上。学校毕业生除被“中国药都”的本溪科泰药业、本溪百凤药业、本溪晟麦药业、本溪药联药业、本溪大石药业有限公司、辽宁爱尔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大量录用外,还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化工研究院、常州化工研究所、本溪钢铁公司、本溪北台钢铁公司、本溪龙山泉啤酒有限公司、大连凯飞化工(化学)有限公司、鞍山润德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烟台万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宁波奇美有限公司等一百余家企业就业。这些迈入企业的学生将肩负起一线生产任务,用所学专业和技能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至此,学校制定的优秀学生实现高端就业,合格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全面打造“金蓝领”的育人目标已经实现。
七.建设优质实训基地,强化实践岗位育人
在省市政府确定要全力支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溪市政府投巨资在新校区建设化工与制药公共实训基地,学校也自筹资金300余万元购置化工制药实训基地所需国内领先的实训设备,其中,出巨资引进的现代制药生产实验设备设施五十余台套,可进行中药前处理生产线、中药提前生产线、片剂生产线、胶囊生产线、颗粒剂生产线、口服液生产线、滴丸生产线、丸剂生产线等八大生产线的实训教学,以上生产线还配备有在线检测设备,供中间体化验分析检测,全程按GMP要求进行各工序生产、检验、包装、贮存,实行企业生产全景模拟。目前,学校的化工与制药公共实训基地,不但可以向学生提供化工与制药专业的仿真实训,还可以为省、市化工、制药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同时又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培训功能和职业资格鉴定功能,目前,学校的实训实习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家级标准,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和极大的提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实践性教学、充分体现化工类、医药类及相关专业实际动手能力的专业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和全省化工、制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中心,本溪化校应当通过滋养学识、陶冶情操,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成长成材。化校不仅要培养化工、制药企业生产一线专业岗位群的中坚力量和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而且要在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重要专业和校企合作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探索和研究,全面打造本溪化校的品牌专业、品牌教材、品牌实训基地和品牌学生,以此引领本溪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创新。站在新起点上的本溪化校,为实现创建全国一流中专的目标,有能力,有信心开拓一条有特色、高水平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