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工业提升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兴城工业提升门,以及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属于哪个市哪个区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
辽宁省兴城市是辽宁省省辖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集山、泉、城、海于一体。山是首山,泉是温泉,城是明代古城,海是渤海湾的兴城海滨。
兴城市位于锦州市西南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地处东经120°06′至120°50′,北纬40°16′至40°50′之间。全市面积2147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政编码125100。市人民政府驻温泉区兴海路三段11号。
兴城市交通发达。沈山线铁路和京哈线斜穿市境东南部,魏塔线铁路横贯境风北部,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海滨建有小坞渔港。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兴城市境内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米,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较大河流有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等。
气候特点本县处于北温带亚温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一月平均气温-8.8℃,最低气温-24.2℃,七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8.2℃。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175天左右。
自然资源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我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近海鱼场盛产对虾、毛虾、海蜇、马蛟鱼、梭子蟹、贝类,海珍产品有海参、海龙、海马等。海沙蚕属兴城特产,远销日本。兴城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铜、钼、大理石、硅石、长石、重晶石、石灰石、无烟煤、花岗岩等20多种。其中铅锌矿和铜矿储量较大。工业部门有化肥、电机、建材、冶金、食品、机械、水泥、煤炭、造纸、针织、啤酒、轴承等。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一些工业产品等也打入国际市场。
【历史沿革】
兴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文化和中央政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仙灵寺、兹毛山、狐仙洞等古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加以考证,远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殷商时代,兴城属孤竹国地。西周为燕北部山戎徒河地。战国属辽西郡地。秦统一六国后,兴城隶属幽州辽西郡的柳城、徒河、海阳三县分辖,后为辽东属国所辖。东汉末年,境地被乌桓所据。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大破乌桓和柳城(今朝阳市南),境地被收复。三国时期,隶属魏昌黎郡宾徒县。西晋时严州昌黎郡徒河县地。东晋十六国时,属燕平州(治所今朝阳市)昌黎郡(治所义县)。南北朝时,属北魏营州柳城县;后属瑞州柳城、来远两县分辖。唐末,陷于契州。辽代于今兴城河中、下游流域置严州(治所今曹庄镇大海口),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金时,属北京路(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元时兴城废县,地属锦州和瑞州分辖。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清代撤卫建州。1913年(民国二年),宁远州改为宁远县。1914年1月,因与山西、湖南、甘肃、新疆等省之宁远县重名,乃沿用辽时之名改称兴城县。初隶属奉天省,后隶属锦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兴城县,隶属辽西省,后改属辽宁省。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城县设兴城市(县级),由省直辖。后改由葫芦岛市代管。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设24个乡(镇)、7个街道和364个居民委员会。
兴城区划兴城市辖7个街道、4个镇、2个乡、15个民族乡:古城街道、宁远街道、城东街道、温泉街道、钓鱼台街道、华山街道、四家屯街道、曹庄镇、沙后所镇、东辛庄镇、郭家镇、羊安满族乡、双树乡、元台子满族乡、白塔满族乡、望海满族乡、刘台子满族乡、大寨满族乡、南大山满族乡、围屏满族乡、高家岭满族乡、碱厂满族乡、三道沟满族乡、红崖子满族乡、旧门满族乡、药王满族乡、海滨满族乡、菊花岛乡。
古城街道办事处驻二道牌胡同,人口2.93万人,面积9.78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春和、永宁、城北;3个村委会:北关、花园、北半道子。
宁远街道办事处驻老马路,人口3.07万人,面积10.28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老马路、铁西、延辉、城东;5个村委会:西一、西二、南关、南甸子、大佟屯。
城东街道办事处驻河东路四里,人口2.22万人,面积9.59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东关、城南;4个村委会:东一、东二、南辛庄、新地号。
温泉街道办事处驻兴海北路二段,人口2.97万人,面积9.57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东山、温泉、康宁、建海、兴海桥;1个村委会:胜利。
钓鱼台街道办事处驻钓鱼台,人口0.81万人,面积13.69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黎明、海河桥、海滨;2个村委会:钓鱼台、红石。
四家屯街道办事处驻四家,人口0.8万人,面积23.25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首阳;4个村委会:四家、邴家、纪家、周家。
华山街道办事处驻绿化,人口2.45万人,面积64.82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锦华、锦山;6个村委会:绿化、下长茂、西羊草、上长茂、东羊草、四合。
东辛庄镇镇政府驻东辛庄村,人口3.21万人,面积82.2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东辛庄;19个村委会:东辛庄、西辛庄、孙岭、兴隆、周石、井河、南二台子、胡家坟、傅家、东关站、西关站、田庄、陈屯、谷屯、张虎、半拉堡子、韩屯、王宝、西地。
沙后所镇政府驻西关,人口4.07万人,面积113.4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沙后所;22个村委会:闻家、桃园、五王、前红、旧四台、仙灵寺、南门外、西关、前王、后王、乱泥、周家洼、王家洼子、乱石、龙王、五里、荒地、石屯、王家河子、焦家、烟台、城内。
郭家镇镇政府驻共同,人口1.16万人,面积115.36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东华;12个村委会:共同、郭家、李良峪、棋盘、任合、陈家、盘岭、孙家、张池、古道子、蔡家、大石塔。
曹庄镇镇政府驻大甸子,人口3.48万人,面积120.05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曹庄、东华、七_一九;23个村委会:王家、刘家沟、老滩、南佟沟、曹庄、中兴、王屯、小英堡子、大英堡子、沙屯、朱家屯、四城子、泡河、大河口、头台子、二台子、大甸子、田相、后湖、安相、七里、上坡、王赵。
菊花岛乡乡政府驻菊花岛北,人口0.28万人,面积20.57平方千米,辖2个村委会:菊花岛北、菊花岛南。
红崖子满族乡乡政府驻红崖子,人口2.89万人,面积147.13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红崖子、汤屯、梁家屯、二道边、三道边、半拉山子、古城子、老付马、新付马、麦子沟、周屯、北马、西二台子、拣金、边壕子、团山子、大东沟、东拣金、南岭、大山台、英树、小山台、齐屯、吴家屯、老烧锅。
元台子满族乡乡政府驻药王庙,人口1.83万人,面积101.88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药王庙、田家屯、五家子、白甸子、灰山、小盖州、三和、砟山、英昌、四方、王家屯、元台子、上枣山、梁家、姜女、八里、白马石、西砬、刘家屯、营盘。
白塔满族乡乡政府驻白塔,人口1.24万人,面积76.15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白塔、摸虎、西塔、塔沟、上范、下范、下枣山、苏柏、老边、广粮、清水、朗月。
羊安满族乡乡政府驻大王屯,人口2.11万人,面积68.17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羊安、龙王咀子、上沟、白铁、河东、十八家子、辛庄、大王庄、佟屯、刘八斗、郭家山子、望宝、西岭、阎屯、芥菜沟、柳蒿。
双树乡乡政府驻双树,人口1.30万人,面积52.49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双树、老和、兴北、东砬、干柴、南庄、东八里、韩家、东窑。
望海满族乡乡政府驻望海,人口2.02万人,面积77.19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望海、范罗、赵家、柳家、牛营、新台、于家、黑庄、余粮、朱家沟、三里、四方台、曲河。
刘台子满族乡乡政府驻前刘台子,人口1.46万人,面积48.51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前刘台子、腰刘台子、盐锅、龙泉寺、潘山、阎家、凤鸣、山东、山西、蛇山、蚂蚁、李维。
大寨满族乡乡政府驻新立,人口2.33万人,面积83.85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新立、大寨、马圈、马蹄、吴家、郭家、周唱、王相、李相、贲家、王岳、花营、孙马、后营、张家、牛彦、罗家、沙河、兴旺。
南大山满族乡乡政府驻柴屯,人口2.07万人,面积115.80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柴屯、前夹山、后夹山、南英、北英、陈胖、北大、后五、南大山、红旗、三家、长垄、水关、狼洞沟、前五台、满屯、接火台、新民、北岭。
围屏满族乡乡政府驻围屏,人口1.34万人,面积113.07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围屏、杨树沟、茶家、团瓢、陈粮、云台寺、李家、北二台子、往户、太平、北边、向阳寺。
高家岭满族乡乡政府驻高家岭,人口1.55万人,面积76.77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高家岭、靳家、万宝、汤上、满井、牛心、宋斗、树林子、永和、拉马、郭家沟、西边、王道。
碱厂满族乡乡政府驻碱厂,人口1.20万人,面积150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碱厂、杨河、杨树、石人、四间、吕匠沟、朱家、蒋家、白庙子、摸虎山、侯屯、长岭、潘杜。
三道沟满族乡乡政府驻三道沟,人口1.87万人,面积159.81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三道沟、东门、西门、东沟、八里堡、黑沟、汪家、三道沟子、高店子、戏台、头道沟里、巴家、头道沟、凉水泉、黄埃子。
旧门满族乡乡政府驻旧门,人口1.04万人,面积74.16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旧门、李屯、陈家屯、刘屯、草白、民主、三道、半道子、望川、金樊。
药王满族乡乡政府驻裴屯,人口1.71万人,面积134.81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裴屯、谷家屯、药王、黄土、叶家屯、杜屯、冯屯、六家子、金家、莲蓬、大石、丁家、三头、立兴。
海滨满族乡乡政府驻海滨,人口1.46万人,面积75.07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海滨、厂子沟、李金、小王屯、项家、董屯、廖河、大刘屯、苏屯、双堆子、方安、徐大堡、台里。
【城市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发开放双重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环境三大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三大战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构建和谐兴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总量要上新台阶。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97亿元,年均递增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64亿元,年均递增1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30亿元,年均递增15%。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
——城市总体功能要有新提升。加快城市建设“东移北上”和老城区改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争创国家级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4平方公里,最适人类居住的现代化沿海旅游开放城市初具规模。
——人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提高。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764元,年均递增10%;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实现16000元,年均递增10%。五年增加就业岗位3万个,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和谐社会建设要有新进步。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一乡一个文化站、一村一个文化室”工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教育强市。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及卫生保健服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管理安定有序。每年筹建一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努力使全市人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021年4月,兴城市上榜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第43名。
2021年1月,兴城市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90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兴城市上榜。
2020年12月,兴城市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32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兴城市榜上有名。
2020年7月,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出炉,兴城市位列第100名。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兴城市入选。
2020年,兴城市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48位。
2012,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兴城市为首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8年1月,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兴城市为2016—2017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7年2月,兴城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兴城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长城宽带客服热线:95079。
长城宽带以新世纪高科技发展为契机,致力于以新一代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的宽带网络建设,为用户提供从接入到骨干、从天空到地面的端发展潜力巨大的驻地网运营商, 2003年后,公司发展得到更加雄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并带动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和服务范围的扩大。
长城宽带已经发展成为签约用户 1500万,网络覆盖用户 400多万,已建设开通 210多万户,收费用户超过 40万户。
扩展资料:
网络覆盖
长城宽带总部设于北京,并在全国 30个大中城市设有分支机构。自成立以来,长城宽带以新世纪高科技发展为契机,以新一代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的宽带网络建设,为用户提供从接入到骨干、从天空到地面的端到端宽带解决方案。
经过10年的发展,长城宽带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驻地网运营商。截至2010年6月,网络覆盖用户数近千万,资产规模约30亿元。在网用户规模正在以7万户/月的速度递增。
2009年长城宽带荣获中国互联网协会授予的“企业信用AA+级”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中国互联网产业百强称号,并荣获最具人气宽带网络服务奖。长城宽带将以更优质的网络,更先进的技术,更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官网-长城宽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你好,柘城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柘城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北与宁陵县相连,南与鹿邑县接壤,西与太康县为邻。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辖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个街道、乡镇。
柘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上古时代,炎帝朱襄氏曾在此定居并建都,夏朝时期称株野,商朝时期称为秋地,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柘城一名始于东周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时筑城设县,至今已有余年的建城史,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又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年),定名为柘城县。[]境内有李庄遗址、朱襄氏陵、柘城故城遗址、孟庄遗址、春秋泓水之战遗址、夏姬墓、邵园汉墓群、孟庄遗址、王马寺遗址、宝台庙遗址和中原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等文物古迹。[]
柘城县城北距商丘市城区公里,西距郑州市公里。商周高速贯穿全县,临近陇海铁路、京九铁路、郑徐高铁、商杭高铁、连霍高速、济广高速等国家交通主干道。
东起柘城的通柘煤田煤炭存储量达亿吨,为河南省最大的煤田。[]柘城有金刚石及超硬材料加工企业家,年产金刚石亿克拉、金刚石微粉亿克拉、金刚石系列制品万件,为全国金刚石行业集群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完善的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
年,柘城县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亿元,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
柘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原农业文明开启的源头,华夏朱氏、胡氏、陈氏宗亲发祥的根脉。上古之时,炎帝朱襄氏曾在此定居并建都;夏朝时期称”株野“;商朝时期称为”秋地“;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柘城一名始于东周战国时期,属楚国。
柘城在河南及商丘的位置
柘城在河南及商丘的位置
据《太平寰宇记》:“邑有柘沟,以此名县。”秦朝时筑城设县,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又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隋朝开皇十六年(年),定名为柘城县,至今已有余年的建城史。[]
唐朝时属宋州,宋朝时属应天府南京。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年),旧城圯于大水,一城锦乡,没于泽国,即今日“北旧湖”。嘉靖三十三年(年),城池南迁,以迄于今。
明清两朝均属归德府管辖。
“北旧城”内,依然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令人神往。历史上著名的春秋宋楚泓水之战曾发生于此,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曾在柘城设立总前委指挥部。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辖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
物产资源
柘城物华天宝,盛产三樱椒、棉花、烟叶、林木、优质小麦等农副产品,是著名的“中国三樱椒之乡”、“胡芹之乡[]”、“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境内探明有大型优质煤田,存储量超亿吨,是未来能源城市[]。全县三樱椒常年种植面积达多万亩,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辣椒生产加工集散地。探明储量亿吨的特大型优质煤田,可持续开采年以上,为一座新兴能源城市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柘城作为一座生态魅力新城,先后荣获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十快县、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等荣誉称号。
气候条件
柘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为.毫米,无霜期天。柘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紧邻华商之都商丘市,毗邻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交会处和国道、国道交会处,商周高速公路贯穿南北,穿境而过,设有柘城北、柘城西两个出入口;永登高速公路从南部穿过,并在柘城、鹿邑两县交界处设有出入口;八条省道呈“米”字形遍布境内,全县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省级主干道为主,县乡道和村村通为辅,干支相连、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行政区划
截至年底,柘城县辖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个街道办事处、个镇、个乡,柘城县人民政府驻未来大道中段容湖对面。
柘城县政区图
柘城县政区图
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县城西部和东北部,以商周高速公路、商柘公路为发展轴,是河南省家省级高新区之一、商丘市家省级高新区之一。柘城高新区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建成区.平方公里,分为金刚石产业园、超硬材料产业园及医药产业园。
个街道:长江新城街道办事处、浦东街道办事处;
个镇:安平镇、起台镇、慈圣镇、胡襄镇、远襄镇、陈青集镇、岗王镇、张桥镇、李原镇、马集镇、申桥镇、大仵镇;
个乡:皇集乡、惠济乡、伯岗乡、老王集乡、洪恩乡。
交通
柘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紧邻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的黄金十字架交会处,距连霍高速公路和国道公里,东距国道、西距国道公里。商周高速公路与淮亳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并在境内设有两个出入口。商周路、柘鹿路、柘睢路、柘宁路、柘太路、柘郸路、S等条省道与县、乡、村三级公路网布全县,联通八方,人流物流畅通便捷。东北距京九铁路、陇海铁路、商丘观堂机场仅公里。境内公路条,.公里,有沟通个地区,个县市的多余条客运线路。商周高速已建成通车。县乡有线光缆已铺通。全县程控电话总容量达到门,实现了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直拨,图文传真。
经济
总体建设
年,柘城县围绕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新旧统筹、产业支撑,城乡一体、建管并重”的思路,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新型社区建设为节点,注重内涵式、集约式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万人,城镇化率%。
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公共设施投资完成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完成.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完成元,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加快,在全市个县市区中保持了较好的位次。
柘城县总体规划图
柘城县总体规划图
二是做硬产业支撑,坚持联动发展。按照“重规模扩张、重服务配套、重效益提升、重产业集群、重科技支撑、重产城融合”的总体要求,按照建好金刚石产业园的目标,着力承接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关联企业、补链企业,落地了一大批大项目,实现了主导产业总量规模的持续扩张。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累计落地工业项目个,实现营业收入亿元,税收.亿元,累计吸纳就业.万人,金刚石超硬材料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突破亿元。新入驻产业集聚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坚持联动发展,大力实施“产城融合工程”持续推进“两区两带一环一网一城”建设。年,新区内建业联盟新城、开疆综合商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县亿元新城分院新城妇幼保健院等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公里的大北环正在紧张施工,加快推进特色商业区建设,碧水华庭等商住社区正在建设,华景商务综合体、五星级宾馆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华景路商业街日益繁荣。通过实施“功能提升工程”和“产城融合工程”,实现了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年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河南省产城联动发展示范集聚区。
三是城乡一体化取得新进展。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突出规划引领。以“两区两带一环一网一城”建设工程为重点,加快县城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不断加大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力度。余井、金陈、明珠学府等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建成面积万平方米。着力完善功能。进一步加大城区供(排)水、污水处理、绿化、亮化、供气、供热、公厕和垃圾处理中转站建设力度,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建移动环保型公厕座,城区公厕总数达到座,建成垃圾中转站座,实施了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改造,改造污水管网公里、供水管网公里,修整路面.万平方米,安装路灯盏;实施了县城多条供水支管网和条供水主管网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提升泵站和管网建设已完成。围绕“三城”创建,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实行每周三五义务劳动日制度,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城乡一体。狠抓特色小城镇打造。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财政支持、部门帮扶、乡镇挖潜”的办法,选择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特色明显、领导班子积极性高的乡镇,大力推进“五个一”工程,重点实施沿街建筑立面刷新、破旧房屋拆迁改造、道路绿化硬化等八项内容的精细化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城镇面貌,提升了小城镇建设水平,初步打造了一批特色小城镇。狠抓中心村建设。围绕布局优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庭院美化“五化”目标,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民群众向中心村集聚。三是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加大中心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重抓好“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五化”(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有效改善了农村整体环境。
主导产业
柘城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柘城县地标雕塑
柘城县地标雕塑
,板块经济各具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迅速起步。初步形成了皮革、面粉、食品、酿酒、医药、化工、造纸、轴承、木材、机械、建筑、铝制品、金刚石微粉加工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格局,建有三大工业园区和民营工业城。全县金刚石微粉加工企业发展到余家,年产量达亿克拉,占全国生产总量的%以上,占出口总量的%以上,是国内金刚石微粉加工生产重要基地和主要经销市场。柘城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县城改造治理气势磅礴,城东开发和北环路行政服务新区开发日新月异,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供水、供电、通信、商贸、餐饮服务、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彩纷呈,北湖开发工程规模宏伟。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到人,日供水能力达到吨。现代化的通讯网络覆盖城乡,商贸市场一派繁荣,辐射周边县市中心商贸城区域优势已初步显现。一个功能齐全、整洁亮丽、文明和谐的现代新柘城,粲然亮丽在世人的面前。
高新产业
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柘城县城西部和东北部,柘城高新区以金刚石及超硬材料为特色主导产业,现有金刚石及超硬材料加工企业家,年产金刚石亿克拉、金刚石微粉亿克拉、金刚石系列制品多万件,成为全国金刚石行业集群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完善的加工基地,为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及超硬材料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年,柘城高新区共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总投资额.亿元,新入驻高新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实现税收.亿元。
柘城高新区以金刚石及超硬材料、医药为主导产业。截至年底,高新区形成了以万克钻石工具、先进工业金刚石、金锐钻石工具、厚德金刚石、大力量新材料、万克钻石工具、惠丰钻石科技等金刚石及超硬材料为主的骨干企业,金刚石及超硬材料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家,形成了从单晶人造金刚石制造、金刚石微粉加工和金刚石制品生产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金刚石及超硬材料产业的主导地位明显加强。医药制品产业初见雏形,入驻了华商药业、恒生药业、韶华药业、中盛药业、慈云生物等医药制造企业家,医药制品产业企业科技含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柘城高新区
柘城高新区
截至年底,柘城高新区拥有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力量新材料、惠丰钻石科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鸿翔超硬、杰隆生物、海乐电子)、项国家自主知识产权、项发明专利,建成了河南省金刚石产业检测中心,新源超硬、鸿翔、惠丰等企业建成了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新源超硬的河南省金刚石研磨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鸿翔超硬的河南省超硬粉体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惠丰钻石科技的河南省亚微米超硬材料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其中惠丰钻石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河南省亚微米超硬材料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省唯一的金刚石微纳级粉体河南工程实验室,并与河南工业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协议。柘城高新区金刚石制品形成了“人造单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萃取—金刚石微粉加工—金刚石制品”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金刚石制品从中低端磨料磨具向汽车缸体、高铁轨道、航天航空材料等高精尖产品延伸,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支撑力显著提高。厚德、金锐和先进三大金刚石工业项目,积极创建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争取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高新区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和科研楼,成功引进博士人、硕士余人、高级技术人才余人,具备了新产品研发、专利成果转化、金刚石微粉及制品检验检测的科技能力。
年以来,柘城高新区加大了园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北海路、广州路、苏州路、学府路等道路的延伸工程,新修了双枫路。进一步完善了高新区内的硬化、绿化、亮化、供排水、天然气、弱电入地等升级改造工程,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展示中心、污水处理厂、职工公寓、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大大提高了高新区的承载能力。
为解决融资问题、突破融资瓶颈。截至年底,柘城高新区先后为家企业发放贷款万元。利用柘城县发展投资公司积极为在建项目和高新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支持,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高新区提供融资.亿元,累计为高新区生产企业提供担保资金.亿元。
战略定位
柘城县、在商丘市域“一市、一轴、三区”的空间结构布局中,处在以商丘市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区范围内。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黄淮四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承接
中原经济区战略格局
中原经济区战略格局
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主要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
柘城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培育壮大金刚石微粉及制品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铝制品、医药保健品、酿造、辣椒加工、林木加工、面粉加工和皮革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柘城县特色经济。根据柘城县“十一五”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模式,结合县域人口分布、交通网络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宜采用“一心、双环、两轴、三点”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一心”即县城城区,它是县域的极核,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双环”即内外两个环县公路,它是联系全县各乡镇的主要交通纽带;
“两轴”即商周公路和柘睢、柘鹿公路。
“三点”即胡襄镇、慈圣镇和安平镇三个中心镇。
通过合理有序的空间发展布局,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努力构建农业先进
柘城县总体规划图
柘城县总体规划图
、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新柘城县。
规划期内,重点保障中心城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心城区新增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公顷。加快县城的建设,完善县城的中心功能,形成以县城为主体,以重点建制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区总体结构布局为“一核三心三轴五区”。
一核:以北湖和两条河流组成城市的绿核。
三心:春水路与和平路交叉口地区为城市商业服务中心,北环路中段的城市行政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
三轴:规划确定以春水路、北环路为综合功能生长轴,结合南北向的和平大街组成十字型城市主轴结构。
五区:北部行政文化居住区、南部老城商贸生活居住区、西部工业区、东部居住区和北部工业区。
如今发展立足于现有老城区改造,新建城区建设项目“一湖两河”开发为龙头,向北、向西紧凑发展。远期城区以向东西发展为主,适当向南北发展。
人口
柘城常住总人口万人[],汉、回、黎、土、藏、壮、满、苗等个民族,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人。
商丘方言与普通话很接近,但从音系上看,更接近古汉语,属北方方言中原区。全县语音基本一致
称谓:父亲称“大”或“爹”;母亲称“娘”(也有叫爸、妈);
柘城县城区
柘城县城区
祖父称“爷“,祖母称“奶奶”;伯父、岳父称“大爷”;伯母、岳母称“大娘”;外祖父称“姥爷”;外祖母称“姥娘、姥姥”;舅母称“妗子(音jin,四声)”;兄称“哥哥”;弟弟称“兄倪(ni)”;个别少数地方称姑姑为嫲嫲(音mama)等。
时间:早晨叫“清早起来”;吃早晨饭叫“吃清早起来饭”,中午叫“晌午”;下午叫“哼昂”;晚上叫“嗨喽”;吃过晚饭没叫“喝吧茶没”;昨天叫“夜个儿”;前天叫“蔡个儿”;明天叫“明个”;后天叫“后个”;春节叫“年下”。
位置:这里称“这个儿”;那里称“那个儿”;前边称“前头”;后边称“后头”;正房叫“堂屋”;厕所称“屎茅子”;角落叫“仡佬”(ge‘lao)等。这些语言都体现了典型中原区语言特点。
动作:蹲下称“估击能个”,水念“扉(fei三声)”,膝盖叫“格拉伴”。
完蛋叫“去求吧”,漂亮叫“有排场”,硬币叫“分克”,恶心叫“可囊人”,好生气叫“小僧(seng四声)”吝啬叫“真尖”,不行叫“不占(zhan三声)”,吵闹叫“喳呼”,慢叫“肉”,喜欢叫“相中”,坏叫“赖、孬”,有效果叫“管护”,不着急叫“白慌”。
教育
柘城县高级中学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悠悠六十载,学子灿如星。六十多年来,柘城县高级中学共培养出毕业生三万多名,向高校输送新生一万多名,年以来,在高考中升学人数十二次名列商丘地区第一、三次第二,先后涌现出二名河南省高考状元、九名商丘市高考状元,一千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竞赛中获奖。学校先后有三位校长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河南省劳动模范,六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
柘城县高级中学
柘城县高级中学
教师,一位教师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
柘城县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示范性高中,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守“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争创名校”的办学思路,以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要求,高效率运转,结合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创建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全面提高了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入学人数连年攀升,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和向心力,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柘城县第二高级
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中学始建于年月,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是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根据当时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行政级别相同、师资力量对等、生源质量相当”的原则,从原柘城县高级中学分设出来的一所新建高中。
通过年多来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豫东地区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省级示范高中,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十几首批绿色学校,省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标一级档案室,全国终于会教研教改基地校,世纪发展战略基地校。
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四区分明,规划布局合理,校园整洁优雅。学校现有个教学班,在校生多人,共有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学校建有教学楼三幢,电教楼一幢,图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办公楼一幢,学生宿舍偻两幢,餐厅两幢,有达标的实验室,,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标准四百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和篮、排球场,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广播电视系统、校园控制系统。学校设施设备先进完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到位,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有多名同学先后在全国数学、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学校如今在校长、党总支书记彭宇的带领下,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育人环境,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河南省乃至全国高中教育的先进行列。
旅游
文物古迹
柘城现存文化古迹遗址处,馆藏文物余件。
新城区
新城区
申桥镇李庄遗址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第一鞋:颗年前的犀牛牙化石堪为珍奇,孟庄殷商文化遗址出土的草鞋底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鞋”。
李庄遗址:又称“山台寺遗址”,位于柘城县申桥镇李庄村,因其基址上过去有座山台寺而得名。李庄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同时又含有较多的岳石文化遗存。龙山文化距今为年至年,此时农业生产已占相当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制、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家畜饲养有了显著发展,陶器种类众多,形态多样,造型美观,饰纹纤细。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柘城故城遗址:(含邵园汉墓)。始于汉代,位于柘城县北旧城内。文化内涵丰富。邵园汉墓位于柘城县西郊的邵园乡邵园村,为较大规模东汉时期的砖室墓,墓主身份较高,保存基本完好。年月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襄陵:即炎帝陵,朱襄氏,炎帝的别号。炎帝在位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孟庄遗址:位于柘城县岗王镇孟庄村北侧,又叫“心闷寺”遗址。
炎帝朱襄陵
炎帝朱襄陵
史堌堆遗址:址位于老王集乡史堌堆村,是一处商代文化遗址。
胡庙墓群:位于申桥镇胡庙村,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墓葬集中地。
杨庄墓群:位于胡襄镇杨庄村,是西汉时期的墓地。
邵园汉墓群:位于西郊邵园村。该墓为拱顶式砖券多室夫妻合葬墓。墓向东,两主室并列,且有甬道两个、耳室四个,成“井”字形。
大棘之战遗址:公元前年,郑国和楚国结盟之后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同宋国在大棘(今安平镇西南)展开一场著名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旧址,即在今大毛村一带。此地靠近涡河,地势低洼,面积约为平方公里。该区域内有战国墓群、楚太子墓和伍员(伍子胥)钓鱼台遗址。
泓水之战遗址:公元前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同时,楚成王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将势力渗入中原地区。宋襄公不顾宋国国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国的公爵地位压制各诸侯国,与楚国争夺中原霸主的位置。
孔子困匡处:位于惠济乡小吴村。孔子困匡,是春秋时期发生在柘城(时称株野)的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