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工业提升门设计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许昌工业提升门设计这个问题,许昌学院艺术类考生录取原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许昌学院2009年省外艺术类招生简章
许昌学院是一所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座落在汉魏古都----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地处中原腹地,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国家森林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钧瓷文化之乡等称号。京广铁路、107国道、311国道以及京港澳、兰南、永登、等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49万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烂漫,被评为省级卫生单位、园林式单位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拥有先进的远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高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齐全的体育设施,建有各类实验室10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832万元。新图书大楼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现有藏书近110万册。
学校现在教职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834人,教师中有正高职称56人,副高职称178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50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36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国家级、省部级劳模和优秀教师,有***教育基金获得者。学院积极实施科研支撑教学、科研强校的战略,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学术声誉跻身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目前学校有17个院(系部),举办了43个本科专业和12个专科专业,覆盖了文、史、理、工、法、管、教、经等八个学科门类,应用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学生来自全国23个省份。学校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有个性、能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祖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设有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同全国大中型企业、地市教育教学单位建立协作关系,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平台。多年来,学校培养的各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院系简介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现有艺术设计、美术学两大专业,开设美术教育、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陶艺、多媒体设计等多项专业课程。美术学院下设国画教研室、油画教研室、陶艺教研室、视觉传达教研室、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基础理论教研室、成人教育教研室、工笔画研究所等八个研究机构。美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四十余名,其中专兼职教授8名,副教授12名,硕士研究生学历20名,出国留学人员2名。几年来美术学院师生多次在国家级美术作品比赛中获奖,并完成科研项目省级五项,地厅级十余项,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奖百余项。培养能够从事美术教育、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媒体策划及品牌推广的设计和管理专业人才。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开设有“音乐学”、“舞蹈学”两个本科专业和“音乐教育”专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名教授、副教授及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并聘请中外知名兼职及客座教授多人。办学条件优良,设有功能完备的音乐厅、数码钢琴教室、多媒体电脑音乐教室、现代化音响视听室、舞蹈教室等。科研及艺术实践成果丰硕,荣获第六届全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银奖,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的专业作品近50个,其中20余个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以及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不断进行学术交流。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师资,为全国多个舞蹈名校与专业团体输送了大批专业艺术人才。
专业介绍
1、艺术设计本科学制四年(平面设计、环境艺术、陶瓷艺术方向)
培养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包装设计、企业和产品品牌形象设计、多媒体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展示设计、现代装饰艺术等方面的设专业人员。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计概论、设计史论、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与策划、室内设计、现代装饰设计、产品设计、CI设计、商业摄影、环境设施设计等。
2、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中国画、油画方向)
培养能够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事各类学校美术教学以及学术研究的合格教师、美术工作者、专业人员等。
主要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美术概论、美术教学论、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水粉水彩、素描、书法、设计与制作、美术鉴赏与批评、设计基础文化艺术名著导读等。
3、音乐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音乐理论基础和艺术知识、技能,能够从事音乐创作、音乐教学、研究以及社会群众文化活动的专门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分析与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声乐、钢琴、形体与舞蹈、音乐美学、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教学法、器乐等。
4、舞蹈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有高素质的舞蹈理论与技能,并且能胜任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创作和舞蹈教育教学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编导技法、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剧目与舞台表演、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史、舞蹈精品欣赏等。
录取原则
1、按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颁布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执行。
2、凡报考我校艺术类(艺术设计、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考生,有专业统考省份的考生,必须参加由所在省、市、自治区组织的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同时,在考生文化科成绩达到所在省份艺术类本、专科录取分数线,并符合专业规定的身体要求,学校根据考生所报志愿,凡参加我校在该省份单独组织的艺术类专业加试(颁发有我校的专业合格证)的考生,按我校专业加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满为止;我校没有组织专业加试的省份,按省份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满为止。
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艺术类)和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专业录取原则是:专业考试成绩达到合格线,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4、各专业的录取没有男女比例的限制。
国际代码:10480
办学性质: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外语语种:英语
学费标准:本科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年5700元
住宿费标准:按专业及不同的住宿条件;每生每年600-1000元
学校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许昌学院招生办公室邮编:461000
电话: 0374-2968818 2968816
网址:
E-mail:zq@xcu.edu.cn
院校专业: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综合类公办双高院校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河南许昌市
官方电话: 0374-2276888
电子邮箱: zsc2276888@163.com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师范专科教育。学校成立于 2001年, 2008年2月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12月被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2016年5月被教育部列入27所“诊改”工作试点院校并于2019年6月通过教育部诊改复核,2017年6月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8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11月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12月入围国家“双高计划”,2019年12月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校园”。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进入全国一流高职院校行列。学校座落在汉魏故都许昌。许昌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环境优美,先后获得国家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国家生态园林城、水生态文明城、国家优秀旅游城等称号,被网民推选为全省“最美城市”。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004亩,建筑面积38.9973万平方米,各类教学设施总值约2.87亿元,图书馆现有纸藏书144.11万册,数字图书80万册,报刊432种,电子资源数据库7个,中外文电子期刊9769种,阅览室座位2600个。学校环境优美,建有明月湖、灯光操场、牡丹园、枇杷园等景观项目,形成了花园式的校园,校园式的花园。学校现有教职工 1049人,专任教师97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教师409人,教授、副教授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254人,“双师素质”教师509人。拥有省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职业教育教学专家44人。目前,学校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2825人,函授生10000余人。开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园林与食品工程学院、医疗卫生学院、航空工程学院、互联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2个二级分院和2个教学部,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会计、财务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空中乘务、高铁乘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等68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品牌示范校建设专业9个,国家级优质校建设专业群12个,国家级双高建设专业群1个、省级双高建设专业群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1项、参建5项,产业学院9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基地180个,产教融合省级合作企业1家、市级合作企业332家。参加1+X证书试点证书数54个。建成有8个大师工作室。拥有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教师在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8项。学校秉承“厚德笃行”的校训,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成才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围绕专业特点,先后与许继电气、森源电气等30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四季春天”园林园艺实训基地、现代电气装备生产性实训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互联网+智能制造“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双师教师培训基地。牵头成立许昌市中高职职业教育联盟、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全国软件测试产教协同育人联盟、中原电梯专业职业教育联盟,组建了许昌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许昌现代园林园艺职业教育集团。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建立有院赛、校赛、省赛、国赛、世赛“五级”赛制体系,注重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全国和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的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4项,省级一等奖46项、二等奖71项、三等奖77项。尤其是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5G移动通讯应用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在2019国赛“工业机器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第1名的优异成绩。连续九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选拔赛优秀组织奖”。学校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建立“1+X”课程体系,搭建“1+2+X”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初步形成。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5项,省级金奖18项、银奖9项、铜奖17项;在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共获得一等奖47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71项;在“挑战杯”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6项、省级三等奖35项。学校被授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双创先进工作单位”“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创新教育实训地”“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学生、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德育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市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先进单位、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高等院校院系教育成果奖获奖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高校。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应对许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多年开展走访许昌百家重点企业活动,服务企业发展,开展了面向全市退役士兵、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培训,为行业企业累计培训 2万余人次,培训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千余人,开展各种技能鉴定9000余人次,培训村干部千余人。
一、郑州轻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郑州轻工业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东风校区、科学校区、禹州校区,东风校区地址为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5号、科学校区地址为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36号、禹州校区地址为许昌禹州市画圣路北段。
二、郑州轻工业大学简介郑州轻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抓住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是当时轻工业部在中南地区布局的唯一一所轻工类本科高校;1998年转属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
学科专业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7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和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共44门,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11个。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目前拥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1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
师资队伍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人选、国家“*”教学名师、河南省“*”人选、省级特聘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形成了以院士及河南省特聘教授为核心,以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博士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学校持续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现有在校生220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1200余人。学校一直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 10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和“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全国烟草行业、家电行业、电池行业、食品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的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学校获得“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军训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等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学校设有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食品生产与安全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一批轻工特色鲜明的省部级学科平台,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5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20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10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数量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0余部。《轻工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