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莆田工业提升门

莆田工业提升门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5

很多朋友对于莆田工业提升门和莆田这个城市怎么样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莆田是海峡西岸一座正在崛起的港口城市,现辖仙游一个县,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陆地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6万。

莆田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也就是海峡西岸中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段,北依省会城市福州,南临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台中港仅70多海里,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地区。

妈祖文化独特。莆田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源远流长的妈祖文化,在海外华人心中,尤其上在东南亚国家、地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全世界现有妈祖宫庙近5000座,近2亿人信仰妈祖。本世纪以来每年前来朝拜的境内外香客有200万人,其中台湾游客超过10万人。

港口条件优势。湄洲湾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30多公里深水岸线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

文化积淀深厚。莆田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曾荣获过“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田径之乡”、“篮球城市”、“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等国家级称号。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和“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主动融入“海西”建设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总量位次不断前移。2002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5%, 12.1%, 13.1%, 15.3%, 16.0%.2006年与2002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 6%,由全省第九位跃居第七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l. 6倍,由全省的第六位跃居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 4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一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近一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 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8. 2%>

今年以来,全市持续近几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主要体现在:

1、经济发展持续加快。1一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两项全省第二,三项全省第三,地区生产总值416. 57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 60亿元,增长19. 3%,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160. 69亿元,增长53.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7元,增长17. 3%,地方级财政收入20. 93亿元,增长32. 1%,增幅均居全省第三位。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亿元、财政总收入45亿元,均可大幅突破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2、项目带动成效明显。1--10月份,新增合同以上项目296个,计划总投资268. 55亿元,使我市自2003年10月以来列入跟踪督查合同以上项目达到1982个,总投资9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4. 27亿元,目前已投产竣工和在建项目占91. 8%。对重点财团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马来西亚云顶集团继续在莆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亚洲最大太阳能光电伏特生产基地。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工艺美术城工程基本完工,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落地企业22家,LNG气电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昌兴集团25万吨码头、国航修造船基地等一批临港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施名牌带动成果丰硕,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在莆田设立机构。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扶持促进现有企业做强做大。

3、港城建设充满活力。着力建设“两铁两水三高五大道一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港城建设全面铺开。福厦铁路莆田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向莆铁路控制性工程将于2007年11月23日动工。金钟水库导流洞全线贯通,大坝成功截流,金莆供水工程正在积极筹建.以湄永高速,福厦高速、福厦高速复线莆田段为基础的绕城高速公路加紧推进。五条通港大道全面开工,仙港、荔港、城港、沁峤路一期工程年内贯通,涵港大道一期工程明年贯通。莆田机场列为福建省“十一五”新机场前期准备项目。妈祖城建设进展顺利,中铁集团投资22亿元开发基础设施项目,相关配套项目陆续签约,莆田一中妈祖城校区正式动工,妈祖城东拓(平海湾)已着手规划。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 5亿元建设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等72个城建项目,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功能日趋完善。

4、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三会一节”,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100多位中外媒体记者进驻莆田采访报道。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实施村级文化中心“百村示范工程”,全面提升基层阵地建设水平。大力开展群众性和谐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艺精品创作再结硕果,莆仙戏《杀贡鹤》囊括23届福建戏剧会演所有艺术门类奖项,《妈祖》获得四种奖项.莆仙戏在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晋京展演取得圆满成功,显示莆仙戏在我国地方戏剧中的独特地位。组团参加第三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取得四项全省第一,并获得全省唯一的“优秀展示奖”和“优秀组织奖”。举办首届莆台妈祖文化活动周,深化莆台交流与合作。

5、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如期建成,可解决南日岛和埭头半岛46万群众的安全卫生饮用水。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低保提标和扩面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持续开展,白内障康复工程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捷报频传,再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考核,13个院地科技合作项目签约落地,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创新高,第十四届省运会比赛场馆全面开工建设,市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市第五医院、市疾控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切实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建设了一批新型农村住宅小区,有3个村、30个农户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农村道路交通面貌根本性改变,年内可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北洋水系整治完成10公里河段,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按照***和省委精神,结合莆田实际,市委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到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居住、交通、教育、卫生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条件有较大改善,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文化设施配套、市场繁荣有序、特色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自唐以降1200多年间,涌现出2000多名进士,10名状元,8名宰相。有98人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立传,有99部兴化人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有“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户六进士”、“一科两状元”、“魁亚占双标”、“兄弟两宰相”、“六部尚书占五部”、“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的风流佳话。他们恰似灿烂的群星,在历史的银河里闪烁,各领风骚,垂范后人。

林披(公元733- 802年)字茂则、茂彦,号师道,莆田县人。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明经擢第,为将乐令、迁漳州刺史、澧州(今湖南澧县)司马、康州(今广东德庆)刺史,贬临汀郡曹椽,改临江(今四川忠县)令。后授临汀别驾知州事。官终检校太子兼苏州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刺史,世号“九牧林家”。

徐寅(生卒年不详)字昭梦,莆田市城厢区人。唐乾宁元年(894)举进士,梁开平元年(907)再试进士,中第一名,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三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太祖怒削其名籍。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后归乡隐居。有《徐正字集》、为清代《四库全书》收录,诗亦收录于《全唐诗》中。

黄滔(公元840- 911年)字文江,莆田市城厢区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官国子四门博士,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黄滔是晚唐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一百多首。还编辑唐代福建人诗作总集《泉山秀句集》30卷,对保护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学家,人称闽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黄御史集》被收录于《四库全书》和《丛书集成》中。

陈洪进(公元914- 985)字济川、致先,仙游县枫亭人。行伍出身,投泉州指挥使留从效手下,以军功被闽主王延政封为马步军都校。公元945年,泉州置清源军,陈洪进调为清源统军使,后升清源军节度,兼漳、泉二州观察使。宋开宝八年(975),宋太宗即位后,陈洪进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献泉、漳二州所辖14个县,归入宋朝版图,为国家统一作出积极贡献,被授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随太宗收复太原,后被晋封为杞国公、岐国公,赐府第于开封祥符县。公元985年病殁,朝廷废朝二日,宋太宗赠中书令,谥“忠顺”,追封为东海南康郡王。

蔡襄(公元1011- 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仙游县枫亭人。宋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时年19岁。历任谏官、枢密直学士,龙图阁学士,翰林院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历知泉州、福州、杭州、开封府事。他刚正不阿,仗义直言。景ネ右(1036)三年,范仲淹等四臣反对权相吕夷简而遭贬谪,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抨击此事,名声大震,时年25岁。在任地方官时,他关心百姓疾苦,免除苛杂赋税,兴修水利,绿化官道,禁止陋俗,造福于民。宋庆历四年(1044),他奏减福州丁口税;出任泉州时,主持修造中外闻名的洛阳桥(万安桥),促进了泉州贸易的繁荣和发展。他还撰写《荔枝谱》和《茶录》等书,为茶、果栽培作出杰出的贡献。《荔枝谱》为世界上最早的果树栽培学专著之一,近年被译为英法等国文字,流传海外。诗文造诣较深,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擅长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称为宋四大家,墨迹有《谢赐御书诗》传世。蔡襄病逝后,大文学家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葬于仙游县枫亭锦岭。

蔡京(公元1047- 1126年)字元长,仙游县枫亭人。北宋熙宁三年(1070),与其弟蔡卞同榜进士,初任浙江钱塘(今杭州市)尉,舒州(今安徽潜山)推官。后任起居郎,出使辽国,回来后被提升为中书舍人。曾参与支持王安石变法。宋元ネ右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废止王安石新法,复差役制,蔡京又积极追随司马光,受到赏识。绍圣元年(1094),蔡京任户部尚书,此时司马光已死,他又帮助章忄享重行新法,推行雇役制,又得章忄享赏识。后徽宗即位,蔡京被降为端明殿龙图阁学士,不久又贬至杭州任职。崇宁元年(1102)后,蔡京又被重用,历任大名府知府、户部尚书、左丞、右仆射、太师等职,先后五度为相。他尽复新法,贬元ネ右诸臣为“奸党”,立党人碑,立于端礼门及各地官厅;又力倡“丰亨豫大”之说,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设立道观,加重百姓负担。蔡京晚年误国,宋靖康时(1126),被钦宗皇帝放逐岭南(今广东广州),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时年80岁。

郑樵(公元1104- 1162元)字渔仲。世称“夹氵祭”先生、“溪西”先生。宋时兴化县(今莆田县)广业里人。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他16岁时从族兄郑厚在越王山下结庐苦读,博览群书,不事科举,立志要“汇天下之书为一书”。他30年著书,10年搜访图籍,一生留下81部900多卷著作。他第一个创立中国通史体系,写成《通志》200卷、500多万字,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天下三通”,后人对其评价极高。《通志》、《尔雅注》、《夹氵祭遗稿》、《六经舆论》等皆收入《四库全书》。

叶禺页(公元1100- 1167年)字子昂,仙游县人,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初任南海县(今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部)主簿兼代县尉,后知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孝宗即位,召为尚书郎和右司谏,历吏部侍郎、代理吏部尚书。乾道元年(1165),改任签书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次年一度罢政,后又召为尚书左仆射等职。卒后累赠少师,谥“正简”。叶禺页为人朴实,清廉公正,严以律己,不图私利。自初入仕至为相,田宅不改其旧。

陈俊卿(公元1113- 1186年)字应求,莆田市城厢区人。宋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二名,授泉州观察推官。后调睦宗院教授,以校书郎召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他不肯依附秦桧,主张抗金,反对议和。孝宗即位,他受重用,迁中书舍人,带职任江淮宣抚判官兼代理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事。乾道元年(1165)入京,为吏部侍郎,同修国史。乾道四年(1168)任宰相,以选贤举能为己任。淳熙八年(1181),上书告老还乡。卒前,他手书示诸子勿祈恩泽,勿请谥树碑。卒后,孝宗赠太师,谥正献。朱熹远道来莆吊唁,并为之撰写行状。

林光朝(公元1114- 1178年)字谦之,号艾轩,莆田县人,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早年得理学名儒周敦颐濂洛学派真传,讲学于莆田东井、红泉、蒲弄等书堂,后世学者称其为“红泉学派”,尊为“南夫子”。他以名儒召对,任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官终工部侍郎,谥“文节”。有《艾轩文集》收录于《四库全书》中。

郑侨(公元1132- 1202年)字惠叔,号回溪,仙游县人。宋乾道五年(1169)考中状元。历任转校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吏部司封、起居舍人、左庶子、兼任给事中、礼部郎中兼侍讲等职。曾任建宁(今福建建瓯县)、建康(今南京)、福州知府。宁宗即位,召其为吏部尚书。庆元元年后,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及资政殿大学士,拜观文殿学士等。晚年辞官返乡,卒后赠太师、郇国公,谥“忠惠”。

王迈(公元1184- 1248年)字实之,号癯轩,仙游县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任殿试详定官、南外睦宗院教授、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观察推官、赣州、吉州(今江西吉安市)通判,和邵武军知军等职。为官公正,敢于直言强谏。受当朝宰相郑清之器重。王迈还是南宋诗人、文学家,著有《癯轩集》27卷,收入《四库全书》。

刘克庄(公元1187- 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市城厢区人。宋嘉定二年(1209)以荫入仕,淳ネ右元年(1241)特赐同进士。历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幕、建阳知县、福建帅司参议、广州提举、潮州通判等职,以太府少卿任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兼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漳州、福建提刑。再召入词馆同修撰、起居舍人、侍讲。累迁兵部侍郎,权工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定”。刘克庄秉性耿直,不满当权者埋没贤能,敢于抨击朝政弊端,一生为官30多载,落职九次。因其政治抱负无法施展,遂倾注毕生精力于文章诗词。其词有辛弃疾,陆游词风,洋溢着爱国悯民思想,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编辑其作品,称《后村居士大全集》190卷,收入《四库全书》。

陈文龙(公元1232- 1277年)字君贲、德刚,莆田市城厢区人。原名子龙,宋咸淳五年(1269)中状元,度宗赐名文龙。先后任秘书省正字、镇东(今吉林省西北部)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监察御史、抚州知府、左司刺、侍御史、参知政事、兴化知军、闽广宣抚等职。陈文龙是南宋抗元将领,曾上书弹劾宰相贾似道一味求和误国,遭打击,愤而辞官。元兵陷福州后,派人劝降,遭严辞拒绝,并斩招降使,倾尽家财募兵,打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旗帜,坚守兴化城。后因叛将开城降元被捕,诱降不屈,械送北上,一路绝食。经杭州拜谒岳飞庙时,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被后人誉为福建的“岳飞”。

“莆田鞋”山寨或将成历史

“莆田鞋”山寨或将成历史,“莆田鞋”集体商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标志着莆田鞋业从“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转变,“莆田鞋”山寨或将成历史。

“莆田鞋”山寨或将成历史1

自莆田市鞋业协会获悉,“莆田鞋”集体商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这是福建省首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业界人士认为,这标志着莆田鞋业从“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转变。

“莆田鞋”算是走出来了!那么,面对转型升级的当口,莆田鞋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它能否顺利走向“国货之光”呢?

一、莆田鞋真实感受:仿制这条路早晚走不下去的

公开资料显示,鞋业是莆田的重要支柱产业。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莆田共有4200多家鞋企,50万从业人员,产值超千亿,年产鞋13亿双,占到全国产量的近10%。

说实话,上学的时候,我也买过莆田鞋,早期莆田鞋真是粗制滥造,真鞋假鞋一眼就能看出,价格也非常便宜,上千的鞋甚至一两百就能买到。但是穿着的确不舒服,和正品差异大,穿不了多久就变形损坏,质量堪忧,我也就没再买过了。

大概在2018年的时候,因为比较喜欢鬼冢虎的休闲鞋,看正品要七八百,我想着反正也不是功能鞋,穿着不舒服也不受伤,就买了双莆田试试。我发现没那么便宜了,大概三四百左右,拿到后和之前买的正品对比,真没看出来区别,卖鞋的说这双是公司级,了解了一下才知道他们内部还分:通货、真标、公司级和原单等级别。

也就是说,这是莆田鞋越来越专业化路线了。当时我就在想,既然已经这么成熟专业了,为啥莆田人还不做自己的品牌。

更牛的是,我有个同事在alphafly next%刚发售时老是抢不到,一气之下去买了双莆田鞋穿,本就过过瘾,大家都担心这种功能鞋不买正品会不会受伤?后来据他反馈说:

莆田鞋的回弹比正品回弹差不少,跑了两三百公里后气垫漏气了,不过也才几百块,他也就无所谓了。

于是,我才意识到莆田真是啥都能做,而且做的也还不错。但这种偷偷摸摸的挣钱模式注定走不远,尤其现在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仿制这条路早晚走不下去。

二、在我看来,这很有可能是清理莆田假鞋的一个前兆

要知道,莆田和鞋子相关的产业目前主要是在干什么,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是心知肚明的,不仅是你我心知肚明,地方知不知道?国家知不知道?肯定都是知道的。

众所周知,制假贩假是违法行为,但一直以来莆田鞋却在市场上的流动从未间断,许多莆田本地人昼伏夜出,唯有每年315前后和春节那几天可能会略有收敛。

可是,一直以来为什么当地都没有用强硬手段将那些工厂一网打尽呢?这涉及到当地的一个经济问题。

莆田制鞋产业可以说是莆田的支柱产业,如果真的采取一次性的强硬手段一网打尽的话,可以说,莆田经济直接就会崩掉。可见,直接采取强硬手段,短期内清理那些制假工厂是不现实的。

但是,制假售假始终是违法行为,只要是违法行为,那必定不是长久之计。也就是说,整个莆田的转型是势在必行之事,当然,转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

所以,这一次莆田鞋集体商标注册,相当于是给莆田本地的这些工厂发出了一个信号:一些聪明人可能在这之前都已经在慢慢的转型了。

我们能知道的是,目前莆田的一些工厂利润还可以,但制假售假确实是违法,很多本地工厂觉得没有人管这个事情,那就依然我行我素,不去做转型。毕竟转型有风险,万一转型失败可能会从盈利变为亏损。

如今集体商标注册出来了,在我看来信号很明确,这个时间可能是一两年,可能是三五年。如果一些工厂为了当前利润而执迷不悟的话,可能最后还是会被一网打尽的。

三、最后,莆田鞋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

鞋服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相对而言科技含量低,没有明显技术壁垒的行业。这当中尽管也有很多材料科学、力学和人体功能学等的研究,但到不了芯片那个层面。

可是,硬币的另一面,那就是鞋服对设计方面的极高要求。设计,或者说艺术和美感这件事,也许不是保障日常生活的基础,但却是整个国家发展软实力的关键。尤其是文化影响力和输出,对国家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大家看看美国就知道了。

过去几十年,我国鞋服行业总体以制造和生产为主。在原创设计方面,无论主观意愿或客观能力都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开设了品牌,也没有真用好的设计和营销去经营一个品牌,曾经的晋江系运动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今国产品牌们开始觉醒,逐渐认识到原有模式的局限后,我们看到了喜人的进步。越来越多原创设计走向台前,鞋子研发思路和眼界更开阔了,也有越来越多的金额投入到科技研发和设计资源之中。

于是,国产品牌们的产品外形和性能上去了,价格段也适当拉近,品牌影响和渠道建设越来越好,逐渐能和国际主流品牌形成竞争,这是十几年前完全没有的局面。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瓶颈,尤其是设计方面,它需要长时间的艺术积累和发展,拥有丰富的文化土壤,才能让设计师有真正成长的空间。

这次莆田鞋的行动,还是让人充满期待的。当政府资源愿意去支持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原创设计和产品助力,这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说到底,最后还是要自己能力强、底子厚,才能经受变动和考验。当我们的本土产品越做越好时,甚至不需要国外品牌犯错,消费者们自然就会选择支持国产。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句,希望这件事按照初心一直执行下去,不要最后跑偏了。

最后的话:期待莆田鞋能成为“国货之光”

静观其变,利好是必然的,但市场瞬息万变以及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如何布局运营才能促进本土原创设计是关键。我们都在期待,“莆田鞋”能摆脱模仿,真的形成制造业中一股强劲力量,甚至成为服装行业设计师的孵化器与发展圣地。

虽迟但到,终于意识到抄袭这条路注定走不远,而选择了一条正确但是非常难的道路。接下来就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了,衷心的希望,既然决定了,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莆田鞋”山寨或将成历史2

福建莆田被誉为“中国鞋都”,鞋业是莆田一张闪亮的名片。目前,莆田鞋业产值已超千亿元。

日前,千亿产值的莆田鞋产业迎来利好消息。

据莆田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消息,“莆田鞋”集体商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这是福建省首个鞋业集体商标,标志着莆田鞋业从“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转变,有力促进莆田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莆田鞋”商标被寄予厚望

经过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去年6月份,莆田市初步确定了“莆田鞋”集体商标的LOGO、名称,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报注册。

LOGO以鞋带为构图创意,勾勒出莆田两字的拼音首字母“P”和“T”。图形“P”拔地而起、“T”向上延伸,既体现鞋的特征,也寓意着莆田鞋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

该商标注册日期为2022年2月28日,有效期至2032年2月27日;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包括运动鞋、儿童运动鞋、休闲鞋、轻便胶鞋、足部防护安全鞋、旅游鞋、儿童旅游鞋、皮鞋等。

有关部门表示,接下来,将对不自创品牌又不申请无偿使用公用品牌“莆田鞋”而进行假冒名牌的一小部分小作坊,予以坚决打击,以恢复莆田“鞋业之都”的荣耀。

鞋业是莆田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共有4000多家鞋企、50万名从业人员,产值超千亿元,年产鞋13亿多双,占全国产量的近十分之一。

莆田鞋产业规模和工艺水平在全国均名列前茅,然而,在市场上,莆田鞋毁誉参半。支持者称莆田鞋质量优良,价格便宜。也有不少人将莆田鞋与“造假”联系在一起。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2020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时任莆田市市长李建辉曾公开“自嘲”:“有一个尴尬的笑话,如果你的耐克鞋穿两年就坏了,是真的耐克,如果三年才穿坏,那就是莆田做的。”

好品牌大家创

据经济日报,近年来,莆田出台了不少新政策,全力推进鞋业创品牌、提品质、增品种,支持鞋企在细分领域开发新品牌,抢占目标市场;鼓励各方实施联盟创牌,注册区域品牌和公用品牌;引进投资公司,成立服务平台,专业推广莆田鞋品牌。从莆田高仿鞋到“莆田好鞋”,从代工贴牌到联合创牌,从制造到创造,莆田鞋走出了自己的路。

莆田鞋业协会秘书长王德春介绍,“莆田鞋”集体商标属于区域品牌,由协会制定相关准入标准,政府背书。只有在产品物料、价格等方面达到标准的企业,才能使用这个标识,并同时使用自有品牌。

此前,莆田很多鞋企也都尝试过创立自有品牌、拓展电商渠道,但由于起步晚、孵化难度大、投入成本太高,效果微乎其微。“有了集体商标,企业就不用单打独斗了,平台和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度也更高了。”福建省集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志宏说。

在王德春看来,因为常年为国际品牌代工,莆田积累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制鞋专家,即使开发制作复杂、需要高级工艺的鞋款也并非难事。再加上完善的制鞋体系,让鞋子的质量得以保证,这都是莆田实实在在的优势。“就是知名度还不够,很多消费者还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莆田鞋。”王德春说,希望通过好产品扭转消费者对莆田鞋的负面印象。

正是抱着这样的目标,这几年莆田市从建立“白名单”,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大外贸、电商、稳工、创牌、智能制造扶持力度等方面着手,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莆田鞋企赋能。莆田市市长林旭阳告诉记者,目前莆田正大力开拓鞋业细分领域市场,鼓励鞋企之间或鞋企与品牌商标、超级IP、策划咨询、供应链金融等合作,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实施联盟创牌。

网友们对于“莆田鞋”的观点也从“假货”转向了“品质硬”,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支持国货”,也有网友表示莆田鞋太低调了,要求“央妈妈”来曝光它,更有网友直接评价莆田鞋“是有商标、有原创、有品质的三有青年”。

莆田鞋业一直在打假

多年来,莆田一直在持续打假。2021年年初,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商标侵权十大典型案例中,包括:

2017年12月,原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某一小区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当场查获假冒耐克注册商标运动鞋107双、假冒阿迪达斯注册商标运动鞋12双,并从电脑中提取了发货单。

经查,吴某未经商标注册人授权,擅自通过微信等多种方式以260元至680元不等价格售卖鞋子,截至查获时吴某销售金额160多万元,已涉嫌违法犯罪。莆田市原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将此案移送公安部门。2019年10月,荔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吴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81万元。

2019年5月,在荔城区胜利北街一地下室,莆田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发现,当事人黄某在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在该地方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运动鞋。黄某现场承认其店内所售563双“adidas”商标运动鞋为假冒商品。

经查,黄某销售的“adidas”商标运动鞋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其行为构成了商标侵权行为。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处以罚款16万元。

2020年7月30日晚,在荔城区海峡银行路口,莆田市市场监管局与荔城区政府联合执法组进行检查,发现莆田市某物流有限公司员工黄某驾驶一辆轻型货车,运输标有“NIKE及图”、“ADIDAS及图”、“乔丹图形”、“GUCCI”等注册商标的鞋包。

经查,当事人在明知所运输的货物为假冒产品的情况下,故意为其提供运输服务,帮助他人实施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莆田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并处罚款3万元。

尽管已努力多年,但显然,要撕掉标签并不容易。“莆田鞋”转正之路,任重而道远。

就在不久前,《莆田市“十四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打响“莆田好鞋”品牌,打造成为中国鞋业走向世界的特色窗口。“莆田鞋”商标也被寄予厚望。上述规划提出,着力打造“莆田鞋”集体商标,支持鞋业、工艺美术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挖掘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品牌生态圈。

优质赛道与突围机会

从“高仿”走向“正品”,莆田鞋坚守着“品质”的关卡。那么,运动鞋服这个赛道有多优质?

在高成长方面,据欧睿统计,2020年国内运动鞋服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150亿元,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保持在13.5%,是服饰子行业中增速最高的品类。

尽管增速很快,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国内运动鞋服消费在“量、价”提升及品类渗透率提升方面均有明显的差距。

在人均消费单价上,2020年我国运动鞋服人均消费33美元,距离美国和日本分别有11倍与3.5倍的空间。

在品类渗透率上(运动鞋服/整体鞋服),国内在13%左右,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

这都预示着,运动鞋服行业未来潜在的成长空间。

其次,高利润空间方面。横向对比,运动鞋服行业的利润率虽不及白酒行业令人惊艳,但足以碾压绝大多数行业。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几家头部运动品牌的毛利率保持在45%左右,净利率在10%左右,表现最好的是国产品牌安踏(高端品牌斐乐占比提升),2020年毛利率接近60%,净利率接近16%。

再次,市场集中度方面。要知道许多看似庞大的行业中,历史上并未出现牛股,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中餐行业、食醋行业,服装领域的女装、男装等,根本原因在于市场集中度太低。

但是,运动鞋服行业完全避开了这个坑。

欧睿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运动鞋服市场CR2从34.9%上升至43%,CR5从57.9%上升到70.8%。集中度趋势还在上升。

最后是高壁垒。

运动品牌有点类似于白酒,中高端品牌一旦做起来就很难被后来者替代。耐克与阿迪达斯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过去半个世纪双方有过排名交替,但几乎未掉出前三位置。

这种特征保证了供给端的稳定性,这是好赛道的标志性特征。

随着运动人群的进一步渗透,以及国货运动品牌的奋起追赶,“莆田鞋”的好戏还在后面。

“莆田鞋”山寨或将成历史3

近日,“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在“莆田鞋”的图形商标里,一根鞋带为主体,串起了“莆田”拼音的首字母“PT”。

“文字还没下来,图形商标现在可以用。”3月31日,莆田市鞋业协会工作人员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鞋业是莆田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12月莆田市全市有制鞋及相关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至此,一直困于“山寨鞋”困局的莆田鞋业,也即将迎来“真莆田鞋”时代。

不过,“莆田鞋”如果想要成为“邻居”晋江市安踏(安踏体育 02020.HK)、特步(特步国际 01368.HK)一样的品牌,或许还很遥远。

“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注册证莆田市委宣传部供图

“莆田鞋图形”商标获批已授权16家鞋企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的注册人是莆田市鞋业协会,商标权属于莆田市鞋业协会。

去年6月,莆田市初步确定了“莆田鞋”集体商标的LOGO和名称,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报注册。近日,“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获批成功注册。

目前,已注册的“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有效期至2032年2月27日,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包括运动鞋、儿童运动鞋、休闲鞋、轻便胶鞋、足部防护安全鞋、旅游鞋、儿童旅游鞋和皮鞋等。

***息显示,“莆田鞋”“PUTIAN SHOES”商标及另一图形商标则尚处“等待实质审查”状态。

“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申请的代理机构为福建省南方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申请下来的)不是你们想的‘莆田鞋’三个字。目前对于那种带地名的普通集体商标没有(太多)案例在先。”

根据《福建日报》的报道,“莆田鞋”商标的具体运营管理,是由“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来操作,目前已授权16家莆田鞋企使用该商标。

对于“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的成功注册,体育服装专家张庆向红星资本局表示:“这个做法也值得肯定”。

“通过行业协会、内部的规范,这对莆田对外形象的建立和本身声望的提升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挑战也是巨大的,因为莆田原来有那么多家中小微企业。他们需要逐步建立起整套品控机制,包括如何鼓励创新。注册商标,只是第一步。”

制鞋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起,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陆续在福建莆田开设代工厂。自此,鞋业逐渐成为莆田市支柱产业。

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12月莆田市全市有制鞋及相关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据《福建日报》报道, 2021年莆田市出口鞋靴3.3亿双,货值148.2亿元。

莆田鞋类制造业因代工学习到了经验,积累下了产能,但代工所受的限制也不少:一方面,品牌方会严格控制订单量,莆田的鞋厂必须严格按照订单量进行加工,即使有能力也不能扩大生产;另一方面,代工毛利不高。援引《人民日报》的采访,一位鞋厂负责人称,加工高端鞋利润率为15%—20%,中端10%—15%,低端8%—12%。

此外,莆田的土地、劳动力成本还在不断上升。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海外订单减少,莆田的鞋厂受到极大影响,对一直代工却无品牌、无设计能力的莆田鞋厂来说,“仿制”是一条“转型成本低且暴利的捷径”。

仿制鞋利润是代工的3倍

新品牌难立

据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仿冒鞋的利润是代加工的三倍。而莆田人做的仿冒鞋,真假难辨,价格低廉,不少消费者知假买假。

但暴利的仿冒鞋产业没有未来。

侵权被扣处罚乃至刑拘,是仿冒鞋商随时面临的风险。更为致命的是,本土品牌也将被扼杀在摇篮中——“假冒之都”的称号被消费者直接扣在了所有莆田系鞋厂上。

莆田市也看到了这样的危机。从2010年开始,莆田市便加大了打假的力度。

2010年7月初,莆田警方查获11个跨境英文售假网站,缴获精仿耐克、阿迪达斯Yeezy运动鞋百余双及少量Chanel、LV皮带,总案值折合人民币 1000余万元。

2014年到2015年5月,莆田市共捣毁制售假鞋类窝点146个,涉案金额2.6亿元,缴获假冒鞋类176万双;

2021年的“315”,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集中销毁活动,47000多双假冒成品鞋被全部焚烧。

不过,要抓完假鞋制造者并不容易。

一方面,有媒体报道,莆田假鞋绝大部分是由家庭小作坊和小工厂生产,这些作坊少则几人,多则几十甚至过百人,分布在莆田市各个村镇、街道的民宅里,他们大多没有工商登记也没有营业许可,一家人或几家人合伙买来制鞋设备,雇上工人就闭门生产。

另一方面,鞋业是莆田的支柱性产业,如果严打完全取缔,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当地市民的就业。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有老板接受采访称,监管严格后,他身边做假鞋的档口和工厂被抓的有20多家,老板判了缓期出来后又继续做,“因为只能做这个来凑钱交罚款。”

这样的背景下,打造原创品牌是莆田鞋业唯一的出路。

对此,莆田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1年1月至7月,莆田鞋业也投入25亿元真金白银进行技术改造。

但在市场成熟、品牌饱和的当下,单一企业想打造出原创知名品牌并不容易。很多鞋企也都尝试过创立自有品牌、拓展电商渠道,但由于起步晚、孵化难度大、投入成本太高,效果微乎其微。

专家:需提炼核心价值品牌发展还面临巨大挑战

“莆田,我们打个比方,有一点像电子产品的华强北。如果把莆田当做一个区域品牌来看的话,它有负资产,也有值得挖掘的潜在良性资产。”3月31日,体育服装专家张庆对红星资本局分析称。

所谓良性资产,张庆认为,莆田的运动鞋业发展多年,甚至曾经有过一些被国际运动品牌认可的故事。“他有制造能力,还在制造过程中拥有了技术应用端的创新能力。”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2020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时任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还曾公开“自嘲”:“有一个尴尬的笑话,如果你的耐克鞋穿两年就坏了,是真的耐克,如果三年才穿坏,那就是莆田做的。”

“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注册成功,虽然没有文字商标的影响力大,但也是重要的开头。不过,张庆表示,“莆田鞋”这一品牌若想要发展,内外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向内看,他们需要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体量,并逐步建立起高于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以及整套品控机制,包括如何鼓励创新。

“要有一个‘持久战’的准备。仅团体标准,就有1.0、2.0甚至3.0版本,实际上是无尽头的。不能出于‘加工一单收一单的钱’或者‘去网上卖点仿制品就是为了挣快钱’这个心态,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否则这事没戏。”

向外看,他们需要提炼自身的核心价值,然后进行优化、创造,将品牌故事讲出去。“现在的消费者关心你的产品质量,还在意你品牌是否有趣、有故事,这就有机会。”

也就是说,“莆田鞋”如果想要成为“邻居”晋江市安踏、特步一样的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