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提升门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苏州工业提升门和苏州秋裤楼叫什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苏州工业提升门以及苏州秋裤楼叫什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秋裤楼叫东方之门。
东方之门是苏州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被称为秋裤楼。这座大楼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是集办公、酒店、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摩天大楼。以下是关于东方之门的详细解释:
一、建筑特色
东方之门是苏州的地标性建筑,因其外观酷似倒立的三叉裤,故在网络上也被戏称为秋裤楼。其设计独特,富有现代感,是苏州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功能定位
东方之门集高档办公、商业、酒店等多功能于一体。其内部设施完善,包括高端写字楼、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等,是苏州现代化的象征之一。
三、社会经济意义
东方之门的建造不仅提升了苏州的城市形象,也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商务地标,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成为游客们热衷于参观的景点之一。
四、文化意义
东方之门的建造也体现了苏州的建筑文化和城市发展的紧密结合。作为现代建筑的代表,它展现了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成果,同时也与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共同构成了苏州丰富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苏州的秋裤楼正式名称为东方之门,是苏州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外观造型,还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的技校中,一些无需特定分数门槛的学校包括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注重实际操作与创新思维培养的学院,吸引了众多追求实用技能的学生。这里不仅提供丰富的课程,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迅速适应职场。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则聚焦于服务外包产业,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与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学院与园区企业紧密合作,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动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注于工业领域的教育,旨在培养技术人才。学院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工业生产环境。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则侧重于商贸、管理等领域的教育,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商务人才。学院设有多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培养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与农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
最后,苏州职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职业大学,提供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涵盖众多领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教育。
苏州地铁3号线前往园区,您可以选择通园路南往唯亭方向的任意一站下车。这条线路沿途经过高新区、姑苏区、吴中区和工业园区四个行政区,全长约45.2公里,设有37个站点。其中,东方之门站是一个重要的换乘点,乘客可以在这里转乘1号线,方便快捷。
具体站点包括:通园路南、墅浦路北、东振路、金厍桥、李公堤西、东方之门、烟雨桥、倪浜、唐庄、跨塘、苏州园区火车站、方湾街、丰和路、双马街、葑亭大道、戈巷街、唯亭等。这些站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满足了沿线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3号线作为苏州地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连接了多个重要交通枢纽,还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它不仅提升了城市的交通效率,也为苏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条线路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日常出行,尤其是对于经常需要往返于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的上班族来说,3号线的开通无疑是一个福音。此外,3号线还促进了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之门站不仅是换乘站,还是3号线的重要节点。在这里,乘客可以轻松换乘1号线,前往苏州其他重要区域。同时,这条线路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乘客的需求,站点分布合理,换乘便捷,为乘客提供了优质的乘车体验。
苏州国际学校排名如下:
排名第一:苏城外国语学校
排名第二: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排名第三: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排名第四: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
排名第五:希雅国际学校(SIA)
排名第六:苏州新加坡国际学校
排名第七:苏州市相城区诺德学校
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苏州外国语中学国际部、苏州新加坡国际学校并列苏州国际学校六强。
UWC在全球拥有近20所院校。已有来自180多个国家的6万多名学生在UWC院校或短期课程项目中接受教育和培训。
世界联合学院常熟分院于2015年创立。学校实行全寄宿制,在校生的35%来自中国大陆各省市;另外65%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州中学国际书院隶属于江苏苏州中学,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十几所优秀高中为姐妹学校。
国际学校、国际班相对于国内高中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国际学校国际班的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均实行学分制管理,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帮助都很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
其次,教育模式的特点是公平、开放、自由,重视培养学生自信、诚信的品格,独立的思想,团队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和成长。
学生展现出的精神面貌是阳光、大气、健康,自觉性、自主性很强。经过3至4年的学习,他们都将走出国门,成为融汇中西教育、中西文化的国际精英人才。
园区跨国企业投资的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产业
企业中文名称企业英文名称国别/地区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Samsung Semiconductors KOREA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Samsung Electronics KOREA
飞索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FASL(Suzhou) Limited [previously called AMD Suzhou Limited] USA
超威半导体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AMD Technologies(China) Introdution USA
瑞萨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Renesas Semiconductor(Suzhou) JAP
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Solectron Technology USA
富士通多媒体部品(苏州)有限公司 Fujitsu Media Devices JAP
德尔福德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Delphi DelcoElectronics Systems USA
德联覆铜板(苏州)有限公司 Isola Laminate System(Suzhou)Co.,Ltd. GER
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Finland
安德鲁通讯器材苏州有限公司 Andrew Telecommunications USA
艾佩斯(苏州)不间断电源有限公司 APC UPS USA
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Knowles Electronics USA
苏州力特奥斯保险丝有限公司 Littelfuse OVS USA
得力(苏州)半导体工程有限公司 Technic Semiconductor Eng. USA
康姆迪国际无线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Com Dev International Wireless Canada
苏州高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Gaoda Computer Technology JAP
快速多媒体(苏州)有限公司 Xpress Multimedia SIN
码捷(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Metro Technologies USA
新电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N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N
阿尔卡特通讯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Alcatel Telecommunication France
安普连接器(苏州)有限公司 AMP Connector Tool USA
苏州中星通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SZ ZhongXing Telecom Eng. Dev. SIN
迅达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Schindler Electronics Swiss
卡特拉-汉莫(苏州)电器有限公司 Cutler-Hammer(Suzhou) Electric USA
密科丰微电子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Microform Microelec. Equipment SIN
贝康光缆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Biccor Optical Cable Systems UK
SIP智能电子系统维护管理有限公司 SIP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Ma& Mg SIN
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Gul-Tech Electronics SIN
苏州元本电子有限公司 Epoch Electronics TW
艾新(苏州)电子控制件有限公司 Elsing Electrical Controls Italy
唯凯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Wecan Electronics Finland
============================================
苏州工业园区很多企业一共有2000多家
世界500强的有112个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0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多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城镇职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和1.3万元,率先全面达到江苏省高水平小康考核指标,综合发展指数在国家级开发区名列前茅,并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综合吸引力最强的中国开发区之一。
刚刚过去的2007年,园区上下以党的***成功召开为动力,按照理事会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始终坚持科学率先和谐发展不动摇,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三大计划”和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增长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增长45%;进出口总额567亿美元,增长13%;新增注册外资47.7亿美元、到帐外资18.2亿美元,分别增长24%、14%;城镇职工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3%,经济发展保持了财税增长高于GDP增长,企业利税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园区以约占苏州市3.5%的土地、5%的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以及1%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2%的COD排放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副总理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充分肯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地、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具体来说,近几年园区重点抓五方面的工作:
1.注重产业优化升级。园区开发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始终坚持招商龙头地位,突出择商选资理念,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1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5亿美元,注册内资1156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从地区占比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台地区占22%。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上亿美元项目8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12个项目。从产业层次看,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园区以占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0%,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占全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2.注重科技创新跨越。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不断加快科技发展。从科技投入看:累计投入超过150亿元,科技三项经费连续3年翻番,R&D投入占GDP比重达3.4%。从载体建设看:启动建设国际科技园等创新载体200余万平方米,建成8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形成IC设计、软件评测、人才培训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科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均落户园区。从创新功能看:园区是全国首家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集聚总规模超过100亿元各类风险投资、创业担保、产业基金等,设立了省内首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园区”、国内首个具有外资成分的风险投资基金、首个由科技部与开发银行共同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同时引进了一批以民营资本为主的私募创投基金。截至目前,区内集聚了海外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00余家,跨国公司和国家级研发设计机构90余家,软件和IC设计企业100余家,一批技术创新型、本土孵化型、原始创新型自主知识产权亮点企业呈现快速裂变增长态势。
3.注重城市能级提升。加快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三大板块”建设,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园区开发之初,中新双方互派专家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共同制定了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实施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协调布局了工业、交通、商贸、居住、景观等各项城市功能,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保障了开发建设快速有序地推进。二是适度超前投入。先后投入近4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前建设了高水准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集中建设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厂、集中供热厂等重点源厂,有力保障了项目持续进入和生产、生活需要。三是完善城市功能。加大会展经济、楼宇经济、流量经济和城市休闲经济培育发展力度,先后建成生产生活服务设施100多万平方米,引进沃尔玛、家乐福、崇光等知名商业品牌10多个,集聚香港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以及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会计、律师、中介咨询等各类专业机构100多家,环金鸡湖区域正在成为苏州市新的金融商务、现代休闲和商业文化中心。
4.注重和谐社会构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富民优先,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注重城乡统筹与联动开发。切实加快区镇基础设施对接和农村环境改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不断构筑保养安置、社保救助、就业创业三道保障防线,实现了城乡社保并轨,区内90%农户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95%征地待安置劳动力上岗就业,社会保障覆盖面达100%,企业参保率达100%。二是注重资源集约与生态环保。不断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引导各类建筑向高层发展,取消农村宅基地用地规划,积极探索“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累计节约用地超20平方公里;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大力推广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倡导节能减排、中水回用和清洁生产。目前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2%和97%,危险废物、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均达100%。同时,我们努力从源头控制污染项目进入,累计被环保部门“一票否决”项目超300个、投资额超20亿美元,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新增绿地200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超45%。三是注重社会事业与民生发展。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教文卫等实事工程建设,先后建立了以邻里中心和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的新型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善了覆盖全区的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张,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
5.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园区是改革开放的前哨阵地,成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借鉴,积累了符合中国国情、适合开发区实际的新经验。199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园区可以在坚持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吸收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对园区适用的经验。为此,双方合作建立了有效的学习借鉴组织体系,并由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和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十三年来,累计派出2000余人次赴新加坡学习培训,自主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在转变政府职能及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确立了全新的“亲商、富商”理念,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组织架构和公务员队伍及对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和法治化环境。
当前,园区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园区将遵照中央领导关于“将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的指示精神,以及江苏省、苏州市关于“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园区之一”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转型、优化、提升、创新”八字方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突出和谐社会主题,深化中新友好合作,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力争今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25%以上增幅,到2014年,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在2004年基础上再翻两番,高起点、高水平地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重点抓好四条主线:
1、瞄准建成先进产业密集区,打造最具优势的产业高地。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继续坚持龙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百十亿工程”(即五年内培育出10家产值超百亿、100家产值超10亿的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二是加快实现项目结构优化,更加突出科技和服务业招商,力争5年内集聚各类软件企业超1000家、生物纳米项目超500个、服务外包营业额超500亿元。三是注重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切实提高工业用地门槛,推进“腾笼换鸟”、“优二进三”,力争中新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超20亿美元。
2、瞄准建成科技创新“新硅谷”,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体系。加快工作重点从载体功能建设向创新主体培育转型,通过加快亮点培育、扶持引导、科技人才“三大聚焦”,重点扶持50家拥有全国、全球领先专利技术的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力争“十一五”期末,R&D投入占GDP比重达5%,聚集各类研发机构超2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70%,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超70%,其中留学人员和硕士以上人才占比达15%。
3、瞄准建成功能要素的集聚区,打造**的人居创业环境。以CBD开发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商务经济,努力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变。以中心城市向东推进为契机,大力推进环金鸡湖商圈与唯亭岛开发,努力打造全市最繁华的月光经济集聚区、高档时尚购物街区和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加快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
4、瞄准建成和谐社会示范区,打造最具魅力的和谐园区。力争成为“三个新示范”,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国际合作和省内南北挂钩,争当区域合作和中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新示范;进一步提升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质量、环境建设水平、富民工作成效,争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示范;大力创建法治园区、平安园区、文化园区、诚信园区、绿色园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争当和谐社会构建的新示范。
2008年1月31日
--------------
No.五百强名称 No.项目名称
1德国西门子集团 1德利多富信息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2西门子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3西门子物流与装配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2韩国三星电子 4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5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6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7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8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3日本富士通 9富士通多媒体部品(苏州)有限公司
10苏州工业园区国信方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4美国高特利集团 11纳贝斯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
5英国BOC集团 12比欧西气体(苏州)有限公司
6美国礼来制药公司 13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
7美国百得集团 14百得(苏州)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15百得(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16百得(苏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8美国百特公司 17苏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9日本国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18瑞萨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19日立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20日立显示器件(苏州)有限公司
21日立金属(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22日京创业(苏州)食品有限公司
23日立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24日立工程建设(苏州)有限公司
25日立医疗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26台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7日立化成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28东机工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29东机工压缩机(苏州)有限公司
30日立信息系统(上海)苏州分公司
31日立物流苏州事务所
32日立电线(苏州)精工有限公司
10日本住友株式会社 33苏州住友电木有限公司
34住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11美国霍尼韦尔国际集团 35德联覆铜板(苏州)有限公司
36凯联航空发动机(苏州)有限公司
12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 37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38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
13法国莱雅集团 39苏州尚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
40美宝莲(苏州)化妆品有限公司
14英国葛兰素斯密斯克林公司 41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15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 42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16日本丸红株式会社
17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 43安特优发动机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18美国德尔福公司 44德尔福德科电子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45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19英国BP公司 46苏州碧辟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
20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7飞利浦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48飞利浦创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1美国杜邦公司 49杜邦光掩膜(苏州)有限公司
22芬兰诺基亚电信公司 50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
23德国ZF集团 51采埃孚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24瑞士迅达控股集团 52迅达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25法国阿尔卡特集团 53阿尔卡特苏州通讯有限公司
26荷兰阿克苏-诺贝尔集团 54依卡化学品(苏州)有限公司
27法国道达尔集团 55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28美国伊顿公司 56伊顿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29日本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57三井铜箔(苏州)有限公司
30德国博世控股公司 58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59博世技术中心(苏州)有限公司
31法国索迪斯联合公司 60索迪斯(苏州)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32法国欧尚集团 61苏州欧尚超市有限公司
62苏州工业园区颐莫尚置业有限公司
33英国翠丰集团 63苏州百安居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34美国旭电公司 64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35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日本) 65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66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有限公司
36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 67旭化成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37法国家乐福 68苏州悦家超市有限公司
38日本三菱株式会社 69华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39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日本) 70三井电子薄膜(苏州)有限公司
71苏州三井国际物流贸易有限公司
40达能集团 72达能食品(苏州)有限公司
41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73苏州日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74日铁特殊钢棒线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42日本美达王株式会社
43日本丰田通商
日本丰田通商 75伦特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44挪威海德鲁公司 76海德鲁铝业(苏州)有限公司
45日本新日矿公司 77苏州日矿材料有限公司
78日矿宇进精密加工(苏州)有限公司
46德国巴斯夫公司 79巴赛尔聚烯烃工程塑料(苏州)有限公司
47皇家壳牌集团(荷兰)
48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业公司(3M公司) 80 3M材料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49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 81曙光制动器(苏州)有限公司
50日本富士胶卷 82富士胶片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83富士胶片印版(苏州)有限公司
51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 84旭硝子特种玻璃(苏州)有限公司
52美国美铝公司 85美铝紧固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86美铝建筑产品(苏州)有限公司
53美国食品机械和化学品公司 87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
54美国辉瑞制药公司 88苏州胶囊有限公司
55日本近铁集团 89苏州近铁仓储有限公司
56乔治亚-太平洋(美国) 90可隆乔治亚太平洋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57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日本) 91苏州神钢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92苏州神商金属有限公司
58圣戈班(法国) 93圣戈班高功能塑料(苏州)有限公司
94圣戈班磨料磨具(苏州)有限公司
59泰科国际(美国) 95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60美国摩根士丹利 96苏州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
61美国强生 97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62美国通用汽车 98苏州嘉迈房地产服务有限公司
63加拿大玛格纳公司 99苏州大世英提尔汽车座椅部件有限公司
64汇丰控股(英国) 100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苏州分行
65日本财产保险 101日本财产保险苏州代表处
66卡特彼勒(美国) 102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