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肥城工业提升门

肥城工业提升门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5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肥城工业提升门,以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属于哪个市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肥城风景

概况

肥城隶属于泰安市,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人口为96.3万人,男女性别比104.7:100。城区位于市内北部偏东,地处济(南)微(山)、薛(家岛)馆(陶)两公路交汇点,北有泰(安)肥(城)铁路、南有泰(安)肥(城)一级公路经过。1992年撤县建市,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07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96.3万人,是全国明星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历史沿革

肥城历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区。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乡,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左丘明墓、栖幽寺、范蠡墓等遗迹犹存;境内还有孔子、颜渊、李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肥城。

1992年3月1日,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

1992年9月5日,撤销新城镇,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为肥城市的派出机构,其管辖范围为原新城镇的行政区域。

1993年8月30日,撤销潮泉乡,设立潮泉镇;撤销安临站乡,设立安临站镇;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

1996年1月3日,撤销马家埠乡,设立马家埠镇(鲁政函民字[1996]3号)。1996年1月11日,撤销过村乡、孙伯乡,设立过村镇、孙伯镇(鲁政函民字[1996]6号)。

1997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新城办事处、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仪阳乡、安站镇、东陆房乡、孙伯镇、安驾庄镇、马庄埠镇、过村镇、边院镇、汶阳镇。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92768人,其中农业人口34838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89人,其中农业人口37737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677人,其中农业人口21260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371人,其中农业人口58291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877人,其中农业人口55125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857人,其中农业人口54362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121人,其中农业人口45611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2682人,其中农业人口44451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965人,其中农业人口44909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6037人,其中农业人口34329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995人,其中农业人口25152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585人,其中农业人口29058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195人,其中农业人口52351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822人,其中农业人口32702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1279人,其中农业人口30109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729人,其中农业人口51217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2343人,其中农业人口78883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8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97671人,其中农业人口36081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70人,其中农业人口37466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584人,其中农业人口21134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303人,其中农业人口57936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832人,其中农业人口54803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289人,其中农业人口53823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350人,其中农业人口45282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3481人,其中农业人口43894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428人,其中农业人口44351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838人,其中农业人口34067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806人,其中农业人口24937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976人,其中农业人口29453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140人,其中农业人口52146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574人,其中农业人口32426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1102人,其中农业人口29904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419人,其中农业人口50834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1684人,其中农业人口78081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9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103775人,其中农业人口36100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05人,其中农业人口47800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492人,其中农业人口20600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194人,其中农业人口57200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633人,其中农业人口52200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035人,其中农业人口53600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2107人,其中农业人口46600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3765人,其中农业人口52400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052人,其中农业人口42700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572人,其中农业人口34000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646人,其中农业人口24700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855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0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062人,其中农业人口49900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367人,其中农业人口31700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0965人,其中农业人口29700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184人,其中农业人口49800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1187人,其中农业人口77200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0年,肥城市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948602人,各乡镇人口:新城街道 120262老城镇 70368潮泉镇 22885王瓜店镇 81935桃园镇 56616王庄镇 53424湖屯镇 79695石横镇 85551安临站镇 34659孙伯镇 30030安驾庄镇 53746马家埠镇 31748过村镇 29841边院镇 51423汶阳镇 78201仪阳乡 43733东陆房乡 24485

2000年底,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城办事处、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仪阳乡、安临站镇、孙伯镇、安驾庄镇、边院镇、汶阳镇。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107398人,其中农业人口3.21万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84人,其中农业人口3.87万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446人,其中农业人口2.06万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270人,其中农业人口5.74万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480人,其中农业人口5.38万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5862人,其中农业人口5.37万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845人,其中农业人口4.47万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4253人,其中农业人口4.50万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5802人,其中农业人口4.27万人;安临站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60852人,其中农业人口5.87万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1326人,其中农业人口2.50万人;安驾庄镇辖71个行政村,人口88076人,其中农业人口8.14万人;边院镇辖80个行政村,人口83829人,其中农业人口7.95万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0662人,其中农业人口7.72万人。(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1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城办事处、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仪阳乡、安临站镇、孙伯镇、安架庄镇、边院镇、汶阳镇。新城街道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3.42万人;老城镇辖7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78万人;潮泉镇辖1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2.04万人;王瓜店镇辖32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73万人;桃园镇辖42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6万人;王庄镇辖5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8万人;湖屯镇辖4个居委会、44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67万人;石横镇辖6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21万人;安临站镇辖48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78万人;孙伯镇辖17个村委会,乡村人口2.82万人;安驾庄镇辖71个村委会,乡村人口8.10万人;边院镇辖80个村委会,乡村人口8.15万人;汶阳镇辖53个村委会,乡村人口7.64万人;仪阳乡辖49个村委会,乡村人口4.24万人。(缺各乡镇总人口数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肥城市辖1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新城街道、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安临站镇、孙伯镇、安驾庄镇、边院镇、汶阳镇、仪阳乡。

资源特产

肥城资源特产丰富,肥城桃是独有的宝贵资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栽培总面积超过10万亩,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肥城是桃文化的胜地,肥城桃驰名中外,以个大、肉肥、味美而著称,是历代皇室贡品,境内种植面积达1O万亩,已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最大桃园”的称号。春季桃花如云似霞,万树争艳,秋季硕果累累,香飘万里,是真正的人间仙境。美丽的桃花是肥城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桃花艳而不俗,淡而有味,是观赏上品。春天,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满园的桃树,连绵的花海,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氧吧”,身处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可以尽享大自然的恩惠,领略桃乡风情。①中央行景区:中央行地处十万亩桃园的中央,是肥桃的主要发源地。由于水质、土质等条件特别好,中央行里产的肥桃品质最好。这里曾被0中央、国务院“授予农业合作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总理亲自签发了荣誉证书,这里的群众曾先后三次进京给党中央、毛主席送肥桃,中央行也因此名扬四海,前来参观旅游者络绎不绝。②桃源世界:桃源世界是桃花园风景区内的精品观赏区,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美誉。该景区集旅游观光、民俗风情于一体。不彩不画,茅茨土阶,取天然之雅韵,朴素浓泊之风情,宛如天工,用“真山真景真空气”的绿色生态来塑造自身的旅游个性,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是体验异域民俗,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主要景点有桃花塔、曲径通幽、趣味桥、观景阁肥城也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境内主要资源有煤炭、岩盐、石膏、花岗岩、钾长石、优质石灰岩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年产原煤600多万吨、水泥近200万吨、钢材100万吨,石横电厂装机总量126万千瓦。

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肥城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进步,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山东省经济强县。2005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1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52.2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利润14.4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5亿元,实交税金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7.2和 82.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亿元和15.4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7.8亿元,增加11.7亿元。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和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公路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试点和“省级园林城市”。

全市各级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世上桃园、和谐肥城”目标,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2008年,经济实力与质量持续提升。预计市内生产总值完成365亿元,增长15%。实现财政总收入28.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分别增长23.9%和20.2%;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提高7.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6.7%,COD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0%和12%。发展活力与后劲不断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7亿元,增长27.5%;实施投资过亿元项目58个,其中26个竣工投产。利用境外资金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3.3%和25.2%。民营经济增加值和实交税金分别增长26.4%和47%。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2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0亿元、利税90亿元、利润46亿元,分别增长30%、37%和38%;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3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达到11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30家和12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74个百分

点。建筑业产值增长20.8%,在新一轮全省建筑业十强县中列第2位。服务业发展被列为全省50个重点城区之一,2个品牌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城市专业街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到58%的行政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00万人次。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达到50.3%。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新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2个,以泰安市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生态市建设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率分别达到35%和39.6%。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271元和15992元,增长19.1%和17%;居民储蓄余额111.6亿元,增长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7亿元,增长23.6%。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进入50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6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30位,跨入全国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和全省生态经济十强县行列;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市、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示范县等称号。

气候

肥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2.9摄氏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659毫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优良,结构比较稳定。

地理位置

肥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25公里长的泰肥一级路直通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支线横贯东西,西去80公里达京九铁路,4条省级干线公路穿越全境,市内村村通柏油路、程控电话,电话容量达10万门。

2021年4月,肥城市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肥城市上榜。

2021年1月,肥城市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56名。

2020年11月,肥城市被推选为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肥城市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0月,肥城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9月,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认定肥城市为2020年度山东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区)。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肥城市入选。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肥城市位列第52名。

2020年6月,肥城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冀鲁豫片区)。

2019年10月,肥城市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46名。

2019年10月,肥城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14名。

2019年10月,肥城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39名。

2019年3月,水利部公布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肥城市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肥城市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肥城市为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

2021年山东省136个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

你们都是几班的啊?我是六班(09级)的哦(初二)上面的答案还行吗?上面热心网友

是我

绿化覆盖率通过全民动员,大力植树造绿,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努力构筑大环境绿化框架,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山区绿化为主体,以平原绿化为先导,以路域、水系绿化为框架的城乡一体的大环境绿化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状况。

近几年,重点实施了“绿色通道”大环境绿化工程,全市用于绿化的投资达3.2亿元,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982.7万平方米,绿地率33%,绿化覆盖率达到38%。

推进大绿地建设,改善城市景观质量为解决城市中心严重缺少绿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把绿地建设作为改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大事和实事来抓,城市中心区大绿地建设发展较快,成绩显著。2002年实现公共绿地面积78.82公顷,绿地率29.59%,绿化覆盖率34.38%。至2004年建设公共绿地面积132公顷,绿地率33.02%,绿化覆盖率38.0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9.4平方米,其中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面积达82.29万平方米。见缝插绿搞绿化,使城市中心缺青少绿的情况有所改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城市景观水平。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近年来,肥城市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的“脏、乱、差”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城区实施“改丑拆旧”工程,对有碍观瞻的残墙断壁和破旧房屋分别予以拆除和改造装饰;对在城市道路中及周围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了城市形象。结合村、镇路域集中整治,对村、镇“四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使镇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推进了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进程。

城市污水、垃圾处理

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建成了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及垃圾填埋场一处、日处理污水4.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2%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特种垃圾及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8%,垃圾清运率和粪便清运率达100%。

(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

城市园林绿化直接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面貌,关系着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而绿化规划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未来绿化发展的走势。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肥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5)》指导下,大力实施城市绿化骨干工程,先后建设了人民广场、滨河绿地广场等一批档次和质量都较高的绿地和广场,城市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绿地规划(1995)》批准实施十年来,建成区绿地率提高了6.4%,绿化覆盖率提高了6.9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了2.67平方米。

近期,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肥城市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新一轮修编,今年7月份,《2005—2010年肥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了由清华、北大、青岛园林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评审。这对调整园林发展方向,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提高肥城市的绿化品位,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公共绿地建设

公园绿地肥城市通过政府投融资、社会化力量筹建等方式,按照市级公园2000米的“公园服务半径”,进行合理布局建设,先后建成了龙山公园、龙山河带状公园、白云山公园3处综合性公园,总面积101.2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94.9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93.7%。城西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通过对城区原有公园绿地改造,建设新公园,将使肥城城区的绿地面积大大扩张,城市的绿色氛围更加浓厚,园林化面貌得到新的改观。

道路绿地建设

风景林地建设

按照肥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有效保护自然地貌、优良植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及世界风景林区——刘家台世界桃园及白云山公园的绿化范围,加大投融资力度,广泛种植树木。目前,肥城市已先后开发建设了牛山森林公园、白云山公园、刘家台世界桃园、岱阳观、云蒙山(琵琶山)等多处风景林地。

滨河绿地建设

生产绿地建设

肥城市十分重视生产绿地建设,为绿化建设提供符合规划质量要求的种苗。现有种苗基地已满足城市绿化栽植工程发展的需要。主要苗圃有:肥桃培植园40亩,绿鑫苗圃198亩,仪阳陈庄102亩,湖庄苗辅210亩,汶阳胡庄180亩,塔房200亩,花卉培育基地20亩。

苗圃内以乡土树种繁殖为主,。生产绿地面积为63.37万平方米,占建成区面积2.13%,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的苗木自给率在80%以上。

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建设

按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5%以上的实施了拆墙见绿,单位、居民个人庭院绿化效果明显。其中,已获省级“花园式单位”7个,绿化先进单位1个,市级“花园式单位”55个,占单位总数的32.3%以上。

(六)肥城市绿线管制实施情况

实施绿线管制,对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促进发展绿化,维护生态平衡和景观保护,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02年市政府专门制订文件,下发了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为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并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基础,肥城市按照省建设厅、国家建设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绿线管制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绿线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绿化建设的基础依据,涉及城市规划、交通、景观设计、文化等多方面。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肥城从城市建设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和人为条件,进行合理布局,明确界定城市绿线,使城市绿化与环境治理和文物古迹保护相结合。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层次、色彩和景观效果等,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生产绿地及道路附属绿地等。

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

肥城市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肥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对城市所有新建、改建城市绿地项目,严格按照绿线控制范围,进行绿化建设。

1、对建设项目严格实行绿化规划审批制。2002年,肥城市就对建设项目实施“绿色图章”制度。把绿化工程规划纳入到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对建设项目实施绿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进行严格审批。在绿化规划图上标注绿线,绿化指标达标者并加盖“绿色图章”予以认可。要求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绿化规划图实施绿化建设。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实行“四同步”制度,即绿化工程要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2、明确城区道路绿线控制范围。1995年开始,肥城市就对城市主干道实施景观建设。2002年,对城市主干道划定绿线控制范围,对在绿线内不符合规划范围内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它设施逐步拆除或搬迁。随之进行统一景观设计,将单位庭院绿地与城市道路绿地融为一体,实现绿化资源与社会共享。肥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道路两侧绿地建设的控制范围。每条道路两侧,绿线宽度控制宽度为50米,统一进行景观设计。肥城市按照绿地系统规划中道路控制要求,先后对泰西大街、金牛山大街、泰肥一级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建设。

3、明确现有单位庭院、居住区绿线控制范围。社会庭院绿化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线控制相对较为复杂。肥城市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进行调查,绘制出绿化规划平面图,核算实有绿地面积,并根据单位实际标注出绿线,严格控制绿化指标。

4、明确公共绿地绿线控制范围。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肥城市对新建公共绿地严格其绿线控制范围,以500米为服务半径建设街头绿地、游园。对现有公共绿地,肥城市按照绿线控制范围,逐步进行改造,要求严格按照绿线控制范围进行改造建设。

加强绿线保护

按照肥城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不断加大查处力度,确保城市各类绿线不受侵占、破坏。对新建项目实施主体工程与绿化工程同步竣工验收,确保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减少绿地面积,随意变更绿线控制范围。对于随意侵占绿线范围内已建成的绿地或在规划绿线范围内随意更改其用途,责成其恢复,并按照《肥城市城市绿化管理暂行规定》依法处罚,以严格保护现有的绿地,积极拓展未来的绿化空间。

(七)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设置及行业管理情况说明

机构设置情况

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负责肥城市城市绿化管理、建设和养护,该机构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肥城市建设局,机构内设置办公室、政工科、绿化科、财务科等10个科室,下设绿化养护公司、绿茵公司、园林监理公司9个企业单位。

肥城市园林管理处主要职能:研究拟定园林行业发展战略、地方法规和规章;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园林绿化专业规划和绿地系统详细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拟定城市园林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绿化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负责城市园林行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负责城市大环境园林绿化、全民绿化行动的组织动员和城区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负责制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标准;负责制定园林绿化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及推广工作;负责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申报工作;负责园林工程监理、审计和招投标工作;负责城市绿化代植费的收缴和使用;负责城区绿地的管理和执法工作。

行业管理情况

理顺行业管理职能,推进园林行业改革。2000年以来,按照“事企分开、建管分离、细化职责、提高效能”的原则,推行机关、科室、公司三级目标责任管理体制,制定了《年度目标责任制》和《量化考评细则》,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一个科室成员之中。实行建管分离制度,改革现有体制,对园林监理公司和绿茵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和技术升级,在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采取竞争上岗方式,对现有干部职工进行优化组合,使园林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

建章立制,不断提高园林执法水平。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山东《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肥城的特点,相继制定了《肥城市绿化管理暂行规定》和《肥城市园林处社会服务承诺》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定期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园林绿化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了市民的城市园林保护意识。与此同时,肥城市还结合市区古树名木、园林景观相对较多这一特点加大对城市园林的保护力度,对古树名木和园林重点部位进行统一编号,并实行全方位的管理监控,有效防止了破坏案件的发生和毁绿、占绿行为。

严格绿化规划管理标准,严格落实城市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1995年以来,相继编制修订完成了《肥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肥城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肥城市园林城市遥感调查报告》,为严格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明确规定城市建设、开发、改造、项目中的绿化工程要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竣工。对不经园林主管部门批准而占用城市绿地和不按绿化规划标准而开发建设,不按规定要求缴纳绿化保证金的单位,不予以发放“两证”;对未经批准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责令限期归还,恢复原状,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为保证留足、用好城市园林绿化空间提供了保障,确保了绿线管制、绿色图章的严肃性。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规划,不断提升城市园林品位和档次。在突出肥城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城市园林建设进行科学论证和定位。2000年以来邀请了北京、上海、青岛等国内知名园林专家对城市园林绿化方案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并对城市园林绿化方案实施进行了专业指导。相继完成了泰西大街、金牛山大街、泰肥一级路等工程,逐步形成了肥城城区周边的生态路和景观路。按照“显山、露水、见城、透绿、赏花、品桃”的设计理念,将泰西大街、龙山路等分别建成了肥城市标志性的集物流、旅游于一体的观光路、休闲路。同时,对牛山森林公园、陶山(湖屯)风景区的文化进行了开发;对龙山河带状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规划和方案设计;对市区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建设、沿街绿化、单位庭院绿化进行了整体改造和补植完善。坚持以绿为主,突出植物和山水景观,以园林小品为点缀,集艺术性、休闲性、欣赏性于一体,形成了肥城文化独有的多层次、全方位园林绿化格局。

健全机制,确保园林绿化建设标准和质量。2000年以来,相继制定《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规定》和《肥城市园林绿化公开招投标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工程施工中,建立了量化考评和奖惩机制,针对各标段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阶段性进行等次考评。对于优秀等次的施工单位,在进行奖励的同时给予政策扶持;对不合格施工和拖延工期的单位除限期进行整改外还要进行经济处罚,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使园林绿化水平、档次和规模得到大幅度提升。

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强园林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作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集中全力抓好落实。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园林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省建设厅有关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和建设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关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单位,由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挂帅,市领导分工包部门、包道路、包重点绿化建设项目。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和单位都把城市绿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进了全民绿化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提高。

(八)城市绿化建设情况详细说明

城市公园建设

龙山公园位于肥城市新城区中部偏东南,占地33.76万平方米,山势蜿蜒起伏,状如游龙,故名龙山。该公园常年绿树葱郁,河水潺潺;山中卧石或状如奔羊或卧牛,形态可掬,十分生动有趣,游人至此往往流连忘返。1986年辟为公园,并分期进行了建设。1991年至1993年,先后投资400万元,建成了龙山塔、泰西起义纪念碑,完善了公园内部的部分设施。设,对沟堤进行了砌石加固牢化、美化,沿河栽植了各类常青树和灌木。近年来,又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对河岸堤上的人行道进行了铺装硬化,分别在河中建设了二座橡皮坝、五座滚水坝,修建了玉带桥,沿河安装了轮廓灯和彩色喷泉,增添了水上游乐项目。2004年,新扩植柳树1200株,2005年,栽植观赏桃树300株。“柳青水碧,草长鹭飞,游船击水,百灵啼唱,彩虹贯日,笑声朗朗”是对该公园的真实写照。

牛山森林公园位于城区北部,总面积19平方公里,公园内木本植物有46科87属192种,草本植物有400余种。主要林木种类有松类、柏类、栎类、刺槐、黑杨类,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底,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该公园,山清水秀,林深叶茂,峰峦叠障,景色迷人。北宋时,宋真宗巡临此地,曾赐名“郁葱山”,据《肥城县志》(旧)记载,牛山为肥邑第一名胜,最具盛名的是牛山八景,其中尤以“牛山叠翠”、“龙沼春霖”最得文人雅士喜爱。牛山主峰西南为穆柯寨,相传为北宋名将穆桂英带兵习武的地方,占地380多亩,现仍存有寨墙数千米。山下牛山寺,始建于唐代,寺内供有观音、王母等塑像。寺中主殿石柱上配有各种龙、凤、鸟、人物浮雕及多种书体楹联;梁栋上有龙、麒麟、人物、金鸡富贵等彩绘;东西照壁上绘有山水壁画,具有很高的文物和欣赏价值。另有同川书院、文昌阁、“圭山”石刻、资圣院等景点。寺中古树参天,枝繁叶茂。近几年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肥城市又对牛山森林公园的部分景点进行了整修,并在整修中新植了部分观赏性树种,使牛山更加葱郁、叠翠。现在,牛山森林公园已成为肥城市内外颇负影响的一大旅游度假风景区,常年游人不断。

其他公园先后建成开放的刘家台世界桃园、云蒙山公园、车站游园、河西游园、白云山公园等中大型公园,总面积达203公顷。

道路绿化

全市道路绿化已形成林荫路系统,成为城市特有的绿化风光带,街道绿化普及率达100%,达标率100%。

城市建成区主要道路有新城路、龙山路、泰临路、文化路、肥桃路、龙山中路、长山街、向阳街、桃园街、泰西大街、丰园大街、金牛山大街、凤山大街、吉山街等道路,总长度96.48公里,建成分车带31.63万平方米,沿街绿带167.1万平方米,栽植乔木30万株,灌木20万株,绿篱18万平方米,草坪40万平方米。

绿地建设与养护管理

按照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区域内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和道路、广场、小区绿化及单位庭院绿化,形成了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肥城市绿地从1981年开始建设。起初多为楔形绿地,规模较小,发展缓慢。自1995年实行城市绿地建设规划以来,肥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发展很快,现已达132万平方米。防护绿地主要有老泰临路绿林带、肥梁公路防护林带、泰肥一级路防护林带、南外环防护林带、东外环防护林带、铁路沿线防护林带、康王河及其支流防护林带、龙山河防护林带、白云山防护林带、塌陷区防护林带、水源地涵养林带、卫生防护林带、防风林带。绿化绿地主要有:龙山公园、龙山河带状公园、白云山公园、车站游园、河西游园、鸡山桥头绿地、康王河桥绿地、人民广场绿地、滨河广场绿地、火车站广场绿地、纪念碑广场绿地、雕塑广场绿地等。

加强城市绿地的管护管理。成立了绿化养护公司,配备了节水型灌溉设施及管理人员。大环境绿化

肥城城区位于市域中北部,平原与山区交界处,北有牛山(森林公园)、陶山(风景区),南有云蒙山,西有白云山,东有龙山,四面环山,自然环境良好,按照经济、社会、生活效益相统一,点、线、面、区、片、带相结合,“显山、露水、见城、透绿、赏花、品桃”的原则,积极进行风格化大环境绿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大环境绿化体系。

山区绿化体系根据牛山、陶山、白云山、云蒙山的地形地貌特点,山顶与山脚立地条件差异性,分地段栽植了不同的树种。在山顶部分,选择了耐干旱、耐恶劣条件的树种,栽植了侧柏、黄栌、火炬等。在山丘中下部土层厚、坡度缓、立地条件好的地方,结合立地条件种植了经济林,如肥桃、密桃、柿子、山楂、核桃等,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避免了水土流失。2000年建立了植物园,种植了物种多样的乔、灌木近300多种。

平原绿化体系平原绿化的主要内容是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及用材林建设。农田林网主要通过防护林带的网络化建设,达到保持水土、防御风沙,抗御自然灾害的目的。以经济林和速生林木结合配置,乔木与灌木结合配置,使经济效益与防护效益结合起来。

城镇绿化体系结合城镇人多地少,建筑密集,环境污染多,可绿化用地少的特点,城镇绿化体系的建设采取了以城镇与自然统一规划为前提,综合分析城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地物,在城镇四周结合城市布局结构,设立了大片楔形绿地;在郊区设置大片森林绿化带;在城镇内部一方面尽量增加绿化面积,增加常绿树比例,注重防护绿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了垂直绿化建设,用绿色包围山墙、挡土墙、围墙、屋顶平台、阳台等,形成垂直绿化,使城镇内外运用各种线、带状绿化随机连接成网,形成了城内、外一体,点、线、面、片、带交融的城镇绿化体系。

河沟、渠、路防护绿化体系在交通路两侧种植防护绿带,有效地减低了噪音污染、烟尘污染,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营造了良好的交通小气侯;对于河流、沟渠,在其两侧种植水土保持林带,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侯,形成良好的绿化景观。将河沟、渠、路防护绿化体系建设,有机地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环境的绿化网络。

城市全民义务植树情况

围绕城市全民义务植树,主要抓了“三个落实”。一是组织落实。市里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级五大班子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民义务植树领导小组,在市建设局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下大力气,具体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年底市委、市政府对绿化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二是责任落实。根据绿化任务要求。市里按照规划内容与有关单位签订全民义务植树责任书,做到按时按量保栽保活。城市绿化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对植树情况进行登记、建卡、立档,分清责任,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对部分绿化工程不能完成的单位,按照工程量收缴相应的代植费,由园林部门代植。三是制度落实。市政府以《肥城市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考核办法》,对全民义务植树作出明确规定,每个公民必须自觉地完成应尽的义务。全民义务植树,当年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尽责率在98%以上。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通过对古树名木的调查建档登记造册,查明市内现有古树名木109株。我们对古树名木进行现场分析发现,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侵害等。为加强现有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管理,我们将古树名木保护列入园林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与复壮措施。

1、加强保护管理,对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安装了石护栏,对群落性古树群进行了整体围护,如牛山森林公园、岱阳观、云蒙山公园等。

2、重点对古树名木进行了加固、补洞、防腐,有效地控制了树体腐烂。如牛山公园的唐柏、左丘明墓的银杏树。

3、注意观察、分析、研究古树名木的生长规律,以及造成衰弱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继续延长它的生命力,并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复壮的目的,在树冠下更换土壤埋腐植土,解决土壤板结。并根据树势进行环状施肥,定期浇水,栽植草坪,排除污水,取得明显效果。

4、针对病虫害是造成古树名木衰老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的实际,加强了病虫害预防与除治等措施,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5、给古树名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6、对城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层层落实责任制,国有单位和集体的由本单位管理,个人的古树名木由自己进行维护管理,并定期向园林主管部门汇报管理和出现的情况。

通过对古树名木的调查分析、拍照、挂牌、建档,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正式纳入正规划化管理的轨道。今后,肥城市将继续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工作,使肥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更好。

法制建设和行业管理情况

为加强城市绿化的保护和管理,肥城市政府印发了《肥城市城市绿化管理暂行规定》,市园林处成立了园林巡查队,强化城市绿化管理。严格执法,执法管理落实。在成立行政执法局之后,行政执法进一步得到加强,绿化行业管理无非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的严重事件。管理法规制度健全、配套。认真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各项业务情况,行业管理到位。

投融资情况

为给城市绿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步伐,肥城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奖惩政策,采用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谁受益谁投资和门前五包等形式,广筹绿化建设资金,建成了龙山公园、龙山河带状公园、牛山森林公园等景区、中心绿地广场工程16处。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10%以上,绿化、养护支出占到城市建设维护资金总额的18%。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落实年度义务植树任务,对不能参加义务植树的每人每年收缴10—30元的代植费,由市园林部门代植。

创建园林式单位等群众性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及有关创城指标说明

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突出表现在城市文化,充分发展园林这一综合艺术,运用地形、植物、建筑、美术、装璜等多中手段、不同形式,精巧布置园林景点,使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学有机统一。保护历史文化,发展历史文化,突出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及其所处的环境得到了保护和维护管理。园林布局合理,建筑和谐,突出地方特点,容貌古朴美观。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完整的系统。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逐年增长。全市形成城市特有的绿化风光带。

城区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创建园林式单位标准科学合理,制度严格,成效显著。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肥城市已经建设成为一个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现代风貌的园林城市。肥城市先后获“八五”城市绿化先进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肥城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

肥城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地区,地处泰山之阳,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它自古以来就是通往鲁西南的重要门户,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肥城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成为山东省内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肥城还保留着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总之,肥城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在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