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聊城工业提升门批发

聊城工业提升门批发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5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聊城工业提升门批发,以及临清烟店的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第一产业

50年代初全镇粮食平均亩产120公斤,总产240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1000公斤,总产达到1万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烟店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围绕提高农业效益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广良种繁育,科

学治虫,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连年丰收的好成绩。1996年被授予“临清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乡镇”。2000年粮食亩产960公斤,总产已达1960万公斤。

1990年以来,全力发展高效田,实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模式由单一的“粮粮”型、“粮棉”型,调整为“粮菜”型、“棉菜”型、“菜菜”型、“果菜”型。烟店镇建冬暖式大棚36个,中小拱棚48个,主要种植双孢菇、小油菜、韭菜、黄瓜等10余种蔬菜瓜果。每年向市场供应2万吨蔬菜,亩产值1万余元。

烟店镇非常重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2000年,新增植树10万株,发展完善农田林网1333公顷,占地53公顷的新疆速生杨林业育苗基地1处。实行林粮间作500公顷,营造改善果园400公顷,绿化了环境,取得了效益。

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239万元,其中种植业1900万元,林业300万元,畜牧业39万元。

第二产业

50年代初,仅有2个砖瓦窑,从业人员80人。1958年,在发展社队工业期间,先后建起农具厂、炼铁厂、砖厂等小型企业,从业人员达500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烟店镇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鼓励私营等形式,实现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办了一批镇村企业。200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4亿元。汽动元件、再生玻璃、得强轴承、软岩钻杆等产品已销往十几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利税350万元,从业人员达2万人。2000年,镇村企业有216家。

第三产业

1949年前,境内有冯圈、汪庄、烟店等几个集市,加上漳卫河烟店码头,均处交通要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钱庄等店号比较多,各类店铺达40余家。50年代初,区政府发动群众入股办起烟店供销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53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私营商业大多数纳入合作化轨道。1978年后个体私营商业日趋繁荣。90年代末,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国营集体服务网点全部实行集体承包或私人承包。近年来,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先后改造、扩建和新建刘烟店、汪庄、冯圈、烟店4个农贸市场和1个轴承专业市场,镇驻地建商业街3条,蔬菜与干鲜果品批发市场1处,同时还建了1个占地66.7公顷的工业园区,至2000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3800余户,私营企业216家,个体运输户588家,其中客运户200户。被聊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个体私营经济十强乡镇”。

特色产业

轴承加工购销业成为烟店镇的支柱产业,构成了该镇的经济特色。烟店轴承专业批发市场始建于1984年。1994年进行轴承市场改造、小城镇建设以来,轴承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1998年全镇从事轴承业的劳力达到了1.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50%,加工机床达到450余部,购销队伍达到8500余人,形成了集体、个体一起上,组装、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销售体系,建立了当地市场销售与全国大中小城市设点销售相结合的销售网络,形成了“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发展格局,给全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4亿元,其中轴承业产值3.8亿元,销售额达到4.5亿元,实现税收600万元。轴承专业批发市场拥有66个大棚,3300个摊位。成为全国四大轴承市场之一。市场经营型号达5000余种,上市业户3万人,年交易额5亿元。市场轴承购销范围已涉及俄罗斯、韩国、缅甸等五大洲11个国家和地区。文教科技

1900年,烟店镇有私塾17处,学生180余人。1903年开始举办学堂,建小学2处。 1912年之后,限制私塾,发展新教育。1932年,兴办初级中学刘烟店民众学校

,招生40余人。至1949年,境内有小学12处,在校生2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8%。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刘烟店村创办农民业校20余年,在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多数学员达到初中文化水平。 90年代初,全镇有镇中学1处,辖2个分校。东校占地5.3公顷,教学楼1座,2538平方米,有14个教学班,49名教职工,在校生868人。教学器材2463件(套);西校占地2.3公顷,有教室43间,10个教学班,37名教职工,在校生550人,教学器材1596套(件)。全镇有中心小学1处,联办小学5处,村级小学21处,民办小学8处,其中完全小学16处。有142个教学班,303名教职工,5130名在校生。2000年全镇学龄前儿童入班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和初中毕业率分别达到75%、98.5%、97%。2000年输送高中生100名,中专生(含委培生)70名。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

2000年,全镇村村有科技副主任,有各业农民技术员312名。有科技推广服务机构7个,镇村科技推广体系已基本构成。2000年推广科技成果12项,科技增收贡献比例提高到48%,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被评为“聊城市科普文明先进乡镇”。

文化生活

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烂灿的文化。诸如舞蹈、曲艺、书法、绘画等民间艺术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全镇的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群众文化更加活跃和繁荣。1960年建文化站,1961年建广播站,1971年建电影队。 1982年,大村、机关、学校建图书阅览室、档案室。2000年底,全镇有民间体育表演队4个,民间乐器演奏队4个,电影放映队2个,各种文体活动场所21处,有调频无线广播台1座,有线电视卫星接收站3处,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1949年前,广大群众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年均粮食75公斤,经济收入不足36元。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0年代,人均粮食300公斤,经济收入50元。70年代,农村吃粗吃饱以玉米、地瓜为主食,80年代吃细以小麦面粉为主食,90年代吃好以面食加鸡、鱼、肉、蛋。衣着方面,60~70年代穿青、蓝、白单调衣服,如今穿着颜色多彩,样式新颖,快速向高档发展。95%的农户建设砖石结构的新居。冯圈村为临清市最大的标准新村,达700余户。牛张寨村建起居民楼,有30户农民住进二层高档小康楼。全镇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7800余部,移动电话4000余部,被聊城市授予“鲁西电话第一镇”。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0%。70年代普及自行车,80年代摩托车,90年代各种微型汽车已逐步成为代步工具。1990年全镇已实现“四通”(户户通电、通自来水,村村通程控电话、通沥清路)。70%的农民加入社会养老保险。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的实现,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男子作为剩余劳力全部投入工业和第三产业。 1987年建敬老院1处,房屋34间,1988年开始接收“五保”老人,至2000年共接收“五保”老人65名。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80元。

医疗水平

1949年前,境内医疗条件很差,只有3名中医,几个大村有中药铺。50年代初,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大联营诊所,医生增加到10余名。60年代初,设立卫生院,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2000年,镇医院占地1.1公顷,新建门诊楼、病房楼各1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病房26间,床位43张,有医务技术人员38名,其中医生16名,门诊量年达到5万人次,住院治疗3000多人次。营业额达到168万元。医院能做胃大部切除,小肠切除,腹部肿瘤、子宫切除、骨折钢板内固定,植骨植皮等手术。此外有村级医务室78处,乡村医生97名,床位40余张,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四种疫苗接种率达97%以上。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水波村汪显祥光荣加入中国***,他是全镇第一个入党的人。 1942年7月,汪有为、汪显祥等在水波村成立了全镇第一个党支部,汪有为任支部书记。至1948年11月,全镇共有党员68人。2000年,全镇中共党员总数达到1123人。1996年,烟店镇党委被山东省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政权建设 1942年7月在水波村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1958年7月,成立烟店镇人民政府。 1971年1月25日,成立烟店公社并建立公社革委会。1984年8月8日,烟店公社改为烟店乡。1994年撤乡设镇。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烟店中心镇至今。

***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在土地革命时期成立了烟店农民协会。60年代初,成立烟店贫下中农协会、烟店妇女联合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烟店委员会。2000年,烟店镇有中国共青团烟店镇委员会,烟店镇妇女联合会,烟店镇残疾人联合会,烟店镇工人联合会,烟店镇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烟店镇个体劳动者协会,烟店镇计划生育协会。企业园

烟店镇是全国著名的轴承加工基地、轴承交易中心。全镇现有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轴承加工企业300多家,工商业户3800余户,轴承专用加工设备8000余台,有加工生产万余种型号轴承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均达国内先进水平,畅销全国30个省、市、区,并出口东南亚、欧洲、美洲18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烟店轴承经销门店达1480余家,全镇工作年销售收入21亿元。2006年以来,烟店镇立足资源、人才优势,大力发展轴承工作,实施质量生命工程,打造名牌产品,形成了哈鲁、鲁杭、同力、瓦临、易鑫等知名企业,其中哈鲁、同力、瓦临、易鑫等十余家企业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力、瓦临、易鑫等十余家企业的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同时促使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设备,引进科技人才,加强企业科学化管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使烟店轴承实现了质的飞跃。

烟店轴承工业园占地3000亩,总投资800余万元,完善了排供水、电力、道路、通迅、消防、绿化、服务等设施,园区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现入园企业137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85家,完成固定资产总投入达6.3亿元,能生产、加工6000余种型号的轴承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和十几个国家。企业设备先进,技术雄厚,涉及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组装等门类,形成了骨干带群体,群体促骨干的良性发展局面。二00二年月被省命名为民营经济示范园区。近年来,烟店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6年签定招商引资合同5.8亿元,完成招商项目73个。

上市

烟店轴承专业批发市场建于80年代初,位于临清市烟店镇,省道008线两侧,占地10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建有楼房经营门店3100套,经营型号10000余种,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全国各大轴承厂家均在此设有直销处或分公司。上市产品销往全国及亚欧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烟店轴承市场全部为棚架式,规模小,档次比较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快速膨胀发展。为提升市场的档次水平,2001年8月开始由浙江萧山建安集团公司投资1.2亿元,分一、二两期工程对原轴承市场进行开发建设,并于2002年10月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04至2006年7月烟店镇政府投资8000万元进行轴承市场第三期工程开发建设,现已竣工。新开发建设的中国轴承城是全国目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档次最高、上市人员最多、秩序最好、管理最规范的专业批发市场,被列为全国20家专业批发市场之一。目前,镇政府对市场实施了改造工程,实现了市场楼房化、硬化、亮化、美化,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档次水平,增强了市场对轴承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在镇区启动实施治安保险,建设平安市场工程,为客商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经营、生活环境。

现在应该是单县,其次是东明,

不过论潜力的话,还是巨野

不过都是菏泽内部自家弟兄们的事情,看看下面一位仁兄的文章,就知道我们需要做什么了啊!

菏泽,您还让我痛多久?

因为业务的原因近期去临沂几次,看到是高楼林立,经济繁荣,除了钦佩和震撼外,还有一丝妒嫉。送走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绵绵春雨中独行在花乡街头,赞一口蓝田的妩媚,嗅一下葛巾的芬芳,叹一声姚黄的雍容。你本是天国的花王,华贵地装扮着美丽的天堂,才使得人间充满了对你神秘的向往。。。。。。。不知是你的多情还是千百年来对爱的向往?是否你的美丽富贵惹弄了天神贬你来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静心疗伤?还是你的期待,期待你久远久远的花殇在这里再造一座美丽富贵的天堂?

菏泽文化源远流长,菏泽的先贤让人敬仰,菏泽的位置让人嫉妒,菏泽的资源让人向往,菏泽的人民勤劳善良,菏泽的发展让人感伤。。。。。。。。。战国时期的商都不去奢望,唐宋时期的繁荣也不去幻想,让我们回顾一下不远的过去,不是自卑,是在寻找差距以求自信,不是自满,是在结束耻辱走向未来渴求希望!

下面转贴一部分权威资料,因大部分是数字枯燥无味,估计年轻的朋友是没有耐心看下去的,领导官员也不会耐心看下去的,因为他们看到的这些数字足以让人夜不能寐,脸红发汗,也许只有我们这些愤青,只有这些无权无势又无能的低层的下岗者能看下去,作为饭前酒后闲谈的佐料而以。。。。。。

好了,先了解一下经常看到或听到的几个经济名词吧:

1.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008年山东省各市GDP、人均GDP排名

城市名人均GDP(元/人)

东营 80572元

威海 54741元

青岛 40082元

淄博 39170元

济南 37035元

烟台 36955元

莱芜 22983元

滨州 22405元

枣庄 20483元

潍坊 20010元

德州 18243元

泰安 18074元

日照 18066元

济宁 17976元

聊城 14727元

临沂 13639元

菏泽 6041元

中国GDP的发布规则与国际惯例不接轨。国际惯例中,每季度过后的两至三个月里,政府会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支出法,公布上一季度以现价和不变价计算的GDP和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变价计算的GDP数据尤为重要。反观中国的统计数据体系,则主要是以生产法统计GDP。因此,在每一季度过后约20天,中国政府便会公布以现价计算的GDP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GDP增长率。除总数外,中国政府还公布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现价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增长率。这八个数字就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季度GDP数据。至于以支出法计算的GDP,则只会在次年年底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发表,因此影响了时效性。更遗憾的是,中国政府只公布支出法GDP的现价绝对值,从来都不公布以不变价计算的支出法GDP。

2.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1531.9 16.0

烟台市 1521.6 19.9

东营市 1335.1 15.6

淄博市 1103.0 14.3

潍坊市 1018.7 17.0

济南市 808.4 13.1

威海市 802.3 13.0

济宁市 787.5 20.2

临沂市 668.0 18.7

泰安市 609.2 19.9

聊城市 513.4 20.0

德州市 506.8 17.2

滨州市 499.0 14.4

枣庄市 453.0 18.2

日照市 272.3 32.7

莱芜市 247.6 15.9

菏泽市 250.5 27.2

3.

一般预算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也就是会计制度改革以前所称的“预算收入”。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238.8 20.6

济南市 140.0 20.7

烟台市 123.6 23.0

潍坊市 105.7 28.5

济宁市 91.3 21.3

淄博市 87.7 24.2

威海市 73.9 20.8

临沂市 70.7 20.0

泰安市 64.6 26.6

东营市 53.8 24.2

滨州市 51.9 24.2

枣庄市 44.2 25.4

聊城市 38.5 19.9

德州市 38.0 20.1

菏泽市 37.4 15.2

日照市 30.3 48.0

莱芜市 25.0 17.0

4.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1573.8 22.4

烟台市 1549.7 23.2

潍坊市 1098.4 26.5

济南市 1001.8 24.1

威海市 864.7 20.8

东营市 698.0 23.7

淄博市 659.8 23.1

临沂市 656.4 26.4

济宁市 648.1 26.4

泰安市 567.6 25.9

德州市 535.7 26.8

滨州市 426.3 21.3

聊城市 419.8 24.1

日照市 348.3 26.5

枣庄市 305.4 26.2

菏泽市 274.3 14.9

莱芜市 165.9 22.2

5.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出口贸易总额

绝对量(亿美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245.4 18.5

烟台市 144.3 60.9

威海市 56.1 14.6

潍坊市 49.5 34.7

济南市 34.5 41.2

淄博市 27.6 23.3

临沂市 20.3 28.2

日照市 20.2 38.3

滨州市 18.8 36.9

济宁市 13.9 6.90

东营市 13.7 37.8

聊城市 12.7 81.5

莱芜市 11.5 27.0

德州市 9.10 47.3

泰安市 7.20 12.6

菏泽市 6.40 19.7

枣庄市 4.10 1.50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包括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不包括住房)和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用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的消费品。

山东省主要城市2008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量(亿元)增长速度(%)

青岛市 1077.7 23.6

济南市 995.7 23.6

烟台市 720.8 23.8

潍坊市 598.0 23.3

临沂市 579.1 24.4

济宁市 537.5 23.6

淄博市 522.6 23.3

威海市 359.1 23.6

德州市 342.6 23.2

泰安市 340.4 23.8

菏泽市 297.5 24.1

聊城市 288.0 23.6

枣庄市 219.0 23.2

滨州市 215.5 23.1

东营市 174.5 23.6

日照市 146.8 23.8

莱芜市 100.6 23.1

通过以上几个统计数字基本能够看出山东各地市短期内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山东各地市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实力又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标对山东各地市搞了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1、青岛:当之无愧的山东城市的骄傲,从各个方面来说青岛对山东都是举足轻重,山东人的大城市梦想也更多的寄托在青岛身上。青岛在以后也将是山东各个城市的表率。

2、济南:从山东成为一个行政区域以来就是山东的首府,是一座拥有深厚底蕴的城市。内敛享和是她的性格,虽然她的外表有些粗犷,但是有心人却能体会出这是座有魅力的城市,虽然济南的经济将会被很多兄弟城市超过,但是其综合实力仍然让许多新秀难以超越,也就注定了山东只有青岛和济南这两颗最闪亮的双子星。

3、烟台:虽然烟台不是山东自古就富裕繁荣的城市,但是最近多年烟台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起来,表现最优异的莫过于经济的腾飞,在今后若干年里,烟台仍然是山东的活力城市之一。

4、潍坊:潍坊悠久的历史曾经很辉煌,有北苏州之称号。也是山东半岛的腰部,近些年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是风头比不上胶东三市,但是潍坊浑厚的实力有待勃发,潜力不可限量,潍坊强则半岛强,潍坊以后的位置应该和济青在伯仲之间。

5、临沂:曾经是山东最富庶繁华文化灿烂的城市之一,有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既有齐鲁风韵,又存楚越遗风。但建国后的几十年里没落成乞丐,近几年临沂经济上已经起飞,而且近些年一直保持着平稳的高速发展态势,以临沂人相对山东独有的魄力,在山东顶尖城市中找到一席之地不是太大的问题。

6、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子,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明清时期为山东第一大城市,随着水运的衰落济宁也没落了,但是济宁最近的表现让人侧目,和临沂一样,文化的回归和经济的复苏将使这座城市重新塑造辉煌。 7、淄博:和济南、济宁、临沂一样拥有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又是一个十分具有特色的城市,虽然她身上有很多计划经济的影子,但是成功转型之后,淄博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未来淄博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8、威海:威海的崛起不在于她的大,而在于她的精致,一个小城市能在山东这样的庞然大物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她的特色,在于她的富裕和美丽。

9、东营:石油之城,黄河入海口,拥有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同时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油田是她的命脉,不起眼的东营却是山东人均数据最高的城市,现在拥有良好条件的东营能在其他方面做的更好,将会成为一座崭新的城市,即使没有了石油。

10、日照:新的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最新鲜的空气和最漂亮的金沙滩是她的招牌,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将是日照的归宿。

11、泰安:五岳之尊的泰山让这座城市成名,今后,泰山仍然是泰安的灵魂。

12、滨州:一个并不知名的城市,却是现在山东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虽然不能进入半岛城市的行列,但是其成为山东中游城市一定不是问题,去看看一个民营纺织企业就知道这个城市能有多大前途了。

13、枣庄:车号鲁D的城市,一黑一白曾经是这个城市的支柱,黑白的消失意味着城市的没落,还好枣庄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无奈已经进入了痛苦的涅磐,重生之后的枣庄将是什么样子--大家就拭目以待吧,也许淄博将成为枣庄的榜样。

14、德州:可不是美国的德州,最出名的算是这里的扒鸡了,是个一出市区就到了河北境内的城市,作为山东的北大门,德州拥有优越的交通优势,除了扒鸡,更多人还会知道皇明,更多的地方将会让德州展现其风采。 15、聊城:江北的水城,四大名楼光岳楼,有水就有灵气,聊城不是以良好的经济成绩还展现自己的城市,一个城市需要有更多的方面让别人去了解。

16、莱芜:一个因为钢铁而建立的城市,一个企业成就了她,一个袖珍城市并不在乎她有多么强大,而是在乎她是多么有特点

17、荷泽:山东人心口的痛楚,拥有山东最广阔平原的荷泽却是山东最贫瘠的地方,也许不是荷泽人的错,但是荷泽现在需要的就是突破、突破、再突破!!

二十年前山东省城市排序:

第一阵营:济南青岛淄博

第二阵营:烟台潍坊

第三阵营:济宁枣庄泰安威海

第四阵营:东营德州

第五阵营:聊城滨州临沂菏泽那时还没有日照和莱芜。

现在的排名:

第一阵营:青岛济南

第二阵营:烟台淄博潍坊临沂

第三阵营:济宁威海日照东营

第四阵营:泰安聊城德州

第五阵营:滨州枣庄莱芜菏泽

排名理由:

第一阵营:青岛济南此二城市都是副省级城市,影响力在全国也可进入前二十的城市,后面的城市离此二城市差距都很大,青岛排在济南前面,估计没有人反对吧?

第二阵营:烟台淄博潍坊临沂此四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烟台,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已超传统第三城淄博,应排在第二阵营的第一位。淄博,传统的山东第三城,因经济的转型,以及常被人非议的组团式,从第一阵营降到第二阵营,毕竟还有几家有名的大型国企,相比东北,转型方面也还算成功,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应排该阵营的第二。潍坊,二十年前就很强,发展也很快,保住了全省第五的位置。临沂,山东省大城市的新贵,凭借发达的商贸物流,从二十前不到20万人口的县城,发展成为建成区面积122平方公里(甚至超过潍坊),常住人口100多万的“大城市”,更重要的是,临沂的发展空间很大,势头继续很猛,两年内,随着南坊新区的崛起,商贸城的西迁,临沂的建成区还将增大很多。这是后面第三阵营中的几个城市比不上的。

第三阵营:济宁威海日照东营此四城市,济宁在胶济铁路以南传统的弱势群体中一直是比较好,发展也平稳。仍处在第三阵营中的第一位。威海日照,都是新划出的地级市,海滨城,环境美,小而精,外向型经济发达,但人口少,人气不旺,是其排在第三阵营的主要原因。东营,凭借石油,不发展说不过去。但产业单一,人气不旺,排在该阵营中的末位。

第四阵营:泰安聊城德州泰安,泰安应该算是老城了,泰山天下闻名,该城建国后一直有很多的高校,处在京沪铁路线上,可以说泰安发展成有模有样的城市时,临沂还没有一寸铁路的县城,本来应该发展得更好,我一直不明白泰安为什么就这么消沉下去了。聊城,聊城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让我很吃惊她的文化底蕴,近几年来叫响江北水城建设,应该不错的。德州,优越的交通位置。总不能落后到最后一个阵营吧。

第五阵营:滨州枣庄莱芜菏泽滨州,之所以排在第五阵营的第一位,是因为滨州近来发展不错,让我吃惊是滨州能有飞机制造厂。枣庄,最为枣庄叫屈了,一个车号在山东排D的城市,象淄博一样的组团式城市,计划经济时代有过辉煌,资源型城市的通病,又没抓住转型的机遇,让枣庄衰落得最快,从二十年前的第三阵营退到第五阵营。悲痛啊。。。莱芜,一个县城大的地方,划为地级市本身就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戏剧性。不是发展的不好,是地方太小了。菏泽,一直与临沂相伴在全省中垫底的城市,临沂上去了,等待菏泽突破的那一天!

临沂震撼中国:

临沂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临沂是中国政府效率最高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临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临沂是山东省城市面积扩张最快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私家车增长最快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好车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全国奥迪a6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百万富翁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民营经济发展最块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省私营企业境外上市最多的城市,临沂是山东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临沂是外商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之一,临沂是全国城市竞争力增长最快的城市,临沂是第一个GDP过千亿的革命老区,临沂还有亚洲第一长橡胶坝,亚洲第一大大学城,亚洲最大汽车站,亚洲最大电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全国最大的板材基地,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全国第二大批发市场,,全省最高电视塔,临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临沂已经不是落后与贫穷的代名词!

以上资料虽不能说非常准确,我想大家也不会不认同。临沂,一个一直和我们一样的难兄难弟,现在却成了遥遥在上的老大哥?无论从那一个方面来讲,它都不会比我们优越,甚至还差一点,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的领导反思吗?我虽然不精通财务,但一些数字背后的内容我还是能够了解的,在各个经济发展数字都和贫困二字相吻合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数字菏泽还是进入到了不错的先进行列,是数字统计错误还是????反正菏泽有钱的人还是不少啊,难道这是其他几个指标数字落后的根本所在?

按说菏泽提到的发展能源基地,化工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不错,可我们家当又有多少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人力发展一个就不错了,想花开万家以菏泽目前的实力很难,只不过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吧了,但春满一庭还是比较现实能做到的。话又说回来,所有一切的发展并不是资金,资源所能决定的,电影中不是有一句经典的对白吗,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没有人才再多的资金,再好的资源都是浪费。大家问问身边年轻的朋友,凡是有能力,有技术的有志青年哪个愿意回菏泽发展?我前几天招聘翻译,几乎都是这样回答:只要不在菏泽,工资少一半都可以!我的心很冷很冷,也为他们这一代的果断感到欣慰。他们不是不热爱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也不是没有让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只是没有让他们发展的环境,机制!一代又一代青春薄发的青年深陷在这个雷泽泥潭中,变得无斗志可言,他们的激情已颓废,他们双目已浑浊,他们的黑发已变迁。。。。。。他们只能够一边又一边的激励自己的孩子:出去吧,孩子,外面有你翱翔的天空!

话说的远了点,菏泽的情况也许只有几个从这里出去的领导和现在想为人民干点事的领导才能深刻的理解,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决心,他们的夜不能寐,他们的废寝忘食都被身边这无形的网,无尽的沼泽,无奈的人钝化成一个悲凉的抉择:尽快做一些力竿见影的政绩,走吧。

是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确实能够较快地提升城市形象,也可以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税费收入,但所有行业都比它有长期增值潜力。现在很多部门把房产开发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大项目对待,简直有点可笑。煤化工,油化工,生物制药是大投入,大利润,大风险的行业,税收也相当可观,我们只是协调用地,服务企业,监督环保就可以了,没必要今视察,明指示,既耽误自己工作,又影响别人计划。文化旅游,对菏泽来说简直就是鸡勒,牡丹富贵的如昙花一现,如果大批的投入就仅仅为了几天的花期,估计花会要一年要比一年办的落魄了。要么不办,要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想结合,协调国内大型饮料巨头,规模种植桃树,梨树,杏树,石榴,莲藕等等既经济又观赏的产品,做到四季有花,四季生财,曹县的芦笋,沙土的草莓不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吗?这一点就需要政府下大力气了,要宣传,要扶持,要补贴,要科学种植,要规模种植,相信5年的时间,菏泽不会再是牡丹独春,而是百花满圆了!同样,菏泽木业赖依生存的梧桐,白杨也日趋稀少,传统柳编行业所需的杞柳也逐渐没落,再不扶持培育基地,林交会也关门算了,看看临沂,莱州等地草柳编行业蓬勃发展,难道就没有一点反思?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市,这是根本,利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发展可持续性的深加工企业,不是一个造福百姓,福泽百年的大功劳吗?况且在培育农产品加工行业资源基地的同时,又相辅相成地发展了文化旅游业,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业吗?同样,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物流中心更可以锦上添花。所以,煤化工也好,油华工也罢,只要摆正位置,作好服务,管好监督即可,重点的是培育农产品资源基地,顺应着物流,文化产业就会应运而生了。

但培育基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没有2届政府连续的用功,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不可能成功的,以前也有失败的先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许最大贡献者得不到回报,但凡事无愧我心,今朝不富贵,明朝福满头,菏泽人民不会忘记,富贵的牡丹不会忘记!

最后用我前几年写的一首打油诗和大家一起共勉,愿经历过菏泽之痛的我们和即将经历菏泽之痛的我们一起努力,让年轻的菏泽朋友和我们的后代以拥有牡丹而自豪吧!

改革难,难于上青天,更堪雷泽畔。

莫等闲,天任于君肩,兴业振鲁颜。

夜不寐,思月圆,莫敢攀,更有恋权,大气吞云天。

借留诸公十载,同行吾辈伴,敢叫古城换新颜,天上人间!

文教科技

1900年,烟店镇有私塾17处,学生180余人。1903年开始举办学堂,建小学2处。 1912年之后,限制私塾,发展新教育。1932年,兴办初级中学刘烟店民众学校,招生40余人。至1949年,境内有小学12处,在校生2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8%。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刘烟店村创办农民业校20余年,在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多数学员达到初中文化水平。 90年代初,全镇有镇中学1处,辖2个分校。东校占地5.3公顷,教学楼1座,2538平方米,有14个教学班,49名教职工,在校生868人。教学器材2463件(套);西校占地2.3公顷,有教室43间,10个教学班,37名教职工,在校生550人,教学器材1596套(件)。全镇有中心小学1处,联办小学5处,村级小学21处,民办小学8处,其中完全小学16处。有142个教学班,303名教职工,5130名在校生。2000年全镇学龄前儿童入班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和初中毕业率分别达到75%、98.5%、97%。2000年输送高中生100名,中专生(含委培生)70名。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

2000年,全镇村村有科技副主任,有各业农民技术员312名。有科技推广服务机构7个,镇村科技推广体系已基本构成。2000年推广科技成果12项,科技增收贡献比例提高到48%,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被评为“聊城市科普文明先进乡镇”。

文化生活

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烂灿的文化。诸如舞蹈、曲艺、书法、绘画等民间艺术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全镇的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群众文化更加活跃和繁荣。1960年建文化站,1961年建广播站,1971年建电影队。 1982年,大村、机关、学校建图书阅览室、档案室。2000年底,全镇有民间体育表演队4个,民间乐器演奏队4个,电影放映队2个,各种文体活动场所21处,有调频无线广播台1座,有线电视卫星接收站3处,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1949年前,广大群众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年均粮食75公斤,经济收入不足36元。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0年代,人均粮食300公斤,经济收入50元。70年代,农村吃粗吃饱以玉米、地瓜为主食,80年代吃细以小麦面粉为主食,90年代吃好以面食加鸡、鱼、肉、蛋。衣着方面,60~70年代穿青、蓝、白单调衣服,如今穿着颜色多彩,样式新颖,快速向高档发展。95%的农户建设砖石结构的新居。冯圈村为临清市最大的标准新村,达700余户。牛张寨村建起居民楼,有30户农民住进二层高档小康楼。全镇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7800余部,移动电话4000余部,被聊城市授予“鲁西电话第一镇”。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0%。70年代普及自行车,80年代摩托车,90年代各种微型汽车已逐步成为代步工具。1990年全镇已实现“四通”(户户通电、通自来水,村村通程控电话、通沥清路)。70%的农民加入社会养老保险。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的实现,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男子作为剩余劳力全部投入工业和第三产业。 1987年建敬老院1处,房屋34间,1988年开始接收“五保”老人,至2000年共接收“五保”老人65名。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80元。

医疗水平

1949年前,境内医疗条件很差,只有3名中医,几个大村有中药铺。50年代初,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大联营诊所,医生增加到10余名。60年代初,设立卫生院,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2000年,镇医院占地1.1公顷,新建门诊楼、病房楼各1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病房26间,床位43张,有医务技术人员38名,其中医生16名,门诊量年达到5万人次,住院治疗3000多人次。营业额达到168万元。医院能做胃大部切除,小肠切除,腹部肿瘤、子宫切除、骨折钢板内固定,植骨植皮等手术。此外有村级医务室78处,乡村医生97名,床位40余张,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四种疫苗接种率达97%以上。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水波村汪显祥光荣加入中国***,他是全镇第一个入党的人。 1942年7月,汪有为、汪显祥等在水波村成立了全镇第一个党支部,汪有为任支部书记。至1948年11月,全镇共有党员68人。2000年,全镇中共党员总数达到1123人。1996年,烟店镇党委被山东省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政权建设 1942年7月在水波村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1958年7月,成立烟店乡人民政府。 1971年1月25日,成立烟店公社并建立公社革委会。1984年8月8日,烟店人民公社改为烟店乡。1994年撤乡设镇。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烟店中心镇至今。

***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在土地革命时期成立了烟店农民协会。60年代初,成立烟店贫下中农协会、烟店妇女联合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烟店委员会。2000年,烟店镇有中国共青团烟店镇委员会,烟店镇妇女联合会,烟店镇残疾人联合会,烟店镇工人联合会,烟店镇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烟店镇个体劳动者协会,烟店镇计划生育协会。企业园

烟店镇是全国著名的轴承加工基地、轴承交易中心。全镇现有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轴承加工企业300多家,工商业户3800余户,轴承专用加工设备8000余台,有加工生产万余种型号轴承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均达国内先进水平,畅销全国30个省、市、区,并出口东南亚、欧洲、美洲18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烟店轴承经销门店达1480余家,全镇工作年销售收入21亿元。2006年以来,烟店镇立足资源、人才优势,大力发展轴承工作,实施质量生命工程,打造名牌产品,形成了哈鲁、鲁杭、嘉业、同力、博特、瓦临、易鑫等知名企业,其中哈鲁、嘉业、同力、瓦临、易鑫等十余家企业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力、嘉业、瓦临、易鑫等十余家企业的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同时促使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设备,引进科技人才,加强企业科学化管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使烟店轴承实现了质的飞跃。

烟店轴承工业园占地3000亩,总投资800余万元,完善了排供水、电力、道路、通迅、消防、绿化、服务等设施,园区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现入园企业137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85家,完成固定资产总投入达6.3亿元,能生产、加工6000余种型号的轴承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和十几个国家。企业设备先进,技术雄厚,涉及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组装等门类,形成了骨干带群体,群体促骨干的良性发展局面。二00二年月被省命名为民营经济示范园区。2000年以来,烟店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6年签定招商引资合同5.8亿元,完成招商项目73个。

上市

烟店轴承专业批发市场建于80年代初,位于临清市烟店镇,省道008线两侧,占地10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建有楼房经营门店3100套,经营型号10000余种,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全国各大轴承厂家均在此设有直销处或分公司。上市产品销往全国及亚欧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烟店轴承市场全部为棚架式,规模小,档次比较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快速膨胀发展。为提升市场的档次水平,2001年8月开始由浙江萧山建安集团公司投资1.2亿元,分一、二两期工程对原轴承市场进行开发建设,并于2002年10月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04至2006年7月烟店镇政府投资8000万元进行轴承市场第三期工程开发建设,现已竣工。新开发建设的中国轴承城是全国目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档次最高、上市人员最多、秩序最好、管理最规范的专业批发市场,被列为全国20家专业批发市场之一。2008年,镇政府对市场实施了改造工程,实现了市场楼房化、硬化、亮化、美化,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档次水平,增强了市场对轴承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在镇区启动实施治安保险,建设平安市场工程,为客商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经营、生活环境。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