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型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关于兰州大型工业提升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郑州大学和兰州大学哪个实力强点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郑州大学和兰州大学这两所高校相比,在小匠老师看来,兰州大学的综合实力要更强,兰州大学是我国重点建设的985大学和211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也赶超了郑州大学,知名度也高于郑州大学。小匠老师下面就跟大家来介绍一下郑州大学和兰州大学这两所高校的一些基本信息。
第一: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直属教育部,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两方共建,兰州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重点建设的985大学和211大学。
兰州大学被评选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这所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及学校前身是甘肃法政学堂,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大学积累了自身雄厚的实力,拥有两个校区,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兰州大学开设有100多个本科专业,拥有多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以及多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兰州大学拥有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包括历史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大气科学专业、化学专业等。
兰州大学整体的学科建设实力也是比较突出的,在教育部所发布的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兰州大学的草学和生态学,这两门学科被评选为A类学科,其中草学这一门学科更是获得了A+等级,另外兰州大学还拥有多个B+等级的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民族学。
虽然兰州大学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在地缘上的优势比较薄弱,综合各种条件来看,兰州大学还是一所值得报考的高校,其录取分数线也要高于郑州大学。
第二: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为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所共建的“部省合作共建高校”,郑州大学也是河南省最知名的高校之一,郑州大学被评选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郑州大学是一所由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大学,由原来的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和郑州工业大学,这3所高校合并组建合成,经过多年的发展,郑州大学也积累了自身不错的实力,培养出了多名优秀的学子。
郑州大学开设有110多门本科专业,拥有三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包括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另外郑州大学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多个省重点一级学科。
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第4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郑州大学并没有学科被评选为A类学科,有7个学科获评B+学科,分别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
虽然郑州大学也拥有自己的顶尖学科和优势专业,但是从综合实力来看,郑州大学的实力并不如兰州大学。那么对于这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来看待的呢?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931-8912713
学校所在地:甘肃省兰州市天水路298号传真:0931-8885076
邮政编码:730000网址:http://www.geoscience.lzu.edu.cn
一、含地质类专业院系和专业设置
兰州大学地质学专业设立于1958年的地质地理系,1958年开始招收地质学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科发展需要,1994年成立地质学系,设有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后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2个本科专业。之后相继增设环境科学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专业,2002年地质系又增设地球化学专业,使地质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合理完善。1999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立后,先后将环境科学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专业分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2003年地质工程专业从地质科学系分出成立了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现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点、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点、地质工程博士点3个;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硕士点7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设有地质科学研究所、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所、国土资源研究所、地质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5个科学研究机构。
1)地质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学、地球化学。
2)地矿学科(工学)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工程。
3)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环境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理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
4)培养地质学类研究生学科、专业:地质类(理科)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第四纪地质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位点,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点,地球化学硕士学位点;地矿类(工科)的地质工程硕士、博士学位点,岩土工程硕士学位点。
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地质、地矿类专业
(1)教师队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类现有教师3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1名,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拥有汤中立院士(著名岩浆岩及成矿理论专家)和方小敏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培养人才、第四纪地质学专家)等一批著名学者。
(2)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国内外科学研究及教学实践合作,注重本学科专业教师的业务提升,积极引进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稳定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各专业交叉渗透、有机地结合,围绕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人才培养
1.地质类本科专业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
(1)地质专业本科生
招生情况:每届1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
(2)地球化学专业本科生
招生情况:每届1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
(3)地质工程本科生
招生情况:每届一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城建部门、水利水电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研究院、高等学校等部门。
2.地质类研究生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
(1)地质类研究生
招生情况:博士15人/年平均;硕士40人/年平均。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
(2)地质工程研究生
招生情况:博士8人左右/年平均;硕士20人/年平均。毕业生流向:城建部门、水利水电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研究院、高等学校等部门。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1.办学优势与特色
兰州是我国三大地学中心之一,有十多所地学研究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可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中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繁多,也给地质工程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备资源储量对西部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质科学及工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手段。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大批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工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和区域特色。
2.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成效
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属于艰苦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专业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教学中强化基础教学,选派高素质教师队伍承担本科生一、二年级专业课教学,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在高年级设立不同的研究方向,推行导师负责制,让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阵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坚实的专业、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及良好的科学作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以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他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善办学条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五、学科建设
资源环境学院现拥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工程。
六、实验室建设
1)学校特色实验室:显微分析实验室、岩石学实验室、结晶矿物实验室、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矿床学实验室、石油天然气实验室、土工测试实验室、工程岩体力学实验室。
2)大型仪器设备情况及对外开放、服务项目:拥有Delta Plus稳定同位素质谱计、PQExCell ICP-MS质谱仪、VarioElⅢ元素分析仪、SPEX 1403激光拉曼光度仪、EM-400T电子显微镜、FT-IR180S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Ortholux BK显微镜、SWVR-2000综合工程探测仪、SWS-1G工程勘探与检测仪、WE-30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大型科学研究用分析测试设备和工程实验设备。对外开放、服务项目:土工测试实验室和工程岩体力学实验室均对外开放、相互交流、有偿服务。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
1.“九五”以来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情况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教学和科学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地质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相关研究方向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学术特色,“九五”以来承担国家计委、科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防重大项目6项、地方政府项目10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5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合计1200万元。在岩浆矿床超大规模成矿作用、中国东部不同深度上地幔流体组成特征、第四纪地质学、华北克拉通西北缘地壳演化、中国西部造山带构造、火成岩和沉积盆地、第四纪生物地层与环境、干旱环境与全球变化、地质工程等领域取得研究突破。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12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2.目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
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计委“西藏布达拉宫、萨加寺、罗布林卡壁画保护研究”1项、甘肃省政府课题2项、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3项,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及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多项。涉及科研经费800多万元。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1)地质类专业: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合作,聘请著名学者作客座教授,邀请国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讲座,不定期开展本科生国际联合实习。
2)地质工程专业:与英国伦敦大学艺术学院、美国盖蒂公司有固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文物保护方向的硕士生。
(撰稿:张铭杰、谌文武)
截至2024年12月,兰州市辖**5个区和3个县**。具体如下:
-**城关区**:作为兰州市的中心城区,城关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该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如白塔山公园、五泉山公园等著名景点。
-**七里河区**:位于兰州市中心的西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区域。区内有黄河风情线等旅游景点,同时也是兰州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西固区**:位于兰州市西部,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区内有许多大型企业,如兰州石化公司等。
-**安宁区**:位于兰州市北部,是一个以教育和科研为主的区域。区内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兰州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红古区**:位于兰州市东北部,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区域。区内有大量的煤炭和矿产资源,为兰州市的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永登县**:位于兰州市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永登县盛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同时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
-**皋兰县**:位于兰州市东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份。皋兰县盛产瓜果和蔬菜,特别是白凤桃和软儿梨等特色农产品享有盛誉。
-**榆中县**:位于兰州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县。榆中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有榆中门等古迹遗址。
此外,兰州市还下辖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兰州高新区和兰州经济区,以及省级和市级的多个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兰州市的行政区划体现了其作为西北地区重要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合理的行政区划设置,兰州市不仅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发展城市,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整体竞争力。
上一篇: 六安工业用提升门销售
下一篇: 兰州定制工业提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