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工业提升门
其实粤西工业提升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粤西的经济规划,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粤西工业提升门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全国重化工业基地。依托粤西沿海岸线和深水良港等资源,大力发展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等重化工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现代重化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重化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化产业基地。
——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依托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加快建设粤西沿海港口群,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建设,成为全省海洋经济示范区。
——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特做优热带、南亚热带农业,做大做强远洋捕捞、水产养殖和加工等海洋渔业,全力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海洋渔业基地,建设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依托有利的区位和资源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成为重要产业承接地,努力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沿海经济带和特色城镇群,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我省参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充分发挥地处我省与北部湾、大西南和东盟地区联结点的地缘优势,加强与环北部湾经济区和大西南的对接和合作,打造成为大西南的出海主通道;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建设成为我省参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到2015年,粤西地区振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2012年实现“三年大变化”的基础上,大阔步迈向“十年大跨越”的目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粤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4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9160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3∶47∶40,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1∶69,以钢铁石化为龙头的临港重化工业形成规模。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支撑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消除区域内省道以上公路“断头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30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482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源、电网、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初步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地级市市区防洪防潮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防洪防潮能力达到50年一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年均增长达到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有较大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7%.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8.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完成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等约束性指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7.2%.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和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地区形象显著提升。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以“东融西联、南拓北优”的开发策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空间,构建“三核、四轴、两屏”的国土开发格局和“三区、四带”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
(一)总体开发策略。
“东融西联”——充分发挥东接珠三角、西临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环北部湾经济区和大西南地区的对接和合作,主动融入珠三角。
“南拓北优”——依托沿海岸线港口和海洋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进一步向南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海上粤西”,促进陆海协调发展;优化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推进适宜开发地区的建设。
(二)国土开发格局。
统筹考虑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以三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高速公路、铁路等通道为区域开发主轴,以各类自然保护区为生态屏障,加快“湛茂阳”经济圈发展,全力构建“三核、四轴、两屏”的国土开发战略格局。(图:粤西三市国土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
“三核”——以湛江、茂名、阳江市的中心城区为核心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引领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湛江市发展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环北部湾重要城市;茂名市发展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阳江市发展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基地、重要产业承接地和现代滨海旅游目的地。
“四轴”——即以“徐闻—遂溪—湛江市城区—吴川—茂南—水东湾新城—阳西—阳江城南新区—阳东”为国土开发横轴,“东海岛—廉江”、“信宜—高州—茂南”、“阳春—阳江高新区—海陵岛”等为国土开发纵轴,沿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以县(市)城区为核心节点,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形成“一横三纵”的国土开发格局。
“两屏”——即以大雾岭自然保护区、云雾山系、云开大山及鹤地水库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的北部森林生态屏障和南部海洋生态屏障,以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利用生态优势适度发展符合生态功能的适宜产业,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
以国土开发战略格局为依据,以各类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点、块、带”有机结合,构建“三区、四带”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三)产业空间布局。
“三区”——即湛江临港重化工业基地、茂名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阳江能源产业基地。以湛江东海岛为核心,以湛江湾、雷州湾沿岸地区的产业园区为重要的产业配套基地,加快发展钢铁石化产业,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化产业基地;以茂名石化工业区、博贺临港工业区和河西工业城为载体,以水东港区、博贺新港区等为支撑,促进石化产业集聚发展,把茂名打造为世界级的石化生产基地;以阳江核电等重大能源项目为依托,以阳江港等港口建设和岸线资源为支撑,积极稳妥发展核电产业链及其配套设备,把阳江建设成为新能源产业基地。
“四带”——即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带、热带及南亚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海海洋水产养殖加工产业带和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以湛江港为中心枢纽,以茂名港和阳江港为支线港,充分利用深水良港优势,积极发展港口物流项目,构建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带;沿“徐闻—遂溪—电白”、“化州—高州—信宜”、“阳西—阳春—阳东”等地区,建设粮食、甘蔗、水果、蔬菜、花卉、南药等生产基地,构建热带及南亚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粤西沿海岸线,打造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构建沿海海洋水产养殖加工产业带;沿海陵岛至湛江徐闻的海岸线,打造国家级滨海休闲旅游基地,构建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专栏1粤西三市重点发展地区
湛江市:(1)经国家或省批准设立的各类园区。(2)三大物流基地:以湛江港区和东海岛为中心的化肥、煤炭、油品、矿石物流基地,以湛江云广物流区为中心的糖料物流基地,以湛江港区和新港粮油物流区为中心的粮食物流基地。(3)东海岛新城及其南岸新港区。(4)遂溪、吴川、廉江、雷州和徐闻城区及近郊城镇。
茂名市:(1)经国家或省批准设立的各类园区。(2)建设水东湾新城,打造茂名新城区。(3)逐步东拓,建设电城、博贺,打造临港工业区;以博贺新港区为中心,建设华南油气产品、化工产品、煤炭为主的交易、储备、物流中心。(4)电白、高州、化州、信宜城区及近郊城镇。(5)以高州、电白、化州、茂南为主打造世界级的荔枝、龙眼、罗非鱼生产、加工基地。(6)建设化州杨梅物流园,依靠接近粤西国际机场的地域优势发展成粤西最大的物流园,带动化州GDP。
阳江市:(1)经国家或省批准设立的各类园区。(2)南部沿海的阳西、阳东和高新区。(3)海陵岛大力发展海洋旅游、生态旅游休闲业。(4)阳春重点发展春城区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必须满足环保要求,保证漠阳江水体不受污染。专栏2粤西三市重点保护地区
湛江市:(1)鉴江、九洲江、南渡河、袂花江、青年运河等生态廊道。(2)三岭山森林公园、徐闻珊瑚礁省级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湖光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3)鹤地水库、长青水库、白水沟水库、龙门水库、大水桥水库及其水源涵养区。(4)连片分布的农田。(5)重要山体:东海岛龙水岭、雷州半岛石卯岭。
茂名市:(1)大雾岭、云开大山、云雾山、浮山岭等重要的区域绿地。(2)茂名森林公园、大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3)鉴江、高州水库、共青河、罗坑水库及其水源涵养区。(4)连片分布的农田。(5)近岸海域红树林湿地。
阳江市:(1)漠阳江及其沿江区域,织篢河、洋边河、大隆洞河、西山河、潭水河、那龙河等生态廊道。(2)天露山、云雾山等区域绿地以及阳春国家地质公园、凌霄岩风景名胜区、花滩森林公园、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海陵岛风景名胜区等,阳西程村镇大面积天然红树林群落。(3)北河水库、东湖水库、江河水库及其水源涵养区。(4)连片分布的农田。
一、目前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杭州、苏州、宁波、厦门、东莞这些城市打工赚钱。
二、具体分析:
(一)北京:
人均工资9240,全国第一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商务区最大型国有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位于以国际贸易为中心的朝阳区,已成为北京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购物中心和高端住宅区,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家跨国公司的总部都在这里落户。北京拥有30家财富500强公司的全球总部,并已成为“财富500强公司的第二大总部之都”。
(二)上海
上海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和最大的工业基地,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上海是中国大陆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最重要的产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和运输业。
(三)深圳
平均工资8315,全国排名第三。
广东省深圳市是国家区中心城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深圳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长期位居中国大陆城市第四,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的纽带和桥梁,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国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运、创意文化等诸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它承担着中国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四)广州
平均工资7409,全国第四。
广州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国中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三大综合门户城市和国际大都市,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南部的金融、贸易、经济、航运,物流,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和国家交通枢纽,其社会、经济和文化辐射力直接指向东南亚。
(五)杭州
平均工资7330,全国排名第五。
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城市和华东的中心城市之一。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媒体、通讯和金融中心,华东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和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也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如今,杭州正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大步迈进,总体发展目标是东拓城市、西游城市、沿江开发城市、渡河城市。
(六)宁波
人均工资为7152英镑,在全国排名第六
宁波是浙江省的副省级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是浙江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宁波港是中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在中央政府和浙江省的文件中,将宁波定义为长三角的南翼经济中心和长三角的经济中心。
(七)佛山
人均工资7017,全国第七
佛山是广东省管辖下的地级市,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位于广东省中部,位于珠三角腹地,东临广州,南接香港。它与有着地理上的联系、历史上的传承和文化上的同源,形成了“广佛招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是中国先进制造基地,珠三角的重要制造城市,广东的重要制造中心,是珠三角,核心地区的商业、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辐射粤西沿海和西江河流域。也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中西部的重要城市,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八)东莞
人均工资为6998英镑,在全国排名第八
东莞是被称为“世界工厂”个,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港口,也是中国地级市四个不在设县的省份之一。东莞的经济以出口为主,尤其是工业。资金的大部分原材料和产品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东莞从“三来一补”开始,逐步发展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
(九)厦门
人均工资为6886英镑,在全国排名第九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闽南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厦门并称为闽南下漳泉、金三角经济区,是我国首批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五大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也是全国三大特区之一,也是两岸新兴的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厦门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点。
(十)苏州
人均工资为6719英镑,在全国排名第十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事关重大,堪称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点,深受各位高中生关注。年挑灯夜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选择大学,绝对令人头疼。面对形形**的资料,一时难辨真伪。此时,你需要一份权威排名,来权衡各所大学实力。譬如国际知名的四大排名。
有道是:有人下车,就有人上车。四大排名中,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犹如脱缰黑马一般,势如破竹,排名一路走高,领先一众高校。譬如,广东工业大学。发展势头正旺,潜力无限。相继进入各大世界大学权威排行榜单前列。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601-800档位,国内34-50位。世界排名前进200位,国内排名前进29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居世界401-500档位,国内50-71位。世界排名前进400位,国内排名前进49位。真可谓扶摇直上。
敢问,这所大学爆发式进步的“独门秘诀”是什么?区位优势功不可没!
广东工业大学所在地广州,是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广东GDP超11万亿元,居全国首位。如此财大气粗的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更是“豪掷千金”。
诸位可知,广东省为支持省内本科高校发展,连发两份文件,涉及金额超过四十亿元。其中,广东工业大学分别获得22438万元和30万元的资金支持。
而广东工业大学自身也是一所满怀雄心壮志的高校。广工校长更是信心满满地表示,要切实落实发展的十件大事和十件民生实事。
其中,最振奋人心的是,此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争取进入“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此语一出,网友纷纷表示:期待已久。
广东工业大学有实力,有态度。想知道在这样一所省属重点大学读书是何种体验吗?诸位高中生自己去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