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滕州工业提升门

滕州工业提升门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7-06

大家好,关于滕州工业提升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滕州为什么会形成全国最大的县级机床基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滕州机床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成立了鲁南机床厂、鲁南水泵厂和农机修造厂,为滕州机床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70年代,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鲁南机床厂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滕州机床厂为代表的一批民营机床企业逐渐成长起来;2000年后,通过加大改制力度,积极外引内联,原国有骨干机床制造企业陆续进行了改制重组,鲁南机床厂改制后成立了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农机修造厂、鲁南水泵厂被民营资本收购后,分别成立了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南同锐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同时,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促使一大批机床专业技术人才走出厂门创业,涌现了滕州市东方机床有限公司、滕州市华强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滕州市喜力机床有限公司、滕州市创金机床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机床企业;2005年后,滕州机床行业进入全民创业时期,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各类机床生产企业、零部件加工企业、铸造企业不断成立,陆续吸引外地机床企业来滕州投资,成立了山东鑫泰数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普鲁特机床有限公司、建亚机床(滕州)有限公司、台湾首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滕州机床行业规模急剧膨胀,形成了以钻铣床为标志性产品的中小机床制造产业集群;2006年,滕州市被命名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滕州中小机床制造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优质机床产品生产基地”。2009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称号,成功打造国家级产业品牌。

目前,全市机床制造企业338家,从业人员8万人。2013年,全市机床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利税81亿元,分别增长34.5%和29%;全市机床制造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8亿美元。2009年出台的《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滕州中小机床制造产业集群被列入山东省重点培育的4个特色产业集群,中小机床生产基地被列入全国重点建设的10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市中小机床企业在全国31个省市,建立了8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奥地利、土耳其、埃及、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及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德国、韩国、日本、美国、台湾及中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销售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常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机床展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滕州市政府将经济开发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新城区规划建设,规划总面积40平方公里。整个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突山特色,科学布局。按照“一区多园,园区并举”的发展思路和开放式、组团型发展模式,将开发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

一是综合工业区:面积14平方公里,突出山东(滕州)电子信息产业园、金属制品工业园及香港国际科技工业园的规划建设,重点安置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电器设备、余属制品、新型电动车制造、高档包装材科、新能源、生物制约、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项目。

二址仓储物流区:面积3.6平方公里,重点安置仓储物流等项目。三是食品工业园区:面积9平方公里,重点安置生物工程、食品生产、特色农牧业加工等项目。四是机械制造工工业区:重点安置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数控机床、机床关键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在四个功能区规划框架下,规划建设厂机械制造工业园、山东(滕州)电子信息产业园、香港国际科技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和金属制品产业园等新型产业园,积极推进开发区的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总体规划科学、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聚集带。目前,开发区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存量土地,可保证投资顶目的发展用地需求。

基础设施

开发区综合工业区已建成了“七纵九横”的路网格局,基本实现区内通道路、给水、排水、排污、电力、电信、供热、煤气(天然气)和土地平整的“七通一平”,完全满足项目落地、建设、投资的条件。为拓宽发展空间,实施了开发区内四个村庄的搬迁整合,投资9000余万元,新建了11万平方米的农民小区——善国苑小区,腾出土地近500亩,实施小孙庄序搬迁,腾出土地60余亩;拓展项目规划空间2.4平方公里;新建了二座铁路立交桥,实现了综合工业区和食品工业园、机械工业园的有机融合。新建了金滕大桥,龙泉南路,为山东(滕州)电了信息产业园拓展创造了条件。机械制造工业园主干道路相继建设完成,已安置机械产业类项目;山东(滕州)电了信息产业园兴业路、区间路相继完工,已安置项目。同时,开发区内还建有医院、学校、宾馆等配套服务设施。

产业配套

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电了信息、机械制造、金属制品、食品加工、生物化工、轻纺、建材、新能源等支柱产业,积极拓展开发区外向发展空间,大力构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商贸服务体系。

一是区内拥有机械电了企业近50余家,涵盖了从一股机械制造、零部件生产到高精尖数控装备研发制造等多个产业门类,机械电了产业聚集度高,上下游配套完善,成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

二是区内拥有大型龙头食品加工企业(集团)3家,其他中小型生产企业10余家,是鲁南地区著名的粮食、副食加工牛产及山口区;

二是区内新发展起生物化工、轻纺等产业,形成了轻工产品、外贸服装出口生产基地,医药产品、中间体、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基地;

四是开发区拥有大型建材企业l0余家,涵盖了建筑、装修材料的研发制造,建筑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安装等多个产业门类,是建筑、装修材料及设备的生产研发基地。

五是开发区委托圈内知名的机构规划设计,设立了山东(滕州)电了信息产业园,并于2009年5月份通过山东省信息产业厅核准设定,产业园着重发展各类电路板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产品整机的研发生产,将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及创新能力。

投资优惠政策

土地使用政策:开发区土地按使用性质分为工业用地、商贸用地、居住用地,最高使用年限分别为50年,40年,70年。各类项目用地均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依法出让。根据项目性质、投资规模、科技含量、经济社会效益、对财政贡献情况,市政府从市财政设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中给予一定资金扶持。项目投资强度原则坚持固定资产投资每亩200万元以上。项目单位依法取得固有土地使用权后,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可依法进行转让、抵押和继承。税费征收政策:

一是企业所得费:项目经营权存10年以上的内资性质生产型企业自纳税之日起,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二免两减半”,外资企业依法享受国家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进入开发区的项目在项目办理审批手续和建设过程,免、减收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两层厂房以上减免150元/㎡;建设一层厂房的减免50%)、免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招标管理费、防雷灾技术服务费、工程质量监督费(仅限项目单位)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后,三年内免缴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第四年起的七年内按正常收费的50%缴纳。

三是各类劳务性收费:如测绘费、规划设计费、地质勘探、土地评估等按开发区最低标准收取。对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和注册资金外资部分不少丁5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免收供水、煤气、蒸汽开口费用。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和境外投资项目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开发区努力为入区企业提供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滕州市,简称为“滕”,又称“善国”、“滕国”,被誉为“滕小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作为古代东夷炎族的发源地,滕州市是商代始祖的诞生地,曾是泗水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是中国百强县(市)之一,人口众多,工业发展显著。

滕州工业体系发达,起步早且门类齐全,涵盖了煤炭、电力、建材、纺织、机械、化工、电器等多个行业,其中以煤电、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和化工纺织为主要支柱产业。2005年,该市有3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众多。这一年,工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总产值、利税和利润均实现显著提升,显示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如机电产业,拥有众多机床制造企业,被誉为“钻铣床之乡”,被授予“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等称号。

丰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是滕州市的显著特点。鲁南能源和建材基地,煤炭储量巨大,年产量超过1800万吨,石灰石、花岗石等建材资源丰富,水泥年产量达300万吨。此外,水资源充足,临近微山湖,电力供应充足。众多行业如机床制造、玻璃生产、水泥生产、化工等均蓬勃发展,其中机床制造业尤其突出,年产各类机床10万台套,第三产业也相当活跃,市场繁荣,大型超市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