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滁州工业提升门公司

滁州工业提升门公司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4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滁州工业提升门公司和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滁州工业提升门公司以及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自2005年8月起,全面建立事业部制经营管理模式:

1、家用空调事业本部:多年以来,扬子家用空调以优异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享誉海内外,早在1995年8月,扬子空调在安徽省机械行业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7年,扬子空调获得德国GS认证和欧盟CE认证;2002年,扬子空调全系列产品均通过CCC强制认证,并全部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2年扬子空调自行研发的环保空调(R410A)成功登陆欧洲;2003年,扬子空调和上海交大国家纳米实验室进行了纳米应用技术的合作开发。目前,扬子空调国内销售网点数量已达10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5000多个,网络分布遍及全国各地。

扬子家用空调事业本部始终遵循节能环保的产业政策导向,大力开展直流变频技术、新型冷媒技术、高能效技术、减振降噪技术等新型节能环保技术的成果转化与应用,目前,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已经陆续推向市场。2008年9月,扬子空调率先停止了5级能效空调的生产,并将3级能效以上的产品作为推广销售的重点;11月,扬子空调会同中国制冷工业协会率先召开了以“节能减排、共同行动”为主题的节能技术发展论坛,积极呼吁空调行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大力推广高能效空调。

2009年,扬子空调在国家推广家电下乡的两轮招标中均以高分一举中标,并创造了两个全国唯一:首轮唯一的中标柜机(扬子45LW/D柜机)和次轮唯一中标的2级能效3HP柜机(扬子7020LW/D柜机)!09年5月,在全国“惠民工程”推广高能效空调项目中,扬子空调全系列产品、二百多个型号成功入围!家电下乡和惠民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国内空调行业的竞争格局:在国家商务部最新统计的下乡和惠民产品销售排行榜上,扬子空调已跻身全国前六名之列!

09年9月,在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2009-2010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上,扬子家用空调囊括“09年度家电下乡最畅销空调”和“09年度节能惠民工程先锋奖”两大荣誉!

2、商用空调事业本部:2002年底,扬子空调总公司成立了中外合资企业——滁州扬子必威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商用、户式中央空调和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等系列产品的大型企业。短短几年时间,商用事业本部已研发和生产出20大系列商用及户式中央空调产品、15大系列热泵热水器产品,各类产品品质精良,运行经济,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数百个优质样板工程,成为国内商用空调领域的主流品牌。

目前,扬子中央空调的模块式系列机组已经涵盖了风冷热泵、变频、热回收、多机控制等各类产品范围,并以高效经济、性能稳定等优势成为该领域的全国销量冠军;新型风机盘管、智能化螺杆式机组、变风量机组、双能源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数码涡旋系列机组、全热交换机组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综合性能优异的产品得到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2005年,商用空调事业本部成功开发出我国第四代创新型的热水供应设备-----“普利斯特”系列空气热水中心产品,并于当年获得“安徽省节能创新型产品”称号。“普利斯特”空气热水中心是利用逆卡诺热泵技术原理,为家庭、宾馆、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提供温度在60℃左右舒适性热水系统,该产品综合能效比可达到1:4以上,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该产品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热水供应方式,是热水供给市场的根本性创新与突破。2007年,该事业部作为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制定了中国热泵热水器行业的第一部国家产品标准。

2007年,扬子中央空调同瑞典国家能源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水(地)源热泵系列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该项技术属于国家级节能新技术项目,通过地埋管技术,利用地下土壤、地下水的恒温热能进行热交换,还可利用地表水、工业废水等水源进行热交换,运行费用同比下降30%—40%。该产品先后获得省市级、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称号,得到了省级专项技术资金的奖励。08年10月,安徽省建设厅对该项目进行了技术和应用的鉴定,在全国范围内作为创新性节能产品进行重点推广。

另外,商用空调事业本部还下设工程安装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大型中央空调工程、热泵热水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监理,具有国家二级资质;事业部还成立了工程设计研究所,专业从事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

3、农业人工环境事业部:为农业种植业提供专用的人工环境控制设备。通过专用空调设备对诸如食用菌等农作物的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空气洁净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得菌房的内部空间环境始终符合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达到节约成本、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循环生产的目的。使我国食用菌种植业从传统的“靠天收”生产模式过渡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从依耐自然气侯条件阶段过渡到人工控制环境现代化阶段。更重要的一点是该设备可实现了全年不间断生产、反季节供应,而且数十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反季节供应会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丰厚的经济价值。该项目符合国家“十一五”计划的三农政策,并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另外,该事业部最新研发谷物冷却设备,是将空气经过冷却和湿度调节,向仓库内吹入适合所存放谷物特性的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实现谷物的低温储藏。本产品是制冷技术、通风技术、自控技术在谷物冷藏中的综合应用,可大大减少粮食在仓储过程中的霉变损耗。

2009年底,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公司与扬子空调合作开发的2010年世博会“植物工厂”项目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5月,三方合作成立了“现代设施农业研究院”以及“中环扬子(滁州)现代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旨在建设一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集农业种植业研究、产品开发与实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开发基地。

4、制造事业部:整合三大类产品的采购和制造资源,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独立自主的专业化制造事业部,在资源共享、质量控制、工艺水平、交货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制造事业部拥有13个作业车间、26条零部件生产线、18条总装线和8条多功能检测线。事业部拥有一大批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美国OAK、日高精等换热器生产线、日本AMADA数控钣金生产线、瑞士金马喷涂生产线、德国莱宝检测设备等一大批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为高品质的产品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采用标准化与柔性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充分运用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为高品质产品提供了全方位的生产保障。

2009年8月,扬子空调总公司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工程----“IE(工业工程)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对全公司的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改善和设置,对整个厂区的物流、生产线、配套、仓储等各方面布局进行全面调整和整体优化。项目完成后,扬子空调的年产能已经达到:家用空调480万台、中央空调60万冷吨、热泵热水器40万套。

5、运营保障事业部:具备供应链管理、工艺设计管理、质量控制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手段个管理工具,具备强大的保障能力和控制能力,为公司精品策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

6、海外营销事业部:扬子空调始终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全力以赴参与全球化竞争。扬子空调系列产品先后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东欧、南美、东亚等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一大批具有创新技术的扬子空调、热泵产品成为当地市场的知名品牌。

公司秉承“垂直一体化”的经营策略,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优越条件,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落户园区,为扬子空调提**业配套。滁州联合电子有限公司(电控)、宏都模塑有限公司(塑件)、江阴赛德利有限公司(钣金)等多家配套企业进驻园区,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集群,充分显示了扬子空调的强大实力和良好信誉。现在,扬子空调90%以上的零部件可实现自主生产和本地化就近配套。

公司还广泛开展多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先后与多所国内知名的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如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工学院、合肥通用研究所等。2008年,扬子空调技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资助,在此基础上,扬子空调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了滁州市家电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博士后工作站,09年6月,公司再次通过国家人事部外专局引进了德国水源热泵专家弗里茨博士到公司工作,开展水地源应用技术的联合攻关。近三年来,公司已经在新技术研究方面获得各类专利成果20余项。2008年底,扬子空调总公司下属的两家企业-----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和扬子必威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双双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JE中专

江苏[切换]

学校专业招生信息

安徽的滁州是不是很小很穷啊.

安徽的滁州是不是很小很穷啊.

怎么有的地方都不显示滁州.就象地区问题里都没有滁州.想问问定远县是不是很穷啊?

技校_网友 2018-05-17 01:48

其它答案

安徽省定远县政府新区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原官话(信蚌片)

母亲河:池河

名片:全国商品粮油大县、全国生猪生产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全国石膏资源大县,亚洲最大的盐化工基地安徽省畜牧业十强县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34.4%;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增长80.8%。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11.1亿公斤,增长9.9%;养殖业快速增长,全国能繁母猪第一张保单在我县开出,全年生猪出栏146.1万头,增长34.7%,位于全省十强县之列;水产品产量2.9万吨,网箱养殖居全省首位。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加到42个。植树造林取得新成果,完成造林8400多亩;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机具达12.8万台(套);水利兴修取得新突破,完成土石方556万方,新增蓄水能力750万立方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市一等奖;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项目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先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显著,新建和改建农家店416个,配送中心4个。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28.2%。中盐东兴公司、三和石膏矿等骨干企业产销两旺。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新增民营企业132家,新增注册个体工商户2261家。外贸出口创汇453万美元,增长15.4%;合同利用外资5200多万美元,实际到位230万美元。园区经济迅速崛起,引进入园企业55家,15家已建成投产,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多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559元,增长29.6%;农民人均纯收入3380元,增长24.9%。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非金属资源:

定远县矿产资源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多,质量好。目前,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铅、锌、岩盐、石膏、石英岩、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花岗岩、麦饭石等23个品种,其中:岩盐储量为17.5亿吨,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9.2%;石膏储量2.3亿吨,为全省所独有;大理石荒料储量277万立方米,是皖东地区大矿之一,主要品种有虎皮、条带、龙云、彩云、鱼子、黑皖螺、方山、青石、豆沙等九种;石英岩矿储量2620万吨,含氧化硅品位95-99%,矿石硬度7-8级;石灰石储量3亿吨,含氧化钙45~51%,氧化镁1~3%;方解石矿储量100万吨以上,含碳酸钙95%以上;白云岩矿储量189万吨;还有页岩、陶土、玄武岩、膨润土、麦饭石等。

农副产品资源:

盛产水稻、小麦、油料、棉花、畜禽、米、山芋、豆类、烤烟等多种农副产品。年产粮食10亿公斤,油料1亿公斤,棉花10万担,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2002年粮食总产居全国第26位,油料总产居全国第27位。定远瘦肉型猪是全国31个良种猪之一,1996年至2002年连续六年跻身“安徽省畜牧业十强县”行列。目前已建成粮油、生猪、棉花、花生、水产、蔬菜等六大农副产品基地。

林业资源:

1、定远县境内,历史上有过大片森林,宋、明时,县北凤阳山区和县东山区,曾有连绵不断茂密森林,主要树种有栎类、山槐、黄檀、黄连木、枫香、化香等硬阔之类和少量杏、柏、漆树等名贵树种。1981年后,林业实行“三定”,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高涨。80年代,植树造林重视科学,讲究实效,对不适宜本地生长的黑松不再种植,改为种植马尾松和外国松,并注重经济林的发展,至1990年,全县林业用地22.8万亩,造林199477亩,占87.5%森林覆盖率为11.3%。

2、面积蓄积:1985年至1990年期间,经上级同意,对部分生长不良的黑松低产林,砍伐3万余亩,为地方提供中小经材2.8万多立方米,至1990年全县森林蓄积量187580立方米。按树种组分,杉类7686立方米,松类157302立方米,硬阔14703立方米,软阔1100立方米,珍贵树种6789立方米。

3、树种分布:据1985年调查,已发现的木本植物种类共有63个科、140属、230多个品种,其中乔木110个品种,灌木105个品种,还有藤木15种。从适种地域和用途分造林树种40多个、四旁树木80多种、常绿风景花木60多种,还有一部分野生小灌木。

[编辑本段]特色产业

石膏及其制品:

现有生产能力:开采石膏120万吨/年,以及石膏粉、石膏板产品。

业内企业:三和石膏开发有限公司、定远石膏矿、鑫和石膏矿、三和石膏板业公司

规划建设项目:年产5万吨石膏粉、1200万平方米石膏板,年产20万吨石膏矿等

石膏开采。定远石膏矿始建于1970,年产石膏10万吨;皖东三和石膏开发有限公司年开采石膏80万吨;定远鑫和矿业公司年产石膏20万吨。

石膏粉生产。定远县石膏粉厂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年产石膏粉1万吨。三和石膏板业公司年产5万吨石膏粉、1200万平方米石膏板项目正在兴建之中。

盐及盐化工:

[现有生产能力]精制盐生产能力120万吨/年,锌盐、铁盐、低钠盐等系列保健盐,洗浴盐等特种盐。

[业内企业]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东升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规划建设项目]煤盐一体化工程盐化项目,长江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精制盐项目,东升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精制盐项目

[定远县制盐业]定远县盐矿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新建一期工程年产精制盐10万吨生产线,二期年产30万吨生产线于2002年建成投产,三期30万吨精制盐工程于2006年2月建成投产。目前,年生产能力为精制盐120万吨。长江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升盐化股份有限公司2个年产30万吨精制盐项目正在筹建之中。

[盐化工]正在规划建设的安徽省建省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盐化项目,总投资达149亿元,年产100万吨PVC、80万吨烧碱、144万吨电石、250万吨水泥,以及20多种化工产品。这是定远县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盐化工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定远县将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烧碱生产基地。

优质水稻:

现状:定远县是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60%以上,总产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60%,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以汕优63品种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我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品种调优上取得了较大进展。1995

一、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安徽滁州市丰乐大道2188号,该校是滁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建设单位、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二、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滁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皖东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滁州市,紧邻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和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是教育部优质专科学校建设单位、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连续八年荣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标兵单位”称号、连续两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3140人,教职工673人。

校园设施功能齐全,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学院现有龙蟠校区、清流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14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3亿元。新校区龙蟠校区坐落于滁州市城南科教园区,校园环境优美,设计新颖,教学楼、图书馆、综合实训大楼、现代化运动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配套齐全。学院建有机械加工、数控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9大实训中心,下辖实验实训室9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学院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近万元,居省内同等院校前列。

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内涵建设特色鲜明。学院立足地方办学。设有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汽车工程系、食品与环境工程系、传媒工程系、基础部、体育部、安徽滁州技师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设置高职专业45个,其中有28个专业与滁州市的智能家电、先进装备、新型化工、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硅基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结构相吻合。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扶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型课程1门。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现有专任教师547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12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26人,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教师218人,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0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坛新秀9名,有1名教师入选安徽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出版专著9部,主编和参编教材215部,发表论文千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课题3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

合作办学深入推进,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际合作。连续19年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博世-西门子)公司合作,采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并积极探索“双元制”模式中国化的方法和途径,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学院加强与滁州市及所辖县市区的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合作,成立了校地合作委员会。2013年7月,学院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并当选首任理事长单位。学院通过职教集团平台加强与区域行业企业合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师资培训、协同科研创新、实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引领区域中高职协调发展。

就业工作成绩突出,服务地方成效显著。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先后两次(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被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至今连续八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院创建以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2344名。2009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设立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可开展89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服务。近5年来,学校累计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23000人次,各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26000余人次。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持续提升。学院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支持和肯定。先后荣获教育部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安徽省“双师素质”软件类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滁州市文明单位、滁州市市直企业招工帮办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2013年5月22日,******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视察学院,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院提出“将来要争取成为全国的示范典型”的要求与期望。2015年,学院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和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被立项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