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柳州工业提升门厂

柳州工业提升门厂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柳州工业提升门厂,以及广西柳州鹧鸪江大桥旁有工业园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广西柳州鹧鸪江大桥旁有工业园,柳州的工业是发展得比较好的,首先体现在汽车行业,知名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钢铁行业主要是柳钢;化工行业有柳州化工;机械行业主要是柳工、欧维姆;家居行业主要是两面针。这些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柳州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政策的支持以及合理的规划。很多工业企业不仅在国内比较知名,有一些甚至走到了国外。柳州的工业企业有些是不在同一个工业园区的,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柳州有多少个工业园区以及柳州哪个工业园区的普工最好。

人口:约35万人

人口密度:143人/km2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 26°2′,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总面积为2454平方公里,东连龙胜县、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省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南邻融安县、融水县。县城古宜镇距离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

交通概况

三江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支柳铁路贯穿县域内的丹洲镇、老堡乡、程村乡、周坪乡、八江乡五个乡镇89公里。公路以209、 321两条纵横相交的国道为主骨架,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2000年前,全县166个行政村有149个行政村通公路,16个乡(镇)有丹洲、古宜、周坪、斗江4个乡(镇)通油路;全县公路里程为964.764公里,其中三级路40.259公里,四级路258.529公里,等外路665.976公里;有油路107.37公里;有汽车客运站1个4370平方米。

2006年三江县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全县累计完成交通项目投资1.107亿元,三江至从江(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征地测量、土地证、林证报批办理工作,目前正在做项目业主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寨准~独峒~湖南省界、产口~同乐~孟寨两条水泥路建设均已进场铺筑水泥路面,工程进展顺利。通村四级公路 17条,已完工6条,在建11条。通屯道路40条已完工23条,在建17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

主要公路有209国道南至柳州市、北通湖南通道县,321国道东达桂林市、西往贵州从江县;县内公路交通网络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布局,全县15个乡镇畅通无阻。另有枝柳铁路干线北往湖南湖北,南通柳州南宁,枝柳铁路横穿县境,境内设火车站9个。规划的贵阳至福州铁路,鹰潭至夏门高速公路均经过三江境内,具有潜在的交通优势。还有融江水运直达柳州市。

历史沿革

三江县始建于宋朝,崇宁四年于融水县三口寨置怀远军,后改为平州置怀远县,行政中心设在现丹洲镇。后几经兴废,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复县直至民国2年(1913年)均称怀远县,民国3年(1914年)易名为三江县。1949年11月18日解放,12月18日成立县人民政府。 1952年12月3日成立县级侗族自治区,1955年9月改为侗族自治县。

行政划分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全县35万人,侗族人口19.2万人,侗族人口占57%,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侗族以外,有汉、苗、瑶、壮等民族。全县辖15个乡(镇),它们是:古宜镇、丹洲镇、斗江镇、和平乡、独峒乡、八江乡、林溪乡、程村乡、老堡乡、良口乡、洋溪乡、梅林乡,有同乐、富禄两个苗族乡,高基瑶族乡。

自然条件

三江属于丘陵地带,山多平地少,森林覆盖率为 77.44%。境内有74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三江”得名于境内的三条大江,即榕江、浔江、苗江。一年四季,山地气候为主,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伏秋易旱,冬有寒霜,四季分明。

社会经济

侗族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善良、勤劳、节俭、谦和智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喜欢节庆,被喻为百节之乡。三江人民在这样的一个传统文化氛围里繁衍生息,社会和睦,安居乐业。三江经济随着历史发展的车轮不断向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江大地改革春潮涌动,经济发展快马加鞭。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文化名县”的经济方略。农业方面重点抓“五个一”,即一片茶、一壶油、一头牛、一根竹、一个果;工业方面抓“四个一”,即矿产业、铝业、农产品精加工业、水利电力业;旅游方面主打三大产品、建设十大景区,提升程阳桥景区的旅游品味,新建石门冲、岜团桥等景区;文化方面着力打造“风情三江”、“廊桥之都”、“侗族生态博物馆”等品牌。目前,全县人民正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鼓足干劲,奋力向前。

农业概况

耕地面积1.309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55亩,其中水田 8560公顷,旱地4480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8563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含复种)面积1.41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27公顷。有林面积20.11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率77%。

一、气候状况

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处于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属山地谷地气候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近十年来年平均气温18.3oC,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3℃,极端最低气温5.2℃。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39.5℃。活动积温为5691.4,空气相对湿度81%以上。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334.3小时。平均无霜期320天,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太阳辐射量为 89.69千卡/平方厘米年,雨热同季,寒署分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秋旱、洪涝、春寒等。

二、土壤资源

三江县地处北纬23.5度,以北属红壤地带性土壤,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分为红壤地带和黄壤地带。全县垂直分布规律大体是: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丘陵为红壤性土壤,500—850米为黄红壤地带性土壤,850米以上为黄壤地带性土壤。据统计,红壤占总面积75.66%,黄红壤占19.97%,黄壤占 4.37%,在各种土壤类中,厚层砂页岩红壤为最多。三江县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林木特别是经济林木、果树、茶叶的生长。

三、农用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1.0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9%。在农用地中:耕地1.304万公顷,占农用地的 6.2%;园地0.7698万公顷,占农用地的3.63%;林地17.68万公顷,占农用地的83.87%;牧草地1.327万公顷,占农用地的 6.3%。

四、水资源

三江县地处桂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县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水资源总量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7005立方米。降水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有差异: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如东南部的和平、丹洲等乡镇年降水达2200多毫米,西北部的林溪、独峒、同乐、洋溪、富禄等乡年降水只有1400毫米。春夏降水量较多,秋冬降水量较少。虽然雨量充沛,但由于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匀,经常有洪灾和旱灾发生。

五、主要粮食作物品种资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目前全县主栽的粮食作物品种:(1)水稻有汕优63、汕优36辐、金优 77、金优金优191、金优253、金优298、金优207、金优253、金优527、中优838、中优82、中优253、中优781、岗优527、岗优 827、岗优725、岗优22、Ⅱ优58、Ⅱ优63、Ⅱ优838、Ⅱ优46、Ⅱ优多系一号、勾肚糯、牛尾糯、蛙卵糯;(2)玉米有华玉4号、桂单30、正成8号、东单60;(3)木薯有南植188、桂经引983等。

六、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⑴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全县2004年耕地面积19.57万亩,其中水田12.84万亩,旱地6.72万亩。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8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7%。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6.43万亩,复种指数只有128。全县能够种植双季稻的水田面积约有6万亩,能蓄留再生稻的中稻面积有3万亩。如全部种植双季稻,水稻种植面积可达21.84万亩,复种指数可达170,可增加粮食1.44万吨。

三江境内山高坡陡,潜育性、淹育性水稻田多、面积大。全县有水田面积12.84万亩,其中潜育性和淹育性水稻田面积分别为3.1万亩和5.6万亩,分别占水田面积的24%和43.6%。潜育性水稻田多分布在山冲和低洼处,由于地下水位高或地表长期积水,土壤寒冷,亚铁含量高,水稻生长差产量低。淹育性水稻田多分布在山坡、阶地和位置较高的梯田,水耕条件差,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壤肥力低。这些低产田一般亩产只有250-300公斤。

⑵茶叶、水果生产情况

三江县种植茶叶具有悠久的历史,本地品种“牙已茶”二十世纪50年代就已列入我国优质茶叶种质资源。早期种植茶叶主要是自产自销。1989年本县八江乡布央村在桂林茶科所和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开始引种绿茶220亩,之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把茶叶确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加以开发,使茶叶迅速得到发展,到200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5.6万亩,2004年以后,县委、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茶叶产业,成立三江县茶叶产业化开发办公室,并批准成立三江县茶叶生产技术指导站,统一领导和指导茶叶全县茶叶生产。由于是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开发工作,2004年至2006年三年时间,全县茶园面积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递增,其中2004年发展1.25万亩、2005年发展0.85万亩,2006年发展1.5万亩,使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了 9.1万亩,成为广西第二个种茶大县。如今全县有14个乡(镇)142个行政村种植茶叶,品种以“福云六号”、“福鼎大毫”、乌牛早为主,同时引进“台茶 12号、梅占、福鼎大白、浙农系列、龙井系列”等品种试验种植,其中以“福云6号”为主栽品种,占全部茶园85%以上。2006年,全县开采茶园面积 5.3万亩,干茶产量2560吨,产值12288万元,突破亿元大关。

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822.1公顷,投产面积2000公顷,2004年水果产量0.8万吨,水果业产值1482.8万元,农民人均水果收入46.34元。其中柑桔面积1980.2公顷,占全县水果面积的41%,投产面积1103.1公顷,产量5072.7吨,占全县水果总产量的64.5%,产值 848.9万元,占全县水果总产值的57%。柑桔收入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⑶蔬菜生产情况

2006年蔬菜种植面积1.7万亩,总产1.28万吨。其中百合、罗汉果面积分别为1610亩和6865亩。

七、农业管理部门基本情况

三江县农业局的前身是三江县建设科,成立于1928年,几经变革,1980年设立县农业局,管理农业和畜牧业工作,1983年农业和畜牧分开。 2001年县农村办公室、县水果局并归县农业局。2004年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人权、财权、物权下放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县农业局设立直属二级机构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水果办、茶叶站、经作站、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单位。2005年撤销县种子公司和县良种场。全县15个乡镇均设立农业服务中心。2007年全系统在编人数121人,其中县农业局69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52人。全系统有大学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78人,中专学历36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78人。

八、其他

三江县目前在桑蚕生产、罗汉果种植、百合种植、中草药种植以及冬种马铃薯生产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有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贸易

2007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指导,特别是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切实转变作风,深入企业认真了解情况,为企业解决资金、用地等实际困难;经贸局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深入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引资融资和实施项目技改,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标,取得了十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半年超亿的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指标完成创历史新高。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70.7万元,同比增长119.56%,完成市下达2.15亿元的63.58%;完成县下达2.45亿元的55.8%。实现工业增加值1562.2万元,同比增长 48.34%;实现税金389.2万元,同比增长8.2%。

二企业技改挖潜进度快,效益喜人。1—6月份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135万元,完成市任务4000万元的78.38%。投资较大的有7个企业:柳州神州硅业公司两台6300KVA电热炉改造完成投资1200万元;柳州林道轻型木结构制造公司欧式木屋材料生产线技改完成投资350万元,高密机制木碳生产线完成投资110万元;柳州隆泰竹业有限公司毛竹深加工生产线完成投资250万元;三江云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熟料粉碎包装线完成投资150万元;三聚电力投资公司厘金滩电厂发电监控设备技改完成投资100万元;三江县桥牌实业有限公司牛肉熟肉制品加工线完成投资85万元,毛竹深加工生产线完成投资100万元,三江县信达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草头坪2500KVA电热炉及供电设施改造投资310万元;森雷硅业有限公司扩建一台6300KVA热电炉投资80万元;十里盘加油站迁建投资500万元。

(三)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信达铁合金公司协调周转资金问题和电力问题;为三江水泥厂和森雷硅业公司协调土地问题;为三江铝厂协调污染问题和技改问题;协助柳州林道公司做好技改项目申报工作和抓好技改工作;协助纸业公司、丹洲硅厂做好在县信用社不良债务处置。

二、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运行特点。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均大辐增长,平均增幅达45%以上。二是电力供应充足,给冶电结合企业正常生产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带动了电力供应企业效益增长,1—6月份三聚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6.37%,电力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98.05%,三江信达铁合金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98.05%;三江森雷硅业公司产值同比增长64.73%。三是上半年工业技改挖潜项目产生效益,工业增长后劲加大,如神州硅业公司一、二台6300KVA热电炉技改后产生效益;信达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台12500KVA热电炉及供电设施更新后产生效益;三江森雷硅业有限公司第二台6300KVA热电炉技改后产生效益;四是三江铝厂停产两年多后供电正常恢复生产,产值达2165.4万元;五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植有效果,柳州林道轻型木结构公司产值达494.8万元,年内有望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畴。

二存在问题。一是目前我县工业企业仍以国家限制类耗能冶炼企业为主,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大,其中三江信达铁合金有限公司尚未通过环评、三江铝业公司未达到国家产业准入要求;二是农产品加工缺乏龙头带动企业,整体效益增效不明显,同时由于规模小,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难度大;三是由于缺乏前期资金项目整体储备包装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年度项目向上争取扶持工作,四是没有工业园区,工业项目落地难。

城市建设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该县并入柳州市后,县城的建设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县城规模由原来的1.35平方公里扩宽至2.8平方公里,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初步完善,为创建文明县城奠定了基础。主要建设如下:

一、县城河东建设

(一)公共建设:1、县风雨桥大酒店已完成全部投资的80%,建筑面积8102.70平方米;2、县国税局办公桥已完成投资的75%,建筑面积 3600平方米;3、东园集贸市场、三江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县环保局监测站综合楼、三江县劳动力市场办公楼、三江县防疾中心综合楼、三江县新华书店文化城综合楼、县法院办公大楼、县妇联培训中心大楼、三江县消防大队综合楼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8955.88平方米;4、检察院办公与专业技术用房(面积3346.72平方米)、河东商厦(面积7500.00平方米)、三江县交通局综合楼(面积3667.72平方米)、县财政局综合楼(面积 4016.00平方米)、交警队综合楼(面积756.26平方米)、三江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综合楼(面积2094.00平方米)、实验学校综合楼(面积 1332.00平方米)、交通局航运所综合楼(面积1487.00平方米)、三江县人民医院第二门诊综合楼(面积6117.70平方米)、三江县少数民族科技培训楼(面积1015.00平方米)正在建设中。

(二)私人商住楼建设

县城河东的芙蓉园小区、玫瑰苑小区、风雨桥民族商品街、观鱼小区、福禄小区、库区移民小区、江滨小区的私人住宅建设已全部启动,建筑面积约为18.5万平方米,其中芙蓉园小区已初具规模。

(三)园林绿化:河东以全国为最高鼓楼的县民族广场绿化工程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53亩。

二、河西城市建设

金穗市场、侗乡商贸城、电信局综合楼、三江宾馆已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合计28244.07平方米。

县博物馆广场一期绿化工程已按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面积1500.00平方米。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特点

我县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石煤、铁、钒、锰、铜、铅锌、钨、锑、金、磷、钾、金刚石、重晶石、石英岩、辉绿岩、蛇纹石、矿泉水、板岩、千枚岩、长石石英砂岩、黄斑岩等。其中查明有资源储量的8种。

二、主要矿产

重晶石:查明有板必大型重晶石矿床,分布在丹洲镇板必、东风一带,查明资源量10030千吨,平均品位58.14%,保有资源储量9086千吨,是我县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种,及开发矿种。

锰矿:主要分布在斗江镇归元、陇坪、东恒、河村、九江,和平田边、宇道一带,工业矿体为次生淋积型,现在该矿正在勘查中。

铅锌矿:有3个矿区,第一矿区分布在老堡乡林江一带,正在普查。第二个矿区分布在丹洲镇牛浪坡,杨家一带,探明资源储量Pb750吨,Zn1330吨,局部已办有采矿许可证。第三个矿区分布在高基蓖梳一带,局部已办有采矿许可证。

金矿:有岩金和砂金两种。岩金矿(化)点9个,主要分布在高基乡的冲干,江口一带及丹洲镇的白竹山,桐木山一带,及同乐乡的高傍、高武、平文、桂书一带,老堡乡的下曲一带,现部分布矿点设置探矿权。砂金矿点2个、分布在老堡乡及良口乡某河段。

钒矿:有竹岭槽,杉木寨,步远,同乐四个小型沉积型矿床。现有3个点设置探矿权。

磷矿:有银矿冲小型矿床1个,大树,读论,弄山坳,大滩,洋溪,漾口,下石门,东风等矿点、总储量46.1万吨。

铁矿:有林溪其昌至弄团一带,水团,美俗,富禄甲圩,同乐高傍及同乐高洋至独峒知了,其共同点都是赤铁矿,规模很大,品位偏低,平均30度左右。

辉绿岩矿:分布在上友一带,查明资源储量15890.0m3,厚40-45m。

石煤:有三团、同乐、竹岭槽等3处矿点,散布于各乡镇,伴生钒、铀、铂族矿,可综合利用。查明资源储量3099.573千万吨,尚未能利用。

大理石:分布在周坪乡马坪一带,未查明资源储量,经初步踏勘,规模达中大型矿床。

欢迎到三江投资勘查、开采。

民族风情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独具一格,民居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名胜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特别是民族风情,我县准备在县城河东建一座民族风情园,把民族节日才有的节目引到风情园里,让游客随时来都能参与和领略民族风情。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制建筑艺术闻名世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全县境内共有侗族风雨桥一百零八座,鼓楼一百五十九座,还有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群;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服饰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在全县十三个乡镇和三个流域内,可以充分领略到风格迥异的侗民族服饰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号称“百节之乡”。正月十五斗牛节、三月初三花炮节、八月十五赶坡会、九月初九新禾节以及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冬节等富有侗族风情的节令接踵而来,“百家宴”上惊天动地的酒令,从年初行到年尾;三江侗族自治县“侗不离酸”,侗族民间的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等独特的饮食文化,令人魂牵梦绕。此外,侗族大歌、侗琵琶、芦笙舞、多椰文化和萨文化等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奇特的侗族婚礼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婚礼非常奇特,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如程阳旅游景区的八个寨子便是在正月初二举行婚宴,正月初三送新娘“回门”。

侗族婚礼最奇特、最隆重的是送新娘“回门”。“回门”即送新娘回娘家,送新娘回娘家时新郎不得随行,而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挑着彩礼,组成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送亲的队伍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兴旺。彩礼有侗族特有的酸鱼、酸肉、酸鸭等。伴娘是新郎寨上的年轻姑娘,在长长的送亲队伍中,新娘走在最后面,手里抓着一块布,以便外人辨认。送亲途中,为了显示新郎家的家业,送亲队伍往往故意绕道而行,专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通过。沿途每经过一个寨,都要燃放爆竹。新娘被送到娘家后,伴娘不得进新娘家门,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随即给每个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称为“喜茶”。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寨子上的未婚青年通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寻找意中人,谓之为“坐夜”。

极具传奇色彩的侗族“赶贼节”

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大年初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的侗族民众,便聚在一起举行独特的传统避邪节——“赶贼节”活动,企盼着来年岁岁平安。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是个侗族风情非常浓厚的村寨,地处三江县的北部,与贵州、湖南省交界。全村二千三百多人口,居住着杨、吴、龙、阳、夏、汤六个姓的侗族民众。“赶贼节”是三江县唐朝村独有的传统节日,是一九五二年起每年大年初一都必须举行的节日活动。“赶贼节”源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解放前,由于山高林密,经常受到山贼的骚扰,解放后,为了避邪,同时也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寄语来年岁岁平安。

由于以前山贼进村抢劫时,是龙姓的人把山贼赶走,同时由于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所以唐朝村的侗族民众定下规矩,“贼王”必须由龙姓人来扮演,预示着龙可以化邪为吉祥。其他贼则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扮演。唐朝村分为上中下三个鼓楼片区,每年轮到一个片区的村民扮演山贼。

“赶贼节”活动开始后,侗族民众就开始放鸟铳,意在用枪声赶走山贼。一九九七年后,由于当地政府开展了收枪制爆活动,侗族民众的鸟铳被收缴。现在只能用炮竹声来赶山贼了。

“山贼”被赶跑后,可在寨外“偷”青菜回来做百家宴,到晚上,每家拿出一碗糯米和一斤白酒,然后聚在鼓楼里吃百家宴。

另外,还有赛芦笙、踩歌堂、抬“官人”、“多耶”、行歌坐夜、“月堆瓦”、“不落夫家”、“偷亲”(偷婚)、“送买转“(送新娘回门)、“勾亲”、程阳八寨集体婚礼、拦路歌等习俗。

土特产

茶叶、竹子、竹制品、肉牛、牛肉干、山茶油、良口禾花鲤鱼、三江大糯、丹洲蜜柚、梅林夏橙、百合、罗汉果、归东野葡萄等。

旅游景点

程阳桥景区、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鼓楼、丹洲景区、马胖景区、良口景区等。

怀远八景:

1文星西指即挂榜山,在旧治(指丹洲,下同)之西,一山绵二三里,如平头一字然,故曰"一字文星".

2天马东来即天马山,自旧治东眺,两峰平列,如天马然,前后两驾,缥缈相逐

3石门夜月即马石门,在老堡之下,唐库之上,离旧治十余里,峭壁陡绝,轻风微漾

4君听澄潭旧治洲头,潭长十里,其深莫测,一碧万倾

5太白遗岩在马石门右边石顶上离旧治二十余里.相传李白谪夜郎登此游咏,至今遗址尚在

6诸葛旧垒今治西南一百二十里,在溶江富禄上面,与诸葛村相连,离旧治八十余里

7一围玉带丹洲旧治,即前丹阳镇,四水环绕一洲太白诗曰:"二水中分白鹭洲"

8九曲仙棋即九曲山,在下石门下山头,离旧治十余里相传仙人下棋于此,石上有诗云;"九曲山头仙女池,眼前光景少人知,有人会得其中意,同与仙人下棋."

2021年4月,三江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三江县位列第429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三江县位列第97名。

20

柳州别称:

龙城、壶城

旅游:

柳州是国家甲级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柳州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奇峰环列,风景秀丽,柳江如带,蜿蜒回流,把柳州半个市区拥抱其中,绕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历代文人游客被柳州的山清水秀石美洞奇所陶醉。明代大旅游家徐霞客在《粤西游日记》中描写到,柳州一带“两岸山土石间出,土山逶迤间,忽石峰数十,挺立成对,此异阳朔桂林。”和他同时代的名士王启元称赞道:“柳州山川甲天下”。

柳州市区内有柳侯公园(4A级)、大龙潭风景区(4A级)、都乐岩、柳州奇石城、鹅山公园、鱼峰山公园、柳州白莲洞、箭盘山奇石园、蟠龙双塔、柳州东门城楼等著名景点(区)

其他六个县分别有程阳风雨桥(三江县)、融水贝江风景区(融水县)红茶沟森林公园(融安县)、龙怀风景区(柳江县)、香桥岩风景区(鹿寨县)等景区(点)

邮政编码:

545000

电话区号

0772

汽车号牌

桂B

市树、市花:

市树是小叶榕,市花是月季。

行政区划: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全市总面积186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为658.31平方公里,建成区约为115平方公里。

下辖4城区:柳南区、鱼峰区、城中区、柳北区

下辖数个开发区:柳东新区、基隆开发区、旧机场开发区、高新开发区、阳和开发区

下辖6县分别为:柳城县、柳江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人口:

截至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362.5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约为102万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地区语言:

普通话、柳州话

柳州桥梁:

柳州共有十余座跨江大桥,被称为桥的博物馆,这些桥分别是:柳江大桥(一桥)、河东大桥(二桥)、壶东大桥(三桥)、壶西大桥(四桥)、文惠桥、红光大桥、柳州铁桥、双冲大桥、文昌大桥、三门江大桥、阳和大桥、静兰桥、洛维大桥等。

立交桥六座,分别是,胜利立交桥、龙屯立交桥、阳和立交桥、莲花立交桥、飞鹅立交桥和潭中立交桥等。

现任市领导:

市委书记:陈刚

市长:郑俊康民族编辑本段柳州市是汉、壮、瑶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和岭南土著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汇聚点,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

柳州市总人口360万人,市区人口110万人,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居民的民族构成达30余种。除汉族外,壮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等48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达180余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2%以上。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另有少数民族乡5个: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同乐苗族乡、高基瑶族乡;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壮族主要分布在柳江、柳城、融安、鹿寨等县和城区;苗族、侗族和瑶族主要分布在融水、三江两县;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城区和柳江、柳城县;回族主要分布在城区和鹿寨县。地理编辑本段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东与桂林市的龙胜、永福和荔浦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界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

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这里石山奇特秀美,岩洞瑰丽神奇,泉水幽深碧绿,江流弯曲明净。清澈的柳江穿越而过,像一条绿色的玉带,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个美丽的城市。

〖邮政编码〗

545000是广西柳州市的通用邮编号,如果具体位置还可以分为545001、545002、545003……只要写明“广西柳州512信箱”,直接用545000就可以了。

全部具体的地址:

545001

西柴街西城巷弯塘路(及各巷)小南路小南后街长风路长青路

跃进村莲塘路(及各巷)�曙光东路曙光西路…公园路(及各巷)友谊路�斜阳路(及各巷)

五一路(及北一巷)罗池路(及各巷)跃进路东一~三巷…金鱼巷

曙光中路(及各巷)文惠路(及各巷)细柳巷洛埠巷三中路(及各巷)

中山东路(及各巷)跃进路单1~69双2~110�青云路(及各巷)雅儒路(及各巷)

映山街(及各巷)中山中路中山西路…柳江路(及各巷)八一路(及各巷)

东台路(及各巷)北站路(及各巷、区)…解放南路解放北路…黄村乡

江一村江二村江三村�锦秀路樵家巷黄公巷黄竹巷柳新街(及各巷)

北鹊路�单1~41�双2~56柳荫路(及西一巷)黄村路(及北一巷)白沙路立新路

广场路广雅路景行路(及各巷)芙蓉巷汪家巷连塘路�红星路庆丰路

龙城路(及各巷)河北新村一~四区

545002

鹊儿山路鹧鸪江路…胜利路跃进路西三巷十一、十二组

前锋路(及各区)跃进路单71~81双114~138�白露乡红碑路

白沙村六~十组北鹊路�双58~164长塘乡黄村二、四、五组

545003

沙塘镇

545004

基隆开发区柳邕路�双350-1以上

545005

水南路(及各巷)天山路(及各巷、区)…太平西街(及各巷)龙泉路龙家巷龙潭路�

文笔路(及各巷)柳邕路�双2~350号太平中街太平东街…西鹅乡竹鹅村

沿江路门头村羊角山乡依山村

岩村路(及各巷)鱼峰路(及各巷)西闸巷竹蔑巷老龙巷�都乐岩风景区

红阳路(及各巷)乐群路(及各巷)华丰湾屏山大道�双2~304号

飞鹅二路城站路二十四巷颇家巷维新巷菜园屯�谷埠路(及各巷)

红峰路羊角山路东站一、二、三、五区…城站菜园屯 28~93飞鹅路�单1~55号双2~256号�

城站路双2~96号大同巷鸡喇路光明路(及各巷)

蝴蝶山路荣军路荣新路城站路南一~七巷驾鹤路(及各巷)

城站路三十六巷柳东乡帽合村柳石路�双2~450号

545006

新官塘燎原路社弯路柳东乡河东村屏山大道�双306以上

体育路潭中大道犀牛路窑埠路西江路(及各巷)

箭盘村桂柳路高新北路桂中路

高新一、二、三、四、五路�箭盘路(及各区、巷)…九头山路及各巷白云路

东环路(及各区、巷)…柳东路高新南路柳东乡

545007

羊角山乡新云村西鹅乡柳太路河南新村和平路

石烂路上游路(及各区)西环路白饭路飞鹅菜园屯

鹅岗路(及各区)鹅山路(及各区)磨滩路(及各区)南站路(及各区、巷)…

利民区黄村乡渡口磨滩基隆村…红岩路(及各巷)飞鹅路�红光路

东站四区飞鹅路�双258以上飞鹅路�南一巷红光路(及各巷、区)…

革新路(及各区)河西路城站菜园屯1~27龙屯路永前路(及各区)�

红桥路(及各巷)城站路双96-1以上

545008

太阳村镇

545009

太阳村镇新圩村二湾村气候编辑本段柳州市地处桂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光、温、水气候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较大,北部各县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95~110千卡/平方厘米,南部多于北部,一年中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日照时数平均1250~1570小时。气温自北向南渐增,年平均气温北部18.1~19.4℃,其余20.1~20.7℃,年际变化北部小于中、南部,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1.3~2.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2~10.4℃,历史上极端最低温度为-2.5~-5.8℃,高寒山区可达-8℃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2~28.9℃,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为38.6~39.5℃。年总积温5700~6800℃,南北相差1100℃。年总降雨量1345~1940毫米,但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很大。雨季一般始于四月下旬,终于9月上旬初,这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雨量分布,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平原,融水县贝江流域为柳州市的一个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600~1700毫米,自南向北渐减,南部超过1700毫米,大于降水量,为半湿半干状态,而北部的降水量多超过蒸发量,气候湿润。柳州市气象灾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和干旱,夏季的暴雨洪涝和雷雨大风,局部地方春夏之交季节有冰雹,秋季寒露风和秋旱,以及冬季的寒潮霜冻害。历史编辑本段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

改革开放以来,柳州市先后被列为:

1、全国最早进行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

2、全国“科技经济体制综合配套试点城市”

3、全国首批“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

4、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

5、历史文化名城

6、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城市。

7、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柳州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的试点城市。社会经济编辑本段工业经济:

柳州,是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全市工业涵盖30多个行业,现有工业企业25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11家,4家进入全国500强,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地区经济:

初步统计2008年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909.85亿元,同比增长13.2%,前三季度第一产业42.58亿元,;第二产业402.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5.1亿元,居全区第一位;第三产业195.77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30.3亿元,同比增长4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88.21亿元,增长39.7%,居全区第二位。全年财政收入140.13亿元,同比增长20.41%。2008年前三季度柳州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1708元,同比增长15.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3.56元,同比增长12.49%,人均消费支出9851.65元,增长24.70%。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08亿元,同比增长22.62%,居全区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3956元,比上年增加459元,增长13.1%。2007年柳州工业化水平为50.63%,城镇化率为47.13%。

2007年柳州市经济密度为:406万元/平方公里

2007年人均财政收入:3218元

2007年人均规模工业总产值:31793元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97元

2006年GDP为626.23亿名列全区第二

全年财政收入:95.19亿同比增长18.72%名列全区第二

工业总产值为1076.55亿全区比重27.1%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45.44亿

2007年GDP为755.12亿名列全区第二

全年财政收入:116.38亿同比增长22.2%名列全区第二

工业总产值为1388亿元全区比重26.5%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70.27亿

2008年GDP为909.85亿名列全区第二

全年财政收入:140.13亿同比增长20.41%名列全区第二

工业总产值为1750.09亿全区比重29.4%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09.23亿

柳州著名品牌:

上汽通用五菱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金嗓子

东风柳州汽车

柳州特种汽车厂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锌品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编辑本段汽车是柳州的第一支柱产业,柳州位于华南地区,汽车生产有较早历史。经过自我滚动发展,柳州汽车厂(简称柳汽)、柳州微型汽车厂(简称柳微)、柳州特种汽车厂(简称柳特)三家汽车厂,均在行业有较好表现。

1969年柳州第一辆“柳江”牌汽车问世。

1997年柳州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达到10.24万辆。

2003年年产突破20万辆大关,达到20.85万辆。

2006年年产已经冲破50万辆大关,逼近60万辆

2006年中国商务部和发改委确定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

2006年东风柳汽出卖25%股权日产和雷诺,日产和雷诺正式进驻柳州

雷诺已计划2009年在柳州生产商用车基地 KERAX卡车有望变国产汽车

柳州是中国西部区域性工业重镇。全市目前已拥有34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430户,11家国家大型企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跻身工业企业全国500强。

柳州全市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超50亿元的3家;拥有4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40个广西名优产品,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名牌产品数量最多的地级城市。

落户柳州的汽车集团:

中国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上汽集团等国内三大汽车集团,日产和雷诺及通用全球三大汽车巨头

汽车厂:

东风柳州汽车厂

柳州微型汽车厂

柳州特种汽车厂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厂

中国重汽汽车厂

全国无人不知的三大品牌“五菱”、亦或“乘龙”、“风行”

上个世纪末,柳州市政府对汽车行业进行重新审视,为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先后引进了中国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上汽集团及通用汽车等行业巨头,进行资产重组。

柳特与一汽合作,是柳州将股权全部“送”给一汽。柳汽与东风的合作,柳州无尝划拨给东风75%的股份。而近年引起较大争议的,则是柳微与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合作,重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达成合作,柳州市政府将柳微的84.1%的股权,全部无尝划拨给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再以9900万美元资金注入,获得34%的股权。实践证明,重组的决策是正确的。上汽通用五菱在稳步提升“五菱之光”等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成功推出了雪佛兰SPARK。

柳州市拥有各类整车和一定批量的零部件生产企业130多家,职工3.6万人,总资产126亿元。柳州汽车行业及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柳特各汽车厂。

2007年来,柳州汽车工业吸引了通用、日产、雷诺等公司、重庆李尔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纷纷聚焦直至进驻

据统计,2007年柳州汽车产量61.65万辆,位居全国城市第五,其中微型商用车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占有率达43%。近年来,上汽、一汽、二汽、重汽都在柳州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超过50%,未来柳州将着重培育和引进汽车产业链中的缺口项目,提高本地配套率。

按照目前发展态势,今后几年柳州工业将会迎来一个黄金发展周期,预计到2010年,柳州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400亿元,其中汽车产业将达1000亿元,形成年产汽车100万辆、发动机120万台的生产规模,到2012年,汽车产量将达到110万辆,产值达1100亿元。

进军东盟:

东风柳汽在越南已经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而以百分之四十三的市场占有率,领跑中国微车市场的上汽通用五菱也准备在东南亚设厂

汽车工业园:

建设与计划建设有关汽车工业园的项目目标期限(年)工业总值

阳和工业新区 2010 600亿元

河西工业新区 2012 450亿元

太阳村模具工业区 2011 50亿元

柳江工业新区 2010 300亿元

官塘零部件生产园 2012 200亿元

鹿寨汽车工业新区 2015 120亿元

柳州为做大汽车工业,正在加速建设阳和工业新区,力争在5年内,初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产业集群,成为面向泛珠三角经济圈乃至东盟的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工业总值将超过6 0 0亿元。交通编辑本段柳州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柳州是中国西部区域**通枢纽,是沟通中国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柳州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境内有多条国道和高速公路交汇,公路运输3--4小时可达北部湾海岸港口。柳州是国家一类口岸,柳江航运可直达香港、澳门。柳州的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航线。柳州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仅需一个半小时车程。

铁路:

目前柳州市区内有柳州站、柳州北站、柳州南站、柳州东站四个站点,其中柳州站位于柳州市柳南区南站路北,为客、货运一等站,柳州北站为客、货运二等站,柳州南站为客、货运特等站,柳州东站为货运一等站。均隶属于柳州铁路局(现南宁铁路局)。

目前有铁路湘桂线、黔桂线、焦柳线交汇于此,柳州下辖六个县均已实现县县通铁路的目标。据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2020年,未来柳州将再增加2条铁路,即柳(州)肇(庆)线和柳(州)韶(关)线,届时柳州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得到巩固。

公路:

柳州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其境内有G209国道、G322国道、G323国道三条国道穿越,有桂(林)柳(州)高速、柳(州)南(宁)高速和宜(州)柳(州)三条高速公路,据广西公路交通规划2006—2020,未来柳州将建设三江至北海高速、三江至桂林高速、鹿寨至阳朔三条高速公路,使柳州拥有六条放射性高速公路,巩固柳州公路枢纽地位,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目前柳州拥有汽车总站、柳州汽车南站、柳州二运客运站、莲花站客运站、柳邕客运站、西环汽车客运服务站等站点有发往区内外多个大中城市的客车。

市内交通:

公交:

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共有公共汽车921辆,运营线路104条,线路总长1813.7公里,覆盖了整个柳州市城区和与柳州城区相接的柳江县。2006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2亿元,运营里程5797.82万公里,客运量2.44亿人次,上缴税金1674万元。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