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乡工业提升门制造

新乡工业提升门制造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4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新乡工业提升门制造和新乡学院在哪个区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新乡工业提升门制造以及新乡学院在哪个区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新乡学院在哪个区新乡学院是在新乡市红旗区,具体地址在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该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

二、新乡学院简介

新乡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秉持“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校训,树立“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错位办学、因地制宜办学”之路,致力于构建“人本化、开放式、合作型、求错位、接地气”的办学模式,实施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厚校、开放活校”六大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校环境优雅,校园占地面积2130亩,校舍面积近75万平方米,校园内四季常青,三季花香,人与自然,变奏和鸣。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电教大楼、学生公寓和标准化运动场馆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4.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11万余种、中外文报刊1520余种、各种数据库50种,有先进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学校现设有60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专业设置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高度契合,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5000余人,成教生1万余人。学校现有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校级重点学科,1个院士工作站,24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协同创新创业中心,1个省级优秀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65项,近两年国家级科研项目获批数量在全省新升本院校中排名前列,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77项,被SCI、EI、CSSCI等收录或转载论文978篇,获得国家专利727件。研发并推广应用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银锌电池智能充放电装置、基于虚拟样机的起重机械虚拟检测平台、绿色滑板润滑材料制备工艺等一批优秀成果。《管理学刊》为CSSCI来源期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力推进“5433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组织实施“教学名师和讲坛新秀工程”“创新引飞导师工程”“师资培训工程”“管理队伍建设工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创新学者队伍建设计划”“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四工程、四计划”人才建设项目,柔性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48人,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教职工1800人,专任教师13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0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近60%。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49人。

学校紧密对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扎实开展转型专业建设和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培育工作,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突出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与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政府、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作,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抓手,与120余家行业企业组建了3D打印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本科层次3D打印学院,设置3个本科专业方向,在全省乃至全国快速领跑。先后与企业行业共同组建电动汽车学院、心连心学院、电池学院、华兰学院、华迪IT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比干学院、新乡发展研究院、太行道德学院、经典诵读研究院、侯德昌书画研究院、沿黄经济发展研究院、大数据学院,建立了29个专业建设理事会,建成了12个协同育人创新中心;以联盟为纽带,开展“双向互进”计划,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工业4.0人才培养区、文化创意与服务人才培养区、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区、创新创业孵化园、创业一条街,加速构建“三区一园一街”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基地,率先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称号,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公共课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八大核心要素,实施“创新引飞+”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工程,构建“课堂教学+”“课程学习+”“核心板块+”“行业能力+”“核心素养+”“毕业证书+”育人体系,建立了合格、优秀、卓越三级激励机制,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培养了“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可持续”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搭建了以“四个自信”数字体验馆为主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践育人特色体系,获河南省教育改革特等奖,先后为社会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人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报道。

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82项、二等奖162项、三等奖158项,省级比赛获得奖项800余项,其中水下机器鱼、纪录片《盆窑工》均获得国际级大奖,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在教育厅发布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年度报告中,新乡学院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均位居全省前列。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坚持派学者、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交流或进修,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先后与美国贝佩丝大学、新西兰塔拉纳基西部理工学院、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英国东伦敦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生物技术专业开展本科层次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行风评议先进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等40余项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坚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乘着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依托“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规划”、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新乡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聚焦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和学科提升,为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院校专业:

新乡学院普通本科综合类公办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河南新乡市

官方电话: 0373-3682901,0373-3682902

电子邮箱: xxxyzsb@163.com

新乡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 1949年,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2007年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2022年获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一、基本情况学校秉持“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校训,树立“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错位办学、因地制宜办学”之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厚校、开放活校”六大战略,探索构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统领六个相统一”的新乡学院发展特色模式。校园占地面积2200亩,校舍面积近77万平方米,校园内花草竞繁、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变奏和鸣,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4.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3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报刊1470种、各种数据库18个,有先进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二、学科专业学校聚焦“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八大核心要素,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环节,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建有24个二级学院、18个科研机构、7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校级重点学科23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创业中心、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等48个。专业建设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6万余人,成教生1.5万余人,生源遍布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学校建设有制药工程和广播电视编导 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音乐学、会计学、英语、土木工程、生物技术、物理学、心理学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名列第1名。增材制造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目录外专业,成为全国第一家举办3D打印本科专业的高校。制药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3个师范专业全部获准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大学语文》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团队荣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思政样板课程、精品课程、线上线下一流课程5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13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虚拟仿真项目共100余项。实施“双带头人工程”,获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9个,省级教学团队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个。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奖”评选工作,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全力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先后为社会培养了30万名优秀人才。三、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力推进“65546”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柔性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师资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教师发展中心获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不断强化对教师培训培养,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42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8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8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近50%。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04人。四、科研及服务地方学校现有院士工作站、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46个。2021年获批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智能起重装备工业设计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54项,其中国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研项目获批数量在全省新升本院校中排名前列,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06项,被SCI、EI、CSSCI等收录或转载论文1212篇,获得国家专利843件。《管理学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选派多批次企业挂职人员、科技特派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推进成果转化与横向合作项目50余项。牧野文化创新发展研究所入选首批河南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新乡学院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获批“国培计划”项目承训单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紧密对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与24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建协同育人创新联盟和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企业行业共建了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芯片产业学院、智能装备与起重产业学院、化工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3D打印产业学院、融媒文化产业学院等12个产业(行业)学院,其中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为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以联盟为纽带,开展“双向互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3亿元建设一批微缩实训平台,建成3D打印工程中心、煤制甲醇半实物仿真实践教学中心、新媒体传播训练中心、起重机综合实训平台等校内实训基地156个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2家。2021年投资3.5亿元与红旗区政府共建新乡3D打印产业园,作为全省唯一一个3D打印产业园区项目,进一步推动了3D打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五、人才培养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1241”创业引飞学业导师制改革,强化书院制建设,构建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成才规划”和“学习规划”上的指导,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强化就业指导和科研素养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以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辅助的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困难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资助。学校建立合格、优秀、卓越三级激励机制,持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00余项。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教育厅发布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年度报告中,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均位居全省前列。学校全力打造工业4.0人才培养区、文化创意与服务人才培养区、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区、创新创业孵化园、创业一条街,加速构建“三区一园一街”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称号,为豫北地区唯一一所荣获全部省级创新创业园区建设荣誉的高校。六、对外合作办学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选派学者、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交流或进修,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先后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和布列斯特国立工业大学、美国贝佩丝大学、新西兰塔拉纳基西部理工学院、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英国东伦敦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生物技术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本科层次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行风评议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河南省高校统战工作示范单位”等60余项荣誉称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乘着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宏伟蓝图,聚焦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和学科提升,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1、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学校,该校是一所集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和应用技术研发推广中心为一体的高等职业院校。

2、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四季常青,三季花香。现有校本部(经开区)、北校区(卫辉)和西校区(科隆大道)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450亩,建筑面积58.84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5万册,电子图书30万种,有先进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

学校现设有师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现代工程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汽车技术系、电子信息系等14个二级院系,专业设置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高度契合,以数控技术、智能装备、信息技术、会计、工业机器人等为特色,开设专业(方向)61个。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个,省级立体化教材3门。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工1175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15人,高级职称272人,“双师”素质教师3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国家级、省级劳动模范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级以上教育教学专家、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2人。

学校突出技能教学核心地位,竞赛成绩亮点频出。建有实训楼8座、实验楼1座、艺术楼1座、射击馆1座。其中,五轴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车床铣床、激光焊机、3D打印机、三维立体内雕机、三维扫描测量仪、汽车综合检测设备等大型设备500余台,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机械装配、汽修等专业实训设备3000余台(套),还拥有德国工业4.0智能制造生产线、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大型模拟驾驶仓、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实训中心、物联网体验中心等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设备,能满足万余名学生同时进行不同专业、项目及课题的实训教学需要。学校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建有“河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齿轮行业协会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新乡市甲骨文实训基地”等省内领先的特色实训基地,并被授予《中国大能手》实训竞赛基地。学校坚持以赛促训,办学特色突出:仅近3年以来,学校在国家、省级以上的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近300项,在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得冠军达169个。2018年,我校学生获全国第八届数控技术大赛总决赛第一名2项,刷新了河南省历年参赛获奖记录,全省冠军项目9项。由于竞赛成绩突出,我校先后有2名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超过500名学生被中核物理院、中航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船重工、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中电22所、黄河河务局等国字号单位录用,铸就了闪亮中原的“技能新职”品牌。

学校始终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体系,完善课程建设,强化质量控制。近十年来先后为社会培养5万余名优秀人才,其中有以全国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孟祥忠为代表的技能大师群体,新航集团9名首席技师中,我校毕业生占8名;有以著名书画家侯德昌、秦岭云、卢光照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大师;有以世界杯短池游泳赛冠军巩杰、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第一名得主吕会会为代表的体育精英;有以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第一名杜华楠、刘赛阳为代表的技术新秀;有以专升本总成绩全省第一名马广彬为代表的学界典型,他们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达97%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自动化技术技工教育集团、新乡职教集团、新乡市职业教育促进会和新乡人力资源经理联谊会等组织,搭建了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与新航集团、新飞集团、上汽集团、富士康科技、沪江网等全国200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行业共建特色班、订单班达60余个,特色(订单)班学生3000余人。紧密对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新乡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强化“产学研”协同发展。学校设有河南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暨技能鉴定示范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和新乡市功能陶瓷构件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市数控实训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市低压电器控制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市塑料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获准建设新乡市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近十年,获专利授权790余件,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评为“河南省专利工作先进集体”,获得“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快高校”殊荣,有218项科研成果获地厅级以上奖励。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维特桥职业学院、加拿大北岛学院、韩国釜山科学技术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学院、美国查塔姆大学等达成合作协议,在国际合作试点班、师生交流互访、教师团队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显著,连续两届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数控技术大赛冠军选手单位”“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河南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高职专科)”“河南省高职教育特色校”“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职业院校”“河南省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先进单位”“河南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河南省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面向职业教育发展的******,学校将继续秉承“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校训,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为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邮编附地址和介绍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评价排名好不好(10条)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入学考试指南军训宿舍条件转专业政策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学费标准多少,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