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常德工业提升门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青林乡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青林乡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青林乡,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北部郊区,被誉为桃源县的"北大门",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显著的区位优势,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乡内分布着莫溪育、南育等16个村民委员会和19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22477人,其中包括8370名少数民族居民,主要为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和白族,占比33%。青林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40亩,以种植水稻和棉花为主,同时盛产油茶。
改革开放以来,乡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确立了"民族特色乡、桃源工业园、市民休闲地、县城后花园"的发展战略。通过精心规划和创新机制,青林乡大力引进项目,如茶多酚厂、芙蓉泉酒厂等,这些项目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农业方面,青林乡注重产业特色和规模发展。通过引导规模养殖,全乡生猪养殖量达到26000头,蛋鸡饲养量占全县的1/10。此外,还引进了现代化的养殖项目,如堆金庆大宏种猪场,以及优质葡萄种植和花卉苗木培育。同时,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种植优质稻、棉和无公害蔬菜,提升农业生产力。
在民生建设上,青林乡致力于新村建设,15个村的道路已硬化并通达,16个村实现电网改造,8个村供水设施改善,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电视入户率70%,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95%。教育方面,全乡有5所学校,保障了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这些举措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8元。
青林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15处古遗址、4处古墓葬群、2处古窑址和1处古城址。其中,春秋晚期至汉代的古采菱城遗址尤为引人注目,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青林乡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北部,东与陕西宁强县接壤,北和马家乡为邻,西连文安乡,南毗转斗乡,辖6个村43个组,920户3582人。粮食作物主产玉米,小麦,大豆和杂粮。木耳,蚕桑是主要的农业产业,劳务是农村收入的主渠道。大理石,花岗石等地下资源丰富,转马公路横穿全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市场活跃,乡间民风淳朴,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34年红四方面军曾在李家坪建立红坪县苏维埃政府。境内林业森林覆盖率高,生态保护很好,有被誉为“川北小九寨”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水磨沟自然保护区。
属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
津市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享有“江南明珠”之美誉。现辖4镇3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51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其中城市人口13万。
津市交通便捷,是湘西北水陆运输枢纽。湘北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太澳高速公路贯市而过,与石长、枝柳铁路相连。距离常德桃花源机场80公里,可飞抵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傍市而过的澧水东入洞庭湖,常年可通航500吨级船只,可直达长沙、武汉、上海,是湖南省六大良港之一。近年来,津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建有装机12000千瓦、供气70吨/时的热电厂,在全常德市区县市中独一无二。220千伏变电站供电充足,加上湘澧盐矿、热电厂也可发电,夏季用电高峰压力相对较小。拥有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供水体系。防洪、排涝、灌溉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并不断发展完善。津市物产资源丰富。卤水储量、食盐产量属湖南之首。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3万亩,淡水养殖面积近10万亩。建有蚕桑、茭果、优质蔬菜等5个10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花桥奶牛、旺森牲猪、津津鸭业等20多个特色养殖牧场。境内年起水产品达2万吨,吊养珍珠1.5万亩。市郊的西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淡水湖,面积6万亩,是从事水禽水产养殖的黄金水面。
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形成了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邦乐”客车、“雪丽”复印纸、“斑马”蚊香、“中意”糖果、“麦穗”味精、“梅花”糖化酶等工业产品响誉全国。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其产品打入一汽、东风、北汽福田、桂林大宇、厦门金龙等众多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雄居全国轻型汽车车桥生产企业榜首。近些年,该市依托传统机械制造业的优势,以湖桥为核心,联合周围的20多家机械零部件配套厂家,建成了湘西北独一无二的县级汽车工业园。规划3至5年内达到年产车桥30万吨、底盘3万台、整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力争汽车工业实现产值50亿元。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经过多年洗练,该市培植出一系列颇受人们喜爱的地方特色小食品。“张老头牛肉干”、“刘聋子牛肉粉”、“木子豆腐乳”、“绿康茭果”等产品多次在全国的博览会上获奖,行销海内外。该市的鸿鹰祥生物工程公司、金湘猪鬃公司、麦穗味精公司、益林纺织公司、中意食品集团等众多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置。
津市投资环境优越。津市市委、政府立足诚信招商,出台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40条》、《引进开发工业项目20条》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组建了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联合办公制度。定期举行市长接待日,帮助市外投资企业解决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对市外投资项目与重点工程采取“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拨”,除可享受国家、地方政府现有优惠政策外,市政府对重点投资项目还“一事一议”,以政府专题会议形式予以确认。对市外投资企业实行重点单位挂牌保护,对市外投资老板发放个人保护的“绿卡”,确实维护外商的合法权益。来津市投资工业的生产要素成本相对便宜,如220千伏的工业电价为0.49元/度,工业用水1.65元/吨,工业用汽115元/吨,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为500—800元/月。
津市历史悠久,是孟姜女的家乡、车胤的故里。“孟姜女哭长城”、“囊萤夜读”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家喻户晓。津市城内山清水秀,环境恬静,山、河、湖、城浑然一体,城市特色堪称一绝。该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是澧水流域一个蓝天绿树、花草相间、山水相映,集兴业、居住、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精品城市。
近年来,津市始终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全国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成功,极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走在全省前列的公有制企业“两个置换”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工业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已突破。省级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创建与获得,使该市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功能显著增强。
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津市市排名第57。
2021年1月,2020年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出炉,津市市上榜。
2020年6月,津市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8年8月16日,津市市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2月21日,津市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2月1日,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津市市为2014—2015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常德技师学院(常德工业学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常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以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为主的职业院校,是集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公共实训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院发展和建设,投资约8亿元在常德职业教育大学城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424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设有计算机、数控加工、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等现代化实训中心,实习实训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实习实训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学院建成后将达到全日制学制教育学生5000人、年社会培训5000人、年职业技能鉴定10000人次的办学规模,目前,新校区各项建设正紧锣密鼓的进行, 2015年秋季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
学院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以立德树人和培养职业精神为根本,以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和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94名,其中高、中级职称132名,“双师型”教师86名,省级专业带头人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技术能手2名;全日制在校学生3000余人,年社会培训3500余人次,技能鉴定5500余人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创意服务系和公共基础部等6个教学系部和数控、模具、机械装配、焊接加工、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动漫设计、酒店管理等17个专业的中、高级及预备技师班。
学院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新模式,引企入校,汽车工程系由学院与常德东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办学。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南车集团、富士康集团、广汽三菱等25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基地,长期以来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学院与吉林大学联合办学,学生毕业时可以同步获得大专或本科文凭,成功构建了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就业成才通道。
一流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广大学子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是学生求知、成长成才的理想场所;是培养技能人才、实现人生梦想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