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型工业提升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常州大型工业提升门,以及常州工业品及原材料行业如何做好全网推广方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段时间有个企业老板问我,说我们是原材料行业,能够做网络推广吗?缪丽伟认为,绝大部分工业品及原材料行业都适合做全网推广。
工业品主要指是机械设备、电子元件、五金、模具、数空、照明led产品等等,这类产品都是卖给其他企业的,我们称之为工业品。工业品企业一般面向的客户都是B端客户。
工业品的单子一般比较大,少的上万,多的几十上百万,这类客户成交周期比较长,一般是通过网上接触,然后通过沟通交流或者线下见面谈判才能成交。
网上只是起个收集客户线索的作用,然后通过地面线下沟通最后才成交,那网上如何吸引客户呢,网上一大堆公司,这就需要有足够的信任感,要进行品牌包装,就像我们在网上买东西一样,为什么对lv、爱马仕这些品牌比较信任,只要解决信息问题,成交就会大幅提升。
那传统企业如何在网上做营销呢?
1.通过高权重的平台建立公司品牌形象
高权重平台主要有公司官网,阿里店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百科等。
每个客户的搜索习惯不一样,有的可能喜欢百度搜索,有的口阿里搜索,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平台尽量多去覆盖,形象一个品牌宣传的矩阵,这个矩阵类似打仗一样,海陆空一起结合,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
2,工业类的产品重点要做好百度和阿里推广
在我接触下来这么多企业,只要做好百度和阿里巴巴平台,你就能够获得很多的询盘。
你可以搜索一下在网上的竞争对手,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都在做百度(官网+竞价),还有阿里巴巴电商平台。
3.软文推广是增加信任度的有效方式
通过软文去推广,这个软文怎么来写呢?最好不要吹自己吹嘘,可以写一些排行榜之类的文章。
你是做模具行业的,就可以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十大品牌排行榜,当一个客户不太清楚行业资讯的时候,一篇是介绍公司产品,另一篇是十大品牌排行榜的文章,客户会更喜欢看哪个呢,毫无疑问会会看喜欢排行榜。
我们写好了这些文章发布到哪里去呢?新浪、网易、搜狐、新华网这些大型门户网站,花点钱就上去了,这社会有钱没有办不到的事,在说这个价格很便宜,这类网站发上去后很快百度就会收录了,对于塑造企业公交形象来说,是不是很重要呢。
还有很多平台适合企业做互联网推广,关键是要看企业的行业,产品的类别,公司的实力等方面,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即使选择的推广渠道一样,但是具体的执行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企业适合在网上做品牌公关类的推广,有的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适合做销售接单型的推广。
介绍常州城市导游词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介绍常州城市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常州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亮点多多的城市,理应在文化建设上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然而在苏南五市中,南京、苏州成为全国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第二批入围其中,无锡去年也昂首跨入,唯有常州至今还在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徘徊,这不能不令我们深刻反思。那么,常州有可能建设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吗?常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应从哪里入手?常州文化特色亮点在哪里?至少在于以下八个方面:
一、灿若繁星的名人文化
常州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不仅形成了谦和坚毅、诚信守仁、厚德兼容、崇文重教的常州人文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产生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常州历史哪里寻,名人名居做文章。在诸多名人中,最突出的有春秋大贤季札,齐梁年间撰写《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和撰写《文心雕龙》的刘勰,明代任《永乐大典》总编纂官的陈济和文武全才的抗倭名将唐顺之等。至于清朝,常州更是人才辈出,“五大学派”催生了众多全国一流的学者和文人,学者如段玉裁、孙星衍、洪亮吉、赵翼、刘逢禄,文人如号称“清代李白”的黄景仁。晚清至今,常州出的文化名人依然很多:盛宣怀、吕思勉、刘半农、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史良、赵元任、华罗庚、刘海粟,等等。正是由于钟灵毓秀的常州名人辈出济济多士,清代著名学者、诗人龚自珍慨叹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当代著名学者缪今鸿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常州位居苏州、杭州、北京之后名列全国第四的结论。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名人为常州留下数量可观的名人故居,仅市区就有30多处名人故居。名人名居成为常州文化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到苏州看园林,到无锡看太湖,到常州看名人故居”之说已为世人所公认。常州要彰显其悠久的历史,应该首先从名人名居上做起。近年来修建一新的名人故居、纪念馆正成为宣传常州、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下一步,我们应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强名人故居修复开放,把星散在各处的名人名居名馆拾串成项链,打造成为常州历史文化的亮点特色。
二、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
灿烂的文明史为常州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各类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我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其中,有以圩墩、寺墩、三星村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国内外罕见的最为古老的春秋地面城池——淹城遗址,有号称“东南第
一丛林”的天宁禅寺,有因苏东坡泊舟而得名的舣舟亭,有始建于北宋的文笔塔和建于唐昭宗年间的红梅阁等。常州园林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曾盛极一时,现保存较好的尚有近园、约园、未园、意园等。2006年,包括常州梳篦、天宁寺佛教音乐、锡剧、常州道情、常州吟诵、董永传说、茅山道教音乐等在内的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日前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我市有9项榜上有名,分别是:常州吟诵、天宁寺梵呗唱颂、锡剧、常州梳篦、金坛封缸酒酿造技艺、金坛抬阁、金坛董永传说、金坛刻纸、常州留青竹刻,成为全省一次入选数最多的城市。具有鲜明江南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现有20多个主要门类:铜刻、石刻、玻璃刻、梳篦、牙刻、乱针绣、留青竹刻、红木浅刻、微雕、玉雕、景泰蓝掐丝画、剪纸、刻纸、彩绒画、烙画、陶艺、铜塑、工艺钟、泥塑、布画、根雕等。面对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我们一是要加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断丰富其内涵;二是要有计划地修复、开放历史文化名园;三是要积极抢救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快完成先哲遗书整理这一浩瀚工程;四是着手建立起集展示、创作、生产、销售为一条龙形式的文化产业集聚地,使常州的工艺美术产品尽早进入市场,形成规模,产生与其价值相匹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源远流长的工商文明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历史悠久的工商业名城,常州在中国经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东晋后期,常州就出现了梳篦生产。唐代,常州是全国15个产纸地区之一,而且,常州“透额罗”风行天下,“新妆巧样画双蛾,漫裹常州透额罗”,大诗人元稹的两句诗形象地刻画了常州绸缎的流行程度。宋代,“晋陵绢”曾名极一时,常州与苏、杭、湖、松并称江南五大丝织产地。明代,常州是全国33个较大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之一。清代,常州已成为全国赋税来源的重要地区,“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冠江南”。近现代,是常州工商业上升为“工商城”的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可是,早在洋务运动之前的1859年,常州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和第一家商业企业就诞生了。常州还先后走出了盛宣怀和刘国钧这两位享誉国内外的工商业巨子,盛宣怀身体力行地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十个第一,刘国均是著名的爱国商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以乡镇工业发达著称,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今天的常州正大力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名城,2006年入选中国十二个品牌经济城市,20
07年入选中国十大市场强市(县)。称常州为“百年老店”,可谓名副其实。我市现有大成厂、梳篦厂、厚生机器厂、临清木业公所、戚机厂、戚电厂、大成三厂、四厂、常柴厂等众多近现代民族工商业遗存,加上中国民族工商业巨子盛宣怀家族的资料和实物,构成了常州工商业发展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常州文化的又一特色。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是老运河常州段的景观改造中,要十分注重这些工商业遗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四、魅力四射的旅游文化
就旅游资源而言,常州在苏南地区相对匮乏。鉴于此,我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大旅游发展战略,注意扬长补短,善于创新创造,敢于无中生有,通过挖掘潜在优势,进行差别竞争。通过优先发展六大重点旅游景区,规划启动新的六个旅游区(带),努力将常州从一个旅游过境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变。有“中华第一水城”美誉的淹城,是春秋时期保存至今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是全球仅存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遗址,堪称沃野上袒露的文明遗迹,碧水乡造就的人间杰作。千年古刹天宁寺,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神州第一高塔天宁宝塔,内中存有如来佛的带血舍利子,是常州的“盛世之塔”、“传世之塔”、“文化之塔”、“旅游之塔”。中华恐龙园是一座将博物展示、影视特效、现代声光电技术与多媒体网络等完美结合的综合性主题游乐园,充满了远古年代的神秘气息,是常州龙文化的新标志。树在水边长,水在林中流,山水相映,林水相亲,千亩茶园,万亩竹林,碧波浩淼的天目湖以其水甜、茶香、鱼头鲜的特色而名满江南,实为生态休闲之绿色仙境。拥有中华恐龙园、天目湖、天宁寺、茅山、南山竹海和亚细亚影视城等6家4A级旅游景区的常州,正日益彰显出“好山好水好风光,古寺古塔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龙城龙园龙文化”的文化旅游特色。未来几年,我市旅游文化应重在丰富内涵、提升水平,重点打造:1、以淹城遗址为代表的“春秋文化”;2、以天宁佛塔为代表的“佛文化”;3、以恐龙园为代表的“龙文化”;
4、以名人名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
五、异军突起的餐饮文化
“八大菜系”无一发源于常州,但常州餐饮却能享誉沪宁线,“美食之都”雏形初现。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常州餐饮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常州餐饮界在坚持以淮扬菜为主的前提下,大力引进粤菜、川菜、京菜、清真菜等等,多元化、大融合成为常州餐饮的显著特色,“坐常州可吃天下”决非虚名。二是传承历史,推陈出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常州餐饮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州餐饮界矢志传承历史,不断推陈出新,推出如“东坡宴”、“天目湖鱼头”、“黄金瑶柱羹”、“铁锅白菜”
等被众多食客喜爱的宴席和名菜。三是旗舰领航,百舸争流。我市的餐饮行业加快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式经营发展,涌现出长兴楼、福记、大娘水饺、丽华快餐、菜根香等餐饮龙头企业,形成“三条街两大板块”的餐饮布局,呈现出相互包容、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四是形质统一,品质为先。建筑、装潢、外型和品质的有机统一是常州餐饮文化的另一大特色,无论建筑外表还是内部装饰、服务员的衣着服饰、菜品的式样、乃至盛菜的器皿,都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特色。以常州现有的基础,完全可以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常州打造成“江南食府、美食之都”,让常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宴会厅”。这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格局、全新的动作,从“全、大、名、优、小”等方面着手,以无处不在的饮食文化,印制出一张充满常州味的餐饮名片。
六、蓬勃发展的创意文化
通过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政府的强势推动,我市的动漫产业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建成了“创业”、“常新”、“保纳”三个各具特色的动漫产业园区,搭建了公共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衍生产品研发、产品产权交易、项目评估咨询等六大平台。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已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动漫产业国际交流平台之一,依托这一平台,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初步具备了动漫产业创业的“洼地效应”,形成了资本、创意、人才和物流快速集聚的巨大向心力,多项指标在全国15个动画基地中名列前茅。目前,基地已集聚各类动漫企业100余家,注册资本4亿元,拥有年制作生产动漫作品4500集、5万多分钟的能力。2007年,常州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2008-2010年,我市将努力打造动漫原创生产制作集群区、动漫衍生产品研发生产集群区、动漫旅游休闲集群区、动漫衍生产品的交易集群区、动漫人才培养集群区等五大动漫产业集群区。加快常州创意文化发展,应打好区域经济、文化资源、高等学校这三张牌,要善于利用常州的文化资源,大力构建以创意产业为引领的多元文化产业体系,将常州概念转化为常州概念产品,最终形成常州概念产品链条,使常州成为全国一流的动画产业基地和动画名城。
七、春色满园的演艺文化
近年来,我市抓住文化消费这个演艺与市场的天然结合点,顺应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潮流的发展变化,推出题材多样、品牌多样的节目,全面推进演艺事业的改革发展,实现演艺业快速健康发展。杭州金海岸9大连锁演艺大舞台之一的常州亚细亚黄金海岸演艺大舞台以其雅俗共赏、参与互动的演艺特质吸引了常州观众,迅速占领了我市的演艺市场,逐步被打造成为知名的文化品牌,于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市还坚持把现代演艺和旅游工作一起规划、一同部署,形成产业联合体,推动旅游业和演艺业相得益彰、共同繁荣。成立于2005年的中华恐龙园艺术团,匠心独运地突出了主题公园“主题演出”这一元素,将艺术的生命根植于恐龙文化中,通过创作“鲁布拉部落”这一原生态奇观,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创新艺术予以充分展示,推出了大型演艺节目《鲁布拉神话》和《鲁布拉盛典》,博得了游客的热烈追捧。锡剧是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戏曲,弘扬、传承和振兴锡剧已成为我市各界的共识。锡剧的振兴,有赖于尽快制订详细的常州锡剧规划,加强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加强剧团建设,加强锡剧土壤的培养,加强市场引导,加大与媒体的合作,为演艺人员提供相对固定的演出平台,以及在思想领域进行开拓创新。此外,将于今年建成开放的常州大剧院,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是开展文化生活的重要舞台,通过得力的经营管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吸引一流的演出团体,举办各种大型演出,让大剧院成为常州人民的艺术殿堂。
八、日臻完善的文化设施
这几年,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工程的投入,过去5年间,全市对文化事业的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0%以上。在大型文化设施建设中,我市遵循适度超前、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满足文化发展的中长期需要。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60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项目中,常州占据了7项。继亚细亚影城、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后,市博物馆、书画院、文艺学校新校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等大型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均已建成投运,常州大剧院、体育会展中心、常州新闻大厦、现代传媒中心、工人文化宫新剧场、常州青少年科学文化宫等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作为常州市“十一五”文化发展重点项目之一的常州文化城已于去年开张,集综艺欣赏馆、互动娱乐馆、名吃分享馆、美术展览馆、群众文化馆、文化讲座馆六大功能馆于一体的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全面投入使用。同时,我市在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这项文化惠民工作上步子迈得也很快。
;常州大学宿舍内部图片,常州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最常规的宿舍是1200一年,6个人一房间,有洗手间,阳台,书桌等。
洗澡统一在每个宿舍楼一楼提供淋浴。
其它的也有700、1500等。条件有点差别。
1500是两个卧室、一个小客厅、一个洗手间、一个阳台。每个卧室4个人。
700的又差点。
到时候看你上的是研究生部、民办学院还是本科部。给你的选择可能不一样。
我是常州大学的在校学生,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住宿分档次(也不算档次),就是住的楼不同,相对应的价格也不同。我们化工的住7号楼,是全校除研究生宿舍以外最好的了,一年缴纳1250元,条件相当不错哦!有问题可以继续问我!!!
从起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将搬迁到靖江办学。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官网上提到靖江校区的学生宿舍全部为标准4人一间,独立卫浴并安装空调。
另外再说一下:常州大学怀德学院靖江校区占地758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大礼堂、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游泳馆以及标准田径场等主要设施。同时,优质的师资安排、全新的教学仪器、充足的图书资料、先进的智慧校园、优美的绿色景观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围将为2014级新生入驻提供非常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追问,同时望采纳!(2013年已毕业的学长)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一所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正式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历经三十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设有武进校区和白云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拥有建筑面积超过50万㎡。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亿元,纸质图书140多万册,并与进驻常州科教城的数百家知名大学、大院、大所的研究机构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学校另有怀德学院靖江校区,预计建成后占地面积748亩,建筑面积24万㎡。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6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8000多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怀德学院。
学校学科建设提档升级,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先后取得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工程领域和1个艺术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6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以及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2个省优势学科,2个部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中心。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类,16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4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省级精品(重点)教材,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4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在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荣获金奖1项。2006年,学校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一支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82人(其中,教授17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90.4%(其中,博士学位近45%)。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中组织部""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0人,其中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中青年领军人才5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4人,江苏特聘教授4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5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6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0人。在《中国大学评价》中,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列全国本科院校第148位。学校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科研实力增势强劲,"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不断彰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8项。2013年,三大检索论文469篇,申请发明专利495件、授权215件,全年经费到款超过1.6亿元。"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5项。"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积极为国家支柱产业、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与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与国内4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3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6个、市级工程中心17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8个,产学研基地256个,校企联盟288个。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为首个国家级平台。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校,三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同时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援助优秀合作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快推进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进程。学校以中外合作、学术交流以及科研合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项目享有较高社会美誉度;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芬兰、瑞典、俄罗斯、日本、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华东地区首个泰国研究中心;国际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国别不断增加;先后获得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学校以"责任"为校训,形成了"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常大精神。同时,学校得益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以及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深厚地方文化底蕴的孕育,夯实了教育教学的基础,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50000余名具有"大工程观导向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为特色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管理骨干,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地提升。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以及"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并多次荣获全国和江苏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还被授予"全国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称号。
目前,学校正处在继往开来、乘势而上的大好时期,全体师生员工大力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常大精神,着力提高教学品质与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构建内涵式发展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