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工业提升门轴驱和链驱

工业提升门轴驱和链驱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4-27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工业提升门轴驱和链驱这个问题,帕萨特领驭1.8t凸轮轴正时链条怎么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洋汽车网】首先使用凸轮轴卡子将凸轮轴卡住,防止正时链条校对过程中,凸轮轴将正时链条卡死。之后使用扳手将凸轮轴上的螺丝拧松,再将凸轮轴背部的轴顶打开,然后找到凸轮轴上蓝色的正时链条卡齿。将蓝色的卡齿对准凸轮轴上的小圆点。这样正时链条就校正完成了。

发动机正时皮带的主要作用是驱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使引擎进、排气门在适当的时候开启或关闭,以保证发动机汽缸能够正常地吸气和排气。在有些车型上,像大众帕萨特(电喷)、等,正时皮带还同时肩负着驱动水泵的任务。

随着造车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部分发动机的正时皮带已被发动机链条所替代,与传统的皮带驱动相比,链条驱动方式的传动可靠、耐久性好并且还可节省空间,整个系统由齿轮、链条和涨紧装置等部件组成,其中液压涨紧器可自动调节涨紧力,使链条涨力始终如一,并且终身免维护,这就使其与发动机同寿命,不但安全、可靠性得到了一定提升,还将引擎的使用、维护成本降低了不少,可谓一举两得。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李苑丽)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包括焊接、刷漆、组装、采集和放置(例如包装、码垛和 SMT)、产品检测和测试等;所有的工作的完成都具有高效性、持久性、速度和准确性。

在美洲地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12年美洲地区这两个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占总份额的61%。

亚洲方面,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时机已经成熟。汽车行业的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食品行业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电子行业则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快的行业。工业机器人行业正成为受亚洲政府财政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大幕已经拉开,世界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即将进人喷发期,中国潜在的巨大机械设备生产市场需求已初露端倪,工业机器人进军机床行业投资前景可期。工业机器人能替代越来越昂贵的劳动力,同时能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富士康机器人可以承接生产线精密零件的组装任务,更可替代人工在喷涂、焊接、装配等不良工作环境中工作,并可与数控超精密铁床等工作母机结合模具加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替代部分非技术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废品率和产品成本,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人误操作带来的残次零件风险等,其带来的一系列效益也十分明显,例如减少人工用量、减少机床损耗、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机器人具有执行各种任务特别是高危任务的能力,平均故障间隔期达60000小时以上,比传统的自动化工艺更加先进。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高效率。目前典型的成套装备有大型轿车壳体冲压自动化系统技术和成套装备、大型机器人车体焊装自动化系统技术和成套装备、电子电器等机器人柔性自动。 1.系统简介

机器人及输送线物流自动化系统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1)自动化输送线:将产品自动输送,并将产品工装板在各装配工位精确定位,装配完成后能使工装板自动循环;设有电机过载保护,驱动链与输送链直接啮合,传递平稳,运行可靠。

(2)机器人系统:通过机器人在特定工位上准确、快速完成部件的装配,能使生产线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机器人可遵照一定的原则相互调整,满足工艺点的节拍要求;备有与上层管理系统的通信接口。

(3)自动化立体仓储供料系统:自动规划和调度装配原料,并将原料及时向装配生产线输送,同时能够实时对库存原料进行统计和监控。

(4)全线主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现场总线—Profibus DP的控制系统,不仅有极高的实时性,更有极高的可靠性。

(5)条码数据采集系统:使各种产品制造信息具有规范、准确、实时、可追溯的特点,系统采用高档文件服务器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快速采集和管理现场的生产数据。

(6)产品自动化测试系统:测试最终产品性能指标,将不合格产品转入返修线。

(7)生产线监控/调度/管理系统:采用管理层、监控层和设备层三级网络对整个生产线进行综合监控、调度、管理,能够接受车间生产计划,自动分配任务,完成自动化生产。

2.应用领域

机器人及输送线物流自动化系统可应用于建材、家电、电子、化纤、汽车、食品等行业。 1.产品简介:

机器人涂胶工作站是机器人中心研制开发的机器人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机器人、供胶系统、涂胶工作台、工作站控制系统及其它周边配套设备。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涂胶工作站中的机器人和供胶系统,一般采用国外产品,我所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工作台、控制柜及周边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并完成涂胶系统的集成。该工作站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多品种、大批量生产,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风挡、汽车摩托车车灯、建材门窗、太阳能光伏电池涂胶等行业。

2.车灯机器人涂胶工作站主要技术指标:

车灯机器人涂胶工作站主要由机器人、胶机、涂胶工作台、控制柜等设备组成。

(1)机器人:

自动化所可应用户要求选用机器人品牌、并根据用户产品尺寸确定机器人规格型号。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1mm、涂胶工作速度150~250mm/s。

机器人具有6个控制轴,可以灵活地生成任何空间轨迹,可以完成各种复杂布胶动作。加之其运动快速、平稳、重复精度高,可充分保证生产节拍需求,并保证胶条均匀,使产品质量稳定。

(2)供胶系统:

机器人涂胶工作站供胶系统有冷胶和热熔胶两种供胶方式,自动化所可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配置供胶系统。该供胶系统可以与机器人动作衔接,正确完成布胶及供胶动作。

(3)涂胶工作台

涂胶工作台结构方式主要包括:

·往复式双工位工作台

·回转式双工位工作台

·固定式双工位工作台

·固定式单工位工作台

我所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造各种形式工作台,保证灯具安装方便、定位准确,运行可靠。

(4)工作站控制柜:

工作站控制柜的设计融入了多行业的技术经验和采用了世界先进的电气技术,其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系统设计均采用成熟的技术,元器件采用高可靠性的知名品牌,并经过严格的进货检验,因此,工作站控制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控制柜主要功能:

·工件程序号显示及选择

·工作台、机器人、输胶系统协调与互锁

·工作台工作状态选择

·具有故障报警、急停功能

·计数功能

3.用户效益分析:

(1)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量大。

(2)运行可靠,涂胶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

(3)节省人力,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4)改善作业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5)产量增加时,无需增加人力,只需增加机器人工作时间。 1.简介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自动弧焊机器人工作站,从6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以来,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主要有以下优点:⑴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⑵提高劳动生产率;⑶改善工人劳动强度,机器人可在有害环境下工作;⑷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⑸缩短了产品改型换代的准备周期(只需修改软件和必要的夹具即可),减少相应的设备投资。因此,在各行各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一般多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MAG、CO2焊)或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TIG、等离子弧焊)方法。设备一般包括:焊接电源、焊枪和送丝机构、焊接机器人系统及相应的焊接软件及其它辅助设备等。

自动化47所已设计制造了多种自动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均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在自动机器人焊接工作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技术指标

工件尺寸:可按用户的工件大小设计。

工件重量:可按用户要求设计。

焊接速度:一般取5~50mm/s,根据焊缝大小来选定。

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05mm

移动机构重复定位精度:±0.1mm

变位机重复定位精度:±0.1mm

机器人螺柱焊接:设备一般包括焊接电源、自动退钉机、自动焊枪、机器人系统、相应的焊接软件及其它辅助设备等。

焊接效率:5-8个/分钟

螺钉规格:直径2-8mm

长度:10-40mm

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05mm

3.应用领域

自动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可广泛地应用于铁路、航空航天、军工、冶金、汽车、电器等各个行业。

4.用户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正在接轨,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改造过去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在焊接领域也是如此,采用自动化焊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大型企业是这样,对中小型企业也是如此。

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率;另一方面,机器人的移位速度快,可达3m/s,甚至更快。因此,一般而言,采用机器人焊接比同样用人工焊接效率可提高2~4倍,焊接质量优良且稳定。 1.系统简介

机器人自动装箱、码垛工作站是一种集成化的系统,它包括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编程器、机器人手爪、自动拆/叠盘机、托盘输送及定位设备和码垛模式软件等。它还配置自动称重、贴标签和检测及通讯系统,并与生产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包装生产线。

(1)生产线末端码垛的简单工作站:

这是一种柔性码垛系统,它从输送线上下料,并完成工件码垛、加层垫等工序,然后用输送线将码好的托盘送走。

(2)码垛/拆垛工作站:

这种柔性码垛系统可将三垛不同货物码成一垛,机器人还可抓取托盘和层垫,一垛码满后由输送线自动输出。

(3)生产线中码垛:

工件在输送线定位点被抓取并放到两个不同托盘上,层垫也由机器人抓取。托盘和满垛通过线体自动输出或输入。

(4)生产线末端码垛的复杂工作站:

工件来自三条不同线体,它们被抓取并放到三个不同托盘上,层垫也由机器人抓取。托盘和满垛由线体上自动输出或输入。

2.技术指标

工件:箱体、板材、袋料、罐/纸类包装

工件尺寸:可按用户的工件大小设计

工件重量:可按用户要求设计

工件移动范围:可按用户要求设计

机器人自由度数:6个

机器人重复精度:± 0.1mm

3.应用领域

机器人自动装箱、码垛工作站可应用于建材、家电、电子、化纤、汽车、食品等行业。

4.用户效益分析

由于机器人自动装箱、码垛工作站在产品的装箱、码垛等工序实现了自动化作业,并且具有安全检测、连锁控制、故障自诊断、示教再现、顺序控制、自动判断等功能,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省了人力,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环境。 1.产品简介

转轴自动焊接工作站用于以转轴为基体(上置若干悬臂)的各类工件的焊接,它由焊接机器人、回转双工位变位机(若干个工位)及工装夹具组成,在同一工作站内通过使用不同的夹具可实现多品种的转轴自动焊接,焊接的相对位置精度很高。由于采用双工位变位机,焊接的同时,其他工位可拆装工件,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2.技术指标

10—50mm,长度300—900mm,焊接速度3—15mm/s,焊接工艺采用MAG混合气体保护焊,变位机回转,变位精度达0.05mm。转轴直径:

3.应用领域

可广泛应用于高质量、高精度的以转轴为基体的各类工件焊接,适用于电力、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

4.效益分析

采用手工电弧焊进行转轴焊接,工人劳动强度极大,产品的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仅为2—3件/小时。采用自动焊接工作站后,产量可达到15—20件/小时,焊接质量和产品的一致性也大幅度的提高。

奔驰在我们国人心目中好像就是豪华车贵的车有钱人开的车视乎只有这些概念。。。我认为奔驰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是历史的积累。。。自从奔驰造了第一辆汽车就一直在续写传奇。。。在世界汽车业的发展中一直是领导的作用。。。而这个领导的位置是奔驰靠着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一次又一次的巅峰而形成的。奔驰在汽车业的发展真是很不容易,下面是奔驰发展的历史重要事件看看从中你就会更了解奔驰就会发现奔驰今天的地位是怎么形成的。。。而不单单是因为他贵。。。自从奔驰制造了第一辆世界公认的汽车后,一百多年过去了,汽车早已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而在这一百多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篷勃发展,曾涌现出很多的汽车厂家,也有显赫一时的,但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到如今,能够经历风风雨雨而最终保存下来的,不过三四家,而百年老店,仅有奔驰一家。

1.几经变迁锐气不减

1885和1886年,卡尔与哥德利普构造出了各自的第一辆汽车,1883年卡尔先起炉灶,在曼海姆建立了奔驰汽车公司,1890年哥德利普紧随其后在斯图加特建立起戴姆勒汽车公司。1894年和1896年,两公司分别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机公共汽车和第一辆汽油机载重汽车,经过了初期的竞争与发展和一战后的经济衰退、国外同行业产品的冲击,为了生存两家公司联手御敌,于1926年合并正式成立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简称奔驰公司),从此诞生了德国汽车成长与发展的摇篮。虽然二战时期的奔驰公司也弥漫着硝烟,但受到重创后的奔驰很快恢复了汽车生产。1945年,开始生产卡车,1946年又重新开始轿车生产,并且逐渐恢复了世界高档车生产商的地位,几多变迁与发展体现着王者霸气的奔驰公司愈发强大与鼎盛。1998年公司的领导人朱尔金·施伦普(Juergen schrempp)又决定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形成汽车工业之巅。世人深信,奔驰会在未来的汽车发展史上不断塑造辉煌。

2.名牌本色

奔驰这个强大的汽车王国,总部设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市,职员19.7万人,1993年完成销售额591.02亿元,年生产汽车约100万辆,在国内有14家直属厂,主要的子公司35个,销售服务站100多个,在国外它拥有50多个生产装配厂及6300多个代理机构和维修中心,产品行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此庞大的成功的秘诀何在呢?

首先,奔驰公司生产的汽车,以质得名,它的质量看得见,摸得着,一辆中档奔驰车价格较贵,但至少可开200000公里,换一个发动机后再开200000公里,这样年均下来并不贵,公司的广告堂而皇之地声称:“如果有人发现奔驰车发生故障,被迫‘抛锚’我们将赠送您一万美金。”而奔驰车的安全性设计更是它享有声誉的原因之一。此外,良好的服务、科研先导、认真制造,就更加稳固了奔驰车以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永保名牌本色。

3.源自奥地利贵族的产品名

奔驰车,不但质量无可比拟,而且车系齐全,目前主要生产C级车(中档轿、跑车)、E级车(高档轿、跑车)、S级车(豪华轿、跑车),还有G型车(越野车)。公司早期出产的车分为曼海姆版和斯图加特版,1936年至今,无论是高中低档车都统一为一个相同的名字“梅塞德斯——奔驰”。之所以取这个名,有一段佳话。1899年,奥地利驻德总领事埃米尔·杰利内克订购了3辆戴姆勒凤凰牌轿车,他用他女儿的名字——梅塞德斯为它们命名,并开着车参加了尼斯汽车拉力赛,获得了第3名。埃米尔认为是他女儿的名字带来了好运,就建议戴姆勒公司采用其名。戴姆勒公司也希望借这个奥地利贵族帮它打开奥地利市场,便采用了此名,没想到,其销量大增。后来成立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也将其产品全部命为梅塞德斯—奔驰。

4.体现公司文化精髓的轿车

毫不夸张地说,梅塞德斯—奔驰车每一款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全新E级轿车更体现梅塞德斯—奔驰车的文化精髓。它那兼收美学与高效能之长的双椭圆形前灯使夜行时路面情况一目了然,流畅完美的线条把风阻系数降至0.27,在跃动灵巧之余更节省燃料,可于迎面及后部撞击力的扩阔型撞击缓冲区安全标准远超最严格要求;大型前座双安全气囊和门侧安全气囊给乘客最大保障;而ABS防抱死系统和ETS电子贴地性能补助系统更加强了该车的操纵性能,先进的阀门技术使汽油燃烧加倍彻底,大大提升了动力效能。

5.一旦拥有别无所求

奔驰轿车家族的最新成员是世界上第一辆拥有自动空气控制系统的生产型轿车。其独特的“电子鼻”系统采用了专门的空气品质传感器,当车外的污染超标时,空气品质传感器立刻向系统计算机发出信号,自动关闭通风系统中的循环风门。启动高效活性生物质碳过滤器,把空气交净化,使车厢内空气保持清爽宜人。该车还采用雨量感应式水拔,能因雨量的多寡自动调节空气保持水拔速度,此外,左右两侧独立设定的空调自动恒温系统更尽人意,倘若车内因太阳曝晒使温度上升,阳光感应器会自动启动风扇加强冷气效果,便驾车者集中精神驾驶。

6.简洁紧凑的SLK

随着镥球高档运动车市场的不断升温,奔驰汽车公司适时地推出了SLK系列,其中S代表Sports(运动),L是Lightweight(轻量),K是德文Kurz,即英文Short(短小)。其银灰色的车身、形如明眸般的车前灯与水箱栅格一起汇入左右转向灯,短而阔的轮距构成了SLK独有的情调;其外形给人很简洁紧凑的视觉效果,车身线条也很刻意地追求跑车的流畅动感。

7.无可挑剔内外配置

内外兼修的SLK跑车配4汽缸2.3升大型增压发动机,最高输出马力为193匹,每百公里耗油8.2公升,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只需6秒,极速237公里/小时,同时发动机配有可变阀门延时装置与电子控制磁铁一起工作,为凸轮轴驱动链内的一个腔提供油压,从而轻轻转动凸轮轴并根据凸轮和活塞运动改变阀门启、闭时间。为符合不同车主的品味,SLK又配备了5速电子控制自动传动装置,该装置能够测量司机使用加速器的敏捷度并根据车速变化、发动机承载大小、巡航控制条件及发动机温度来确定变速及对策。SLK还有折叠式硬顶车型,在全球倡导安全的大气候下这无疑是顺理成章的构思,硬顶收藏在尾箱内,只要按一下按钮,电子水压系统便会把硬顶盖上。总之,全新的SLK跑车,有着全新的构思设计,出众的外貌,丰富的内涵,任何人站在它的面前都会怦然心动。

8.科技新星——幻形F200

如果谈到汽车的未来,不妨让我们细细地品味一下象征最先进科技的先锋派新星——奔驰“幻形”F200概念车。当你面对它时,一种新奇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车中找不到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脚踏板,独特的控制系统是F200轿车的首创。驾驶员通过安装在车门内衬和控制系中间托架上的侧面控制杆来操纵汽车所有运动(包括左右转向加速制动),就像坐在一台电脑游艺机面前,一切都出奇的简单、容易。被专家称为“线路驾驶”的新型电子控制系统接受驾驶员全部指令,电子控制装置连合了一个主控悬挂(装有动力调节的液压缸)主动车身控制装置利用液压缸和传感器,可将车轮在路面的负荷转变修正,车身侧倾,流动减小至零。即便是在急弯中,车身也同样保持平衡,更能控制反弹和缓冲性能,使操纵更安全,驾驶更舒适。F200车没有后视镜,由5部摄像机替代,4部分装于顶篷四角,还有一部置于尾部保险杆,倒车时仪表盘上的屏幕可提供各种信息,如车速、燃油,以及导航电脑、电视、录像、电子游戏机、CD机、电话等显示内容。

这个方便快乐的“家门”开启并不难,一张小小的磁卡装在口袋里,当你接近车时,车内的电子装置与磁卡自动接通识读的代码后,车门便自动向上开启,比“芝麻开门”的神话还要神奇。此外,它新型的气袋装置,可在发生撞击时20毫秒将窗帘式气袋从车顶前部扩充到后部,保护所有乘客的安全。同时,6组独立反光屏组成的前照灯可根据路面环境和车速自动调节明暗。真可谓其亲照、呵护无微不至。

奔驰F200“幻形”轿车,处处体现着革新与超前意识,展示着高超智慧与科技,令世人无不感慨。

9.驰骋疆场挫群雄

尊严来扑克于实力,当今车坛风起云涌,世锦拉力赛、欧锦拉力赛、中国拉力赛……更是此呼彼应,烽火连绵,先不要说奔驰公司最新的举措,以往的历史就足以证明它的实力。

20世纪30年代,具有“银色之箭”之称的梅塞德斯赛车,便独步车坛,创下了无数辉煌战绩。1934年,第一辆真正的顶级赛车银箭W25一经问世,就在路迪·卡拉里奥的驾驶下创出了每小时311.98公里的神速,并成为欧锦赛的冠军。蝉联1937年和1938年冠军后,经过改进的W125更显神威:阿威斯之战,海曼·兰以平均时速261.7公里的成绩夺冠。1937年W154问世,并在1938年间6次获胜,1939年间7次获胜,海曼·兰也因此获得了1939年欧洲冠军的殊荣。同年,他又驾驶着银W165在黎波里举行的利比亚车赛中摘取桂冠。

10.超级跑车CLK-GTR

过去的已成历史,那些曾叱咤风云的名车已陈列在梅塞德斯汽车博物馆内,而今的奔驰将推出更具实力的赛车。迎新型CLK-GTR汽车配有6.9升V形12缸梅赛德斯奔驰S600发动机,额定功率高达412千瓦(560马力),最大的扭矩为720牛顿米,这一切保证了其杰出的速度和牵引力,集成式钢制翻车网和正侧面碰撞室,使驾驶更安全,六速传动装置,高性能的轮胎,妙处数不胜数。对希望在GT赛中获胜的车队和赛手来说,新型梅塞德斯CLK-GTR汽车是绝对理想的选择。

在1994年,FIA启动一个新的国际GT汽车比赛级别,并且命名为GT1。参加这个级别的比赛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不过参赛的车厂至少生产一台合法的该车型道路版本车型。这其中第一辆的GT1赛车是保时捷的Dauer 962以及麦克拉伦的 F1。麦克拉伦的车型在勒芒大赛中取得死亡胜利激发了梅塞德斯奔驰开始设计他们自己的 GT1赛车。

与麦克拉伦的 F1车型不同,梅塞德斯奔驰和 AMG一起进行车辆的设计,而且是先设计一辆比赛用车型号,然后再生产一台道路版本的车型。从设计到生产出来仅仅用了 128天,CLK GTR在1997年首次登台亮相。在碳纤维材质的发动机盖下面是一台经过 AMG调试的 V12引擎。除了车头灯和车尾灯以外,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看出这台 CLK GTR与 CLK有任何的关联。

与宝时捷的 911 GT1相比较,CLK GTR马上就取得了成功。在有着高超技术才能的驾驶员 Bernd Schneider和 Klaus Ludwig的驾驶下,CLK GTR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1997赛季的最后,Schneider被加冕为世界冠军。

在1998的首场比赛里,有两台的 CLK GTR参战,并且两台都获得了胜利。在接下来的8场锦标赛中,胜利被 CLK GTR的替补 CLK LM赢得。在1998和1999年 AMG建造了25辆限量版的道路版本GTR。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