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工业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工业提升门展会

工业提升门展会

来源:行业新闻 / 时间: 2025-05-04

很多朋友对于工业提升门展会和中国家居展会“四城.五展”记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寒风只顾凛冽过,哪管人间疾苦有几多!挺过了2020年,我们知道了守业能有多辛苦,但同时也知道了我们的生命力有多强劲,所以2021年我们还将继续一路迎风,一路坚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后遗症",最严重的当属线下渠道阻滞,对于极其注重线**验的家居行业而言,这无疑是最致命的一击,尤其是流量集中程度较高的家居展会版块,更可谓是雪上加霜。一年一度或几度的开展频次,早让家居展会成为了家居企业百家争鸣的首选平台,如此举足轻重的家居展会如何破局自是至关重要,可喜的是它们“破”疫而出了,逐步练就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甚至必要时无缝切换的本领。

2021新年伊始,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以广州、上海、深圳、东莞,建博会、家博会、定制展、深圳展、名家具展为代表的中国家居展会“四城.五展”记。

广州

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民用家具展2021.03.18-21、办公环境展&设备配料展2021.03.28-31

中国(广州)定制家居展览会→2021.03.26-28

中国建博会(广州)→2021.07.08-11

上海

中国建博会(上海)→2021.03.24-26

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2021.09.03-06

深圳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2021.03.17-21

中国建博会(深圳)→2021.07.03-05

东莞

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2021.03.15-19

在时间上,集中在3月、7月、9月,其中,3月的展期尤为突出。可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的确是一个不可错过的传播节点,可不,广州、上海、深圳、东莞均有展会,从细分领域来看,广州还有四场之多,竞争激烈,这也决定了它们必须在聚焦领域上或者办展形式上有所特色,才能获得更多的企业青睐和认可。

在地域上,广州、深圳、东莞同属华南地区,上海为华中地区,均是经济发展繁荣且劳动力充足、物流业发达、家居需求旺盛的家居产业集群地区。业内更有“全球定制看中国,中国定制看广州”的说法,2019年12月6日,广州便荣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颁布的全球“定制之都”称号。广州作为定制家居产业的发源地及产业集群高地,展会纷纷布局此地之意不言而喻。目前,广州市定制家居产业集群约3600家企业,全国前30家定制家居企业超过一半集中在广州及周边城市,所以深圳、东莞甚至佛山成为了广州以外办展的不二之选。至于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人们自有较高的家居消费需求和体验,同时它更是大多数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跳板,也助力企业拓展外贸市场,鼓励出口转内销,推进国内国际融合循环。因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广深莞沪,成为了家居展会甚至其他产业展会的热门之选,便也不足为奇。

再逐一回归到各大展会上来,确是各有侧重,共存共荣。

首先,不得不说中国建博会,名副其实的家居企业的“品牌首秀平台”,不管属于哪个家居类别,在中国建博会都找到专属的展示舞台,它由广州而上海、深圳,由家用而民用、公用,由设备配材而成品、定制、家装、智能等,无一不可。中国建博会(广州)以“冠军企业首秀平台”为定位,旨在为大家居建装行业的冠军企业提供最高质的展示平台。2021年中国建博会(广州)聚焦“定制、设计、智能、系统”四大展区,将着重打造“行业设计生态圈”,从多个维度阐释美好人居新理念。

中国建博会(上海)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升级,立足华东,辐射全国,坚持“高端定制,设计主导”,已然是行业“全屋高端定制平台”。据悉,2021中国建博会(上海)展会整体规模将达17万㎡,展出题材包括高端定制、大定制、木门、门窗、瓷砖、卫浴、石材、涂料、软装、智能家居、电器、机械配料等,60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汇聚虹桥,一展风采。同时,展会线上线下打造丰富多样的活动,观众可通过“智慧逛展小程序”线上观看展商直播、活动论坛,展商可通过线上报名商贸线上配对会等活动,线下也将落地多项特色主题展及专业活动,如中国建筑装饰设计艺术作品展、DDS当代家居潮流观念展、中国木门品牌大会、中国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房地产与酒店采购配对交流会、TOP100设计师大赛、M+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招商加盟直击成交绝招培训活动等。

而中国建博会(深圳),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公装集采的全产业链大型专业展会,它以“公装集采首选平台”为定位,以精装房、公共建筑、公装、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建筑”为核心,以智能、建筑内装与设计为两翼,借力中国建博会(广州)强大的IP优势,联合BIG5迪拜建筑展、深圳报业集团、红星美凯龙、明源云的强大力量,整合精装房、公装、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核心资源,打造一个围绕“大建筑”的场景式展示、交流和合作平台。展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侧重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辐射全国市场;展会的智能题材为“大建筑”提供“智能建筑智慧人居”的场景式展示,展会的建筑内装与设计题材为“大建筑”的内装板块服务。

2021年第47届中国家博会(广州)展览会将继续突破自我,重塑定位,通过“品牌+设计双向赋能”、“内销+外贸双轮驱动”、“全产业链+全渠道双轨融合”,以外贸内销双轮驱动为发展根本,专注于设计的提升,为观众与展商搭建直接高效的沟通渠道,整合全产业链,通过打造民用家具、办公环境、饰品家纺、户外家居、设备配料五大展区,挖掘、激活与再造设计端、制造端和消费端全链路的价值,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

此外自2015年9月起,除了广州,每年9月还会在上海虹桥举办家博会,有效辐射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彰显春华秋实的双城魅力。经过5年多的发展,中国家博会(上海)坚持以品质内销市场为主导,展店资源相互融合赋能,展会品质效果稳步提升,顶尖设计品牌与行业头部品牌交相辉映。中国家博会(上海)展出题材全面,覆盖家居上下游全产业链,以设计家居、国际家居等核心板块为基础,涵盖睡眠及两厅家具、沙发、办公商用及酒店家具、家具生产设备、饰品家纺、户外家居等全题材,致力于打造全球家居爱好者的回家之旅。

1月15日,第十届中国(广州)定制家居展主题发布会才落下帷幕,会上发布了2021年定制家居行业主题“定制升年”,并且揭晓了第10届广州定制家居展全新VI。从2016年始的定制元年到定制融年、定制实年、定制变年、定制新年再到2021年定制升年,定制展俨然也成为了定制家居行业的一大风向标,见证着指引着家居行业的发展前进。回顾第九届中国(广州)定制家居展囊括了定制家居各个延展的细分品类,增加了智能家居、家居软装、智能锁、家装设计等新鲜元素,赋予了成熟的生态平台更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灵感与聚变价值。如今伴随着广州“全球定制之都”的深入发展,定制展还将如何为定制家居行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展会渠道?3月26日-28日我们拭目以待。

深圳展,一个走在设计前沿的国际展会。2021年3月17-21日,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36届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将打破行业对传统趋势的认知,聚焦与新消费和新生活有关的潮家具、潮玩物、潮光、潮宅的前沿作品,打造家居新消费趋势发布展,给当代中国人居塑造潮流新坐标。将重点关注高定、简奢、木系、童趣、全案等行业关键词,并集聚国内国际头部的200多家头部活动家具企业,共同诠释新生活的时代定义。

众所周知,原定于3月、7月的2020年第43/44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二合一于去年8月中同期举行,疫情之下一鼓作气,重拾行业信心。据其1月初的发布会披露,2021年展会共有70多万平方米、10个展馆、1500多家品牌矩阵,并且布展时间从5天延长到14天,确保品牌展位设计的好想法有足够的时间落地执行。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总经理方润忠先生表示,第45届名家具展将以品牌为引领,为行业提升品牌势能、开拓多元渠道、整合生产供应链,打造全新生态平台。同时,推出五大超级引擎助推平台发展,形成全业态闭环。五大超级引擎包括势能引擎、颜值引擎、创新引擎、制造引擎、裂变引擎。东莞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家具底蕴,而名家具展正在不断地让这些底蕴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家居展会作为家居企业集中展示自我、争奇斗艳的超级舞台,它如企业发展一般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升级迭代,脱颖而出,让自己成为企业的首选平台。每一年,每一展,我们都从中看到了家居企业的创新付出,也看到了展会本身的“不同往日”。

中国建博会(广州)聚焦“定制、设计、智能、系统”,中国建博会(上海)立足行业“全屋高端定制平台”,中国建博会(深圳)面向公装集采的全产业链,中国国际家具博览会打造全球家居爱好者的回家之旅,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用设计诠释新生活的时代定义,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创建一个全新生态平台,它们“和而不同”,相争相生,期待2021它们带来的别样精彩!

2012年9月26-28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龙阳路2345号)

展会规模:1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5500余个

批准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中装展业展览有限公司北京中装华港建筑科技展览有限公司

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前言:中国国际门业暨建筑装饰五金展览会(DOORCHINA)是中国知名的专业门业五金展之一,该展创办于2002年,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九届,是目前中国门业五金领域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之一。展会涵盖各类门(自动门、车库门、防盗门、金属门等)、窗(建筑门窗、实木门窗等)、五金(建筑装饰五金、门窗五金、幕墙五金等)产品。主办方与1000余家参展商建立了良好的紧密合作关系,近95%的参展商对展会效果十分满意。

DOORCHINA上海门业五金展旨在为门业五金行业打造一个高效优质的展贸平台。是装饰工程设计选材最高端、最专业的发布平台;是建材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的风向标;是高端设计师、酒店工程、经销代理商了解建筑装饰材料新趋势,洽谈订货的顶级专业盛会。

时间安排:

报道布展:2012年9月24-25日

展示洽谈:2012年9月26-28日

撤馆时间:2012年9月28日

展出类别:

门系列

·自动门:折叠自动门、旋转自动门、平开自动门、圆弧自动门、医疗气密门及相关配件;

·车库门:车库门、工业用门、分节提升门、金属卷帘门、伸缩门及相关配件

·金属门:安全门、防盗门、防火门、保温门、防火卷帘门、仿古铜门、欧式艺术大门及围栏;

>>窗系列

·建筑门窗:实木门窗、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彩板门窗、不锈钢门窗、玻璃钢门窗、隐形纱窗、木窗及金属门窗、天窗及顶棚、斜屋顶窗、各种新型节能门窗等;

·各类遮阳产品和通风设备;

>>五金系列

·建筑装饰五金:家具、厨房、衣柜五金系列、卫浴五金配件系列;

·幕墙五金:锚固、拉杆、驳接件、支撑件、化学锚固螺栓、点式幕墙边接系统等;

·门窗五金配件:塑钢推拉平开配件、铰链、执手、传动器、门吸、地弹簧、门夹、平开侧转五金、万向吊轮、滑轨等各类门用五金配件;

·各类胶:耐候胶、结构胶、密封胶、粘胶、木器漆、玻璃胶、泡沫填缝剂、云石胶等;

联系方式:北京中装华港建筑科技展览有限公司/上海中装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谈地方特色会展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谈地方特色会展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当前地方特色会展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其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社会会展经济意识低、会展质量有待提高、会展产业区域结构发展失衡等,尤其是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探究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特色的会展行业发展,根据地域的实际情况调整制定会展业的发展计划、提高展会的质量水平,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地方特色会展展业,以渝东北地区会展产业、合肥市会展产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对地域制约会展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高端人才、加强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和政府严格管控会展政策三方面的战略与对策,突出地方会展产业特色,提高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特色会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展品牌;路径优化;

2021年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各省级地区纷纷加快大力投入建设会展场馆,制定切合实际有意义的会展主题,加大对会展及相关产业的投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场所,促进地方特色会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拉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但由于社会会展经济意识低、政府轻视会展行业的政策实施等,会展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扰:场馆的数量虽然增多,但是场馆面积小、会展质量不高,且会展区域结构发展极为不平衡和不协调;区域性中高端人才不多,缺乏创新创业科技能力;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低,不善于抓住时机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会展,在树立会展品牌方面仍需提升改进。诚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根据地区区域实际情况结合地方案例,构建地方性特色会展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显得十分有意义,并提出提高中高端人才培养、提高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树立会展品牌等会展发展战略与对策。

1、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会展经济以及会展经济对地方地区城市发展及经济增长发展作出相关的研究。李毅超(2005)认为会展场馆作为会展经济的基础,以优质的服务体系和完善多功能的配套设施为支撑点,通过各种会议和展览的举办,吸引大量参展商和观众,在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刺激城市发展[1]。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及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赵驹(2008)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重庆市会展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并提出可以通过物流体系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物流技术的创新、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快重庆市与国际接轨的进程[2]。叶彬(2017)通过分析渝东北地区发展的政策、资源、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欠发达、硬件设施薄弱、专业人才缺失、市场化明显欠缺等挑战,提出了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发展措施[3]。胡亚涛(2013)运用灰色关联理论计算各关联产业与会展业的关联度,从会展基础设施、会展品牌、会展项目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市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在发挥联动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经济发展吸引力与提供技术信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改善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等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途径基础上再提出结合产业集群、增长极等相关理论为重庆市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对策[4]。综上所述,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会展业的经济发展略有研究,分析会展行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可改进的战略与对策。但在地方性区域性上的研究还有欠缺,目前就我国来说,区域结构不均衡,不同地方的特色产业研究凸显还不明显,但不同地区又具有相对新颖的特色,地方特色会展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2、地方区域阻碍特色会展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分布不均衡且相对落后

伴随进入高质量、高经济发展的21世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培养。据2020年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2020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许多工作者选择留在当地就业,但对于一线城市的高速发展,企业数目持续增加,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而加剧了地方性人才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从中高端人才需求TOP20城市来看,上海、北京位居前两位,新增高端人才需求占比分别为11.96%、11.71%[5]。重庆市人才培养相对落后,一些会展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完全脱离市场,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不清晰,培养技能欠缺专业性与细化性,甚至以偏概全。

2.2会展经济意识薄弱,品牌性不高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以及文化差异、思想开放程度等不同,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然而会展行业又是近年来刚起步的新兴产业,许多企业和民众对会展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不善于利用会展获取信息、抓住时机、推销商品、展现形象、促进稳定长期合作,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会展产业的相关发展。另外民众对会展产业的经济意识也较低、参与度低,且会展的举办主题相对复杂混乱,偏离了举办会展的真正意义。据调查,合肥市曾举办过一些销售类型的展会,虽然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但实际上忽略了发展会展产业的实际意义。会展经济拉动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利用资源发展举办展会,呈现出效果最大化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的提高。“中国合肥苗木花卉展”“中国国际微商大会”等体现合肥地方特色的品牌会展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相对比于青岛的“啤酒节”、厦门的“台交会”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会展仍有较大的差距[6]。

2.3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轻视会展产业的发展

成功的会展行业不仅依靠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地理自然条件充裕、交通便利与发达,对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管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会展业为例,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地势平缓、气候温暖宜人,是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交通枢纽,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发展会展行业具有良好的条件。但同时,据2019年海南省会展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海口市快速发展且不断壮大的会展行业中,还存在不少因政府轻视政策审查的相关问题:会展的举办缺乏明确的目标,组织管理模式混乱且落后;会展市场秩序混乱,会展举办的门槛过低,会展呈现效果差,市场上过多展会鱼目混珠,甚至造成“泡沫”现象;会展主题偏离实际意义,混乱复杂;展览场所展馆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单一、面积小,场馆服务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都与政府轻视会展行业相关政策有关,导致市场上的展商随性发展举办展会,严重制约了会展行业的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

3、地方特色会展产业助力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3.1提高对中高端会展人才的培养

为了培养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人才特区,部分地区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参考河北雄安新区发布的《关于加快聚集支撑疏解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方案》,其中出台多项措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一,大力引进高层次新人才。新区提出在2021年全面启动“雄才计划”一揽子工程,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院院士、相关产业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引进力度。利用高层次人才团队致力打造新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聚集平台建设,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不断壮大地区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打造全球人才创新聚集地;第二,政府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工作补贴、物质奖励、重点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使地区人才引进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第三,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各个地区均可搭建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对各个实验室、各个项目健全完善人才“一键式、一站式、一条龙”全程服务制度,对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保姆式”优质高效服务。引进先进的功能设施,探索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住高层次人才[7]。

3.2加强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树立会展品牌

加强会展经济意识,不仅要加强企业商家对会展运营的经济意识,还要加强普通市民对会展参与度的意识。企业商家应该灵活运用会展信息,巧妙抓住市场的机会,积极推销商品,展现良好的形象。对会展行业要进行深入清晰的理解,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展会的举办树立明确的主题目标,在展馆中引进多功能基础设施,完善场馆的服务体系,做到呈现会展效果最大化原则。这不仅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当然仅加强企业商家的会展经济意识也是徒劳无功的,还需要加强普通百姓对会展行业发展的认识与了解,达到加强全社会会展经济的意识。市民要在深层面理解认识会展经济,不能以偏概全,切忌盲目跟风参加会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有效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展会参加。加强会展经济意识,提高参与度,有效选择,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政府在策划展业发展时,应该结合当地的综合实力、地域发展,客观全面地分析,计划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会展策划书,结合当地的优势,创建自己独特新颖的会展品牌。品牌展会不能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要在参展商数量、服务质量、参展效果等方面逐步积累,稳步增长。

3.3政府严格管理会展产业发展

为了促进地方特点产业的发展,拉动助力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成功的会展行业,需要社会提升人才培养的意识,使低、中端人才向高端人才发展;企业商家要树立品牌会展,呈现会展举办效果的最大化,普通市民要结合自身需求提高会展经济意识、提高参与度等,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严格管控,严格要求每一条制度的施行。针对市场上展馆面积小、主题混乱、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鱼目混珠的会展,政府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地区政府应当在深入理解发展会展业所需要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会展业发展规划,避免盲目追求数量、盲目发展的局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并提高一系列展会质量标准化的相关制度,以达到提高展会质量的效果。当相关职能部门提高展会的质量标准,展会的质量也会随之上升,促进展会经济的质量和数量的增长,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突出地方性特色会展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4、参考文献

[1]李毅超.廊坊市会展经济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2]赵驹,胡亚涛.基于产业关联理论的会展业效应-以重庆市为例[J].财经科学,2012(12):73-79.

[3]叶彬.渝东北地区特色会展业发展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7,04(04):78-83.

[4]胡亚涛.重庆市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5]张扣,蒋晓阳,胡书凝,陈国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会展业创新发展驱动力及提升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0(11):16-18.

[6]侯祝松.合肥市会展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7]陈国庆,方子强,古月,华艺嘉.创新驱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0(08):10-12.

;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