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型工业提升门厂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宁夏大型工业提升门厂这个问题,宁夏共享集团的其他相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共享集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前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使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共享集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前进。共享集团的前身是长城机床铸造厂,当时是“三线”企业,是当时宁夏新建的两个机床厂的配套厂,自诞生之日起充当的就是机床厂的配角—“铸造车间”。由于铸件是配套产品,所以长期的计划经济也铸造了它缺乏商品意识的本质。建厂二十余载累计亏损万元,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环境恶劣,企业与员工社会地位低下。
1986年,面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机遇,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一博,当时的企业领导前瞻性提出”走出去”的经营思路和“依法制厂”的管理思想进行了第一次艰难的探索。在恶劣的经营环境中,企业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决定引进日本太阳铸机树脂砂生产线,打破了中国传统勃土砂铸造工艺方法。同时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消化吸收树脂砂生产技术,不断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最终依靠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扩大了市场,当年扭亏为盈,开始了工厂的根本性转变。同年,兼并宁夏柴油机厂后更名为长城机器制造厂,经过加强企业管理、质量攻关,柴油机产品在西北地区市场独占鳌头。
1989年,公司开始向日本出口机床铸件。第一批定单是世界第一的机床企业公司,所定铸件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要求高,在当时看来难度极大,然而“共享”人并没有气馁,而是坚定信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公司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攻关,凭借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艰辛努力,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首件试制成功。当我们通知对方来验收时,日方一百个不相信,推迟了几天才来,当他们现场看到铸件时,连连称赞“神速神速”,一次性通过验收,并确定了批量生产。开始了产品走出国门的第一步。1990年在首届中国国际铸造、锻造及工业炉展览会上,当时的长城机器厂一举夺得铸件产品一等奖。公司名声大振,销量猛增,员工扬眉吐气,信心大涨形成了铸件批量出口的大好形势,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
1994年,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搏击了五个年头,虽然经济效益增长显著,但是面对产品结构单一,市场大的经营状况企业领导层意识到应从经营机制上进行重大变革,并提出了“引进来”的管理思路和“严格管理”的管理思想。在与日本国株式会社须崎铸工所进行多次洽谈后,合资组建了长城须崎铸造有限公司。通过国际间的资本运营,迅速转换了生产经营机制,利用合资日方的优势,加速扩大了顾客市场。为提高生产能力,公司还陆续引进了第二套、第三套树脂砂生产线,新建的第二铸造工厂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利用日方投资改变了出口产能不足的问题。扩大了与日本相关企业交流的机会,吸收了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为保证公司健康持续发展,逐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做到严格执行。如制定的公司内不准吸烟的制度,总经理亲自检查,发现一个烟头罚单位250元,吸烟者罚1250元,坚决执行。“一根烟元”管理作风体现了企业领导“严格管理”的决心,其它制度也一样严格执行。制度规范了企业的运行,制度保证了企业高速发展。
1995年,公司开始向美国出口机床铸件,从此打开美洲市场,并为后来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打下基础。1999年,公司开始向欧洲出口铸件,从此欧洲市场打开。“三洲一国”美洲、欧洲、亚洲、中国的四角市场格局初步确立。与此同时,产品种类也从机床铸件逐步拓展到发电设备类铸件、压缩机类铸件、内燃机类铸件、其他通用机械类铸件等,形成了“五族产品”并举的产品格局。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大为增强。
1998年,长城机器制造厂改制成为长城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即今天共享集团的前身。集团公司转轨成为拥有数家子公司的投资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共享集团不断夯实基础,见机扩张。1999年,与日本MAZAK公司合资建立小巨人机床公司。1999年,与日本须崎铸工所合资兴建了宁夏共享化工有限公司。2001年,与日本须崎铸工所合资兴建了甘肃共享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立足铸造向上下游产业进军,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公司规模、效益、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确立了“超前意识量化管理”经营管理原则,创立了独具特色的“Q一Form”管理体系。不断改善创新环境,建立发展共享企业文化,有力推进企业的持续、稳定、长期发展。
2003年,公司更名为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进行产权改制,2004年完成公司股改,成为股份制企业。随着改制后产权进一步清晰,集团公司迎来了第三次全新的发展机遇,走上高速发展轨道。2004年,与奥钢联集团合资成立中奥合资共享铸钢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中日合资共享精密加工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宁夏共享生物化工有限公司,2006年收购舜崎公司股权,成立宁夏共享地产有限公司。
2007年5月,共享铸钢公司在竣工投产后,12个月即实现了单月盈利,在经营的第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里实现铸件销售量5178吨,实现利润1303万元,如此规模的铸造企业重型机械制造业在投产第一年就实现赢利是一个世界奇迹,共享铸钢承制的三峡地下电站水轮机叶片项目历时6个月研制,通过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期工程重大设备制造检查组验收。共享铸钢掌握了生产大型水轮机铸件的关键技术,成为全世界少数几个掌握这种关键技术的供应商。共享集团面对的市场形势和经营状况非常良好,企业将持续发展壮大。
成本(人力,物力…),环境(西北区域缺少大型汽车工业),政府扶持(土地,资源,财力)宝鸡工业实力怎么样,暂且不说,提起宝鸡外地人对宝鸡的认识一般是还不错,交通枢纽,工业比较厉害!这些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还有宝鸡被称为著名的钛都。吉利集团的入住,进一步提升了宝鸡的汽车制造业发展水平。
宝鸡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部,这里是陇海铁路和宝中铁路及宝成铁路的枢纽。更是现在新开通的宝兰高铁的重要基点城市。
宝鸡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决定了工业企业的发展。解放后宝鸡凭借陕西西部重要的区位优势布局了
一批比如纺织业,制造业等工业企业。因为建设需要,三线建设时期,东北,上海等地大批企业内迁支援西部,宝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制造企业。比如宝鸡钢管厂,宝鸡石油机械厂,宝鸡机床厂,烽火集团等。
时代发展到现代,宝鸡的工业同样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都有重要的地位,也形成了众多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宝鸡到现在工业实力依然雄厚。著名企业如东岭集团,宝钛集团,秦川集团,西凤酒,宝鸡卷烟厂,宝鸡石油机械厂,宝鸡桥梁厂,宝光集团等等。还有一批新的企业集团落户宝鸡如金德集团,吉利集团。还有曾经的陕汽也是属于宝鸡。如今迁址西安,目前发展很好。
首先当然是宝鸡的地理位置优势,宝鸡处于成都与兰州之间,占据“C位”——一方面可以守住西部地区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与成都、兰州打配合。但即便如此,内地的交通仍不如沿海,除了交通优势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大家忽略的原因:强大的工业体系以及对应的技术管理人才,这是很多中西部城市无法承接沿海产业很重要一个问题,人才的匮乏。
宝鸡从近代的“钢铁之城”到“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三线”是指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三个区域,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这就带来一个直接的好处,当时大批企业内迁来到宝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使得宝鸡工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大大前进了一大步,三线建设期间有27户企业建成投产,形成了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加工等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倾斜重工业,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偏重型的工业体系。
宝鸡位于西北地区东部,接近于中国版图的中心点,交通便利,地势平缓,物价不算高。
吉利在宝鸡建厂,是把销售市场定位中西部地区,也可扩展至周边其它市场,发展空间大。
其次,周边劳动力充足,消费水平一般,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政策对于西部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企业有一定的倾斜扶持。
以上为个人见解。仅为参考!
吉利在宝鸡办厂我觉得主要是为了骗宝鸡政府的好处。
吉利造车猛如虎,一发工资两千五,上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宝鸡吉利人路过
第一宝鸡楞娃能干,第二工价底,把员工当牛用,单班500辆车,晚上7点20打卡到晚上10点30才能下班
宝鸡市政府免费提供1400亩耕地做为吉利工厂工业用地,税收若干优惠,在连霍高速开设了磻溪出口,阳平铁路物流基地做为吉利汽车物流配套。。这些条件非常诱人吧?
政府给免税,土地不要钱,开绿灯,人均收入普遍低,工资低利润空间大成本低,所以就来了么
净说消极话有用吗,人不为挣钱跑这干啥。我们多看这里办厂宝鸡增加了就业岗位,工厂营收得缴地方所得税,政府用这钱发展再生产,增长财力,改善民生等等。当然大家最痛恨的是贪腐。
吉利为什么要在宝鸡建厂?
简介:土木工程系是伴随着学院挂牌成立于2002年10月。他的前身是宁夏建筑工程学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科,已有近30年的历史。
土木工程系在编教职工24人,其中: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5人,“双师”型教师10人。开设二个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监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前身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是学院的主导长线骨干专业,有近30年的开设历史,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示范专业。本专业培养面向建筑企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职业岗位定向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员、预算员、测量员、质检员、材料员等,相关职业岗位为建设监理、一般建筑工程设计、材料试验等。经过了2-3年的实际工作锻炼后,能够担任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工作并可考取国家注册建造师。根据市场需求2006年又开设了工程监理专业,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建筑工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工程技术、现场组织、项目管理和建设法律知识的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岗位定向为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员、质检员、安全员,相关职业岗位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材料试验等,经过2-3年的实际锻炼后,能够考取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
土木工程系现有在校生45个班,近2300人,占全院学生总数的70%。学院试验中心可完成所属专业的所有试验,学院图书馆可满足所属专业学生的阅读需求。简介:管理工程系成立于2006年6月,现有教职工33人,在校学生1660余人,下设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建筑工程管理五个专业。
在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系部秉承“尚德、敬业、强技、健行”的校训,在“仰望鲁班、俯首为徒;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建设文化主题的引领下,结合自身实际,在教科研创新方面,着力打造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以教科研创新、学生职业技能塑造为两翼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党建创新方面,我系以党建带师德师风建设,以党建促教育教学改革,以党建推动育人环境发展,创建“二二四五”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在学生管理创新方面,努力探索以“三讲、三能、四实”为人才培养标准,以学生活动项目化带动学生管理,以志愿者服务带动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为培养手段的“双带”工作模式,打造出我院第一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创建我院第一个全区基层党组织示范点。
未来,管理工程系全体师生将继续发扬“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的精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打造品牌专业和品牌系部努力奋斗,为建院美好的明天续写新的篇章。简介: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以培养建筑装饰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给水与排水、工程测量技术施工管理人员为目标,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施工企业专业技术负责人,能在建筑装饰设计、施工、管理测绘、规划、城建、部门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咨询、施工、管理、监理等工作。能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环境工程系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市场,突出技能,服务社会,创办特色专业,培养了一批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系成立于2006年7月,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一个系部。环境工程系目前共有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8人;助教2人,有硕士学位者 2人,具有“双师”型的教师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7%,平均年龄35岁,开设有建筑装饰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给水与排水三个专业,共有教学班7个,学生292人。
系师资队伍缺口较大,教学任务繁重。学院十分重视师资的培养和引进,从系师资队伍素质和结构来看,我系师资队伍年轻精干,有2名教师正在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
环境工程系下设3个教研室,既建筑装饰教研室、水暖与通风教研室,工程测量技术教研室.逐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为根本,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制。
系积极探索各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改革,强化和完善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实并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体系。几年来,已建立了鑫北装饰公司、乾坤装饰公司、华建装饰公司、区建筑设计院、中房热力公司、银川自来水公司、银川第一污水处理厂等大型企业为主的长期、稳定的高职学生实习基地,对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培养“重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工科专门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本系学生入口质量较高,就业形势好,学生自身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效果总体良好;另外,几年来围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口径宽”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基础得以加强、专业面得以拓展、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创新意识得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系的高职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说明我们得到了较高的社会认同。
环境工程系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力争把建筑装饰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给水与排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高等职业示范性专业。系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把专业建设摆在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使系的高职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简介:材料工程系的前身是宁夏建筑工程学校建材科和设备科。该系具有二十多年的专业教学历史。主要面向自治区建材行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全系有教职员工13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学位2人。现已开设专业有材料工程技术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两个专业、三个专科教学班、共107名学生。2006年9月新的材料工程系成立之后,全体教师以理智的思维、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迎接新的挑战,战胜新的困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该系学生人数虽少,但他们奋发图强,热心于专业学习,积极参加学院各项活动,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发展。
材料工程系还是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实验基地。有两座建筑面积均为2995平方米的实验楼,实验室的总投资已过千万元。现主要有土工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室、建材及建筑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及热工实验室、供暖与通风实验室、岩相实验室、环境评价实验室等。为适应学院整体发展,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学院正积极筹措资金,更新和引进一批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力争创建一流的实验室。
材料工程系正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全力打造专业品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材料工程系教学工作做大、做强、做优,争取把各项工作做到学院前列。简介: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工程系以培养建筑电气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建筑信息管理技术等工程基层施工管理人员为目标,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施工企业专业技术负责人,安装施工管理员、预算员、质检员、物管员、资料员等工作。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市场,突出技能,服务社会,创办特色专业,培养了一批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机电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6年7月,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一个系部。机电信息工程系现有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职称3人,讲师5人;平均年龄36岁;具有硕士学位或在读4人,院级骨干教师5人。具有“双师”型的教师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7%。开设有建筑电气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两个专业,共有教学班6个,学生149人。
机电信息工程系下设网管中心、电教管理中心。2个教研室,既机电与物理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逐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为根本,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制。
学院建有电信级校园网,校园网主干采用1000M光纤接入,分别与Cernet 1000M光纤接入、China Net 10M光纤接入网络连接。校园网包括各楼宇的局域网,覆盖了校内的网络中心、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以及学生公寓楼等共约2000多个信息点。
管理学院计算机教室11个,计算机共计528台;多媒体电化教室5个,其中208座教室4个,80座教室一个;语音室2个,共106座位。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8个,可开设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项目。校外实训基地4个,可供学生进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与实践。
机电信息工程系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网络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中,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力争把建筑电气、楼宇智能化等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高等职业示范性专业。为宁夏及周边省区的经济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为无数有志之士搭设通往成功的平台。简介: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中心成立于2005年,现有教职员工1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具有硕士学位或在读研究生4人。拥有资产1000万元,其中建筑资产420万元,建筑面积3485平米(含多媒体教室);设备资产570多万元,有计算机教室11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电教室12个,电教座位数1192座、有电脑597台(其中教学用机528台,行政办公用机69台含笔记本15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网覆盖了各楼宇的局域网在内的网管中心、图书馆、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实训车间以及学生公寓楼等共约2000多个信息点。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校园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网络系统的集成、网络技术的研究、学院门户网站的信息发布与管理,为教学科研、校园管理和生活提供网络服务及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服务。
中心拥有万兆核心交换机,主干采用1000M光纤接入,分别与Cernet 1000M光纤链接、China Net 10M光纤链接。校园内百兆到桌面。网管中心主要网络设备采用神州数码公司的7616万兆核心交换机1台、8台浪潮服务器、DCFW-1800E-G防火墙、3COM路由器及各楼宇间交换机等。分别提供了Internet接入、DNS服务、Web服务、FTP资源服务、全院网络管理服务、教务管理服务、图书管理服务、超星电子图书、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服务等内容。
中心依托机电信息工程系为各专业在校提供计算机、多媒体及语音教学服务和技能训练。计算机相关实验开出率为100%、多媒体、语音教学开出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