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区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关于青岛城阳区工业提升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城阳镇的经济发展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第一产业 1949年,粮食亩产87公斤,总产量581.45万公斤。合作化后,1958年粮食亩产达166公斤,总产1191.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40公斤,总产1403.3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镇农业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倡导科学种田。2000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亩产653公斤,总产580万公斤。
该镇土地肥沃。 1979年,有16个生产大队被划为青岛市蔬菜专业队,菜田面积2117.07公顷,占可耕地面积67.29%,年供青岛市蔬菜26051万公斤。1994年5月,城阳新区建在该镇中心地带,菜田面积大减,全镇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建立了后田村、古庙头村、皂户村等8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后田村示范园占地44公顷,种植国外名、优、稀、特盆花等40余种和多种名优无公害蔬菜,年经济收入1100余万元。古庙头村无公害蔬菜园被青岛市财贸委员会定为市级蔬菜示范区,季育优质菜苗300万株,年产商品菜350万公斤。在东部山陵地栽种苹果、桃、葡萄等果树,年产水果50.1万公斤。
该镇重视植树造林,创造优美、舒适环境。在山区植龙柏、黑松、蜀桧等树4.5万株。平原林网及四旁植毛白杨、苏柳、水杉、法桐等17.8万株。银杏、茶叶等经济林地74.6公顷,苗圃园地51.7公顷。
200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025亿元(不变价),完成增加值1.58亿元(现行价)。其中,种植业8647万元,林果业118万元,畜牧渔业4260万元。粮经作物产值比为3∶7。
第二产业建国前,除城阳村有火柴、面粉等几家私营小厂外,域内仅有烧制砖瓦盆、烧锅、榨油等个体手工业。建国初期发展不大。1958年后,建立城阳再生棉织厂、修配厂、颗粒厂、水泥厂、制桶厂、木器厂、东林减速机械厂和城阳拖拉机站等企业。 1978年,社队企业已达59个,总产值2320万元,创利税469万元,从业人员3200人。1978年后,建立城阳文教化工厂、变压器厂、鞋厂、电缆厂、粉末涂料厂、锅炉厂、阀门厂等。1984年,企业已达203个。农村体制改革后,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发展加快。1990年,镇村办企业达307个,从业人员18255人,年总产值4.4924亿元。1991年,在“中国乡镇企业十大百强”评选中,该镇名列全国产值最高的百强乡镇第39名。1992年,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该镇的三大海产品加工集团公司--青岛佳元水产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亿路发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正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由城阳颗粒厂、城阳第二水泥厂、城阳如意林食品厂转产组成。三个公司现已具备年加工海产品10.85万吨的能力,拥有冷冻7.5万余吨的冷库,并有自营进出口权,其产品销往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亿路发集团公司生产的“亿路发”牌福、寿、喜鱼糕和模拟蟹肉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新产品奖和畅销产品奖。正进集团公司生产的冷冻鳕鱼片系列荣获第五届中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生产的“喜盈门”牌巾被系列产品,1992~1995年连续4年荣获全国最畅销国产名牌产品金桥奖和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家纺行业名牌、山东名牌产品等荣誉。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青特”牌10-40T集装箱半挂车获第二届中国优质与名牌产品博览会金奖和山东名牌产品称号。青岛东林减速机械厂研制生产的WL蜗轮减速器,获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青岛统帅电动门有限公司生产的IDM-S摇控电动伸缩门,填补了国内此类产品的空白。1992年,镇村办企业总产值9.3206亿元,创利税9764万元,形成了轻纺、机械、食品饮料、化工建材等优势行业和以巾被、集装箱拖车、海产食品、变压器等名优产品为龙头的11个企业集团。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等17家企业通过ISO9001和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著名商标有“喜盈门”“青特”“开拓”“统帅”“迎春乐”等。80年代,随着山东省第一家外商(泰国)独资企业--青岛正大有限公司落户该镇以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1994年,全镇引进外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130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0万美元。2000年,全镇引进内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20个,合同利用外资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88个,合同利用内资11.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78亿元,三资企业上缴税金4012万美元。300多种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年创外汇3.4亿美元。
建筑业:建国初期,该镇只有农工结合的泥瓦匠。1958年后,各大队基建队相继建立。 1977年,城阳人民公社建筑队成立。1978年,共有10个建筑队,从业人员580人。1984年后全镇组建了12个建筑公司。通过学习先进建筑技术和更新设备,各建筑公司提升了资质等级。城阳恒泰建筑公司,1996年承建的中国农业银行城阳区支行新区北小区3号住宅楼,被评为山东省优质工程。2000年,全镇有12个建筑公司,从业人员2832人,专业技术人员365人,创产值2.812亿元,利税2700万元。
2000年,镇村办企业发展到560个,从业人员28236人,固定资产11.7757亿元,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75.0912亿元,完成增加值15.82亿元,创利税4.12亿元。
第三产业建国前,该镇仅有城阳、仲村两村设有集市和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店铺。1951年,城阳镇消费合作社、仲村联村供销合作社成立。1953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将城阳、仲村两个合作社合并成立城阳集供销社,196 1年改称城阳供销社,下设11个村供销店和6个代购代销点,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7 2年,建成城阳百货大楼,成为城阳地区购物中心。1978年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渐繁荣,个体工商户达到1305户。1985年,建立城阳蔬菜批发市场,容纳蔬菜、水产品、果品、副食品、百货等1.6万余个摊位。1994年,城阳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行业100强”,名列百强集贸市场第5位。9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该镇的仲村、西城汇、大周村、北曲等集市及南疃、小寨子村小商品、食品街共设摊位3600余个。 2000年,全镇有商业、餐饮、服务等个体工商户216 7户,从业人员1.3万人。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86亿元,上缴税金4622万元。
特色产业境内有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青岛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等11个大企业集团,建立了7个工业园和8个高效农业园。这些企业集团和园区的建立,构筑了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城郊型高效创汇农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该镇地处青岛近郊,系城阳区政府驻地,随着青岛市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向型经济和房地产开发业成为新兴产业。
青岛主城区是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和城阳区,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青岛市的核心地带。以下是对这些区域的介绍:
1.**市南区**
-**历史背景**:市南区位于青岛市南部,是青岛的老城区之一。这里曾是德国租借地时期的行政中心,保留了大量的德式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德国总督府旧址等。市南区不仅是青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青岛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之一。
-**现代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南区在保持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也积极发展现代化的商务办公区和高端住宅区。区内的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地标性建筑,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成为了青岛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2.**市北区**
-**地理位置**:市北区位于青岛市北部,与市南区隔海相望。这里是青岛的传统工业区,拥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和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市北区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逐渐发展成为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区。
-**经济发展**:市北区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同时,区内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3.**李沧区**
-**交通枢纽**:李沧区位于青岛市东部,是连接市区与周边县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区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李沧区的交通优势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产业发展**:李沧区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主,同时兼顾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区内的青岛国际陆港是重要的物流节点,为区域内外的商品流通提供了便捷通道。
4.**崂山区**
-**自然风光**:崂山区位于青岛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崂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雄伟的山势、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崂山区的自然风光为青岛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旅游经济**:崂山区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区内不仅有风景名胜区,还有多个高端旅游度假区和海滨浴场。旅游业已成为崂山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城阳区**
-**地理优势**:城阳区位于青岛市北部偏东方向,是青岛通往山东半岛其他地区的重要门户。城阳区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产业特色**:城阳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区内的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城阳区还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的来说,青岛主城区包括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和城阳五个区域,它们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青岛市的核心地带。这些区域在保持各自独特风貌的同时,也积极融入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中,为青岛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每一个在青岛打拼的人都渴望在这座城市停下脚步,但只升不跌的房价却让这些准备在青岛买房的人们感到迷惘、举步维艰。今年自“330新政”出台后,楼市利好消息频频,青岛楼市也在不断复苏回暖,近来首套房首付降至2.5成的政策逐渐落地,使得一直在观望的买房者们收到极大鼓舞。青岛六区最新房价走势曝光,快看看你家附近涨了没?
楼市利好,买房趁早,已渐渐不再只是一句空口号。伴随着第三季度不断出台的楼市利好政策,房价再度飙升的预言时常传出。尽管未来房价的准确走势不能确定,但已有的数据也能给买房者一些指示。9月青岛区域最新房价新鲜出炉,你家房子有没有拉高平均值?
现在是青岛人最好的买房时机吗?
政策利好,撞上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购房者真的可以考虑入手心仪的房子,一方面,每年到这个季节开发企业要采取各种方法去库存,促销折扣花样肯定是层出不穷,受益的自然是广大的买房者;另一方面,央行自15年来四次降息降准,对于买房者来说,减轻了付款压力,买房者入市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刺激楼市成交量。尤其是对有改善型需求买房者的需求释放有着促进作用,之前对于想买二套房的人来说政策制约比较强,现在则完全放开了,而且也减轻了资金负担。
好的买房机已来到,但在青岛哪个区域买房?相信也是大部分买房者心头最大的困惑。近几年青岛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板块不断扩张,新兴区域逐渐崛起,崂山市南市北等中心城区不甘示弱发展迅猛,城阳李沧黄岛各个区域齐头并进。具体来分析青岛这些区域,刚需的,高端的,热门的,新兴的各有千秋。到底在青岛买房选哪个区域好?不货比三家,深入对比一下,还真是难以抉择。下面小编就对青岛各区进行分析对比。
土豪扎堆的富人区:崂山区
9月均价:22402元/平米
作为青岛房价最高的区域,崂山区几乎全线楼盘过万,麦岛、石老人区域房价均超3万,是富人扎堆的黄金地段,空气质量佳、地段交通优越、生活配套完善,类似如金地悦峰、保利漫月山(房价户型二手房租房)等地王项目也是诞生在此,多为改善型高端楼盘。
青岛市核心:市南区
9月均价:20578元/平
市南区处于南部沿海一线,五四广场、奥帆中心、栈桥……都坐落在此。是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市政东迁”的直接得益地区,也是青岛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随着青岛市经济飞速发展,市南区的房价也是居高不下。
最便宜宜居:市北区
9月均价:14820元/平
市北区是“老青岛”的聚集地。在这片区域上,曾云集了青岛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行政机关、高等学府等,台东商业繁荣,与市南区比邻,生活便利,成就了市北区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收到众多买房者的关注,同时如火如荼的“新都心”建设也为老区的腾飞增添不少助力,让市北区的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得天独厚:李沧区
9月均价:10687元/平
随着青岛市辖区面积、人口迅速扩张,核心城区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大幅上升,城区面积扩大,市区北移,李沧区逐渐成为青岛的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愈发明显。同时,随着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规划落地,李沧区成为承接青岛北部发展的重要发展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房企大咖的关注,万科、保利、卓越、和达、蓝光、海尔等地产纷纷进驻,李沧区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青岛港附近新增长极:四方
9月均价:12013元/平
四方的发展受限于由来已久的历史建设问题,存在老城区、城区面貌落后、承载能力不足一系列问题,但自从并入新市北后,地处青岛港周边“滨海新城”规划上风上水的优势,便利的公交线路、纯净的商业氛围……都为提升四方区域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前来置业,未来四方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新城崛起:黄岛开发区
9月均价:8776元/平
作为青岛市的“西大门”,黄岛开发区与青岛主城区仅有“一隧道”之隔,两个区域隔海相望,也构成了青岛“一湾两岸”的发展格局。按照官方定位,黄岛高新区将打造成为市级行政、文化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教创新集区,在青岛发展“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机遇下,迎来崛起的契机,成为西海岸上青岛市的另一核心城区。
逃离主城区:城阳区
9月均价:7969元/平
随着人口密度增大,社会公共资源负载压力巨大,城市公共资源也会变得紧张,与此同时,日益紧张的还有市区的房价。因为经济、郊区开发与配套的提升等原因,买房者置业的目标也在慢慢远离主城区,向市区外发展。尤其是青岛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城阳区的楼盘逐渐引起买房者的关注。随着老工业区的搬迁,净地将陆续腾出,环境改善和净地开发的双重效应必将促使城阳区房价上涨。
以上是青岛六区的最新房价。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