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工业提升门销售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辽宁省工业提升门销售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靠山镇的辽宁开原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开原市靠山镇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苗木生产面积如今已达到2.5万亩;1000亩苗木示范基地5个,100亩以上苗圃27个;年产值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苗木生产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00年靠山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
镇政府驻靠山屯,人口2.1万人,面积195.58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柴河堡、郭家沟、后洞、东窑、平石门、南沟、大盘岭、小盘岭、尹家沟、杨庄子、靠山屯、盛家屯、郭蒋屯、吕家屯、黄家屯、干河子、肖家、西龙湾、东龙湾、金场、西场、一面城、河南、四道沟、大虎、秦家堡子。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郭家沟村靠山镇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15.86万亩的山地资源,可供林业开发、果树开发、养殖开发。矿产资源中石灰石、铅、锌、铜等储量丰富,石灰石资源已探明储量达3亿立方米,现已投产的石灰石矿有6家,年产量达120万吨,年产值达2400万元。铅、锌、铜等资源也都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靠山镇境内天然矿泉水出露点很多,日出水量达120多吨,水质清澈甘甜,经地质矿产部检测为高锶低钠型矿泉水,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苗木花卉是靠山镇的主导产业。生产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期,靠山镇部分从事苗木生产的农户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当时的靠山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做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来抓,利用几年的时间,促使苗木花卉产业在生产面积,品种数量上形成了较大的规模,靠山镇的苗木花卉产业基本形成。2000年,靠山镇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综合排名“全国第六东北第一”。 2007年,靠山镇实现财政收入98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8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615元。全镇共有乡镇企业30个,从业人员545人,其中工业企业23个,从业人员366人。2007年末企业实缴税金总额383万元。全镇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近年来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平均年递增10%左右。2007年靠山镇的苗木花卉成品苗年产量1500万株,幼苗6000万株,粮食产量为16752吨。
2002年以来,靠山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镇近10年建造房屋占房屋总数的50%左右,部分村达70%以上;摩托车、彩电、VCD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占有率达60%以上;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手机用户达4500多个;电脑宽带用户达260多个。全镇目前拥有私家汽车150多辆,其中高档轿车40多辆。靠山镇位于开原市东南部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苗木花卉生产,到2000年,靠山镇已有3000多农户搞起了苗木生产,有的村成为苗木专业村,现在,靠山镇的农民个个都懂苗木嫁接、扦插、栽植与苗圃管理等技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小苗圃。35岁的王志侠,中学毕业回乡开了个小小理发店,1998年,她看到经营苗木比理发店挣钱多,就动起了种树苗的心思。开始没钱她就小打小闹,种了几亩苗圃,在卖苗的过程中,她发现专门经销苗木也能挣钱。她买了台旧电脑在家里搞起网上销售,当年就收入了三四万元。如今经她销售的苗木,最远的卖到了乌鲁木齐,为了争农时,她还雇用飞机运送苗木。每年有1亿株苗木从靠山镇走向全国各地,苗木多了,销售成了难题。2004年靠山镇成立苗木花卉协会,每年组团到全国各地参加苗木花卉洽谈交易会,扩大网上交易,承揽绿化工程。由于销售规范、渠道畅通,2004年全国苗木市场出现低潮也没影响靠山人的收入。靠山苗木逐步销售到了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新疆、北京等省(区、市),近年北京市的绿化大多数用的是靠山苗木。
苗木产业拉动了相关产业。每年销售旺季,外地来购买苗木的车辆不下百余台,客商几百人,全镇20多家饭店旅店家家爆满,全镇从事长、短途运输的达到了100户,农资经销点27个,建有一个500多人的劳务市场,信息、营销等市场中介组织达50多家。每年仅春季销售苗木纯收入就高达5000万元。4至8月,每天500名民工打工,平均每天收入50元至100元,仅此一项,农民每年打工收入可达300万元左右。靠山镇交通便利,省级公路沈平线与县级公路中兰线在靠山镇境内纵横穿越。是开原市东部山区乡镇的枢纽所在。2004年以来,镇内各村屯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先后在靠山、柴河、一面城、东窑、郭家沟、郭蒋、黄屯、盛屯等村铺修油路累计24.4公里,2007年完成了一面城村河南150米跨河大桥工程。镇政府所在地靠山村于2005年完成了主街路拓宽改造工程,原8米路面拓宽到12米,街道两侧安装路灯60盏,并设置了边沟和绿化带,有效地提升了小城镇的建设品位。
全镇现有农村集市四处,分别位于靠山村、柴河村、西龙湾村和大虎村,汇聚开原市各地商贩200多户,在为当地群众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时,增加了税收收入,搞活了一方经济。教育发展
开原市靠山镇花卉全镇共有中学2所,配备教师56人,2007年底有在校学生681人;共有小学校10所,配备教师145人,2007年底有在校学生1442人;共有幼儿园10个。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基本满足了全镇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
科技文化
全镇共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7个,从业人员38人,通过开展科普大集、开展对农民的农技知识培训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水平。结合苗木花卉主导产业发展,靠山镇于2005年与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邀请资深农业专家到靠山镇授课,开展产业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全镇现有中心文化站1个,配备了图书室和活动室,共有各类图书3000余册,电脑、幻灯机、VCD等电教设备设施和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健身器材俱全,是当地群众开展文化事业的主阵地。各行政村也都设置了文化活动室,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促进了新型农民群体的形成。
卫生事业
靠山镇的卫生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普及,全镇参合率达92%以上。靠山镇中心卫生院于2006年完成了门诊楼的建设,添置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施,拓展了中心卫生院的服务范围。同时卫生院加强了业务管理和行业作风建设,聘请域外专家坐诊,提高了服务水平。为全镇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靠山镇的苗木花卉主导产业已经步入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促进了该项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靠山镇的苗木花卉生产面积将进一步扩大,高新品种所占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从而在规模、质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促进市场竞争力水平增强。此外,靠山镇具备丰富的石灰石、铅锌等矿产资源,极其适宜投资开采,目前已投产的企业均运行良好,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开发必将成为靠山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07年底,靠山镇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3万亩(包括庭院、荒山、荒沟等),从业农户达5000多户(接近农户总数的80%),经营品种300多个,年产值达2.2亿元,销售收入1.5亿元,纯收入7500万元,单项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同时也拉动了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劳务输出、农资经销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岫岩县人民政府
岫岩大洋河桥
一、岫岩玉产业发展历史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是我国最大的玉石产地,东北地区的宝玉石产业中心,全国玉石原料的70%出产于此,久享“中国玉都”之名。岫岩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宝藏遍野、特产众多。尤其是岫岩玉,以其历史悠久、储量丰富而闻名于世界。中国古代先民崇拜和使用岫岩玉的时间极为久远,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海城小孤山人类遗址中,就已经出现了岫岩玉制品。而在距今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出现了大量以岫岩玉为原材料进行雕刻加工的手工艺品,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为号称中华第一龙的C形玉龙的出土发掘。文献方面,明代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朝鲜西北太尉山有千年璞,中藏羊脂玉,与葱岭美者无殊异”的描述,现已考证到朝鲜西北太尉山即为岫岩玉所孕生的长白山余脉,由文献可考,最迟在中国明代,中国的上层知识分子,已经将岫岩玉与新疆和田玉相提并论了。
虽然岫岩玉的历史与中华文明一样久远,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原因,岫岩玉在中国古代时期只是上层贵族的奢侈品,产业规模长期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岫岩玉真正成为一个产业,还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建起了岫岩县玉石矿、哈达碑镇玉石矿、偏岭镇玉石矿、大房身玉石矿、三家子玉石矿等10多家玉石矿企业,年产量达上千吨,占全国玉石用料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玉原料基地。玉石销往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供应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苏州、扬州、上海等全国千余家玉器厂点用料。为了保护岫岩玉资源,1999年出台了《岫岩满族自治县玉资源保护条例》,对岫岩玉实行限量开采,年开采量控制在千吨以下。
岫岩石湖瀑布
丰富的岫岩玉资源给岫岩的玉石加工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集体、合资、个体玉雕厂点遍地开花,全县从事加工的企业有3000多家。一些农村乡镇的玉器加工业逐步走向集团化、专业化。兴隆镇出现了树地玉马专业村和五道河玉虎、玉鹰专业村;哈达碑镇出现了瓦沟玉枕专业村。全县50万人口中有近10万人直接从事玉石加工、销售及其相关的产业,年创产值4亿元,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
二、2006~2012年岫岩玉产业发展概况
1.数据分析
2006年至今,岫岩玉伴随着国内经济形式的发展以及国际宝玉石市场的走势,出现了产业大发展、从业人员增多、企业规模扩大、原材料价格暴涨以及从业人员素质优化等情况,现将各项数据汇总如下: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数据显示表明,自2006年以来,岫岩玉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总的来说,就是由原来的以粗放的、小规模的、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开始向节约型、可持续型、创新型模式发展。具体表现为产值、利税稳步提高,从业人数逐步扩大,从业人员学历快速提升。尤为突出的是在企业数量上呈现了“缓坡式”的先增后减变化,这表明岫岩玉产业在发展上趋于理智,一批耗能高、效益差的小企业被市场淘汰了,市场结构优化了。各级玉雕大师的数量呈现了喜人的增长,这是外界对于岫岩玉产业自身软实力认可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岫岩玉产业一直有“硬件”上的优势,而在“软件配置”上较为落后,大量玉雕大师,尤其是省级以上玉雕大师的出现,证明岫岩玉产业的“软实力”同样在近些年获得巨大进步。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
2.基地重点项目
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较大的玉器交易中心有中国玉雕会展中心、东北玉器交易中心、荷花玉器批发市场、玉都4处,各大交易中心侧重点各有不同,均为岫岩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及窗口。
(1)中国玉雕会展中心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位于城区北出口,总投资2.6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19200个国际标准精品展位,内设会议室、商务中心、写字间、玉雕博物馆、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配有中央空调、自动扶梯、消防自动灭火、多功能会议室、大小会客厅、全方位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拥有3万平方米大型玉都广场,建有大型停车场、音乐喷泉、石雕、绿化带、灯控系统等设施。预计年可实现交易额4亿元,税收2000多万元,安置就业5000余人,是目前国内难得一见的现代化高级宝玉石交易中心。玉雕会展中心已成为中国玉都岫岩最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大提升了玉都岫岩的品牌形象,也使岫岩成为世界玉雕产品销售的集散地。
(2)东北玉器交易中心
东北玉器交易中心坐落在辽宁鞍山岫岩县站前大街东路最繁华地段,占地面积11180平方米,营业面积8800平方米,经营业户1076个,从业人员2000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年实现利润1500万元,年上缴税费300万元。东北玉器交易中心自1994年筹建以来,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强化服务,现已成为规模较大、质量较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环境优美的宝玉石市场。东北玉器交易中心是目前岫岩玉中端产品的重要交易中心。
(3)荷花玉器批发市场
岫岩荷花市场位于岫岩县城西北路,1992年11月建成使用,总投资280万元,东西长117米,南北宽28.6米,市场封闭面积3300多平方米,楼层建筑面积564平方米。荷花市场共有300多个摊位,业户主要经营各种岫岩玉产品,有人物、动物、花鸟、首饰、保健用品及杂件,以销售中、小玉件为主。此外,还兼营缅甸玉、河南玉和阜新玛瑙制品等,共计180多个品种,每天可接待客商上千人,年成交额6000多万元,是岫岩第一个大型玉器交易中心,性价比最高的交易中心。
(4)玉都
岫岩玉都建成于1993年9月,坐落在县城中心位置,东西长176米,南北宽44米,封闭式建筑,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1300多万元,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画栋雕梁,富丽堂皇,将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融为一体,设有东西仿古城门,三层建筑。
玉都是岫岩玉制品的交易市场,设有100多个门点,经营有玉雕人物、花鸟、首饰、装饰品、保健品等中、高档近千个品种,荟萃了岫岩玉雕工艺品之精华。置身其中,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每年都吸引国内外数十万客商前来参观、购物,年成交额达7000多万元,被誉为岫岩玉交易的“天下第一城”,是岫岩玉高端产品的重要交易中心。
玉文化艺术节
3.基地节会活动
岫岩县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岫岩玉文化艺术节”节庆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专家论坛、全国玉石作品玉星奖评选、招商洽谈以及节庆表演,是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参与人数较多、活动内容最为丰富、学术氛围最为浓郁的宝玉石节庆活动。节会期间,共吸引国内外各大宝玉石基地展团几十个,国内外各级媒体30余家,成交额上亿元,已成为岫岩玉产业一张闪亮的名片。
4.基地发展优势
(1)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产业发展
岫岩县当地政府长期以来大力支持岫岩玉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岫岩玉产业当做发展岫岩县经济的头等大事。不仅在市场培养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并且专门成立了鞍山市宝玉石协会专门为岫岩玉产业的制作和销售保驾护航。以政府为推动力先后举办了岫岩玉文化节、玉星奖评选等大型岫岩玉产业节庆活动,并且和中国玉雕产业的翘楚——扬州玉雕厂长期合作,培养岫玉雕刻人才,为提升岫玉产品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2)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作为中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岫岩玉是中国传统玉石原料中目前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玉种。
首先,岫岩玉拥有如和田玉、独山玉、缅甸翡翠等其他玉种都无法匹敌的原料优势。短期内尚无原材料枯竭的困扰。
其次,作为中国传统玉雕的原材料之一,岫岩玉能够胜任中国传统玉雕中的绝大部分题材和造型,这是其余传统原材料和近些年的新兴玉种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当今岫岩玉产业蓬勃发展,人才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工艺进步空间大,人才贮备量大。人才优势是保证未来岫岩玉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3)产业基础优势明显
鞍山宝协组织扬州拜师学艺
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0年的市场培养,岫岩玉产业的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内宝玉石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岫岩玉产品的商铺或专柜。
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宝玉石产品集散中心,辐射整个东北亚地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省举办“十二运”的带动下,东北地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文化消费能力增强,对岫岩玉产品的认可度在逐年稳步提高。
伴随着岫岩玉产业的稳步发展,配套的物流、包装、旅游产业也蓬勃兴起。岫岩玉产业由于长期以来起点较低、工艺水平欠佳,激发了岫岩玉产业大力引进和学习国内兄弟产业的精湛技艺。目前国内的河南玉雕、扬州玉雕、东阳木雕等产业从业人员都有大量转投于岫岩玉产业,为岫岩玉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012玉星奖获奖作品《语意》
三、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
1.原材料的销售和开采法律法规不健全
岫岩玉原料的开采和销售缺乏专门的法律和法规的约束和限制,岫岩玉也因此被无序、过度地开采。为了实现对岫岩玉的依法管理,岫岩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宝玉石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岫玉资源保护条例》。但是,此条例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对岫玉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缺乏细节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规定,以致很多开采商、加工商可以钻法律的空子,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对岫玉资源的合理开采和有力保护。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法律和法规的建设却一直没有进一步完善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岫岩玉产业的发展。
2.发展模式单一
目前,岫岩玉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进行销售业,和当地其余产业尤其是旅游业联系十分薄弱,产业集群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2011玉星奖获奖《生机无限》
3.产品文化附加值不足
近几年来,虽然岫岩玉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迅速提升,但这种“软实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质的飞跃的。具体表现为岫岩玉作品题材单一、风格雷同、创新能力较弱,目前距离国内领先的扬州玉雕依然有相当的距离。
四、岫岩玉产业在未来10年内的发展规划
1.建立宝玉石原料统一市场
目前,岫岩玉原料在开采上已经实现了限量开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在原料的销售渠道上,却缺乏规章、缺乏市场规则的约束。为了能够保护宝贵的岫岩玉资源,实现其最大价值,岫岩县政府计划在10年内建立全县统一的岫岩玉原料交易市场,全县玉石原料统一销售,竞价拍卖,公平公正,保护市场竞争秩序。
2.丰富发展模式
加强岫岩玉产业与当地旅游业的合作,重点建设玉皇山旅游带,联动发展寻宝、温泉、农家乐等都市休闲形式于一体的岫岩玉市场,扩大岫岩玉的潜在消费群体。
3.扶植规模企业发展
促进市场良性发展,裁汰资源耗费高、经济效益差的小企业,重点扶植一批规模大的企业。建立岫岩玉玉雕大师产业园,集中全县的玉雕巨匠于一处,便于艺术交流及企业技术的增长。
4.增强岫岩玉的“软实力”
建立岫岩玉雕博物馆,挖掘和保护岫岩玉文化。专项建立岫岩玉科研项目,研讨岫岩玉在美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上的重要意义,编纂岫岩玉乡土教材,在国内部分知名媒体投放岫岩玉宣传广告,达到扩大岫岩玉知名度、传播岫岩玉文化和充实岫岩玉文化底蕴的目的。
2012玉星奖获奖作品《夜宿山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一、零售市场趋于回暖。今年1—4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940.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批发业销售低迷影响。从零售市场看,企稳回升苗头已有所显现,1—4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实现1301.6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虽下降6.5个百分点,但与一季度相比只回落0.7个百分点。
二、夜晚消费渐成气候。今年前4个月平均气温比往年偏低2℃,寒冷的天气影响了省内居民出行热情,据对沈阳兴隆大家庭、中街新玛特、卓展时代购物广场、沈阳商业城等20家大型购物中心监测统计,1—4月份,日间平均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10%。但在发展“夜经济”消费氛围的带动下,居民夜间休闲购物正在成为撬动商品销售的新增长点。据省服务业委测算,今年元旦、春节及“清明”、“五一”小长假期间,重点监测的85家大型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16.45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夜晚销售占全天比重达30.2%,占比比去年同期高出5.6个百分点。
三、住宿餐饮转型加快。1—4月份,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0.3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但餐饮业下滑趋势仍在加剧,1—4月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实现95.8亿元,同比增长7.2%,回落幅度比一季度扩大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放缓17.9个百分点。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今年以来,各地大型住宿餐饮企业积极适应需求变化,从客源结构、销售策略、菜品置换、服务转型等方面制定调整措施,加快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闽粤楼、香宫美食等餐饮企业纷纷降低菜品价格,推出了价值58-78元的双人套餐,澳门豆捞、陶朱公馆等出售面值78-98元的代金券,拉动客流量大幅增长。据对沈阳大众点评团购网站测算统计,4月份,顺丰、筷道·大连渔港、潮州城、盛贸饭店等140余家高端餐饮企业共推出340余款网络团购优惠套餐,成交量达13200余单,比3月份增长近15%。
四、重点商品销售抬头。据对前4个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类值分析,在25大类商品中,有11大类零售额增速比一季度加快,5类增速持平,9大类增速放缓。分类别看,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等传统热点商品零售有所升温,同比分别增长14.5%、9.9%、24.4%和20.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1.3、0.7、6.8和3.2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带旺了家装行业,前4个月,限额以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6.8%和11.9%,分别比一季度加快9和2.4个百分点。
五、消费价格高位回落。1-4月份,全省CPI同比上涨3.1%,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2.8%,月环比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4%,降幅居八大类商品之首。据省服务业委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显示,4月份,全省猪肉平均零售价为25.7元/公斤,月环比下降4.74%。H7N9禽流感对我省禽蛋类产品销售影响进一步深化,4月份鸡蛋平均零售价为8元/公斤,环比下降6.3%;禽类平均零售价12.8元/公斤,比3月份下降15.4%。重点监测的18种蔬菜混合平均零售价为6.23元/公斤,环比下降1.6%。但受上市量减少和市场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大白菜、土豆等大路蔬菜价格上涨明显,分别比3月份上涨15.4%和13.7%。
预计5月份,全省消费市场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支撑商品销售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增速下滑的态势短期内还将持续一段。随着天气的转暖,居民出行聚餐增多和婚庆旺季的到来,住宿餐饮企业经营将会有一定起色。为遏制当前消费增速持续下滑的局面,拉动商品销售加快增长,建议各地:一要推进会展消费,以举办“世园会”、“十二运”为契机,依托沈阳、大连、锦州等重点城市,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吸引省内外客流,带动商业、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二要扩大假日消费,抢抓端午节等节假日商机,大力组织节日适销货源,开展节日主题营销活动,促进商品销售增长;三要繁荣夜晚消费,按照日前省服务业委的部署,全力抓好8项主题活动的落实,当前要重点组织好“夜间消费促进季”活动,掀起扩大夜晚消费新高潮;四要激活餐饮消费,鼓励高端餐饮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结构,开发面向大众的物美价廉、健康节俭的新菜品,推出送餐上门、节日家宴、半成品外卖等服务项目,引导餐饮行业健康发展;五要促进热点消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等新型消费模式,鼓励信贷消费和刷卡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推动汽车、高端家电、金银珠宝、建筑及装潢材料等热点商品销售;六要提升农村消费,发挥省内2万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农家店网络优势,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提升农村消费水平。
上一篇: 辽宁电动工业提升门销售
下一篇: 辽宁自动工业提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