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工业提升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塘沽工业提升门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塘沽工业提升门的知识,包括天津的主要产业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天津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全市批发和零售业。
1、第一产业,农业生产
2018年,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391.0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种植业产值187.75亿元,下降3.4%;林业产值12.73亿元,增长50.2%。
畜牧业产值96.45亿元,下降4.8%。渔业产值80.40亿元,增长18.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67亿元,增长7.5%。
2、第二产业,工业生产
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9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建筑业增加值663.38亿元,下降16.7%。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0%,民营企业增长2.5%,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4.4%。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4%,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从主要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5%,金属制品业增长1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6%,医药制造业增长8.8%,汽车制造业增长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0%。
3、第三产业,全市批发和零售业
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61.45亿元,增长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7.94亿元,增长4.5%。
商贸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3.04亿元,增长1.7%。限额以上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0.8%,比上年加快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5%;家具类增长6.1%;粮油、食品类增长2.9%。全市交易额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共60家,全年交易额1970亿元。
扩展资料:
1、天津经济:
2018年,天津生产总值(GDP)1880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71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7609.81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7.12亿元,增长5.9%。
三次产业结构为0.9:40.5:58.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6.1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24.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98.43亿元,增长6.7%;企业所得税319.51亿元,增长3.1%;个人所得税129.78亿元,增长11.4%。
2、天津科学技术:
截至2016年,天津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资经费投入强度位列全国第三位。科研单位包含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业务主机天河一号和曙光计算机天津产业基地生产的曙光星云,为世界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第一名和第三名。
2008年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作出建设未来科技城的重大战略部署,并选择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作为先期试点城市。2013年3月11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武清商务区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战略性科技产业“北斗新兴战略产业园”落户武清商务区。
3、天津体育事业:
天津主要体育场馆有: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水滴)、天津人民体育馆、天津民园体育场、天津泰达足球场和天津体育中心(大馆)等。其中天津体育中心承办过199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2009年亚洲篮球锦标赛等国际单项锦标赛。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承办过2007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3年东亚运动会、第十三届全运会等国内国际大型赛事。
天津的地方赛队有着优异的成绩,天津男足一次获得中国足协杯冠军;天津女足一次获得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冠军、两次获得中国足协杯冠军。
天津女排十一次获得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四次获得女排亚俱杯冠军、三次获得全运会冠军;天津女子水球队三次获得全运会冠军;天津男子棒球队六次获得中国棒球联赛冠军、四次获得全运会冠军。
3、天津医疗卫生:
天津有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共有34家三级甲等医院,专业分工较为全面,较为著名的三甲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3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73个。卫生机构床位6.8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6.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0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1万人,注册护士3.82万人。
4、天津会展事业:
天津市作为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国际交往活动活跃,国际会展众多,天津市最主要的会展中心为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和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
汉沽区,大工业与小农业并存的经济格局,其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工业区和海洋渔业区。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下,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3年社会总产值达88.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9.5亿元,占比69.8%;农业总产值7.03亿元,占比9.7%;建筑业总产值5.7亿元,占比4.7%;服务业总产值13.7亿元,占比15.8%。200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9.5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6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完成16.4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完成10.1亿元,增长11.2%。区属生产总值完成22.21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72%。工业汉沽以海洋化工为主导,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加工、工程塑料等综合发展的工业体系。2003年末,全区村以上工业企业197家,其中市属15家,区属182家(农村工业114家),固定资产原值14.04亿元,其中年产值在5000万元的企业16家。涉及盐业、化工、机械、纺织、塑料制品、服装、造纸、农副产品加工、铸造等13个工业门类,产品150多种,职工总数2.55万人(农村1.1万人)。拥有“天工”、“芦花”、“津脂”、“飞鱼”等知名工业品牌,私营工业企业319家,从业人员5241人。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9.5亿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的70%),同比增长17.5%,其中区属工业实现产值40.1亿元,增长20.4%;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7.7%,其中区属实现7.9亿元,增长12.9%;全区工业实现利润1.7亿元,增长1.7倍;全年实现销售税及增值税3.37亿元,同比增长25.2%。工业全员劳动效率为4.37万元,同比增长23.8%。全区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6亿元,增长4.7%,其中区属完成5.4亿元,增长12.2%。
海洋化工产业在汉沽发展强大,依托长芦盐资源优势,化学工业实力雄厚。现有化工企业61家,涉及原盐生产、石油加工、化学基础原料、医药、化纤、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等七大类,化工企业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3%,是全区经济的支柱产业。2003年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原盐96万吨;精制盐11.1万吨;烧碱24.4万吨;pvc12万吨;润滑脂3万吨;盐酸11.9万吨;氯化镁11.1万吨;磷酸3.9万吨;五钠2.1万吨;水泥2.6万吨;复合肥7万吨。渤海化工集团天津化工厂是国家大型氯碱企业,有烧碱、聚氯乙烯、盐酸等28种主要产品,“天工牌”商标是国家著名商标,“天工牌”烧碱被誉为信得过产品,曾连续十年出口创汇居全市第一。轻纺行业不断壮大,全区从事纺织、服装、家具、造纸、包装及食品加工的企业50多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海洋捕捞业稳步发展,外海作业能力不断增强,共有渔港码头4座,船只420艘、2.2万马力。第三产业多年来,汉沽不断加强商贸设施建设,拓宽经营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先后建成汉沽百货大楼、汉沽商厦等大中型商场近十家;培育建设了寨上、河西、东风路等五个农贸市场及水产品交易中心、西大桥早市等特色批发市场。200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67亿元,其中区属14.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9%和21.1%。各类集贸市场成交额完成4.93亿元,增长18%。在巩固发展传统商贸业的同时,加快了房地产、交通运输、信息咨询、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业的发展,经营领域不断延伸。200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78亿元,增长28.9%;各保险公司承保金额111.79亿元,支付赔款1395.1万元;实现保费收入1.23亿元,增长16.1%。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1.8亿元,同比增长15.3%(含物价指数增长18.2%),比“九五”末增长81%,五年年均增长12.6%,增速比“九五”时期高出3.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区属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15.1%(含物价指数增长18.1%),比“九五”末增长1.1倍,五年年均增长15.6%。财政收入完成4.92亿元,同比增长18.4%,五年年均增长10%;区级财政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0.2%,五年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5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1%。
200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21.5亿元,其中区属1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和13.9%,五年年均增长13.4%和18.7%。海洋化工、轻工纺织、工程塑料、机械加工等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8.5%。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与“九五”末相比,工业效益综合指数提高47.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17.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8.1个百分点。区政府设立了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资金,五年实施工业开发技改项目393项,投入资金26.9亿元。工业品出口稳步增长,出口交货值五年年均增长14.3%。建筑业健康发展,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10.7%。
2005年,农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五年年均增长3.8%。优化提升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葡萄标准化种植2万亩,鲜储能力达到1.5万吨,深加工能力2万吨。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扩大设施化养殖规模,水产品工厂化养殖达到8万立方水体。水产品累计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畜牧业发展迅速,累计发放畜牧小额信用贷款1400万元,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4个,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达到19%。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3个,市级龙头企业5家,带动农户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0%以上。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田园机械化耕种水平达到70%,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2万亩。
扩展资料
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汉沽区位于天津东部滨海地区,西距天津市中心区60千米。南濒渤海湾,北接宁河县。总面积441.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20.1平方千米。2003年末,全区户籍常驻人口167979人,其中城市人口122496人;人口密度为380人/平方千米,其中城区人口密度5696人/平方千米。